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

申请号 CN201180004616.0 申请日 2011-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2695930B 公开(公告)日 2016-04-13
申请人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加藤隆博; 盐谷笃;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空调 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其能够高 精度 且迅速地填充最适量的制冷剂。一种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向经由制冷剂配管(2)连接室外机(10)和多台室内机(11)~(16)的闭环的制冷剂回路(3),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其中,在可以可靠地实际测定或假定的范围内,特定连接室外机(10)和配置于 建筑物 (40)的各层的多台室内机(11)~(16)之间的制冷剂配管(2A)~(2M)的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基于该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计算出该空调装置(1)中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由此,在预先追加填充该制冷剂量后,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自动填充制冷剂,直至达到规定的填充量。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向经由制冷剂配管连接有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的闭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其特征在于,
在可靠地实际测定或假定的范围内,能够特定连接所述室外机和设置于建筑物各层的多台所述室内机之间的制冷剂配管的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基于所述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计算出该空调装置中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在将所述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的制冷剂追加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之后,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将制冷剂自动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同时检测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是否填充了规定的填充量,将制冷剂自动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直至达到所述规定的填充量,
将所述制冷剂自动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直至达到所述规定量为止的速度,比将所述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的制冷剂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的速度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基于下述的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计算出所述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所述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是:从所述室外机的设置位置到沿建筑物的各层的纵配管位置的制冷剂配管的横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到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建筑物的各层的分支部位置的纵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以及用直线连接设置于所述各层的多台所述室内机中,从各层的所述纵配管位置到配置于距离最远处的所述室内机之间的分支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横配管的配管直径及到所述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位置的配管直径,作为由所述室外机的从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计算出所述制冷剂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分支配管的配管直径及所述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以后的配管直径,分别作为从配置于距离所述纵配管最远处的所述室内机的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计算出所述制冷剂量,或者,将所述分支配管的配管直径或者所述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以后的配管直径,分别作为从配置于距离所述纵配管最远处的所述室内机的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计算出所述制冷剂量。
5.一种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新已设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及室内机,通过再利用已设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更新后的所述室外机及所述室内机,来更新空调装置时,使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填充制冷剂。

说明书全文

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其能够向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高精度且迅速地追加填充最适量的制冷剂。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大楼等的空调的多种类型的空调装置,是在1台室外机上连接多台室内机的构成。在这种空调装置中,连接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之间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的长度,根据每个现场或连接的室内机的台数而改变,因此,有时需要在现场追加填充对应于连接配管的规格即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的量的制冷剂。在现场的制冷剂的追加填充,通常是基于连接配管的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通过计算求得规定的制冷剂量,追加填充其规定量的制冷剂。
[0003] 这样,一般是在现场基于连接配管的规格进行计算,算出追加填充的制冷剂的量的方法。因此,因为在新设置空调装置的现场,可以详细地掌握连接配管的规格,所以基于其数据可人为地或机械地容易且正确地计算出规定的制冷剂量。但是,在更新已设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及室内机,将连接配管原封不动进行再利用而更新空调装置的现场,有时连接配管的规格不清楚,有时不能正确地计算出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
[0004] 于是,已提供如:具备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的空调装置,该自动填充的功能是能够向制冷剂回路内自动地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还可以提供如下所述的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能够减少输入有关连接配管的信息的工夫,同时向制冷剂回路内自动地填充制冷剂,可高精度地判断其制冷剂量的合适与否的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50014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719246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924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 但是,如上所述,即使是具备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的空调装置,在连接配管的规格(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不清楚时,对于本来应追加填充的连接配管相当量的制冷剂,成为从零开始的填充。因此,存在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所需要的时间增长的问题。这是由于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时的制冷剂填充速度慢所致,空调装置的安装作业时间拖延也是原因之一。
[0012]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设立的,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其可高精度且迅速地向制冷剂回路追加填充最适量的制冷剂。
[0013]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采用以下手段。
[0015] 即,本发明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向经由制冷剂配管连接有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的闭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其特征在于,在可靠地实际测定或假定的范围内,能够特定连接所述室外机和设置于建筑物各层的多台所述室内机之间的制冷剂配管的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基于所述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计算出该空调装置中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由此,在预先追加填充该制冷剂量后,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自动填充制冷剂,直至达到规定的填充量。
[0016]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即使连接室外机和设置于建筑物各层的多台室内机之间的制冷剂配管的规格不清楚,通过在可以可靠地实测或假定的范围内,特定其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基于该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在预先追加填充了该制冷剂量后,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自动填充制冷剂,直至达到规定的填充量,因此,能够可正确地填充最终需要填充的规定量的制冷剂,而不会多或少。因此,可高精度地填充最适量的制冷剂,能够使空调装置稳定运行。另外,因为不需要从零开始自动填充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因此,制冷剂填充所需时间缩短,可缩短安装作业时间,实现安装作业的容易化。
[0017] 在上述本发明第一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中,也可以至少基于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计算出所述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该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是:从所述室外机的设置位置到沿建筑物的各层的纵配管位置的制冷剂配管的横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到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建筑物的各层的分支部位置的纵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以及用直线连接设置于所述各层的多台所述室内机中,从各层的所述纵配管位置到配置于距离最远处的所述室内机之间的分支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
[0018] 根据该方法,基于从室外机的设置位置到沿建筑物的各层的纵配管位置的制冷剂配管的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到制冷剂配管的建筑物的各层的分支部位置的纵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以及用直线连接设置于各层的多台室内机中,从各层的纵配管位置最到配置于最远处的室内机之间的分支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因此,即使连接室外机和设置于建筑物的各层的多台室内机之间的制冷剂配管的详细规格不清楚,基于可以可靠地实测或假定的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也可以计算出不超过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的范围的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预先追加填充其制冷剂。即,与室外机连接的横配管(主管)的长度及直径可以可靠地进行实测,到沿建筑物的各层的纵配管的长度及最初的分支部位置,配管直径即使实际的配管长度不清楚或不可实测,也可从建筑物的层高和横配管的直径进行假定。而且,与配置在各层的多台室内机连接的分支配管的长度及直径,即使实际的配管长度不清楚或不可实测,也可以从用直线连接从各层的纵配管位置到配置于最远处的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和其分支配管直径来假定。因此,通过基于这些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计算出制冷剂量,在不超过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的范围,能够可靠地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
[0019] 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中,也可以将所述横配管的配管直径及到所述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位置的配管直径,作为由所述室外机的机器种类或从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计算出所述制冷剂量。
[0020] 根据该方法,将横配管的配管直径及到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位置的配管直径,作为由室外机的机器种类或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计算出制冷剂量。因此,即使横配管及到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位置的配管的配管直径不清楚,也能够可靠地假定该横配管及纵配管是所谓的主管,保持原样地延长室外机近前的制冷剂配管。因此,通过将由室外机的机器种类或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配管直径,作为该横配管及纵配管的配管直径,可以高精度地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
[0021] 在上述发明第一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中,也可以将所述分支配管的配管直径及/或所述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以后的配管直径,分别作为从配置于距离所述纵配管最远处的所述室内机的机器种类或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计算出所述制冷剂量。
[0022] 根据该方法,将分支配管的配管直径及/或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以后的配管直径,分别作为由配置于距离纵配管最远处的室内机的机器种类或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计算出所述制冷剂量,因此,即使比方不清楚配设于各层的分支配管及/或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以后的配管的配管直径,至少也可以将该分支配管及/或纵配管的配管直径,可靠地假定为距离纵配管最远处的室内机的机器种类或与其室内机连接的制冷剂配管的配管直径。因此,通过将由配置于最远处的室内机的机器种类或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配管直径,作为分支配管及/或最初的分支部以后的纵配管的配管直径,可高精度地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
[0023] 本发明第二方式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通过更新已设的空调装置的所述室外机及所述室内机并将已设的制冷剂配管进行再利用、连接更新的所述室外机及所述室内机,来更新空调装置时,使用上述任一种方法填充制冷剂。
[0024] 根据上述本发明第二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填充方法,通过更新已设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及室内机,再利用已设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更新后的室外机及室内机,来更新空调装置时,使用上述任一种方法填充制冷剂。因此,例如即使已设的制冷剂配管的详细规格不清楚,也可以在可正确地实测或假定的范围内特定该配管长度和配管直径,基于该特定的配管长度和配管直径,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由此在预先填充该制冷剂量后,可以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自动填充制冷剂,直至达到规定的填充量。因此,即使对于再利用已设的制冷剂配管而更新的空调装置,也能够可靠且迅速地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而不会多或少。
[0025] 发明效果
[0026]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基于在能够可靠地实测或假定的范围内特定的制冷剂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预先追加填充了其制冷剂量后,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自动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因此,可正确地填充需要填充的规定量的制冷剂,而不会多或少。因此,可高精度地填充最适量的制冷剂,使空调装置稳定运行。另外,因为不需要从零开始自动填充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因此,制冷剂填充所需时间缩短,可缩短安装作业时间,实现安装作业的容易化。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填充方法的空调装置的设置方式例和制冷剂配管的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的假定方法的概念的概略立体图;
[0028] 图2是假定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的各层的分支配管的配管长度的方法的概念图
[0029] 图3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填充方法时的判断要领的流程图
[0030] 图4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填充方法的带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
[0032] 1 空调装置
[0033] 2 制冷剂配管
[0034] 2A 横配管
[0035] 2B、2H 纵配管
[0036] 2C、2D、2E、2F、2G、2I、2J、2K、2L、2M 分支配管
[0037] 3 制冷剂回路
[0038] 10 室外机
[0039] 11、12、13、14、15、16 室内机
[0040] 28 制冷剂检测回路
[0041] 30 制冷剂填充量检测装置
[0042] 40 大楼(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参照图1~图4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4] 图1表示应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填充方法的空调装置的设置方式例和表示制冷剂配管的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的假定方法的概念的概略立体图。
[0045]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表示有大楼用多种类型的空调装置1。该空调装置1的构成为,对于设置在大楼(建筑物)40的屋顶的1台室外机10,设置于1层及2层的天花板上的各3台室内机11~13及室内机14~16,经由制冷剂配管(气体侧配管及液体侧配管)2被连接,形成1系统的闭环的制冷剂回路3。
[0046] 构成该制冷剂回路3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2的规格(气体侧配管/液体侧配管的配管直径φ(mm)及配管长度(m)),例如,如图1所示,从设置于大楼40等的屋顶的室外机10沿屋顶在横方向延长的横配管2A为φ28.58mm/φ12.7mm×10m;从横配管2A沿大楼40的层高方向延长至2层的天花板部的纵配管2B被设定为φ28.58mm/φ12.7mm×20m;从纵配管2B分支到设置于2层天花板部的室内机11~13侧的分支配管2C被设定为φ19.05mm/φ9.52mm×2m;从分支配管2C延长的分支配管2D被设定为φ15.88mm/φ9.52mm×4m;从分支配管2C的前端延长至室内机13的分支配管2E被设定为φ12.7mm/φ6.35mm×2m;从分支配管2D的前端延长至室内机12的分支配管2F被设定为φ12.7mm/φ6.35mm×2m;从分支配管2D的前端延长至室内机11的分支配管2G被设定为φ12.7mm/φ6.35mm×8m。
[0047] 另外,从配管2B沿大楼40的层高方向延长至1层天花板部的纵配管2H被设定为φ19.05mm/φ9.52mm×4m,;进而分支到设置于1层天花板部的室内机14~16侧的分支配管2I、2J、2K、2L及2M,分别与上述分支配管2C、2D、2E、2F及2G同样,分支配管2I被设定为φ19.05mm/φ9.52mm×2m;分支配管2J被设定为φ15.88mm/φ9.52mm×4m;分支配管2K为φ12.7mm/φ6.35mm×2m;分支配管2L被设定为φ12.7mm/φ6.35mm×2m;分支配管2M被设定为φ12.7mm/φ6.35mm×8m。
[0048] 就上述空调装置1的情况而言,严格地说,作为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2的相当量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需要基于制冷剂配管2(此处的制冷剂配管2意思是决定追加制冷剂量的液体侧配管)的配管规格(配管直径及配管长度)进行计算。在该空调装置1中,各液体侧配管的每一配管直径的长度如下。
[0049] φ12.7mm的液体侧配管长度=配管2A:10m+配管2B:20m=30m
[0050] φ9.52mm的液体侧配管长度=配管2C:2m+配管2D:4m+配管2H:4m+配管2I:2m+配管2J:4m=16m
[0051] φ6.35mm的液体侧配管长度=配管2E:2m+配管2F:2m+配管2G:8m+配管2K:2m+配管2L:2m+配管2m:8m=24m
[0052] 由此,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kg),例如,是如下设定每一配管直径的平均1m长度的追加制冷剂量来计算
[0053] 追加制冷剂量=0.12kg×30m+0.059kg×16m+0.022kg×24m=5.072kg[0054] 此外,上述的每一配管直径的1m长度的追加制冷剂量仅为一个例子,各生产商会有微妙的差异。
[0055] 有将室外机10及室内机11~16更新为新的机器种类再利用已设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2更新空调装置1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记录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2的配管规格的数据被丢失,而完全无法判明配管规格。在如今的空调装置1中,大多带有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考虑通过自动填充来追加填充制冷剂。但是,存在如下难点,即,对于本来应填充的连接配管部分的制冷剂量,从零开始填充时,由于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时的填充速度较慢,制冷剂的填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0056] 于是,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以下的要领追加填充制冷剂。
[0057] 首先,如图3所示,在步骤S1中,判断是否获得安装现场的配管系统图或配管尺寸、配管长度等,YES时,进入步骤S2,NO时,进入步骤S3。在步骤S3中,判断是否可立即获得安装现场的配管系统图或配管尺寸、配管长度等,YES时,进入步骤S4,NO时,进入步骤S5。
[0058] 步骤S2及S4(获得图后)是以配管尺寸、长度等完全可假定的一方为对象,基于此计算出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追加封入(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另一方面,步骤S5是以配管尺寸、长度等未掌握或不能掌握的情况为对象,利用后述的方法推断配管尺寸、配管长度等,基于此,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后,追加封入该制冷剂量。在步骤S5中被填充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时,进入步骤S6,进行使用后述的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进行应追加填充制冷剂的自动运行,直至规定量。
[0059] 在上述步骤S2、S4及S6中,追加填充相当于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2的容量的规定量的制冷剂后,在步骤S7中,执行冷暖房运行、其它各种试运行。而且,通过试运行确认无异常,则完成安装工程、作业,进入步骤S8,交给顾客。
[0060] 在此,关于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2的配管直径及配管长度等的规格不清楚时的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的计算方法,下面,参照图1及图2进行说明。
[0061] (1)关于与室外机10连接的横配管2A的假定
[0062] 该横配管2A的配管直径可以通过实测已设机的机器种类或其配管,确认作为主管的横配管2A的直径。此外,配管的实测可以对已设室外机10的近前的配管进行实测。另外,配管长度可以通过实测或假定从室外机10的设置位置到沿大楼40的层高方向的纵配管2B位置的距离进行确认。此外,假定长设定为配管确实存在的最低限的长度,因此,用直线距离进行假定(以下同样)。
[0063] (2)关于从横配管2A向大楼40的层高方向延长的纵配管2B的假定[0064] 该纵配管2B是与横配管2A相同的主管,其直径和横配管2A同样,能够通过实测已设机的机器种类或其配管进行确认。另外,配管长度可以通过实测或假定最初的分支部位置,即到2层天花板部位置的纵配管长度进行确认。此外,假定长可通过大楼40的1层高度(实测或目测)×层数(实测)来假定。例如,1层高度为3m,层数为3层时,假定长为3m×3=9m。
[0065] (3)关于各层的分支配管2C~2M的假定
[0066] 关于这些分支配管2C~2M,配设于天花板内,实际上多为难以确认配管路径的情况。于是,为了可靠地假定存在的最低限的配管长度,如图2所示,通过实测或假定用直线连接从各层的纵配管2B、2H的位置到配置于最远处的室内机11、14之间时的距离来进行确认。另外,关于配管直径,可以通过实测已设室内机11~16的机器种类或其近前的配管直径进行确认。
[0067] 而且,可以基于通过上述(1)、(2)、(3)确认的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计算出作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应用于图1所示的例子,计算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时,如下进行计算:
[0068] φ12.7mm的横配管2A的制冷剂量=10m×0.12=1.2kg
[0069] φ12.7mm的纵配管2B的制冷剂量=20m×0.12=2.4kg
[0070] φ6.35mm的各层分支配管2C~2M的制冷剂量=12m(实测值)×2(层)×0.022=0.528kg
[0071] 因此,可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为1.2+2.4+0.528=4.128kg。
[0072]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对于纵配管2H,由于难以假定配管直径,因此将其作为计算制冷剂量时的对象之外,但对于该纵配管2H,当然也可以通过将配管长度假定为1层高度,并且将配管直径假定为相当于最细的分支配管的φ6.35mm,由此,包含于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的计算。
[0073] 如上所述,在上述空调装置1中,如图1所示,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为相当于粗实线标记的部分的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2A~2M的部分的5.072kg。对此,即使配管规格不清楚,如图1中粗虚线所示,特定可以可靠地实测或假定的范围的制冷剂配管,基于其配管规格,粗略地计算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由此,可在自动填充该制冷剂4.128kg前,提前进行制冷剂回路3的追加填充。该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超过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的80%,自动填充的制冷剂量为剩余的不到20%即可。
[0074] 另一方面,制冷剂的自动填充,例如,如下进行。
[0075] 图4表示带有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的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图。
[0076] 该空调装置1是对室外机10,经由制冷剂配管(气体侧配管及液体侧配管)2连接有多台室内机11~16(仅图示有室内机11)的多种类型的空调装置1。室外机10的构成为,具备:压缩机20、四通切换21、室外热交换器22、室外膨胀阀23、接收机24及室外扇25,并且具备夹装有连接于接收机24的规定高度位置和压缩机20的吸入配管之间的减压装置26及电磁阀27的制冷剂检测回路28、基于设置在该制冷剂检测回路28的电磁阀27的下游侧的温度传感器29的检测值,检测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的情况的制冷剂填充量检测装置30。
[0077] 室内机11(室内机12~16也同样)的构成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1、室内膨涨阀32及室内风扇33,对于上述室外机10,经由制冷剂配管2及省略图示的分支器等并联连接多台室内机11,由此,形成闭环的制冷剂回路3。
[0078] 对该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自动填充,是一边从在压缩机20的吸入侧与制冷剂回路3连接的的制冷剂气瓶吸收制冷剂,一边使空调装置1通过冷气循环运行而进行。通过该制冷剂填充运行而被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逐渐积存于接收机24内,其液面上升。直至接收机
24内的制冷剂液面到达制冷剂检测回路28的开口端位置,制冷剂检测回路28一直取出饱和状态的气体制冷剂,该制冷剂被减压装置26减压后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29来检测。另一方面,制冷剂液面到达制冷剂检测回路28的开口端位置时,取出饱和状态的液制冷剂,该制冷剂被减压装置26减压后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29来检测。
[0079] 由从这样操作而检测出的饱和气体状态被减压时的制冷剂温度与从饱和液体状态减压时的制冷剂温度的温度差,经由制冷剂填充量检测装置30检测向接收机24内积存制冷剂,直至设定液面的情况,由此,可检测规定量的制冷剂已填充至制冷剂回路3内。因此,作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预先追加填充相对于应追加填充的规定的制冷剂量的约
80%后,由上述方法自动填充剩余的相当于约20%的制冷剂,由此,可高精度且迅速地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
[0080]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以下效果。
[0081] 举例来说,即使连接室外机10和设置于大楼40的各层的多台室内机11~16之间的配管2A~2M的规格(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不清楚,也能够通过在可以可靠地实测或假定的范围内特定该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基于此,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在预先追加填充该制冷剂量后,使用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自动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因此,最终可正确地填充需要填充的规定量的制冷剂,而不会多或少,其结果,可高精度地填充最适量的制冷剂,使空调装置稳定运行。另外,因为不需要从零开始自动填充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因此,制冷剂填充所需时间缩短,可缩短安装作业时间,实现安装作业的容易化。
[0082] 并且,基于:从室外机10的设置位置到沿大楼40的各层的纵配管2B、2H位置的横配管2A的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到制冷剂配管2的大楼40的各层的分支部位置的纵配管2B、2H的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以及用直线连接配置于各层的多台室内机11~16中,从各层的纵配管位置到配置于最远处的室内机11、14之间的分支配管长度及其配管直径,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因此,即使连接室外机11和设置于大楼40的各层的多台室内机11~16之间的制冷剂配管2的详细规格不清楚,也可以基于可以可靠地实测或假定的配管长度和其配管直径,计算出不超过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的范围的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预先追加填充该制冷剂。粗略地预测的话,该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相当于本来应追加填充的制冷剂量的约80%,可大幅缩短制冷剂填充时间。
[0083] 即,与室外机10连接的横配管(主管)2A的长度及直径,可以可靠地进行实测,直到沿大楼40的各层的纵配管2B的长度及最初的分支部位置,对配管直径而言,即使实际的配管长度不清楚或不可实测,也可从大楼40的层高和横配管2A的直径来假定。而且,对于与分别配置在各层的多台室内机11~16连接的分支配管2C~2M的长度及直径而言,即使实际的配管长度不清楚或不可实测,也可以从用直线连接从各层的纵配管2B、2H位置到配置于最远处的室内机11、14之间的距离和其分支配管直径来假定。因此,通过基于这些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计算出制冷剂量,相对于本来应追加填充的正规的制冷剂量,在不超过该制冷剂量的范围,能够可靠地计算出相当于约80%的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
[0084] 另外,将横配管2A的配管直径及到纵配管的最初的分支部位置的配管直径,作为由室外机10的机器种类或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而计算出制冷剂量,而且,将分支配管2C~2M的配管直径及/或纵配管2H的配管直径,作为由分别配置于距离纵配管2B、2H最远处的室内机的机器种类或其近前的制冷剂配管的实测值求得的直径,计算出制冷剂量。因此,举例来说,即使各个配管的配管直径不清楚,也能够可靠地假定这些配管直径,其结果是,相对于规定的制冷剂量,能够在更近的范围高精度地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
[0085] 此外,更新已设的空调装置1的室外机10及室内机11~16,通过再利用已设的制冷剂配管2,连接更新的室外机10及室内机11~16,来更新空调装置1时,即使已设的配管2A~2M的详细规格不清楚,也能够在可正确地实测或假定的范围内特定其配管长度和配管直径,基于该配管长度和配管直径计算出最低需要的制冷剂量,由此在预先填充其制冷剂量后,可以使用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自动填充功能,自动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因此,相对于再利用已设的制冷剂配管2进行更新的空调装置1,也能够可靠且迅速地填充规定量的制冷剂,而不会多或少。
[0086]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发明,在不脱离其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的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室外机10设置于大楼40的屋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室外机10还可以设置在地上等,设置场所没有特别的限制。无论设置于任何场所,都能够同样地假定制冷剂配管的配管长度及配管直径。另外,关于室内机11~16的连接台数,也不做特别限制。
[0087] 另外,关于制冷剂的自动填充,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制冷剂检测回路28检测接收机24内的制冷剂液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可以是任何方式,只要是一边观察空调装置1的运行状态一边检测规定量的制冷剂被填充的情况而进行自动填充即可。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更新空调装置1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当然,在新设空调装置1时的安装时,同样也可适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