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

申请号 CN201410710253.8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4733220B 公开(公告)日 2017-07-18
申请人 LS产电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朴佑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真空 断路器 的主 电路 部分的终端结构,其包括:圆筒形终端,该圆筒形终端具有设置在其内表面的圆形 散热 器单元,并具有在其上部和下部的形成为与地面垂直的气流路径;以及条型终端, 散热片 形成在其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以便于释放在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的内部空间产生的热量。
权利要求

1.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所述终端结构包括圆筒形终端和条型终端,其中,圆形散热器单元设置在圆筒形终端的内表面,在其上部和下部形成有与地面垂直的气流路径,并且
其中,条型终端被形成为箱型并在其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包括多个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散热器单元定位于所述气流路径处,并且
其中,所述圆形散热器单元设置在所述气流路径的纵向方向上,
其中,所述气流路径包括形成在所述圆筒形终端的上侧的上部缝隙和形成在所述圆筒形终端的下侧的下部缝隙,并且
其中,所述上部缝隙和所述下部缝隙形成为向所述圆筒形终端的内表面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缝隙和所述下部缝隙形成为互相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散热器单元的外径小于所述圆筒形终端的内径。

说明书全文

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更具体的涉及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真空断路器安装在高压电系统中,用于在如短路或过电流等的危险情况下切断电路以保护电力系统,并利用在真空状态下的优异的绝缘性能和灭弧能力而被设计。
[0003] 真空断路器分类为可抽出型真空断路器和固定型真空断路器。即,真空断路器划分为只包括主体并固定到开关面板的固定型断路器和构造为具有称作支架的外部箱体以便于维护和修理断路器从而主体可缩进到或拉出于支架的可抽出型断路器。
[0004] 图1是解释依据现有技术的可抽出型真空断路器的主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真空断路器的主体1包括主电路部分2,操纵部分3,和输送部分4。在这些部分中,主电路部分2是必需部分,其被运行以在电路系统里施加或切断电流和电压,并包括连接到电源的上部终端5和连接到负载的下部终端6。
[0005] 图2是解释传统的真空断路器的电流流动的示意图。
[0006] 参考图2,从电源施加的电流依次通过上部终端5、真空断续器7和下部终端6流入负载。
[0007] 在这样的传统真空断路器里,主电路部分2的上部终端5和下部终端6由制成。由于电路的载流能力变大,上部终端5和下部终端6的横断面积与其成比例地变大。但是,由于铜的密度较高使得其相对很重,大容量真空断路器的上部终端5和下部终端6构造为中空型以最轻化同时为电流的施加保持最小横截面。所以,当真空断路器在插入支架(未示出)的状态中被运行时,在上部和下部终端5和6里形成闭合的空间A和B,如图3所示,导致闭合空间A和B内产生高温空气。这可能引起上部终端5和下部终端6的温度升高。为了克服这样的问题,设置如冷却扇(冷却器8)的强制冷却设备或必须大幅提高终端5和6的尺寸。
[0008] 然而,随着终端5和6的尺寸变大出现了问题,材料成本增加并且安装面积也会变大。进一步地,在提供强制冷却设备的实例里,真空断路器的内部设计变得复杂,部件的数量增加,并且功耗增加。
[0009] 同时,韩国专利号10-0950129(名称: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终端组件)可以作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0010]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其能有效地散发从所述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产生的热,从而防止该高压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里的温度升高。
[0011] 为了达到该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与本说明书的目的一致,如在此被实现和宽泛说明的,提供了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其包括:圆筒形终端,其具有在其内表面的圆形散热器单元和在其上部和下部的形成为与地面垂直的气流路径;和条型终端,在其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具有多个散热片
[0012] 所述气流路径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圆筒形终端的上侧的上部缝隙和形成在所述圆筒形终端的下侧的下部缝隙。
[0013] 所述上部缝隙和所述下部缝隙可以形成为互相对称。
[0014] 所述上部缝隙和所述下部缝隙可以形成为向所述圆筒形终端的内表面延伸。
[0015] 所述圆形散热器单元的外径可以小于所述圆筒形终端的内径。
[0016] 所述圆形散热器单元可以定位于所述气流路径处。
[0017] 所述圆形散热器单元可以设置在所述气流路径的纵向方向上。
[0018] 本发明能够有下面的优点。首先,为了与外部进行空气循环,气流路径被形成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的封闭空间里,所以减少了终端里的温升。
[0019] 进一步地,圆形散热器单元可以设置在圆筒形终端的内表面,并位于气流路径处,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0020] 所以,主电路部分的紧凑尺寸的终端结构可以被实现。附图说明
[0021] 附图用来进一步理解本公开,并且结合到本说明书,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解释示例性实施例以及和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2] 在附图里:
[0023] 图1是依据现有技术的断路器的示意图。
[0024] 图2是依据现有技术的流入断路器的电流的示意图。
[0025] 图3是图2中显示的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内部状态的侧视图。
[0026]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前视立体图。
[0027]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后视立体图。
[0028] 图6A和6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0029] 图7是散热器单元已取下的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立体图。
[0030] 图8A至8C是本发明的终端结构的立体图、平面图和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包括具有气流路径的圆筒状终端和在前表面具有多个散热片的条型终端。
[0033]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前视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后视立体图。图6A和6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立体图和平面图。图
7是散热器单元已取下的真空断路器的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的立体图。图8A至8C是本发明的终端结构的立体图、平面图和主视图。
[0034] 参见图4至8C,现在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真空断路器主电路部分的终端结构。
[0035] 如图4和5所示,设置主体10。主体10的主电路部分15包括设置为向上突起的上部终端20和下部终端30。上部终端20和下部终端30中的每个设置有多个散热片40以有效地散发由流过其的大电流产生的热。在观察基本电流时,从电源施加的电流顺序通过上部终端20和真空断续器41后流入下部终端30。然后,电流施加到负载。在真空断续器41与下部终端
30之间,可以设置柔性分路器42以提供间隙用于允许真空断续器41的可移动单元的灵活移动。
[0036] 主电路部分15通常在主体10处设置为三相(R-S-T)。因为三相以同样的方式被形成和运行,下面只说明主电路部分的一相。
[0037] 上部终端20包括条型终端21和圆筒形终端22。条型终端21被形成为箱型,并联接到真空断续器41的固定电极的上部。多个散热片40设置在条型终端21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以散发在电流流动时产生的热量。条型终端21和圆筒形终端22可以用钎焊的方式互相联接。
[0038] 圆筒形终端22被形成为近似杯状。圆筒形终端22内部的封闭空间的一部分被开口以提供用于与外部进行空气循环的气流路径。作为气流路径的实施例,上部缝隙23和下部缝隙24分别形成在圆筒形终端22的上部和下部。借助上部缝隙23和下部缝隙24,形成空气从上部终端20的下部流动到上部终端20的上部的气流路径。并且可以通过气流路径发生自然对流。也就是,在圆筒形终端22的下部的冷空气通过下部缝隙24流进圆筒形终端22的内部空间,并且在圆筒形终端22的内部空间中的热空气通过上部缝隙被排出。在这样的结构下圆筒形终端22内的热量被散发出去。由于上部缝隙23和下部缝隙24分别被形成在圆筒形终端22的上部和下部,气流路径可以被形成为与地面垂直从而利用自然对流
[0039] 上部缝隙23和下部缝隙24可以被互相对称的形成在圆筒形终端22的上部和下部。
[0040] 进一步地,上部缝隙23和下部缝隙24可以被形成为延伸到圆筒形终端22的内表面25。由于上部缝隙23和下部缝隙24可以被形成为延伸到圆筒形终端22的内表面25,外部空气通过下部缝隙24流入以及内部空气通过上部缝隙23排出可以有效地进行。
[0041] 圆形散热器单元50在其前表面具有多个散热片,并且联接到圆筒形终端22的内表面25。为了将圆形散热器单元50与圆筒形终端22的内表面25联接,可以在内表面25处形成联接孔26。圆形散热器单元50可以通过联接部件例如螺钉59来联接。虽然未显示在附图里,但也可以在圆筒形终端22的内表面25中形成安装凹部,以有利于圆形散热器单元50的固定。
[0042] 由于是圆形,圆形散热器单元50可以容易的插入圆筒形终端22。圆形散热器单元50的外径小于圆筒形终端22的内径。假设圆形散热器单元50的外径是D,圆筒形终端22的内径是d,圆形散热器单元50的外径D与圆筒形终端22的内径d的关系可以是D<4/5d。更准确的值可以通过流体力学实验获得。在这样的结构下,在上部终端23和下部终端24与圆形散热器单元50之间形成间隙,以便顺利的进行空气循环。
[0043] 优选地,圆形散热器单元50可以位于气流路径处。圆形散热器单元50可以通过气流路径暴露于气流,从而进行散热。
[0044] 进一步地,圆形散热器单元50的散热片可以设置在气流路径的纵向方向上以最小化气流的阻力。
[0045] 对于下部终端30,气流路径和圆形散热器单元50可以以与上部终端20相同的方式来设置。
[0046] 进一步地,因为圆形散热器单元50安装在圆筒形终端22的里面,可以防止绝缘效率的下降。
[0047]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上部和下部终端的结构可以容易的释放其内热量以及降低因为电流导致的温度升高,以获得较小的紧凑尺寸的真空断路器。
[0048] 因为上述各特征可以实现为多种形式而不脱离其特点,应该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指定,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被前面的说明的任何细节限制,而是应该在如随附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范围内宽泛地解释,因而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界限或等同的界限和范围内的全部变形和改进都被随附的权利要求涵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