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管乐器的支承机构

申请号 CN200580005020.7 申请日 2005-02-17 公开(公告)号 CN1918625A 公开(公告)日 2007-02-21
申请人 何塞·伊格纳西奥·比尔多索拉·埃尔多西亚恩; 发明人 何塞·伊格纳西奥·比尔多索拉·埃尔多西亚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直管 乐器 支承机构,包括管状主引导件(1),其有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2,3),通过中间台阶(4)连接起来。所述主引导件(1)的顶部终止于壳体(6),壳体内容纳轴向 螺母 ,能够可脱开地固定到内部引导轴(11),引导轴下端部支承于基体(13),支承机构的腿部(14)铰接连接到基体,使得腿部在操作 位置 可径向延伸,在非操作位置折叠到引导轴(11)上,容纳于主引导件(1)下部(2);为此设置了底部槽(15),用于连接位于操作位置的腿部(14);还设置与底部槽交替的 深槽 (16),以便在轴(11)相对引导件(1)转动45度后,允许腿部(14)朝内和外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直管乐器支承机构,适用于如短笛、长笛、单簧管、喇 叭和类似乐器,能够垂直支承乐器,设有可折叠的腿部,其处于非 操作位置时其尺寸缩小,其特征在于,设置了管状主引导件(1), 引导轴(11)可在其中沿轴向移动,轴的下端枢轴连接所述腿部(14), 腿部具有在非操作的折叠位置和另外的移动位置之间转动的能, 在非操作位置腿部容纳于主引导件并围绕引导轴;在移动位置腿部 从所述引导件下端径向伸出,所述主引导件(1)和引导轴(11)设 有可释放的固定机构,允许作相对轴向移动,进行折叠/展开所述支 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可释放的固定机构位于所述主引导件(1)和引导轴(11)之间, 其包括设置在轴(11)顶端的螺纹部分(10),和位于壳体(6)内 的螺母,通过施加压力所述壳体进行连接,可通过所述主引导件顶 端的圆周槽(5)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引导件(1)设有两个部分,长度较长和直径较大的下部(2), 其可容纳处于折叠位置的腿部(14);和另一长度较短和直径较小 的顶部(3),其上形成第一周面台阶(4),可支承较小的乐器, 如短笛,还设置了侧面脊部或肋部(20),与螺母壳体(6)一起, 形成乐器正确对中的机构。
4.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主引导件(1)的较大直径下部(2)的底壁边设置了均 匀分布的槽(15),具有升高的半圆形状,数量与支承机构的腿部 (14)数量相同,所述槽(15)之间设置了深槽(16),延伸到中 间台阶(4)附近,并具有足够宽度,可在支承机构折叠/展开操作时, 其中容纳腿部(14)。
5.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引导轴(11)的底端支承于基体,基体容纳有枢轴连接 腿部(14)的环件(21),所述环件通过固定到基体(13)的盖件 (23)保持其间。
6.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腿部(14)是可伸缩的,处于最大收缩位置具有比主引 导件(1)稍短的长度,在折叠位置容纳于所述引导件的较大直径部 分(2)的外部轴向槽(16),外部适合于较小直径的顶部(3), 横向开口可操作地设置在台阶的,所述台阶区分了主引导件(1)的 部分(2)和部分(3)。
7.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 在于,在底边设置了径向片(37),用于对进入乐器口部进行限制。
8.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 在于,还设置了适配器(28),可通过环件连接到主引导件(1)的 较大直径部分(2),其可弹性变形,用于配合乐器的内表面,如单 簧管和喇叭,使其对中,适配器的臂部设有顶部内弯部(30),可 靠在引导件的台阶(4);还有从支承机构内部突出的突出部(31), 可进入所述引导件下部(2)上的槽(16)的顶部。
9.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引导轴(11)和所述主引导件(1)壳体设置了相对的一 个位于一个上的周边台阶(35,36),以限制引导件相对引导轴的 最大抽出位置。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音乐管乐器的支承机构,具体地,涉及直管乐器的 支承机构,其能够在乐器不使用的间断期保持乐器适度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支承机构,能够使不同的管乐器,如 短笛,长笛,单簧管,喇叭或其他乐器,保持充分稳定。

因此本发明属于乐器附件的范围。

背景技术

在音乐会和排练时,都会因为休息或其他原因,存在乐器使用 的间断期。
在所述间断期,音乐家通常放下其乐器,以便休息的更有效。
为此,除了传统的存放和保护乐器的盒子外,已知道特定情况 下的管乐器存在支承机构,其保持在地面上,允许相应乐器设置其 上,具有适度的稳定性,因此可保证所述乐器的安全。
但是,目前已知的管乐器的支承机构具有一些缺点,主要集中 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所述支承机构体积很大,尤其是当试图提供 稳定性时,即使处于折叠状态该大体积基本保持;另一方面,对于 各类乐器必须提供特定的支承机构,如对短笛提供特定的支承机构, 对长笛提供另一种机构,对于单簧管又是一种不同机构,对喇叭又 是一种不同机构,等等。
这意味着,当音乐家用两种不同管乐器演奏时,除了相应的盒 子,还需要两种不同的支承机构,由于其具有的尺寸,不能在处于 非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容纳于所述盒子内,为了便于运输很明显希望 能放在盒子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管乐器的支承机构,以非常令人满意的方 式解决了前面讨论到的两个方面的缺点,使得一个结构简单的支承 机构具有很多的功能,在非操作位置具有很小尺寸,可不加区分地 用于任何前面提到的管乐器,对每种乐器都提供相同的稳定性。
为此,具体提出一种支承机构,其包括主引导件,采用管状结 构,设有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较小直径的上部,其径向和轴向尺 寸适合容纳于短笛内,较大的周边台阶在两个部分之间形成,用于 支承短笛,较小直径的上部在靠近所述台阶处设有沿母线方向的肋 部,用作所述短笛的对中机构。
主引导件的顶端设置了周边槽,用于连接螺母的支承壳体,周边 槽可保持其连接到主引导件,同时还能够转动。引导轴的顶端位于 主引导件的内部,可进入和固定在支承壳体,引导轴的一端部连接 了多个腿部,最好腿部是可伸缩的,数量是4个,能够朝向引导轴 转动到折叠位置,在折叠位置其围绕引导轴容纳于主引导件上;或 向外折叠到操作位置。将引导轴的顶端固定到支承壳体可通过容纳 于所述壳体的螺母来实现,螺母不必相对转动,所述轴的带螺纹顶 端旋入。
根据所述腿部具有的移动性,主引导件的底端设置了多个槽,具 有升高的半圆形,其数量等于腿部的数量,均匀分布,用于容纳处 于操作位置的腿部,在这些槽之间设有相同数量的朝主引导件的较 小直径上部的附近延伸的槽,槽的主要作用是允许所述腿部在折叠 位置和操作位置方向之间转动。当腿部通过所述槽离开主引导件后, 一旦下降到操作位置,将转动45度,相对于最终所在的槽,这时引 导轴的顶部螺纹部分连接到主引导件顶部的支承壳体中的螺母。
引导轴的底端固定到基体,一盖件连接到基体。基体和盖件之间 设有环件,横穿腿部底端的开口,用作铰接轴。
当乐器是长笛时,机构的腿部处于操作位置时用作止动件,作用 于该乐器的喇叭口,同时引导件的下部用作对中机构。对于具有大 直径喇叭口的乐器,如单簧管或喇叭,其位于主引导件的带有橡胶 适配器的台阶上,适配器设有径向臂,能够向下弹性变形,适合于 不同内径的乐器,可保证在相对引导轴的同轴位置准确对中,如同 靠在腿部。
附图说明
为了补充上面所作介绍和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根据本发明 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作为所作介绍一部分的一组附图,其中显示 了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特征。
图1显示了构成本发明主体的直管乐器的支承机构的主引导件 的侧视图;
图2显示了图1的引导件的顶视图;
图3显示了同一引导件的底视图;
图4显示了沿图2的A-A剖面的同一引导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5显示了沿图3的B-B剖面的引导件的另一类似截面图;
图6显示了引导轴的侧视图;
图7显示了位于主引导件顶部的螺母壳体的侧视图;
图8显示了图7壳体的底视图;
图9显示了沿图8的剖面C-C的同一壳体的纵向截面图;
图10显示了位于引导轴底端的基体的侧视图;
图11显示了同一基体的顶视图;
图12显示了固定到图10和11的基体上的盖件的底视图;
图13显示了图12的盖件的侧视图;
图14显示了可伸缩杆的细节的纵向截面图,杆构成铰接到图10 到12所示底部或基体的腿部;
图15显示处于折叠状态的支承机构整体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6显示了沿图15的剖面E-E的组件的细节的截面图;
图17显示了沿图15的剖面F-F的图14的杆的细节的另一截面 图;
图18显示了与图15类似的沿图4的相同平面的支承机构,但 支承机构处于中间未折叠状态;
图19显示了图18的放大的细节部分A;
图20显示了处于使用状态的支承机构的侧视图;
图21显示了图20显示的组件的顶视图;
图22显示了具有大直径喇叭口的乐器的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3显示了图22的适配器的底视图;
图24显示了沿图22的剖面G-G的适配器的径向部分;
图25显示了类似于图20的但带有适配器的支承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所述附图,可观察到本发明的支承机构包括管状主引导件 1,其具有两个不同外径的部分,较大直径和较长高度的下部2,和 上部3,两个部分由中间台阶4分开。
上部3具有封闭的圆柱形侧表面,在其自由端附近带有周边槽5, 可通过施加同轴连接压,上部固定到壳体6,壳体可具体参考图7 到9,内部壳体7容纳螺母,其将在后面讨论,沿壳体母线方向 设有切口8,以帮助壳体在开口平处径向变形,在壳体底部还设有 沿圆周向对齐的内凸部9,用于插入主引导件的所述槽5,用作定 件,防止所述壳体意外脱开,但其转动不会导致脱开。
设置于壳体7的螺母可容纳引导轴11的螺纹顶端10,螺母通过 所述壳体6相对主引导件1固定,引导轴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 11,11`,底部端接到另一部件12,可通过粘接剂或螺纹固定到基体 13。处于使用位置时可稳定支承机构于地面的腿部14铰接到部件12。 所述基体13限制腿部14向下转动,如图18,19所示,下面将进行 更详细的说明。
回到主引导件1,其直径较大的下部2的自由端设置了4个槽15, 具有升高的半圆形,与延伸到主引导件1的中部台阶4附近的深槽16 交替设置。
如图10到13,18及19清楚显示,基体13具有4个径向支承 面17,在支承面之间具有圆柱壁的拱形部分18,在支承面的顶边上 设有同心通道19。枢轴20从各壁部分的顶边突出。
在图18和图19,腿部14通过环件21连接到到基体13,环件 容纳于基体13的通道19,穿过开口22(见图14),各腿部的端部 设有开口22。环件21通过盖件23进行保持,参见图12,13和18, 盖件连接和结合到基体13,例如,可通过黏结剂,盖件具有壳体24, 其尺寸和位置设置成可容纳基体13的枢轴20。
主引导件1的较大直径部分2具有适当的截面,可容纳引导轴11 和支承机构的4个腿部14,当腿部处于非操作位置时,如图15所示, 其中所述腿部14基本突出到主引导件1的台阶4以上,直至螺母壳 体6的附近,如图15所示,稳定地保持这个状态,在这个位置壳体 6的螺母螺纹连接到引导轴11的顶端10。
支承机构的腿部14可采用伸缩结构,如图14所示,具有两个 部分14,14`,以提供具有最大稳定性的支承,如图20所示,部分14 的端部设有开口22,用于通过环件21铰接到基体13。在部分14`的 自由端设置了支承垫25,在部分14的外部可设置外保护套14``,如 图16,17和19所示。
根据图15所示的结构和折叠位置,其中支承机构的尺寸最小化, 可保存在乐器盒内。可通过转动螺母壳体6使得引导轴11释放,并 通过拉动所述壳体6,使主引导件1相对引导轴11向下移动,直到 引导轴的台阶35靠到主引导件的台阶36,如图4,6,18所示,其 中腿部14的自由端25到达槽16的底部,这时腿部14通过相对主 引导件1和引导轴11移动45度可朝工作位置折叠,腿部14然后相 对于升高的半圆形拱部15,这时主引导件1又朝腿部14移动,直到 壳体6的螺母到达引导轴11的顶部螺纹部分10,两个部件再进行固 定,将腿部14拉紧到槽15的底部,牢固地锁定到该位置,如图20 所示。最后,部分14`完全延伸到图20,21和25所示的位置。
当乐器是短笛时,处于这个位置的短笛可连接到主引导件的上 部3,靠在台阶4上,通过设置在所述主引导件的所述部分3靠近台 阶4和螺母壳体6的肋部27准确对中和稳定,如果乐器是长笛,明 显其直径较大,长笛将落在机构的腿部14上,通过主引导件1的大 直径部分2的尺寸调节,不能向侧面移动。
对乐器具有较大内径的情况,如单簧管或喇叭,支承机构设置 如图22到25所示的附件,包括适配器28,其连接到主引导件的较 大直径部分2的顶端,适配器设置成通过环件外连到主引导件的部 分2。环件弹性地支承柔性弯曲臂29,弯曲臂29内侧设置了顶弯部 30。小突出部30从环件向内突出,相对臂部29位于交替的位置。
通过顶弯部30,适配器28落在主引导件的台阶4,突出部31 进入所述引导件的部分2的槽16的顶部,如图1和2所示。
在图25的位置,臂部29的外部分将靠在乐器的喇叭口的内表 面,所述臂部弯曲,容纳于主引导件的通道32,直到适配器具有喇 叭口尺寸,用作乐器的对中部件,落到腿部14上。
为了折叠支承机构,根据图20或25,开始时先拉腿部,使部分 14`进入部分14,然后旋转壳体6松开螺纹连接到引导轴顶端的螺母。
然后升起主引导件,相对引导轴11和基体13转动45度,使得 腿部14相对于槽16,这时腿部可向下转动,直到容纳于槽16,这 时,主引导件1可再向下移动到图15的位置,在这个位置腿部从台 阶4突出,并旋紧壳体6内的螺纹固定在引导轴11的部分10的螺 母,如图6所示,组件被锁定。
最后,如图1到5所示,引导件1的底边设有小径向片37,可 用作止动件,当折叠的支承机构,如图15所示,进入所述乐器时, 长笛口部的边缘可落在其上。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