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物理 / 信息存储 / 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

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

申请号 CN200620131282.X 申请日 2006-08-25 公开(公告)号 CN200962318Y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申请人 蓝宏裕; 发明人 蓝宏裕;
摘要 一种多片式数据盘片的储存排列结构,包括一盘片储存置放主体,与一种盘片 导轨 设计。在储存置放主体的储存部位上,排列多道容纳盘片周缘的沟槽,所述沟槽可以基本容纳盘片周缘的无储存数据区域。以此方式,盘片导轨得以直立方式,拘束盘片在空间中站立 定位 ,且盘片上的储存数据区域,仅得以 接触 到空气;以此方式,可防止数据表面与其它物质摩擦可能造成的数据毁损。
权利要求

1.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盘片储存置放主体,其具有一盘片储存部位;
在盘片储存部位上,分布多道支撑沟槽组成的盘片导轨;每一道支撑沟槽支 撑盘片外围无数据储存的周缘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每一道盘片周缘 支撑沟槽在盘片储存部位上具有一长形承纳狭缝,尺寸为配合盘片外围无数据储 存的周缘部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承纳狭缝有 一预先设定厚度,为比盘片厚度大;有一预先设定深度,为比盘片外围无数据储 存周缘部份的深度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置 放主体具有一上功能性曲面,其曲率半径为吻合盘片的轮廓外形,而盘片周缘支 撑沟槽沿此盘片储存部位上的功能性曲面延伸。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 主体为具有两面侧墙与至少设有两横向分布并延伸至两侧墙间的长形支撑柱,而 形成盘片储存部位;其盘片周缘支撑沟槽在空间中便为设于此长形支撑柱上,能 以直立方式,稳固地支撑住盘片的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置放主 体更具有一由盘片储存部位延伸的盘片取用部位,中间则为一中央隆起部位;盘 片周缘支撑沟槽则由盘片储存置放主体的盘片储存部位延伸,经跨越中央隆起部 位而到达盘片取用部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置放主 体更具有一由盘片储存部位延伸的盘片取用部位,中间则为一中央隆起部位;盘 片周缘支撑沟槽则由盘片储存置放主体的盘片储存部位延伸,经跨越中央隆起部 位而到达盘片取用部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置放主 体更具有一由盘片储存部位延伸的盘片取用部位,中间则为一中央隆起部位;盘 片周缘支撑沟槽则由盘片储存置放主体的盘片储存部位延伸,经跨越中央隆起部 位而到达盘片取用部位。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 置放主体上的盘片取用部位为具有一上层取用曲面,其曲率半径为与盘片的外围 周缘相吻合;而中央隆起部位为向上突起曲面,为自盘片储存部位延伸联结至盘 片取用部位的上层取用曲面,形成一波型引导曲面,盘片周缘支撑沟槽便为在此 波型引导曲面上做空间延展,而导引盘片自盘片储存置放主体的盘片储存部位滚 移至盘片取用部位。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置 放主体上的盘片储存部位为高于盘片取用部位,使得置放在盘片储存部位的盘片 其中心都为高于置放在盘片取用部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置放主 体上的盘片储存部位为高于盘片取用部位,使得置放在盘片储存部位的盘片其中 心都为高于置放在盘片取用部位。
12.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置 放主体上的盘片取用部位为以旋转枢纽方式,在中央隆起部位上连接盘片储存部 位,使得当盘片储存置放主体的盘片取用部位旋转折叠于盘片储存部位上方时, 形成一密闭上盖;再展开时,则再度回复成具有盘片取用功能的盘片取用部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片式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中盘片储存置放 主体上的盘片取用部位为以旋转枢纽方式,在中央隆起部位上连接盘片储存部位, 使得当盘片储存置放主体的盘片取用部位旋转折叠于盘片储存部位上方时,形成 一密闭上盖;再展开时,则再度回复成具有盘片取用功能的盘片取用部位。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关于圆形数据盘片,且为一种对于圆形数据盘片储存 排列方式结构的安排,而能以便利安全方式储存盘片,且易于取用。

背景技术

数据光盘的应用广泛,举凡如CD,VCD,DVD等以电子格式来储存大量数 据的方法,在今日全球都已成为一种常用方式;其最主要优点,在于替代了大量 的传统文件。然而,主要的问题在于对此种数据储存方式,如何确保盘片能被安 全存放,而避免任何意外毁损。
一般而言,存放盘片的储存设备,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种为传统的盘片框 架,一般由一支撑性结构构成,为由一上盖,一底座及两侧边墙所围成的收纳空 间;而支撑框架的两侧边墙间则设有多道引导槽,可以滑动方式收存包括盘片的 光盘外盒排列。但此类型盘片框架至少存有两项缺点,首先,使用此种收存含外 盒的盘片框架,已预先假设盘片为收存于盘片外盒中。这对原版音乐与电影光盘 来说,此种假设或许成立,但对其他未附外盒的盘片来说,此种设备将不适用。 另一缺点是当使用者欲由此盘片架取用某特定盘片时,他必需先取出某盘片外盒, 再开启外盒后才能取得所述盘片。但这种方式亦不方便,其实有些使用者习惯上 均舍弃盘片外盒,而仅留用盘片。对这类使用者来说,此种盘片框架设计明显亦 为不甚适用。
第二种盘片收存装置则为常见的盘片储存盒袋。此盘片储存盒袋通常是由纺 织布面或塑料制成外壳,其内装有多个盘片储存袋,而每个储存袋两侧均可放置 一片光盘片。以此方式,多片盘片可以在其外盒内,以重叠方式形成紧密堆砌, 可以方便携带并易于收藏。
此种盘片储存盒袋的主要问题则在于盘片数据表面会接触到储存袋内面,因 此当使用者由储存袋取用某特定盘片时,储存袋的内层表面会接触并摩擦到储存 数据的盘片表面,而可能造成意外刮伤,导致储存数据的损失。
另一项问题则为当使用者欲寻找特定盘片时的时间损耗。对传统的盘片储存 盒袋来说,所有盘片储存袋都为重叠堆置,假如使用者要寻找某一特定盘片时, 则必需逐片翻阅所有储存袋,才得以找到其中真正包括所述特定盘片的位置
简短地说,传统的盘片储存设备,并非完全满足所有人的使用需求,仍是有 所不便,并且可能造成盘片储存数据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可以牢固地储置盘 片,而且是以一种更方便的方式,容易地取用所述盘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也在于提供此种新的盘片储存排列结构,乃利用拘束盘 片周缘未储存数据区域,便可避免接触到盘片上的数据表面;换言之,本发明可 使盘片稳固收存,且盘片上的数据表面,除空气外,将不会与其它任何物质相接 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也在于提供此种新的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其为具有一盘 片储存部位与盘片取用部位组成的置放主体。盘片在储存部位可以方便地以手指 在盘片周缘推移,使得盘片跨越储存部位与取用部位间的中央隆起部,而可以轻 易地滚移至取用位置定位,便于后续取用。换言之,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取用所需 的盘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也在于提供此种新的盘片储存排列结构,所述结构允许 使用者可迅速找寻到欲取用的特定盘片,也克服了前述传统盘片储存设备的不良 缺失。
依据以上说明,为了达到上述标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片式盘片储存排列 结构,结构上具有:
一盘片储存置放主体,具有一盘片储存部位及
一种盘片导轨设计。在储存置放主体的储存部位上,排列多道容纳盘片周缘 的沟槽,所述沟槽可以基本容纳盘片周缘的无储存数据区域。以此方式,盘片导 轨得以直立方式,拘束盘片在空间中站立定位,且盘片上的储存数据区域,仅得 以接触到空气;以此方式,可防止摩擦意外造成的数据毁损。
本发明的目的,特性与优点,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及相关图示与附加宣告, 得以充分地清楚显现。
附图说明
图1本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设计的具体描绘倾斜视图;
图2本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设计的具体描绘侧视图;
图3本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设计的动作示意图,说明盘片在导轨上可以手 指轻易推移及取用;
图4依据本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设计的第一种修改型式示图;
图5依据本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设计的第二种修改型式示图;
图6依据本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设计的第三种修改型式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盘片储存部位11;功能性曲面111; 盘片取用部位12;取用曲面121;中央隆起部位13;上突曲面131;盘片导轨20; 支撑沟槽21;承纳狭缝211;定位狭缝212;上盖40;盘片70;可印刷表面71; 数据储存表面72;无数据储存的周缘部份721;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盘片储存 部位11’;盘片取用部位12’;中央隆起部位13’;盘片70’;盘片储存置放主体 10”;盘片储存部位11”;盘片取用部位12”;中央隆起部位13”;上突曲面131”; 定位狭缝212”;盘片70”;盘片储存主体10A;盘片储存部位11A;侧墙14A; 支撑柱15A;盘片导轨20A;支撑沟槽21A;承纳狭缝211A;盘片70A;数据储 存表面72A;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721A。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与图2,为以图形说明此包括多片式盘片70的盘片储存排列结构。 本盘片储存排列结构由一置放盘片的储存置放主体10与盘片导轨20所构成。举 凡所有盘片,不论是CD,VCD或DVD等,在外形上均为正圆形,且具有一上层 可印刷表面71与一底层数据储存表面72;而底层的最外围则为一无数据储存的 周缘部份721。依据本发明的具体描述,此盘片储存排列结构为一置放盘片的置 放主体10,其上设有盘片储存部位11与盘片导轨20。
盘片导轨20为具有多道容纳盘片周缘的支撑沟槽21,而在盘片储存置放主 体10的盘片储存部位11上呈空间分布。其每一道盘片周缘支撑沟槽21均为基本 容纳盘片70的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721;以此方式,盘片导轨20可用以在盘片 储存置放主体10的盘片储存部位11上,以直立方式在空间中收存盘片70。以此 方式,盘片70的数据储存表面72仅会与空气相接触,可避免所述数据表面在取 用或储放盘片70时被意外刮伤或毁损。
依据本发明,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为具有一自盘片储存部位11延伸而来的 盘片取用部位12,其中间则为中央隆起部位13。当盘片70置放于盘片储存部位 11时,则可通过推移盘片70的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721,使得盘片70滚移跨越 中央隆起部位13而到达另一侧的盘片取用部位12后定位,而使用者便可在所述 盘片取用部位12上,方便取得想要取用的盘片70。
此外,每一道盘片周缘支撑沟槽21均包括了一狭长的承纳狭缝211,其位置 在于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的盘片储存部位11上,尺寸为紧配任一盘片70的无数 据储存周缘部份721,而拘束盘片70以直立方式定位储置于盘片储存部位11上。
以此方式,当盘片70由盘片储存部位11滚移到盘片取用部位12时,盘片 储存置放主体10为仅接触到盘片70的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721,所以盘片70的 数据储存表面72通常为储存大量数据的区域,均能保持为不与其它物质相接触。 换言之,盘片70的数据储存表面72受到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刮伤的机率降为 最低,因此便可防止由于意外刮伤所造成的任何可能数据损毁。
如图1、图2显示,盘片储存部位11上有一功能性曲面111,其曲率半径基 本上吻合盘片70的轮廓外形;也就是说,依据盘片70的圆周D设计所述盘片周 缘支撑沟槽21,使其为沿着盘片储存部位11上的功能性曲面111延伸,且能紧 密嵌合盘片70。换言之,当任一盘片70其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721被驱滚时, 盘片70将沿着相对应的狭长承纳狭缝211滚移,越过中央隆起部位13,而在另 一端盘片取用部位12定位置放,而得以随时取用。
换言之,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的盘片取用部位12,为具有一上层取用曲面 121,其曲率半径亦相对应于盘片70的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721,而中央隆起部 位13具有一上突曲面131,其整体是由盘片储存部位11延伸至盘片取用部位12 的上层取用曲面121,形成一波形导引曲面,使得盘片周缘支撑沟槽21能沿此波 形导引曲面在空间中延伸,而使盘片70可自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的盘片储存部 位11,导引滚移到达盘片取用部位12定位备用。
为了有效保持盘片70的数据储存表面72为不与其它物质相接触,每一道狭 长承纳狭缝211均有一预先设定厚度,仅为大于盘片70的厚度,且预先设定的深 度为小于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721的深度,使得盘片70的外围无数据储存周缘部 份721在配置入相对应的承纳狭缝211时,每片盘片70的数据储存表面72,均 能被拘束在非接触状态;换言之,当盘片70在盘片储存部位11与盘片取用部位 12间滚移时,数据储存表面72永远保持为不与其它物质相接触,除了空气。
依据本发明,盘片储存部位11位置可为高于盘片取用部位12,而中央隆起 部位13仍为整体连贯于盘片储存部位11与盘片取用部位12间。以此方式,盘片 70由盘片储存部位11滚越中央隆起部位13后,便可由重引导,自行滚落定位 于盘片取用部位12上;除非再次外力推移,否则盘片70不会再自行滚移回到盘 片储存部位11。换言之,使用者可以仅通过一根手指,轻易地推移盘片70的外 围圆周,而将其自盘片储存部位11跨越中央隆起部位13,而移至盘片取用部位 12上,如图3所示。
因此较理想的设计方式是,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上的盘片储存部位11位置, 应设定为高于盘片取用部位12特定距离H,如图2所示,则可引导盘片70由盘 片储存部位11跨越中央隆起部位13而到达盘片取用部位12;同理,盘片储存 部位11与盘片取用部位12间亦可设定特定的距离L,此距离可以为大于盘片70 的外径。
然而值得特别提出,如同其它替代变异型式,盘片储存部位11与盘片取用部 位12仍可设为相同高度,同样形成的中央隆起部位13对盘片仍将形成上述相同 的重力约束效果。
更进一步为了增进有效地自盘片取用部位12取得盘片70,位于盘片取用部 位12上的盘片周缘支撑沟槽21为具有许多相对应于盘片储存部位11上承纳狭缝 211的狭长形定位狭缝212,使得当盘片70滚移过中央隆起部位13后,盘片70 会沿直线滚移至定位狭缝212,最终在盘片取用部位12定位而易于被取用。换言 之,狭长形定位狭缝212为在中央隆起部位13上,相对应地延伸自承纳狭缝211, 而使得相对应的盘片70,能自盘片储存部位11以一种平顺而稳固的方式,连续 地被滚移引导至盘片取用部位12而被取用。
值得注意的是,定位狭缝212的深度应为与承纳狭缝211相同,以利于盘片 70滚移时,达成最大稳定性,而且确保数据储存表面72不会与其它物质相接触。
参考图1~图3,本发明的操作可叙述如下:盘片70最初置放于盘片储存部 位11的承纳狭缝211中,且在空间上为互相间隔排列,以消除盘片间的可能相互 摩擦。当使用者欲取用置放于盘片储存部位11的盘片70时,仅需要轻易地驱使 所述盘片滚越中央隆起部位13,之后,盘片70便会沿着相对应的定位狭缝212 滚移入盘片取用部位12,再以手指便可轻易取出所述盘片。
值得特别提出,当盘片70置放在盘片储存部位11时,使用者便可观察并判 断所欲选取的特定盘片位置;换言之,传统储存盒袋式的缺点已被基本克服。更 进一步,此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可以选用一上盖40,以包覆整组盘片储存置放 主体10,作为防尘保护,如图1所示。
由目前所述,可以显示的前所设定标的均已基本达成。本发明有效提供了一 种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可以安全稳固地储置盘片70,而仍能轻易地取用的。 重要的是,本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仅使拘束盘片70的外围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 721,由此可保持数据储存表面72的非接触性。
另外,当使用者想要以特定顺序取用多片盘片时,可以将多片盘片由盘片储 存部位11同时推到盘片取用部位12,则便可以依特定顺序由盘片取用部位12取 出特定盘片使用。举例来说,当使用者想要取用特定三片盘片时,便可以将所述 三片盘片由盘片储存部位11先推到盘片取用部位12,如此则待用盘片便暂时放 置在盘片取用部位12上,而得以随便取用。以此方式,当使用完其中一片后,便 可以在盘片取用部位12上直接再取用另外一片,而不需重新再回盘片储存部位 11再次选取待用盘片。换言之,盘片取用部位12亦可作为另一暂时存放位置, 便于取用某些特定盘片,以便在选用多片盘片时,达到最大的便利性与选择性。
图4为本设计的第一种变化修改型式。此变化修改型式近似于原设计,但在 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上做了修改。此修改设计将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的盘片取 用部位12’改为旋转枢纽方式,而以中央隆起部位13’连接盘片储存部位11’;当 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的盘片取用部位12’旋转折叠于盘片储存部位11’上方时, 可形成一密闭上盖;但再展开时,则再度回复成具有盘片取用功能的盘片取用部 位12’。
换言之,此型式的盘片储存排列结构为具有可折叠性。当盘片储存置放主体 10’的盘片取用部位12’旋转折叠于盘片储存部位11’上方时,可形成一封闭式箱 体,以储存盘片。另外,在封闭的情形下,当盘片取用部位12’旋转开启时,自然 在与盘片储存部位11’间形成一中央隆起部位13’,而盘片70’便可以由盘片储存 部位11’滚移至盘片取用部位12’,而轻易地被取用。
参考图5为本设计的第二种变化修改型式。此变化修改型式近似于原设计, 但在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上做了修改。此修改设计将盘片取用部位12”的长度改 为小于盘片储存部位11”,如此可以缩小成品的占有空间,但仍能保有原有的功 能目标。特别是当盘片70”由盘片储存部位11”滚移至盘片取用部位12”时,将同 样会被拘束在盘片取用部位12”的定位狭缝212”上,而可被取用。
此外,中央隆起部位13”其上突曲面131”的长度亦可减为小于原设计,以再 缩小盘片储存置放主体10”的尺寸。
参考图6为本设计的第三种变化修改型式。此变化修改型式近似于原设计, 但在盘片导轨20A上做了修改。依据此种变化修改型式,在盘片储存部位11A上 分布的承纳狭缝211A,将同时具有支撑盘片的功能,而能将各盘片70A的外围 无数据储存周缘部份721A承接并紧配嵌合,妥为收存。
更特别地,盘片储存主体10A为具有两面侧墙14A,且至少设有两长形支撑 柱15A,以横向分布并延伸至两侧墙14A间,以形成盘片储存部位11A;而周缘 支撑沟槽21A为在两长形支撑柱15A间对称分布,以为安全紧密地拘束住盘片 70A的外围无数据储存的周缘部份721A,并使呈直立式排列分布。
换言之,每一片盘片70A都会被两长形支撑柱15A支撑,而以相对应的承纳 狭缝211A拘束住无数据储存的周缘部份721A。
依据此变化修改型式,本数据盘片储存排列结构亦可安全稳固地收存盘片 70A,且使用者可以方便地以手动方式判断并取用所欲选用的盘片。由于盘片70A 为在盘片储存部位11A上的空间直立分布,其数据储存表面72A仍为除空气外, 并不与其它物质相接触,由此可避免任何刮损伤害。
举凡熟悉相关工艺,均能了解本发明提出的上述具体描述与图形说明,应只 是范例阐述,并不得视为一种局限。
而由以上叙述可知,本发明的各项标的已被完全且有效地达成,其具体成果 可以就功能性与结构原理进行陈述说明,并将涵盖到不偏离其基本原则的任何修 正变化。因此,本发明应包括任何修改型式,只要根源于以下宣告的精神及领域 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