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检查装置

申请号 CN200880106463.9 申请日 2008-10-07 公开(公告)号 CN101802569B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申请人 株式会社石田; 发明人 高桥淳; 栗林宏和;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能够应对规格的变更及规格的追加而简单变更测定被检查物的重量的计量部的 位置 的技术。而且,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重量检查装置(1)具备:具有输送被检查物(TR)的输送部(40)且测定由该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被检查物(TR)的重量的计量部(4);和沿所述被检查物(TR)的输送方向延伸且能够变更位置地安装着所述计量部的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50)。
权利要求

1.一种重量检查装置,其检查被检查物的重量,该重量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输送被检查物的第一输送部,且测定由该第一输送部输送的所述被检查物的重量的计量部;
具有输送所述被检查物的第二输送部,将所述被检查物从后续的其它被检查物分开并将所述被检查物输送至所述第一输送部的处理部;和
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所述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沿所述被检查物的输送方向平延伸,并且所述计量部和所述处理部以单独地能够沿所述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的延伸方向变更位置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轨道状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由彼此并行配置的多个轨道状部件构成,
所述计量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多个轨道状部件之间。

说明书全文

重量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被检查物的重量进行检查的重量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关于检查物品的重量的重量检查装置,目前提案有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及2中公开有通过调节用于支承输送物品的传送带等的架台的脚的高度来调节物品的输送面的高度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3中也公开有一种关于重量检查装置的技术。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8925号公报
[000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16079号公报
[0005]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38823号公报
[0006] 也如专利文献1~3中所记载,重量检查装置具有输送被检查物的传送带,且设有测定由该传送带输送的被检查物的重量的计量部。存在在该计量部的前段或后段配置其它设备的情况,且存在产生根据该其它设备的规格改变及计量部自身的规格改变而变更计量部的位置的必要性。例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重量检查装置中,在计量部的前段,与该计量部具有的计量传送带邻接设置有取入传送带。存在根据被检查物的种类的改变来改变计量传送带及取入传送带的长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在因设置环境等限制而不能移动取入传送带的位置时,产生使计量部的位置整体上向前段侧及后段侧移动的必要性。
[0007] 另外,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在计量传送带和取入传送带之间追加设置其它取入传送带的情况下,也因设置环境等的限制而不能移动本来存在的取入传送带的位置时,需要使计量部的位置整体上向后段侧移动。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应于规格的变更及规格的追加来简单变更测定被检查物的重量的计量部的位置的技术。
[0009]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重量检查装置,其检查被检查物的重量,其中,具备:具有输送被检查物的输送部且测定由该输送部输送的上述被检查物的重量的计量部、沿上述被检查物的输送方向延伸且能够变更位置地安装着上述计量部的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
[0010]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重量检查装置,其中,上述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由彼此并行配置的多个轨道状部件构成,上述计量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多个轨道状部件之间。
[0011] 另外,本发明第三方面在第一及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重量检查装置,其中,还具备具有输送上述被检查物的输送部且对上述被检查物进行规定处理的处理部,上述处理部以将其自身的上述输送部沿上述输送方向与上述计量部的上述输送部邻接配置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
[0012] 另外,本发明第四方面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提供重量检查装置,其中,上述处理部被能够变更位置地安装于上述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
[0013] 另外,本发明第五方面在第三及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重量检查装置,其中,还具备被能够拆装地安装于上述至少一个轨道状部件的规定设备。
[0014] 根据本发明的重量测定装置的第一~第五方面,由于可变更位置地在轨道状部件上安装有计量部,故而可根据规格的变更及规格的追加来简单变更计量部的位置。
[0015] 特别是根据第二方面,由于计量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多个轨道状部件之间,所以与计量部整体位于轨道状部件上的情况相比,能够较低地抑制计量部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不需要的振动作用于计量部的情况,能够抑制在计量部的计量精度的降低。
[0016] 特别是根据第三方面,由于计量部和处理部被安装于同一轨道状部件上,所以能够抑制在计量部的输送面和在处理部的输送面之间的高度关系的变化,能够变更计量部的位置。因此,在变更了计量部的位置后,不需要在计量部和处理部之间调节输送面的高度。
[0017] 特别是根据第四方面,利用轨道状部件,不仅可以变更计量部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变更处理部的位置,因此,能够灵活地应对规格的变更及规格的追加。
[0018] 特别是根据第五方面,由于在安装有计量部及处理部的轨道状部件可拆装地安装规定设备,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规格的追加。
[0019]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和附图能够更明了。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的构造的正面图;
[0021]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的构造的侧面图;
[0022]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计量部的构造的侧面图;
[0023]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脚部件的构造的侧面图;
[0024]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衬套(bush)部件的构造的侧面图;
[0025]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衬套部件的构造的变形例的侧面图;
[0026]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脚部件的构造的侧面图;
[0027] 图8是表示从斜下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的构造时的该构造的立体图;
[0028] 图9是用于说明轨道(rail)状部件向脚部件的安装方法的图;
[0029] 图10是用于说明计量部及安装部向轨道状部件的安装方法的图;
[0030] 图11是表示在轨道状部件上可拆装地安装光电传感器的样态的图;
[0031] 图12是表示通过固定部件将电装箱固定于架台上的方法的图;
[0032] 图13是用于说明支承部件的整体构造的图;
[0033] 图14是用于说明支承部件所具有的安装部件的详细构造的图;
[0034]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的脚部件的高度调节前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1的构造的正面图,图2是表示该重量检查装置1的构造的侧面图。本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1取入从前段装置供给的被检查物TR,边输送该被检查物边测定其重量,之后,将被检查物TR向后段装置供给。本重量检查装置1判定测定的重量是否在固定范围内,并显示其判定结果。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以重量检查装置1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别为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XYZ正交坐标系
[0036]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1具备:收纳有各种电子零件的电装箱2、进行取入被检查物TR并将其向计量部4供给的处理的作为处理部起作用的取入部3、对从取入部3供给的被检查物TR的重量进行检测的作为检测部起作用的计量部4、支承电装箱2、取入部3及计量部4的架台5。
[0037] 电装箱2为沿Z轴方向延伸的纵长的框体,其配置于计量部4及取入部3的后方。电装箱2收纳有操作部20、控制本重量检查装置1的整体动作的控制部(未图示)等。操作部20例如由触摸面板显示器构成,也具有显示功能。操作部20以其显示画面从电装箱2的前面露出的方式安装于该电装箱2内。收纳于电装箱2的控制部由CPU、存储器等构成,判定由计量部4测定的重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并将其判定结果显示于操作部20的显示画面。另外,控制部根据对操作部20进行的操作控制计量部4及取入部3的动作。在电装箱
2的前面安装有对本重量检查装置1的电源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电源开关21。
[0038] 计量部4边测定由取入部3取入的被检查物TR的重量边朝向后段装置输送该被检查物TR。计量部4的计量结果被输入设于电装箱2内的上述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接受到的计量结果判定被检查物TR的重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而且,控制部将其判定结果与被检查物TR的重量一同显示于操作部20的显示画面。
[0039] 图3是表示计量部4的详细构造的侧面图。另外,关于后述的计量箱42,以能够理解其内部构造的方式表示截面构造。如图1~图3所示,计量部4具备将被检查物TR沿X轴方向输送的作为输送部起作用的计量传送带40、驱动该计量传送带40的驱动部41、收纳负荷检测部420的计量箱42。
[0040] 计量传送带40具备传送带架400、分别安装于传送带架400的X轴方向两端的从动辊401a及驱动辊401b、和卷挂于该从动辊401a及驱动辊401b之间的无接头(环状)的输送用带402。
[0041] 计量箱42是沿X轴方向延伸的横长的框体。计量箱42内的负荷检测部420是构成所谓的罗伯威尔(Roberval)机构的重量传感器,具备作为应变单元的测元件(load cell)421。测力元件421的一端421a被固定在紧固于计量箱42的内部底面的安装部件422上。计量箱42由架台5支承,因此,测力元件421的一端421a作为测力元件421的固定端起作用。而且,测力元件421的另一端421b作为自由端起作用(以下简称为自由端421b)。测力元件421的自由端421b通过L字形的安装部件423和其下的安装部件424安装于后述的驱动部41的电动机箱410内。安装部件424位于与计量箱42的内部底面大致同一高度,由膜片(diaphragm)425夹持。
[0042] 驱动部41具备收纳于电动机箱410内的驱动电动机411和同步带413。同步带413卷挂于驱动电动机411的驱动带轮412和设于计量传送带40的驱动辊401b的中心轴方向(Y轴方向)的正前侧的端部的从动带轮401bb之间。同步带413将驱动电动机411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辊401b,通过使该驱动辊401b旋转,输送用带402移动,将被检查物TR输送到后段的装置。
[0043] 在电动机箱410的Y轴方向的两侧分别可拆装地安装有从Y轴方向两侧支承计量传送带40的一对支承部件43。在传送带架400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对固定销400a,该一对固定销400a在与传送带架400的上面平行的直线上以规定的间隔配置。各支承部件43从电动机箱410向计量传送带40延伸,该计量传送带40侧的端部与设于传送带架400的侧面的一对固定销400a卡合。
[0044] 另外,在计量部4上设有覆盖驱动带轮412、从动带轮401bb、卷挂于它们之间的同步带413的罩部件44。
[0045] 各支承部件43具备支承托架430和卡合部件431。支承托架430为在内部具有开口部的成大致三形状的板状部件。上述罩部件44与正前侧的支承托架430一体形成。支承托架430通过未图示的固定装置将其下方拆装自如地固定于电动机箱410上。另外,在支承托架430的上端部,凹形状地形成有从下方支承传送带架400的两个固定销400a的支承端430a。支承托架430以平配置支承端430a的方式相对于电动机箱410被固定。
[0046] 卡合部件431安装于支承托架430的上部,与传送带架400的一对固定销400a卡合。支承托架430以卡合部件431位于计量传送带40侧的方式固定于电动机箱410。卡合部件431具有拥有弯曲弹性的板簧状的切换部431a和从其两端一体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卡合部431b。一对卡合部431b的各上端部431bb为向内侧弯曲的钩形,相对于传送带架400的固定销400a从外侧卡合。各卡合部431b通过安装部件432被安装于支承托架430上并被轴支承。因此,各卡合部431b能够绕安装部件432旋转。两个卡合部431b通过切换部431a彼此连结,在两个卡合部431b之间,切换部431a的弹性的约束力发挥作用。两个安装部件432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切换部431a的自然长度稍短。因此,切换部431a不是直线状态,而是略呈凸曲状态和凹曲状态的稳定状态。
[0047] 具有这种构造的卡合部件431中,当切换部431a略呈凸曲状态时,一对卡合部431b分别以其上端部431bb朝向外侧的方式旋转,该一对卡合部431b的上端部431bb间的距离增大。与之相对,当切换部431a为凹曲状态时,一对卡合部431b分别以其上端部431bb朝向内侧的方式旋转,该一对卡合部431b的上端部431bb间的距离减小。当从下方推起呈凹曲状态的切换部431a的中央部时,卡合部431b相对于一对固定销400a的卡合解除,当从上方压下呈凸曲状态的切换部431a的中央部时,卡合部431b相对于一对固定销400a卡合。通过固定于电动机箱410的支承托架430从下侧支承一对固定销400a,进而卡合部件
431相对于该一对固定销400a卡合,由此,可将传送带架400的上表面保持为水平,并且能够通过一对支承部件43支承计量传送带40。
[0048]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计量部4中,计量传送带40自身的负荷及作用于其上部的负荷经由支承部件43、电动机箱410、安装部件424及安装部件423向测力元件421的自由端421b传递。计量传送带40、支承部件43、驱动部41、罩部件44及安装部件
423、424成为所谓的皮重,它们的合计重量作为毛重重量作用于自由端421b。
[0049] 取入部3在被从前段的装置供给被检查物TR时,将该被检查物TR从后续的其它被检查物TR分开并输送到计量部4。由此,计量部4的计量传送带40仅搭载一个被检查物TR,计量部4能够测定一个被检查物TR的重量。
[0050] 取入部3在外观上具有与计量部4相同的构造。取入部3具备将被检查物TR沿X轴方向输送的作为输送部起作用的取入传送带30和驱动该取入传送带30的驱动部31。取入传送带30具备传送带架300、分别安装于传送带架300的X轴方向两端的驱动辊301a及从动辊301b、卷挂于该驱动辊301a及从动辊301b之间的环状的输送用带302。取入传送带30以其输送面的高度与计量传送带30的输送面的高度一致的方式在X轴方向与计量传送带40邻接配置。
[0051] 驱动部31具备收纳驱动取入传送带30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的电动机箱310。在电动机箱310内的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带轮和驱动辊301a的正前侧端部的从动带轮之间卷挂有未图示的同步带。该同步带向驱动辊301a传递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使该驱动辊
301a旋转,由此,输送用传送带302移动,被检查物TR被向计量部4输送。电动机箱310被安装在支承于架台5上的取入箱32。取入箱32收纳有与电动机箱310内的驱动电动机连接的电气配线等。
[0052] 在电动机箱310的Y轴方向两侧安装有从Y轴方向两侧支承取入传送带30的一对支承部件33。支承部件33具有与计量部4的支承部件43相同的构造。支承部件33从电动机箱310向取入传送带30延伸,其取入传送带30侧的端部与设于传送带架300侧面的两个固定销300a卡合。
[0053] 另外,在取入部3,与计量部4相同,设有罩部件34,该罩部件34覆盖电动机箱310内的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带轮、驱动辊301a的从动带轮、和卷挂于它们之间的同步带。该罩部件34与正前侧的支承部件33的支承托架一体形成。
[0054] 架台5具备沿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轨道状部件50和支承该轨道状部件50的一对脚部件51。一对轨道状部件50支承计量部4的计量箱42和取入部3的取入箱32。与地面接触的一对脚部件51分别成倒U字状,在X轴方向隔开规定距离对向配置。一对轨道状部件50隔开规定距离并排配置,从一对脚部件51的一方朝向另一方延伸。一对轨道状部件50通过多个安装托架52被安装于沿一对脚部件51的Y轴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
[0055] 各脚部件51具备深度浅的倒U字状的第一脚部510、用于调节脚部件51的高度的一对第二脚部511、一对罩部件512、一对定位螺栓(jack bolt)513。在第一脚部510的一端连结有一对第二脚部511的一方,在第一脚部510的另一端连结有一对第二脚部511的另一方。如后述,第二脚部511在其上部具有螺合部,以覆盖螺合部的方式将罩部件512安装于第二脚部511。而且,在各第二脚部511的下端安装有定位螺栓513。
[0056] 另外,在架台5设置有支承电装箱2的支承部件53。支承部件53沿X轴方向延伸,在一对脚部件51架设于沿进深侧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分之间。支承部件53通过安装托架22被安装于电装箱2的下端部。
[0057] 另外,在本重量检查装置1设有用于将电装箱2固定于架台5上的固定部件6。固定部件6的一端被安装于比电装箱2的前面的中央稍靠下侧的位置。固定部件6的另一端到达进深侧的轨道状部件50,被安装于紧固在该轨道状部件50的底面的安装托架7上。由此,电装箱2被支承固定于架台5上。
[0058] <脚部件的详细构造>
[0059] 下面,对脚部件51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图4是详细表示脚部件51的构造的侧面图。图4中,为便于说明,对第一脚部510、罩部件512及衬套部件514表示截面构造。
[0060] 如图4所示,第一脚部510形成为圆管状,在其两端部具有螺纹孔510a。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二脚部511也形成为圆管状,从其上端朝向中央部具有与第一脚部510的螺纹孔510a螺合的螺纹部511a。第二脚部511通过从圆筒状部件表面的上端朝向中央部形成螺纹槽来制作而成,因此,在第二脚部511上,螺纹部511a的内径和未形成螺纹的无螺纹部511b的内径相同。另外,螺纹部511a的最外径(连结螺纹部511a的表面的螺纹牙间的外径)和无螺纹部511b的外径相同。第二脚部511通过其螺纹部511a与第一脚部510的螺纹孔510a螺合而与第一脚部510连结。之后,包含螺纹部511a的最外径和无螺纹部511b的外径在内,简称作“第二脚部511的外径”。
[0061] 沿Z轴方向延伸的罩部件512与第一脚部510及第二脚部511相同,形成为圆管状。罩部件512以至少覆盖从第一脚部510露出的螺纹部511a的全周面的方式安装于第二脚部511上。罩部件512在其上端部具有与螺纹部511a螺合的螺母部512a,该螺母部512a通过与从第一脚部510露出的螺纹部511a螺合而安装于第二脚部511上。
[0062] 在将罩部件512安装于第二脚部511时,首先,对于第二脚部511,从其下端侧覆盖罩部件512,之后,使罩部件512绕其轴心旋转。于是,罩部件512的螺母部512a螺合于从第一脚部510露出的第二脚部511的螺纹部511a。而且,使罩部件512进一步旋转而拧入螺母部512a时,罩部件512的上端和第一脚部510的下端抵接,第二脚部511难以从第一脚部510松动。
[0063]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设于罩部件512的上端部的螺母部512a拧入从第一脚部510露出的螺纹部511a,能够使用罩部件512来隐藏所露出的螺纹部511a,并且能够防止第二脚部511从第一脚部510松动并脱落。螺纹部511a露出到外部时,垃圾容易驻留在该螺纹槽内,在卫生方面产生问题,并且需要进行架台5的频繁的清扫,但如本实施方式,通过由罩部件512覆盖从第一脚部510露出的螺纹部511a,垃圾难以驻留于架台5,在卫生方面良好,容易进行架台5的清扫。另外,罩部件512的外径和第一脚部510的外径被设定为相同,因此,能够防止在脚部件51的表面产生级差。
[0064]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512的除螺母部512a外的部分的内径被设定为比第二脚部511的外径稍大。这是由于,如果罩部件512的内径和第二脚部511的外径大致相同,则在两者间产生轴心错位的情况下,该错位不能被吸收,难以在螺纹部511a上螺合螺母部512a。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脚部511的除螺母部512a的部分和罩部件512之间产生间隙。当第二脚部511和罩部件512之间存在间隙时,两者间产生晃动,因此,罩部件512对脚部件51的刚性提高没有太多辅助。
[0065] 于是,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脚部511和罩部件512之间的间隙插入衬套部件514。由此,能够防止第二脚部511和罩部件512之间的晃动,罩部件512对脚部件51的刚性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即,能够提高脚部件51的刚性。
[0066] 图5是表示衬套部件514的构造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衬套部件514在上部具有外径稍小且壁稍薄的第一圆环部分514a,在下部具有外径稍大且壁稍厚的第二圆环部分514b。第一圆环部分514a的内径和第二圆环部分514b的内径相同,第一圆环部分514a和第二圆环部分514b连通。第一圆环部分514a及第二圆环部分514b的内径和第二脚部511的外径大致相同,第一圆环部分514a的外径和除螺母部512a的罩部件512的内径大致相同。而且,第二圆环部分514b的外径和罩部件512的外径大致相同。
[0067] 在脚部件51安装具有这种构造的衬套部件514时,使第二脚部511通过衬套部件514,将衬套部件514的第一圆环部分514a嵌入罩部件512的下端部和第二脚部511的间隙。由此,罩部件512的下端部和与之对向的第二脚部511之间的间隙由衬套部件514充填。第二圆环部分514b的外径与罩部件512的外径大致相同,因此,第二圆环部分514b不向外侧突出。
[0068] 另外,优选的是,衬套部件514由弹性比第二脚部511及罩部件512高的材料形成。例如,在第一脚部510、第二脚部511及罩部件512由相同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优选衬套部件514由聚甲(polyacetal)等树脂形成。这样,通过由弹性高的材料形成衬套部件514,能够通过衬套部件514吸收架台5的振动,能够抑制该振动对计量部4造成的恶劣影响即能够抑制计量精度的劣化。另外,在由树脂等弹性高的材料形成衬套部件514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衬套部件514制成简单的圆筒形。该情况下,将衬套部件514的外径设定为比除螺母部512a的罩部件512的内径稍大。由此,能够不使衬套部件514脱落地将罩部件512的下端部和与之对向的第二脚部511之间的间隙由衬套部件514充填。
[0069] 在第二脚部511的下端部设有定位螺栓(jack bolt)513进行螺合的螺纹孔(未图示)。定位螺栓513由螺合于第二脚部511下端部的螺纹孔的螺纹部513a和支承该螺纹部513a的基台部513b构成。螺纹部513a通过在堵塞了内部的棒状部件设置螺纹槽制作而成,由金属材料构成。通过使定位螺栓513轴心旋转,螺纹部513a进入第二脚部511内,或从第二脚部511退出。由此,可变更脚部51的高度,能够调节被检查物TR的输送面的高度。在定位螺栓513的螺纹部513a也安装有未图示的螺母,通过紧固该螺母,能够防止定位螺栓513从第二脚部511松动。
[0070] 本实施方式中,不仅是定位螺栓513,使用第二脚部511也可以调节脚部件51的高度。当使第二脚部511沿绕其轴心的一定方向旋转时,螺纹部511a进入第一脚部510内,当向相反方向旋转时,螺纹部511a从第一脚部510退出。利用其对脚部件51的高度进行调节。当使第二脚部511旋转来增大螺纹部511a相对于第一脚部510的进入量时,由于第二脚部511的从第一脚部510露出的露出量变小,所以脚部件51的高度变低。图4表示将脚部件51的高度设为较低的样态。另一方面,当减小螺纹部511a对于第一脚部510的进入量时,第二脚部511的从第一脚部510露出的露出量增大,因此,脚部件51提高。图7表示其样态。
[007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脚部511的螺纹部511a进入第一脚部510的程度能够简单调节脚部件51的高度。即,可使用第二脚部511来调节在计量部4及取入部3的被检查物TR的输送面的高度。
[0072] 另外,由于第二脚部511的外径比定位螺栓513的螺纹部513a的外径大很多,所以即使在减小螺纹部511a相对于第一脚部510的进入量来提高脚部件5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脚部件51的刚性劣化。
[0073] 另外,若将定位螺栓513的螺纹部513a的露出量设为极大,则不能确保脚部件51的刚性,脚部件51有可能振动。因此,对于定位螺栓513,为进行脚部件51的高度的微调而使用,对于外径大的第二脚部511,优选在大幅度变更脚部件51的高度时使用。另外,也可以不必在脚部件51上设置定位螺栓513。
[0074] <计量部及取入部的支承构造>
[0075] 其次,对计量部4及取入部3的支承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图8是表示从斜下观察时的本重量检查装置1的构造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轨道状部件50向脚部件51的安装方法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计量部4及取入部3向轨道状部件50的安装方法的图。另外,图8中,为便于说明,省略计量部4及取入部3的图示。
[0076] 如图8、9所示,一对脚部件51的各第一脚部510,在沿Y轴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分510b隔开规定间隔焊接有两个安装托架52。各安装托架52为板状部件,立设于第一脚部
510的水平部分510b,从水平部分510b朝向内侧即朝向另一第一脚部510突出。而且,在各安装托架52的上端部,与X轴方向并排设有两个螺纹孔52a。
[0077] 一对轨道部件50分别成折曲板状部件而成的形状。各轨道部件50具有沿一方向延伸且彼此并行地配置的一对平板状的侧板部50a和将该一对侧板部50a的上端间连结的平板状的上板部50b。一对侧板部50a的各下端部向内侧折曲。在轨道状部件50的两端部分别,在一方的侧板部50a的上端附近设有沿轨道状部件50的长度方向并排的两个螺纹孔50c。
[0078] 在安装托架52上安装轨道状部件50时,首先,以轨道状部件50的两个螺纹孔50c和安装托架52的两个螺纹孔52a分别重合的方式使轨道状部件50的端部相对于安装托架52从内侧重合。而且,从安装托架52的外侧将螺丝8相对于重合的螺纹孔50c、52a螺合。
由此,将轨道状部件50安装于安装部件52上。
[0079] 其次,参照图10对取入部3及计量部4向轨道状部件5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取入部3及计量部4相对于轨道状部件50同样地被安装,因此,下面,代表性地以计量部4的安装方法为中心进行说明。
[0080] 如图10所示,计量部4的计量箱42由宽度稍宽的上部42a和宽度稍窄的下部42b构成,从长度方向(X轴方向)的侧面视图为T字形状,从短边方向(Y轴方向)的侧面看成横长的长方形。上部42a在其短边方向两端具有比下部42b的短边方向侧面更向外侧突出的突出端部42aa。支承计量箱42的一对轨道状部件50在它们之间夹着下部42b且从下侧支承上部42a的突出端部42aa。
[008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将计量箱42固定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而使用两个固定部件9。两个固定部件9的一方安装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的一方和计量箱42,两个固定部件9的另一方安装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的另一方和计量箱42。各固定部件9成折曲板状部件后的形状,由第一水平部分9a、第二水平部分9b、连结两者的倾斜部分9c构成。倾斜部分
9c从第一水平部分9a的一端斜下延伸连结至第二水平部分9b的一端。固定部件9,第一水平部分9a钩挂于弯曲到轨道状部件50的外侧的侧板部50a的内侧的下端部,第二水平部分9b通过螺丝10和未图示的螺母紧固于计量箱42的底面。由此,由固定部件9和计量箱42的突出端部42aa夹持轨道状部件50,将计量箱42固定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上。
[0082] 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螺丝10分别松开时,计量箱42能够在一对轨道状部件50上滑动移动。如从上述说明可理解,当计量箱42移动时,电动机箱410、支承部件43、罩部件44及计量传送带40也与之一同移动,因此,通过使计量箱42滑动移动,计量部4整体滑动移动。而且,使计量箱4移动后,再次紧固两个螺丝10,由此将计量部4固定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上。
[0083] 另外,取入部3的取入箱32构成为与计量箱42相同的形状,以与计量箱42相同的方法安装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上。
[008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1中,计量部4可改变位置地安装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上。因此,能够根据规格的变更及规格的追加来简单地变更计量部4的位置。
[0085] 例如,根据被检查物TR的种类变更而将取入传送带30更换为长的传送带时,由于设置环境等的限制,往往在取入部3中的取入传送带30以外的位置直接更换取入传送带30。这种情况下,取入传送带30朝向计量传送带40变长,需要使计量部4向后段侧移动。
另一方面,在将取入传送带30更换为短的传送带时,取入传送带30和计量传送带40间的间隙增大,需要使计量部4向前段侧移动。
[0086] 另外,在根据被检查物TR的种类的变更将计量传送带40更换为长度不同的传送带时,由于设置环境等的限制,往往在取入部3的位置直接更换计量传送带40,此时,也需要使计量部40向前段侧或后段侧移动。
[0087] 另外,在计量部4和取入部3之间,在对一对轨道状部件50追加设置其它取入部3的情况下,由于本重量检查装置1的设置环境等的限制,从而存在不能移动本来存在的取入部3的情况,此时,也需要使计量部4移动。
[0088] 以上的情况下,松开螺丝10使计量部4在轨道状部件50上滑动移动,由此,可简单变更计量部4的位置,可迅速地应对规格的变更及规格的追加。
[0089]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计量部4的一部分,具体而言计量箱42的下部42b位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之间,因此,与计量部4整体位于轨道状部件50上的情况相比,能够较低地抑制计量部4的位置。当计量部4的位置增高时,不需要的振动容易作用于计量部4,因此,通过抑制计量部4的位置的高度,能够抑制振动作用于计量部4,能够防止在计量部4的计量精度的降低。
[0090]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计量部4和取入部3安装于相同地轨道状部件50,故而即使使计量部4的位置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计量部4的输送面和在取入部3的输送面之间的高度关系发生变化。即,可防止在计量部4和取入部3之间,输送面的高度方向产生错位。因此,在变更了计量部4的位置后,不需要在计量部4和取入部3之间调整输送面的高度。
[0091]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不仅计量部4,而且取入部3也被可变更位置地安装于一对轨道状部件50,因此,利用轨道状部件50,不仅可变更计量部4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变更取入部3的位置。因此,能够灵活地应对规格的变更及规格的追加。
[009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轨道状部件50安装有计量部4和取入部3,但也可以同样安装根据计量部4的计量结果进行分配被检查物TR的处理的分配部。该分配部与计量部4及取入部3相同,在上端部具有输送被检查物TR的传送带,该传送带相对于计量传送带40在被检查物TR的输送方向相邻配置。分配部将从计量部4顺序输送来的被检查物TR根据计量部4的计量结果在多个方向分配并输送到后段的装置。作为被检查物TR的分配方法,已知有从设于传送带周边的喷出喷嘴对被检查物TR吹付空气的方法等。
[0093] 另外,在轨道状部件50,除计量部4、取入部3及分配部外,也可以可拆装地安装各种设备。例如图11所示,也可以利用螺丝16将检测被检查物TR是否被供给到了计量部4的光电传感器15可拆装地安装于轨道状部件50。另外,也可以将用于识别粘贴于被检查物TR上的标签的照相机可拆装地安装于轨道状部件50。另外,也可以将用于将纵长的被检查物TR倾倒输送的侧带式输送装置可拆装地安装于轨道状部件50。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规格的追加。
[0094]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并行配置的两个轨道状部件50安装了计量部4等,但也可以在一个轨道状部件50或并行配置的3个以上的轨道状部件50可变更位置地安装计量部4等。
[0095] <电装箱的支承构造>
[0096] 其次,对电装箱2的支承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图12是表示通过固定部件6将电装箱2固定于架台5上的方法的图。如图12及上述图8所示,在进深侧的轨道状部件50的底面固定安装托架7。安装托架7构成为将板状部件折曲成日文コ字状的形状,由彼此面对的一对侧板部7a和连结该一对侧板部7a的上端间的上板部7b构成。在一对侧板部7a分别设有螺纹孔7aa。而且,安装托架7以一对侧板部7a在轨道状部件5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面对的方式将上板部7b固定于轨道状部件50的底面上。
[0097] 在电装箱2的前面通过螺钉等固定有安装固定部件6的安装托架23。安装托架23具有固定于电装箱2上的基板23a和从该基板23a向前方突出且彼此隔开规定距离面对的一对安装板23b。在基板23a的中央设有开口部23c,将该开口部23c夹在其间将一对安装板23b连结于基板23a。在一对安装板23b的每一个上,在上端部设有螺纹孔23bb。在电装箱2的前面形成有开口部,安装托架23以一对安装板23b在X轴方向对面且电装箱2的开口部和基板23a的开口部23c重合的方式安装于电装箱2的前面。另外,在安装托架23的开口部23c及电装箱2的开口部插入将计量部4及取入部3和电装箱2内的上述控制部电连接的配线等。
[0098] 固定部件6由安装在固定于轨道状部件50的安装托架7上的轨道侧安装部60、安装在固定于电装箱2的安装托架23上的电装侧安装部61、将轨道侧安装部60和电装侧安装部61连结的连结部62构成,作为整体形成为横向宽的形状。
[0099] 轨道侧安装部60由彼此面对的一对侧板部60a和将该一对侧板部60a的上端间连结的上板部60b构成。一对侧板部60a分别成横宽的方板状。在一对侧板部60a上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60aa。另外,上板部60b没有存在于轨道侧安装部60的前端部(与连结部62连结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
[0100] 电装侧安装部61由彼此面对的一对侧板部61a和将该一对侧板部61a的上端间连结的上板部61b构成。一对侧板部61a分别成纵长的方板状,在其上端部设有螺纹孔61aa。
[0101] 连结部62由彼此面对的一对侧板部62a和将该一对侧板部62a的上端间连结的上板部62b构成,作为整体从电装侧安装部61向斜下延伸到达轨道侧安装部60。一对侧板部62a的一方将轨道侧安装部60的一方的侧板部60a和电装侧安装部61的一方的侧板部61a连结,一对侧板部62a的另一方将轨道侧安装部60的另一方的侧板部60a和电装侧安装部61的另一方的侧板部61a连结。而且,上板部62b将轨道侧安装部60的上板部60b和电装侧安装部61的上板部61b连结。
[0102] 在固定于电装箱2的安装托架23上安装具有以上那样构造的固定部件6时,以固定部件6的电装侧安装部61的两个螺纹孔61aa与安装托架23的一对安装板23b的螺纹孔23bb分别重合的方式将电装侧安装部61覆盖在安装托架23的一对安装部23b。然后,从电装侧安装部61的外侧将螺丝螺合于重合的螺纹孔61aa及螺纹孔23aa上进行紧固。由此,在安装托架23上安装固定部件6的电装侧安装部61。
[0103] 另一方面,在固定于轨道状部件50的安装托架7安装固定部件6时,以固定部件6的轨道侧安装部60的两个长孔60aa和安装托架7的两个螺纹孔7aa分别重合的方式将轨道侧安装部60插入由安装托架7的上板部7b及一对侧板部7a围成的空间。然后,将螺钉从轨道侧安装部60的内侧穿过长孔60aa螺合于螺纹孔7aa并进行紧固。由此,在安装托架7上安装固定部件6的轨道侧安装部60。
[0104] 其次,对架台5的支承部件53进行的电装箱2的支承方法进行说明。图13是用于说明支承部件53的整体构造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具有支承部件53的安装部件531的详细构造的图。
[0105] 如图13及上述的图8所示,支承部件53具备支承电装箱2的圆管状的管状部件530和用于将管状部件530安装于一对脚部件51上的两个安装部件531。在管状部件530的两端部分别设有彼此对向配置的一对螺纹孔530a,利用该一对螺纹孔530a将安装部件
531固定于管状部件530上。
[0106] 电装箱2的下端部其前面凹下,在该下端部的底面安装有安装托架22。安装托架22具有比电装箱2的下端部的前面更向前方突出的一对突出部分22a,且该一对突出部分
22a的上端面根据管状部件530的外周面相应弯曲。管状部件530插入通过电装箱2的下端部的前面凹下而形成的凹下部分,且由其下方的安装托架22的一对突出部分22a和电装箱2夹持。由此,由管状部件530支承电装箱2。
[0107] 两个安装部件531分别安装于管状部件530的两端部。各安装部件531由组合使用的一对部分部件532构成。各部分部件532由固定于管状部件530的端部的固定部分532a和与该固定部分532a连结并包围脚部件51的围持部分532b构成。
[0108] 固定部分532a构成为根据管状部件530的外周面弯曲板状部分的形状,在其中央部设有螺纹孔532aa。当将一对部分部件532组合时,这些一对的固定部分532a作为整体成筒形状,其内周面为对应于管状部件530的外周面的形状。在将一对部分部件532组合并安装于管状部件530的端部时,以这些一对固定部分532a的螺纹孔532aa和管状部件530的端部的一对螺纹孔530a分别重合的方式由一对固定部分532a夹持管状部件530的端部,且以贯通一对固定部分532a及被它们夹持的管状部件530的端部的方式从外侧将螺钉11螺合于重合的螺纹孔532aa及螺纹孔530a。然后,对螺丝11紧固螺母。由此,一对固定部分532a整体成为筒状,以覆盖管状部件530的端部的方式安装于该端部。
[0109] 另外,如图8、13、14所示,一方的安装部件531的一对围持部分532b围持在一脚部件51上沿Z轴方向延伸的进深侧的垂直部分51a,另一方的安装部件531的一对围持部分532b围持另一方的脚部件51上沿Z轴方向延伸的进深侧的垂直部分51a。由此,支承部件53被架设于一对脚部件51的进深侧的垂直部分51a之间。
[0110] 各围持部分532b成根据脚部件51的垂直部分51a的外周面弯曲板状部分的形状。一对部分部件532如上那样组合并安装于管状部件530的端部时,这些围持部分532b作为整体成具有与脚部件51的垂直部分51a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的内周面的筒形状,以包围脚部件51的垂直部分51a的一部分的方式进行围持。
[0111] 另外,如图8、14所示,在各围持部分532b,在其前端设有多个突起部532ba。各突起部532ba成越朝向固定部分532a(越朝向根部侧)宽度越细的锥形状。而且,在突起部532ba之间形成有越朝向固定部分532a宽度越粗的锥状的间隙532bb。在管状部件530安装一对部分部件532时,以在一方的部分部件532的围持部分532b的间隙532bb嵌合另一方的部分部件532的围持部分532b的突起部532ba的方式,在两者的前端部被嵌合的状态下通过螺丝11将这些固定部分532a螺纹紧固于管状部件530的端部。由此,彼此嵌合的一对部分部件532的前端部对于沿着脚部件51的垂直部分51a的周向的力难以脱落。
[0112] 本实施方式中,当将螺丝11相对固定部分532a强力紧固时,安装部件531相对于脚部件51的紧固增强,支承部件53被固定于脚部件51上。另一方面,当松开螺丝11时,安装部件531相对于脚部件51的紧固减弱,支承部件53不被固定于脚部件51上。
[0113] 在具有以上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重量检查装置1中,能够不使操作部20的位置变化地调节脚部件51的高度。即,可不使操作部20的位置变化而调节在计量部4及取入部3的被检查物TR的输送面的高度。图15是表示其样态的图。图中左侧表示降低脚部件51的情况下的本重量检查装置1的样态,右侧表示提高脚部件51的情况下的本重量检查装置
1的样态。
[0114] 如上所述,本重量检查装置1中,通过固定部件6和支承部件53将电装箱2支承固定于架台5上。相反,当电装箱2持续固定于架台5上时,若使用一对脚部件51的第二脚部511调节该一对脚部件51的高度,则随之电装箱2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其结果是操作部20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如果架台5的高度每次发生变化时,操作部20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则操作者难以对操作部20进行操作。
[0115]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6的一端被螺丝紧固于固定在轨道状部件50的安装托架7上,其另一端被螺丝紧固于固定在电装箱2的安装托架23上。因此,通过松开螺合于安装托架7、23的螺丝,可解除固定部件6对安装托架7、23的固定。
[0116] 另一方面,关于支承部件53,如上所述,通过松开紧固于安装部件531的螺纹孔532aa及管状部件530的螺纹孔530a的螺丝11,安装部件531对脚部件51的紧固松开,可解除支承部件53对一对脚部件51的固定。
[0117] 本重量检查装置1中,在使一对脚部件51的高度变化时,首先,在支承电装箱2的状态下解除固定部件6对安装托架7、23的固定,同时解除支承部件53对一对脚部件51的固定。然后,在维持电装箱2的位置的状态下使一对第二脚部511分别绕其轴心旋转,使各螺纹部511a相对于第一脚部510的进入量变化。之后,将固定部件6对于安装托架7、23固定,将支承部件53对于一对脚部件51固定。由此,可不使操作部20的位置变化而调节一对脚部件51的高度。
[0118] 另外,当在维持电装箱2的位置的状态下调节一对脚部件51的高度时,从固定于电装箱2的安装托架23到固定于轨道状部件50的安装托架7的距离发生变化,但由于在固定部件6的轨道侧安装部60设有沿固定部件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60aa,所以可通过该长孔60aa吸收从安装托架23到安装托架7的距离的变化。
[0119] 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以可调节一对脚部件51的高度的方式使操作部20的位置不变化地将电装箱2支承于架台5上,所以即使在调节一对脚部件51的高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操作部20的位置变化而维持对于操作部20的操作性。
[0120] 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的说明在所有的方面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未示例的无数变形例可理解为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能够想到的发明。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