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器手动解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876145.1 申请日 2017-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7448596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申请人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志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换挡器手动解 锁 装置,包括: 定位 轴、手动解锁 开关 、换档电磁 阀 ,本发明提供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通过按压手动解锁开关的按压部,使手动解锁开关配合定位轴旋转,从而推动换档 电磁阀 的阀芯脱离锁止孔,达到手动解锁的目的;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制作简便,且容易保证制造 精度 及制造 质量 ,降低无法解锁的几率;而且,本发明结构牢固,不易 变形 ,且避免产生电磁阀噪音;另外,本发明安装方便,实际使用优势明显。
权利要求

1.一种换挡器手动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包括:定位轴、手动解锁开关、换档电磁,定位轴设置在操纵机构总成的外壳体外壁上,换档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外壳体上设置有锁止孔,当换挡器处于P档时,换档电磁阀的阀芯从外壳体内部伸至所述锁止孔内;
手动解锁开关包括顺次连接的按压部、摇臂、推动轴,按压部上设置有定位孔,用于容纳定位轴,手动解锁开关可围绕定位轴旋转,使得推动轴从外壳体外部伸入锁止孔内,并推动换档电磁阀的阀芯脱离锁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上远离外壳体的一端的周缘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凹槽,导向凸起穿过导向凹槽,使得手动解锁开关安装至定位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上靠近外壳体处设置有隔离环,隔离环与定位轴同轴设置,用于防止手动解锁开关与外壳体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摇臂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块,当手动解锁开关围绕定位轴旋转时,第一限位凸块与第二限位凸块配合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为梯形限位块,梯形限位块的下底面用于与第二限位凸块接触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弹性回位臂,所述弹性回位臂设置在手动解锁开关上靠近锁止孔的一侧,且弹性回位臂一端与摇臂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第三限位凸块,第三限位凸块设置在第二限位凸块下方的外壳体上,第三限位凸块用于防止摇臂与外壳体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轴垂直的设置在摇臂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推动轴与摇臂的连接处,且限位环与推动轴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凸台,凸台中部设置有通孔,凸台设置在外壳体外壁的锁止孔上,且通孔与锁止孔连通,所述凸台用于与限位环配合限位。

说明书全文

一种换挡器手动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换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自动挡车型,在正常操作下车辆无法从P挡挂出,或遇到故障需要用拖车拖走等情况时,需要使用手动解锁功能将换挡杆从P挡挂出。
[0003] 目前,整车厂家在设计自动挡换挡操纵机构手动解锁结构时,通常设计为以下结构:手动解锁开关安装在导向槽中,导向槽上的限位凸起对手动解锁开关进行左右限位,通过手动解锁上限位凸起和下限位槽,对手动解锁开关进行上下限位。解锁摇臂注塑在操纵机构总成的外壳体上。第二解锁摇臂注塑在拉杆摇臂上。当档位在P挡时,操纵杆带动拉杆摇臂运行,使第二解锁摇臂的导向臂正对芯的轴向端面,并与阀芯保持一段距离。此时,电磁阀阀芯为锁止状态。限位端面由于电磁阀阀芯的阻挡作用,导致拉杆摇臂无法朝前移动,即操纵杆无法挂出P挡;此时,按下手动解锁开关,手动解锁开关沿着导向槽朝下运动,作用于第一解锁摇臂的梯形结构,使第一解锁摇臂朝着第二解锁摇臂侧弯曲,作用于第二解锁摇臂上的导向臂。导向臂朝着电磁阀阀芯轴向端面方向移动,进而作用于电磁阀阀芯,使电磁阀阀芯朝着导向臂推动方向运动;随着手动解锁开关朝下运动一定距离,第一解锁摇臂与第二解锁摇臂的弯曲量越来越大。最后,电磁阀阀芯到达解锁状态。
[0004] 但是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
[0005] A、解锁流程涉及多个部件,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在制造精度无法保证或其中部分件损坏等情况下,可能出现无法解锁的现象;B、第一解锁摇臂和第二解锁摇臂在多次解锁或解锁较大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永久性变形问题,从而易导致导向臂沿着电磁阀阀芯轴向端面方向偏移,与电磁阀阀芯发生干涉现象,这样在电磁阀阀芯由解锁状态变为锁止状态时,可能会与第二解锁摇臂发生碰撞,引起电磁阀噪音;C、安装不便。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安装方便,避免产电磁阀噪音。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包括:定位轴、手动解锁开关、换档电磁阀,定位轴设置在操纵机构总成的外壳体外壁上,换档电磁阀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外壳体上设置有锁止孔,当换挡器处于P档时,换档电磁阀的阀芯从外壳体内部伸至所述锁止孔内;
[0008] 手动解锁开关包括顺次连接的按压部、摇臂、推动轴,按压部上设置有定位孔,用于容纳定位轴,手动解锁开关可围绕定位轴旋转,使得推动轴从外壳体外部伸入锁止孔内,并推动换档电磁阀的阀芯脱离锁止孔。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轴上远离外壳体的一端的周缘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凹槽,导向凸起穿过导向凹槽,使得手动解锁开关安装至定位轴上。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轴上靠近外壳体处设置有隔离环,隔离环与定位轴同轴设置,用于防止手动解锁开关与外壳体接触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摇臂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块,当手动解锁开关围绕定位轴旋转时,第一限位凸块与第二限位凸块配合限位。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为梯形限位块,梯形限位块的下底面用于与第二限位凸块接触限位。
[0013] 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弹性回位臂,所述弹性回位臂设置在手动解锁开关上靠近锁止孔的一侧,且弹性回位臂一端与摇臂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0014] 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第三限位凸块,第三限位凸块设置在第二限位凸块下方的外壳体上,第三限位凸块用于防止摇臂与外壳体接触。
[0015]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轴垂直的设置在摇臂的端部。
[0016] 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推动轴与摇臂的连接处,且限位环与推动轴同轴设置。
[0017] 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凸台,凸台中部设置有通孔,凸台设置在外壳体外壁的锁止孔上,且通孔与锁止孔连通,所述凸台用于与限位环配合限位。
[0018] 本发明提供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通过按压手动解锁开关的按压部,使手动解锁开关配合定位轴旋转,从而推动换档电磁阀的阀芯脱离锁止孔,达到手动解锁的目的;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制作简便,且容易保证制造精度及制造质量,降低无法解锁的几率;而且,本发明结构牢固,不易变形,且避免产生电磁阀噪音;另外,本发明安装方便,实际使用优势明显。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的安装立体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的安装侧视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动解锁开关的正视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动解锁开关的反向立体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手动解锁开关与换档电磁阀配合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操纵机构总成的外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其中:
[0026] 1-外壳体,11-第二限位凸块,12-第三限位凸块,2-定位轴,21-导向凸起,22-隔离环,3-手动解锁开关,31-按压部,32-摇臂,33-推动轴,34-定位孔,35-导向凹槽,36-第一限位凸块,37-弹性回位臂,38-限位环,4-锁止孔,5-换档电磁阀,51-阀芯,6-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8] 如图1所示,也可参见图2、图3、图4及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包括:定位轴2、手动解锁开关3、换档电磁阀5,定位轴2设置在操纵机构总成的外壳体1外壁上,换档电磁阀5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内,外壳体1上设置有锁止孔4,当换挡器处于P档时,换档电磁阀5的阀芯51从外壳体1内部伸至所述锁止孔4内;
[0029] 手动解锁开关3包括顺次连接的按压部31、摇臂32、推动轴33,按压部31上设置有定位孔34,用于容纳定位轴2,手动解锁开关3可围绕定位轴2旋转,使得推动轴33从外壳体1外部伸入锁止孔4内,并推动换档电磁阀5的阀芯51脱离锁止孔4。
[0030] 其中,汽车的操纵机构总成的换挡器(即操纵杆)与电磁阀摇臂32连接,换挡时,换挡器移动并带动换档电磁阀5移动,当换挡器处于P挡时,换档电磁阀5的阀芯51正对着外壳体1上的锁止孔4,即阀芯51从外壳体1内部伸至所述锁止孔4内,通过锁止孔4的限位作用,进而限制换挡器移动,即换挡器无法退出P挡;此时,若要使换挡器退出P挡,需要对换档电磁阀5进行解锁。
[0031] 在汽车操纵机构总成的外壳体1外壁上,一般设置有内凹的结构,其包括两个垂直面,一个面设置定位轴2,另一个面设置锁止孔4,如此可便于手动解锁开关3的按压部31通过定位孔34轴接在定位轴2上,且通过按压按压部31,使整体围绕定位轴2旋转,进而使推动轴33向阀芯51侧运动,随着按压行程的增加,阀芯51及推动轴33运动行程也增大,最后,使得摇臂32带动推动轴33推动换档电磁阀5的阀芯51脱离锁止孔4,即换档电磁阀5阀芯51到达解锁状态(此时,换档电磁阀5阀芯51脱离外壳体1上的锁止孔4,即锁止孔4对换档电磁阀5阀芯51前后方向的限位作用消失,换档电磁阀5可以前后运动,即换挡器可以挂离P挡)。
[0032] 本发明提供的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通过按压手动解锁开关3的按压部31,使手动解锁开关3配合定位轴2旋转,从而推动换档电磁阀5的阀芯51脱离锁止孔4,达到手动解锁的目的;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制作简便,且容易保证制造精度及制造质量,降低无法解锁的几率;而且,本发明结构牢固,不易变形,且避免产生电磁阀噪音;另外,本发明安装方便,实际使用优势明显。
[0033] 如图3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轴2上远离外壳体1的一端的周缘设置有导向凸起21,所述定位孔34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凹槽35,导向凸起21穿过导向凹槽35,使得手动解锁开关3安装至定位轴2上。在进行手动解锁开关3上的定位孔34安装在外壳体1上的定位轴2上时,当定位孔34的轴向形状与定位轴2的轴向形状重合时,即导向凸起21与导向凹槽35正对时,导向凸起21即可进入导向凹槽35,从而使手动解锁开关3安装与定位轴2上,起到导向的作用,之后定位孔34沿定位轴2继续向外壳体1靠近,定位孔34即可脱离导向凸起21,并自由在定位轴2上旋转,外侧的导向凸起21又可起到防止手动解锁开关3脱落的作用。
[0034] 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轴2上靠近外壳体1处设置有隔离环22,隔离环22与定位轴2同轴设置,用于防止手动解锁开关3与外壳体1接触,防止摩擦干涉。
[0035] 如图3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按压部31与所述摇臂3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36,所述外壳体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块11,当手动解锁开关3围绕定位轴2旋转时,第一限位凸块36与第二限位凸块11配合限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凸块36为梯形限位块,梯形限位块的下底面用于与第二限位凸块11接触限位。
[0036] 其中,将手动解锁开关3围绕定位轴2旋转时,如图2所示,从图中第二限位凸块11右侧向其左侧转动,此时梯形限位块的斜面可轻松通过外壳体1上的第二限位凸块11,即此过程第二限位凸块11对梯形限位块并不起到阻挡作用,那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梯形限位块的放置方向需要特定,即其较长的下底面位于图2中手动解锁开关3的右部,而较短的上底面即位于左部,如此即可使得梯形限位块的的斜面符合要求,并在手动解锁开关3滑动至第二限位凸块11与锁止孔4之间时,第二限位凸块11可与梯形限位块的下底面接触,并防止手动解锁开关3向右侧旋转,而只能向左侧旋转。
[0037]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弹性回位臂37,所述弹性回位臂37设置在手动解锁开关3上靠近锁止孔4的一侧,且弹性回位臂37一端与摇臂32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弹性回位臂37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可以是通过弹簧实现弹性回位,也可以是本身即为弹性材料,解锁时,手动解锁开关3上的弹性回位臂37与外壳体1上设置锁止孔4的一侧端面接触,并产生一定压缩量,解锁完成后,当人的施力作用消失时,在该侧端面的反作用力下,依靠弹性回位臂37的弹性作用,手动解锁开关3回到初始位置
[0038] 如图1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第三限位凸块12,第三限位凸块12设置在第二限位凸块11下方的外壳体1上,第三限位凸块12用于防止摇臂32与外壳体1接触。
[0039] 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参见图6,作为优选,所述推动轴33垂直的设置在摇臂32的端部。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限位环38,所述限位环38设置在推动轴33与摇臂32的连接处,且限位环38与推动轴33同轴设置。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器手动解锁装置还包括凸台6,凸台6中部设置有通孔,凸台6设置在外壳体1外壁的锁止孔4上,且通孔与锁止孔4连通,所述凸台6用于与限位环38配合限位。
[0040] 其中,当解锁时,推动轴33伸入锁止孔4内,当进入到规定深度时,即需要停止,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凸台6阻止推动轴33进一步深入,也可通过限位环38与凸台6端面接触进行限位。
[0041] 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回位臂37、第一限位凸块36、第二限位凸块11、凸台6、限位环38对手动解锁开关3的旋转方向及幅度进行限制,而隔离环22、第三限位凸块12则对手动解锁开关3与外壳体1之间进行隔离,防止二者接触干涉。
[0042]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