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申请号 CN201180070665.4 申请日 2011-05-06 公开(公告)号 CN103502763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8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酒井瑞朗; 中宗浩昭; 吉村寿守务; 池田宗史; 森本裕之; 鸠村杰; 内野进一;
摘要 本 发明 得到 热交换器 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该热交换器由不同的金属构成供第一制冷剂及第二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的内壁面,提高了热交换性能。由材质与 传热 块 (1)不同的金属形成的第二制冷剂用传 热管 (3a)被插通到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中,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由与传热块(1)不同的材质的金属形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制冷剂流路群,是供第一制冷剂流通的多条第一制冷剂流路排列配置成一列而构成的;
第二制冷剂流路群,是供第二制冷剂流通的多条第二制冷剂流路排列配置成一列而构成的;
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沿多条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的排列方向贯通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而形成,并与该多条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连通;以及
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沿多条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排列方向形成,并与该多条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连通,
所述第一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流入、流出,并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中流通,
所述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流入、流出,并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中流通,
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流路方向平行,并且,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相互经由隔壁邻接配置,经由该隔壁来实施所述第一制冷剂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
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及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内壁面由金属构成且相互是异种金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贯通金属的传热地形成,
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通过使相比所述传热块为异种金属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到多个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中而构成,多个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以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邻接的方式贯通所述传热块地形成一列,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是在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的两端、沿多个该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的排列方向、与该排列方向的所有的该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连通地接合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贯通金属的传热块地形成,
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通过使相比所述传热块为异种金属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到多个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中而构成,多个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以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邻接的方式贯通所述传热块地形成一列,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是沿多个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的排列方向贯通所述传热块地形成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关于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形成的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以及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形成的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配置在相同侧的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及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沿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或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流通方向错开规定量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插通到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中的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被扩管而与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的内壁面接合。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通过将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相当的所述传热块的部分形成为切口形状、并接合覆盖该两端的密封件而形成为贯通形状。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的内表面形成有凹凸槽。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的内表面且沿长度方向形成有用于设置钎料的钎料设置槽,
所述钎料熔融,并且所述钎料流入到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的间隙中并固接,从而接合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是多个且相互邻接配置,
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与构成多个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所有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是多个且相互邻接配置,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与构成多个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所有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及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分别是多个,
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和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交替地排列并邻接,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按照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形成在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按照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形成在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第一集合部,所述第一集合部沿处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相同端侧的多个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部孔的排列方向形成,并与该多个所述第一连通部连通;以及第二集合部,所述第二集合部沿处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相同端侧的多个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的排列方向形成,并与该多个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连通,
所述第一制冷剂从所述第一集合部流入、流出,并在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及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中流通,
所述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二集合部流入、流出,并在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及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中流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将使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邻接配置而得到的构件作为一个组件而构成,
层叠该组件并使其接合而构成所述热交换器。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合部构成为,
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形成的所述第一集合部中的至少一方被分割为多个,
所述第一集合部由一个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流入部、一个以上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折回部、以及一个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部流出部构成,
所述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流入部,使所述第一制冷剂从外部流入并流通到多个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中的一部分及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中,所述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折回部,使在一部分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及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中流通来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折回地流通到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以外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及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中,所述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部流出部,使从所述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折回部在一部分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及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中流通来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出到外部,
所述第一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中折回地流动。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集合部构成为,
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形成的所述第二集合部中的至少一方被分割为多个,
所述第二集合部由一个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流入部、一个以上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折回部、以及一个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部流出部构成,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流入部,使所述第二制冷剂从外部流入并流通到多个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中的一部分及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中,所述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折回部,使在一部分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及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中流通来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折回地流通到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以外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及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中,所述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部流出部,使从所述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折回部在一部分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及与其连通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中流通来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出到外部,
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中折回地流动。
15.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构成为,
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形成的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中的至少一方被分割为多个,
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由一个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部、一个以上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以及一个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出部构成,所述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部,使所述第一制冷剂从外部流入并流通到多条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中的一部分中,
所述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使从一部分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流通来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折回地流通到该一部分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以外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中,
所述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出部,使从所述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在一部分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中流通来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出到外部,
所述第一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中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中折回地流动。
16.如权利要求1~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构成为,
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形成的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中的至少一方被分割为多个,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由一个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流入部、一个以上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折回部、以及一个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流出部构成,所述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流入部,使所述第二制冷剂从外部流入并流通到多条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中的一部分中,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折回部,使从一部分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流通来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折回地流通到该一部分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以外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中,
所述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流出部,使从所述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折回部在一部分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中流通来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出到外部,
所述第二制冷剂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中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中折回地流动。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圆形、带有内面槽的形状及椭圆形中的任一个,或者是将它们任意进行组合而得到的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截面形状是矩形、圆形、带有内面槽的形状、椭圆形及多孔形状中的任一个,或者是将它们任意进行组合而得到的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剂及所述第二制冷剂的流通方向在至少一部分的制冷剂流路中成为相向流。
20.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说明书全文

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实施作为低温制冷剂或高温制冷剂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以往的热交换器,存在如下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具有供低温制冷剂流动的多个通孔的扁平状的第一扁平管、具有供高温流体流动的多个通孔的扁平状的第二扁平管、与第一扁平管的两端连接的第一集管、以及与第二扁平管的两端连接的第二集管,第一扁平管和第二扁平管以长度方向(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式构成,通过钎焊等使各自的扁平面彼此接触并层叠,从而得到高的热交换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0485号公报(第8页、图1)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但是,以往的热交换器因将传热管彼此接合,因此存在接合层成为热阻而导致热交换性能降低的问题。并且,在进行钎焊接合等时,接合层容易产生空隙,从而存在导致性能进一步降低的问题。
[0008] 另外,在第一扁平管及第二扁平管中,在为了提高耐腐蚀性而使用或不锈等材料的情况下,存在重量增加的问题。
[0009] 并且,在对集管和传热管之间以及传热管彼此的贴合同时进行钎焊接合的情况下,存在加工烦杂且困难的问题,例如在加工时需要将热交换器整体控制在均匀的温度,而且,需要进行适合于钎焊接合的集管和管的高精度的间隙管理等。
[0010] 而且,在将金属彼此接合的情况下,也存在铜和这样的异种金属的接合困难的问题。
[0011]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第一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该热交换器由不同的金属构成供第一制冷剂及第二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流路的内壁面,提高了热交换性能。
[0012] 第二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制造容易的热交换器及具有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0013]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制冷剂流路群,是供第一制冷剂流通的多条第一制冷剂流路排列配置成一列而构成的;第二制冷剂流路群,是供第二制冷剂流通的多条第二制冷剂流路排列配置成一列而构成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沿多条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的排列方向贯通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而形成,并与该多条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连通;以及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沿多条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排列方向形成,并与该多条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连通,所述第一制冷剂从所述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流入、流出,并在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中流通,所述第二制冷剂从所述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流入、流出,并在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中流通,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的流路方向平行,并且,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群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群相互经由隔壁邻接配置,经由该隔壁来实施所述第一制冷剂和所述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及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内壁面由金属构成且相互是异种金属。
[0015] 发明的效果
[0016] 根据本发明,关于热交换器的主体的第一制冷剂流路,作为集管的替代,使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贯通地形成,因此,加工比较容易,而且,由于第一制冷剂流路及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内壁面由金属构成,且相互是异种金属,因此,在使腐蚀性不同的流体流动的情况下容易确保耐腐蚀性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构造图。
[0018]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制造方法的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10a的构造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10b的构造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10c的构造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热交换器10d的构造图。
[0023]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10e的构造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10f的构造图。
[0025]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6]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7]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8]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利用热能系统的构成图。
[0029]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利用热能的热泵系统的另一形态的构成图。
[0030]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利用冷能的热泵系统的构成图。
[0031]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利用热能及冷能的热泵系统的构成图。
[0032]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33]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热交换器的另一形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34]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实施方式1.
[0036] (热交换器10的结构)
[0037]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构造图,图2是表示该热交换器10的制造方法的图。其中,图1(a)是该热交换器10的立体图,图1(b)是从图1(a)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俯视图,图1(c)是从图1(a)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0038]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的主体即传热1中,将供第一制冷剂(例如R410A等氟利昂类制冷剂、二或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制冷剂等)流通的多条第一制冷剂流路2排成一列并沿长度方向贯通地形成。而且,以与上述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邻接的方式将多个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参照图2)排成一列并沿长度方向贯通地形成。该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贯通方向以平行的方式形成。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流路截面形成为矩形,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截面形成为圆形。这样,第一制冷剂流路2及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在传热块1中通过挤压拉拔成形等一体成形。该传热块1由导热性好的材质(例如铝合金、铜或不锈钢等)构成。
[0039] 另外,在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中,插通有由材质与传热块1不同的金属形成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第二制冷剂(例如氟利昂类制冷剂、或者二氧化碳或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制冷剂、或者自来、蒸馏水或载冷剂等水)在该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内部(以下称为第二制冷剂流路3)流通。另外,虽然将在后面论述,但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在插通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内之后,通过扩管或钎焊与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内壁面紧贴地接合。另外,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由材质与传热块1不同的金属形成,并由导热性好的材质(例如铝合金、铜或不锈钢等)构成。另外,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通过辊成形等将平板弯曲后对该平板的两端部即连接处进行电焊(焊接)而形成,或者对圆筒进行辊成形或冲压成形、或进行挤压成形或拉拔成形。
[0040] 另外,在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排列方向贯通形成有与所有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地连接有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另一端被密封件等封闭。
[0041] 另外,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贯通方向不必如图1所示那样与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方向垂直。
[0042] 另外,如图1所示,在传热块1的流通方向的两端设置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双方都设置在同一侧面,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的一方与相反侧的侧面连接。
[0043] 另外,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两端开口且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与各个开口部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一制冷剂从两端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流入、流出。
[0044] 另外,在插通形成于传热块1的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排列方向,通过钎焊等接合有与所有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连通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被密封件等封闭。
[0045] 另外,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管轴方向不必如图1所示那样与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管轴方向垂直。
[0046] 另外,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两端开口且第二制冷剂从各个开口部流入、流出。
[0047] 另外,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
[0048] (热交换器10的热交换动作)
[0049] 接着,参照图1对热交换器10中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动作进行说明。
[0050] 第一制冷剂经由一方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向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并在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接着,经由另一方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从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流出。第二制冷剂从一方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开口部流入并在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内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3中流通,接着,从另一方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开口部流出。此时,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隔壁通过相向流或并行流实施热交换。
[0051] 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搭载于利用热能或冷能的热泵系统等制冷循环装置。
[0052] 另外,在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10中,第一制冷剂流路2及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制冷剂流路面积处于相同程度,但并不限于此。即,在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之间,在比热密度等热物性值、流量、压条件或流体状态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使制冷剂流路面积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不同即可。例如,在作为第一制冷剂使用二氧化碳或氟利昂类制冷剂、作为第二制冷剂使用未充分进行水质管理的自来水等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热交换性能或者为了抑制因水垢向制冷剂流路内表面附着而引起的压力损失的增大,对于制冷剂流路面积而言,使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面积比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面积大即可。
[0053] (热交换器10的制造方法)
[0054] 接着,参照图2说明热交换器10的制造方法的概略情况。
[0055] 首先,如图2(a)所示,针对热交换器10的主体即传热块1,通过挤压或拉拔成形等一体成形第一制冷剂流路2及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
[0056] 接着,如图2(b)所示,在传热块1的长度方向(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排列方向,通过由钻头等进行的切削加工或冲孔加工等机械加工,贯通地形成与所有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此时,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加工方向的朝向的末端部以不开口的方式进行加工。
[0057] 接着,如图2(c)所示,将供第二制冷剂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插入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中,通过由机械扩管或水压扩管等进行的扩管或钎焊,使该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与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内壁面紧贴地接合。
[0058] 接着,如图2(d)所示,使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与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机械加工的入口即开口部连接。另外,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排列方向,通过钎焊等接合与所有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连通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并且,形成于传热块1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开口部通过夹紧加工或使密封件11(在图1中未图示)进行钎焊来密封。
[0059] 通过以上的制造方法制造热交换器10。
[0060] (实施方式1的效果)
[0061] 如以上结构所述,通过将供第二制冷剂流通且是与传热块1不同的金属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插入传热块1内部,使得第一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的金属和第二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的金属不同,从而可以进行活用各金属的特性的热交换器的设计。另外,关于如上所述的异种金属彼此的接合,可以通过将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插通到传热块1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中并进行扩管或钎焊来进行接合,可以确保可靠性。例如,为了实现轻量化或低成本化,对由铝材料来成形热交换器主体的情况进行研究,但在将水用作制冷剂的情况下,铝和水的相容性差,铝的氧化膜脱落,产生点蚀等,在腐蚀性方面存在问题。在该情况下,作为将水作为制冷剂并使其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而使用铜管,作为传热块1而使用铝,从而可以解决腐蚀性的问题,进而可以谋求轻量化。此时,虽然也担忧铝和铜的电蚀等问题,但只要通过扩管使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与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内壁面接合,则不会形成水及空气接触的流路。
[0062] 另外,由于在传热块1中通过挤压或拉拔成形等一体成形第一制冷剂流路2及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因此,在与例如将分体构成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用的扁平管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用的扁平管通过钎焊进行接合的结构相比较的情况下,可以使热阻降低,可以提高热交换性能。并且,由于将作为与传热块1不同的金属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插入到传热块1内部,因此,与将分体构成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用的扁平管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用的扁平管通过钎焊进行接合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异种金属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降低接触部处的热阻。
[0063] 另外,关于传热块1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作为集管的替代,使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贯通地形成,因此,加工比较容易。
[0064]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使第一制冷剂流路2及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条数相同,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与热交换器10中的制冷剂的动作条件或流动物性值相应地使第一制冷剂流路2及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条数不同,以构成传热性能高、压力损失低且适当的热交换器。
[0065] 实施方式2.
[0066] 以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结构及动作的不同之处为主,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a进行说明。
[0067] (热交换器10a的结构)
[0068]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10a的构造图。其中,图3(a)是该热交换器10a的立体图,图3(b)是从图3(a)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俯视图,而且,图3(c)是从图3(a)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0069]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a的主体即传热块1中,供第一制冷剂流通的多条第一制冷剂流路2排成两列并沿长度方向贯通地形成。另外,在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排列方向贯通地形成有与两列第一制冷剂流路2都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其他的结构及制造方法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相同。
[0070] 另外,第一制冷剂流路2虽然采用两列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三列以上,与提高热交换性能的情况或增大流路面积以降低压力损失的情况等相应地变更列数即可。
[0071] (实施方式2的效果)
[0072] 根据以上结构,除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通过一个通孔即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将由多列构成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汇集,因此,可以削减通孔的个数,从而可以简化热交换器10a的制造工序。
[0073] 另外,通过一个通孔即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将由多列构成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汇集,可以使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列之间的距离靠近,从而可以谋求热交换器10a的紧凑化。
[0074] 另外,如图3所示,关于供第一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示出了形成多列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第一制冷剂流路2不形成为多列而是供第二制冷剂流通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构成为多列。在该情况下,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与多列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全都连通地接合即可。另外,也可以是第一制冷剂流路2及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分别构成为多列。
[0075] 实施方式3.
[0076] 以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结构及动作的不同之处为主,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b进行说明。
[0077] (热交换器10b的结构)
[0078]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10b的构造图。其中,图4(a)是该热交换器10b的立体图,图4(b)是从图4(a)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俯视图,而且,图4(c)是从图4(a)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0079] 如图4所示,在传热块1中,贯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列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列交替地排列多层而构成。该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贯通方向平行地形成。另外,在多列第一制冷剂流路2,针对各列,沿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排列方向贯通地形成与该列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不同,其两端被封闭。另外,在多列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中分别插通有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针对各列,沿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排列方向,通过钎焊等接合有与该列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连通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
[0080] 另外,如图4所示,使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列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列交替地排列而构成为3层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列和3层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列,但并不限于此。即,也没有必要使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列数及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列数相同,而且,为了提高热交换性能或为了增大流路面积以降低压力损失等,也可以增加各列数。
[0081] 另外,沿在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的各端形成的多个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排列方向,贯通地形成有与上述多个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该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地连接有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另一端被密封件等封闭。
[0082] 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的贯通方向不必与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贯通方向垂直。
[0083] 另外,如图4所示,在传热块1的流通方向的两端设置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双方都设置在同一面(图4(a)中的顶面)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的一方与图4(a)中的底面连接。
[0084] 另外,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两端开口且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与各个开口部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一制冷剂从两端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流入、流出。
[0085] 另外,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集合部”。
[0086] 另外,沿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两端的各端形成的多个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排列方向,通过钎焊等接合有与上述多个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连通的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该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被密封件等封闭。
[0087] 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管轴方向不必与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管轴方向垂直。
[0088] 另外,虽然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两端开口且第二制冷剂从各个开口部流入、流出。
[0089] 另外,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集合部”。
[0090] 另外,热交换器10b的制造方法以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为基准。
[0091] (热交换器10b的热交换动作)
[0092] 接着,参照图4对热交换器10b中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动作进行说明。
[0093] 第一制冷剂经由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向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流入,并流入与该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连通的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并流入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由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汇集,并自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流出。
[0094] 另一方面,第二制冷剂从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开口部流入,并流入与该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连通的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流入到了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第二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内的第二制冷剂流路3中流通,并流入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流入到了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第二制冷剂由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汇集,并自其开口部流出。
[0095] 此时,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隔壁通过相向流或并行流实施热交换。
[0096] (实施方式3的效果)
[0097] 根据以上结构,除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即便在各条制冷剂流路由多列构成的情况下也一体构成多列,因此,在与分别由分体构成并进行接合的情况相比较的情况下,可以降低热阻,可以提高热交换性能。
[0098] 另外,在从图4(a)的箭头A方向(俯视)观察时,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及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全都形成在相同侧(在图4(b)中为右侧),但并不限于此。即,对于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而言,只要处于沿着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排列方向的位置,则可以形成在任意位置。而且,对于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而言,只要处于沿着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排列方向的位置,则可以在任意位置接合。
[0099] 实施方式4.
[0100] 以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结构及动作的不同之处为主,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c进行说明。
[0101] (热交换器10c的结构)
[0102]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10c的构造图。
[0103]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c通过将具有贯通地形成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列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列的传热块1作为一个组件,并将该组件彼此经由钎焊层8层叠多个而构成。
[0104] 另外,如图5所示,将传热块1作为组件,使该组件层叠3层,但并不限于此,为了提高热交换性能,或者为了增大流路面积以降低压力损失等,可以增加层叠的组件数,当然也可以使上述组件层叠2层。
[0105] 另外,通过层叠传热块1,沿与其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的各端连接的多根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的排列方向,通过钎焊等接合有与上述多根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连通、即与对应的多个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该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被密封件等封闭。
[0106]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的管轴方向不必与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贯通方向垂直。
[0107] 另外,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两端开口且第一制冷剂从各个开口部流入、流出。
[0108] 另外,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集合部”。
[0109] 另外,沿着形成于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两端的各端的多个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排列方向,通过钎焊等接合有与上述多个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连通的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该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被密封件等封闭。
[0110]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管轴方向不必与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管轴方向垂直。
[0111] 另外,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两端开口且第二制冷剂从各个开口部流入、流出。
[0112] 另外,热交换器10c的制造方法以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为基准。
[0113] (热交换器10c的热交换动作)
[0114] 接着,参照图5对热交换器10c中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动作进行说明。
[0115] 第一制冷剂从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的开口部流入,并流入与该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连通的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及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并流入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由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汇集,并自其开口部流出。
[0116] 另一方面,第二制冷剂从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开口部流入,并流入与该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连通的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流入到了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第二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内的第二制冷剂流路3中流通,并流入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流入到了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第二制冷剂由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汇集,并自其开口部流出。
[0117] 此时,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隔壁通过相向流或并行流实施热交换。
[0118] (实施方式4的效果)
[0119] 根据以上结构,除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由于将具有贯通地形成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列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列的传热块1作为一个组件、并根据热交换器10c所要求的热交换性能确定组件数并使其层叠即可,因此,可以根据热交换性能简单地进行制造。
[0120] 另外,在图5所示的热交换器10c的俯视时,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及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全都形成在相同侧(在俯视时为右侧),但并不限于此。即,对于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a而言,只要处于沿着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的排列方向的位置,则可以在任意位置接合。而且,对于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而言,只要处于沿着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排列方向的位置,则可以在任意位置接合。
[0121] 实施方式5.
[0122] 以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结构及动作的不同之处为主,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d进行说明。
[0123] (热交换器10d的结构)
[0124]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热交换器10d的构造图。其中,图6(a)是表示该热交换器10d的构造并且表示第一制冷剂的流动的图,图6(b)是表示该热交换器10d的构造并且表示第二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125] 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d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排列方向贯通地形成有与一部分第一制冷剂流路2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另外,以与该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的贯通方向同轴的方式贯通地形成有与剩下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另外,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地连接有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
[0126] 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及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的贯通方向,不必与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方向垂直。
[0127] 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及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以贯通方向处于相同方向且同轴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不必都处于相同方向或同轴。
[0128] 另外,如图6(b)所示,在热交换器10d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排列方向通过钎焊等接合有与一部分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连通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另外,以与该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的管轴方向同轴的方式,通过钎焊等接合有与剩下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连通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另外,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另一端被密封件等封闭,而且,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的两端被密封件等封闭。
[0129] 另外,如图6所示,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及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的管轴方向,不必与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管轴方向垂直。
[0130] 另外,如图6所示,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及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以管轴方向处于相同方向且同轴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不必都处于相同方向或同轴。
[0131] 另外,热交换器10d的制造方法以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为基准。
[0132] (热交换器10d的热交换动作)
[0133] 接着,参照图6对热交换器10d中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动作进行说明。
[0134] 第一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器10d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向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流入,并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向另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流入。流入到了该另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的第一制冷剂再次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并向原来的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流入。流入到了该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的第一制冷剂再次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向另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流入,并从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向外部流出。
[0135] 第二制冷剂从热交换器10d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的开口部流入,在第二制冷剂流路3中流通,并向另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流入。流入到了该另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的第二制冷剂再次在第二制冷剂流路3中流通,并向原来的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流入。流入到了该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的第二制冷剂再次在第二制冷剂流路3中流通,向另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流入,并从其开口部流出。
[0136] 此时,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隔壁通过相向流或并行流实施热交换。
[0137] 另外,第一制冷剂流入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部”,第一制冷剂流出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出部”。另外,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另外,第二制冷剂流入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流入部”,第二制冷剂流出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流出部”。而且,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连通部折回部”。
[0138] (实施方式5的效果)
[0139] 根据以上结构,除实施方式1的效果之外,与各个制冷剂的动作条件及物性值相应地,为了使热交换性能最大化,在减小流路截面积并增长制冷剂流通路径的情况下,可以将制冷剂流通路径在内部折回而构成,因此,可以在抑制热交换器10d的大小的同时使热交换性能最大化。
[014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d作为第一制冷剂及第二制冷剂的流通动作一同折回地流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一方的制冷剂折回地流动而另一方的制冷剂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呈直线流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是否使某一方的制冷剂折回地流动,与热交换器的各个制冷剂的动作条件及物性值相应地进行选择以构成传热性能高、压力损失低且适当的热交换器即可。
[0141] 另外,热交换器10d中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及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4bb,相当于将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中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分割而成,但并不限于图6所示那样一分为二的结构。即,也可以构成为分割成三份以上以增加第一制冷剂的折回次数。在该情况下,根据分割的形态,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排列方向的一端侧配置两个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a,分别供第一制冷剂流入或流出。由此,作为热交换器的大小保持原样,可以进一步增长制冷剂流通路径,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性能。对此,对于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a及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bb而言也一样。
[0142] 并且,如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d那样使制冷剂的流通路径折回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4。
[0143] 实施方式6.
[0144] 以与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10b的结构及动作的不同之处为主,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e进行说明。
[0145] (热交换器10e的结构)
[0146]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10e的构造图。其中,图7(a)是该热交换器10e的立体图,图7(b)是从该热交换器10e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0147]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e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排列方向贯通地形成有与一部分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另外,以与该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的贯通方向同轴的方式贯通地形成有与剩下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另外,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地连接有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
[0148] 具体来说,图7所示的热交换器10e在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分别贯通地形成有各三个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对于图7(a)的跟前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而言,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与最上方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与从下数第二个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另一方面,对于图7(a)的里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而言,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与从上数第二个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与最下方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根据以上结构,成为如下结构:两个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中的一个与图7(a)的热交换器10e的顶面连接,另一个与底面连接。
[0149]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及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的贯通方向,不必与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方向垂直。
[0150]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及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以贯通方向处于相同方向且同轴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不必都处于相同方向或同轴。
[0151] 另外,热交换器10e的制造方法以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为基准。
[0152] (热交换器10e的热交换动作)
[0153] 接着,参照图7对热交换器10e中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动作进行说明。
[0154] 第一制冷剂经由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向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流入,并流入与该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连通的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在与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并流入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经由与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流入与该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连通的其他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其他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在与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并流入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经由与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流入与该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连通的其他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其他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在与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并流入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到了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第一制冷剂,经由与该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连通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从与其连接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流出。
[0155] 另一方面,第二制冷剂从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的开口部流入,并流入与该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连通的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流入到了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第二制冷剂,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内的第二制冷剂流路3中流通,并流入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流入到了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的第二制冷剂由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汇集,并自其开口部流出。
[0156] 此时,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隔壁通过相向流或并行流实施热交换。
[0157] 另外,第一制冷剂流入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流入部”,第一制冷剂流出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流出部”。另外,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折回部”。
[0158] (实施方式6的效果)
[0159] 根据以上结构,除实施方式3的效果之外,与各个制冷剂的动作条件及物性值相应地,为了使热交换性能最大化,在减小流路截面积并增长制冷剂流通路径的情况下,可以将制冷剂流通路径在内部折回而构成,因此,可以在抑制热交换器10e的大小的同时使热交换性能最大化。
[016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e中的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及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相当于将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10b中的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分割而成,但并不限于图7所示那样一分为二的结构。即,也可以构成为分割成三份以上以增加第一制冷剂的折回次数。在该情况下,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列需要构成为4列以上而并非如图7所示构成为3列,根据分割的形态,在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一端侧配置两个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分别供第一制冷剂流入或流出。由此,作为热交换器的大小保持原样,可以进一步增长制冷剂流通路径,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性能。
[0161] 另外,在图7中,采用了如下结构:针对第一制冷剂,将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分割,并配置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及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但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构成为:针对第二制冷剂,将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分割,并分割为具有与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及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相当的功能的管,使第二制冷剂折回地流通。当然,也可以构成为仅使第二制冷剂折回地流通的结构、或使第一制冷剂及第二制冷剂双方折回地流通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将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分割而得到的管中的、使第二制冷剂流入的管(与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的功能相当),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流入部”。
另外,将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分割而得到的管中的、使第二制冷剂流出的管(与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a的功能相当),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流出部”。并且,将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7分割而得到管中的、与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6bb的功能相当的管,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合部折回部”。
[0162] 并且,如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e那样使制冷剂的流通路径折回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实施方式4中。
[0163] 实施方式7.
[0164] 以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结构及动作的不同之处为主,对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f进行说明。
[0165] (热交换器10f的结构)
[0166]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10f的构造图。其中,图8(a)是该热交换器10f的立体图,图8(b)是从图8(a)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俯视图,而且,图8(c)是从图8(a)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0167]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f,在形成于传热块1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中插通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之后,通过密封件等将其两端封闭。而且,在传热块1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分别沿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排列方向贯通地形成有与所有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即,第二制冷剂流路3)连通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该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的一端开口并与外部连通地连接有第二制冷剂用连接管5a,另一端被密封件等封闭。
[0168] 另外,如图8所示,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的贯通方向不必与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管轴方向垂直。
[0169] 另外,如图8所示,在传热块1的流通方向的两端设置的第二制冷剂用连接管5a双方都设置在同一侧面,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二制冷剂用连接管5a的一方与相反侧的侧面连接。
[0170] 另外,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两端开口且第二制冷剂用连接管5a与各个开口部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二制冷剂从两端的第二制冷剂用连接管5a流入、流出。
[0171] 另外,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部”。
[0172] 另外,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及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或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稍微错开地形成。
[0173] 另外,热交换器10f的制造方法以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为基准。
[0174] (热交换器10f的热交换动作)
[0175] 接着,参照图8对热交换器10f中的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动作进行说明。
[0176] 第一制冷剂经由一方的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向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流入并在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中流通,接着,经由另一方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从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a流出。第二制冷剂经由一方的第二制冷剂用连接管5a向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流入并在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内部的第二制冷剂流路3中流通,接着,经由另一方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从第二制冷剂用连接管5a流出。此时,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经由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隔壁通过相向流或并行流实施热交换。
[0177] (实施方式7的效果)
[0178] 根据以上结构,与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同样地在热交换器10f的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因此,不需要具有用于将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连接的集管,所以,可以实现热交换器10f的紧凑化,并且可以简化制造工序。
[0179] 另外,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及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或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稍微错开地形成,因此,与不错开的情况相比,可以使相邻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距离靠近,因此,可以谋求热交换器10f的紧凑化。
[018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f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6。
[0181] 实施方式8.
[0182]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9所示的是表示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形状的变化的图,可以应用于前述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7的各热交换器,但在此以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183] 图9(a)表示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流路截面为矩形,图9(b)表示该流路截面比图9(a)所示的截面积小且为矩形,而且,图9(c)表示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流路内壁面上形成有内面槽2a。另外,图9(d)表示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流路截面为圆形,图9(e)表示该流路截面为椭圆形(长孔形状)。
[0184] 以上的图9(a)~图9(e)所示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流路截面形状,与热交换器10中制冷剂的动作条件或流动物性值相应地适当选择或组合而形成以构成传热性能高、压力损失低且适当的热交换器即可。
[0185] (实施方式8的效果)
[0186] 如以上结构那样,通过基于第一制冷剂的物性适当选择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截面形状,可以促进第一制冷剂的传热性能、降低压力损失、提高热交换性能。
[0187] 另外,图9(a)~图9(e)所示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流路截面形状是例示的形状,并不限于这些形状,不言而喻可以采用其他形状。
[0188] 实施方式9.
[0189]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0所示的是表示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形状的变化的图,可以应用于前述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7的各热交换器,但在此以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190] 图10(a)表示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为圆管且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流路截面为圆形,图10(b)表示该流路截面比图10(a)所示的截面积小且为圆形。另外,图10(c)表示在作为圆管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流路内壁面上形成有内面槽3c,图10(d)表示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为矩形管且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流路截面为矩形。而且,图10(e)表示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为椭圆管(扁平管)且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流路截面为椭圆形(长孔形状),图10(f)表示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为椭圆管(扁平管)且为多孔管。
[0191] 以上的图10(a)~图10(f)所示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截面形状及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流路截面形状,与热交换器10中的制冷剂的动作条件或流动物性值相应地适当选择或组合而形成以构成传热性能高、压力损失低且适当的热交换器即可。
[0192] (实施方式9的效果)
[0193] 如以上结构所述,通过基于第二制冷剂的物性适当选择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及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截面形状,可以促进第二制冷剂的传热性能、降低压力损失、提高热交换性能。
[0194] 另外,图10(a)~图10(f)所示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截面形状及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流路截面形状是例示的形状,并不限于这些形状,不言而喻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
[0195] 另外,图10(a)~图10(f)所示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截面形状及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流路截面形状的变化也可以应用于表示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形状的变化的实施方式8。
[0196] 实施方式10.
[0197]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前述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7的各热交换器,但在此以应用于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10f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198] 图11(a)表示热交换器10f中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沿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排列方向以与各第一制冷剂流路2连通的方式通过机械加工贯通而形成的状态。这与在实施方式7(此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6中也一样)所示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形态相同。
[0199] 另一方面,图11(b)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f中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的结构。如图11(b)所示,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构成为,沿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排列方向将传热块1的第一制冷剂流路2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端部切削成切口形状并利用密封件11进行密封,从而作为连通孔形成。
[0200] (实施方式10的效果)
[0201] 通过形成以上所示的形态的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不具有用于使第一制冷剂流路2连通的集管,也能够在热交换器10f内部形成连通孔,因此,可以谋求热交换器10f的紧凑化。
[0202] 另外,与孔加工,通过切削成切口形状,可以使加工简单。
[0203] 另外,不仅针对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针对图11(b)所示的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5c,同样地也可以切削成切口形状并利用密封件11进行密封而构成。但是,能够采用该结构的是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10f。
[0204] 实施方式11.
[0205] 前述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10的各热交换器例如搭载于热泵系统、空调装置、热水存储装置及冷冻机等制冷循环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以搭载了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热泵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0206] (热泵系统(第一例)的构成)
[0207]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利用热能的热泵系统的构成图。
[0208] 图12所示的热泵系统由第一制冷剂回路及第二制冷剂回路构成,压缩机31、热交换器10、膨胀33、室外机热交换器34依次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上述第一制冷剂回路,泵36、利用侧热交换器35、热交换器10依次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上述第二制冷剂回路。另外,在室外机热交换器34设置有送入空气的扇39。
[0209] (热泵系统(第一例)的动作)
[0210] 在图12所示的热泵系统中,对作为在第一制冷剂回路流动的第一制冷剂使用R410A、而且作为在第二制冷剂回路流动的第二制冷剂使用水的例子进行说明。
[0211] 在第一制冷剂回路中,气体状态的第一制冷剂被压缩机3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该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10,向作为第二制冷剂的水散热并冷凝。冷凝了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33进行膨胀及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并流入室外机热交换器34。流入到了室外机热交换器34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与由风扇39吹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31中并被压缩。
[0212] 在第二制冷剂回路中,在热交换器10中由第一制冷剂加热了的第二制冷剂即水,被泵36输送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中。输送到了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中的水向外部散热。在此,利用侧热交换器35例如作为散热器或地暖加热器等被应用,并被用作制热系统。
[0213] 在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作为第二制冷剂使用水的情况下,作为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及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优选由铜管等耐腐蚀性材料构成。
[0214] (热泵系统(第二例)的构成及动作)
[0215]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利用热能的热泵系统的另一形态的构成图。
[0216] 图13所示的热泵系统作为在水箱38内设置图12所示的热泵系统的利用侧热交换器35、对供给到水箱38内的水进行加热并取水的供给热水系统而构成。其他结构与图12所示的热泵系统相同。
[0217] 如上所述,将第一制冷剂回路作为热源,通过利用侧热交换器35进行制热或供给热水,从而与以往的将锅炉作为热源的系统相比具有节能效果。
[0218] (热泵系统(第3例)的构成)
[0219]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利用冷能的热泵系统的构成图。
[0220] 图14所示的热泵系统构成为,在图12所示的热泵系统的第一制冷剂回路中,使压缩机31的排出方向逆向、即、使第一制冷剂的流通方向相反。其他结构与图12所示的热泵系统相同。
[0221] (热泵系统(第3例)的动作)
[0222] 在图14所示的热泵系统中,对作为在第一制冷剂回路流动的第一制冷剂使用R410A、而且作为在第二制冷剂回路流动的第二制冷剂使用水的例子进行说明。
[0223] 在第一制冷剂回路中,气体状态的第一制冷剂被压缩机31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并被排出。该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流入室外机热交换器34,与由风扇39吹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散热、冷凝。冷凝了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33进行膨胀及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并流入热交换器10。流入到了热交换器10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从作为第二制冷剂的水中吸热并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31中并被压缩。
[0224] 在第二制冷剂回路中,在热交换器10中由第一制冷剂冷却后的第二制冷剂即水,被泵36输送到利用侧热交换器35中。在此,利用侧热交换器35例如作为空气热交换器应用并用作制冷系统,或者应用于冷水板并被用作辐射制冷系统。
[0225] (热泵系统(第4例)的构成及动作)
[0226]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利用热能及冷能的热泵系统的构成图。
[0227] 图15所示的热泵系统中的第一制冷剂回路按照压缩机31、四通阀32、热交换器10、膨胀阀33、室外机热交换器34、接着再次回到四通阀32这样的顺序通过制冷剂配管连接而构成。其他结构与图12所示的热泵系统相同。
[0228] 图12~图14所示的热泵系统分别专利用热能或冷能,而图15所示的热泵系统因具有四通阀32而可以切换热能和冷能地加以利用。另外,例如,在图13所示的热泵系统中通过使用四通阀32,并非是供给热水专用的利用形态,而是可以切换供给热水用和冷水用地加以利用。
[0229] (实施方式11的效果)
[0230] 在图12~图15所示的热泵系统中,示出了应用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情况,但如前所述,也可以应用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10的各热交换器。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可以得到具有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效果的热泵系统,尤其是,第一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的金属和第二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的金属不同,从而可以进行活用各金属的特性的热交换器的设计。
[023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制冷剂使用R410A、作为第二制冷剂使用水,但并不限于此。即,作为第一流体,例如也可以使用其他氟利昂类制冷剂、二氧化碳或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制冷剂,作为第二制冷剂,例如也可以使用氟利昂类制冷剂、二氧化碳或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制冷剂、自来水、蒸馏水或载冷剂等水。
[0232] 实施方式12.
[0233]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6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前述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7的各热交换器,但在此以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234] 如图16所示,在供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插通的各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内表面形成有锯齿状的槽103。
[0235] (实施方式12的效果)
[0236] 若形成上述那样的形态的锯齿状的槽103,则在对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进行扩管以便将其与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紧贴固定时,可以提高接触面积。
[0237] 另外,槽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外表面或双方的面上,另外,槽并不限于锯齿状,也可以是表面粗糙度大的粗糙面。另外,如图17(a)所示,也可以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内表面形成凹凸槽104。另外,如图17(b)所示,也可以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外表面也形成凹凸槽104那样的凹凸,并构成为使双方的凹凸啮合。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紧贴性。并且,如图17(c)所示,若在凹凸槽104的凸部的中央形成凹陷部104a,则在对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进行扩管时,凹凸槽104的凸部能够以该凹陷部104a为中心与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的外表面更紧贴地变形,从而可以使接触面积增加。
[0238] 实施方式13.
[0239]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的热交换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18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前述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7的各热交换器,但在此以应用于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0240] 如图18所示,在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内表面,沿第二制冷剂流路3的长度方向形成有钎料设置槽110,在该钎料设置槽110中设置有钎料111。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将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与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钎焊接合并固定的情况,图18表示在即将钎焊加工之前的钎料设置槽110中设置了钎料111的状态。接着,在钎焊时,钎料111熔融并流入到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间隙以及钎料设置槽110中并固接,从而接合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
[0241] (实施方式13的效果)
[0242] 若采用以上所示的形态的结构,则可以确保钎焊时设置钎料111的空间,因此可以提高钎焊加工性。
[0243] 另外,钎料设置槽110虽然可以沿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b的周向形成在任意位置,但若设置在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之间,则导致由热传导引起的热阻增加,因此,优选设置在从第一制冷剂流路2和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a之间离开的位置。由此,可以提高热交换性能。
[0244] 另外,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形态应用于实施方式12的热交换器。
[0245] 附图标记说明
[0246] 1传热块、2第一制冷剂流路、2a内面槽、3第二制冷剂流路、3a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3b第二制冷剂用传热管插通孔、3c内面槽、4第一制冷剂用连通孔、4a第一制冷剂用连接管、4ba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流入流出部、4bb第一制冷剂用分割连通孔折回部、5第二制冷剂用连通集管、5a第二制冷剂用连接管、5ba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流入流出部、5bb第二制冷剂用分割集管折回部、5c第二制冷剂用连通孔、6第一制冷剂用集合孔、6a第一制冷剂用集合集管、6ba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流入流出部、6bb第一制冷剂用分割集合孔折回部、7第二制冷剂用集合集管、8钎焊层、10、10a~10f热交换器、11密封件、21钎料、31压缩机、32四通阀、33膨胀阀、34室外机热交换器、35利用侧热交换器、36泵、38水箱、39风扇、103槽、104凹凸槽、104a凹陷部、110钎料设置槽、111钎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