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

申请号 CN201710697797.9 申请日 2017-08-15 公开(公告)号 CN107339496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申请人 柳州声光万家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庆波;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智能 水 阀 ,包括第一水流 传感器 、第二水流传感器、处理器和 电磁阀 ,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置于水管的一端口,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置于水管的另一端头,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的 信号 输入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置于水管的一端口处。相对 现有技术 ,本发明能在水管爆裂或其他原因导致水管漏水时,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能实时感应,通过处理器控制电磁阀进行关闭,能实现智能控制水管关闭,避免水资源浪费。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流传感器(1)、第二水流传感器(2)、处理器(3)和电磁阀(4),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1)置于水管的一端口,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2)置于水管的另一端头,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2)均与所述处理器(3)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处理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4)的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电磁阀(4)置于水管的一端口处;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2)均用于感应水管中的水流量,分别生成第一感应信息和第二感应信息传输至处理器(3)处,所述处理器(3)将第一感应信息和第二感应信息进行比较,当第一水流传感器(1)感应到的水流量与第二水流传感器(2)感应到的水流量的差值超过设定阈值,则生成控制信号传输至电磁阀(4),所述电磁阀(4)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关闭。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能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水阀。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管路水阀只能采用人工关闭或者半人工关闭,来控制水管爆裂和漏水现象,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自动监控开关,及其不方便,容易导致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水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自动监控开关阀门,及其不方便,容易导致水资源浪费。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水阀,包括第一水流传感器、第二水流传感器、处理器和电磁阀,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置于水管的一端口,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置于水管的另一端头,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置于水管的一端口处;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均用于感应水管中的水流量,分别生成第一感应信息和第二感应信息传输至处理器处,所述处理器将第一感应信息和第二感应信息进行比较,当第一水流传感器感应到的水流量与第二水流传感器感应到的水流量的差值超过设定阈值,则生成控制信号传输至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关闭。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水流传感器、第二水流传感器、处理器和电磁阀协调运作,能在水管爆裂或其他原因导致水管漏水时,第一水流传感器和第二水流传感器能实时感应,通过处理器控制电磁阀进行关闭,能实现智能控制水管关闭,避免水资源浪费。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0007]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08] 1、第一水流传感器,2、第二水流传感器,3、处理器,4、电磁阀,5、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10]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水阀,包括第一水流传感器1、第二水流传感器2、处理器3和电磁阀4,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1置于水管5的一端口,所述第二水流传感器2置于水管5的另一端头,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2均与所述处理器3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处理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阀4的输出端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电磁阀4置于水管5的一端口处;所述第一水流传感器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2均用于感应水管5中的水流量,分别生成第一感应信息和第二感应信息传输至处理器3处,所述处理器3将第一感应信息和第二感应信息进行比较,当第一水流传感器1感应到的水流量与第二水流传感器2感应到的水流量的差值超过设定阈值,则生成控制信号传输至电磁阀4,所述电磁阀4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关闭。
[0011] 第一水流传感器1、第二水流传感器2、处理器3和电磁阀4协调运作,能在水管爆裂或其他原因导致水管5漏水时,第一水流传感器1和第二水流传感器2能实时感应,通过处理器3控制电磁阀4进行关闭,能实现智能控制水管关闭,避免水资源浪费。
[00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