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

申请号 CN201710024615.1 申请日 2017-01-13 公开(公告)号 CN106765219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十堰贵元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宏; 栾浩;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废气管道和保温层,所述余热回收管道连接在 燃烧室 的外侧,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第二换热器的一侧,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在第四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废气管道的一侧依次连接有 过滤器 与 风 机,所述 阀 门 分别连接在废气管道与空气管道上,所述保温层分别设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的外侧。该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在废气管道与空气管道进入燃烧室之前分别经过两组换热器,充分与余热尾气进行换热,换热器内部管道为连续弯曲型结构,提高换热效果,安装有保温层,防止换热器内部热量外散。
权利要求

1.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包括燃烧室(1)、燃烧器(2)、催化床(3)、余热回收管道(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第三换热器(7)、第四换热器(8)、废气管道(9)、空气管道(10)、(11)、过滤器(12)、机(13)和保温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2)与催化床(3)均设在燃烧室(1)的内部,所述余热回收管道(4)连接在燃烧室(1)的外侧,且余热回收管道(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换热器(6)与第四换热器(8),所述第一换热器(5)设在第二换热器(6)的一侧,且第一换热器(5)与第二换热器(6)之间通过余热回收管道(4)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7)连接在第四换热器(8)的一侧,所述废气管道(9)的一侧依次连接有过滤器(12)与风机(13),且废气管道(9)横向穿过第三换热器(7)与第四换热器(8)内腔连接在燃烧室(1)的顶部,所述空气管道(10)的一侧安装有风机(13),且空气管道(10)横向穿过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内腔连接在燃烧室(1)的顶部,所述阀门(11)分别连接在废气管道(9)与空气管道(10)上,所述保温层(14)分别设在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第三换热器(7)与第四换热器(8)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4)由岩保温层和皮共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与第四换热器(8)后端的废气管道(9)与空气管道(10)外侧均设有保温层(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与第二换热器(6)内部的空气管道(10)均为连续弯曲型结构,且第三换热器(7)与第四换热器(8)内部的废气管道在(9)均为连续弯曲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与第二换热器(6)、第四换热器(8)之间的余热回收管道(4)外侧也固定安装有保温层(14)。

说明书全文

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在催化剂生产制作过程中,燃烧后的尾气排放到大气中,带走大量热量,导致废气在排放时温度还是很高,造成了热量的损失,并没有从根本上做到节能。
[0003] 传统催化剂生产制造设备中,在对尾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过程中,热量利用不充分,节能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对尾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过程中,热量利用不充分,节能效果差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包括燃烧室燃烧器、催化床、余热回收管道、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废气管道、空气管道、过滤器机和保温层,所述燃烧器与催化床均设在燃烧室的内部,所述余热回收管道连接在燃烧室的外侧,且余热回收管道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第二换热器的一侧,且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通过余热回收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连接在第四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废气管道的一侧依次连接有过滤器与风机,且废气管道横向穿过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内腔连接在燃烧室的顶部,所述空气管道的一侧安装有风机,且空气管道横向穿过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内腔连接在燃烧室的顶部,所述阀门分别连接在废气管道与空气管道上,所述保温层分别设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的外侧。
[0006]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由岩保温层和皮共同组成。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后端的废气管道与空气管道外侧均设有保温层。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内部的空气管道均为连续弯曲型结构,且第三换热器与第四换热器内部的废气管道在均为连续弯曲型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燃烧室与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之间的余热回收管道外侧也固定安装有保温层。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在废气管道与空气管道进入燃烧室之前分别经过两组换热器,可充分与余热尾气进行换热,换热器内部管道为连续弯曲型结构,可增大余热尾气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安装有保温层,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防止换热器内部热量外散,提高废气与空气的温度,增强节能效果。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换热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1、燃烧室,2、燃烧器,3、催化床,4、余热回收管道,5、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第三换热器,8、第四换热器,9、废气管道,10、空气管道,11、阀门,12、过滤器,13、风机,14、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包括燃烧室1、燃烧器2、催化床3、余热回收管道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第三换热器7、第四换热器8、废气管道9、空气管道10、阀门11、过滤器12、风机13和保温层14,燃烧器2与催化床3均设在燃烧室1的内部,余热回收管道4连接在燃烧室1的外侧,且余热回收管道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换热器6与第四换热器8,第一换热器5设在第二换热器6的一侧,且第一换热器5与第二换热器6之间通过余热回收管道4相连接,第三换热器7连接在第四换热器8的一侧,废气管道9的一侧依次连接有过滤器12与风机13,且废气管道9横向穿过第三换热器7与第四换热器8内腔连接在燃烧室1的顶部,空气管道10的一侧安装有风机13,且空气管道10横向穿过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内腔连接在燃烧室1的顶部,阀门11分别连接在废气管道9与空气管道10上,保温层14分别设在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第三换热器7与第四换热器8的外侧。
[0016]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保温层14由岩棉保温层和铁皮共同组成,增强保温效果,同时岩棉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0017]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换热器6与第四换热器8后端的废气管道9与空气管道10外侧均设有保温层14,可防止经过换热后的气体在进入燃烧室1之前热量通过管道散发。
[0018]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换热器5与第二换热器6内部的空气管道10均为连续弯曲型结构,且第三换热器7与第四换热器8内部的废气管道在9均为连续弯曲型结构,增大余热尾气与管道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0019]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燃烧室1与第二换热器6、第四换热器8之间的余热回收管道4外侧也固定安装有保温层14,防止余热尾气在通过管道进入到第二换热器6与第四换热器8之前热量散发,从而影响废气与空气的换热效果。
[0020]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时,首先需对整个催化剂生产制造热回收系统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分别开启废气管道上的阀门11与空气管道上的阀门11,然后使废气在风机13的作用下通过废气管道9送入到燃烧室1内部进行燃烧,并将空气通过空气管道10送入到燃烧室1内部增强废气的燃烧效果,燃烧后的尾气通过余热回收管道4分别进入到第二换热器6与第四换热器8中,在此过程中,空气首先经过第一换热器5与内部带有少量余热的尾气进行换热,使空气温度得以提高,然后通过管道进入到第二换热器6中与内部带有大量热量的尾气进行再次换热,从而再次提高空气的温度,然后空气通过带有保温层14的空气管道10进入到燃烧室1内部,废气首先经过第三换热器7与内部带有少量余热的尾气进行换热,使废气温度得以提高,然后通过管道进入到第四换热器8中与内部带有大量热量的尾气进行再次换热,从而再次提高废气的温度,然后废气通过带有保温层14的废气管道9进入到燃烧室1内部,从而提高燃烧室1内部的温度,充分的对催化剂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0021] 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