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两个设备部件的固定组件以及机动车

申请号 CN200880106593.2 申请日 2008-08-07 公开(公告)号 CN101861468B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申请人 法雷西亚内地工业公司; 发明人 弗雷得里克·拉得;
摘要 本 发明 的组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杆(8)和用于拧紧在所述杆上的金属螺帽(10),在第一次拧紧时,金属螺帽在杆(8)上形成外 螺纹 ,所述螺帽(10)具有包括至少一个螺线(32)的 内螺纹 ,所述螺线或每个螺线(32)具有两个面(36),两个面之间形成介于25°和35°之间的 角 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两个设备部件(4,6)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杆(8)和用于拧紧到所述杆(8)上的金属螺帽(10),在第一次拧紧时,所述金属螺帽在杆(8)上形成外螺纹,使得允许拧下所述金属螺帽(10),所述金属螺帽(10)具有包括至少一个螺线(32)的内螺纹(26),至少一个螺线或每个螺线(32)具有两个面(36),所述两个面之间形成介于25°和35°之间的度;并且所述杆(8)包括不穿透的轴向挖空部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螺线或每个螺线(32)的所述面(36)之间形成30°的角度。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包括至少一个V形螺纹底部(34),所述V形螺纹底部(34)在截面上是由两条在顶点处以介于140°和
160°之间的角度形成V形的线限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螺线或每个螺线(32)的介于基底和峰之间的高度(H)介于0.4mm和1.5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螺线或每个螺线(32)的峰是截短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内螺纹间距介于1mm和2.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内螺纹间距介于1.5mm和1.8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帽(10)的外表面设有限定六边形头部的棱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帽(10)在轴向上的两端之一具有径向向外伸出的支承凸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8)由具有与机动车的设备部件(4,6)之一相连的托板(12)一体式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部件之一是的内蒙皮板。
12.一种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的机动车。

说明书全文

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两个设备部件的固定组件以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固定组件,尤其是用于固定机动车的设备部件的固定组件。

发明内容

[0002]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使用简单且经济的固定组件。
[0003] 为此,本发明提出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两个设备部件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由塑料制成的杆和用于拧紧到所述杆上的金属螺帽,在第一次拧紧时,在杆上形成外螺纹,所述螺帽具有包括至少一个螺线的内螺纹,所述至少一个螺线或每个螺线具有两个面,两个面之间形成介于25°和35°之间的度。
[0004] 根据其它实施方式,该固定组件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单独使用或根据所有技术上可能的组合使用:
[0005] -所述至少一个螺线或每个螺线的面之间的角度约为30°;
[0006] -螺纹包括至少一个V形螺纹底部,该底部在截面上是由两条在顶点以介于140°和160°之间的角度形成V形的线限定的;
[0007] -所述至少一个螺线或每个螺线在基底和峰之间的高度介于0.4mm和1.5mm之间;
[0008] -所述至少一个螺线或每个螺线是截短的;
[0009] -螺距介于1mm和2.5mm之间,优选介于1.5mm和1.8mm之间;
[0010] -螺帽的外表面设有限定六边形头部的棱面;
[0011] -螺帽在轴向端部之一处具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支承凸缘;
[0012] -杆由与机动车的设备部件之一相连的托板一体式形成;
[0013] -设备部件之一是的内蒙皮板;
[0014]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组件的机动车。附图说明
[0015] 通过阅读后面的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该说明通过结合附图给出,在附图中:
[0016]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固定组件分别在组装前和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0017] -图3是图2的俯视图;以及
[0018] -图4是图1-3的固定组件的螺帽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组件2用于保证机动车的两个设备部件4和6固定。部件4和6例如是门的或仪表板的内蒙皮部件。
[0020] 组件2包括由塑料制成的杆8和金属螺帽10。
[0021] 杆8由与两个部件4和6中的第一部件4的贴板12的模塑制成。
[0022] 杆8基本上为以L为轴线的柱形。杆8具有基本上为以L线为轴的柱形的外表面14,优选地具有允许脱模的较小脱模角。
[0023] 杆8包括不穿透的轴向挖空部分16,挖空部分16在杆8的自由端一侧开通,而在相对端封闭。挖空部分16避免在模塑后冷却时在板12的相对表面18上形成收缩孔
[0024] 第一部件4具有支撑肋20,支撑肋20在杆8的同一侧从板12凸起并围绕杆8。支撑肋是圆形的;然而支撑肋也可替代地具有非圆形形状,尤其是十字形或星形。该支撑肋
20用于加固杆8的底座。
[0025] 第二部件6具有供杆8穿过第二部件6的孔22。
[0026] 螺帽10用于咬合到杆8的穿过孔22的自由端上,在与第一部件4相反的一侧抵靠在第二部件6上,以便将第二部件6紧固到第一部件4上。
[0027] 螺帽10包括配有内螺纹26的以L为轴线的镗孔24。
[0028] 螺帽10在杆8插入镗孔24的一端包括径向向外伸出并用于抵靠在第二部件6上的支承凸缘28。
[0029] 如图3所示,螺帽10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壁板30,用于允许借助工具带动螺帽10旋转。这里壁板30形成六角形驱动装置的头部。
[0030] 如图4所示,螺纹26具有螺线32以及螺纹的底部34。
[0031] 螺线32具有三角形的总体形状并包括两个面36。每个面36在螺线32的基线38和螺线32的峰线40之间延伸。螺线32的峰是截短的。
[0032] 面36之间形成介于25°和35°之间的角度,优选为约等于30°。
[0033] 面36关于与镗孔24的轴线L垂直的径向平面对称。因此,每个面36与该径向平面形成介于12.5°和17.5°之间的径向角度,优选为约等于15°。
[0034] 螺线36的高度H介于4mm和8mm之间。
[0035] 螺线的螺距P介于1mm和2.5mm之间。
[0036] 螺线的底部34在螺线32的基底处布置有挖空部分。
[0037] 在截面中,螺线34的底部由两条直线42限定,每条线从基线38开始向螺线34的底部中央延伸。线之间形成角度J,角度J介于140°和160°之间,优选为约等于150°。线42关于经过螺线34的底部中央的径向平面对称。
[0038] 在所示的例子中,螺线34的底部具有V形截面。线42互相交叉。
[0039] 经过螺线32的峰的虚拟柱状的直径A介于5mm和11.5mm之间。
[0040] 经过螺线32的基底的虚拟柱状的直径B介于6mm和12mm之间。
[0041] 回到图1和图2,杆8的外表面14初始是光滑的并具有小于或等于直径B并大于直径A的外直径D。
[0042] 当螺帽10拧紧在杆8上时,螺线32在杆8的外表面14中形成槽。当把螺帽拧紧在杆8上时,在小峰处具有角度α的螺线32容易地插入塑料中。
[0043] 螺线32在与杆8的插入端相邻的一端没有螺纹槽。因此,螺线32不使杆8的材料脱离。杆8的材料被螺线32向螺线的底部34推压。螺线的空心底部34限定的挖空部分允许材料向该挖空部分流动,而不会阻挡螺帽拧紧。
[0044] 螺纹26的曲线以及所选择的角度允许设置对被推压的材料而言足够的空间。
[0045] 因此,优选地,在螺线的底部34和螺线32的基线42通过的线之间在截面图中限定的区域大于或等于螺线32的截面区域。
[0046] 螺帽10在杆8上第一次咬合时,允许沿着杆8推进螺帽10形成杆8的外螺纹的第一次拧紧的矩,优选为介于0.3N.m和0.9N.m之间。
[0047] 螺帽10的最终拧紧力矩优选为介于0.5N.m和3N.m。该拧紧力矩当然大于第一次拧紧的力矩。
[0048] 因此,可以通过较小的拧紧力矩将螺帽10容易地拧紧在杆8上,较大的拧紧力矩保证将部件4和6令人满意地保持在一起,在杆8上形成合适的外螺纹允许以后拧下螺帽8。
[0049] 可容易拧下的螺帽便于再循环,允许容易地拆卸不同部件。部件根据构成的材料而区分。
[0050] 在一个变型中,螺纹26包括多条螺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螺纹底部在相邻的两条螺线之间延伸。
[0051]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组件2允许将部件4和6固定,在这种实方式中,不使用螺帽10,穿过孔22的杆8变形以形成塑料铆钉
[0052] 使用螺帽10适于少量生产,对于少量生产而言不用投入用于形成塑料铆钉的庞大而昂贵的工具。使用杆形成塑料铆钉更适合大量生产。
[0053] 应当注意该固定组件还可用在其它领域中,例如家电领域或玩具领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