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申请号 CN201110081765.9 申请日 2011-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2650687A 公开(公告)日 2012-08-29
申请人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聂剑扬;
摘要 一种 电子 装置及其 定位 方法。该电子装置用以与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定位,该电子装置包括:感应线圈模 块 ,感应线圈模块用以藉由 电磁感应 方式与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数据传输;检测模块,检测模块用以检测目标电子装置是否接近至特定距离内;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以依据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藉由感应线圈模块与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数据传输,并产生定位信息,其中定位信息包括电子装置的第一时间信息及第一地址信息,以及藉由感应线圈模块所取得的目标电子装置的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地址信息;以及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以传送定位信息至伺服端,以完成电子装置与目标电子装置间的定位。本 发明 减少使用者的负担,提高了使用上的便利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用以与一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定位,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感应线圈模,该感应线圈模块用以藉由电磁感应方式与该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数据传输;
一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用以检测该目标电子装置是否接近至一特定距离内;
一处理模块,该处理模块用以依据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与该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数据传输,并产生一定位信息,其中该定位信息包括该电子装置的一第一时间信息及一第一地址信息,以及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所取得的该目标电子装置的一第二时间信息及一第二地址信息;以及
一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以传送该定位信息至一伺服端,以完成该电子装置与该目标电子装置间的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时间信息为该电子装置对应数据传输进行时的时间点;该第二时间信息为该目标电子装置对应数据传输进行时的时间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地址信息为该电子装置的适配卡地址或国际移动装置标识符;该第二地址信息为该目标电子装置的适配卡地址或国际移动装置标识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处理模块还可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传输该电子装置的该第一地址信息及该第一时间信息至该目标电子装置,以供该目标电子装置进行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方位感测模块,用以测得该电子装置的一第一方位信息;其中该处理模块藉由该第一方位信息与自该目标电子装置所取得的一第二方位信息,判断该电子装置及该目标电子装置的位置是否相互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处理模块用以通知该通信模块发送针对该目标电子装置的一搜寻需求至该伺服端,并接收该伺服端的一响应信息,其中该响应信息为该目标电子装置在该搜寻需求发出时,相对于该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响应信息还包括一移动轨迹信息,该移动轨迹信息为该目标电子装置在该搜寻需求发出前,相对于该电子装置的移动路线轨迹。
8.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具有一感应线圈模块的一第一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有一第二电子装置接近至一特定距离内;
当判断出该第二电子装置接近至该特定距离内时,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与该第二电子装置进行数据传输,并产生一定位信息,其中该定位信息包括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地址信息及一第一时间信息,以及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所取得的该第二电子装置的一第二地址信息及一第二时间信息;以及
传送该定位信息至一伺服端,以完成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间的定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时间信息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该第一电子装置的本体所对应的时间点;该第二时间信息是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该第二电子装置的本体所对应的时间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地址信息为该第一电子装置的适配卡地址或国际移动装置标识符;该第二地址信息为该第二电子装置的适配卡地址或国际移动装置标识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与该第二电子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中,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传输该第一电子装置的该第一地址信息及该第一时间信息至该第二电子装置,以供该第二电子装置进行定位。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方位信息与自该第二电子装置所取得的一第二方位信息是否相互对应。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该第二地址信息发送针对该第二电子装置的一搜寻需求至该伺服端;以及接收该伺服端的一响应信息,其中该响应信息包括该第二电子装置在该搜寻需求发出时,相对于该第一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响应信息还包括一移动轨迹信息,该移动轨迹信息为该第二电子装置在该搜寻需求发出前,相对于该第一电子装置的移动路线轨迹。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发出针对一第三电子装置的一询问需求至该第二电子装置;
接收该第二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响应信息,其中该第一响应信息包括该第三电子装置的一第三地址信息;
依据该第三地址信息发出针对该第三电子装置的一搜寻需求至该伺服端;以及接收该伺服端的一第二响应信息,其中该第二响应信息包括该第三电子装置在该搜寻需求发出时,相对于该第一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响应信息还包括一移动轨迹信息,该移动轨迹信息为该第三电子装置在该搜寻需求发出前,相对于该第一电子装置的移动路线轨迹。

说明书全文

电子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感应线圈进行数据传输以完成装置定位的定位方法。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应用该方法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在户外使用者大多使用具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来进行装置本身或与其他装置间的定位及搜寻功能。然而一旦使用者进入室内时,由于建筑物产生了卫星信号的遮蔽效果,使得GPS功能无法正常运作;因此,在室内如果要执行装置定位或搜寻等功能,就必须通过其他机制来达成。以室内的无线网络为例,公知的两个便携式电子装置要进行彼此定位时,使用者需要在各自的装置上输入对方装置的适配卡地址等相关信息,才能完成定位步骤;当使用者每次要针对不同对象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进行定位时,又得重复此操作步骤,如此易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0003] 此外,部分便携式电子装置设有感应线圈,以利用感应线圈与对应充电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感应,达到装置本身的充电效果。然而这些感应线圈的设置一般仅用以提供充电功能,如何能加以妥善利用,并能结合于定位操作中,实为一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利用感应线圈进行数据传输以完成装置定位的定位方法。
[0005]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应用于具有一感应线圈模的一第一电子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有一第二电子装置接近至一特定距离内;当判断出该第二电子装置接近至该特定距离内时,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与该第二电子装置进行数据传输,并产生一定位信息,其中该定位信息包括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第一地址信息及一第一时间信息,以及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所取得的该第二电子装置的一第二地址信息及一第二时间信息;传送该定位信息至一伺服端(server),以完成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间的定位。
[0006] 此外本发明亦提供应用前述定位方法的电子装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用以与一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定位,该电子装置包括一感应线圈模块、一检测模块、一处理模块以及一通信模块;该感应线圈模块用以藉由电磁感应方式与该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数据传输;该检测模块用以检测该目标电子装置是否接近至一特定距离内;该处理模块用以依据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与该目标电子装置问进行数据传输,并产生一定位信息,其中该定位信息包括该电子装置的一第一时间信息及一第一地址信息,以及藉由该感应线圈模块所取得的该目标电子装置的一第二时间信息及一第二地址信息;该通信模块用以传送该定位信息至一伺服端,以完成该电子装置与该目标电子装置间的定位。
[0007] 藉由本发明的设计,电子装置间只要通过感应线圈传输必要的定位相关数据,即可完成彼此的定位,以减少使用者的负担。之后各电子装置通过伺服端,就能取得想要搜寻的目标电子装置的相关位置或移动轨迹等信息,更提高了使用上的便利性。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框图
[0009] 图2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0]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框图。
[0011] 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2] 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3] 图6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4]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15] 电子装置1、1a 端网络80
[0016] 感应线圈模块10 伺服端90
[0017] 检测模块20 目标电子装置100
[0018] 处理模块30 感应线圈模块110
[0019] 通信模块40 步骤S201~S209
[0020] 方位感测模块50 位置P1、P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让审查员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出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
[0022] 请先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系统方框图。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用以与一目标电子装置间进行定位,此处所述的电子装置或目标电子装置为常见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电子装置,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0023]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包括感应线圈模块10、检测模块20、处理模块30以及通信模块40,处理模块30与其他组成组件之间可经由总线、线路或其他方式彼此电性连接。感应线圈模块10用以藉由电磁感应方式与目标电子装置100间进行数据传输,在目标电子装置100内亦设有对应的感应线圈模块110,当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与目标电子装置100够接近时,感应线圈模块10及110彼此间因产生电磁感应而具备数据传输功能,所欲传输的数据在经信号处理后会产生相位偏移,因此通过设定不同的相位所代表意义,即可得知所传输数据的内容。由于利用感应线圈传输数据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多加赘述。此外,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感应线圈模块10可利用公知电子装置中用以执行感应充电功能的感应充电线圈,来达到本发明的效果,但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0024] 检测模块20与感应线圈模块10电性连接,以检测感应线圈模块10所产生的电流变化。检测模块20具有一检测的特定距离,假设原本目标电子装置100位于特定距离外的位置P1,不会被检测模块20所检测到。当目标电子装置100移动至特定距离内的位置P2,使得目标电子装置100的感应线圈模块110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的感应线圈模块10足够接近时,检测模块20即可通过感应线圈模块10因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流变化,判断目标电子装置100与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已接近至特定距离内,进而通知处理模块30以执行后续操作。此处所述的特定距离,一般是指两装置相距约数公分以内的距离,以利于感应线圈的动作。
[0025] 处理模块30用以依据检测模块20的检测结果,藉由感应线圈模块10与目标电子装置100间进行数据传输,一方面取得来自目标电子装置100的相关装置信息,另一方面可针对本身的待传输数据进行信号处理,以将电子装置1的相关装置信息传给目标电子装置100。处理模块30会依据电子装置1自身的相关装置信息以及目标电子装置100的相关装置信息以产生定位信息,其中定位信息包括电子装置1的第一时间信息及第一地址信息,以及藉由感应线圈模块20所取得的目标电子装置的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地址信息。
[0026] 其中第一时间信息为电子装置1执行前述数据传输的对应时间点,此时间点以电子装置1本身所设定计算的装置时间为准;第二时间信息为目标电子装置100执行前述数据传输的对应时间点,而此时间点以目标电子装置100本身所设定计算的装置时间为准;因此第一时间信息与第二时间信息不一定会相同。第一地址信息为电子装置1所对应的适配卡地址(MAC address)或国际移动装置标识符(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IMEI);第二地址信息为目标电子装置100的适配卡地址或国际移动装置标识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27] 通信模块40用以传送定位信息至一伺服端90,以完成电子装置1与目标电子装置100间的定位。通信模块40可通过云端网络80(例如cloud或clear.fi等)与伺服端90进行数据传送与沟通。需注意的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的检测模块20、处理模块30以及通信模块40可分别使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前述两者以上的结合形态来执行其对应功能,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28]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须注意的是,以下虽以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1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任何其他具有类似架构的电子装置亦可适用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在以下方法叙述中,将各电子装置分别命名为第一电子装置(相当于前述的电子装置1)及第二电子装置(相当于前述的目标电子装置100)来加以区别。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3。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各个步骤。
[0029] 步骤S201:判断是否第二电子装置接近至一特定距离内。第一电子装置藉由检测模块20配合感应线圈模块10,藉由检测感应线圈模块10所产生的电流,来判断第二电子装置是否接近第一电子装置。
[0030] 步骤S202:当判断出该第二电子装置接近至该特定距离内时,藉由感应线圈模块10与第二电子装置进行数据传输,并产生定位信息。当第二电子装置的感应线圈模块110接近第一电子装置的感应线圈模块10至特定距离内时,感应线圈模块10因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检测模块20在检测到电流变化后,会通知处理模块30。处理模块30接到通知后决定开始进行数据传输,此时会记录装置的时间点以作为第一时间信息,并取得装置本身的适配卡地址以作为第一地址信息,将前述信息经信号处理后,通过感应线圈模块10以电磁感应方式传输至第二电子装置。而第二电子装置亦会记录其装置在决定数据传输的时间点以作为第二时间信息,并将其适配卡地址以作为第二地址信息,同样地通过感应线圈模块10传输至第一电子装置。
[0031] 在接到第二电子装置的相关装置信息后,处理模块30会依据前述第一时间信息、第一地址信息、第二时间信息以及第二地址信息,产生定位信息以供后续定位处理。当然,第二电子装置亦可在接收第一电子装置的相关装置信息后,产生其对应的定位信息。
[0032] 步骤S203:传送定位信息至伺服端90,以完成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间的定位。处理模块30在产生定位信息后,会利用通信模块40,以通过云端网络80将此定位信息传输至伺服端90储存,以便之后进行针对第二电子装置的定位搜寻操作时,可通过云端网络80自伺服端90取得相关信息。此伺服端90为支持云端网络80且具有数据储存功能的设备,例如计算机系统等。
[0033]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a的系统方框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a还可包括方位感测模块50,方位感测模块50包括加速度计(例如G-sensor(G-感测器))、磁计(例如电子罗盘)及陀螺仪等,藉由这些感测组件的结合,用以测得电子装置1a在空间中的立体方位,此方位信息可通过通信模块40提供给伺服端90进行即时更新,以计算出电子装置1a目前的所在位置、移动轨迹或距离等,以供备用。
[0034]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以下虽以图3所示的电子装置1a为例说明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以下叙述中,将各电子装置分别命名为第一电子装置(相当于前述的电子装置1a)及第二电子装置(相当于前述的目标电子装置100)来加以区别。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步骤S202还可包括步骤S202a:判断第一电子装置的第一方位信息与第二电子装置的第二方位信息是否相互对应。第一电子装置通过方位感测模块50用以测得第一电子装置的第一方位信息,而第一电子装置亦可通过感应线圈模块10自第二电子装置取得第二方位信息;此第一方位信息及第二方位信息各为空间中与对应的装置表面实质上垂直的一向量,此向量具有方向性(如图3中斜线箭头所示)。其中处理模块30会判断第一方位信息与第二方位信息是否为方向相反的二向量,以确保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进行数据传输时的相对位置正确。若是,则进行后续步骤S203以完成定位程序;若否,重新执行步骤S202,并可发出信息以通知使用者调整第一电子装置的相对位置。
[0035]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在步骤S203后还可包括步骤S204至步骤S205。
[0036] 步骤S204:发送针对第二电子装置的搜寻需求至伺服端90。在前述步骤完成定位之后,当处理模块30接收到使用者所输入的针对第二电子装置的搜寻指令时,处理模块30会通知通信模块40发送对应的搜寻需求至伺服端90,以询问第二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或移动状态等相关信息。其中搜寻需求包括第二电子装置的第二地址信息,以供伺服端90加以辨识搜寻。
[0037] 步骤S205:接收伺服端90的响应信息。伺服端90会依据第一电子装置所发出的搜寻需求寻找并取得对应的响应信息,其中响应信息包括第二电子装置在搜寻需求发出的时间点对应的所在位置信息,以回传给第一电子装置显示第二电子装置的相对位置。由于在前述定位过程中,定位信息包括第一电子装置的第一时间信息及第二电子装置的第二时间信息,因此在伺服端90取得第二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信息时,所依据的时间点会利用第一时间信息及第二时间信息的差异进行校正,以确保所取得的所在位置信息的正确性。
[0038] 举例来说,假设第一电子装置决定数据传输的第一时间信息为1:05,此时第二电子装置的第二时间信息1:07,两者间的时间差为0:02;当第一电子装置在1:38发出搜寻需求以寻找第二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时,伺服端90将会依据前述时间差修正而搜寻第二电子装置于1:40的所在位置,而非在1:38的所在位置,如此确保响应信息中第二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信息的正确性。
[0039] 此外,响应信息还包括一移动轨迹信息,其为第二电子装置在搜寻需求发出的时间点前的移动历程轨迹,因此,通过电子装置1可显示第二电子装置的动作路径,并且可得知在各时间点第二电子装置与电子装置的相对位置为何。此移动轨迹信息的时间点亦可依据前述第一时间信息及第二时间信息的差异进行校正。
[0040] 藉由前述设计,当一使用者A与另一使用者B利用彼此装置的感应线圈模块近距离接触,轻易完成装置间定位配对后,往后使用者A如果想要知道使用者B所在位置,只需要通过网络发送搜寻需求给伺服端,即可得知使用者B的所在位置或移动轨迹,让使用者A更容易掌握对方的行踪。
[0041]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的定位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在步骤S203后还可包括步骤S206至步骤S209。在以下方法叙述中,将各电子装置分别命名为第一电子装置(相当于前述的电子装置1或1a)、第二电子装置(相当于前述的目标电子装置100)及第三电子装置来加以区别。
[0042] 步骤S206:发出针对第三电子装置的询问需求至第二电子装置。假设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经前述步骤已完成定位,且第二电子装置与另一第三电子装置亦已完成定位。当使用者想要通过第一电子装置搜寻未与其定位的第三电子装置时,先输入对应搜寻指令,处理模块30在接收到针对第三电子装置的搜寻指令时,会先通知通信模块40发送一询问需求至第二电子装置,以询问第二电子装置是否有定位过的第三电子装置的相关装置数据。
[0043] 步骤S207:接收第二电子装置的第一响应信息。若第二电子装置与第三电子装置已完成定位,第二电子装置会依据第一电子装置所发出的询问需求回传第一响应信息给第一电子装置,其中第一响应信息包括第三电子装置的第三地址信息。
[0044] 步骤S208:依据第三地址信息发出针对第三电子装置的搜寻需求至伺服端90。在前述步骤后,当处理模块30已得知第三电子装置的第三地址信息,因此处理模块30会通知通信模块40发送第三电子装置的搜寻需求至伺服端90,以询问第三电子装置的所在位置或移动状态等相关信息。
[0045] 步骤S209:接收伺服端90的第二响应信息。伺服端90会依据第一电子装置所发出的搜寻需求寻找并取得对应的第二响应信息,其中第二响应信息包括第三电子装置在搜寻需求发出的时间点对应的所在位置信息,以回传给第一电子装置显示第三电子装置的相对位置。
[0046] 藉由前述设计,假设一使用者A与另一使用者B完成定位配对,只要使用者B与任一使用者C完成定位配对过,此使用者A即可通过该使用者B搜寻到使用者C,而得知使用者C的所在位置或移动轨迹,在使用上更为便利。
[0047] 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为一大突破,恳请审查员明察,早H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须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精神下,对实施例作修改与变化。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