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路切换装置及具有该流路切换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

申请号 CN201280069096.6 申请日 2012-03-09 公开(公告)号 CN104094070B 公开(公告)日 2016-08-17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本多孝好; 岛本大祐; 森本修;
摘要 构成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33)的 阀 体(E)的开口部(E1)在从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之间的连接 位置 到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之间的连接位置的长度为壳体流路横宽(I)时,与该 阀体 (E)的轴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阀体流路横宽(H)比壳体流路横宽(I)小。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具有:
制冷剂循环回路,其具有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及热源侧换热器,热源侧制冷剂在它们之间循环而构成制冷循环;和热介质循环回路,其具有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及多个利用侧换热器,热介质在它们之间循环,
在所述热介质间换热器中,在所述热源侧制冷剂和所述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切换从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向所述利用侧换热器供给的热介质的流路;和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热介质循环回路,切换从所述利用侧换热器返回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介质的流路,
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及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具有:
第一流路配管,其成为与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中的一个连接的连接口
第二流路配管,其成为与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中的其他的热介质间换热器连接的连接口;
第三流路配管,其设在所述第一流路配管和第二流路配管之间,成为与所述利用侧换热器连接的连接口;和
体,其以所述第三流路配管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为轴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流路配管内,并形成有通过阀体旋转使所述第一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连通或者使第二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连通的开口部,
所述阀体的所述开口部,在使从所述第一流路配管和所述第三流路配管之间的连接位置到所述第二流路配管和所述第三流路配管之间的连接位置的长度为壳体流路横宽时,与该阀体的轴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比所述壳体流路横宽小,
在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及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中,用于使所述阀体旋转的轴部形成于所述阀体,
并且具有变速箱,该变速箱被连接于所述阀体的所述轴部并经由所述轴部使所述阀体旋转,
在所述变速箱设有止动器,该止动器以使阀体不在规定的度范围之外旋转的方式限制所述阀体的旋转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全制热运转模式,其使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全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
全制冷运转模式,其使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全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和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使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一部分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所述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另一部分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根据所述阀体的所述开口部的旋转位置,能够调整向所述利用侧换热器流动的所述热介质的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箱被连接到:
所述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的所述阀体的所述轴部;和
所述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的所述阀体的所述轴部,该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与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被连接到相同的所述利用侧换热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箱在所述利用侧换热器停止或温度传感器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阀体旋转以使所述第一流路配管和所述第三流路配管的连通状态成为最大,或者使所述阀体旋转以使所述第二流路配管和所述第三流路配管的连通状态成为最大。
5.一种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流路配管及第二流路配管;
第三流路配管,其设在所述第一流路配管及第二流路配管之间;
阀体,其以所述第三流路配管中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为轴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流路配管内,并形成有通过阀体旋转使所述第一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连通、或者使第二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连通的开口部;
轴部,其用于使所述阀体旋转;和
变速箱,其连接于所述轴部并经由所述轴部使所述阀体旋转,
在所述变速箱设有止动器,该止动器以使阀体不在规定的角度范围之外旋转的方式限制所述阀体的旋转范围,
所述阀体的所述开口部在使从所述第一流路配管和所述第三流路配管之间的连接位置到所述第二流路配管和所述第三流路配管之间的连接位置的长度为壳体流路横宽时,与该阀体的轴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比所述壳体流路横宽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两个使所述第一流路配管、所述第二流路配管及所述第三流路配管成为一体的壳体,
所述两个壳体的每一个设有一个所述阀体及一个所述轴部,并且隔着所述变速箱面对地被配置,双方的所述轴部被连接到所述变速箱。

说明书全文

流路切换装置及具有该流路切换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流路切换装置及具有该流路切换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那样,热源机(室外单元)被配置在建筑物外,室内单元被配置在建筑物的室内。在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向被供给到室内单元的换热器的空气散热(吸热),对该空气加热或冷却。然后,被加热或冷却的空气被送入空调对象空间并进行制热或制冷。
[0003] 作为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所使用的热源侧制冷剂,大多采用例如HFC(氢氟)类制冷剂。另外,还提出了作为热源侧制冷剂使用二(CO2)等自然制冷剂的情况。
[0004] 另外,还存在以冷机系统为代表的其他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在配置于室外的热源机中,生成冷能或热能,在配置于室外单元内的换热器中,对、防冻液等热介质加热或冷却,并将其向配置于空调对象区域的室内单元即送机盘管单元、面板加热器等输送,执行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另外,还存在被称为排热回收型冷机的热源侧换热器,该热源侧换热器在热源机和室内单元之间连接有4条水配管,同时供给冷却、加热的水等,在室内单元中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或制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6] 还存在将1次制冷剂及2次制冷剂的换热器配置在各室内单元的附近并向室内单元输送2次制冷剂的空气调节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7] 另外,还存在如下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即,该空气调节装置将室外单元和具有换热器的分支单元之间通过2条配管连接,向室内单元输送2次制冷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0008] 而且,还存在如下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将包含1次制冷剂和2次制冷剂的换热器在内的中继单元配置在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之间,按每个室内单元分开地输送规定的热介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0444号公报(例如,第4页及图1)
[001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280818号公报(例如,第4、5页及图1)
[0013]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89465号公报(例如,第5~8页及图1,图2)[0014]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43936号公报(例如,第5页及图1)
[0015] 专利文献5:WO2009/133644(例如,第5页)

发明内容

[001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7] 在以往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等那样的空气调节装置中,由于使制冷剂循环到室内单元,所以存在制冷剂向室内等泄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制冷剂不通过室内单元,从而能够防止制冷剂向室内漏出。
[0018] 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是在建筑物外的热源机中加热或冷却热介质,并向室内单元侧输送。换言之,利用热介质配管连接热源机和室内单元,从而循环路径相应地变长。这里,若热介质与热源侧制冷剂相比,则在要输送进行规定的加热或冷却的功的热时,输送动等所需的能量的消耗量大。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与热介质的循环路径变长的量相应地,输送动力变得非常大。
[0019] 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具有多个室内单元,为了能够按这些室内单元的每一个来选择制冷或制热,从室外侧到室内侧利用4条配管被连接。另外,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分支单元和延长配管的连接是制冷2条、制热2条总计4条配管,所以结果具有与通过4条配管连接室外单元和分支单元的系统类似的结构。像这样,在专利文献2、4记载的技术中,从室外侧到室内侧必须连接4条配管,施工性差。
[0020] 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中,由于热交换后的1次制冷剂流入与热交换前的1次制冷剂相同的流路,所以在连接了多个室内单元的情况下,不能利用各室内单元发挥最大能力,能量被浪费。
[0021] 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中,用于输送热介质的按每个室内单元分别被搭载。由此,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不仅成为与泵的台数相应地高价的系统,还成为从泵发出的声音大的结构,没有实用性。
[0022] 而且,由于供制冷剂流动的换热器被配置在室内单元的附近,所以制冷剂可能在室内或室内的附近泄漏。
[0023] 在专利文献5记载的技术中,设置有用于进行运转模式的切换的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但即使组合两个该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也不具有切断流路的功能。由此,为了进行流路的切换、切断来应对所要求的运转模式,必须与该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相独立地设置用于调整热介质的流量的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零件个数相应增加。
[0024]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1个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减少零件个数的流路切换装置及具有该流路切换装置的空气调节装置。
[0025] 为了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26]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制冷剂循环回路,其具有压缩机、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及热源侧换热器,热源侧制冷剂在它们之间循环而构成制冷循环;和热介质循环回路,其具有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泵及多个利用侧换热器,热介质在它们之间循环,在热介质间换热器中,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具有: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其设置于热介质循环回路,切换从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向利用侧换热器供给的热介质的流路;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其设置于热介质循环回路,切换从利用侧换热器返回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的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具有:第一流路配管,其成为与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中的一个连接的连接口;第二流路配管,其成为与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中的其他的热介质间换热器连接的连接口;第三流路配管,其设在第一流路配管和第二流路配管之间,成为与利用侧换热器连接的连接口;和体,其以第三流路配管中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为轴自由旋转地设置在第三流路配管内,并形成有通过阀体旋转使第一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连通的或者使第二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连通的开口部,阀体的开口部,在使从第一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之间的连接位置到第二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之间的连接位置的长度为壳体流路横宽时,与该阀体的轴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开口宽度比壳体流路横宽小。
[0027] 发明的效果
[0028]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阀体的开口部,在使从第一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之间的连接位置到第二流路配管和第三流路配管之间的连接位置的长度为壳体流路横宽时,与该阀体的轴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比壳体流路横宽小,从而不在对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和利用侧换热器进行连接的配管上设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也能够进行流量调整,能够相应地减少零件个数。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要图。
[0030]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
[0031]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的结构图。
[0032] 图4是利用1个变速箱调整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的情况的结构图。
[0033] 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封闭热介质的流路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4] 图6是图4所示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封闭一方的流路并开放另一方的流路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5]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6] 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7] 图9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0038] 图10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4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要图。基于图1,对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进行说明。该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利用使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热介质)循环的制冷循环(制冷剂循环回路A、热介质循环回路B),各室内单元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作为运转模式。此外,包含图1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各构成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不同。
[0041]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具有作为热源机的1台室外单元1、多台室内单元3、设在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3之间的中继单元2。中继单元2利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通过导通热源侧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通过导通热介质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被连接。而且,由室外单元1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中继单元2被配送到室内单元3。
[0042] 室外单元1通常被配置在大厦等建筑物9之外的空间(例如,楼顶等)即室外空间6,经由中继单元2向室内单元3供给冷能或热能。室内单元3被配置在能够向建筑物9的内部的空间(例如,居室等)即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的位置,向成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室内空间7供给制冷用空气或制热用空气。中继单元2能够设置在与室外空间6及室内空间7不同的位置(例如,建筑物9中的共用空间或天花板里部等空间,以下简称为空间8),室外单元1及室内单元3分别通过制冷剂配管4及热介质配管5被连接,将从室外单元1供给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室内单元3。
[004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使用2条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中继单元2和各室内单元3使用2条热介质配管5被连接。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使用2条配管(制冷剂配管4、热介质配管5)连接各单元(室外单元1、室内单元3及中继单元2),由此,施工变得容易。
[0044] 简单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工作。
[0045] 热源侧制冷剂通过制冷剂配管4从室外单元1被输送到中继单元2。被输送到中继单元2的热源侧制冷剂在中继单元2内的热介质间换热器(后述)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向热介质提供热能或冷能。在中继单元2中,存储在热介质中的热能或冷能利用泵(后述)通过热介质配管5被输送到室内单元3。被输送到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用于针对室内空间7的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0046] 此外,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中继单元2作为与室外单元1及室外单元3独立的框体被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但与室内空间7独立的空间即空间8的状态。中继单元2除此以外还能够设置在电梯等共用空间等。另外,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内单元3是天花板盒式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天花板嵌入式、天花板悬挂式等,只要能够直接或通过管道向室内空间7吹出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可以是任意种类。
[0047] 在图1中,作为例子示出了室外单元1被设置在室外空间6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室外单元1也可以设置在带换气口的机械室等的被包围的空间,只要能够利用排气管将废热排出建筑物9外,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或者,在使用水冷式的室外单元1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在建筑物9的内部。即使将室外单元1设置在这样的场所,也不会发生特别的问题。
[0048] 另外,中继单元2还能够设置在室外单元1的附近。但是,需要注意从中继单元2到室内单元3的距离过长时,热介质的输送动力变得相当大,从而省能量化的效果变差的情况。而且,室外单元1、室内单元3及中继单元2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1所示的台数,根据设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建筑物9决定台数即可。
[0049] 此外,多台中继单元2能够与1台室外单元1连接,通过将多台中继单元2分散设置在空间8,能够利用搭载在各中继单元2内的热源侧换热器提供热能或冷能的传递。由此,还能够设置处于搭载在各中继单元2内的泵的输送允许范围内的距离或高度的室内单元3,能够实现室内单元3相对于建筑物9整体的配置。
[0050] 作为热源侧制冷剂,能够使用例如R-22、R-134a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伪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化学式内含有双键的CF3、CF=CH2等地球变暖系数较小的制冷剂、其混合物,或者CO2、丙烷等自然制冷剂。在作为加热而进行工作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或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进行通常的二相变化的制冷剂冷凝液化,CO2等的成为超临界状态的制冷剂在超临界的状态下被冷却,但它们在其他方面都相同,发挥同样的效果。
[0051] 作为热介质,能够使用例如载冷剂(防冻液)、水、载冷剂和水的混合液、水和防腐蚀效果高的添加剂的混合液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中,即使热介质经由室内单元3向室内空间7泄漏,由于热介质使用安全性高的材料,所以有助于安全性的提高。
[0052]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以下称为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概要回路结构图。基于图2,对空气调节装置100的详细的回路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经由中继单元2所具有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另外,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也经由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通过热介质配管5被连接。此外,对制冷剂配管4,在后面详细说明。
[0053] [室外单元1]
[0054] 在室外单元1中,在框体内,压缩机10、四通阀等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换热器12和储液器19通过制冷剂配管4被串联连接地搭载。另外,在室外单元1中,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d、止回阀13b及止回阀13c。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d、止回阀13b及止回阀13c,不论室内单元3所要求的运转如何,都能够使流入中继单元2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向成为恒定方向。
[0055] 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并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而使之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并向制冷剂循环回路A输送,例如由能够控制容量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即可。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切换制热运转模式(全制热运转模式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和制冷运转模式(全制冷运转模式及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
[0056] 热源侧换热器12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功能,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源侧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该热源侧制冷剂蒸发气化或冷凝液化。储液器19被设置在压缩机10的吸入侧,存储由制热运转时和制冷运转时的差异所产生的剩余制冷剂或者由于过渡性的运转变化的剩余制冷剂。
[0057] 止回阀13a被设置在热源侧换热器12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在规定方向(从室外单元1向中继单元2的方向)上允许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止回阀13c被设置在中继单元2和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上,仅在规定方向(从中继单元2向室外单元1的方向)上允许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止回阀13d被设置在第一连接配管4a,在制热运转时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向中继单元2流通。止回阀13b被设置在第二连接配管4b,在制热运转时使从中继单元2返回的热源侧制冷剂,经由热源侧换热器
12向压缩机10的吸入侧流通。
[0058] 第一连接配管4a在室外单元1内,连接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和止回阀13c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以及止回阀13a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第二连接配管4b在室外单元1内,连接止回阀13c和中继单元2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以及热源侧换热器12和止回阀13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4。此外,在图2中,作为例子示出了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d、止回阀13b及止回阀13c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不需要必须设置它们。
[0059] [室内单元3]
[0060] 室内单元3在框体内分别搭载有利用侧换热器35。该利用侧换热器35在从省略图示的风扇等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和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生成用于向室内空间7供给的制热用空气或制冷用空气。
[0061] 在图2中,作为例子示出了4台室内单元3被连接到中继单元2的情况,从纸面上侧开始依次图示了室内单元3a、室内单元3b、室内单元3c、室内单元3d。另外,与室内单元3a~室内单元3d相应地,利用侧换热器35也从纸面上侧开始依次图示了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b、利用侧换热器35c、利用侧换热器35d。此外,与图1同样地,室内单元3的连接台数不限于图2所示的4台。
[0062] [中继单元2]
[0063] 中继单元2是在框体内搭载至少2个热介质间换热器(制冷剂-水换热器)25、2个节流装置26、开闭装置27、开闭装置29、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2个泵31、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和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而构成的。
[0064] 2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在向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3供给热介质时,作为冷凝器(散热器)发挥功能,或者在向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单元3供给热介质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利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由室外单元1生成并存储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热介质。
[0065] 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被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26a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之间,在全制冷运转模式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在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另外,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设置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节流装置26b和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之间,在全制热运转模式及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加热,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用于热介质的冷却。
[0066] 2个节流装置26(节流装置26a、节流装置26b)具有作为减压阀、膨胀阀的功能,对热源侧制冷剂减压并使其膨胀。节流装置26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被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上游侧。节流装置26b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被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上游侧。2个节流装置26由能够可变地控制开度的例如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即可。
[0067] 开闭装置27及开闭装置29例如由能够通过电磁阀等的通电来进行开闭动作的部件构成,与室内单元3的运转模式相应地被控制开闭,进行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的制冷剂流路的切换。开闭装置27被设置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开闭装置29被设置在对热源侧制冷剂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制冷剂配管4进行连接的配管(旁通配管)上。
[0068] 2个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由例如四通阀等构成,与室内单元3的运转模式相应地,以热介质间换热器25能够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使用的方式切换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向。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在制冷运转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被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下游侧。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在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中被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下游侧。
[0069] 2个泵31(泵31a、泵31b)将导通热介质配管5的热介质向室内单元3输送。泵31a被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热介质配管5上。泵31b被设置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之间的热介质配管5上。2个泵31由例如能够控制容量的泵等构成,能够根据室内单元3中的负载的大小调整其流量即可。
[0070] 4个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三通之一被连接到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三通之一被连接到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三通之一被连接到利用侧换热器35,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被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出口侧。
[0071] 即,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用于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之间切换使热介质流入室内单元3的流路。
[0072] 此外,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设置了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开始依次图示了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
[0073] 此外,对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详细结构,在下述图3、4的说明中进行详细陈述。
[0074] 4个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由三通阀等构成,用于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三通之一被连接到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三通之一被连接到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三通之一被连接到利用侧换热器35,该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被设置在利用侧换热器35的热介质流路的入口侧。即,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一起用于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之间切换使热介质流入室内单元3的流路。
[0075] 此外,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设置了与室内单元3的设置台数相应的个数(这里是4个)。与室内单元3对应地,从纸面上侧开始依次图示了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
[0076] 此外,对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详细的结构,在下述图3、4的说明中进行详细陈述。
[0077] 另外,在中继单元2中设置有2个温度传感器40(温度传感器40a,温度传感器40b)。由温度传感器40检测的信息(温度信息)被发送到综合控制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工作的控制装置80,被用于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省略图示的送风机的转速、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
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频率、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热介质的流路的切换、室内单元3的热介质流量的调整等控制。
[0078] 2个温度传感器40用于检测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流出的热介质即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出口处的热介质的温度,由例如热敏电阻等构成即可。温度传感器40a被设置在泵31a的入口侧的热介质配管5。温度传感器40b被设置在泵31b的入口侧的热介质配管5。
[0079] 另外,控制装置80由微机等构成,基于温度传感器40的检测信息及来自遥控器的指示,执行压缩机10的驱动频率、送风机的转速(包含开/关)、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的切换、泵31的驱动、节流装置26的开度、开闭装置27的开闭、开闭装置29的开闭、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的切换、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切换、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切换的控制、下述各运转模式。此外,控制装置80也可以设置于每个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室外单元1或中继单元2。
[0080] 导通热介质的热介质配管5由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连接的部分和与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连接的部分构成。热介质配管5与中继单元2所连接的室内单元3的台数相应地分支(这里,各4分支)。而且,热介质配管5通过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被连接。通过控制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决定使来自热介质间换热器25a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还是使来自热介质间换热器25b的热介质流入利用侧换热器35。
[0081] 而且,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通过制冷剂配管4连接压缩机10、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热源侧换热器12、开闭装置27、29、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制冷剂流路、节流装置26及储液器19而构成制冷剂循环回路A。另外,通过热介质配管5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的热介质流路、泵31、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利用侧换热器35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而构成热介质循环回路B。换言之,在各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上并联地连接多台利用侧换热器35,将热介质循环回路B作成多个系统。
[0082] 因此,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室外单元1和中继单元2经由设置于中继单元2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连接,中继单元2和室内单元3也经由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连接。即,在空气调节装置100中,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中,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热源侧制冷剂和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进行热交换。通过使用这样的系统结构,空气调节装置100能够实现与室内负载相应的最佳的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0083] [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
[0084] 图3是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结构图。参照图3说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结构。
[0085] 如图3所示,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具有:供热介质流动的壳体D;阀体E,被设置在壳体D内,并使壳体D的流路变更;和变速箱C,使阀体E在壳体D内旋转。
[0086] (壳体D)
[0087] 壳体D将阀体E收容在内部,并成为被供给的热介质的流路。壳体D由以下部件构成:供热介质流动的第一流路配管D1、第二流路配管D2及第三流路配管D3;和相对于第三流路配管D3向上侧突出地设置的阀体支承部D4。
[0088] 第一流路配管D1是大致圆筒形状部件,其一方被连接在第三流路配管D3,成为针对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中的1个的连接口。
[0089] 第二流路配管D2是大致圆筒形状部件,与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的连接侧相对地将第二流路配管D2的一方连接到第三流路配管D3。第二流路配管D2成为针对多个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中的未连接第一流路配管D1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的连接口。
[0090] 第三流路配管D3是大致圆筒形状部件,被连接到第一流路配管D1的一方及第二流路配管D2的一方。即,第三流路配管D3设在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二流路配管D2之间,成为针对利用侧换热器35的连接口。第三流路配管D3能够从形成在图3的纸面下侧的开口收容阀体E。
[0091] 阀体支承部D4在图3的纸面上下方向上形成开口部D5,相对于第三流路配管D3向上侧突出地设置。下述阀体E的轴部E2能够插入该阀体支承部D4的开口部D5。
[0092] (阀体E)
[0093] 阀体E能够调整“是否使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及“是否使第二流通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更详细来说,阀体E能够调整成以下的3个状态。
[0094] (1)状态1
[0095] 以使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并且不使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的方式封闭的状态(参照图6(b))。
[0096] (2)状态2
[0097] 以使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并且不使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的方式封闭的状态。
[0098] (3)状态3
[0099] 以不使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并且不使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的的方式封闭的状态(参照图5(b))。
[0100] 在阀体E中形成了用于连通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及连通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的开口部E1。另外,在阀体E的上部设置有经由阀体支承部D4的开口部D5与变速箱C连接的轴部E2。即,通过连接该轴部E2和变速箱C,阀体E能够在壳体D内自由旋转。该轴部E2与在第三流路配管D3中流动的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大致平行地设置。
[0101] 这里,在壳体D的尺寸中,将从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之间的连接位置到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之间的连接位置的长度定义为壳体流路横宽I。另外,在阀体E的开口部E1的尺寸中,将开口部E1的横宽定义为阀体流路横宽H,将开口部E1的纵宽定义为阀体流路纵宽G。
[0102] 此外,壳体流路横宽I不是第三流路配管D3的外侧面的圆弧的长度,而与该圆弧中的弦对应。另外,阀体流路横宽H是与轴部E2大致垂直的方向的宽度。即,阀体流路横宽H与从开口部E1的一个横端到另一个横端之间的直线距离对应,不是阀体E的外侧面的圆弧的长度,而与该圆弧中的弦对应。
[0103] 开口部E1的阀体流路横宽H比壳体流路横宽I小。由此,阀体E通过自身在壳体D内旋转,能够调整成上述的状态1~状态3。即,由于开口部E1的阀体流路横宽H不比壳体流路横宽I大,所以能够防止第一流路配管D1、第二流路配管D2及第三流路配管D3全部同时连通。
[0104] 另外,壳体D存在由壳体流路横宽I所产生的制约,从而为了确保流入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热介质流量的阀体流路纵宽G被唯一地决定。由此,阀体E的形状根据壳体D的尺寸、形状被以某程度限制。
[010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壳体D的形状成为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二流路配管D2被连接在同一直线上(D1和D2成180度的度的状态)的形状。但是,例如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二流路配管D2成例如90度地被连接到第三连接配管D3的情况下,与成90度一侧的壳体流路横宽I相比,相反侧(成270度一侧)的壳体流路横宽I大。在该情况下,采用短的壳体流路横宽I为好。
[010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说明了开口部E1采用投影观察该开口部E1时呈四边形形状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只要采用在将阀体E装入壳体D时流路压损最低的形状即可。
[0107] 例如,开口部E1也可以采用投影观察开口部E1时为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等。而且,在采用圆形形状的情况下,直径与阀体流路横宽H对应,采用椭圆形形状的情况下,与从该椭圆的一个横端到另一个横端之间的距离对应。
[0108] (变速箱C)
[0109] 变速箱C使阀体E在壳体D内旋转。在变速箱C中设置有与阀体E的轴部E2连接的旋转驱动部C1。在变速箱C的旋转驱动部C1上连接有轴部E2,并能够经由轴部E2使阀体E旋转。
[0110] 该旋转驱动部C1由例如步进电机等构成。而且,在变速箱C中设置有用于检测阀体E的位置的霍尔IC81等。
[0111] 另外,在变速箱C中,以阀体E不旋转到规定的角度范围外的方式,设置有限制阀体E的旋转范围的止动器82。例如,阀体E的旋转范围是0度至180度。由此,止动器82以使阀体E不在180度至360度的范围旋转的方式限制阀体E的动作。
[0112] 这里,在室内单元3a~3d运转停止或者温度传感器关闭的状态下不产生空调负载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以成为状态(1)或状态(2)的方式控制变速箱C。这里,每当成为状态(1)或状态(2),控制装置80控制成“状态(1)的全开”或“状态(2)的全开”。由此,在室内单元3a~3d运转停止或者温度传感器关闭的状态下,能够进行阀体E的0点调整,能够防止例如阀体E撞击止动器82而损坏,并且能够可靠地实施阀体E的开度调整。
[0113] 此外,“状态(1)的全开”是指“以使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的连通状态最大并且不使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的方式封闭”。另外,“状态(2)的全开”是指“以使第二流路配管D2和第三流路配管D3的连通状态最大并且不使第一流路配管D1和第三流路配管D3连通的方式封闭”。
[0114] [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变形例][0115] 图4是表示利用1个变速箱F调整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情况的结构图。图5(a)是图4所示的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封闭热介质的流路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b)是用于说明热介质的流动的示意图。图6(a)是图4所示的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封闭一方的流路并开放另一方的流路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b)是用于说明热介质的流动的示意图。此外,在图4~图6中,关于图3所示的霍尔IC81及止动器82省略图示。
[0116] 参照图4~图6说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的变形例。
[0117] 如图4所示,变速箱F也可以采用在图4的纸面下侧和上侧双方设置旋转驱动部F1、F2的结构。即,能够利用1个变速箱F对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进行阀体E的开度调整。同样地,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以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和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中,也同样地利用1个变速箱F进行阀体E的开度调整。
[0118] 由此,能够通过1个变速箱F调整2个阀体的旋转。另外,能够削减与室内单元3的台数相同数量的变速箱F而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0119] 此外,在图4中,壳体DD与图3的壳体D对应,第一流路配管DD1与图3的第一流路配管D1对应,第二流路配管DD2与图3的第二流路配管D2对应,第三流路配管DD3与图3的第三流路配管D3对应,阀体支承部DD4与图3的阀体支承部D4对应。
[0120] 另外,在图4中,阀体EE与图3的阀体E对应,开口部EE1与图3的开口部E1对应,轴部EE2与图3的轴部E2对应。像这样,通过设置变速箱F,如图5所示,能够利用1个变速箱F实施上述状态(1)~状态(3)。
[0121] 这里,对第一流路配管D1等和热介质配管5的连接进行说明。
[0122] 例如,对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进行说明。
[0123] 第一流路配管D1被连接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侧或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侧的热介质配管5,第二流路配管D2被连接在与第一流路配管D1不同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侧的热介质配管5,第三流路配管D3被连接在利用侧换热器35a的热介质流入侧的热介质配管5。
[0124] 关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b~33d,也同样地,第一流路配管D1被连接到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侧或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侧的热介质配管5,第二流路配管D2被连接到与第一流路配管D1不同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侧的热介质配管5,第三流路配管D3被连接到利用侧换热器35b~35d的热介质流入侧的热介质配管5。
[0125] 以下,对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进行说明。
[0126] 第一流路配管D1被连接到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侧或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侧的热介质配管5,第二流路配管D2被连接到与第一流路配管D1不同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侧的热介质配管5,第三流路配管D3被连接到利用侧换热器35a的热介质流出侧的热介质配管5。
[0127] 关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b~32d,也同样地,第一流路配管D1被连接到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侧或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侧的热介质配管5,第二流路配管D2被连接到与第一流路配管D1不同的热介质间换热器侧的热介质配管5,第三流路配管D3被连接到利用侧换热器35b~35d的热介质流出侧的热介质配管5。
[0128] 以下,对图5(b)及图6(b)所示的热介质的流动进行说明。
[0129] 图5(b)的状态与在室内单元3中没有产生空调负载,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成为全闭的情况对应。这是与下面说明的图7中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b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b对应的状态。
[0130] 图6(b)的状态与在室内单元3中产生空调负载并使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成为状态(1)或状态(2)的情况对应。即,下面说明的图7的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被连接到热介质间换热器25b侧,并与状态(1)或状态(2)对应。
[0131] 另外,关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不连接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而连接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侧,与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的状态相反的状态、即状态(2)或(1)对应。
[0132]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全制冷运转、制冷主体运转、全制热运转及制热主体运转这4个运转模式。即,空气调节装置100通过实施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28b、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对流路的切换,由此,变更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循环的制冷剂及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循环的热介质的流动,能够使全部室内单元3进行同一运转,并且能够使室内单元3分别进行不同的运转。
[0133] 此外,“全制冷运转模式”是指所驱动的室内单元3全部执行制冷运转的运转模式。“全制热运转模式”是指所驱动的室内单元3全部执行制热运转的运转模式。“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是指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3和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单元3混合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是制冷负载比制热负载大的运转模式。“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是指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单元3和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单元3混合的制冷制热混合运转模式,是制热负载比制冷负载大的运转模式。
[0134] 以下,对全制冷运转、制冷主体运转、全制热运转及制热主体运转中的工作进行说明。
[0135] [全制冷运转模式]
[0136]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7中,以仅在利用侧换热器35c及利用侧换热器35d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全制冷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7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供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7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0137] 在图7所示的全制冷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在室外单元1中,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以使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
[0138] 在中继单元2中,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28b切换到“制冷侧”,开闭装置27打开,开闭装置29关闭。此外,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28b切换到“制冷侧”指的是以制冷剂从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侧向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28b侧流动的方式进行切换。
[0139] 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使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b全闭(参照图5)。另外,关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32d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33d,成为上述的状态(1)或状态(2),开放流路。由此,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c之间、以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
[0140] 说明了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c之间”循环的例子,但也可以调整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的流路,以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
[0141] 同样地,说明了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循环的例子,但也可以调整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d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d的流路,以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c之间”循环。
[0142] [全制热运转模式]
[0143] 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图8中,以室内单元3全部驱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8中,利用由粗线表示的制冷剂配管4表示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另外,在图8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0144] 在图8所示的全制热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在室外单元1中,以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经由止回阀13d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方式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
[0145] 在中继单元2中,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28b切换到“制热侧”,开闭装置27关闭,开闭装置29打开。此外,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28b切换到“制热侧”是指以使制冷剂从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28b侧向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侧流动的方式进行切换。
[0146] 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关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成为上述状态(1)或状态(2),开放流路。由此,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c、35d之间、以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a、35b之间循环。
[0147] 以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c、35d之间”循环、以及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a、35b之间”循环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调整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的流路,以使例如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a、35b之间”循环,使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c、35d之间”循环。
[0148] 另外,以对一台热介质间换热器25连接两台利用侧换热器35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若由室内单元3a产生的负载大,则也可以构成为热介质间换热器25a被连接在利用侧换热器35a(1台)、而热介质间换热器25b被连接在利用侧换热器35b~35d(3台)。
[0149] [制冷主体运转模式]
[0150] 图9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9中,以在利用侧换热器35c中产生热能负载、且在利用侧换热器35d中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制冷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9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供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9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0151] 在图9所示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在室外单元1中,以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流入热源侧换热器12的方式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
[0152] 在中继单元2中,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切换到制冷侧,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切换到制热侧,开闭装置27及开闭装置29关闭。
[0153] 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使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b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b全闭(参照图5)。另外,关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c、32d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c、33d,成为上述状态(1)或状态(2),开放流路。由此,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d之间、以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c之间循环。
[0154] [制热主体运转模式]
[0155] 图10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在该图10中,以在利用侧换热器35b、35d中产生热能负载、且在利用侧换热器35a、35c中产生冷能负载的情况为例,对制热主体运转模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0中,粗线表示的配管是供制冷剂(热源侧制冷剂及热介质)流动的配管。另外,在图10中,用实线箭头表示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0156] 在图10所示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制冷剂循环回路A中,在室外单元1中,以从压缩机10排出的热源侧制冷剂经由止回阀13d从室外单元1流出的方式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
[0157] 在中继单元2中,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切换到制冷侧,将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切换到制热侧,开闭装置27及开闭装置29关闭。
[0158] 在热介质循环回路B中,在中继单元2中,使泵31a及泵31b驱动,关于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及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成为上述状态(1)或状态(2),开放流路。由此,热介质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和利用侧换热器35a、35c之间、以及热介质间换热器25b和利用侧换热器35b、35d之间循环。
[0159]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所具有的效果]
[0160]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中,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具有壳体D及阀体E,由于它们进行流量调整,所以不需要在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和利用侧换热器35a~35d之间、以及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和利用侧换热器35a~35d之间,另外设置热介质流量调整装置,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0161] 因此,能够与减少构成热介质流路的零件个数相应地,抑制热介质循环回路B的压力损失。另外,能够与减少零件个数相应地,抑制成本升高。而且,能够与减少零件个数相应地,减少要维护的对象,从而提高维护性。
[0162]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采用将热介质供给到室内单元3的结构,所以能够防止热源侧制冷剂向室内等泄漏。
[0163]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采用不从室外单元向室内单元输送热介质而从中继单元2向室内单元3输送热介质的结构,所以能够抑制泵31a、31b的输送动力,能够减少泵31a、31b消耗的能量。
[0164] 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经由中继单元2连接室外单元1和室内单元3,所以不需要通过配管从室外侧连接到室内侧,相应地提高施工性。
[0165]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相对于室外单元1并联地连接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由此,在全制冷运转模式及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在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的任意一方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热源侧制冷剂不流入另一方的热介质间换热器25b、25a来进行热交换,能够利用室内单元3发挥最大能力。
[0166]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通过设置在中继单元2中的泵31a、31b进行热介质的输送。由此,不用按每个室内单元3设置泵,能够相应地抑制成本升高。
[0167]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中,由于泵31a、31b被设置在中继单元2,所以能够抑制由泵31a、31b发出的声音侵入室内单元3侧,能够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0168] 附图标记的说明
[0169] 1室外单元,2中继单元,3室内单元,3a~3d室内单元,4制冷剂配管,4a第一连接配管,4b第二连接配管,5热介质配管,6室外空间,7室内空间,8空间,9建筑物,10压缩机,11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2热源侧换热器,13a~13d止回阀,19储液器,25热介质间换热器,25a、25b热介质间换热器,26节流装置,26a~26b节流装置,27开闭装置,28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a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8b第二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29开闭装置,31泵,
31a泵,31b泵,32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2a~32d第二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3a~33d第一热介质流路切换装置,35利用侧换热器,35a利用侧换热器,35b利用侧换热器,35c利用侧换热器,35d利用侧换热器,40温度传感器,40a温度传感器,40b温度传感器,80控制装置,81霍尔IC,82止动器,100空气调节装置,A制冷剂循环回路,B热介质循环回路,C变速箱,C1旋转驱动部,D、DD壳体,D1、DD1第一流路配管,D2、DD2第二流路配管,D3、DD3第三流路配管,D4、DD4阀体支承部,D5开口部,E、EE阀体,E1、EE1开口部,E2、EE2轴部,F变速箱(2个三通阀对应),F1、F2旋转驱动部,G阀体流路纵宽,H阀体流路横宽,I壳体流路横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