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器

申请号 CN98803663.0 申请日 1998-03-23 公开(公告)号 CN1251164A 公开(公告)日 2000-04-19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広直树; 小泽芳男; 名迫贤二; 桥本裕之;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器,在吸收器室内配置沿 水 平方向延伸的多根 冷却水 管。此外,将多 块 板状 传热 板相互隔开以垂直 姿态 沿水平方向配置,使上述冷却水管垂直贯穿这些传热板。传热板的配置 节距 为3-15mm。在各传热板的上端面上、沿传热板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剖面为V字形吸收液槽,并与传热板形成一体。在各吸收液槽的底部、传热板两表面上方 位置 、沿传热板长度方向相互间隔开设两行多个吸收液流下孔,这些吸收液下孔出口与传热板表面相接,由此,能获得比传统结构显著高的吸收能 力 。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器,在必需供给吸收液与制冷剂蒸汽的密闭室内 设置吸收液供给装置,在该吸收液供给装置的下方设置使沿横向延伸同时沿上下 方向间隔排列成多列的多根冷却管,且相互呈直列或横相连而成冷却水管系, 其特征在于同时将多板状传热体间隔、且以垂直姿态沿横向排列,使上述多根 冷却水管从这些板状传热体贯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板状传热体由一块传热板 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根冷却水管沿上下方向 间隔排列成多列,各板状传热体由分别按上述排列的一或每列冷却水管设置、且 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块传热板组成,在上下邻接的两块传热板内的上方传热板的 下端面与下方传热板的上端面间设置间隙,使上述排列的一或多列冷却水管从各 传热板贯穿,在全部的传热板或将最上方传热板除去后的其它传热板中,使各传 热板的上端面高度与贯穿各传热板的最上列冷却水管外周面的上端高度相同或 大致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间隙设定在2-3mm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块板状 传热体按节距3-15mm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板状 传热体分别构成沿垂直方向呈波浪状的波状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板状传 热体系分别对其施加使沿垂直方向呈现凹凸状的表面加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板状 传热体上分别离开各冷却水管外周面开设多个蒸汽流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液 供给装置由为使吸收液沿上述多块板状传热体流下的流下机构和向该流下机构 供给吸收液的供给机构组成,该流下机构具有贮留必需使吸收液流下的吸收液 槽,在吸收液槽的底部开设其出口接近板状传热体表面的多个吸收液流下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吸收液槽构成对每块板 状传热体设置、在各板状传热体上端面上相连、沿所述上端面长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流下机构的吸收液槽构成 跨在全部板状传热体上端部上相连、将其形成把这些全部上端部包含的宽广形 状。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将流下机构 的吸收液流下孔构成其出口沿板状传热体表面延伸的缝隙状。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吸收式制冷装置,具体涉及使从蒸发器产生的制冷剂蒸汽被吸收 液吸收的吸收器。

背景技术

在双效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如后述图17所示、在密闭桶体3内部设置分 离器30,在其两侧形成蒸发器室31与吸收器室32,在蒸发器室31内设蒸发器(未 图示),同时在吸收器室32内设置吸收器50。此外,在密闭桶体3的底部连接经 低温热交换器与高温热交换器向高温再生器延伸的配管62,在该配管62中部位 置安装吸收液6。
吸收器50由与从低温热交换器延伸配管61的顶端相连的吸收液洒布机构4 和具备沿平方向延伸的多根冷却水管2的冷却水管组成。
在吸收器50中,来自洒布机构4的吸收液如虚线所示,向冷却水管2洒布 吸收液(溴化锂水溶液)。在吸收液落下过程吸收从蒸发器发生的制冷剂蒸汽,此 时因发生的冷凝热与混合热(吸收热)而温度上升的吸收液因在冷却水管2内流动 的冷却水被冷却。
在传统的吸收器50中,从吸收液洒布机构4洒布的吸收液,首先向最上层 的冷却水管2的外周面上落下,保持液滴状经外周面向下流动后、向其下层的冷 却水管2的外周面上落下。这样,成为吸收液保持液滴状依次向下层冷却水管2 流动。因此,吸收液因重作用不仅以较高速度落下,且不沿冷却水管2的外周 面充分扩散,成为使必需吸收制冷剂蒸汽的吸收液的吸收面积与相对管表面的湿 润面积变小。其结果不能进行充分的吸收与热交换,从而存在吸收器吸收能力低 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获得吸收能力比以往高的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 器。
发明概述
有关本发明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器,在必需供给吸收液与制冷剂蒸汽的密闭 室内设置吸收液供给装置,作为吸收液供给装置例如可采用传统的吸收液洒布机 构,在该吸收液供给装置的下方设置沿横向延伸、同时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列成多 列的多根冷却水管、且使这些相互呈直列或横列相连而成冷却水管系,其特征在 于同时将多板状传热体间隔、且以垂直姿态沿横向排列,使上述多根冷却水管 从这些板状传热体贯穿。
在上述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器中,向冷却水管供给冷却水,用此冷却水能使 板状传热体与冷却水管表面温度充分降低。
从吸收液供给装置向板状传热体表面供给吸收液,其后,吸收液一面沿板状 传热体表面扩散,一面沿板状传热体表面和冷却水管外周面流下。在此过程中, 吸收液以充分大的面积和从板状传热体之间通过的制冷剂蒸汽接触、吸收制冷剂 蒸汽。
此外、成为吸收液在沿板状传热体表面流下过程中,在宽广面积上湿润板状 传热体表面。然而,吸收液的流动因流动阻力而减速。成为需要以充分的时间沿 板状传热体表面流动。因此,能在与板状传热体表面间充分进行热交换,有效地 使吸收液冷却。
如上所述,能使吸收液在宽广面积上与制冷剂蒸汽接触、吸收制冷剂蒸汽的 同时,据此、使发生的热固充分的热交换而有效被冷却,结果获得高吸收能力。
具体是使各板状传热体由一块传热板构成。
此外,具体将所述多根冷却水管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列成多列,各板状传热体 由分别按上述排列的一或每列冷却水管设置、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块传热板组 成,在上下邻接的两块传热板内的上方传热板的下端面与下方传热板的上端面间 设置间隙,使上述排列的一或多列冷却水管从各传热板贯穿,在全部的传热板或 将最上方传热板除去的其它传热板中,使各传热板的上端面高度与贯穿各传热板 的最上层的冷却水管外周面的上端高度相同或大致平齐。
在具有上述具体结构的吸收器中,从吸收液供给装置向最上层传热板表面供 给吸收液,其后,吸收液沿多块传热板表面与多根冷却水管外周面流下。在此过 程中,成为存在沿冷却水管外周面流下的吸收液的一部分与在脱离该冷却水管、 沿传热板表面流下之际,脱离横向邻接的冷却水管而流下的吸收液的一部分汇 合,且照原样进行从配置在其下层的两根冷却水管之间通过的流动。
在该吸收器中,即使发生这样的吸收液的流动,当该吸收液的流动到达传热 板下端面时、使吸收液的一部分沿该传热板的下端面或位于其下层的传热板的上 端向左右扩散。并且,当吸收液到达从上述下层传热板贯穿的最上层冷却水管外 周面的上端时,其后,该吸收液沿冷却水管的外周面流下。
这样、沿传热板表面与冷却水管外周面流下的吸收液按照从传热板间隙部通 过的程度产生上述扩散作用,不仅沿传热板表面,也沿冷却水管外周面充分扩散 流下。结果,发挥多块传热板,即板状传热体的上述效果的同时、充分发挥冷却 水管的直接冷却效果,获得高吸收能力。
此外,具体地将上述多块板状传热体按3-15mm的节距排列。
吸收液在沿板状传热体表面流下过程中,与从板状传热体之间通过的制冷剂 蒸汽接触、吸收制冷剂蒸汽。在此、随着板状传热体的节距变小、使分别沿面对 面邻接的两块板状传热体流动的吸收液相互接近,当节距小于3mm时,成为使 吸收液相互汇合而流下。结果使制冷剂蒸汽的流路因吸收液而被堵塞,吸收液不 能以充分的面积与制冷剂蒸汽接触,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
此外,随着板状传热体的节距增大,使沿冷却水管全长排列的板状传热体的 块数减少、使必需吸收制冷剂蒸汽的吸收液的吸收面积与相对板状传热体的吸收 液的湿润面积(已附着在板状传热体表面上的吸收液与板状传热体表面的接触面 积;m2)变小,当节距超过15mm时、不能得到显著超过传统的不设板状传热体 的吸收器的吸收量与热交换量。
因此、希望将多块板状传热体的排列节距设定在3-15mm范围。
此外,具体将所述各板状传热体分别构成使沿垂直方向呈波浪状的波状板或 所述各板状传热体系分别施加沿垂直方向呈现凹凸状的表面加工而成。
由于用该具体形状能使吸收液流下时的流动阻力增大、与垂直平板状传热体 相比、能使流下速度减低的同时、由于使吸收液的吸收面积与吸收液的湿润面积 增大,故能得到更多的吸收量与热交换量。
此外具体构成在各板状传热体上分别离开各冷却水管外周面开设多个蒸汽 流动通孔。
在该具体结构中,使供给密闭室内的制冷剂蒸汽产生沿板状传热体流动的同 时,也产生经蒸汽流通孔、贯穿板状传热体的流动。因此,成为制冷剂蒸汽不受 沿板状传热体流动的妨碍、不偏地在密闭室内流动、充分地被吸收液吸收。
进而、具体将所述吸收液供给装置构成由为使吸收液沿上述多块板状传热体 流下的流下机构和向流下机构供给吸收液的供给机构组成,该流下机构具备贮留 必需使吸收液流下的吸收液槽以及在吸收液槽的底部开设的其出口靠近板状传 热体表面的多个吸收液流下孔。
在该具体结构中,从吸收液供给装置向流下机构供给吸收液。在该吸收液一 旦在流下机构的吸收液槽内贮留后、从多个吸收液流下孔的出口流出。从各吸收 液流下孔出口流出的吸收液立即沿板状传热体表面移动,一面沿板状传热体表面 扩散,一面沿板状传热体表面和冷却水管外周面流下。在此,成为从吸收液槽流 下的全部吸收液沿板状传热体表面移动。
对此、在不具有流下机构的吸收器中,发生从板状传热体上方向板状传热体 供给的吸收液的一部分从互相面对面的两块板状传热体间、不传向板状传热体保 持液滴状从最上层冷却水管依次沿下层冷却水管流下的情况。
因此,在具有上述具体结构的吸收器中,成为比不具有流下机构的吸收器有 更多的吸收液沿板状传热体表面移动,使吸收液的吸收面积和吸收液的湿润面积 更增大。结果,能获得更多的吸收量和热交换量。
具体将流下机构吸收液槽相对每一板状传热体设置,且分别在各板状传热体 的上端面相连,各吸收液槽沿上述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该具体结构中,由于沿每一板状传热体设置吸收液槽,且形成单元化、在 吸收器的设计中,在使板状传热体的块数变更场合,只要简单增减单元数就可 以,无需按其块数对流下机构的尺寸形状进行再设计。因此,使吸收器的设计变 更容易。
此外具体将所述流下机构的吸收液槽构成在全部板状传热体上端部上横跨 相连,呈包含这些全部上端部的宽广形状。
在该具体结构中,相对吸收液槽,只要连接至少一根吸收液供给配管就可 以。因此,能用一根吸收液供给配管构成供给机构,使供给机构结构简单。
此外,具体地将流下机构的吸收液流下孔形成使其出口沿板状传热体表面延 伸的缝状。
在该具体结构中,使贮留在流下机构吸收液槽的吸收液从吸收液流下孔呈薄 膜状流出,在板状传热体表面上保持扩散状态不变地流下。因此,使吸收液的吸 收面积和吸收液的湿润面积增大,结果,能获得更多吸收量与热交换量。
根据本发明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器,由于与传统吸收器相比,吸收液以宽广 面积与制冷剂蒸汽接触、吸收制冷剂蒸汽,据此,由于能用充分的热交换使发生 的热有效地被冷却,使吸收能力显著提高。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吸收器主要部分、带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上述吸收器的冷却水管排列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表示上述吸收器的传热板排列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为证实本发明效果进行的关于吸收能力计算结果的曲线图,
图5为表示用于上述计算的传热板和冷却水管形状的剖面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吸收器主要部分、带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上述吸收器的冷却水管排列状态的主视图,
图8为表示上述吸收器的传热板排列状态的侧视图,
图9为表示冷却水管另一排列状态的主视图,
图10为表示传热板另一形状的侧视图,
图11为表示传热板各种剖面形状的剖面图,
图12为表示上述第2实施例吸收器的吸收液流下孔另一结构例、带局部剖 切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吸收器主要部分、带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图14表示在传热板上开设的蒸汽流通孔与冷却水管贯穿孔尺寸及节距的 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吸收器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6为表示吸收液流量与制冷能力关系的曲线图,
图17为在双效型吸收式制冷装置中,表示将吸收器设置在密闭桶体内的模 式图。
为实现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在双效型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器上的实施 形态。
第1实施例
本实施的吸收器与图17上所示传统模式一样,也被设置在密闭桶体3内形 成的吸收器室32内。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吸收器5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根冷却水管2 沿上下左右、例如按节距为22mm排设在吸收器室32内、此外、将多块平板状 传热板1相互间隔、以垂直的姿态沿水平方向排列,使多根冷却水管2从这些传 热板1垂直贯穿。作为传热板1,例如采用壁厚Td为0.5mm的平板状板。此 外,作为传热板1,也可采用其它已知的材料例如等组成。此外,可将传热板 1的节距Pd设定为3-15mm。
在各传热板1的上端面上、沿传热板1的上端面的长度方向与传热板1一体 地延伸形成剖面呈V字形的吸收液槽10。在各吸收液槽10的底部、在传热板1 的两表面上方位置、沿传热板1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开设两排多个吸收液流下孔 11,这些吸收液流下孔11的出口分别与传热板1的表面相接。这样、通过在每 块传热板1上形成的多个吸收液槽10构成流下机构。
在上述吸收式制冷装置的吸收器5中,通过向冷却水管2内供给冷却水、因 冷却水管2内的冷却水使传热板1与冷却水管2的表面温度变得充分低。
从图17所示配管61向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条吸收液槽10内供给吸收液。 该吸收液一旦在吸收液槽10贮留后,即从多个吸收液流下孔11的出口流出。从 各吸收液流下孔11的出口流出的吸收液如图中双点划线箭头所示那样立即移向 传热板1的表面,在传热板1的表面上扩散,经传热板1的表面与冷却水管2的 外周面流下。在此,成为从吸收液槽10流下的全部吸收液从传热板1的表面流 过,而不是如传统那样呈液滴状滴下。
吸收液在从传热板1的表面流下过程中以十分大的面积和从传热板1间通过 的制冷剂蒸汽接触,吸收制冷剂蒸汽。
此外,在此过程中成为吸收液以宽广的面积将传热板1的表面湿润。然而, 成为吸收液的流动因流动阻力而减速,从上端部至下端部沿传热板1的表面流动 需要充分的时间。据此,能得到大的热交换量。
这样,吸收液以宽广的面积与制冷剂蒸汽接触、吸收制冷剂蒸汽的同时、据 此发生的热因充分的热交换,而得到有效冷却。结果得到高吸收能力。
图4表示为证实本发明效果进行的关于吸收能力的计算结果,横轴表示传热 板1的节距Pd,纵轴表示具有同一吸收能力的本发明吸收器5的体积V1与传统 吸收器50的体积V2的比(V1/V1)。可以说,此体积比越小,本发明吸收器5的 吸收能力越高。
此外、计算是在如图5所示的传热板1的壁厚Td为0.5mm,冷却水管2的 外径Dt为1/2英寸或5/8英寸,冷却水管2的壁厚Tt为0.6mm,在冷却水管2 内流动的冷却水流速为11.7m/s的条件下,按照使传热板1的节距Pd变化地进 行。图4中黑点表示曲线在冷却水管2外径Dt为1/2英寸的场合以及圆圈曲线在 Dt为5/8英寸场合的计算结果。
如图所示,在冷却水管2的外径Dt为1/2英寸的场合、5/8英寸的场合并使 传热板1的节距Pd为3mm时,体积比约为30%、成为最小值。
此外,随着传热板1的靠距Pd从3mm增大,体积比慢慢增大。并且成为在 节距Pd为15mm时、体积比在冷却水管2的外径Dt为1/2英寸的场合约为95% 左右,在5/8英寸的场合约为80%左右。这是由于随着传热板1的节距Pd增大、 沿冷却水管2的全长排列的传热板1的片数减少、吸收液的吸收面积和相对传热 板1的片数减少、吸收液的吸收面积和相对传热板1的吸收液的湿润面积(m2)变 小的缘故。并且、当节距Pd超过15mm、在湿润面积上与传统的无传热板1的 吸收器50几乎相同,不能获得显著超过传统热交换量的热交换量。
此外、对于传热板1的节距Pd经3mm小的场合,如图4所示、看到体积比 急剧增大。这是因传热板1相互接近、分别在相互面对面两表面上流动的吸收液 相互接触、这些吸收液汇合流下,使制冷剂蒸汽流路因吸收液而受阻、制冷剂蒸 汽不能以充分大的面积与吸收液接触,因而使吸收能力大幅度下降。
因此、希望将传热板1的节距Pd设定在3-15mm的范围。
由图4的曲线可知、根据本实施例的吸收器5,由于可获得比传统吸收器50 高的吸收能力,使为达到所期望吸收能力所需的体积变小,能使吸收器5小型化。
第2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吸收器7相对采用在各传热板1的上端面上一体地形成多个吸收 液槽10构成流下机构的第1实施例的吸收器5而言,具备把跨连接安装在所有 传热板1的上端部上的一个吸收液槽8作为流下机构的结构。
具体如图6-8所示,将盘状吸收液槽8跨连接安装在全部传热板1的上端部 上,全部的传热板1的上端部从吸收液槽8的底面贯穿。在吸收液槽8的底面的 各传热板1的两侧开设沿传热板1的表面延伸的缝状吸收液流下孔(81、81)。
这样,作为流下机构就是跨连接安装在全部传热板1的上端部上的吸收液槽 8。
在上述吸收式制冷装置吸收器7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同样,传热板1和冷 却水管2的表面温度因冷却水管2内的冷却水而充分降低。
吸收液从图17所示配管61向图6所示本实施例吸收液槽8内供给。该吸收 液一旦在吸收液槽8内贮留后、从缝状吸收流流下孔81经传热板1的表面流出。 此时,由于吸收液从缝状吸收液流下孔81呈薄膜状流出,将传热板1的表面全 宽区域湿润的同时流下。因此,成为使吸收液的吸收面积与相对传热板1表面湿 润面积比上述第1实施例更大。
其结果,能获得比第1实施例还高的吸收能力。
第3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吸收器70是在第1实施例的各传热板1上开设多个 蒸汽流通孔12。
冷却水管2的外径为15.9mm、长度为2070mm,按17排×18层排列,总根 九为306根。另外,传热板1的尺寸为396mm×374mm×0.5t,345片按节距为6mm 排列。如图14所示,蒸汽流通孔12的内径为10mm,按同一节距为22mm开设 冷却水管贯穿孔13。
在上述第1、第2实施例中,从吸收液槽10供给的吸收液将传热板1的表 面湿润的同时流下,在此过程,传热板1在吸收液扩散、湿润的表面区域发挥上 述效果,而在此外的未被吸收液湿润的表面区域不发挥上述效果。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着眼于传热板1上产生未被湿润的表面区域,在传热 板1上开设多个蒸汽流通孔12,使产生从传热板1贯穿的制冷剂蒸汽流。据此、 能不妨碍制冷剂蒸汽在传热板1上流动,而不偏地在吸收器室32内流动且充分 地被吸收液吸收。
第4实施例
在上述第1-3实施例吸收器中,常发生湿润过冷却水管2的外周面的吸收液 的一部分脱离该冷却水管2经传热板1的表面流下时、与从沿横向邻接的冷却水 管2脱离而流下的吸收液的一部分汇合,且维持原状进行从配置在下一层的两根 冷却水管2、2间通过的流动。当这样的吸收液的流动在传热板1的宽广区域上 发生时、对于因传热板1产生的上述效果,由于这样的流动不在冷却水管2的表 面上产生,使因冷却水管2引起的直接冷却效果减弱,结果必然担心不能得到在 第1-3实施例中能期望得到的吸收能力。
因此、在本实施例吸收器51中,如图1 5所示采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块传 热板9代替上述传热板1。
将这些传热板9相互沿上下方向设有2-3mm的间隔G配置在铅垂面上,将 上下两层冷却水管2贯穿配置在各传热板9上。并且,在除去最上层传热板9的 其它传热板9中,使各传热板9的上端面与从各传热板9贯穿的上层冷却水管2 的外周面的上端一起处于相同高度位置。对于该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图1所示的 第1实施例相同,在最上层的传热板9的上端面上使与吸收液槽10连接。
这样在最上层传热板9的上端面上具备吸收液槽的吸收器中适于构成将除去 最上层传热板9的第2层以下的传热板9的上端面与贯穿各传热板9的最上层冷 却水管2的外周面上端一起处于同一高度。另外,在作为吸收液供给装置,装设 以往的洒布机构4、在不具有吸收液槽10的吸收器中,可采取使包含最上层传 热板9的全部传热板9的上端面与贯穿各传热板9的最上层冷却水管9的外周面 的上端一起处于同一高度的结构,或与上述一样、也可采取使除去最上层传热板 9的第2层以下的传热板9的上端面与贯穿各传热板9的最上层冷却水管2的外 周面的上端一起处于同一高度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吸收器51中,在从吸收液槽10的吸收液流下孔11移至传热板9 的表面上的吸收液经传热板9与冷却水管2的表面流下的过程中,如图15的双 点划线箭头方向所示、即使从邻接的两根冷却水管2、2间通过的液流、或在经 这些冷却水管2、2的表面流过后汇合的液流,成为当这样的吸收液流到传热板 9的下端面时,该吸收液的一部分流至该传热板9的下端面或其下的传热板9的 上端面沿左右扩散。并且,当此吸收液到达冷却水管2的外周面上端时,其后, 该吸收液经冷却水管2的外周面流下。
这样,经传热板9与冷却水管2的表面流下的吸收液按照从传热板9、9的 间隙部通过的程度产生上述扩散作用,不仅沿传热板9,也沿冷却水管2的表面 充分扩散流下。结果成为能发挥传热板9的上述效果和冷却水管2的充分冷却效 果,而获得高的吸收能力。
分别对第3实例吸收器A、第4实施例吸收器B以及传统的不具有传热板的 吸收器C制成具有同样体积的小型实验机,以此调查各自的吸收液流量与制冷能 力间的关系,如图16所示,获得的关系对于第3实施例吸收器A以虚线、第4 实施例吸收器B以点划线、传统吸收器C以实线表示。此外,图16的结果是根 据用实验机得到的制冷能力与吸收液流量计算出具有上述诸结果部分的吸收器 A、B、C的制冷能力与吸收液流量。
如从图16的结果可知,根据具备已开设蒸汽流通孔12的传热板1的第3实 施例的吸收器A,可不论吸收液流量,而能获得比传统器C还要大的制冷能力。
此外、根据具备多块传热板9的第4实施例的吸收器B,能获得比第3实施 例吸收器A更大的制冷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各部分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可在本发明构思范围内作种 种变化。
例如,在第1-4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也可将多根冷却水管2呈交错状排 列。
此外,也可以如图10所示,采用沿铅垂方向呈波浪状的波纹状传热板90代 替平板状传热板1、9。此外,也可以如图11(a)-(c)所示,采用通过沿铅垂方向 呈现凹凸的表面加工的传热板91。在采用这些传热板90、91的场合,由于使 吸收液流下时流动阻力变大、与垂直平板状传热板1、9相比,在流下速度减小 的同时、吸收液的吸收面积与吸收液湿润面积增大,能获得更高的吸收能力。
此外,在图6所示吸收液槽8的底部,也可以如图12所示,形成多个半圆 形的吸收液流下孔82代替缝状吸收液流下孔81。
此外,图13所示的蒸汽流通孔12也不限于圆形,例如也可以是沿垂直方向 开设成的长槽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