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

申请号 CN201180071153.X 申请日 2011-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3562648A 公开(公告)日 2014-02-05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本村祐治; 森本修; 岛本大祐; 东幸志;
摘要 本 发明 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A),具有 压缩机 (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第一节流装置(26)及热源侧换热器(12),制冷剂在它们之间循环而构成制冷循环;热介质循环回路(B),具有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 泵 (31)及多个利用侧换热器(35),热介质在它们之间循环,其中,还具有:热介质蓄能部(60),被连接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并存储热介质;蓄能部内换热器(25c),被连接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通过被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加热或冷却热介质蓄能部(60)内的热介质,将在热介质蓄能部(60)中加热且存储在热介质蓄能部(60)的被加热蓄能的热介质输送到要求制热运转的利用侧换热器(35),或者将在热介质蓄能部(60)中被冷却且存储在热介质蓄能部(60)的被冷却蓄能的热介质输送到要求制冷运转的利用侧换热器(35)。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具有:
制冷剂循环回路,该制冷剂循环回路具有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及热源侧换热器,制冷剂在它们之间循环而构成制冷循环;
热介质循环回路,该热介质循环回路具有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及多个利用侧换热器,热介质在它们之间循环,
其特征在于,具有:
热介质蓄能部,该热介质蓄能部连接于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并存储所述热介质;
蓄能部内换热器,该蓄能部内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通过被供给的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加热或冷却所述热介质蓄能部内的所述热介质,
将在所述热介质蓄能部中被加热且存储在所述热介质蓄能部的被加热蓄能了的所述热介质输送到要求制热运转的所述利用侧换热器,
或者,
将在所述热介质蓄能部中被冷却且存储在所述热介质蓄能部的被冷却蓄能了的所述热介质输送到要求制冷运转的所述利用侧换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侧换热器开始运转时,将所述被加热蓄能或所述被冷却蓄能了的所述热介质输送到要求所述制热运转或所述制冷运转的所述利用侧换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蓄能是在所述利用侧换热器进行所述制冷运转的过程中进行的,或者是在不向所述利用侧换热器供给所述热介质时进行的,
所述冷却蓄能是在所述利用侧换热器进行所述制热运转过程中进行的,或者是在不向所述利用侧换热器供给所述热介质时进行的。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介质蓄能部内的所述热介质蓄能的过程中,所述热介质经由所述热介质蓄能部在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中循环。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室外单元,该室外单元具有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及所述热源侧换热器;
中继单元,该中继单元具有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及所述泵;
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具有所述多个利用侧换热器;
热介质蓄能部装置,该热介质蓄能部装置具有所述热介质蓄能部及所述蓄能部内换热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介质蓄能部装置具有:
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该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切换所述热源侧制冷剂相对于所述蓄能部内换热器的流入或流出;
第二节流装置,该第二节流装置使从所述蓄能部内换热器流出的所述热源侧制冷剂或者流入所述蓄能部内换热器的所述热源侧制冷剂膨胀;
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该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开闭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和所述热介质蓄能部之间的流路。

说明书全文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空气调节装置中有如下结构: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那样,将热源机(室外机)配置在建筑物外,且将室内机配置在建筑物的室内。在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向被供给到室内机的换热器的空气散热(吸热),加热或冷却该空气。而且,被加热或冷却了的空气被送入空调对象空间来进行制热或制冷。
[0003] 作为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所使用的热源侧制冷剂,大多采用例如HFC(氢氟化合物)类制冷剂。另外,作为热源侧制冷剂提出了使用二化碳(CO2)等自然制冷剂。
[0004] 另外,还提出了各种利用配置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生成冷能或热能的被称为冷机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利用配置在室外机内的换热器对、防冻液等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将其输送到作为室内机的机盘管、板式加热器等来进行制热或制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另外,还提出了被称为废热回收型制冷机的、在热源机和室内机之间连接4条水配管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将被加热或被冷却了的水等同时供给到室内机,能够在室内机中自由地选择制冷或制热。
[0006] 另外,还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在各室内机的附近配置使1次制冷剂和2次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7] 另外,还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将在室外机中被加热或冷却了的热源侧制冷剂供给到搭载在分支单元内的换热器,将该被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或冷能通过该换热器传递到热介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中,室外机和分支单元之间通过2条配管连接。
[0008] 另外,还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在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空气调节装置中,使制冷剂从室外机循环到中继器,并使水等热介质从中继器循环到室内机,由此,在使水等热介质在室内机中循环的同时,减小热介质的输送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例如,第4页,图1等)[001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例如,第4、5页,图1等)[0013]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例如,第5~8页,图1、图2等)[0014]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例如,第5页,图1)
[0015] 专利文献5:WO10/049998号公报(例如,第3页,图1等)
[0016] 在专利文献1~5所记载的技术中,从暂时停止空调运转的状态再次开始运转时,或者,在切换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时,需要通过热源侧制冷剂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向室内机侧输送。另外,在专利文献1~5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利用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的制冷剂的热量抑制热介质配管内的热介质的冻结的冻结缓和模式中,也需要通过热源侧制冷剂对热介质进行加热并将其向室内机侧输送。
[0017] 像这样,将利用侧的换热器加热或冷却到规定的温度时,需要进行用于将热介质加热或冷却到规定温度的工作的时间。
[0018] 另外,将热介质加热或冷却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受热介质的总量的影响。因此,在大厦用多联空调那样的热介质的总量大的情况下,用于将热介质加热或冷却到规定温度的时间变长。
[0019] 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5记载的技术中,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再开始、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的切换、及冻结缓和模式的执行需要花费时间。
[0020] 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技术中,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加热或冷却热介质,并将其向室内机侧输送。也就是说,由于通过热介质配管连接热源机和室内机,所以循环路径相应地变长。这里,热介质与热源侧制冷剂相比,当要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的工作的热量时,输送动力等对能量的消耗量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2记载的技术中,与热介质的循环路径变长的量相应地,输送动力变得非常大。
[0021]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具有多个室内机,为了能够对这些室内机分别选择制冷或制热,从室外侧到室内侧通过4条配管连接。另外,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中,分支单元和延长配管之间的连接采用2条制冷配管、2条制热配管的合计4条配管,其结果,具有与室外机和分支单元通过4条配管连接的系统类似的结构。
[0022] 像这样,在专利文献2、4记载的技术中,从室外侧到室内侧必须连接4条配管,施工性差。
[0023] 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中,按每个室内机独立地搭载用于输送热介质的。由此,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中,不仅与泵的台数相应地成为昂贵的系统,噪音还大,不是实用的结构。
[0024] 而且,由于制冷剂流动的换热器配置在室内机的附近,所以存在制冷剂在室内或室内的附近泄漏的可能性。
[0025] 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中,由于热交换后的1次制冷剂流入与热交换前的1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所以在连接了多个室内机的情况下,各室内机不能发挥最大能力,成为浪费能量的结构。
[0026] 在专利文献5记载的技术中,在将单一制冷剂或近共沸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使用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在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制冷剂使用的情况下,将制冷剂-热介质间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因制冷剂的饱和液体温度和饱和气体温度的温度梯度,水等热介质可能会冻结。由此可知,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只有能够良好地控制循环的热介质的温度,才能实现节能。

发明内容

[0027]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1个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能够缩短暂时停止的空调运转的再开始、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的切换、以及冻结缓和模式的执行中的至少1个所需的时间。
[0028]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其具有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及热源侧换热器,制冷剂在它们之间循环而构成制冷循环;热介质循环回路,其具有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泵及多个利用侧换热器,热介质在它们之间循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热介质蓄能部和蓄能部内换热器,上述热介质蓄能部连接于热介质循环回路,并存储热介质,上述蓄能部内换热器连接于制冷剂循环回路,通过被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加热或冷却热介质蓄能部内的热介质,该空气调节装置将在热介质蓄能部中被加热且存储在热介质蓄能部中的被加热蓄能了的热介质输送到要求制热运转的利用侧换热器,或者,将在热介质蓄能部中被冷却且存储在热介质蓄能部中的被冷却蓄能了的热介质输送到要求制冷运转的利用侧换热器。
[0029] 发明的效果
[0030]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将热源侧制冷剂供给到蓄能部内换热器,对存储在热介质蓄能部中的热介质进行加热蓄能或冷却蓄能。而且,空气调节装置在空调运转的再开始之前,将该被加热蓄能或冷却蓄能了的热介质输送到利用侧换热器,所以,能够缩短空调运转的再开始、制热运转和制冷运转的切换、以及冻结缓和模式的执行中的至少1个所需的时间。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要图。
[003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0033]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蓄能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4]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5]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蓄能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6]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7]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8] 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9] 图9是表示热介质配管相对的热介质蓄能槽的连接位置与图2不同的制冷剂回路图。
[0040] 图10是表示与图2所示的热介质配管相对的热介质蓄能槽的连接位置的其他例子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42] 实施方式
[0043]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设置例的概要图。
[0044]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内空间达到设定温度时,停止向设置在室内单元3中的利用侧换热器35供给热介质(温度传感器关闭)。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即使室内空间没有达到设定温度,只要有来自用户的指示,则不仅使热介质向设置在室内单元3中的利用侧换热器35的供给停止,还使附加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中的风扇的运转停止(停止模式)。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内空间达到设定温度时,执行温度传感器关闭并调整室内空间的温度,另外,从用户接收到运转停止的指示时,执行停止模式。
[0045] 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能够缩短从温度传感器关闭状态或停止模式再次开始空调运转(制热运转、制冷运转等)时的启动时间的功能。
[0046] 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即制冷剂循环回路A及使热介质循环的热介质循环回路B,各室内单元3能够选择制冷运转、制热运转。这里,将室内单元3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模式称为全制冷运转模式,将室内单元3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模式称为全制热运转模式,将执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3混合存在的模式称为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此外,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下,存在制冷负载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制热负载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0047]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室外单元(热源机)1、多台室内单元3、设在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3之间的1台中继单元2。中继单元2用于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通过供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通过供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配管5连接。而且,室外单元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通过中继单元2被配送到室内单元3。
[0048] 室外单元1通常配置在大厦等建筑物9外的空间(例如,屋顶等)即室外空间6,并通过中继单元2向室内单元3供给冷能或热能。
[0049] 中继单元2将由室外单元1生成的热能或冷能传递到室内单元3。该中继单元2能够作为与室外单元1及室内单元3分开的框体,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及室内空间7分开的位置。另外,中继单元2通过制冷剂配管4连接于室外单元1,另外,还通过热介质配管5连接于室内单元3。
[0050] 室内单元3配置在能够向建筑物9的内部的空间(例如,起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并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在图1中,图示了室内单元3为天花板嵌入式的结构,但不限于此。
[0051] 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参照图2)能够对室外单元1生成的热能或冷能进行蓄能。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所设置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置于空间8等。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通过制冷剂配管62a~62c连接于中继单元3的制冷剂配管4。另外,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通过热介质配管61a~61d连接于中继单元3的热介质配管5。
[0052] 热源侧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输送到中继单元2。被输送的热源侧制冷剂在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后述)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对热介质进行加热或冷却。也就是说,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中被加热或冷却而成为热水或冷水。在中继单元2中形成的热水或冷水由热介质输送装置(后述)通过热介质配管5被输送到室内单元3,在室内单元3中用于对室内空间7进行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0053] 作为热源侧制冷剂可以使用例如R-22、R-134a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化学式内含有双键的CF3、CF=CH2等地球变暖系数的值较小的制冷剂或其混合物,或者CO2或丙烷等自然制冷剂。
[0054] 另一方面,作为热介质例如可以使用水、防冻液、水和防冻液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此外,对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采用水作为热介质的情况进行说明。
[0055]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使用2条制冷剂配管4连接,中继单元2和各室内单元3使用2条热介质配管5连接。像这样,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使用2条配管(制冷剂配管4、热介质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单元1、中继单元2及室内单元3),施工变得容易。
[0056] 此外,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中继单元2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并且设置在与室内空间7分开的空间即天花板里侧等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的状态。中继单元2除此以外还能够设置在电梯等所在的共用空间等。另外,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内单元3为天花板箱式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天花板嵌入式或天花板悬挂式等,只要能够直接或者通过管道等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可以是任意种类的结构。
[0057] 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外单元1被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室外单元1也可以设置在带有换气口的机械室等被包围的空间,只要能够通过排气管道将废热排出到建筑物9外,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单元1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将室外单元1设置在这样的场所,也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
[0058] 另外,中继单元2也可以设置在室外单元1的附近。但是,像这样将中继单元2设置在室外单元1的附近的情况下,需要留意从中继单元2连接到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配管5的长度。这是因为,从中继单元2到室内单元3的距离变长时,热介质的输送动力相应地变大,节能的效果差。
[0059] 而且,室外单元1、中继单元2及室内单元3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1所示的台数,根据设置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建筑物9来决定台数即可。
[0060] 相对于1台室外单元连接多台中继单元2的情况下,能够将该多台中继单元2分散地设置在大厦等建筑物中的共用空间或天花板里侧等空间。由此,能够利用各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负担空调负载。另外,能够将室内单元3设置在各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输送装置的输送允许范围内的距离或高度,能够实现对大厦等建筑物整体的配置。
[0061]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2所示,经由中继单元2所具有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由制冷剂配管4连接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另外,经由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由热介质配管5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而且,经由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由制冷剂配管62a~62c连接中继单元2和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
[0062] 也就是说,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使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和通过热介质配管5被供给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另外,蓄能槽内换热器25c使通过制冷剂配管62a~62c被供给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后述的热介质蓄能槽60内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0063] 此外,关于制冷剂配管4、热介质配管5及制冷剂配管62a~62c,在后面进行说明。
[0064] [室外单元1]
[0065] 在室外单元1中,通过制冷剂配管4连接并搭载有压缩机10、四通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换热器12和储液器19。另外,在室外单元1中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及止回阀13a~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及止回阀13a~13d,无论是制热运转模式或制冷运转模式,空气调节装置100都能够使从室外单元1流入中继单元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向成为固定方向。
[0066] 压缩机10吸入制冷剂,对该制冷剂进行压缩而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并向制冷剂循环回路A输送。该压缩机10的排出侧连接于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吸入侧连接于储液器19。压缩机10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即可。
[0067] 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对压缩机10的排出侧和止回阀13d、以及热源侧换热器12和储液器19的吸入侧进行连接。另外,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对压缩机10的排出侧和热源侧换热器12、以及止回阀13c和储液器19的吸入侧进行连接。
[0068] 热源侧换热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功能,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风机被供给的空气的流体和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该热源侧换热器12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一方连接于止回阀13b,另一方连接于储液器19的吸入侧。另外,热源侧换热器12在制冷运转模式时,一方连接于压缩机10的排出侧,另一方连接于止回阀13a。热源侧换热器12例如由能够在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和通过翅片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翅片管式换热器构成即可。
[0069] 储液器19存储因制热运转模式时和制冷运转模式时的不同而产生的剩余制冷剂、和对应转移运转的变化(例如,室内单元3的运转台数的变化)的剩余制冷剂。该储液器19在制热运转模式时,其吸入侧连接于热源侧换热器12,排出侧连接于压缩机10的吸入侧。另外,储液器19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其吸入侧连接于止回阀13c,排出侧连接于压缩机10的吸入侧。
[0070] 止回阀13c设置在中继单元2和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允许热源侧制冷剂沿规定方向(从中继单元2向室外单元1的方向)流动。
[0071] 止回阀13a设置在热源侧换热器12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允许热源侧制冷剂沿规定方向(从室外单元1向中继单元2的方向)流动。
[0072] 止回阀13d设置在第一连接配管4a上,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中继单元2流通。
[0073] 止回阀13b设置在第二连接配管4b上,在制热运转时使从中继单元2返回的热源侧制冷剂向压缩机10的吸入侧流通。
[0074] 第一连接配管4a在室外单元1内连接以下配管: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止回阀13c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止回阀13a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第二连接配管4b在室外单元1内连接以下配管:止回阀13c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热源侧换热器12和止回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此外,在图2中,作为例子示出了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不一定必须设置它们。
[0075] [室内单元3]
[0076] 在室内单元3中具有利用侧换热器35a~35d(有时还简称为利用侧换热器35)。该利用侧换热器35通过热介质配管5连接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d(有时还简称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并通过热介质配管5连接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
33d(有时还简称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该利用侧换热器35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风机被供给的空气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0077] 在图2中,示出了4台室内单元3a~3d通过热介质配管5连接于中继单元2的情况的例子。另外,与室内单元3a~3d相应地,利用侧换热器35也从纸面下侧开始分为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b、利用侧换热器35c、利用侧换热器35d。此外,室内单元3的连接台数不限于4台。
[0078] [中继单元2]
[0079] 在中继单元2中搭载有:2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有时还简称为热介质间换热器25);2个第一节流装置26a、26b(有时还简称为第一节流装置26);2个开闭装置(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有时还简称为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2个泵31a、31b(有时还简称为泵31);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有时还简称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有时还简称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d(有时还简称为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
[0080] 热介质间换热器25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发挥功能,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将在室外单元1中生成的被存储在热源侧制冷剂中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热介质。也就是说,进行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发挥功能,将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传递到热介质,进行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将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传递到热介质。
[0081] 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第一节流装置26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另外,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第一节流装置26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之间,在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
[0082] 第一节流装置26具有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对热源侧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第一节流装置26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上游侧。第一节流装置26b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上游侧。第一节流装置26可以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0083] 开闭装置27及开闭装置29例如由通过通电而能够进行开闭动作的电磁阀等构成,用于开闭设置有它们的流路。也就是说,开闭装置27及开闭装置29根据运转模式来控制开闭,并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
[0084] 开闭装置27设置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连接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的制冷剂配管4中的位于纸面最下段的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29设置在对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的配管(旁通管20)上。此外,开闭装置27及开闭装置29只要能够开闭设置有它们的流路即可,可以是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控制开度的装置。
[0085] 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例如由四通阀等构成,根据运转模式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向,以便使热介质间换热器25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发挥作用。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路中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下游侧。
[0086] 泵31使在热介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泵31a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热介质配管5上。泵31b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热介质配管5上。泵31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能够根据室内单元3中的负载的大小调整其流量即可。
[0087]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用于切换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和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的连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设置了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三通之一连接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三通之一连接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三通之一连接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此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开始图示出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另外,关于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的切换,还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的切换。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例如可以由三通阀等构成。
[0088]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用于切换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和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的连接。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设置了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三通之一连接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三通之一连接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三通之一连接于利用侧换热器35,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此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开始图示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另外,关于热介质流路的切换,不仅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完全的切换,还包括从一方向另一方的部分的切换。该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例如可以由三通阀等构成。
[0089] 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由能够控制开口面积的二通阀等构成,控制在热介质配管5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量。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设置了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一方连接于利用侧换热器35,另一方连接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并被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即,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根据流入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的温度及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调整流入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的量,能够将与室内负载相应的最佳的热介质量提供给室内单元3。
[0090] 此外,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开始图示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b、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c、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另外,也可以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且在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和利用侧换热器35之间。而且,在室内单元3中,在停止模式或温度传感器关闭等不需要负载的时候,通过使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全闭,能够停止向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供给。
[0091] 此外,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或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中,若使用附加了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功能的装置,还能够省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
[0092] 另外,在中继单元2中,设置有用于检测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出口侧的热介质的温度的2个温度传感器40a、40b(有时还简称为温度传感器40)。由温度传感器40检测出的信息(温度信息)被发送到对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动作进行综合控制的控制装置50,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流量的调整等的控制。此外,作为例子示出了控制装置50搭载于中继单元2内的状态,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搭载于室外单元1或室内单元3,或者以能够与各单元通信的方式搭载。
[0093] 温度传感器40用于检测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即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出口处的热介质的温度。温度传感器40a设置于泵31a的热介质吸入侧的热介质配管5。温度传感器40b设置于泵31b的热介质吸入侧的热介质配管5。温度传感器40例如可以由热敏电阻等构成。
[0094] 另外,控制装置50由微机等构成,基于各种检测构件的检测结果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控制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风机的转速(包括开/关)、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第一节流装置26的开度、第二节流装置26c的开度、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切换、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的切换、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的驱动、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的驱动、开闭装置27、29的开闭、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的开闭等。也就是说,控制装置50控制构成这些各种设备的执行器等,并执行后述的各运转模式及实施热介质流路向热介质蓄能槽60的切换。
[0095] 供热介质流动的热介质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连接的部分和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连接的部分构成。热介质配管5对应于与中继单元2连接的室内单元3的台数分支(这里是各分4支)。而且,热介质配管5中的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连接的部分和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连接的部分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连接。通过控制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来决定是使来自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
[0096] [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
[0097] 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搭载有热介质蓄能槽60、第二节流装置26c、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和2个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37b(有时还简称为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另外,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通过制冷剂配管62a~62c连接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并通过热介质配管61a~61d连接于热介质循环回路B。
[0098] 热介质蓄能槽60(热介质蓄能部)用于存储热介质。另外,热介质蓄能槽60具有用于将在室外单元1中生成的热能或冷能传递到所存储的热介质(加热蓄能或冷却蓄能)的蓄能槽内换热器25c(蓄能部内换热器)。即,被加热蓄能的热介质是指在热介质蓄能槽60中被加热并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中的热介质。另外,被冷却蓄能的热介质是指在热介质蓄能槽60中被冷却并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中的热介质。
[0099] 该被传递了热能或冷能的热介质对应于以下说明的各运转模式,被供给到利用侧换热器35而用于制热或制冷。
[0100] 室外单元1中生成的热能或冷能通过制冷剂配管62a~62c流入热介质蓄能槽60的蓄能槽内换热器25c,存储在该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能或冷能被传递给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中的热介质。而且,被传递了热能或冷能而被加热或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配管61a~61d流入热介质循环回路B,然后,被供给到利用侧换热器35。
[0101] 蓄能槽内换热器25c(蓄能构件内换热器)使从制冷剂循环回路A流入到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的制冷剂和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一方连接于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另一方连接于第二节流装置26c,另外,相对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并联地连接。另外,蓄能槽内换热器25c设置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槽内。蓄能槽内换热器25c也可以例如如图2所示地将制冷剂用配管构成为盘管状,也可以采用板翅片式的换热器等。
[0102] 第二节流装置26c具有作为减压阀或膨胀阀的功能,对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第二节流装置26c的一方连接于制冷剂配管62c,另一方连接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第二节流装置26c可以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装置、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
[0103] 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例如由四通阀等构成,对应于运转模式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向,以便使蓄能槽内换热器25c作为冷凝器(散热器)或蒸发器起作用。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与制冷剂配管62a、62b及蓄能槽内换热器25c连接地设置。
[0104] 2个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37b由能够通过开口面积控制流路的开闭的二通阀等构成,对应于运转模式,控制流入热介质蓄能槽60的热介质的流量。
[0105] 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的一方连接于热介质配管61a,另一方连接于存储热介质的热介质蓄能槽60。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的一方连接于热介质配管61c,另一方连接于存储热介质的热介质蓄能槽60。
[0106] 制冷剂配管62a的一方连接于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另一方连接于制冷剂配管4中的、制冷剂从中继单元2朝向室外单元1的一侧的配管。
[0107] 制冷剂配管62b的一方连接于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另一方连接于制冷剂配管4中的、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朝向中继单元2的一侧的配管。
[0108] 制冷剂配管62c的一方连接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另一方连接于制冷剂配管4中的对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及第一节流装置26进行连接的配管。
[0109] 热介质配管61a的一方通过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连接于热介质蓄能槽60,另一方连接于对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进行连接的热介质配管5。
[0110] 热介质配管61b的一方连接于热介质蓄能槽60,另一方连接于对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进行连接的热介质配管5。
[0111] 热介质配管61c的一方通过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连接于热介质蓄能槽60,另一方连接于对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进行连接的热介质配管5。
[0112] 热介质配管61d的一方连接于热介质蓄能槽60,另一方连接于对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进行连接的热介质配管5。
[0113] 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设置在热介质配管5中的、连接热介质配管61a的位置和连接热介质配管61b的位置之间。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设置在热介质配管5中的、连接热介质配管61c的位置和连接热介质配管61d的位置之间。2个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36b(也被简称为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例如由能够开闭流路的二通阀构成,连接于中继单元2中的热介质循环回路B的热介质配管5。
[0114] 此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也可以由三通阀构成。也就是说,在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由三通阀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如上所述地,2个连接口连接于热介质配管5,剩余的1个连接口连接于热介质配管61a的另一方或热介质配管61b的另一方。另外,在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由三通阀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如上所述地,2个连接口连接于热介质配管5,剩余的1个连接口连接于热介质配管61c的另一方或热介质配管61d的另一方。
[0115] 而且,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换热器12、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制冷剂流路、第一节流装置26及储液器19而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通过热介质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热介质流路、泵31、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利用侧换热器35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也就是说,在各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上并联地连接有多台利用侧换热器35,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作为多个系统。
[0116] 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经由设置于中继单元2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经由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连接。即,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通过使用这样的结构,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实现与室内负载相应的最佳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0117] 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运转模式包括所驱动的室内单元3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所驱动的室内单元3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全制冷运转模式、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的制冷负载比制热负载大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中的制热负载比制冷负载大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这些各运转模式能够通过组合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切换、以及开闭装置27和开闭装置29的开闭来执行。
[0118] 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的使用了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运转模式包括制热蓄能模式、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制冷蓄能模式、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及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
[0119] 制热蓄能模式是指对于在室内单元3中实施制热运转时能够利用的热能进行蓄能(加热蓄能)的运转模式。
[0120] 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是指将在制热蓄能模式中蓄能的热能输送到室内单元3的利用侧换热器35的运转模式。
[0121] 制冷蓄能模式是指对于在室内单元3中实施制冷运转时能够利用的冷能进行蓄能(冷却蓄能)的运转模式。
[0122] 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是指将在制冷蓄能模式中蓄能的冷能输送到室内单元3的利用侧换热器35的运转模式。
[0123] 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是指,在室内单元3中持续进行制冷运转的状态下,对实施制热运转时能够利用的热能进行蓄能(加热蓄能)的运转模式。
[0124] 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是指,在室内单元3中持续制热运转的状态下,对实施制冷运转时能够利用的冷能进行蓄能(冷却蓄能)的运转模式。
[0125] 以下,对这些各个模式进行说明。
[0126] [制热蓄能模式(停止模式)]
[0127]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蓄能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3中,作为一个例子对4个室内单元3a~3d为停止模式的状态的制热蓄能模式进行说明。室内空间7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空气调节装置100向停止模式转移,停止从泵31a、31b向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供给热介质。另外,由于是停止模式,所以附加设置在4个利用侧换热器35的每一个上的风扇的运转也停止。
[0128] 此外,在图3中,粗线所示的配管表示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3中,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实线箭头表示。
[0129] 在制热蓄能模式(停止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从而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换热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2。
[0130] 在中继单元2中,由于4个室内单元3为停止模式,所以使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及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d关闭。另外,开闭装置27为关闭,开闭装置29为打开,第一节流装置26a及第一节流装置26b关闭。
[0131] 此外,泵31的动作、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的开闭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状态可以是任意的。
[0132] 而且,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被切换,从而连接蓄能槽内换热器25c和制冷剂配管62b。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的开闭也可以不实施。
[0133]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134]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第一连接配管4a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流入蓄能槽内换热器25c。
[0135] 流入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热介质蓄能槽60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第二节流装置26c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单元1。流入室外单元1的制冷剂通过第二连接配管4b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换热器12。
[0136] 而且,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从室外空间6的空气(以下还称为外部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0137] 此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26c的开度,以便使过冷(过冷却度)保持一定,该过冷是作为将在蓄能槽内换热器25c和第二节流装置26c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出口侧的温度之差而得到的。此外,在能够测定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中间位置的温度代替所换算的饱和温度使用。在该情况下,不用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
[0138]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进行说明。
[0139] 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从供给到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源侧制冷剂被传递冷能。也就是说,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通过制热蓄能模式(停止模式)蓄能。即,制热蓄能模式是指准备室内单元3的运转再开始而预先加热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的运转模式。
[0140] [制热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
[0141] 以下,参照图3,对冻结缓和模式的制热蓄能模式进行说明。冻结缓和模式是指抑制热介质配管5内的热介质冻结的运转。也就是说,在制热蓄能模式(停止模式)中,至少连接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利用侧换热器35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热介质配管5内的热介质不循环。因此,外部空气温度低时,该热介质配管5内的热介质可能冻结。因此,在制热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中,使泵31a、31b运转,并且打开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使热介质配管5内的热介质循环。此外,与制热蓄能模式(停止模式)同样地,附加设置在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
35d的每一个上的风扇停止。
[0142] 在制热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中的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的流动的说明中,关于相对于[制热蓄能模式(停止模式)]的变更点进行说明。
[0143] 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并开放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另外,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的3个连接口打开,以便使从泵31a及泵31b供给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35d的每一个。另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的3个连接口打开,以便使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d被送入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配管61b、61d的每一个。由此,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
[0144] 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被关闭,被泵31a及泵31b输送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循环。
[0145] 另外,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打开。
[0146] 关于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与[制热蓄能模式(停止模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0147] 在制热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中,在蓄能槽内换热器25c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到热介质,通过泵31a及泵31b使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被泵31a及泵31b加压而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另一方面,在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中,分别附加设置的风扇的运转停止。因此,不从室内单元3向室内供给冷却了的空气。
[0148]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此时,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成为全开,热介质以最大流量在热介质回路内循环。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流入热介质配管61b、61d的每一个。而且,流入热介质配管61b、61d的每一个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
[0149] 热介质蓄能槽60内的热介质的一方在经由热介质配管61a流入中继单元2之后,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另一方在通过热介质配管61c流入中继单元2之后,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而且,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再次被吸入泵31a,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热介质再次被吸入泵31b。
[0150] 在制热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的情况下,使泵31a、31b运转。也就是说,热介质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而且,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从供给到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源侧制冷剂被传递热能。由此,空气调节装置100不仅能够向热介质蓄能,还能够通过泵31a、31b使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热介质配管5中流动,所以能够抑制热介质配管5中的热介质冻结。
[0151] [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
[0152]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此外,在图4中,粗线所示的配管示出了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4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该图4中,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全部产生制热负载。也就是说,4个室内单元3a~3d全部执行制热运转。
[0153] 在图4所示的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便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换热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2。
[0154] 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被关闭,被泵31a及泵31b输送的热介质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循环。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热侧,开闭装置27关闭,开闭装置29打开。另外,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的3个连接口打开,以便使从泵31a及泵31b供给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35d的每一个。另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的3个连接口打开,以便使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
34a~34d被送入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配管61b、61d的每一个中。
[0155] 而且,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被切换到制热侧,第二节流装置26c全闭。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打开。
[0156] 图4所示的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与全制热运转模式相同。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第一连接配管4a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第一节流装置26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该二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单元1。流入室外单元1的制冷剂通过第二连接配管4b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的热源侧制冷剂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从室外空间6的空气(以下还称为外部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0157] 此外,第二节流装置26c的开度成为全闭,因此热源侧制冷剂没有被供给到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
[0158]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中,使制热蓄能模式中被加热了的热介质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也就是说,通过制热蓄能模式,热介质从供给到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源侧制冷剂被传递热能并蓄能,通过泵31a及泵31b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由此,被泵31a及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中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
[0159]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载所必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分支并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热介质与热介质蓄能槽60内的热介质被搅拌,通过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再次流入中继单元2内,流入并通过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再次被吸入泵
31a及泵31b。
[0160]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制热蓄能模式(停止模式),能够为了准备室内单元3的运转再开始而预先加热(加热蓄能)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而且,当制热运转再开始时,通过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将加热蓄能了的热介质输送到利用侧换热器35,所以能够缩短制热运转的启动时间。
[0161] [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
[0162]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蓄能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5中,作为一例说明4个室内单元3a~3d为停止模式的状态的制冷蓄能模式。室内空间7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空气调节装置100向停止模式转移,停止从泵31a、31b向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供给热介质。另外,由于是停止模式,所以附加设置在4个利用侧换热器35的每一个上的风扇的运转也停止。
[0163] 此外,在图5中,粗线所示的配管示出了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5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0164] 在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便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
[0165] 在中继单元2中,由于4个室内单元3是停止模式,所以使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及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d关闭。另外,开闭装置27打开,开闭装置29关闭,第一节流装置26a及第一节流装置26b关闭。
[0166] 此外,泵31的动作、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的开闭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状态可以是任意的。
[0167] 而且,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切换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从而连接制冷剂配管62a和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的开闭也可以不实施。
[0168]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169]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进行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然后,通过止回阀13a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在通过开闭装置27之后,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在第二节流装置26c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并流入蓄能槽内换热器25c。
[0170] 流入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蓄能槽60的热介质吸热,同时蒸发气化,成为低温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及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单元1。流入室外单元1的制冷剂经由止回阀13c、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0171] 此时,控制第二节流装置26c的开度,从而使过热(过热度)保持一定,该过热是作为将在蓄能槽内换热器25c和第二节流装置26c之间流动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压力换算成饱和温度的值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出口侧的温度之差得到的。此外,在能够测定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中间位置的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中间位置的温度代替所换算的饱和温度使用。在该情况下,不用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廉价地构成系统。
[0172]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进行说明。
[0173] 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从供给到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源侧制冷剂被传递热能。也就是说,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通过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能够对冷能进行蓄能。即,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是为了准备室内单元3的运转再开始而将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预先冷却的运转模式。
[0174] [制冷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
[0175] 参照图5,对冻结缓和模式的制冷蓄能模式进行说明。在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中,至少连接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利用侧换热器35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热介质配管5内的热介质不循环。因此,当外部空气温度低时,该热介质配管5内的热介质可能冻结。因此,在制冷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中,使泵31a、31b运转,并且打开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使热介质配管5内的热介质循环。此外,与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同样地,附加设置在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的每一个上的风扇停止。
[0176] 在图5所示的制冷蓄能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从而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
[0177] 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另外,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的3个连接口打开,从而使从泵31a及泵31b被供给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35d的每一个。另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的3个连接口打开,从而使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d被送入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配管61b、61d的每一个。由此,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
[0178] 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被关闭,由泵31a及泵31b输送的热介质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循环。
[0179] 另外,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打开。
[0180] 制冷剂循环回路A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与[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0181] 在制冷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中,在蓄能槽内换热器25c中,将热介质的热能传递到热源侧制冷剂,被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31a及泵31b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被泵31a及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另一方面,在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中,分别附加设置的风扇的运转停止。因此,不从室内单元3向室内供给被加热了的空气。
[0182]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此时,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全开,热介质以最大流量在热介质回路内循环。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流入热介质配管61b、61d的每一个。而且,流入热介质配管61b、61d的每一个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
[0183] 热介质蓄能槽60内的热介质的一方在经由热介质配管61a流入中继单元2之后,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另一方在经由热介质配管61c流入中继单元2之后,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而且,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再次被吸入泵31a,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热介质再次被吸入泵31b。
[0184] 在制冷蓄能模式(冻结缓和模式)的情况下,使泵31a、31b运转。即,热介质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而且,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从供给到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源侧制冷剂被传递冷能。由此,空气调节装置100不仅能够在热介质中蓄积冷能,还能够使热介质通过泵31a、31b在热介质配管5中流动,所以能够抑制热介质配管5中的热介质冻结。
[0185] [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
[0186]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此外,在图6中,粗线所示的配管示出了热源侧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6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在该图6中,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全部产生制冷负载。也就是说,4个室内单元3a~3d全部执行制冷运转。
[0187] 图6所示的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从而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
[0188] 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每一个与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关闭,由泵31a及泵31b输送的热介质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循环。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冷侧,开闭装置27打开,开闭装置29关闭。而且,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被切换到制冷侧,第二节流装置26c全闭。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关闭。
[0189] 图6所示的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与全制冷运转模式相同。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成为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然后,经由止回阀13a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液体或二相制冷剂在通过开闭装置27之后,在第一节流装置26中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并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二相制冷剂在从热介质吸热的同时蒸发气化,成为低温的气体制冷剂。该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及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单元1。流入室外单元1的制冷剂经由止回阀13c、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0190] 接下来,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0191] 在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中,使制冷蓄能模式中被冷却了的热介质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即,通过制冷蓄能模式,热介质从供给到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源侧制冷剂被传递冷能并对冷能蓄能,通过泵31a及泵31b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由此,被泵31a及泵31b加压并流出的热介质经由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而且,热介质在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中向室内空气散热,由此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冷。
[0192] 然后,热介质从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流出并流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载所必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d。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分支并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热介质与热介质蓄能槽60内的热介质被搅拌,并通过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及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再次流入中继单元2内,流入并通过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再次被吸入泵31a及泵31b。
[0193]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能够为了准备室内单元3的运转再开始而将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预先冷却(冷却蓄能)。而且,当制冷运转再开始时,通过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将该冷却蓄能了的热介质输送到利用侧换热器35,所以能够缩短制冷运转的启动时间。
[0194] [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
[0195]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中,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任意地产生冷能负载。此外,在图7中,示出了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产生冷能负载的例子。因此,泵31a及附加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的每一个上的风扇运转。此外,在图7中,粗线所示的配管示出了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7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0196] 在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便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换热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2。
[0197] 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c、34d。另外,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c、33d,以便使从泵31a供给的热介质分别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的每一个。而且,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c、32d,以便使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c、34d送入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由此,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之间循环。
[0198] 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打开,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关闭,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关闭。
[0199] 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被切换到制冷侧,开闭装置27关闭,开闭装置29关闭,第一节流装置26b关闭。此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
[0200] 而且,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被切换为一方连接于制冷剂配管62b,另一方连接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关闭。此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
[0201]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202]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第一连接配管4a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62a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蓄能槽内换热器25c。
[0203] 流入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气体制冷剂向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第二节流装置26c中膨胀并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第二节流装置26c通过制冷剂配管62b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低压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一节流装置26a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而蒸发,并冷却热介质。该低温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流出之后,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从中继单元2流出。从中继单元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单元1。
[0204] 流入室外单元1的低温低压的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连接配管4b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从外部空气吸热,并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0205] 此外,控制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第二节流装置26c的开度,以便使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出口制冷剂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目标值。此外,也可以使第二节流装置26c全开,利用第一节流装置26a控制过冷。
[0206]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0207] 首先,对未被用于制冷运转的热介质进行说明。通过使泵31b停止并且使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关闭,不从热介质配管61a、61b向热介质蓄能槽60供给热介质。此外,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从供给到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源侧制冷剂被传递热能。也就是说,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能够通过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对热能进行蓄能。
[0208] 对用于制冷运转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中,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中,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被传递到热介质,被冷却了的热介质通过泵31a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从泵31a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b、33d流入产生冷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a、35b、35d。
[0209] 在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中,进行通过热介质从室内空气吸热而实施的室内空间7的制冷运转。也就是说,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c、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载所必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用于制冷运转且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而温度稍上升了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c、34d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c、32d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再次被吸入泵31a。
[0210] 像这样,在从泵31a被送出且再次被吸入泵31a期间,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关闭,另外,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c、
32d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c、33d,以便将用于制冷的热介质供给到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由此,在室内单元3a、3c、3d中实施制冷运转的同时,能够对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加热并蓄能。
[0211] 此外,通过将从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和由温度传感器40a检测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能够负担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载。
[0212] [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
[0213] 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中,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任意地产生热能负载。此外,在图8中,示出了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产生热能负载的例子。因此,泵31a及附加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的每一个上的风扇运转。此外,在图8中,粗线所示的配管示出了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配管。另外,在图8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0214] 在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的情况下,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便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不经由热源侧换热器12地流入中继单元2。
[0215] 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b驱动,打开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c、34d。另外,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c、33d,以便使从泵31b供给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的每一个。而且,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c、32d,以便使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c、34d被送入的热介质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由此,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之间循环。
[0216] 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b打开,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关闭,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关闭。
[0217] 另外,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被切换到制热侧,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及第一节流装置26a关闭。此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
[0218] 而且,在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中,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被切换为一方连接于制冷剂配管62a且另一方连接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另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关闭。此外,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
[0219] 首先,对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0220]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压缩机10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第一连接配管4a从室外单元1流出。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
[0221] 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气体制冷剂向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散热,同时冷凝液化,成为液体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流出的液体制冷剂在第一节流装置26b中膨胀并成为低压二相制冷剂。该低压二相制冷剂从第一节流装置26b通过制冷剂配管62b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流入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的低压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节流装置26c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蓄能槽内换热器25c。
[0222] 流入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低压二相制冷剂从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吸热,同时蒸发气化。从蓄能槽内换热器25c流出的低压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及制冷剂配管62a流入中继单元2。流入中继单元2的低压二相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再次流入室外单元1。
[0223] 流入室外单元1的低压二相制冷剂通过第二连接配管4b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热源侧换热器12。而且,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的制冷剂在热源侧换热器12中从外部空气吸热,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热源侧换热器12流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及储液器19再次被吸入压缩机10。
[0224] 此外,控制中继单元2内的第一节流装置26b的开度,以便使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出口制冷剂的过冷(过冷却度)成为目标值。此外,也可以使第一节流装置26b全开,利用第二节流装置26c控制过冷。
[0225] 以下,对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0226] 首先,对未被用于制热运转的热介质进行说明。通过使泵31a停止并且使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b关闭,不从热介质配管61b、61d向热介质蓄能槽60供给热介质。此外,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从供给到蓄能槽内换热器25c的热源侧制冷剂被传递冷能。也就是说,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能够通过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进行蓄能。
[0227] 对用于制热运转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中,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热源侧制冷剂的热能被传递给热介质,被加热了的热介质通过泵31a在热介质配管5内流动。从泵31b被送出的热介质通过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b、33d流入产生热能负载的利用侧换热器35a、35b、35d。
[0228] 在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中,通过热介质向室内空气散热来进行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也就是说,此时,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c、34d的作用,热介质的流量被控制成负担室内所需的空调负载所必需的流量并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用于制热运转并通过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而温度稍上升的热介质通过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c、34d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c、32d流入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再次被吸入泵31b。
[0229] 像这样,在从泵31b被送出并再次被泵31b吸引期间,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关闭,另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c、32d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c、33d被切换为将被用于制冷的热介质供给到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由此,在室内单元3a、3c、3d中实施制热运转,同时,能够冷却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并对冷能蓄能。
[0230] 此外,将从利用侧换热器35a、35c、35d流出的热介质的温度和由温度传感器40b检测出的温度之差保持为目标值地进行控制,由此能够负担室内空间7所需的空调负载。
[0231] [热介质的总量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0232] 图9是用于说明使中继单元2及利用侧换热器35所占的热介质以外的热介质的总量增加时,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时间的线图。图9的横轴表示中继单元2及利用侧换热器35所占的热介质以外的热介质的总量的增加量。另外,图9的纵轴用比率(到达时间比例)表示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时间。也就是说,热介质的增加量为0(L)时,热介质的温度降低到规定温度的时间为1。
[0233] 此外,规定温度是任意的数值。即,图9所示的线图是设定了某规定温度时的一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继单元2及利用侧换热器35所占的热介质以外的热介质的总量简称为热介质的总量。
[0234] 如图9所示,可知,伴随着热介质的总量的增加,热介质降低到规定温度所需的到达时间比例变大,降低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变长。
[0235]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如图9所示地基于与热介质的总量的变化对应的到达时间比例之差,决定制热能力(压缩机10的转速等)和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的量等即可。
[0236] 图10是表示热介质蓄能槽60相对于热介质配管5的连接位置与图2不同的制冷剂回路图。另外,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5可以不像图2所示的制冷剂回路结构那样地连接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的流入侧的热介质配管5,而连接在对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中的任意2个进行连接的热介质配管5上。这里,如图10所示,没有设置利用侧换热器35c、35d。而且,热介质配管61a连接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d,热介质配管61b连接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另外,热介质配管61c连接于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c,热介质配管61d连接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执行制热蓄能模式、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制冷蓄能模式、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及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
[0237] [空气调节装置100所具有的效果]
[0238]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通过制热蓄能模式能够为了准备室内单元3的运转再开始而将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预先加热(加热蓄能)。而且,当制热运转再开始时,通过制热蓄能的放热模式,该加热蓄能了的热介质被输送到利用侧换热器35,从而能够缩短制热运转的启动时间。
[0239]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通过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能够在室内单元3中执行制热运转的同时,准备室内单元3的运转再开始而将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预先冷却(冷却蓄能)。由此,能够缩短将室内单元3的制热运转切换到制冷运转时所需的相反设置启动时间。
[0240]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通过制冷蓄能模式(停止模式)能够为了准备室内单元3的运转再开始而将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预先冷却(冷却蓄能)。而且,当制冷运转再开始时,通过制冷蓄能的放热模式,该被冷却蓄能了的热介质被输送到利用侧换热器35,因此能够缩短制冷运转的启动时间及从制冷运转向制热运转的切换时间。
[0241]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通过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能够在室内单元3中执行制冷运转的同时,准备室内单元3的运转再开始而将存储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预先加热(加热蓄能)。由此,能够缩短将室内单元3的制冷运转切换到制热运转时所需的相反设置启动时间。
[0242]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通过制热运转持续蓄能模式在任意的室内单元3中实施制热运转,同时能够将冷能蓄积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中。
[024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通过制冷运转持续蓄能模式在任意的室内单元3中实施制冷运转,同时能够将热能蓄积在热介质蓄能槽60的槽内的热介质中。
[0244] 而且,空气调节装置100执行冻结缓和模式,并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配管5中流动,由此,能够抑制热介质配管5中的热介质冻结。由此,能够缩短执行冻结缓和模式所需的时间。另外,即使作为热源侧制冷剂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c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时,也能够抑制热介质冻结。
[024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中,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通过热介质配管5连接,没有采用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3通过热介质配管5连接的结构。也就是说,由于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不通过热介质配管连接,能够相应地缩短热介质配管5的全长。由此,与热源侧制冷剂相比时,能够缩短输送效率相对低的热介质的输送距离,所以能够实现节能。
[0246] 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连接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的配管的条数为2条。另外,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的配管的条数为室内单元3的台数×2条。这样,由于连接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的配管(制冷剂配管4)以及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的条数少,所以配管施工变得容易。也就是说,提高了空气调节装置
100的施工性。
[0247] 另外,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没有采用按每个室内单元3a~3d独立地搭载用于输送热介质的泵31a、31b的结构。也就是说,空气调节装置100的泵的设置台数是2台,所以能够抑制成本升高及噪音。
[0248] 而且,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没有采用在室内单元3的附近配置制冷剂配管4的结构,所以抑制了热源侧制冷剂向室内空间或室内空间的附近泄漏。
[0249]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可以采用如下切换流路的结构,即,三通阀等切换三通流路的部件,或者组合两个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部件等。另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也可以是步进电机驱动式的混合阀等使三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也可以组合两个电子式膨胀阀等使二通流路的流量变化的部件等。该情况下,还能够防止由流路的突然开闭导致的水锤
[0250] 虽然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为二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具有三通流路的控制阀,连接于旁通利用侧换热器35的配管。另外,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可以使用能够以步进电机驱动方式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流量的部件,也可以采用二通阀,还可以采用封闭了三通阀的一端的结构。而且,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可以使用开闭阀等进行二通流路的开闭的部件,反复进行开/关来控制平均流量。
[0251] 虽然以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是四通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多个二通流路切换阀或三通流路切换阀,使制冷剂同样地流动地构成。
[0252] 另外,作为热介质间换热器25及第一节流装置26设置多个具有功能的部件,当然也没有问题。
[0253] 另外,虽然以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内置于中继单元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可以内置于室内单元3,也可以内置于中继单元2及室内单元3。
[0254] 虽然以空气调节装置100搭载有储液器19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搭载储液器19。另外,一般来说,在热源侧换热器12及利用侧换热器35上安装有风机,通过送风促进冷凝或蒸发的情况较多,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利用侧换热器35也可以使用利用了辐射的板式加热器这样的部件,作为热源侧换热器12也可以使用通过水或防冻液使热量移动的水冷式的部件。也就是说,作为热源侧换热器12及利用侧换热器35,只要是能够散热或吸热的构造的部件,无论什么种类都能够使用。
[0255] 关于利用侧换热器35及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虽然以设置了4个利用侧换热器35a~35d及4个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d的情况(合计4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为1组以上即可,不限于此。
[0256] 另外,虽然以具有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这两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冷却和/或加热热介质,设置几个都可以。而且,泵31a及泵31b不限于分别设置一个,也可以并联地连接多个小容量的泵。
[0257] 作为热介质可以使用例如载冷剂(防冻液)、水、盐水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也就是说,空气调节装置100通过作为热介质采用上述物质,有助于提高热介质向室内空间7的泄漏时的安全性。
[0258] 附图标记的说明
[0259] 1室外单元,2中继单元,3室内单元,3a~3d室内单元,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5热介质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换热器,13a~13d止回阀,15热介质蓄能槽装置,19储液器,20旁通管,25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热介质间换热器,25c蓄能槽内换热器,26第一节流装置,26a、26b第一节流装置,26c第二节流装置,27开闭装置,2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2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c第三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9开闭装置,31泵,31a、31b泵,32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4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4a~34d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35利用侧换热器,35a~35d利用侧换热器,36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6a、36b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37a、37b热介质流路开闭装置,40温度传感器,40a、40b温度传感器,50控制装置,60热介质蓄能槽,61a~61d热介质配管,62a~62c制冷剂配管,100空气调节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