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磁体装置

申请号 CN201480013337.4 申请日 2014-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5122393A 公开(公告)日 2015-12-02
申请人 日本超导体技术公司; 发明人 田子和仁; 奥井良夫; 吉川正敏;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超导磁体装置,能够不使主体脱落或倒塌。在该超导磁体装置中,利用 支架 (3)从下方分别对多个托架(4)进行支承,并且从托架(4)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a)而将围绕构件(5)安装于主体(2)的侧面,该多个托架(4)以分别在内置超导磁体的主体(2)的侧面突出的状态进行设置。围绕构件(5)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非 接触 状态围绕支架(3)的周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导磁体装置具有:
主体,其内置有超导磁体;
多个托架,其以彼此的位置在所述主体的侧面的周向上不同的方式,以分别在所述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状态进行设置;
腿,针对每个所述托架而设置所述腿,且所述腿从下方支承所述托架,使得在所述主体的下方产生空间;以及
围绕构件,针对每个所述托架而设置所述围绕构件,且所述围绕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侧面或者所述托架的下表面,所述围绕构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所述腿的周围,
所述围绕构件被设置成包含从所述托架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绕构件以从所述托架向下方隔开所述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侧面,所述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所述腿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绕构件呈圆筒状,且与所述托架的下表面连接而沿上下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所述内表面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所述腿的周围。

说明书全文

超导磁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装置的超导磁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利用三根支架从下方支承内置有超导磁体的主体的、应用于NMR装置的超导磁体装置。
[0003] 另外,如图7所示,利用三根支架3(一根未图示)分别从下方支承三个托架4(一个未图示),由此对主体2进行支承,该三个托架4以分别在主体2的侧面突出的状态设置,且彼此的位置在主体2的侧面的周向上不同。而且,为了限制主体2与支架3的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在托架4的前端设置向下方延伸的缘4a而使托架4不会从支架3脱落,或者将支架3螺栓固定于托架4。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43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然而,即便在托架的前端设置缘,在发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时,也存在主体跳起并沿水平方向移动而使托架的缘越过支架,由此主体从支架脱落这一问题。另外,即便将支架螺栓固定于托架,在发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时,也存在支架自身倾倒而使主体倒塌这一问题。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使主体脱落或倒塌的超导磁体装置。
[0008]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 本发明的超导磁体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磁体装置具有:主体,其内置有超导磁体;多个托架,其以彼此的位置在所述主体的侧面的周向上不同的方式,以分别在所述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状态进行设置;腿,针对每个所述托架而设置所述腿,且所述腿从下方支承所述托架,使得在所述主体的下方产生空间;以及围绕构件,针对每个所述托架而设置所述围绕构件,且所述围绕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的侧面或所述托架的下表面,且所述围绕构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所述腿的周围,所述围绕构件被设置成包含从所述托架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
[0010] 发明效果
[0011]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围绕构件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非接触状态围绕腿的周围,从而限制主体相对于腿的移动范围。另外,通过在围绕构件与托架之间隔开规定间隔,即便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跳跃至腿之上的情况下,腿也不会从围绕构件掉落。因此,即便产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在跳跃至腿之上的同时水平移动,托架也不会从腿脱落。另外,即便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腿倾斜的情况下,倾斜的腿与围绕构件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将腿的倾斜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即便产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腿倾斜,腿也不会倾斜到使主体倒塌的程度。由此,能够不使主体脱落或倒塌。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表示超导磁体装置的侧视图。
[0013]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4] 图3是表示超导磁体装置的侧视图。
[0015] 图4是表示超导磁体装置的侧视图。
[0016]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0017] 图6是表示超导磁体装置的侧视图。
[0018] 图7是表示超导磁体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0] [第一实施方式]
[0021] (超导磁体装置的结构)
[0022]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导磁体装置1具有:内置超导磁体的主体2、以分别在主体2的侧面突出的状态设置的三个托架4(一个未图示)、分别从下方支承三个托架4的三根支架(腿)3(一根未图示)、以及安装于主体2的侧面的三个围绕构件5(一个未图示)。
[0023] 主体2呈圆柱状,在其中心部沿铅垂方向设置有供未图示的试样探针从下方插入的空间。
[0024] 三个托架4以彼此的位置在主体2的侧面的周向上不同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以相互隔开120°的间隔而分别突出的状态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托架4的数量不限定于三个。
[0025] 支架3针对每个托架4进行设置,并从下方对托架4进行支承,使得在主体2的下方产生空间。由此,主体2借助托架4而被支架3支承。另外,支架3是空气阻尼器(Air damper)等,具有防振功能,防止来自外部的振动传递至主体2内的超导磁体。各支架3的下端被螺栓等固定于地板。需要说明的是,支架3的数量与托架4的数量相同即可,不限定于三根。
[0026] 围绕构件5也针对每个托架4进行设置,从托架4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a而安装于主体2的侧面。需要说明的是,围绕构件5的数量与托架4的数量相同即可,不限定于三个。
[0027] 如作为图1的A-A剖视图的图2所示,围绕构件5的剖面呈U字状,内表面的一部分以非接触状态围绕在支架3的周围。这样,通过将围绕构件5设为不与支架3接触,由此围绕构件5不会阻碍支架3的防振功能。另外,不会使在支架3中传导的振动经由围绕构件5而传导至主体2。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3与围绕构件5的最短间隔b为10mm。
[0028] 返回到图1,托架4与围绕构件5的间隔即规定间隔a被设定为如下长度:即便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2跳跃至支架3之上的情况下,支架3也不会从围绕构件5脱落。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间隔a为40mm以上。
[0029] 另外,如图3所示,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支架3倾斜的情况下,倾斜的支架3与围绕构件5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将支架3的倾斜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0030] 另外,围绕构件5相对于主体2能够装卸。而且,在超导磁体装置1的组装时,将托架4载置于相对位置被准确定位的三根支架3各自之上,由此对主体2进行支承,之后,通过螺栓固定等将围绕构件5安装于主体2的侧面。这样,在利用支架3来支承主体2之后,将围绕构件5安装于主体2的侧面,由此在将托架4从支架3的上方载置于支架3上时无需使支架3穿过围绕构件5的内侧,从而使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在超导磁体装置1的解体时,在利用起重机等将主体2从三根支架3上吊起之前,从主体2的侧面拆卸围绕构件5。这样,通过在将主体2从支架3上吊起之前,从主体2的侧面拆卸围绕构件5,由此无需担心吊起主体2时围绕构件5碰到支架3,从而使作业变得容易。
[0031] 在这种结构中,即便发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2在跳跃到支架3之上的同时水平移动,围绕构件5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也以非接触状态围绕在支架3的周围,因此限制了主体2相对于支架3的移动范围。另外,由于隔开有支架3不会从围绕构件5掉落的长度即规定间隔a而将围绕构件5配置于托架4的下方,因此支架3不会从围绕构件5掉落。因此,托架4不会从支架3脱落,因而主体2不会脱落。
[0032] 另外,如图3所示,即便发生地震等巨大振动而使支架3倾斜,倾斜的支架3也与围绕构件5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将支架3的倾斜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因而,支架3不会倾斜至使主体2倒塌的程度,因此主体2不会倒塌。
[0033] 另外,能够从托架4与围绕构件5之间观察支架3的状态。因此,若支架3是空气阻尼器等,则在维修时能够确认其工作状态。
[0034] 需要说明的是,围绕构件5的剖面形状不限定于U字状,也可以是圆形。在该情况下,连接圆筒状的围绕构件5与主体2的构件可以单独设置,或者与围绕构件5一体形成。在圆筒状的围绕构件5中,内表面的全部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支架3的周围,因此将主体2相对于支架3的移动范围限制得更窄,并且使倾斜的支架3与围绕构件5的内表面理想地接触。
[0035] (效果)
[003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导磁体装置1,通过使围绕构件5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支架3的周围,从而限制主体2相对于支架3的移动范围。另外,通过在围绕构件5与托架4之间隔开规定间隔a,即便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2跳跃至支架3之上的情况下,支架3也不会从围绕构件5掉落。因此,即便在发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2在跳跃至支架3之上的同时水平移动,托架4也不会从支架3脱落。另外,即便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支架3倾斜的情况下,倾斜的支架3与围绕构件
5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将支架3的倾斜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即便发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支架3倾斜,支架3也不会倾斜至使主体2倒塌的程度。由此,能够不使主体2脱落或倒塌。
[0037] [第二实施方式]
[0038] (超导磁体装置的结构)
[0039]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导磁体装置20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超导磁体装置20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导磁体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代替剖面呈U字状的围绕构件5而具备圆筒状的围绕构件205。
[0040] 围绕构件205针对每个托架4进行设置。而且,围绕构件205与托架4的下表面连接,以包括从托架4向下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c。
[0041] 如作为图4的B-B剖视图的图5所示,围绕构件205的剖面呈圆形,内表面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支架3的周围。这样,通过使围绕构件205不与支架3接触,围绕构件205不会阻碍支架3的防振功能。另外,在支架3中传导的振动不会经由围绕构件205而传导至主体2。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3与围绕构件205的间隔d为10mm。
[0042] 返回图4,规定的长度c被设定为如下的长度:即便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2跳跃至支架3之上的情况下,支架3也不会从围绕构件205掉落。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的长度c为40mm以上。
[0043] 另外,如图6所示,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支架3倾斜的情况下,倾斜的支架3与围绕构件205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将支架3的倾斜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0044] 在这种结构中,即便发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2在跳跃至支架3之上的同时水平移动,围绕构件205的内表面也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支架3的周围,因此限制主体2相对于支架3的移动范围。另外,由于围绕构件205沿上下方向具有使支架3不会从围绕构件205掉落的长度、即规定的长度c,因此支架3不会从围绕构件205掉落。因此托架4不会从支架3脱落,因而主体2不会脱落。
[0045] 另外,如图6所示,即便发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支架3倾斜,倾斜的支架3与围绕构件205的内表面接触,由此将支架3的倾斜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支架3不会倾斜到使主体2倒塌的程度,因而主体2不会倒塌。
[0046] (效果)
[0047]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超导磁体装置201,通过使围绕构件205的内表面以非接触状态围绕支架3的周围,从而限制主体2相对于支架3的移动范围。另外,通过使围绕构件205沿上下方向具有规定的长度c,即便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2跳跃至支架3之上的情况下,支架3也不会从围绕构件205掉落。因此,即便产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主体2在跳跃至支架3之上的同时水平移动,托架4也不会从支架3脱落。另外,即便在因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支架3倾斜的情况下,倾斜的支架3与围绕构件205的内表面接触,从而将支架3的倾斜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即便产生地震等巨大的振动而使支架3倾斜,支架3也不会倾斜至使主体2倒塌的程度。由此,能够不使主体2脱落或倒塌。
[0048]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仅是例示出具体例,并不限定本发明,能够对具体的结构等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另外,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作用及效果仅是列举出从本发明获得的最佳的作用及效果,本发明的作用及效果不限定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
[0049] 附图标记说明
[0050] 1、201:超导磁体装置
[0051] 2:主体
[0052] 3:支架(腿)
[0053] 4:托架
[0054] 5、205围绕构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