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申请号 CN201280031572.5 申请日 2012-06-21 公开(公告)号 CN103619632A 公开(公告)日 2014-03-05
申请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渥美精栈; 发明人 宫本庆浩; 小池久仁博; 服部聪; 村木周二;
摘要 操作把手(14)具备构成外廓的 手柄 外部(22)和供杆部(12)的一端部插入的手柄内部(24),手柄内部(24)具有爪部(32),该爪部(32)在杆部(12)插入时能够供其插入,在插入杆部(12)之后朝向手柄内部(24)的内侧钩挂杆部(12),在杆部(12)形成有向与该杆部(12)的轴向 正交 的方向延伸的槽部(30),手柄外部(22)具有由二分割结构构成的 外壳 体(22a)和手柄罩(22b),在手柄罩(22b)上设有朝向外壳体(22a)突出、在将杆部(12)安装于手柄内部(24)的状态下与槽部(30)嵌合的突出部(28)。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速装置,其具有选择行驶齿轮档位或行驶自动档位的杆部和设于所述杆部上端的操作把手,所述变速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把手具备:
手柄外部,其构成所述操作把手的外廓;以及
手柄内部,其内置于所述手柄外部,供所述杆部的一端部插入,
所述手柄内部具有爪部,该爪部在所述杆部插入时能够供其插入,在所述杆部插入之后朝向所述手柄内部的内侧钩挂所述杆部,
在所述杆部形成沿与该杆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槽状部或孔状部,所述手柄外部至少由二分割结构构成,
在被分割的所述手柄外部的一方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朝向所述手柄外部的另一方突出,在将所述杆部安装于所述手柄内部的状态下,该突出部与所述槽状部或所述孔状部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相对于所述槽状部或所述孔状部插入有所述突出部的状态下,在所述槽状部或所述孔状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具备沿所述杆部的轴向延伸的金属制的杆板、以及利用树脂材料覆盖所述杆板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操作把手结合的杆外周部,
所述杆板由向与所述杆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具备沿所述杆部的轴向延伸的金属制的杆板、以及利用树脂材料覆盖所述杆板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操作把手结合的杆外周部,
所述杆板由向与所述杆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杆外周部设有在所述杆板的开放方向上钩挂所述手柄内部的所述爪部的钩挂部。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板以所述开放的开放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设置于车身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身侧设有供所述杆部安装的托架,
在所述托架设有以能够使所述杆部转动的方式支承该杆部的转动轴,
所述杆外周部具有向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任一方延伸出、被所述转动轴支承的第一延伸部,
所述杆板的所述开放方向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设有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方向上开放,所述杆板的开放端部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侧的第二延伸部。
8.一种变速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变速装置具有选择行驶齿轮档位或行驶自动档位的杆部和设于所述杆部上端的操作把手,所述变速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变速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
通过冲压加工形成金属制的杆板的工序,该金属制的杆板由沿所述杆部的轴向延伸、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仅在任一方具有开口部的形状构成;
利用树脂材料覆盖所述杆板的外表面而形成与所述操作把手结合的杆外周部的工序,所述杆板由在与所述杆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构成。

说明书全文

变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行车辆的变速操作的变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具备变速手柄主体和与该变速手柄主体相连结的轴的变速装置。在该变速装置中,在变速手柄主体内装填有固件,利用该紧固件防止变速手柄主体从轴滑落。
[0003] 在紧固件处设有弹性凸缘,该弹性凸缘与轴的带有度的面卡合而相互作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保持变速手柄主体。
[0004] 另外,关于这种变速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管状的变速杆的上端部外套操作把手的下端部、并且将插通于操作把手下端部的安装孔中的螺丝螺入到变速杆的螺纹孔的安装结构。
[0005]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利用与缺口槽卡合的U字状销将操作把手与杆主体结合的安装结构。
[0006] 在先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4-513000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78085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031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2]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变速装置中,例如,在对变速手柄主体在从轴拔出的方向上作用有较大的的情况下,紧固件的弹性凸缘会越过轴的带有角度的面而弯曲至向槽口外突出,将变速手柄主体从轴拔出。
[0013]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例如,由于紧急情况下驾驶员的变速操作而对变速手柄主体在从轴拔出的方向上施加较大的力,从而有可能将变速手柄主体从轴拔出。
[0014] 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安装结构中,在制造变速杆时,在将金属制的板材加工成管状之后,需要再实施用于形成螺纹孔的孔加工,制造成本(加工成本)升高。另外,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安装结构中,需要相对于变速杆的外周面实施用于供U字状销安装的槽加工,与专利文献2同样地,制造成本(加工成本)升高。
[0015] 在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公开的安装结构中,为了确保变速杆的刚性·强度,变速杆需要使用金属制的筒状构件、实心构件。
[0016] 本发明的一般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防止操作把手被从杆部拔出的变速装置。
[0017] 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确保杆部所需的刚性·强度的变速装置。
[001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确保杆部所需的刚性·强度的变速装置的制造方法。
[0019]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0]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变速装置具有选择行驶齿轮档位或行驶自动档位的杆部和设于所述杆部上端的操作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把手具备:手柄外部,其构成所述操作把手的外廓;以及手柄内部,其内置于所述手柄外部,供所述杆部的一端部插入,所述手柄内部具有爪部,该爪部在所述杆部插入时能够供其插入,在所述杆部插入之后朝向所述手柄内部的内侧钩挂所述杆部,在所述杆部形成沿与该杆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槽状部或孔状部,所述手柄外部至少由二分割结构构成,在被分割的所述手柄外部的一方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朝向所述手柄外部的另一方突出,在将所述杆部安装于所述手柄内部的状态下,该突出部与所述槽状部或所述孔状部嵌合。
[0021] 根据本发明,在组装杆部和操作把手时,仅将杆部插入手柄内部,就能简单地保持杆部,并且利用爪部朝向手柄内部的内侧钩挂杆部,因此,能够降低杆部向轴向的晃动。另外,根据本发明,例如在相对于操作把手施加有拔出方向的较大载荷的情况下,即便杆部从爪部脱出,由于手柄外部的突出部嵌合于杆部的槽状部内或孔状部内,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操作把手从杆部脱出。
[0022]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槽状部或所述孔状部插入所述突出部的状态下,在所述槽状部或所述孔状部与所述突出部之间形成间隙。
[0023] 根据本发明,在槽状部或孔状部与突出部之间,形成有沿着操作把手与杆部的组装方向(插入方向)的间隙。因此,例如在由于制造误差等而产生尺寸误差的情况下,通过利用间隙吸收尺寸误差,不会阻碍爪部对杆部的钩挂,能够利用爪部钩挂杆部。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能够可靠地进行组装时的操作把手和杆部的定位
[0024]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杆部具备沿所述杆部的轴向延伸的金属制的杆板以及利用树脂材料覆盖所述杆板的外表面并与所述操作把手结合的杆外周部,所述杆板由向与所述杆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构成。
[0025] 根据本发明,金属制的杆板由于形成为具有开口部的开放截面形状,因此,仅通过冲压加工就能成形,不需要像以往技术那样使用筒状构件、实心构件对变速杆进行孔加工、槽加工,能够简化制造工序而降低制造成本(加工成本)。
[0026] 另外,根据本发明,杆外周部通过利用树脂材料覆盖金属制的杆板的模塑成形而构成,例如预先在模具(铸型)上设置向操作把手的安装结构,从而能够简单地一体成形。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27]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树脂材料覆盖金属制的杆板的外表面而构成杆部,能够确保必要的杆部的刚性·强度。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加工成本),且能够确保杆部的刚性·强度。
[0028]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杆外周部设有在所述杆板的开放方向上钩挂所述手柄内部的所述爪部的钩挂部。
[0029] 根据本发明,钩挂爪部的钩挂部在杆外周部的内部设在未设置杆板的开放方向的部位,因此,在与爪部卡合时,树脂制的钩挂部也能挠曲。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能够将杆部容易地插入手柄内部,并且能够利用金属制的杆板确保杆部自身的刚性。
[003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杆板以所述开放的开放方向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设置于车身侧。
[0031] 在以往的变速装置中,一般采用使操作把手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后侧移动的结构,多数情况下相对于杆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施加有载荷。根据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杆板的开放方向设定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即使杆板为开放截面形状(例如截面大致C字状、截面大致U字状等),也能够相对于变速装置的操作时的载荷发挥期望的刚性·强度,能够提高耐久性。
[0032]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侧设有供所述杆部安装的托架,在所述托架设有以能够使所述杆部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杆部的转动轴,所述杆外周部具有向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任一方延伸出、被所述转动轴支承的第一延伸部,所述杆板的所述开放方向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中的设有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方向开放,所述杆板的开放端部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侧的第二延伸部。
[0033] 根据本发明,金属制的杆板的开放截面形状的开口方向为杆外周部的设有第一延伸部的方向,并且在杆板的开放端部设有延伸至第一延伸部的内侧的第二延伸部。由此,能够提高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托架的树脂制的杆外周部的第一延伸部附近部位的强度,并且能够削减用于加强第一延伸部的加工成本。这是由于,例如,在像以往技术那样利用管材形成杆部、再利用树脂制的杆外周部覆盖该管材而形成第一延伸部的情况下,若欲加强该第一延伸部的强度·刚性时,则需要通过焊接等附设另外的构件,加工成本升高。
[0034] 另外,制造方法涉及的本发明是变速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变速装置具有选择行驶齿轮档位或行驶自动档位的杆部和设于所述杆部上端的操作把手,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具有:通过冲压加工形成金属制的杆板的工序,该金属制的杆板由沿所述杆部的轴向延伸、与轴向正交的截面仅在任一方具有开口部的形状构成;利用树脂材料覆盖所述杆板的外表面而形成与所述操作把手结合的杆外周部的工序,所述杆板由在与所述杆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构成。
[0035] 根据本发明,通过冲压加工将金属制的杆板形成为具有开口部的开放截面形状,并进行利用树脂材料覆盖杆板的外表面的树脂模塑成形,从而能够以简单的工序简便地制造。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确保杆部所需的刚性·强度。
[0036] 发明效果
[0037] 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能可靠地防止操作把手被从杆部拔出的变速装置。
[0038]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能降低制造成本、且确保杆部所需的刚性·强度的变速装置。
[0039]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能降低制造成本、且确保杆部所需的刚性·强度的变速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
[0040]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速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0041] 图2是图1所示的变速装置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0042] 图3是构成图1所示的变速装置的杆部的局部透视立体图。
[0043] 图4是将杆外周部剖切的局部剖切剖视图。
[0044] 图5是沿图4的V-V线的剖面的端面图。
[0045] 图6的(a)、(b)是沿操作把手及杆部的上下方向的纵剖视图。
[0046] 图7的(a)、(b)是表示爪部及钩挂部的局部剖面分解立体图。
[0047] 图8是表示突出部插入槽部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0048] 图9的(a)是沿图8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b)是沿图8的B-B线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接着,适当参照附图并且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速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变速装置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3是杆部的局部透视立体图,图4是将杆外周部剖切的局部剖切剖视图,图5是沿图4的V-V线的剖面的端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上下”分别表示车辆前后方向、车辆上下方向。
[0050]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速装置10具有改变搭载于未图示的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的行驶自动档位或行驶齿轮档位的功能,例如配置于驾驶座与助手座之间的底板仪表板(底板变速器)或仪表板(仪表板变速器)的大致中央下部侧等。
[0051] 如图1所示,变速装置10具有用于选择未图示的自动变速器的期望的行驶齿轮档位或行驶自动档位的杆部12和设于杆部12上端的操作把手14。另外,变速装置10构成为具备:托架16,其设有以能够使杆部12转动的方式支承杆部12的转动轴50,在未图示的车身侧安装所述杆部12;装饰罩(日文:エスカッションカバー)18,其安装于规定的操作部位;以及杆罩20,其围绕杆部12并与该杆部12一起位移。
[0052] 如图2所示,操作把手14由形成操作把手14的外廓的手柄外部22以及内置于手柄外部22、且供杆部12的上端部插入的手柄内部24构成。手柄外部22及手柄内部24分别由树脂材料形成。
[0053] 手柄外部22由具有围绕手柄内部24的框体的外壳体22a和封闭外壳体22a的开口部的手柄罩22b这样的二分割结构来构成。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设于手柄罩22b的多个定位突起片26与外壳体22a的内壁卡合,而将外壳体22a和手柄罩22b在定位的状态下组装为一体。
[0054] 另外,在构成手柄外部22的一方的手柄罩22b的下端侧的内壁大致平行地设有与手柄罩22b的罩主体大致正交、朝向另一方的外壳体22a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28。如图6(a)所示,该突出部28形成为由截面大致矩形状构成的实心形状,但也可以是在内部具有室的中空形状。需要说明的是,该一对突出部28构成与形成于杆部12的槽部30嵌合、发挥防脱功能的闩结构。
[0055] 一对突出部28利用树脂材料与手柄罩主体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各自独立地形成。
[0056] 在手柄内部24设有爪部32,该爪部32在将杆部12插入手柄内部24的孔部时能够供该杆部12插入,在插入杆部12之后,将杆部12朝向手柄内部24的内侧钩挂。该爪部32设在与供杆部12插入内部的嵌合孔面对的纵壁的前端部,如后所述,在手柄内部24的内侧与杆外周部34的钩挂部36卡合而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
[0057] 另外,在手柄内部24设有与定销38的倾斜面38a卡合、在未图示的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以从手柄罩22b的开口部向外部暴露出的方式被施力的锁定解除按钮40。对于该锁定解除按钮40,把持操作把手14的操作者在改变档位时按压锁定解除按钮40而使锁定销38向下方侧位移,从而解除规定档位的锁定状态。
[0058] 如图3所示,杆部12具备:沿着杆部12的轴向的、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金属制的杆板42;以及用树脂材料包覆杆板42的外周面(树脂模塑成形)、插入操作把手14的嵌合孔中的树脂制的杆外周部34。需要说明的是,在杆外周部34的下部侧设有止动部44,该止动部44具有波形形状,通过未图示的止动推杆赋予节奏感(止动载荷),并且保持规定的档位位置
[0059] 如图5所示,金属制的杆板42形成为在与杆部12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开口部46(开放的)的开放截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杆板42的横截面作为其一例形成为图5所示的截面形状,但不限定于此,只要形成为例如横截面大致C字状、大致U字状、大致V字状、大致H字状、大致L字状等至少其一部分具有开口部(仅使任一方具有开口部)的开放截面形状即可。
[006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由开放截面形状构成的杆板42的具有开口部46的方向(开放的方向)的一例,表示有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向(参照图5),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向。
[0061] 如图4所示,在树脂制的杆外周部34的中间部设有贯通的支承孔48。在该支承孔48中插入有转动轴50,该转动轴50将支承孔48作为转动中心以使操作把手14及杆部12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自如的方式对操作把手14及杆部12进行支承(参照图1)。
[0062] 树脂制的杆外周部34具有第一延伸部51,该第一延伸部51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呈截面弯曲状延伸出(鼓出)、被轴安装于支承孔48的转动轴50支承。另外,利用杆外周部34覆盖的金属制的杆板42的开放方向是与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设有第一延伸部51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即朝向车辆后方开放,并且杆板42的开放端部42a具有以从上下方向夹入转动轴50的方式延伸出(鼓出)至第一延伸部51的内侧的第二延伸部53。
[0063] 在该情况下,形成于金属制的杆板42的第二延伸部53没有与另一开放端部42a同样地形成为与轴向平行的直线状,而是将转动轴50作为中心以使第一鼓出部51呈圆弧状迂回至内部的方式突出形成。换言之,第二延伸部53在侧视下由大致山形状构成,由比转动轴50的中心朝向第一延伸部51侧(与杆板4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形成。其结果是,如后所述,能提高转动轴50的附近部位、即第一延伸部51的强度·刚性。
[0064] 图6(a)、(b)是沿操作把手及杆部的上下方向的纵剖视图,图7(a)、(b)是表示爪部及钩挂部的局部剖面分解立体图。
[0065] 如图2、图6及图7所示,在杆外周部34的上部侧设有向与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鼓出的由锐角状的突起构成的钩挂部36。该钩挂部36向与所述的杆板42的具有开口部46的方向(开放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钩挂手柄内部24的爪部32而卡定。
[0066] 另外,在钩挂部36的下方侧形成有向与杆外周部34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槽部30(槽状部或孔状部、参照图2)。在将杆部12安装于手柄内部24的状态下,设于手柄外部22的突出部28相对于槽部30具有规定间隙52地嵌合(参照图8、图9(a)、(b))。需要说明的是,槽部30也可以由槽形状或孔形状中的任一形状形成。
[0067] 即,如图2及图7所示,在手柄内部24的下端侧的内壁,彼此对置地形成有与突出部28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大致矩形状的一对凹部54,一对凹部54沿突出部28的插入方向在与手柄内部24的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在杆外周部34的彼此对置的外壁形成有与突出部28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大致矩形状的一对凹部56,一对凹部56沿突出部28的插入方向在与杆外周部34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0068] 手柄内部24的一对凹部54和杆外周部34的一对凹部56形成于在上下方向上分别对应的位置,通过将手柄内部24一侧的凹部54和杆外周部34另一侧的凹部56对合而形成槽部30(参照图8)。需要说明的是,手柄内部24的构成凹部54的底壁形成为与杆外周部34的轴向平行,杆外周部34的构成凹部56的底壁形成为与杆外周部34的轴向平行。突出部28插入槽部30而构成门闩结构。在插入到槽部30内的突出部28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与槽部3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上下方向的间隙52。关于该突出部28的门闩结构,详细说明见后述。
[0069]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变速装置10基本上以如上方式构成,下面说明其作用效果。
[0070] 首先,概略说明杆部12的制造工序。
[0071] 利用冲压加工将未图示的金属制的板材成形为具有开放截面形状的构件。并且,例如使用模具等进行利用树脂材料覆盖该构件的外表面的树脂模塑成形,从而能以简单工序简便地制造杆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够确保杆部12的必要的刚性·强度。
[007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装杆部12和操作把手14时,仅将杆部12插入手柄内部24的嵌合孔中,就能简单地保持杆部12,并且利用爪部32朝向手柄内部24的内侧钩挂杆部12,因此,能够降低杆部12朝向轴向(上下方向)的晃动。
[007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相对于操作把手14在拔出方向(上方向)上施加有较大的载荷的情况下,即便杆部12从爪部32脱出,由于手柄外部22(手柄罩22b)的突出部28通过门闩构造嵌合于杆部12的槽部30内,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操作把手14从杆部12脱出。
[0074] 在此,基于图2、图6(a)、(b)~图9(a)、(b)详细地说明门闩构造。
[0075] 如图9(a)、(b)所示,向与杆部12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28插入由形成于手柄内部24的矩形状的凹部54和形成于杆外周部34的矩形状的凹部56构成的槽部30内,通过防止突出部28脱出而能够实现操作把手14的防脱。
[0076] 在该情况下,如图9(a)、(b)所示,突出部28作为门闩结构的横梁发挥作用,在突出部28的大致中央部,形成于杆外周部34的矩形状的凹部56和该突出部28卡合,并且在沿突出部28的轴向的一端部侧及另一端部侧与形成于手柄内部24的矩形状的凹部54卡合,从而成为防止操作把手14被从杆部12拔出的门闩构造。
[007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槽部30(凹部54、56)与突出部28之间形成有沿操作把手14和杆部12的组装方向(插入方向)的间隙52。因此,例如在由于制造误差等而产生尺寸误差的情况下,通过利用间隙52吸收尺寸误差,也不会阻碍爪部32对杆部12的钩挂,能够利用爪部32钩挂杆部12。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可靠地进行组装时的操作把手14和杆部12的定位。
[007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钩挂爪部32的钩挂部36在杆外周部34的内部设置于未设有杆板42的开放方向的部位,因此,在与爪部32卡合时,树脂制的钩挂部36也能挠曲。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杆部12容易地插入手柄内部24,并且能够利用金属制的杆板42来确保杆部12自身的刚性。
[007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制的杆板42例如形成为截面大致C字状、截面大致U字状等其一部分具有开口部46的开放截面形状,因此,仅利用冲压加工就能简单地成形。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像以往技术那样使用筒状构件、实心构件对变速杆进行孔加工、槽加工,能够简化制造工序而降低制造成本(加工成本)。
[008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杆外周部34通过利用树脂材料覆盖金属制的杆板42的树脂模塑成形而构成,因此,例如通过预先在模具(铸型)上设置向操作把手14的安装结构,能够简单地一体成形。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8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树脂材料覆盖金属制的杆板42的外表面而构成杆部12,从而能够确保必要的杆部12的刚性·强度。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加工成本),且确保杆部12的刚性·强度。
[0082] 在以往的变速装置中,一般采用使操作把手14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后侧移动的结构,多数情况下相对于杆部1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施加有载荷。在本实施方式中,鉴于这样的情况,通过将杆板42的开放方向设定为车辆的前后方向,即便杆板42为开放截面形状(例如截面大致C字状、截面大致U字状等),相对于变速装置10的操作时的载荷也能够发挥期望的刚性·强度,能够提高耐久性。
[008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制的杆板42的开放截面形状的开口方向为杆外周部34的设有第一延伸部51的方向(参照图3),并且设置将杆板42的开放端部42a延伸至第一延伸部51的内侧的第二延伸部53(参照图4),从而能够提高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托架16的树脂制的杆外周部34的第一延伸部51附近部位的强度,并且能够削减用于加强第一延伸部51的加工成本。
[0084] 例如,在像以往技术那样利用管材形成杆部、并利用树脂制的杆外周部覆盖该管材而形成第一延伸部的情况下,若欲加强该第一延伸部的强度·刚性时,则需要通过焊接等附设另外的构件,加工成本升高。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解决上述加工成本升高这样的问题。
[0085] 附图标记说明
[0086] 10 变速装置
[0087] 12 杆部
[0088] 14 操作把手
[0089] 16 托架
[0090] 22 手柄外部
[0091] 22a 外壳体(手柄外部的另一方)
[0092] 22b 手柄罩(手柄外部的一方)
[0093] 24 手柄内部
[0094] 28 突出部
[0095] 30 槽部(槽状部或孔状部)
[0096] 32 爪部
[0097] 34 杆外周部
[0098] 36 钩挂部
[0099] 42 杆板
[0100] 42a 开放端部
[0101] 46 开口部
[0102] 50 转动轴
[0103] 51 第一延伸部
[0104] 52 间隙
[0105] 53 第二延伸部
[0106] 54、56 凹部(槽状部或孔状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