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不锈管道注胶式无缝承插连接法

申请号 CN201410143844.1 申请日 2014-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4976449A 公开(公告)日 2015-10-14
申请人 刘从荡; 发明人 刘从荡;
摘要 一种薄壁不锈 钢 管道注胶式无缝承插连接法,其特征是:在管件体(1)承插口内端的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内孔为圆锥形的梯形截面 密封圈 (2),在承插口外端的环形凹槽中设置有O形防溢圈(5),在与所述承插口内端环形凹槽相连的承插口上设置有一个中空突起,并在该突起上开有一个注胶孔(3);所述O形防溢圈(5)上开有一个缺口,该缺口处在与注胶孔(3)成径向对面的 位置 上;管子(6)由管件体(1)承插口穿过防溢圈(5)插入密封圈(2),并使管子(6)的端面处在密封圈(2)中,然后由注胶孔(3)注入胶粘剂(4),当胶粘剂(4)由防溢圈(5)的缺口处流出时停止注胶。
权利要求

1.一种薄壁不锈管道注胶式无缝承插连接法,其特征是:在管件 体(1)承插口内端的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内孔为圆锥形的梯形截面密 封圈(2),在承插口外端的环形凹槽中设置有O形防溢圈(5),在与 所述承插口内端环形凹槽相连的承插口上设置有一个中空突起,并在 该突起上开有一个注胶孔(3);所述O形防溢圈(5)上开有一个缺 口,该缺口处在与注胶孔(3)成径向对面的位置上;管子(6)由管 件体(1)承插口穿过防溢圈(5)插入密封圈(2),并使管子(6) 的端面处在密封圈(2)中,然后由注胶孔(3)注入胶粘剂(4),当 胶粘剂(4)由防溢圈(5)的缺口处流出时停止注胶。

说明书全文

一种薄壁不锈管道注胶式无缝承插连接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注胶式无缝承插连接法,适用于输送各种流体的薄壁不锈钢管道。

背景技术

[0002] 注胶式薄壁不锈钢管道封粘连接法。它的管件是由管件体和密封圈所组成。管件体的承插口为圆柱形,在该承插口内端相连地设有一环形凹槽,凹槽内装有O形密封圈。在承插口上设有一个半球状中空突起,在该半球状中空突起上开有一个注胶孔。管子插入管件的承插口内,管子端部穿过密封圈。然后由承插口上的注胶孔注入胶粘剂,从而形成圆柱面套接的粘接结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的薄壁不锈钢管道注胶式无缝承插连接法,以解决上述专利申请中所存在的安装工艺上的问题,使胶粘剂既能注满承插口上的整个粘接面,又使胶粘剂不会大量溢出。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管件体承插口内端的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内孔为圆锥形的梯形截面密封圈。在承插口外端的环形凹槽中设置有O形防溢圈。在与所述承插口内端环形凹槽相连的承插口上设置有一个中空突起,并在该突起上开有一个注胶孔。所述O形防溢圈上开有一个缺口,该缺口处在与注胶孔成径向对面的位置上。管子由管件体承插口穿过防溢圈插入密封圈,并使管子的端面处在密封圈中。然后由注胶孔注入胶粘剂,当胶粘剂由防溢圈的缺口处流出时停止注胶。
[0005] 在注胶式薄壁不锈钢管道封粘连接法的试验中发现,注胶时,在承插口的整个粘接面上,胶液最后流到的地方总是处在与注胶孔成径向对面的承插口外端处。为此,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在承插口外端处设置带有缺口的O形防溢圈,并且该防溢圈的缺口处在与注胶孔成径向对面的位置上。注胶时,防溢圈阻挡了胶液由缺口之外的地方溢出,但当胶液由缺口处溢出时,表明整个粘接面已全部注满胶粘剂,此时停止注胶。从而防止胶粘剂充满时大量溢出而造成的浪费。
[0006] 连接件接的结构1、管件体2、密封圈3、注胶孔4、胶粘剂5、防溢圈6、管子

具体实施方式

管件体(I)采用与管子(6)同材质不锈钢,通过胀压成形和氩弧焊接相结合的工艺来制造。密封圈(2)的轴向长度为6〜10_,其圆锥形内孔大小端直径之差为管子壁厚的2倍,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造。防溢圈(5)的缺口为0.5〜1.5mm宽,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造。胶粘剂(4)采用丙烯酸酯类双组份胶,采用双组份胶粘剂注胶器由注胶孔(3)注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