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性吸音板

申请号 CN201280050224.2 申请日 2012-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3874801B 公开(公告)日 2016-02-17
申请人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神钢建材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极伊知郎; 松田博; 山田隆博; 堀尾正治; 中岛慎一;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透光性吸音板,能够使吸音性得到提高、并且使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得到提高。在表面多孔板(2)与背面 隔音 板 (3)之间,配置具备多个贯通孔(14)的内部多孔板(4)。内部多孔板(4)由 树脂 等的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构成,并且板厚为0.2mm以上且1.5mm以下。
权利要求

1.一种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具有:
表面多孔板,其面向声源,包含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并具备多个贯通孔;
背面隔音板,其相对于所述声源而配置于所述表面多孔板的背后,并由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构成;和
内部多孔板,其配置于所述表面多孔板与所述背面隔音板之间,使得将所述表面多孔板与所述背面隔音板之间的空间分离成多个空间,所述内部多孔板由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构成,并具备多个贯通孔,
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板厚为0.2mm以上且1.5mm以下,
在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开口率设为α、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板厚设为t、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所述贯通孔的孔径设为d、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板部分的密度设为ρ、将空气密度设为ρ0时,由下式来表示的面密度比η为1.0以上,其中所述面密度比η是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所述板部分的面密度除以所述内部多孔板的贯通孔中的空气的面密度而得出的值,
η=ρ·t·(1-α)/(ρ0·(t+0.8·d)/α),
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材料为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多孔板设置有多,并相互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间隔板,其设置于所述多个空间的每一个空间,并包含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
所述内部多孔板由2块以上的所述间隔板来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
多块所述间隔板从所述表面多孔板到所述背面隔音板夹着所述内部多孔板排列成一条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多孔板的板厚为2mm以上且3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多孔板的材料为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隔音板的板厚为5mm以上且16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面隔音板的材料为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表面多孔板的一部分区域密集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贯通孔。

说明书全文

透光性吸音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并使从道路、道、工厂等产生的噪音降低的透光性吸音板。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并使从道路、铁道、工厂等产生的噪音降低的透光性吸音板,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设有大量孔的膜状材料即透光性吸音材料与透光性隔音板隔着空气层相对置而成的透光性防音板。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用制金属网和透明开孔树脂板来夹持了透明树脂薄膜而成的透光型膜振动吸音板。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146727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7-3030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透光性防音板中,因为作为膜状材料的透光性吸音材料的面刚性较低,所以对于入射的声波通过透光性吸音材料发生振动,而通过孔部的声波相对于孔部的相对速度下降,吸音性能恶化。因此,可以想到用金属网等来加强透光性吸音材料,但由于补强件的追加而导致透光性以及透视性下降。
[0009]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透光型膜振动吸音板中,夹持透明树脂薄膜的铝制金属网使透光性以及透视性下降。
[0010] 铝等的金属材料例如若制成0.1mm厚的多孔箔来作为内部吸音材料使用,则因为面刚性高所以难以发生振动而发挥吸音性能。但是,如果使用金属材料,那么与吸音性的提高相反透光性以及透视性下降。相反地,如果控制金属材料的使用,与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提高相反吸音性下降。这样,难以使吸音性、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每一项都提高。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吸音性得到提高、并且使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得到提高的透光性吸音板。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透光性吸音板。
[0014] (1)一种透光性吸音板具有:表面多孔板,其面向声源,包含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并具备多个贯通孔;
[0015] 背面隔音板,其相对于所述声源而配置于所述表面多孔板的背后,并由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构成;和
[0016] 内部多孔板,其配置于所述表面多孔板与所述背面隔音板之间使得将所述表面多孔板与所述背面隔音板之间的空间分离成多个空间,由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构成,并具备多个贯通孔,
[0017] 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板厚为0.2mm以上且1.5mm以下。
[0018] 根据上述的构成,若内部多孔板的板厚小于0.2mm,则由于内部多孔板的面刚性降低从而内部多孔板发生振动,因而发生通过贯通孔的声波相对于贯通孔的相对速度下降、吸音性能恶化的现象。此外,若内部多孔板的板厚比1.5mm厚,则能够以低成本穿孔的贯通孔的孔径变大,吸音率下降。因此,将内部多孔板的板厚设为0.2mm以上且1.5mm以下。于是,因为内部多孔板的面刚性提高而变得难以发生振动,并且能够以低成本穿孔的贯通孔的孔径变小,所以吸音率提高。而且,因为没有使用用于加强的金属材料,所以透光性以及透视性提高。因此,能够使吸音性得到提高并且使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得到提高。
[0019] (2)根据(1)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开口率设为α、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板厚设为t、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所述贯通孔的孔径设为d、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板部分的密度设为ρ、将空气密度设为ρ0时,由下式来表示的面密度比η为1.0以上,其中所述面密度比η是将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所述板部分的面密度除以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所述贯通孔部的空气的面密度而得出的值,
[0020] η=ρ·t·(1-α)/(ρ0·(t+0.8·d)/α)。
[0021]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面密度比η小于1.0、即与贯通孔中的空气的质量相比较内部多孔板的板部分的质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由于板部分容易发生振动,板部分的振动速度增大,因而通过贯通孔的空气的振动速度与板部分的振动速度的相对速度下降,难以高效率地发挥粘性阻尼的吸音效果。因此,若将面密度比η设为1.0以上、即与贯通孔中的空气的质量相比较而使内部多孔板的板部分的质量相对较大,则由于板部分难以振动,板部分的振动速度减小,因而通过贯通孔的空气的振动速度与板部分的振动速度的相对速度增大。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发挥粘性阻尼的吸音效果。
[0022] (3)根据(1)或(2)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多孔板的材料为树脂。
[0023]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采用树脂制的内部多孔板,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易于穿孔多个贯通孔。
[0024] (4)根据(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多孔板设置有多,并相互隔离。
[0025]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设置多块内部多孔板,变为声波通过多层贯通孔,所以能够提高吸音性能。
[0026] (5)根据(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间隔板,其设置于所述多个空间的每一个空间,并含有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0027] 所述内部多孔板由2块以上的所述间隔板来夹持。
[0028]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用2块以上的间隔板夹持内部多孔板来抑制内部多孔板的振动,能够提高吸音性能。而且,因为间隔板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所以与用金属材料来夹持内部多孔板相比能够抑制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下降。
[0029] (6)根据(5)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间隔板从所述表面多孔板到所述背面隔音板夹着所述内部多孔板排列成一条直线。
[0030]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使多块间隔板排列成一条直线,能够通过多个间隔板和背面隔音板来挡住表面多孔板所受到的荷载。因此,能够提高面板整体的强度。
[0031] (7)根据(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多孔板的板厚为2mm以上且3mm以下。
[0032] 根据上述的构成,若表面多孔板的板厚小于2mm,则表面多孔板强度不足,例如,不2
能满足道路上的风荷载的基准值即300kg/m。此外,若表面多孔板的板厚比3mm厚,则成本增高,并且难以穿孔多个贯通孔。因此,将表面多孔板的板厚设为2mm以上且3mm以下,优选设为2mm。由此,因为表面多孔板的强度提高,所以能够满足道路上的风荷载的基准值即
2
300kg/m。此外,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易于穿孔多个贯通孔。
[0033] (8)根据(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多孔板的材料为树脂。
[0034]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采用树脂制的表面多孔板,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容易穿孔多个贯通孔。
[0035] (9)根据(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隔音板的板厚为5mm以上且16mm以下。
[0036] 根据上述的构成,若背面隔音板的板厚小于5mm,则面板整体强度不足,并且背面隔音板的隔音性能下降,因而面板的声音传输损失低于例如道路上的基准。此外,若背面隔音板的板厚比16mm厚,则成本增高。因此,将背面隔音板的板厚设为5mm以上16mm以下,优选设为8mm。由此,能够充分确保面板整体的强度,并且能够通过提高背面隔音板的隔音性能而使面板的声音传输损失提高至道路上的基准值以上。此外,能够抑制成本。
[0037] (10)根据(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隔音板的材料为树脂。
[0038] 根据上述的构成,通过采用树脂制的背面隔音板,能够抑制成本。
[0039] (11)根据(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透光性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面多孔板的一部分区域密集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贯通孔。
[0040] 根据上述的构成,在将多个贯通孔密集地设置于表面多孔板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况下,若处于表面多孔板的贯通孔的数量、开口径、开口率相同这样的条件下,则与使多个贯通孔分散开来设置的情况相比,表面多孔板的未被穿孔的区域增大。因此,与使贯通孔分散开来设置相比能够提高可视性。
[0041] 发明效果
[0042] 根据本发明的透光性吸音板,通过将内部多孔板的板厚设为0.2mm以上且1.5mm以下,内部多孔板的面刚性提高而变得难以发生振动,并且能够以低成本穿孔的贯通孔的孔径变小,所以吸音率提高。而且,因为没有使用用于加强的金属材料,所以透光性以及透视性提高。因此,能够使吸音性得到提高并且使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得到提高。附图说明
[0043] 图1是透光性吸音板的立体图。
[0044] 图2是透光性吸音板的剖视图。
[0045] 图3是表示间隔板和框构件的立体图。
[0046] 图4的(a)~(b)是表示通过贯通孔的声波相对于贯通孔的相对速度的图,图4的(a)表示面密度比η小于1.0的情况,图4的(b)表示面密度比η为1.0以上的情况。
[0047] 图5是表示表面多孔板的俯视图。
[0048] 图6是表示透光性吸音板的吸音率的曲线图。
[0049] 图7是表示透光性吸音板的吸音率的曲线图。
[0050] 图8是表示透光性吸音板的吸音率的曲线图。
[0051] 图9是表示面密度比与吸音率比的关系的曲线图。
[0052] 图10是表示面密度比与吸音率比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4] (透光性吸音板)
[0055] 本实施方式的透光性吸音板1如作为立体图的图1以及作为图1的A-A剖视图的图2所示,具有矩形且框状的外框7、和设置于外框7的一个短边的中央与另一个短边的中央之间并与外框7的长边相平行的中框8。
[0056] 对于外框7,长边长度为2m且短边长度为1m,并通过4个直线状的框材料7a~7d组合成矩形而形成为框状。该长边长度以及短边长度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适当变更。框材料7a~7d以及中框8是由铝构成的剖面H字状的挤压型材,并通过进行耐酸铝处理而提高了耐蚀性以及耐磨耗性。另外,框材料7a~7d以及中框8也可以由具有透光性、透视性的材料构成。
[0057] 此外,透光性吸音板1具有:表面多孔板2,其面向未图示的声源,并具备多个(大量)贯通孔11;背面隔音板3,其相对于声源而配置于表面多孔板2的背后;和2块内部多孔板4(4a、4b),其具备多个(大量)贯通孔14(14a、14b),并配置于表面多孔板2与背面隔音板3之间以使得将表面多孔板2与背面隔音板3之间的空间分离成多个空间9。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2块内部多孔板4a、4b隔着空间9而被互相隔离开。另外,内部多孔板4的数量可以是3块以上,也可以是1块以下。
[0058] 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2块内部多孔板4(4a、4b)的每一个都分别收纳于外框7以及中框8所形成的2个框10a、10b内。在此,在图1中,为了容易明白进深、构件间的关系,在图中右侧的框10b中,对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2块内部多孔板4a、4b分别仅图示了一部分。但是,实际上,将透光性吸音板1从表面侧到背面侧进行贯通那样的开口并不存在,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2块内部多孔板4(4a、4b)的每一个都分别毫无间隙地收纳于2个框10a、10b内。
[0059] 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内部多孔板4由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内部多孔板4的材料是聚酸酯。另外,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内部多孔板4的材料也可以是氯乙烯、异丁烯树脂、苯乙烯树脂、ABS树脂、四氟乙烯树脂、丙烯树脂等的合成树脂橡胶等具有透光性、透视性的材料、或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等具有透光性、透视性的材料。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内部多孔板4的两面都被进行了耐候性处理。
[0060] 这样,通过采用聚碳酸酯制的内部多孔板4,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容易穿孔多个贯通孔14。此外,通过采用聚碳酸酯制的表面多孔板2,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容易穿孔多个贯通孔11。此外,通过采用聚碳酸酯制的背面隔音板3,能够抑制成本。
[0061] 表面多孔板2的贯通孔11对于通过该贯通孔11的空气产生粘性阻尼作用。此外,内部多孔板4(4a、4b)的贯通孔14对于通过该贯通孔14的空气产生粘性阻尼作用。若在通过贯通孔11、14的空气中产生粘性阻尼作用,则因为空气振动(声音)变换为热能量,在空气振动上产生衰减,所以可以在较宽的频带内吸收声波。于是,只要设置多块内部多孔板4a、4b,声波就会通过多层贯通孔14,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吸音性能。
[0062] 此外,表面多孔板2、内部多孔板4a以及内部多孔板4b的开口率设定为随着远离声源而逐步地减小。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多孔板2的开口率为10%以下,内部多孔板4a的开口率为1%以下,内部多孔板4b的开口率为0.5%以下。这样,通过设定为开口率随着远离声源而减小,能够逐步地减低来自声源的声音,其结果,能够降低宽带的声音。
[0063] 另外,若设置多块内部多孔板4a、4b,则与吸音性的提高相反透光性以及透视性会下降。因此,在与吸音性相比更重视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内部多孔板4设为1块或0块。
[0064] 在此,表面多孔板2的贯通孔11以及内部多孔板4(4a、4b)的贯通孔14(14a、14b)分别通过冲孔加工而形成。这样,通过以冲孔加工来形成贯通孔11、14,能够以低成本穿孔多个贯通孔11、14。另外,在用激光或钻头穿孔贯通孔11、14的情况下,存在树脂制的表面多孔板2或内部多孔板4的孔部白色化从而可视性下降这样的问题,但在冲孔加工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0065] 此外,透光性吸音板1在2个框10a、10b的每一个内,具有沿着这些框10a、10b的内周的、矩形且框状的3个框构件6(6a、6b、6c)。每个框构件6都由氯乙烯构成。这些框构件6(6a、6b、6c)如图2所示,通过分别配置于表面多孔板2与内部多孔板4a之间、内部多孔板4a与内部多孔板4b之间、以及内部多孔板4b与背面隔音板3之间,起到了对于外框7以及中框8分别定位表面多孔板2、背面隔音板3以及2块内部多孔板4(4a、4b)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框构件6(6a、6b、6c)的面板厚度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的厚度为25mm,各框构件6(6a、6b、6c)的面板平面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的厚度为20mm。由此,表面多孔板2与内部多孔板4a的间隔、内部多孔板4a与内部多孔板4b的间隔以及内部多孔板4b与背面隔音板3的间隔分别被设定为25mm。
[0066] 此外,透光性吸音板1具有设置于多个空间9的每一个空间的间隔板5(5a、5b、5c)。每块间隔板5由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板5的材料为聚碳酸酯。另外,间隔板5的材料也可以是氯乙烯、异丁烯树脂、苯乙烯树脂、ABS树脂、四氟乙烯树脂、丙烯树脂等的合成树脂或橡胶等具有透光性、透视性的材料、或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等具有透光性、透视性的材料。间隔板5的两面被进行了耐候性处理。
[0067] 对于间隔板5,在将3块间隔板5a、5b、5c作为1组时,如图1所示,在框10a以及框10b中与外框7的短边相平行地各设有3组。于是,通过3组间隔板5,外框7的长边被划分为4份。另外,间隔板5也可以在框10a以及框10b中各设有2组使得将外框7的长边划分为3份,还可以在框10a以及框10b中各设有4组使得将外框7的长边划分为5份。
[0068] 每块间隔板5(5a、5b、5c)都由框构件6(6a、6b、6c)来支撑。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3块间隔板5a的每一块通过将其长边方向的两端分别嵌入到分别设置于框构件6a的相对置的2边的切缝中而由框构件6a来支撑。对于间隔板5b、间隔板5c也同样地分别由框构件6b、框构件6c来支撑。
[0069] 每块内部多孔板4如图2所示都由2块间隔板5来夹持。此外,各内部多孔板4a、4b的外周缘部由2个框构件6来夹持。由此,内部多孔板4的振动得到了抑制。而且,因为间隔板5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所以与用金属材料来夹持内部多孔板4相比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下降得到抑制。
[0070] 此外,3块间隔板5a、5b、5c从表面多孔板2到背面隔音板3,将2块内部多孔板4a、4b一块一块地夹着排成一条直线。各间隔板5的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的厚度设为5mm以上。若各间隔板5的厚度比5mm薄(例如2mm),则会由于表面多孔板2所受到的风荷载而导致各间隔板5倒下且各间隔板5的两端从框构件6的切缝退出来。但是,只要各间隔板5的厚度是5mm以上,就能够通过多个间隔板5a、5b、5c和背面隔音板3来挡住表面多孔板2所受到的风荷载。其结果,透光性吸音板1整体的强度提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间隔板5的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厚度为5mm。
[0071] 在这样的构成中,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设为0.2mm以上且1.5mm以下。若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小于0.2mm,则由于内部多孔板4的面刚性降低从而内部多孔板4发生振动,因而发生通过贯通孔14的声波相对于贯通孔14的相对速度下降、吸音性能恶化的现象。此外,若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比1.5mm厚,则能够以低成本穿孔的贯通孔14的孔径变大,吸音率下降。在这一点,只要将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设为0.2mm以上1.5mm以下,因为内部多孔板4的面刚性提高而难以发生振动,并且能够以低成本穿孔的贯通孔14的孔径变小,所以吸音率提高。贯通孔14的孔径与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大致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多孔板4a以及内部多孔板4b的板厚分别为0.3mm,贯通孔14a以及贯通孔14b的孔径分别为0.3mm。另外,内部多孔板4a的贯通孔14a的孔径与内部多孔板4b的贯通孔14b的孔径也可以不同。
[0072] 此外,将内部多孔板4的板部分的面密度除以内部多孔板4的贯通孔14部分的空气的面密度而得出的值即面密度比η设为1.0以上。在此,在将内部多孔板4的开口率设为α、将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设为t[m]、将内部多孔板4的贯通孔14的孔径设为d[m]、将3 3
内部多孔板4的板部分的密度设为ρ[kg/m]、将空气密度设为ρ0[kg/m]时,面密度比η通过以下的式(1)来表示。另外,在具有多块内部多孔板的情况下(例如4a和4b),意味着每一块内部多孔板的面密度比η为1.0以上。此外,在具有多个贯通孔14的情况下,孔径d表示其平均值。
[0073] η=ρ·t·(1-α)/(ρ0·(t+0.8·d)/α)…式(1)
[0074] 在面密度比η小于1.0、即与贯通孔14中的空气的质量相比较内部多孔板4的板部分的质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由于内部多孔板4的板部分容易发生振动,板部分的振动速度b变大,因而通过贯通孔14的空气的振动速度a和板部分的振动速度b的相对速度c下降,难以高效率地发挥粘性阻尼的吸音效果。因此,若将面密度比η设为1.0以上、即与贯通孔14中的空气的质量相比较而使内部多孔板4的板部分的质量成为相对较大,则如图4(b)所示,由于板部分难以发生振动,板部分的振动速度b’变小,因而通过贯通孔14的空气的振动速度a和板部分的振动速度b’的相对速度c’变大。由此,可以高效率地发挥粘性阻尼的吸音效果。
[0075] 此外,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设为2mm以上3mm以下,优选设为2mm。若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小于2mm,则表面多孔板2强度不足,例如,变为不能满足道路上的风荷载的基准值
2
即300kg/m。此外,若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比3mm厚,则成本增高,并且难以穿孔多个贯通孔11。在这一点,只要将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设为2mm以上3mm以下、优选设为2mm,表面
2
多孔板2的强度就会提高,所以能够满足道路上的风荷载的基准值即300kg/m。此外,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容易穿孔多个贯通孔11。贯通孔11的孔径与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大致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为2mm,贯通孔11的孔径为1.9mm。
[0076] 此外,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设为5mm以上16mm以下,优选设为8mm。若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小于5mm,则由于透光性吸音板1整体强度不足,并且背面隔音板3的隔音性能下降,因而透光性吸音板1的声音传输损失低于例如道路上的基准。此外,若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比16mm厚,则成本增高。在这一点,只要将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设为5mm以上16mm以下,优选设为8mm,就能够充分确保透光性吸音板1整体的强度,并且能够通过提高背面隔音板3的隔音性能而使透光性吸音板1的声音传输损失提高至道路上的基准值以上。此外,能够抑制成本。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为8mm。
[0077] 而且,在透光性吸音板1中,完全没有使用加强多孔板表面自身那样的金属材料,所以与用于加强而使用金属材料相比,透光性以及透视性提高。
[0078] 此外,如图5所示,表面多孔板2的多个贯通孔11也可以密集地设置于表面多孔板2的一部分区域。这样,在将多个贯通孔11密集地设置于表面多孔板2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况下,若处于表面多孔板2的贯通孔11的数量、开口径、开口率相同这样的条件下,则与使多个贯通孔11分散开来设置的情况相比,表面多孔板2的未被穿孔的区域增大。因此,与使贯通孔11分散开来设置相比能够提高可视性。
[0079] (吸音率的测定)
[0080] 接着,对透光性吸音板的吸音率进行了测定。首先,在图6中示出将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设为了3mm、将2块内部多孔板4a、4b的每一块的板厚设为了0.075mm的情况下的透光性吸音板的吸音率。图6的纵轴是吸音率,横轴是1/3倍频程中心频率(Hz)。另外,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为8mm程度。在此,作为2块内部多孔板4a、4b的每一块的板厚的0.075mm是在由铝等的金属材料构成内部多孔板的情况下发挥吸音性能的厚度。相对于作为没有板振动的影响的情况的吸音率(计算值),在实测值中,由于板振动的影响在500Hz~1250Hz之间吸音率出现了下降。
[0081] 接着,在图7中示出使2块内部多孔板4a、4b的每一块的板厚不同而设为了0.075mm、0.1mm、0.2mm、0.25mm以及0.3mm的情况下的透光性吸音板的吸音率(实测值)的测定结果。图7的纵轴是吸音率,横轴是1/3倍频程中心频率(Hz)。在此,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为3mm,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为8mm程度。与2块内部多孔板4a、4b的每一块的板厚小于0.2mm的透光性吸音板相比,2块内部多孔板4a、4b的每一块的板厚为0.2mm以上的本实施方式的透光性吸音板1的吸音率增高。这是因为,通过加厚内部多孔板4a、4b的板厚,内部多孔板4a、4b的面刚性提高而板振动减小,其结果,通过贯通孔14的声波相对于贯通孔14的相对速度增大,并在通过贯通孔14的空气中产生粘性阻尼作用,由此发挥了吸音效果。
[0082] 接着,在图8中示出使2块内部多孔板4的每一块的板厚不同而设为了0.5mm、1mm、1.5mm以及2mm的情况下的透光性吸音板的吸音率(计算值)。图8的纵轴是吸音率,横轴是1/3倍频程中心频率(Hz)。在此,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为3mm,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为
8mm程度。可知内部多孔板4a、4b的板厚越大吸音率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内部多孔板4a、
4b的板厚越大,在加工的制约方面,贯通孔14的孔径越大,其结果,粘性阻尼作用所带来的衰减效果减小而吸音率降低。为了实现在400Hz的带域为0.7程度的吸音率而在1000Hz的带域为0.8程度的吸音率,期望将内部多孔板4a、4b的板厚分别设为1.5mm以下。
[0083] 如上所述,期望2块内部多孔板4a、4b的每一块的板厚为0.2mm以上1.5mm以下。
[0084] (面密度比与吸音率比的关系)
[0085] 接着,通过计算来求取了面密度比η与吸音率比的关系。在图9中示出由1块多孔板和空气层来构成吸音结构,并将多孔板的材质设为聚碳酸酯,将多孔板的开口率设为0.20%,将贯通孔的孔径设为0.3mm,将多孔板的背后的空气层的层厚设为20mm,通过改变多孔板的板厚而使由式(1)表示的面密度比η变化的情况下的吸音结构的吸音性能。图
9的纵轴是吸音率比,横轴是面密度比η。在此,吸音率比是将对多个贯通孔的吸音考虑了板振动的情况下的最大吸音率除以仅考虑了多个贯通孔的吸音的情况下的最大吸音率而得出的值。因此,吸音率比表示板振动对多个贯通孔的吸音的影响,在吸音率比小于1的情况下表示由于板振动的影响而吸音率下降。计算的结果,吸音率比成为0.7以上的是面密度比η为0.6以上的情况。因为多孔板的板厚越大面密度比η越大,所以可知多孔板的板厚越大吸音性能越好。
[0086] 接着,在图10中示出由1块多孔板和空气层来构成吸音结构,并将多孔板的材质设为铝,将多孔板的开口率设为0.20%,将贯通孔的孔径设为0.1mm,将多孔板的背后的空气层的层厚设为40mm,通过改变多孔板的板厚而使由式(1)表示的面密度比η变化的情况下的吸音结构的吸音性能。计算的结果,吸音率比成为0.7以上的是面密度比η为1.0以上的情况。
[0087] 根据上述,期望设定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以使得面密度比η成为1.0以上。另外,虽然图9、图10所示的计算结果是1块多孔板的情况,但是在组合有多块多孔板的情况下也同样地,面密度比η越大吸音性能越高。于是,在面密度比η为1.0以上的范围内吸音性能良好。
[0088] (全光线透过率的测定)
[0089] 接着,对透光性吸音板的全光线透过率进行了测定。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透光性吸音板1的全光线透过率为60%,用金属网对透光性树脂膜进行了加强的结构的透光性吸音板的全光线透过率为24%。由此可知,只要完全不使用用于加强的金属材料,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就会提高。
[0090] (效果)
[009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光性吸音板1,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设为0.2mm以上1.5mm以下。若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小于0.2mm,则由于内部多孔板4的面刚性降低从而内部多孔板4发生振动,因而发生通过贯通孔14的声波相对于贯通孔14的相对速度下降、吸音性能恶化的现象。此外,若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比1.5mm厚,则能够以低成本穿孔的贯通孔14的孔径变大,吸音率下降。因此,将内部多孔板4的板厚设为0.2mm以上1.5mm以下。于是,因为内部多孔板4的面刚性提高而变得难以发生振动,并且能够以低成本穿孔的贯通孔14的孔径变小,所以吸音率提高。而且,因为没有使用用于加强的金属材料,所以透光性以及透视性提高。因此,能够使吸音性得到提高、并且使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得到提高。
[0092] 此外,在面密度比η小于1.0、即与贯通孔中的空气的质量相比较内部多孔板的板部分的质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由于板部分容易发生振动,板部分的振动速度增大,因而通过贯通孔的空气的振动速度与板部分的振动速度的相对速度下降,难以高效率地发挥粘性阻尼的吸音效果。因此,若将面密度比η设为1.0以上、即若与贯通孔中的空气的质量相比较而使内部多孔板的板部分的质量相对较大,则由于板部分难以振动,板部分的振动速度减小,因而通过贯通孔的空气的振动速度与板部分的振动速度的相对速度增大。由此,能够高效率地发挥粘性阻尼的吸音效果。
[0093] 此外,通过采用树脂(例如,聚碳酸酯)制的内部多孔板4,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容易穿孔多个贯通孔14。
[0094] 此外,通过设置多块内部多孔板4,变为声波通过多层贯通孔14,所以能够提高吸音性能。
[0095] 此外,通过用2块以上的间隔板5夹持内部多孔板4来抑制内部多孔板4的振动,能够提高吸音性能。而且,因为间隔板5具有透光性以及透视性,所以与用金属材料夹持内部多孔板4相比能够抑制透光性以及透视性的下降。
[0096] 此外,通过将多个间隔板5排列成一条直线,能够通过多个间隔板5和背面隔音板3来挡住表面多孔板2所受到的风荷载。因此,能够提高透光性吸音板1整体的强度。
[0097] 此外,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设为2mm以上3mm以下,优选设为2mm。若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小于2mm,则表面多孔板2强度不足,例如,不能满足道路上的风荷载的基准值即
2
300kg/m。此外,若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比3mm厚,则成本增高,并且难以穿孔多个贯通孔
11。因此,将表面多孔板2的板厚设为2mm以上3mm以下,优选设为2mm。由此,因为表面多
2
孔板2的强度提高,所以能够满足道路上的风荷载的基准值即300kg/m。此外,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容易穿孔多个贯通孔11。
[0098] 此外,通过采用树脂(例如,聚碳酸酯)制的表面多孔板2,能够抑制成本,并且能够容易穿孔多个贯通孔11。
[0099] 此外,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设为5mm以上16mm以下,优选设为8mm。若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小于5mm,则透光性吸音板1整体强度不足,并且背面隔音板3的隔音性能下降,因而透光性吸音板1的声音传输损失低于例如道路上的基准。此外,若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比16mm厚,则成本增高。因此,将背面隔音板3的板厚设为5mm以上16mm以下,优选设为
8mm。由此,能够充分确保透光性吸音板1整体的强度,并且能够通过提高背面隔音板3的隔音性能而使面板的声音传输损失提高至道路上的基准值以上。此外,能够抑制成本。
[0100] 此外,通过采用树脂(例如,聚碳酸酯)制的背面隔音板3,能够抑制成本。
[0101] 此外,在表面多孔板2的一部分区域密集地设有多个贯通孔11。在将多个贯通孔11密集地设置于表面多孔板2的一部分区域的情况下,若处于表面多孔板2的贯通孔11的数量、开口径、开口率相同这样的条件下,则与使多个贯通孔11分散开来设置的情况相比,表面多孔板2的未被穿孔的区域增大。因此,与使贯通孔11分散开来设置相比能够提高可视性。
[0102] (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0103]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只不过是对具体例进行了例示,并非特别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具体的构成等也能够进行适当设计变更。此外,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作用以及效果只不过是列举了从本发明产生的最优选的作用以及效果,本发明的作用以及效果并不限定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作用以及效果。
[0104]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表面多孔板2与内部多孔板4a的间隔、内部多孔板4a与内部多孔板4b的间隔、以及内部多孔板4b与背面隔音板3的间隔分别设定为25mm,但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构成,各个间隔也可以不同。
[010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多孔板2、内部多孔板4a以及内部多孔板4b的开口率设定为随着远离声源分阶段地变小,但并不限定于此,表面多孔板2的开口率与内部多孔板4a的开口率也可以相同,内部多孔板4a的开口率与内部多孔板4b的开口率也可以相同,表面多孔板2、内部多孔板4a以及内部多孔板4b的开口率也可以全都相同。
[0106]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记载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就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来实施。
[0107] 本申请基于在2011年10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1-226316),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至此。
[0108]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09] 根据本发明的透光性吸音板,通过将内部多孔板的板厚设为0.2mm以上1.5mm以下,内部多孔板的面刚性提高而变得难以发生振动,并且能够以低成本穿孔的贯通孔的孔径变小,所以吸音率提高。而且,因为没有使用用于加强的金属材料,所以透光性以及透视性提高。因此,能够使吸音性得到提高并且使透光性以及透视性得到提高。
[0110] 符号说明
[0111] 1 透光性吸音板
[0112] 2 表面多孔板
[0113] 3 背面隔音板
[0114] 4a、4b 内部多孔板
[0115] 5a、5b、5c 间隔板
[0116] 6a、6b、6c 框构件
[0117] 7 外框
[0118] 8 中框
[0119] 9 空间
[0120] 10a、10b 框
[0121] 11、14 贯通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