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

申请号 CN201710632495.3 申请日 2017-07-28 公开(公告)号 CN107424760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申请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发明人 马国鹏; 范志远; 李显鹏; 黄逢朴; 张毅; 姜涛; 宋立华; 毛海波; 程兴民; 王雨; 张永生; 尹恒; 周立辉; 彭晨光; 卢洪锋; 安静;
摘要 一种新型特高压 变压器 呼吸器,涉及变压器领域。现有5节式呼吸器结构,存在易造成密封不严、 吸附 力 降低、更换 硅 胶周期短等问题。本 发明 包括过滤室、 净化 室,净化室内底部设有吸附材料 支撑 件,净化室的顶部设有吸附材料入口和管道 接口 ,净化室的侧面下部设有吸附材料出口,吸附材料入口和吸附材料出口均通过快速密封接头进行封盖;净化室的侧面设有竖向的透明观察窗;净化室的下端与过滤室的上端通过快速接口可拆卸连接;过滤室内中下部连接有内含变压器油的透明油封杯,透明油封杯内设有倒扣油杯,倒扣油杯上设有呼吸 槽口 。本技术方案的呼吸器进行拆装、维护和对支撑件的清洗,提升了维护操作的方便性,缩短了维护时间,提升了维护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包括圆柱形过滤室(102)、设于过滤室(102)上面的圆柱形净化室(101),其特征在于:净化室(101)内底部设有倾斜的可拆卸的吸附材料支撑件(105),净化室(101)的顶部设有吸附材料入口(107)和管道接口(108),净化室(101)的侧面下部位于倾斜支撑件(105)低端的邻近上方设有吸附材料出口(109),吸附材料入口(107)和吸附材料出口(109)均通过快速密封接头进行封盖;净化室(101)的侧面设有竖向的透明观察窗(106);净化室(101)的下端与过滤室(102)的上端通过快速接口(103)可拆卸连接;过滤室(102)内中下部连接有内含变压器油的透明油封杯(110),透明油封杯(110)内设有倒扣油杯(111),倒扣油杯(111)上设有呼吸槽口(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窗(106)为竖向的长方形观察窗(106),观察窗(106)的高度为净化室(101)高度的0.75 0.85~
倍之间,所述的观察窗(106)设于支撑件(105)倾斜方向中部位置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窗(106)的外面设有固定于净化室(101)外壁的可打开的金属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窗(106)包括固接于净化室(101)筒体的金属框,固定于金属框内的透明板,所述的透明板与金属框的内层设有密封圈用以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框的内层焊接于净化室(101)筒体,所述的内层金属框与位于透明板外的外层金属框之间用多个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室(101)的下端焊接有快速接口(103)的阳端,过滤室(102)的上端焊接有快速接口(103)的阴端,快速接口(103)的阴端和阳端之间设有密封垫片(1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扣油杯(111)焊接于快速接口(103)阴端,透明油封杯(110)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快速接口(103)阴端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油封杯(110)上设有最低油位线(112)和最高油位线(113),最低油位线(112)高于呼吸槽口(114)1mm 10mm之间。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105)的低端和高端设有定位销,所述的净化室(101)内壁相应的位置设有定位销孔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105)为椭圆形的带网孔薄板,支撑件(105)中心底面固接有一个定位圆环。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

背景技术

[0002] 变压器呼吸器又名吸湿器,安装在变压器的胶囊式密封储油柜的油枕与空气连通的管道末端,当变压器温度升高时,油箱内的油会相应膨胀,因此油枕内的油位也会相应升高,此时胶囊内的部分气体经呼吸器排出;当变压器温度下降时,油箱内的油会相应收缩,因此油枕内的油位也会相应下降,此时胶囊经呼吸器吸人部分气体。呼吸器又称吸湿器,内部充有吸附剂。呼吸器一般由过滤室、净化室组成,过滤室充油、净化室充胶,实现空气的过滤、干燥,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对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体积大、重量高、不方便维护、缺陷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呼吸器一般由5节连接而成,每节由4个螺栓固定,密封界面较多,运行中出现最上面一节硅胶先变色和多根固定螺栓断裂的情况。此种呼吸器结构易造成密封不严、吸附降低、更换硅胶周期短等问题。
[0003] 现有呼吸器每节玻璃与上下盖间仅靠中心一根M8螺杆拉紧密封,此根螺栓还要承担下面四节的重力。呼吸器运行中振动较大,安装时此根螺栓如果中心偏移,就会导致此结构呼吸器每节的密封不严,最上面一节密封难度最大。
[0004] 呼吸器由于节数较多,更换吸附材料时操作时间长,不能保证空气净化的连续性。
[0005] 呼吸器每节更换时,因内部有凹槽,结构不合理,导致吸附材料无法完全倒出。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以实现快速拆装和便于维护为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包括圆柱形过滤室、设于过滤室上面的圆柱形净化室,所述的净化室内底部设有倾斜的可拆卸的吸附材料支撑件,所述的净化室的顶部设有吸附材料入口和管道接口,净化室的侧面下部位于倾斜支撑件低端的邻近上方设有吸附材料出口,所述的吸附材料入口和吸附材料出口均通过快速密封接头进行封盖;所述的净化室的侧面设有竖向的透明观察窗;所述的净化室的下端与过滤室的上端通过快速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过滤室内中下部连接有内含变压器油的透明油封杯,所述的透明油封杯内设有倒扣油杯,所述的倒扣油杯上设有呼吸槽口。通过管道接口把呼吸器安装于胶囊式密封储油柜的管道末端,通过快速密封接头封盖的吸附材料入口和吸附材料出口可方便的拆装,便于放入新的吸附材料和排出无效的吸附材料,竖向透明观察窗的设置便于观察净化室内的吸附材料的失效情况,在支撑件需要清洗时,可以方便的通过快速接口把净化室和过滤室分离拆卸,并从净化室的底部拿出支撑件进行清洗;通过过滤室的透明油封杯内设置倒扣油杯,变压器呼吸时,透明油封杯中的因剧烈呼吸的部分油会吸入倒扣油杯,不会向上吸入呼吸器罐体,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
[0008]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 所述的观察窗为竖向的长方形观察窗,观察窗的高度为净化室高度的0.75 0.85~倍之间,所述的观察窗设于支撑件倾斜方向中部位置的上方。可方便全面的观察到净化室中吸附材料的颜色变化,以全面掌握吸附材料的变色情况,合理掌握吸附材料的更换时间,使呼吸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0010] 所述的观察窗的外面设有固定于净化室外壁的可打开的金属罩。金属罩的设置相比于单独的观察窗能够更好的起到增强结构强度和防护作用。
[0011] 所述的观察窗包括固接于净化室筒体的金属框,固定于金属框内的透明板,所述的透明板与金属框的内层设有密封圈用以密封。可以方便的实现透明板的固定和密封,增强了结构强度。
[0012] 所述的金属框的内层焊接于净化室筒体,所述的内层金属框与位于透明板外的外层金属框之间用多个螺栓固定。通过可打开的外层金属框,方便实现透明板和密封圈的拆卸维护。
[0013] 所述的净化室的下端焊接有快速接口的阳端,过滤室的上端焊接有快速接口的阴端,快速接口的阴端和阳端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净化室下部焊接快速接口的阳端,可以防止雨积聚在快速接口阳端内,避免密封垫片长期浸泡在水中。
[0014] 所述的倒扣油杯焊接于快速接口阴端,透明油封杯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快速接口阴端下部。这种结构容易拆卸,方便现场操作。
[0015] 所述的透明油封杯上设有最低油位线和最高油位线,最低油位线高于呼吸槽口1mm 10mm之间。油位线的设置使变压器油的加注和呼吸时的升降有一个量的参考,保证变~
压器吸气时油不会溢出倒扣油杯,也不会因少加油而降低了过滤质量
[0016] 所述的支撑件的低端和高端设有定位销,所述的净化室内壁相应的位置设有定位销孔模。通过定位销和定位销孔模块可以方便的实现支撑件的可拆卸定位安装。
[0017] 所述的支撑件为椭圆形的带网孔薄板,支撑件中心底面固接有一个定位圆环。带网孔薄钢板具备较好的结构强度,便于安装定位销和定位圆环,薄钢板在净化室内倾斜时呈椭圆形,便于与净化室内侧壁尺寸相配,定位圆环的设置更方便安装。
[0018] 有益效果:通过对呼吸器的结构优化,可方便的对呼吸器进行拆装、维护和对支撑件的清洗,提升了维护操作的方便性,缩短了维护时间,提升了维护效率。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1] 图中:1-呼吸器;2-胶囊式密封储油柜;3-管道;101-净化室;102-过滤室;103-快速接口;104-密封垫片;105-支撑件;106-观察窗;107-吸附材料入口;108-管道接口;109-吸附材料出口;110-透明油封杯;111-倒扣油杯;112-最低油位线;113-最高油位线;114-呼吸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包括圆柱形过滤室102、设于过滤室102上面的圆柱形净化室101,净化室101内底部设有倾斜的可拆卸的吸附材料支撑件105,净化室101的顶部设有吸附材料入口107和管道接口108,净化室101的侧面下部位于倾斜支撑件105低端的邻近上方设有吸附材料出口109,吸附材料入口107和吸附材料出口109均通过快速密封接头进行封盖;净化室101的侧面设有竖向的透明观察窗106;净化室101的下端与过滤室102的上端通过快速接口103可拆卸连接;过滤室102内中下部连接有内含变压器油的透明油封杯110,透明油封杯110内设有倒扣油杯111,倒扣油杯111上设有呼吸槽口
114。
[0024] 为了便于观察吸附材料的失效情况,观察窗106为竖向的长方形观察窗106,观察窗106的高度为净化室101高度的0.8倍,观察窗106设于支撑件105倾斜方向中部位置的上方。可方便全面的观察到净化室101中吸附材料的颜色变化,以全面掌握吸附材料的变色情况,合理掌握吸附材料的更换时间,使呼吸器1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0025] 为了提升防护能力,观察窗106的外面设有固定于净化室101外壁的可打开的金属罩。金属罩的设置相比于单独的观察窗106能够更好的起到增强结构强度和防护作用。
[0026] 为了增强结构强度和实现密封,观察窗106包括固接于净化室101筒体的金属框,固定于金属框内的透明板,透明板与金属框的内层设有密封圈用以密封。可以方便的实现透明板的固定和密封,增强了结构强度。
[0027] 为了便于拆卸维护和实现牢固的连接,金属框的内层焊接于净化室101筒体,内层金属框与位于透明板外的外层金属框之间用8个螺栓固定。通过可打开的外层金属框,方便实现透明板和密封圈的拆卸维护。
[0028] 为了提升防水效果,净化室101的下端焊接有快速接口103的阳端,过滤室102的上端焊接有快速接口103的阴端,快速接口103的阴端和阳端之间设有密封垫片104。净化室101下部焊接快速接口103的阳端,可以防止雨水积聚在快速接口103阳端内,避免密封垫片
104长期浸泡在水中。
[0029] 为了便于现场拆卸操作,倒扣油杯111焊接于快速接口103阴端,透明油封杯110通过4个螺栓固定在快速接口103阴端下部。这种结构容易拆卸,方便现场操作。
[0030] 为了实现变压器油的适量使用,透明油封杯110上设有最低油位线112和最高油位线113,最低油位线112高于呼吸槽口1141mm。油位线的设置使变压器油的加注和呼吸时的升降有一个量的参考,保证变压器吸气时油不会溢出倒扣油杯111,也不会因少加油而降低了过滤质量,实现了变压器油的适量使用。
[0031] 为了便于安装定位,支撑件105的低端和高端设有定位销,净化室101内壁相应的位置设有定位销孔模块。通过定位销和定位销孔模块可以方便的实现支撑件105的可拆卸定位安装。
[0032] 为了更方便安装,支撑件105为椭圆形的带网孔薄钢板,支撑件105中心底面固接有一个定位圆环。带网孔薄钢板具备较好的结构强度,便于安装定位销和定位圆环,薄钢板在净化室101内倾斜时呈椭圆形,便于与净化室101内侧壁尺寸相配,定位圆环的设置更方便安装。
[0033] 通过管道接口108把呼吸器1安装于胶囊式密封储油柜2的管道3末端,通过快速密封接头封盖的吸附材料入口107和吸附材料出口109可方便的拆装,便于放入新的吸附材料和排出无效的吸附材料,竖向透明观察窗106的设置便于观察净化室101内的吸附材料的失效情况,在支撑件105需要清洗时,可以方便的通过快速接口103把净化室101和过滤室102分离拆卸,并从净化室101的底部拿出支撑件105进行清洗;通过过滤室102的透明油封杯110内设置倒扣油杯111,变压器呼吸时,不会向上吸入呼吸器1罐体,变压器吸气时空气首先经过油封杯中油过滤,将灰尘截留于油封杯中,当变压器不呼吸时,油可将呼吸器1内外空气隔离,防止外部空气中水分进入呼吸器1内部,以延长吸附材料的使用时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
[0034] 本实例中,透明油封杯110为玻璃油封杯;透明板为钢化玻璃;密封圈和密封垫片104均为橡胶材质;吸附材料为硅胶;净化室101顶部与净化室101筒体为焊接连接。
[0035] 以上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特高压变压器呼吸器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