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高压电电缆

申请号 CN201611266639.X 申请日 2016-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6531315A 公开(公告)日 2017-03-22
申请人 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军; 倪国军; 章建萍;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绝缘高压电 力 电缆 ,包括位于电缆中心的实心 铝 导体,在实心铝导体外先 挤压 四 块 扇形第一实心铝型线,再挤压环形的第二实心铝型线;在第二铝型线外挤包低 密度 聚乙烯绝缘层,重叠绕包双层阻 水 带,在阻水带外 焊接 皱纹铝护套,并在皱纹铝护套上涂覆 沥青 ,最后在电缆最外层挤包中密度聚乙烯外护套。本发明具有阻水性能好、耐 腐蚀 、耐 氧 化、耐热性好,无机械损伤等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绝缘高压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缆中心的实心导体,在实心铝导体外先挤压扇形第一实心铝型线,再挤压环形的第二实心铝型线;在第二铝型线外挤包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重叠绕包双层阻带,在阻水带外焊接皱纹铝护套,并在皱纹铝护套上涂覆沥青,最后在电缆最外层挤包中密度聚乙烯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高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块扇形第一实心铝型线的形状大小相同。

说明书全文

一种绝缘高压电电缆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绝缘高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0003] 随着价的飞涨,铜的差价越来越大,电力行业已开始关注铝导体的使用。我国2 2
电缆行业目前普遍情况是只有5~16 mm导体采用实心导体,而25 mm以上采用绞合导体。
传统的铝芯导体的制造工艺中,需要经过铝锭拉拔为铝杆,铝杆经过拉丝工艺拉制为铝单线,铝单线再绞合为圆形或扇形、瓦形等成型导体,而为了减少导体单线之间间隙、提高阻性能,导体往往还需要进行紧压。这种绞合导体有以下明显缺陷:(1)铝容易化,降低导体性能、影响使用寿命,铝单线以及繁琐的加工过程,加大了与空气、机械油污的接触面和接触程度,因此更容易氧化;(2)工序复杂,加工过程繁琐,设备多,占用生产和存储空间大,生产组织难度大,生产效率低,能耗高,人工成本高,加大了物流损耗和质量控制险;(3)加工过程的增加,容易造成其表面的机械损伤,会引起表面放电现象,反复加工,也会增加导体的热应力,使导体变硬,降低导体的导电性能;(4)绞合导体之间间隙大,阻水性能降低;(5)加大了导体和电缆外径,占用敷设空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阻水性能好、耐腐蚀、耐氧化、耐热性好的高压绝缘电力电缆。
[000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绝缘高压电力电缆,包括位于电缆中心的实心铝导体,在实心铝导体外先挤压扇形第一实心铝型线,再挤压环形的第二实心铝型线;在第二铝型线外挤包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重叠绕包双层阻水带,在阻水带外焊接皱纹铝护套,并在皱纹铝护套上涂覆沥青,最后在电缆最外层挤包中密度聚乙烯外护套。
[0006]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四块扇形第一实心铝型线的形状大小相同。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采用氩弧焊接皱纹铝作为径向阻水结构,更好的保障了气密性和电缆弯曲性能,采用阻水膨胀带作为纵向阻水结构,结合皱纹铝护套,双重保障了电缆的阻水性能。
[0008] 2、本发明重叠绕包两层阻水带,使得导体具有很强的阻水功能,不会因为水分浸入造成导体的氧化、腐蚀,从而影响电缆的电性能,甚至发生异常断线事故;中密度聚乙烯隔离套、外护套,保护电缆的同时,也起到了进一步防水作用。
[0009] 3、粗丝、氩弧焊接皱纹铝还能够起到较好的抗拉作用,具有较强的外力碰撞功能。
[0010] 4、采用实心成型铝导体,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表面质量和电性能,阻水性能好,结构稳定,外径小。
[0011] 5、导体采用铝包覆连续挤压机,软化后一次挤出成型,提高了表面质量和电性能,不容易造成其表面的机械损伤而引起表面放电现象,不会因为反复加工,增加导体的热应力,使导体变硬,降低导体的导电性能;由于实心铝导体外先先挤压四块扇形第一实心铝型线,再挤压环形的第二实心铝型线,因而使得铝导体的机械、电气性能远远高于传统工艺加工的铝导体的性能。
[0012] 6、实心铝型线耐热性优良,使用安全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的一种绝缘高压电力电缆,包括位于电缆中心的实心铝导体1,在实心铝导体外先挤压四块形状大小相同的扇形第一实心铝型线2,再挤压环形的第二实心铝型线3;在第二铝型线外挤包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4,重叠绕包双层阻水带5,在阻水带外焊接皱纹铝护套6,并在皱纹铝护套上涂覆沥青7,最后在电缆最外层挤包中密度聚乙烯外护套8。
[0016]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