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电增压

申请号 CN201310735916.7 申请日 2013-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4747855A 公开(公告)日 2015-07-01
申请人 天津渤之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北丹;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自供电 增压 水 管,包括管体、第一分 流管 和第二分流管,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与管体相连通,第一分流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 力 发电装置,第二分流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给管体内部水流增速的增压装置,第二分流管内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水速的水速 传感器 ,增压装置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水速传感器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控制增压装置的控制装置,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储存发电装置 电能 和给增压装置、水速传感器和控制装置供电的 蓄 电池 。本发明的自供电增压水管内设置有增压装置和发电装置,使水管在水压不足时可以自动增加水压,而且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

1.一种自供电增压管,包括管体(1)、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与管体(1)相连通,第一分流管(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发电装置(4),所述的第二分流管(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给管体(1)内部水流增速的增压装置(5),所述的第二分流管(3)内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水速的水速传感器(6),所述的增压装置(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水速传感器(6)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控制增压装置(5)的控制装置(7),所述的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之间设置有用于储存发电装置(4)电能和给增压装置(5)、水速传感器(6)和控制装置(7)供电的电池(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电增压水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电池(8)两侧分别与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电增压水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大小相同。

说明书全文

自供电增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供电增压水管。

背景技术

[0002]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水压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居住在高层和夜间用水高峰期的时候特别明显,人们往往会在水管上安装增压,但是安装增压泵成本高昂,而且耗电量非常大,需要经常维护保养,极大的提高了后期使用费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供电增压水管,解决普通水管在流程过长、过高和出水过多时水压不够,而安装增压泵又费用高昂的问题。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供电增压水管,包括管体、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与管体相连通,第一分流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发电装置,第二分流管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给管体内部水流增速的增压装置,第二分流管内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水速的水速传感器,增压装置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水速传感器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控制增压装置的控制装置,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储存发电装置电能和给增压装置、水速传感器和控制装置供电的电池。 [0005] 进一步地,蓄电池两侧分别与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固定连接。 [0006] 进一步地,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大小相同。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供电增压水管内设置有增压装置和发电装置,使水管在水压不足时可以自动增加水压,而且节能环保。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中1.管体,2.第一分流管,3.第二分流管,4.发电装置,5.增压装置,6.水速传感器,7.控制装置,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12]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供电增压水管,包括管体1、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与管体1相连通,第一分流管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力发电装置4,第二分流管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给管体1内部水流增速的增压装置5,第二分流管3内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水速的水速传感器6,增压装置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水速传感器6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控制增压装置5的控制装置7,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之间设置有用于储存发电装置4电能和给增压装置5、水速传感器6和控制装置7供电的蓄电池8,进一步地,蓄电池8两侧分别与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分流管2和第二分流管3大小相同,本发明的自供电增压水管内设置有增压装置5和发电装置4,使水管在水压不足时可以自动增加水压,而且节能环保。
[0013]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