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利用气体处理,具体而言冷却散装材料的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556180.0 申请日 2016-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6440856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申请人 克劳迪亚斯·彼得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R.弗吕林;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用于利用气体处理具体而言冷却散装材料的装置(1)。装置具有炉篦(4),通过该炉篦,气体可从炉篦下空间(5)流至较高侧,且该炉篦将散装材料的层沿传送方向(80)从装载端(3)传送至排出端(7),且具有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11)的多个互相邻近的排(10),该至少一个条在传送方向上是细长的,且沿传送方向前后交替地移动,且控制其驱动使得两个邻近的排的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的向前行程同时发生,而两个邻近的排的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的向后行程不同时发生。为了增大炉篦宽度,炉篦还沿传送方向在至少一侧上包括至少一个不移动适配器(13)的排(12),其中,气体可穿过至少一个适配器从炉篦下空间流至较高侧。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利用气体处理,具体而言冷却散装材料的装置(1),其具有炉篦(4),通过所述炉篦(4),气体可从炉篦下空间(5)流动至较高侧,且所述炉篦(4)将所述散装材料的层沿传送方向(80)从装载端(3)传送至排出端(7),其中,所述炉篦(4)具有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11)的多个互相邻近的排(10),所述至少一个条(11)在所述传送方向(80)上是细长的,且可沿所述传送方向(80)前后交替地移动,且控制其驱动,使得两个邻近的排(10)的所述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11)的向前行程同时发生,而两个邻近的排(10)的所述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11)的向后行程不同时发生,
其特征在于,为了增大炉篦宽度,所述炉篦(4)沿所述传送方向(80)在至少一侧上包括至少一个不移动适配器(13)的排(12),其中,气体可穿过所述至少一个适配器(13)从所述炉篦下空间(5)流动至所述较高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适配器(13)的排(12)没有包括至少一个条(11)的排(10)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适配器(13)的排(12)的宽度比包括至少一个条(11)的排(10)的宽度的70%小,优选地比其50%小,更优选地比其30%小。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具有上层结构(6),所述上层结构(6)沿横向于所述传送方向(80)的方向在所述炉篦(4)上方延伸,且所述至少一个适配器(13)固定地固连于所述上层结构(6)。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不移动适配器(13)的排(12)和邻近于其的条(11)的排(10)之间提供密封装置(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14)在至少一个适配器(13)的邻近于所述条(11)的侧面上包括纵向槽(15),所述纵向槽(15)从所述适配器(13)的较高侧缩回,且邻近的条(11)的细长带(16)与所述纵向槽(15)接合,其中,所述细长带(16)优选地为有度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对所述密封装置(14)通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适配器(13)的较高侧具有保持材料的至少一个凹槽(17)。

说明书全文

用于利用气体处理,具体而言冷却散装材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气体来处理,具体而言,冷却散装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利用气体来处理散装材料,已知将一床散装材料持续地传送越过炉篦。在此期间,气体前进穿过炉篦且然后流动穿过该床散装材料。例如当利用空气冷却熔渣时,经常发现该类型的利用气体的散装材料处理。
[0003] 为了将散装材料传送越过炉篦,已知所谓的往复式炉篦,其包括炉篦板的重叠排,它们交替地在传送方向上不移动和在传送方向上来回移动。在DE-A-37 34 043中描述了此类型的冷却器。
[0004] 在当前技术中还已知所谓的移动基底冷却器,其中,炉篦包括多个条,这些条在传送方向上是细长的且在传送方向上同时向前移动,且然后不同时再次向后移动。在此期间,条在滚筒上移动,滚筒布置在下层结构(steel substructure)上。还可能在钢下层结构上(且因此在炉篦下面)提供空气挡板或空气室,借助于其,可使穿过炉篦和穿过放置在其上的散装材料的流在冷却器的宽度和/或长度上不同。尤其可在DK-A-1999/1403、US-A-2,240,590或DE-A-196 51 741中发现此类型的冷却器的示例。
[0005] 在冷却器构造的两个上述类型中,总是提供外罩,借助于该外罩,炉篦上方的空间与周围区域分开。结果,可收集流过该床散装材料的气体且将其供应至另一用途。在用于热水泥熔渣的冷却器的情形中,对应地收集、加热的冷却空气可用于例如上游的窑(kiln),以用于预加热原料和/或用于功率生成。
[0006] 界定在炉篦上方的空间的散装材料冷却器的较高部分通常包括钢壳体,靠着该钢壳体的内侧构造炉墙或另一耐火层。需要对应的保护层以用于保护钢壳体不受磨损。
[0007] 在冷却器的全新构造的情形中,该较高部分可为直立的,使得尺寸与炉篦及其下方的下层结构对应。因为冷却器的对应的全新构造是昂贵的,所以经常考虑获得获得旧的、已存在的散装材料冷却器的部分(具体而言较高部分)和为其装备新的炉篦且在适当的情况下装备新的炉篦下层结构的可能性。由于改善的磨损特性,在此情形中,经常将往复式炉篦冷却器转变成移动基底冷却器。
[0008] 然而,由于制作技术的先决条件,且为了避免昂贵的定制制作,移动基底冷却器的条通常具有标准的(至少是制造者特有的)尺寸,具体而言具有标准的宽度。还将钢下层结构调节至此标准条宽度,其结果,使低成本的模化下层结构成为可能。
[0009] 如果现有的散装材料冷却器较高部分待装备新的移动基底冷却器,则以下问题经常发生:较高部分的内部宽度不对应于条标准宽度的整数倍数。为了解决此问题,根据当前技术,可制造具有适应于现有较高部分的条宽度的移动基底冷却器,但这意味着昂贵的定制制造。作为备选方案,已知:通过构造额外的炉墙或另一耐火层来减小较高部分的内部宽度,使得此尺寸对应于条的标准宽度的倍数。然而,此类型的解决方案是复杂的,且还导致新的移动基底冷却器的比最初的往复式炉篦冷却器小的炉篦表面区域。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用于利用气体来处理,具体而言冷却散装材料的装置,其中,当前技术中已知(具体而言与将往复式炉篦冷却器转换成移动基底冷却器有关)的缺点不再发生、或仅发生到降低的程度。
[0011] 通过根据主权利要求的装置来实现本目标。有利的进一步改进形成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12] 因此,本发明涉及用于利用气体处理,具体而言冷却散装材料的装置,其具有炉篦,通过该炉篦,气体可从炉篦下空间流动至较高侧,且该炉篦将散装材料的层沿传送方向从装载端传送至排出端,其中,炉篦具有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的多个互相邻近的排,该至少一个条在传送方向上是细长的,且可沿传送方向前后交替地移动,且控制其驱动,使得两个邻近的排的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的向前行程同时发生,而两个邻近的排的在各情形中至少一个条的向后行程不同时发生,其中,为了增大炉篦宽度,该炉篦在各情形中沿传送方向在至少一侧上包括至少一个不移动适配器的排,其中,气体可穿过至少一个适配器从炉篦下空间流动至较高侧。
[0013] 作为在炉篦的一侧或优选地两侧上的至少一个适配器的(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排的结果,该炉篦还可具有不与条的排的宽度的倍数对应的宽度。因此,任何已存在的散装材料冷却器较高部分可装备移动基底冷却器,而无需条的定制制造或结构测量,以便改变散装材料冷却器较高部分的内部宽度。因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至少一个适配器还是不移动的(所以,不同于条,其不前后移动),所以还可能利用适应于具有标准宽度的条的标准炉篦下层结构。在此也可由此避免昂贵的定制制造。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应当以宽泛的观点来理解表达“标准”。因此,该表达不限于由国内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还包括例如制造者特定的和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包括构件的制造者指定的标准尺寸等。
[0014]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适配器为从下侧到其较高侧气体可渗透的,且因此气体(例如冷却空气)可从炉篦下空间流动穿过其。适配器的较高侧为此可(在适当的情况下以类似于条的较高侧的方式)设有多个气体通道开口。表达“炉篦下空间”指示炉篦下面的区域,也就是说在条和至少一个适配器的下面。
[0015] 因为根据本发明,在该至少一个适配器的区域中以与炉篦的条类似的方式使气体的通流成为可能,气体可有效地流动穿过(且因此例如冷却)放置在该至少一个适配器上的散装材料。与没有任何适配器的移动基底冷却器(对于其而言,例如散装材料冷却器较高部分的内部尺寸已制成为更小)相比,有效的炉篦冷却器表面面积因此更大。
[0016]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操作期间,还在靠在侧向地界定炉篦的不移动壁上的至少一个适配器上方的散装材料层中形成楔形区域,在该楔形区域中,散装材料保持实际上不移动。该楔形区域因此对壁提供相对于磨损的固有保护,因为避免了壁与移动的散装材料之间的直接接触
[0017] 通常,适配器的排包括沿传送方向一个在另一个后面布置的多个适配器,其中,单独的适配器可具有相同的构造。这同样适用于条的排,其中,可提供多个条,它们沿传送方向一个在另一个后面布置,且优选地具有相同的构造。条的不同排中的条同样优选地具有与彼此相同的构造。这允许显著地降低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不同结构元件的数量,这简化制造且对制造而言是有利的。
[0018] 为了保持放置在至少一个适配器上且可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保持不移动的散装材料的比例尽可能低,优选的是包括至少一个适配器的排没有包括至少一个条的任何排宽。具体而言,包括至少一个适配器的排的宽度可比包括至少一个条的排的宽度的70%小,优选地比其50%小,更优选地比其30%小。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至少一个适配器因此比条窄。
[0019] 该至少一个适配器可为定制制造的结果,其被制造以用于特定的,已存在的散装材料冷却器较高部分。然而,因为可能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以其他方式利用标准条和适应于其的标准下层结构,所以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仍比移动基底冷却器更加低成本,该移动基底冷却器整体是定制制造的结果(例如,因为其具有特别的条宽度)。
[0020] 此外优选的是,该装置具有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该上层结构沿横向于传送方向的方向在炉篦上方延伸,且该至少一个适配器被固定地固连于该上层结构。该上层结构具体而言可为在适当的情况下已存在的散装材料冷却器较高部分。该上层结构还通常形成侧向地界定炉篦的壁。因为该至少一个适配器直接固连于上层结构,所以该适配器布置成在不需要额外的固连装置的情况下不移动。具体而言,因此不需要炉篦下层结构,该炉篦下层结构对条提供以构造成接收和固连适配器。相反,可能利用标准(例如,模块化)炉篦下层结构,因为根据本发明额外提供的至少一个适配器可与其分开地固连。
[0021] 在至少一个不动适配器的排和邻近其的条的排之间,优选地提供密封装置。借助于此类型的密封装置,可能避免散装材料穿过适配器和邻近的条之间的相对移动所需的间隙行进且行进到炉篦下空间中。
[0022] 特别优选的是,密封装置在至少一个适配器的邻近于条的侧面上包括纵向槽,该纵向槽从适配器的较高侧缩回,且邻近的条的细长带与该纵向槽接合。作为此类比较简单且因此故障安全的构造的结果,可实现期望的密封。上述条上的带可优选地采用有度带的形式,其中,该有角度带的一个分支然后可形成条的其上放置散装材料的较高侧的至少一部分。因为密封装置的与散装材料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布置在条上且因此与其一起移动,所以对应的密封装置实际上不使炉篦的边缘处的不移动区域增大超过该至少一个适配器的较高侧。
[0023] 可优选地对密封装置通。这意味着,来自炉篦下空间的气体可穿过密封装置流动至炉篦的较高侧。作为此类型的气体流动的结果,可减少散装材料到密封装置中的穿透和材料的剩余物掉落穿过炉篦的可能性。
[0024] 优选的是,至少一个适配器的较高侧具有保持材料的至少一个凹槽(recess)。在散装材料冷却的情形中,已被冷却的材料可积聚在此类型的凹槽中,且因此阻止适配器与仍热的散装材料之间的直接接触。换言之,可对至少一个适配器实现相对于磨损的固有保护。附图说明
[0025] 现在将通过参考附图,使用有利实施例作为示例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示出用于利用气体来处理散装材料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2示出来自图1的装置的炉篦的示意平面图;
图3示出穿过根据图1的装置的截面;
图4以更大的比例示出图3的细节;且
图5示出来自图4的细节的示意三维例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图1例示用于利用气体来处理散装材料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示范实施例。此装置1为散装材料冷却器,其中,使用冷却气体来冷却来自窑90的热水泥熔渣。图3示出来自图1的A-A截面。
[0027] 来自窑90的水泥熔渣或散装材料穿过装载轴2,首先落到装置1的装载区段3上,且由于装载区段3的倾斜布置而从该处落到炉篦4上。从炉篦下空间5对炉篦4通风,即,冷却空气在其(已被通过热散装材料加热)被通过布置在装置1的上层结构6中的空气出口6'引导离开之前从炉篦下空间5流动穿过炉篦4和放置在其上的散装材料,且在适当的情况下被供给至另一用途(功率生成,用于预加热等)。如可在图3中所见的,上层结构6沿横向于传送方向80的方向在炉篦4上方延伸。
[0028] 待冷却的散装材料被通过炉篦4沿传送方向(由箭头80指示)从装载区段3传送至装置的排出端7,且借助于传送带91从该处运输走。如参考图2在下面更详细地解释的,用于此目的的炉篦4采用移动基底的形式。
[0029] 图2示出图1中的装置1的装载区段3和炉篦4的示意和简化平面图。装载区段3包括多个静止瓦8,在静止瓦8上方,掉落在其上的散装材料朝炉篦4滑动。炉篦4包括多个互相邻近的排10,排10各自包括多个细长条11,该多个细长条11沿传送方向一个在另一个后面地布置。气体可流动穿过条11。换言之,条11形成为使得冷却空气可从炉篦下空间5流动穿过条11,且流到放置在条11上的散装材料中。出于此目的,条11在它们的支承散装材料的较高侧上具有气体通道开口,但出于清晰性的理由而不在图2中例示它们。在炉篦下空间5中提供下层结构9,在该下层结构9上安装条11的排10。炉篦下空间5可被沿纵向方向(即平行于传送方向80)和/或沿横向方向分成室,以便在长度和/或宽度内提供不同的通风区。
[0030] 条11的排10可各自沿传送方向80前后移动,其中,排10的条11连接于彼此,使得它们一起移动。控制条11的排10的驱动(未例示),使得两个邻近的排10的条11的向前行程同时进行,而两个邻近的排10的条11的向后行程在不同时间发生。作为此移动方案的结果,通过移动基底原理来实现散装材料沿传送方向80的传送。如可在根据图2的方案中直接看见的,炉篦4仅包括三种不同尺寸的条11,但所有条11的沿横向于传送方向80的方向的宽度都是相同的。通过对应地使用标准条11,可以以低成本制造炉篦4的对应区域,其另一原因是利用标准下层结构9和驱动的可能性。
[0031] 在条11的排10的两侧中的各个上提供适配器13的排12,适配器的沿横向于传送方向80的方向的宽度比条11的宽度的一半小。适配器13是不移动的,且因此不同于条11,具体而言不可沿传送方向前后移动。然而,类似于条11,气体可从炉篦下空间5穿过适配器13流动至较高侧。出于此目的,适配器13可在它们的较高侧上具有气体通道开口,但是出于清晰性的原因,未在图2中例示它们。
[0032] 图4详细地例示图3中的适配器13的排12周围的区域。如可在图4中所见的,排12的适配器13(实际上该排12的所有其他适配器)固定地固连于上层结构6。结果,适配器13一方面被固连以不移动,且另一方面,不需要调节下层结构9以用于将适配器13固定于其,所以可利用标准下层结构9。
[0033] 在适配器13的排12和邻近其的条11的排10之间提供密封装置14。密封装置14在适配器13的与条11邻近的侧面上包括纵向槽(longitudinal gutter)15,该纵向槽15从适配器13的较高侧缩回,且邻近的条11的细长有角度带(elongate angled strip)16与该纵向槽15接合(还参看图5)。空气可能流动穿过迷宫式间隙(该迷宫式间隙因此是由炉篦下空间5产生的),以用于对密封装置14通风,其结果,可降低散装材料将渗透到密封装置14中的可能性。
[0034] 图5以三维视图示意地例示炉篦4的在排12的适配器13的区域中的区段。如所例示的,适配器13具有两个凹槽17,在这两个凹槽17中可保持散装材料,以以此方式获得相对于磨损的固有保护。已提及的气体通道开口18布置在凹槽的底部中。
[0035] 同样可在图5中见到,条11也具有该类型的凹槽19,在其底部上布置气体通道开口20。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