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贴片变压器及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

申请号 CN201610190850.1 申请日 2016-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5632733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申请人 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立功;
摘要 本 发明 实施例 公开了一种环形 变压器 的外骨架、贴片变压器及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解决了目前工人拿 镊子 夹住漆包线一一将线 焊接 到PCB印刷 电路 板或其他载板上,生产焊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焊点一致性差或不良,而且变压器扭线放置时漆包线焊接点处容易断开,造成的产品不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包括:至少设置有一开口面的中空主体,在开口面对应的两 侧壁 均设置有若干引脚 端子 ,引脚端子包括相互间电性导通连接的缠线引脚端子和贴片引脚端子;若干个缠线引脚端子和若干个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以行排列形式对应排列成独立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为一上一下平行分离设置在中空主体两侧。
权利要求

1.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设置有一开口面的中空主体,在所述开口面对应的两侧壁均设置有若干引脚端子,所述引脚端子包括相互间电性导通连接的缠线引脚端子和贴片引脚端子;
若干个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和若干个所述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以行排列形式对应排列成独立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
所述缠线引脚组和所述贴片引脚组为一上一下平行分离设置在所述中空主体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引脚端子的绕线部分为卡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结构为U型槽或V型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端子为一体化结构,其两端分别为缠线引脚端子和贴片引脚端子,所述引脚端子贯穿安装在所述中空主体的所述两侧壁里,使得所述缠线引脚组和所述贴片引脚组一上一下探出在外部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端子为L型,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和所述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为直立端和弯折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端子为两端弯折型,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和所述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为两弯折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的中空内部用于置放环形变压器,所述中空主体的上开口面或下开口面,用于将所述环形变压器的绕组线通过在所述缠线引脚端子缠绕之后与所述贴片引脚端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开口面的所述两侧壁顶端探出设置有所述L型的所述引脚端子的所述缠线引脚端子;
在所述上开口面的对立面探出所述L型的所述引脚端子的所述贴片引脚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面的所述两侧壁顶端有数量与所述缠线引脚端子一致的第一,两两所述第一凸块之间为第一引线槽;
所述两侧壁上部分探出所述两端弯折型的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在所述上开口面的对立面探出所述两端弯折型的所述贴片引脚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口面的所述两侧壁设置有用于贯穿所述引脚端子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突出设置在所述两侧壁和所述下开口面的底沿处,两两所述第二凸块之间为第二引线槽;
在所述两侧壁突出的所述凸块上端探出所述两端弯折型的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在所述下开口面的底沿处的所述凸块下端探出所述两端弯折型的所述贴片引脚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引脚端子为卧贴式表面贴片引脚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弯折端的所述缠线引脚端子长于所述贴片引脚端子。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还设置有贴装位置指引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面的所述中空主体的非设置有所述引脚端子的一侧壁上沿处设置有一开口为所述贴装位置指引标识;

所述下开口面的所述中空主体的顶面的一设置有所述贴装位置指引标识。
15.一种贴片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变压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
所述环形变压器设置在所述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的中空主体内部,所述环形变压器的绕组线与所述中空主体上的缠线引脚端子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贴片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变压器为磁环变压器。
17.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贴片变压器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绕制好绕线组的环形变压器放入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的中空主体内部;
步骤二:将绕线组的引线根据预置功能分别缠绕在所述中空主体上的缠线引脚端子上;
步骤三:将除漆处理后的所述环形变压器进行固化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贴片变压器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之后还包括:
步骤四:通过胶体填充所述中空主体内部空间。

说明书全文

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贴片变压器及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贴片变压器及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变压器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发电机中,不管是线圈运动通过磁场或磁场运动通过固定线圈,均能在线圈中感应电势,此两种情况,磁通的值均不变,但与线圈相交链的磁通数量却有变动,这是互感应的原理。目前,电子设备越来越趋向小型化,高密度表面贴装的小型变压器成为电子设备小型化发展的一个方向,贴片变压器也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因此,集成小型化和高性能的贴片变压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 上述的集成小型化和高性能的贴片变压器,如传统式磁环变压器(只有磁芯和绕组),绕制完漆包线后的变压器需要工人拿镊子夹住漆包线一一将线焊接到PCB印刷电路板或其他载板上,生产焊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焊点一致性差或不良,而且变压器扭线放置时漆包线焊接点处容易断开,造成产品不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贴片变压器及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解决了目前由于绕制完漆包线后的变压器需要工人拿镊子夹住漆包线一一将线焊接到PCB印刷电路板或其他载板上,生产焊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焊点一致性差或不良,而且变压器扭线放置时漆包线焊接点处容易断开,造成的产品不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包括:
[0006] 至少设置有一开口面的中空主体,在所述开口面对应的两侧壁均设置有若干引脚端子,所述引脚端子包括相互间电性导通连接的缠线引脚端子和贴片引脚端子;
[0007] 若干个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和若干个所述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以行排列形式对应排列成独立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
[0008] 所述缠线引脚组和所述贴片引脚组为一上一下平行分离设置在所述中空主体两侧。
[0009] 可选地,所述缠线引脚端子的绕线部分为卡槽结构。
[0010] 可选地,所述卡槽结构为U型槽或V型槽结构。
[0011] 可选地,所述引脚端子为一体化结构,其两端分别为缠线引脚端子和贴片引脚端子,所述引脚端子贯穿安装在所述中空主体的所述两侧壁里,使得所述缠线引脚组和所述贴片引脚组一上一下探出在外部空间中。
[0012] 可选地,所述引脚端子为L型,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和所述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为直立端和弯折端。
[0013] 可选地,所述引脚端子为两端弯折型,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和所述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为两弯折端。
[0014] 可选地,所述中空主体的中空内部用于置放环形变压器,所述中空主体的上开口面或下开口面,用于将所述环形变压器的绕组线通过在所述缠线引脚端子缠绕之后与所述贴片引脚端子连接。
[0015] 可选地,在所述上开口面的所述两侧壁顶端探出设置有所述L型的所述引脚端子的所述缠线引脚端子;
[0016] 在所述上开口面的对立面探出所述L型的所述引脚端子的所述贴片引脚端子。
[0017] 可选地,所述上开口面的所述两侧壁顶端有数量与所述缠线引脚端子一致的第一凸块,两两所述第一凸块之间为第一引线槽;
[0018] 所述两侧壁上部分探出所述两端弯折型的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在所述上开口面的对立面探出所述两端弯折型的所述贴片引脚端子。
[0019] 可选地,所述下开口面的所述两侧壁设置有用于贯穿所述引脚端子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突出设置在所述两侧壁和所述下开口面的底沿处,两两所述第二凸块之间为第二引线槽;
[0020] 在所述两侧壁突出的所述凸块上端探出所述两端弯折型的所述缠线引脚端子,在所述下开口面的底沿处的所述凸块下端探出所述两端弯折型的所述贴片引脚端子。
[0021] 可选地,所述贴片引脚端子为卧贴式表面贴片引脚结构。
[0022] 可选地,所述两弯折端的所述缠线引脚端子长于所述贴片引脚端子。
[0023] 可选地,所述中空主体还设置有贴装位置指引标识。
[0024] 可选地,所述上开口面的所述中空主体的非设置有所述引脚端子的一侧壁上沿处设置有一开口为所述贴装位置指引标识。
[0025] 可选地,所述上开口面的所述中空主体的非设置有所述引脚端子的一侧壁上沿处设置有一开口为所述贴装位置指引标识;
[0026] 或
[0027] 所述下开口面的所述中空主体的顶面的一设置有所述贴装位置指引标识。
[002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片变压器,包括:
[0029] 环形变压器,以及如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任意一种所述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
[0030] 所述环形变压器设置在所述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的中空主体内部,所述环形变压器的绕组线与所述中空主体上的缠线引脚端子连接。
[0031] 可选地,所述环形变压器为磁环变压器。
[003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造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贴片变压器的工艺,包括:
[0033] 步骤一:将绕制好绕线组的环形变压器放入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的中空主体内部;
[0034] 步骤二:将绕线组的引线根据预置功能分别缠绕在所述中空主体上的缠线引脚端子上;
[0035] 步骤三:将除漆处理后的所述环形变压器进行固化
[0036] 可选地,步骤三之后还包括:
[0037] 步骤四:通过胶体填充所述中空主体内部空间。
[0038]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003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贴片变压器及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其中,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包括:至少设置有一开口面的中空主体,在开口面对应的两侧壁均设置有若干引脚端子,引脚端子包括相互间电性导通连接的缠线引脚端子和贴片引脚端子;若干个缠线引脚端子和若干个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以行排列形式对应排列成独立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为一上一下平行分离设置在中空主体两侧。本实施例中,通过若干个缠线引脚端子和若干个贴片引脚端子分别以行排列形式对应排列成独立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且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为一上一下平行分离设置在中空主体两侧,实现了将环形变压器置放在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之后,通过贴片引脚端子直接进行工业化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的贴装工艺。解决了目前由于绕制完漆包线后的变压器需要工人拿镊子夹住漆包线一一将线焊接到PCB印刷电路板或其他载板上,生产焊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焊点一致性差或不良,而且变压器扭线放置时漆包线焊接点处容易断开,造成的产品不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
[004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4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为第一实施例对应的贴片变压器示意图;
[0045] 图5为第二实施例对应的贴片变压器示意图;
[0046] 图6为第三实施例对应的贴片变压器示意图;
[0047] 图7为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48] 图示说明:中空主体1、上开口面11、下开口面12、引脚端子2、缠线引脚端子21、贴片引脚端子22、绕线部分211、环形变压器3、绕组线31、线头32、第一凸块4、第一引线槽41、第二凸块5、第二引线槽51、贴装位置指引标识6。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贴片变压器及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解决了目前由于绕制完漆包线后的变压器需要工人拿镊子夹住漆包线一一将线焊接到PCB印刷电路板或其他载板上,生产焊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焊点一致性差或不良,而且变压器扭线放置时漆包线焊接点处容易断开,造成的产品不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0050]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形变压器3的外骨架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0052] 至少设置有一开口面的中空主体1,在开口面对应的两侧壁均设置有若干引脚端子2,引脚端子2包括相互间电性导通连接的缠线引脚端子21和贴片引脚端子22;
[0053] 若干个缠线引脚端子21和若干个贴片引脚端子22分别以行排列形式对应排列成独立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
[0054] 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为一上一下平行分离设置在中空主体1两侧。
[0055] 前述的中空主体1的中空内部用于置放环形变压器3,中空主体1的上开口面11或下开口面12,用于将环形变压器3的绕组线31通过在缠线引脚端子21缠绕之后与贴片引脚端子22连接。
[0056]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引脚端子2为一体化结构,其两端分别为缠线引脚端子21和贴片引脚端子22,引脚端子2贯穿安装在中空主体1的两侧壁里,使得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一上一下探出在外部空间中。
[0057] 本实施例中,通过若干个缠线引脚端子21和若干个贴片引脚端子22分别以行排列形式对应排列成独立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且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为一上一下平行分离设置在中空主体1两侧,实现了将环形变压器3置放在环形变压器3的外骨架之后,通过贴片引脚端子22直接进行工业化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的贴装工艺。解决了目前由于绕制完漆包线后的变压器需要工人拿镊子夹住漆包线一一将线焊接到PCB印刷电路板或其他载板上,生产焊接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焊点一致性差或不良,而且变压器扭线放置时漆包线焊接点处容易断开,造成的产品不良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0058]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以多个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59] 实施例一:
[006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引脚端子2为L型,缠线引脚端子21和贴片引脚端子22分别为直立端和弯折端,中空主体1的上开口面11的两侧壁顶端探出设置有L型的引脚端子2的缠线引脚端子21,在上开口面11的对立面探出L型的引脚端子2的贴片引脚端子22,两组引脚端子2分布在中空主体1的左右两侧,每侧各平均分布6个引脚端子2,其中缠线引脚端子21在壳体上端并垂直于中空主体1底面,贴片引脚端子22在中空主体1下端并平行于中空主体1底面,若干个缠线引脚端子21和若干个贴片引脚端子22分别以行排列形式对应排列成独立的缠线引脚组和贴片引脚组。
[0061] 实施例二:
[006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引脚端子2为两端弯折型,缠线引脚端子21和贴片引脚端子22分别为两弯折端,中空主体1的上开口面11的两侧壁顶端有数量与缠线引脚端子21一致的第一凸块4,两两第一凸块4之间为第一引线槽41,两侧壁上部分探出两端弯折型的缠线引脚端子21,在上开口面11的对立面探出两端弯折型的贴片引脚端子22。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缠线引脚端子21改为平放置设计和增加了第一引线槽41,即缠线引脚端子21在中空主体1上端靠外两侧并平行于中空主体1底面。中空主体1的左右两个侧壁的顶面上均设有用于一引脚端子2相对应的7个第一引线槽41,可以理解的是,两两第一凸块4之间为第一引线槽41,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其中5个第一引线槽41介于缠线引脚端子21之间,还可以是2个第一引线槽41位于最外边两个缠线引脚端子21的外侧。
[0063] 实施例三:
[006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引脚端子2为两端弯折型,缠线引脚端子21和贴片引脚端子22分别为两弯折端,中空主体1的下开口面12的两侧壁设置有用于贯穿引脚端子2的第二凸块5,第二凸块5突出设置在两侧壁和下开口面12的底沿处,两两第二凸块5之间为第二引线槽51,在两侧壁突出的凸块上端探出两端弯折型的缠线引脚端子21,在下开口面12的底沿处的凸块下端探出两端弯折型的贴片引脚端子22。与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贴片变压器为四方形下开口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贴片变压器的缠线引脚端子21同样改为水平放置设计和增加了第二引线槽51,即缠线引脚端子21在中空主体1上端靠外两侧并平行于中空主体1顶面。中空主体1的左右两个侧壁的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一引脚端子2相对应的7个第二引线槽51,可以理解的是,两两第二凸块5之间为第二引线槽51,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其中5个第二引线槽51介于缠线引脚端子21之间,还可以是2个第二引线槽51位于最外边两个缠线引脚端子21的外侧。
[0065] 如图1至3所示,上述的实施例一至三的缠线引脚端子21的绕线部分为卡槽结构,卡槽结构为U型槽或V型槽结构,使得绕组线31在绕线时稳定处于绕线部分。
[0066]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和三的两弯折端的缠线引脚端子21长于贴片引脚端子22。
[0067] 进一步地,中空主体1还设置有贴装位置指引标识6,实施例一和二的上开口面11的中空主体1的非设置有引脚端子2的一侧壁上沿处设置有一开口为贴装位置指引标识6。
[0068] 实施例三的下开口面12的中空主体1的顶面的一角设置有贴装位置指引标识6,该贴装位置指引标识6可以随机打印签,或者直接开口设置,此处具体不做限定。
[0069] 无论是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缠线引脚端子21与贴片引脚端子22上下分开的设计,主要是针对2~6个绕组线31(每个绕组线31可为2~6个线头32,不做具体限定)变压器的贴片化设计方案,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将变压器放入贴片变压器外壳Base中,做成可贴片生产的超小微型化封装器件,迎合了电子产品自动化生产的潮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可控性和产品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不良率。
[0070] 请参阅图4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贴片变压器,包括:
[0071] 环形变压器3,以及如图1至图3实施例中提及的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
[0072] 环形变压器3设置在环形变压器3的外骨架的中空主体1内部,环形变压器3的绕组线31与中空主体1上的缠线引脚端子2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环形变压器3可以为磁环变压器。
[0073] 图4的实施例一的贴片变压器包括环形变压器3和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而环形变压器3的外骨架由中空主体1和引脚端子2组成,环形变压器3置于中空主体1中。本实施例的贴片变压器为两组引脚端子2均采用的变压器结构,两组引脚端子2分布在中空主体1的左右两侧,每侧各平均分布6个引脚端子2。其中缠线引脚端子21在中空主体1上端并垂直于中空主体1底面,贴片引脚端子22在中空主体1下端并平行于中空主体1底面。
[0074] 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四个绕组线31的贴片变压器,每个绕组线31有3个线头32,左边两个绕组线31与右边两个绕组线31之间完全隔离。左右两组引脚端子2的间距(7mm)设计足够大,至少可承受6KV以上的隔离耐压。因此,该贴片变压器可以用于6KV隔离耐压以下的电源模块产品。贴片变压器作为超小微型封装器件固化后,在贴片使用前可以通过设备测试变压器的数比和其他电性能参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可控性和产品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不良率,底面的贴片引脚端子22为卧贴式表面贴片引脚端子,比传统的海鸥脚设计的贴片变压器占用PCB板面积更小。
[0075] 本实施例中的贴片变压器的优点:
[0076] (1)体积更小,超小微型化贴片封装;
[0077] (2)平整度更好。变压器缠线引脚端子21与贴片引脚端子22在不同的引脚端子2不同的位置,缠线引脚端子21浸操作更方便,不会影响贴片引脚端子22的平整度。整个焊接面就是IC焊接方式。
[0078] (3)缠线引脚端子21的卡槽结构设计,使得变压器缠线更方便,连接更牢靠。
[0079]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包括:
[0080] 步骤一:将绕制好绕线组的环形变压器放入环形变压器的外骨架的中空主体内部;
[0081] 步骤二:将绕线组的引线根据预置功能分别缠绕在中空主体上的缠线引脚端子上;
[0082] 步骤三:将除漆处理后的环形变压器进行固化;
[0083] 步骤四:通过胶体填充中空主体内部空间,此处的胶体例如是胶,此处具体不做限定,同时,该步骤四在贴片变压器制造工艺中可以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执行,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此处便不再赘述。
[0084] 具体的,以实施例一对应的贴片变压器为例,将绕制好的变压器放到中空主体1中,将变压器的引线按照功能划分好,分别缠绕在中空主体1的缠线引脚端子21端子上,使绕组线31与缠线引脚端子21端子接触。每个缠线引脚端子21端子可缠绕1~2根漆包线。然后将缠绕好的缠线引脚端子21端子浸锡去除漆包线漆层,使得变压器绕组线31与缠线引脚端子21端子导通。再将变压器磁芯和绕组线31点凡立水固化,最后用胶体填充变压器外壳Base内部空间,将整个变压器的磁芯和绕组线31灌封起来,防震防潮,增强绝缘特性。一个超小微型化的贴片变压器就制作完成了。
[0085]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