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事件规则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事件监测装置

申请号 CN201380049973.8 申请日 2013-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4662585B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申请人 SK电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熺烈; 李光国; 金基文;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设置事件规则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事件监测装置,其通过针对关注边界设置线区域、边界线和边界基准值,产生用于事件监测装置的事件规则;并且根据所产生的事件规则确认针对关注对象的距离和代码值以监测诸如闯入或脱离的事件。
权利要求

1.一种事件监测装置,该事件监测装置包括:
设置命令输入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设置命令;
事件规则产生器,其被构造成基于所述设置命令来设置关注边界,设置用于确定所述关注边界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并且产生用于检测关注对象穿过所述关注边界的事件的事件规则;
图像接收器,其被构造成接收捕捉到的图像的至少一个
关注对象跟踪器,其被构造成通过使用由预定标准指定的背景像素从所述帧中的像素分离出前景像素,并且跟踪包括所述前景像素的所述关注对象;
事件确定器,其被构造成检查所述关注对象的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并且根据所述事件规则通过将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与预定阈值比较来确定是否发生了所述事件;以及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其被构造成如果所述事件确定器确定发生了所述事件,则产生对应于所述事件的事件检测信息,
其中,如果所述关注对象的所述距离大于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符号值改变,则所述事件确定器确定发生了所述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关注对象跟踪器通过使用由高斯模型指定的所述背景像素分离所述前景像素,所述前景像素通过使用所述像素的均值、方差和加权中的至少一项来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关注对象跟踪器通过比较在前景图像之间运动的对象的颜色信息、直方图和对象形状中的至少一项来提取并且跟踪关注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事件规则产生器包括:
关注边界设置器,其被构造成通过使用线段或曲线来设置关注边界;
边界基准值设置器,其被构造成根据相对于所述关注边界的距离设置预定距离值,并且通过相对于所述关注边界设置预定符号值来产生边界基准值;以及
事件规则设置器,其被构造成通过使用所述关注边界和所述边界基准值设置用于检测事件的事件规则,所述事件规则被设置成确定所述关注对象沿相对于所述关注边界的预定方向穿过所述关注边界作为所述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关注边界设置器通过使用边界线和边界区域中的至少一项来设置所述关注边界,所述边界线和所述边界区域通过使用对用于所述帧的界面的触摸或坐标值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每次相对于所述关注边界的距离增加了预定距离,所述边界基准值设置器增加所述预定距离值,并且基于所述关注边界来设置预定符号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边界基准值设置器通过使用多个所述预定距离值和多个所述符号值来产生用于存储所述关注边界的距离和符号的距离-符号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将事件检测信息发送到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被构造成通过使用所述事件检测信息计算关于所述事件的统计信息。
9.一种事件监测方法,该事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事件规则产生,包括:
基于已输入的设置命令设置关注边界,
设置用于确定所述关注边界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以及
产生用于检测关注对象穿过所述关注边界的事件的事件规则;
接收捕捉到的图像的至少一个帧;
跟踪所述关注对象,包括:
通过使用由预定标准指定的背景像素从所述帧中的像素分离前景像素,以及跟踪包括所述前景像素的所述关注对象;
基于所述边界基准值检查所述关注对象的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
根据所述事件规则通过将所述距离与预定阈值比较来确定所述距离;
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大于所述预定阈值,则确定所述关注对象的所述符号值是否改变;以及
如果所述符号值改变,则确定发生了所述事件,并随后产生对应于所述事件的事件检测信息并且将其发送到监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事件监测方法,其中,所述边界基准值包括预定距离值和预定符号值,
其中,每次相对于所述关注边界的距离增加了预定距离,增加所述预定距离值,并且相对于所述关注边界,所述预定符号值被设置成正符号(+)和负符号(-)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事件监测装置,该事件监测装置包括:
图像接收器,其被构造成接收由摄像头捕捉的图像;
输入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由用户操作而输入的设置命令;
关注边界设置器,其被构造成
基于所述设置命令在所述图像的至少一个帧中设置边界线,以及
在包围所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点或更多个点和所述边界线上的端点的区域中设置添加线区域;
事件规则产生器,其被构造成
设置包括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作为基准,以及产生用于检查所述帧中的先前提取的关注对象是否穿过所述边界线和所述添加线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事件规则;以及
事件确定器,其被构造成通过基于所述边界基准值检查所述关注对象的距离和符号值来确定是否发生了事件,并且根据所述事件规则将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与预定阈值比较,
其中,所述事件确定器通过所述关注对象的距离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并且符号值是否改变以及关注对象是否穿过所述添加线区域的事件确定标准来确定是否发生了事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关注边界设置器将所述边界线上的端点用线段连接到所述帧的周边上的所述两个点,并且将包围所述两个点之间的所述帧的所述周边和所述线段的区域设置成所述添加线区域,该区域不包括所述边界线的中心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事件规则产生器将除了添加线区域之外由所述边界线划分的区域设置成包括“+”和“-”的符号值中的至少一项。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该事件监测装置还包括:
关注对象提取器,其被构造成通过将先前产生的背景帧和所述帧比较来提取运动的关注对象;
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其被构造成如果所述事件确定器确定发生了所述事件,则产生对应于所述事件的事件检测信息;以及
监视器单元,其被构造成显示所述事件检测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关注边界设置器通过将两个或更多个点与至少一个线段或至少一个曲线连接来设置所述边界线。
16.一种事件监测装置,该事件监测装置包括:
图像接收器,其被构造成接收由摄像头捕捉的图像;
输入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由用户操作而输入的设置命令;
关注边界设置器,其被构造成基于所述设置命令在所述图像的至少一个帧中设置边界区域;
事件规则产生器,其被构造成
设置包括所述边界区域的内部或外部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以及产生用于检查所述帧中的先前提取的关注对象是否穿过所述边界区域的事件规则;以及
事件确定器,其被构造成通过基于所述边界基准值检查所述关注对象的距离和符号值来确定是否发生了事件,并且根据所述事件规则将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与预定阈值比较,
其中,如果所述关注对象的所述距离大于预定阈值,并且所述符号值改变,则所述事件确定器确定发生了所述事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事件监测装置,其中,所述关注边界设置器通过利用由至少一个线段或至少一个曲线围绕的闭合曲线来设置所述边界区域。
18.一种通过使用事件监测装置利用所产生的事件规则的用于监测事件的事件监测方法,该事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通过摄像头捕捉的图像;
设置关注边界,包括:
基于通过用户操作而输入的设置命令在所述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帧中设置边界线,以及在包围所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点和所述边界线上的端点的区域中设置添加线区域;
执行事件规则产生,包括:
设置包括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作为基准,以及产生用于检查所述帧中的先前提取的关注对象是否穿过所述边界线和所述添加线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事件规则;以及
通过基于边界基准值检查所述关注对象的距离和符号值并且根据所述事件规则将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与预定阈值比较,来确定是否发生了事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事件监测方法,该事件监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将先前产生的背景帧和所述帧比较来提取运动中的关注对象;
如果所述确定的结果是发生了所述事件,则产生对应于所述事件的事件检测信息;以及
提供包括显示所述事件检测信息在内的监视。

说明书全文

设置事件规则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事件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涉及设置事件规则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事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这一部分中的说明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 在关注边界是具有连接线段的被打开的情况下,当监测器上的线段中的一个被运动物体穿过时,通常的事件监测装置产生警报。在关注边界闭合有连接的线段的情况下,为了形成区域,在运动物体进入或者离开监测器的区域的事件下,事件监测装置产生警报。
[0004] 传统的方法使用了关于全部或者部分边界线段(例如,线的两端点或组成线段的点)的信息以及物体信息(例如,位置或轨迹)来检测这种事件,或使用了物体位置针对边界区域的正或负符号信息以检查物体是否在区域内或外。
[0005] 然而,这种事件监测装置既不能检测各种事件,也不能直观地同时确定物体的符号和距离,因此导致监视系统遭受加载延迟。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
[0007] 因此,本公开提供一种产生用于事件监测装置的事件规则的事件规则设置方法,通过产生针对关注边界的符号图和距离图并且根据所产生的用于监测诸如侵入和脱离这样的事件的事件规则检查关注对象的距离和符号值,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事件监测装置。
[0008] 技术方案
[0009]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事件监测装置包括设置命令输入单元、事件规则产生器、图像接收器、关注对象跟踪器、事件确定器和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设置命令输入单元被构造成接收设置命令。事件规则产生器,其被构造成基于设置命令来设置关注边界,设置用于确定该关注边界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并且产生用于检测关注对象穿过该关注边界的事件的事件规则。图像接收器被构造成接收捕捉到的图像的至少一个。关注对象跟踪器被构造成通过使用由预定标准指定的背景像素从该帧中的像素分离出前景像素,并且跟踪包括该前景像素的所述关注对象。事件确定器被构造成检查所述关注对象的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并且根据所述事件规则通过将距离和符号值与预定阈值比较来确定是否发生了事件。并且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被构造成如果所述事件确定器确定发生了所述事件则产生对应于所述事件的事件检测信息。
[0010]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一种事件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执行事件规则产生,包括:基于已输入的设置命令来设置关注边界,设置用于确定该关注边界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并且产生用于检测关注对象穿过该关注边界的事件的事件规则;接收捕捉到的图像的至少一个帧;跟踪所述关注对象,包括:通过使用由预定标准指定的背景像素从该帧中的像素分离出前景像素,并且跟踪包括该前景像素的所述关注对象;基于所述边界基准值检查所述关注对象的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根据所述事件规则通过将所述距离与预定阈值比较来确定所述距离;如果所述距离被确定为大于所述预定阈值,则确定所述关注对象的所述符号值是否改变;以及如果所述符号值改变,则确定发生了所述事件,并随后产生对应于所述事件的事件检测信息并且将其发送到监测装置。
[0011]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一种事件监测装置,该方事件监测装置包括:图像接收器,其被构造成接收由摄像头捕捉的图像;输入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由用户操作而输入的设置命令;关注边界设置器,其被构造成基于所述设置命令在所述图像的至少一个帧中设置边界线,并且在包围所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点和所述边界线上的端点的区域中设置添加线区域;以及事件规则产生器,其被构造成设置包括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作为基准,并且产生用于检查所述帧中的先前提取的关注对象是否穿过所述边界线和所述添加线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事件规则。
[0012]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一种事件监测装置,该方事件监测装置包括:图像接收器,其被构造成接收由摄像头捕捉的图像;输入单元,其被构造成接收由用户操作而输入的设置命令;关注边界设置器,其被构造成基于所述设置命令在所述图像的至少一个帧中设置边界区域;以及事件规则产生器,其被构造成设置包括所述边界区域的内部或外部的所述距离和所述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以及产生用于检查该帧中的先前提取的关注对象是否穿过边界区域的事件规则。
[0013]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一种通过使用事件监测装置利用所产生的事件规则的用于监测事件的事件监测方法,该事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通过摄像头捕捉的图像;设置关注边界,包括:基于通过用户操作而输入的设置命令在所述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帧中设置边界线,以及在包围所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点和所述边界线上的端点的区域中设置添加线区域;以及执行事件规则产生,包括:设置包括相对于所述边界线的距离和符号值的边界基准值作为基准,以及产生用于检查所述帧中的先前提取的关注对象是否穿过所述边界线和所述添加线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事件规则。
[0014] 有益效果
[0015]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公开,通过设置关注边界和边界基准值产生事件规则,并且根据所产生的事件规则检查关注对象的距离和符号值以监测诸如侵入和脱离这样的事件。因此,由于简单地基于距离和符号值能够设置各种事件规,并且相应地能够容易地导出直观的事件规则。此外,由于事件规则形成确定是否发生了事件的基础,用于确定事件的系统负载能够最小化。另外,由于基于事件规则来检测事件,能够根据事件规则检查事件的数量以产生统计信息。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系统的示意框图
[0017] 图2是包括在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系统中的事件产生器的示意框图。
[0018]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法实施方式的用于设置事件规则并且监测事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9] 图4是根据第二方法实施方式的用于设置事件规则并且监测事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0] 图5是在根据第一装置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系统中用于产生事件规则的关注边界机构的示意图。
[0021] 图6是通过使用根据第一装置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装置中的关注边界和边界基准值机构产生的图的示意图。
[0022] 图7是根据第一装置实施方式的根据基于符号和距离而产生的事件规则的事件检测的示例的图。
[0023] 图8是根据第二装置实施方式的用于产生预定事件规则的设立边界线和添加线区域的事件监测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
[0024] 图9是根据第二装置实施方式的用于产生预定事件规则的设立边界线和添加线区域的事件监测装置的操作的另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在下文,将参照所附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元件,尽管这些元件在不同附图中示出。此外,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中,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在此并入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0026] 另外,在描述本公开的部件时,使用了例如第一、第二、A、B、(a)和(b)这样的措辞。这些仅仅是为了区分一个部件和其它部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措辞而不暗示或建议部件的实质、顺序或序列。如果部件被描述为“连接”、“耦合”或者“链接”到另一个部件,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表示部件不必须直接“连接”、“耦合”或者“链接”而且经由第三部件间接“连接”、“耦合”或者“链接”。
[0027] 图1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系统的示意框图。
[0028]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系统包括图像捕捉器110、事件监测装置120和监视器单元180。在此,事件监测装置120包括图像接收器130、关注对象跟踪器140、事件规则产生器150、事件确定其160以及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170。
[0029] 图像捕捉器110是指能够捕捉图像的装置。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捕捉器110可以被实现成CCTV摄像头、监控摄像头等,其能够捕捉要监测的图像,诸如对象运动、侵入、脱离、盗窃以及离开无人看管的对象的事件。图像捕捉器110将捕捉的图像传送到事件监测装置120以监测该事件。在此,捕捉到的图像可以包括多个帧。
[0030] 事件监测装置120从图像捕捉器110捕捉到的图像提取并且跟踪关注图像,并且通过使用预先产生的事件规则来监测事件的发生。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装置120的部件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0031] 图像接收器130从连接到事件监测装置120的图像捕捉器110接收捕捉到的图像的至少一个帧。在此,该帧可以是捕捉到的图像的捕捉到的帧,但是不限于此。该帧可以是从多个接收到的帧选择的一个帧。
[0032] 关注对象跟踪器140从图像提取并且跟踪运动的一部分作为关注对象。事件确定器160基于事件规则确定作为关注对象被关注对象跟踪器140提取和跟踪的该部分是对应于事件的关注对象。
[0033]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关注对象跟踪器140包括图像分离器142和对象跟踪器144。
[0034] 图像分离器142通过使用针对像素的高斯模型将捕捉到的图像分离成前景像素和背景像素。在此,包括在捕捉到的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包括预定数量的高斯节点。每个高斯节点具有诸如均值、方差和加权因子这样的值。
[0035] 图像分离器142随着高斯模型的每个节点更新其诸如均值、方差和加权因子这样的值而学习针对像素的该高斯模型达预定时间,并且在高斯模型的节点中具有最大加权因子的节点被指定为背景节点。图像分离器142基于所指定的背景节点从捕捉到的图像提取前景像素。更具体地,图像分离器142更新针对捕捉到的图像的像素的高斯节点的诸如均值、方差和加权因子这样的值,并且提取不同于对应于先前指定的背景节点的像素的像素作为前景像素。例如,捕捉到的视频图像具有通过的人,不对应于背景高斯节点的该人的像素可以被指定为前景像素,以因而将捕捉到的图像分离成针对运动的人的前景像素。
[0036] 对象跟踪器144通过使用图像分离器142分离的前景图像来跟踪关注对象。在此,前景图像可以由与表示背景图像的0可区分的1表示。
[0037] 对象跟踪器144通过将对应于前景图像的运动对象与帧关于颜色信息、直方图和对象的形状中的至少一项比较来从多个帧提取相同对象,接着跟踪提取出的关注对象。当运动对象关于颜色信息彼此比较时,关于对象直方图、形状等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内来使用。
[0038] 事件规则产生器150产生针对事件确定器160检测关注对象的事件的事件规则并且将所产生的事件规则发送到事件确定器160。在此,由管理员的操作设置的事件规则表示用于将关注对象穿过关注边界的运动识别为事件的标准。
[0039] 事件规则产生器150设置用于产生事件规则的关注边界。在此,关注边界适应于检测事件,并且可以被设置成边界线或边界区域。在事件规则产生器150中,将边界线设置成关注边界是指使用线段或曲线来设置边界。如果边界区域被设置成关注区域,则这是指使用由线段或曲线形成的闭合曲线设置边界。
[0040] 如果边界线限定关注区域,则事件规则产生器响应于管理员对界面的操作(触摸)或者坐标的输入来设置边界线,并且用将边界线的端点连接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点的每个点的两条线段形成添加线区域。在此,添加线区域可以不包括边界线的中心区域。如果边界线不与帧的周边相交,则这种添加线区域可以被产生,并且如果边界线与帧交叉则可以不被产生。例如,当设置了有度的边界线时,基于边界线设置添加线区域,其中将边界线的相应端点连接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点的每个点的每对线段在之间形成120度。
[0041] 如果边界区域限定关注边界,则事件规则产生器150响应于管理员对界面的操作(触摸)或坐标的输入用诸如矩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形(figure)来设置边界区域。
[0042] 事件规则产生器150基于所设置的关注边界设置包括距离和符号值中的至少一项的边界基准值。事件规则产生器150根据离关注边界的位置设置距离。例如,其中关注边界设置成0,事件规则产生器150可以将针对位于离关注边界预定较大距离处的位置设置距离增量1。另外,事件规则产生器150可以存储以这种方式设置的多个距离以产生距离图。此外,事件规则产生器150可以基于关注边界设置符号值,以检查关注对象是否穿过关注边界。在此,符号值可以是“+”或“-”,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道路交通相关事件的监测操作中,并且具体地在监测车辆从左向右穿过关注边界的事件,左侧可以具有“+”符号值并且右侧可以具有“-”符号值。
[0043] 事件规则产生器150基于所设置的关注边界和边界基准值产生事件规则。在此,事件规则可通过管理员操纵根据要监测的事件的特性来改变。例如,当要设置的事件规则是针对全部事件穿过关注边界时,事件规则设置器230可以被提供以设置针对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大于预定阈值并且符号值从“+”改变到“-”或从“-”改变到“+”则确定发生事件的规则。事件规则还可以被设置成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则无论符号值是否改变也确定没有发生事件。设置这种事件规则是为了防止由于关注对象在预定距离内的关注边界的附近并且移入和移除边界线或边界区域而引起的不正确确定事件。如果边界线用所形成的添加线区域限定关注边界,则事件规则设置器230可以设置事件规则以从具有优先级的关注对象随着其在添加线区域上运动穿过关注边界标识事件或非事件,
[0044] 事件确定器160从事件规则产生器150接收事件规则,并且基于接收到的事件规则确定关注对象是否产生事件。更具体地,事件确定器160基于事件规则通过将关注对象的位置的距离和预定阈值比较并且检查是符号是否改变,来确定发生还是不发生关注对象穿过关注边界的事件。在此,事件可以是关注对象穿过设置成关注边界的边界线,或者如果被选择成关注边界则可以是穿越或离开边界区域。
[0045] 当关注对象的距离大于预定阈值时,事件确定器160检查符号值是否改变,并且确定改变作为事件发生。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事件确定器160确定非事件,而与符号值的任何变化无关。在此,关注对象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是指关注对象运动靠近关注边界,这被确定为表示不发生诸如穿过、侵入和脱离这样的事件。
[0046] 另外,事件确定器160仅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符号值改变并且关注对象穿过添加线区域则可以确定发生事件。
[0047] 尽管事件确定器160被例示成仅当关注对象穿过添加线区域时确定发生事件,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事件规则可以被预设成当关注对象穿过添加线区域时忽略事件。
[0048] 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170产生针对由事件确定器160确定的事件的事件检测信息并且将该事件检测信息发送到监视器单元180以允许管理员监测该事件。
[0049] 监视器单元180使得管理员监测由事件监测装置120检测到的事件检测信息。监视器单元180包括用于监测操作的显示器。另外,监视器单元180可以被实现成与事件监测装置120通过例如无线LAN、蓝牙或ZigBee进行短距离通信以接收检测信息。尽管图1例示了监视器单元180与事件监测装置120单独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显示器可以被包括在事件检测装置120中。
[0050] 监视器单元180可以通过使用从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170接收到的检测信息计算事件的统计信息。在此,统计信息指的是通过检查关注对象穿过、侵入和离开关注边界的事件的数量而计算出的信息。例如,监视器单元180可以计算诸如进入和离开商店的顾客的数量、车辆穿过道路的交通量、以及穿过预定区域的人数这样的统计信息。
[0051] 图2是包括在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装置中的事件产生器的示意框图。
[0052]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事件规则产生器150包括关注边界设置器210、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和事件规则设置器230。
[0053]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关注区域设置器21设置用于检测事件的关注边界。在此,关注边界可以是通过管理员对界面的操作或坐标的输入产生的边界。关注边界可以是通过使用线段和/或曲线设置的边界线,但是不限于此。关注边界可以是通过使用由线段和/或曲线形成的封闭曲线设置的边界区域。例如,当事件监测装置120监测顾客进入百货公司的化妆品店铺的事件时,关注边界设置器210通过使用线段可以将店铺的入口设置成关注边界并且计数作为事件的顾客穿过关注边界的数量以因而监测事件。
[0054]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关注边界设置器210根据管理员的操作用于检测事件而输入的命令来设置关注边界。在此,关注边界设置器210包括边界线设置器212和边界区域设置器214。
[0055] 边界线设置器212设置边界线作为帧中的关注边界。在此,边界线可以通过管理员对界面的操作(触摸)或坐标的输入而产生。例如,当事件监测装置120监测关于顾客进入百货公司的化妆品店铺的事件时,关注边界设置器210通过使用线段可以将店铺的入口设置成关注边界并且计数作为事件的顾客穿过关注边界的数量以因而监测事件。
[0056] 边界线设置器212通过使用线段和/或曲线将至少两个点连接来设置边界线,并且用将边界线的端点连接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点中的每个点的两个线段形成添加线区域。在此,添加线区域可以排除边界线的中心区域。如果边界线不与帧的周边相交,则这种添加线区域可以被产生,并且如果边界线与帧交叉则可以不被产生。在此,边界线设置器212可以产生线规则,该线规则包含诸如延伸的线的长度、之间的角度、以及用于产生添加线区域的帧的周边的位置这样的信息。
[0057] 如果在不将帧交叉的情况下边界线存在于帧中,则该帧可以由边界线设置器212使用从边界线的单个延伸线基本上被划分成两个区域,并且基于管理员的命令或者预设的线规则利用将边界线的端点连接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点中的每个点的两个线段可以另选地形成添加线区域。例如,当设置了有角度的边界线时,基于边界线设置添加线区域,其中将边界线的相应端点连接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点的每个点的每对线段在之间形成120度。由边界线设置器212产生的边界线可以与上、下图像区间以及左、右图像区间毗邻,上、下图像区间和左、右图像区间接着由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指派符号值“+”或“-”,并且由边界线设置器212产生的添加线区域可以不被指派符号值,并且相反充当用于基于关注对象是否穿过添加线区域来确定是否发生事件的引导线
[0058] 边界区域设置器214设置边界区域作为关注边界。在此,边界区域可以通过管理员对界面的操作(触摸)或坐标的输入而产生。边界区域设置器214通过使用由线段或曲线形成的闭合曲线设置边界区域。例如,边界区域设置器214可以设置停车位作为边界区域并且使用其来检测车辆进入或离开边界区域。
[0059] 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基于所设置的关注边界设置包括距离和符号值中的至少一项的边界基准值。
[0060] 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基于关注边界来设置距离,以根据关注对象的距离来监测事件。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将关注边界的距离设置为0,并且针对离关注边界预定较大距离的位置处设置预定值的距离增量。在此,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可以存储以这种方式设置的多个距离以产生距离图。
[0061] 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还基于关注边界来设置符号值以根据关注对象的运动方向监测事件。在此,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可以存储以这种方式设置的符号值以产生符号图。符号值可以是“+”或“-”,但是不限于此。当关注对象穿过关注边界时,边界基准值设置器
220可以将起点的符号值设置成“+”并且将到达点的符号值设置成“-”。例如,当监测车辆从左向右穿过关注边界的事件以确定道路上的交通量时,关注边界的左侧的部分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并且右侧的部分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在另一方面,当监测车辆从右向左穿过关注边界的事件以确定道路上的交通量时,关注边界的右侧的部分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并且左侧的部分的符号值被设置成“-”。
[0062] 在添加线区域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关注边界设置器210产生的情况下,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可以按照相同方式基于关注边界设置距离,并且设置除了添加线区域之外的区域的符号值。例如,当帧被设置成通过使用边界线而具有上部区域、下部区域和添加边界区域时,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将上部区域的符号值设置成“+”,并且将下部区域的符号值设置成“-”。添加线区域不被指派符号值,但是用于事件规则设置器230来检查是否关注对象穿过添加线区域。
[0063] 事件规则设置器230基于由关注边界设置器210产生的关注边界和由边界基准值设置器220设置的距离和符号值来设置事件规则。在此,事件规则可通过管理员操纵根据要监测的事件的特性来改变。例如,当要设置的事件规则是针对全部事件穿过关注边界时,事件规则设置器230可以被提供以设置针对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大于预定阈值并且符号值从“+”改变到“-”或从“-”改变到“+”则确定发生事件的规则。
[0064] 当要设置的事件规则是针对诸如在预定方向上穿过关注边界的事件时,事件规则设置器230可以设置针对仅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大于预定阈值并且符号值从“+”改变成“-”才确定事件发生的事件规则。另外,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则由事件规则设置器230设置的事件规则确定没有发生事件,与任何符号值改变无关。。设置这种事件规则是为了防止由于关注对象在预定距离内的关注边界的附近并且移入和移除边界线或边界区域而引起的不正确确定事件。
[0065] 如果边界线用所形成的添加线区域限定关注边界,则事件规则设置器230可以设置事件规则以从具有优先级的关注对象随着其在添加线区域上运动穿过关注边界来标识事件或非事件,
[0066] 图3是根据第一方法实施方式的用于设置事件规则并且监测事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0067] 在步骤S310,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装置120产生用于检测事件的事件规则。在此,通过管理员的操作设置的事件规则指的是用于将关注对象穿过关注边界的运动识别为事件的标准。事件监测装置120根据边界线或者边界区域设置关注边界以产生事件规则,并且在离关注区域预定较大距离处设置距离增量。另外,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该关注边界设置对应于“+”和“-”的符号值。事件监测装置120产生事件规则一次。如果关注边界改变或条件根据要监测的关注边界的特性而改变,该事件规则可以改变或新事件规则可以产生。
[0068] 在步骤S320,事件监测装置120从图像捕捉器110接收捕捉到的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帧。在此,该帧可以是从记录的图像捕捉的,但是不限于此。该帧可以是从多个接收到的帧选择的一个帧。
[0069] 在步骤S330,事件监测装置120从图像提取并且跟踪运动的一部分作为关注对象。在此,事件监测装置120通过使用针对像素的高斯模型来指定捕捉的图像的背景像素,分离不同于对应于背景像素的部分的其它部分作为前景像素,并且通过使用所分离的前景像素跟踪关注对象。
[0070] 在步骤S340,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在步骤S310产生的事件规则检查关注对象的距离和符号值。
[0071] 在步骤S350,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关注对象的距离是否大于由事件规则设置的阈值。如果在步骤S350确定关注对象的距离大于由事件规则设置的阈值,则在步骤S360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关注对象的符号值是否改变。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小于由事件规则设置的阈值,指示关注对象在关注边界附近运动,则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该运动不是诸如穿过、侵入和离开这样的事件。
[0072] 如果在步骤S360确定关注对象的符号值改变,则在步骤S370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发生关注对象的穿过、侵入和离开的事件,并且在监视器单元上显示所产生的事件检测信息。
[0073] 尽管图3的步骤S310到S370已经被描述成被顺序地执行,但是这仅是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技术概念的示例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是可能的。例如,图3所示的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或者一个或更多个步骤S310到S370可以并行地执行。因此,本公开不限于图3所示的时间顺序。
[0074] 图4是根据第二方法实施方式的用于设置事件规则并且监测事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0075] 在步骤S410,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输入的命令来设置关注边界。在此,关注边界表示来自具有线段和/或曲线的边界设置的边界线和由线段和/或曲线形成的封闭曲线设置的边界区域中的至少一方。
[0076] 在步骤S412,事件监测装置120检查关注边界是否是边界线。如果在步骤S412确定关注边界是边界线,则在步骤S414线规则被设置,在步骤S415基于所设置的线规则产生添加线区域,在步骤S416设置距离和符号值。在此,添加线区域是通过将边界线的端点连接到帧的周边上的两个点中的每个点由两个线段形成。该线规则表示诸如延伸的线的长度、之间的角度、以及用于产生添加线区域的帧的周边的位置这样的信息。如果在步骤S412确定关注边界是边界区域,则在步骤S416距离和符号值被设置。
[0077] 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在步骤S410到S416设置的关注边界、距离和符号值来产生用于检测事件的事件规则。在此,通过管理员的操作设置的事件规则表示用于将关注对象穿过关注边界的动作识别为事件的标准。事件监测装置120根据边界线或者边界区域设置关注边界以产生事件规则,并且针对离关注边界较大距离的位置设置距离增量。另外,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该关注边界设置对应于“+”和“-”的符号值。事件监测装置120产生事件规则一次。如果关注边界改变或条件根据要监测的关注边界的特性而改变,该事件规则可以改变或新事件规则可以产生。
[0078] 在步骤S420事件监测装置120从图像捕捉器110接收捕捉到的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帧。在此,该帧可以是从记录的图像捕捉的,但是不限于此。该帧可以是从多个接收到的帧选择的一个帧。
[0079] 在步骤S430事件监测装置120将先前存储的背景图像与帧比较并且提取所存储的背景图像和帧之间的不同的部分作为关注对象。在此,背景图像表示背景,而不是运动中的对象。
[0080] 在步骤S440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在步骤S418产生的事件规则检查关注对象的距离和符号值。
[0081] 在步骤S450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关注对象的距离是否大于由事件规则设置的阈值。如果在步骤S450确定关注对象的距离大于由事件规则设置的阈值,则在步骤S460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关注对象的符号值是否改变。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小于由事件规则设置的阈值,指示关注对象在关注边界附近运动,则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不发生诸如穿过、侵入和离开这样的事件。另外,仅如果关注对象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符号值改变并且关注对象穿过添加线区域事件确定器160则可以确定发生了事件。
[0082] 如果在步骤S460确定关注对象的符号值改变,则在步骤S470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发生关注对象的穿过、侵入和离开的事件,并且在监视器单元上显示所产生的事件检测信息。
[0083] 尽管图4的步骤S410到S470已经被描述成被顺序地执行,但是这仅是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的示例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情况下,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是可能的。例如,图4所示的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或者一个或更多个步骤S410到S470可以并行地执行。因此,本公开不限于图4所示的时间顺序。
[0084] 图5是在根据第一装置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系统中用于产生事件规则的关注边界机构的示例的图。
[0085] 依赖于通过管理员利用事件监测装置120的操纵的输入,关注边界可以被设置成诸如边界线510这样的线段或曲线,或诸如边界区域520这样的由线段或曲线围绕的封闭曲线。
[0086] 边界线510可以是连接两个点的直线512、连接两个点的曲线514、连接四个点的直线516、连接三个点的曲线517以及连接四个点的曲线518中的一种。如果边界线是指示用于监测事件的边界的线段,则可以以该线段的任何形状实现。在此,事件监测装置120可以用于监测关注对象以预定方向穿过边界线510的事件
[0087] 边界区域520可以是具有矩形形状并且由直线形成的闭合曲线522、具有多边形形状并且由直线形成的闭合曲线524、具有圆形形状并且由曲线形成的闭合曲线526以及具有半圆形形状并且由曲线和直线形成的闭合曲线528中的一种。在此,事件监测装置120可以用于监测关注对象的诸如穿过、侵入和离开边界区域520的事件。
[0088] 图6是通过使用根据第一装置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装置中的关注边界和边界基准值机构产生的图的示意图。
[0089] 事件监测装置120设置用于监测事件的关注边界。例如,事件监测装置120可以通过使用两个直线设置有角度的边界线610,或通过使用由直线形成的闭合曲线设置方形边界区域640。在此,有角度的边界线610可以用于关注对象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穿过关注边界的事件,并且方形边界区域640可以用于关注对象侵入或离开并且边界区域的事件。
[0090] 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用于监测事件而设置的关注边界来设置符号值,并且存储所设置的符号值以产生符号图。例如,通过基于有角度的边界线610将区域A的符号值设置成“+”并且将区域B的符号值设置成“-”,可以产生角度符号图630。利用角度符号图620,事件监测装置120可以监测关注对象的从区域A到区域B穿过有角度的边界线610的事件。另外,通过基于方形边界区域640将区域C的符号值设置成“+”并且将区域D的符号值设置成“-”,可以产生方形符号图650。利用方形符号图650,事件监测装置120可以监测关注对象的从区域C到区域D穿过侵入或离开方形边界区域640的事件。
[0091] 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关注边界来设置距离以监测事件,并且存储所设置的距离以产生距离图。事件监测装置120将在关注边界处的距离设置为0,并且针对离关注边界预定较大距离的位置设置预定值的距离增量。例如,角度距离图630通过使用对比度来指示距离。较暗的颜色指示较接近0的距离,而较亮的颜色指示设置成较大值的距离。在此,事件监测装置120设置预定阈值,并且如果关注对象的位置的距离大于预定阈值则确定是否发生了事件。如果关注对象的位置的距离小于预定阈值,则事件监测装置120识别事件没有发生。方形距离图660通过使用对比度来指示距离。较接近方形边界区域640的位置具有较接近于0的距离值并且由较暗的颜色指示。较远离方形边界区域640的位置具有较大的距离值并且由较亮的颜色指示。
[0092] 图7是根据第一装置实施方式的根据基于符号和距离而产生的事件规则的事件检测的示例的图。
[0093] 以下描述将涉及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装置120的用于基于事件规则监测关注对象穿过边界线的事件710的操作。当关注对象A运动以变成关注对象B时,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预定事件规则确定关注对象A的距离是42并且关注对象B的距离是33,因而确定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即,30)。另外,由于关注对象A的符号值是“+”,并且关注对象B的符号值是“-”,事件监测装置120识别出关注对象的符号值改变并且关注对象穿过了关注边界,因而确定发生了穿过事件。
[0094] 以下描述将涉及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事件监测装置120的用于基于事件规则监测关注对象侵入边界区域的事件720的操作。当关注对象D运动以变成关注对象C时,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预定事件规则确定关注对象D的距离是43并且关注对象C的距离是31,因而确定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即,30)。另外,事件监测装置120确定关注对象D的“-”符号值改变成关注对象C的“+”符号值,因而识别出关注对象侵入了边界区域并且确定发生侵入事件。
[0095] 图8是根据第二装置实施方式的用于产生预定事件规则的设立边界线和添加线区域的事件监测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
[0096] 图8的(a)示出当事件监测装置120产生事件规则时的帧,其中基于通过管理员的操纵而输入的命令设置边界线并且通过使用从边界线延伸并且与边界线共线的相应线将帧划分成两个区域。参照图8的(a),基于边界线,帧被划分成上部区域810和下部区域820,其中上部区域810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并且下部区域的符号值被设置成“+”。
[0097] 图8的(b)示出当事件监测装置120产生事件规则时的帧,其中基于通过管理员的操纵而输入的命令设置边界线,并且将通过将边界线的两端点以预定角度连接到它们邻近的上部、下部和帧的两个横向周边利用两对线段形成的区域设置成第一添加线区域830和第二添加线区域832。参照图8的(b),上部区域810和下部区域820由边界线划分。另外,上部区域810的符号值被设置成“+”,下部区域820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并且第一添加线区域830和第二添加线区域832不被设置符号值,并且关注对象是否穿过添加线区域830和832变为用于确定发生和不发生事件的标准。在此,第一添加线区域830和第二添加线区域832可以被对称地设置,但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设置可以根据通过管理员的操纵而输入的命令而改变。
[0098] 图9是根据第二装置实施方式的用于产生预定事件规则的设置边界线和添加线区域的事件监测装置的操作的另一个示意图。
[0099] 图9的(a)示出当事件监测装置120产生事件规则时的帧,其中基于通过管理员的操纵而输入的命令设置边界线,并且将通过将边界线的两端点连接到它们邻近的上部、下部和帧的横向周边利用边界线的两个延伸线形成的区域设置成第三添加线区域840和第四添加线区域842。参照图9的(a),上部区域810和下部区域820由边界线彼此区分。另外,上部区域810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并且下部区域820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并且第三添加线区域840和第四添加线区域842被设置成用于确定发生和不发生关注对象穿过添加线区域840和842的事件的标准,而不被指派符号值。
[0100] 图9的(b)示出帧其中事件监测装置120基于通过管理员的操纵而输入的命令设置边界线,并且将通过将边界线的两端点连接到在事件规则的产生中与边界线相邻的帧的上端、下端和横向端而在之间形成180的延伸线之间产生的区域设置成第五添加线区域850和第六添加线区域852。参照图9的(b),上部区域810和下部区域820由边界线彼此区分。另外,上部区域810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并且下部区域820的符号值被设置成“-”,并且第五添加线区域850和第六添加线区域852被设置成用于确定发生和不发生关注对象穿过添加线区域850和852的事件的标准,而不是被指派符号值。
[0101] 已经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实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能够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因此,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这不是为了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构思,而是为了简洁和清楚。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明确描述的,而是被权利要求和等同物限制。
[0103] 如上所述,本公开在应用于事件监控的领域有很大优点。由于仅基于距离和符号值能够设置各种事件规,能够容易地导出直观的事件规则。此外,由于基于事件规则确定事件的发生,可以使得用于确定发生事件的系统负载最小化。
[0104] (附图标记)
[0105] 110:图像捕捉器 120:事件监测单元
[0106] 130:图像接收器 140:关注对象跟踪器
[0107] 150:事件规则产生器 160:事件确定器
[0108] 170:事件检测信息产生器 180:监视器单元
[0109] 210:关注边界设置器 220:边界基准值设置器
[0110] 230:事件规则设置器
[011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112] 如果可行,则本申请根据35U.S.C§119(a)要求在韩国在2012年9月25日提交的专利申请No.10-2012-0106799和2012年9月25日提交的专利申请No.10-2012-0106801的优先权,其整个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另外,根据相同原因,基于这些韩国专利申请,这个非临时申请在除美国之外的其它国家要求优先权,其整体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