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电机单元以及高压清洁设备

申请号 CN201080070706.5 申请日 2010-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3270300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申请人 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发明人 斯文·迪恩贝格尔; 蒂莫·施彭格勒; 鲁迪·巴赖特尔; 马库斯·菲舍尔; 于尔根·克洛普弗; 亚历山大·鲁贝;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用于高压清洁设备(10)的 电机 泵 单元(12),其中,由泵装置(34)运送的清洁液用于冷却电机(22),该电机泵单元具有围绕电机(22)的电机壳体(32)和围绕电机(22)且能由清洁液为了 散热 而穿流的冷却通道(42)。为了提供如下这种电机泵单元,即,其电气安全性相对于传统的电机泵单元提高,根据本发明提出,冷却通道(42)围绕电机壳体(32),其中,电机泵单元(12)包括至少一个能导热的间隔元件(48),冷却通道(42)经由该间隔元件与电机壳体(32)相间隔。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压清洁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高压清洁设备(10)的电机单元,其中,由泵装置(34)运送的清洁液用于冷却电机(22),所述电机泵单元具有围绕所述电机(22)的电机壳体(32)和围绕所述电机(22)且能由清洁液为了散热而穿流的冷却通道(4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2)围绕所述电机壳体(32),其中,所述电机泵单元(12、120、140)包括至少一个能导热的间隔元件(48),所述冷却通道(42)经由所述间隔元件与所述电机壳体(32)相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壳体(32)与所述冷却通道(42)之间形成的、由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跨接的中间空间(58)用气体填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与所述电机壳体(32)一体式构造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与所述冷却通道(42)面对所述电机壳体(32)的内壁(50)一体式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与所述电机壳体(32)一起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与所述冷却通道(42)的内壁(50)一起由或铝合金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与所述电机壳体(32)一起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与所述冷却通道(42)的内壁(50)一起制造为压铸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与所述电机壳体(32)一起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与所述冷却通道(42)的内壁(50)一起制造为挤压成型件。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2)面对所述电机壳体(32)的内壁(50)热装到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上。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2)面对所述电机壳体(32)的内壁(50)设计为围绕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套(52、142),所述内套在外侧由清洁液绕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42)在背对所述电机壳体(32)的侧上具有外套(90、144)形式的围绕所述内套(52、142)的外壁(88)。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轴向彼此相间隔的、布置在所述内套(52、142)外侧的壁(94、98)在轴向方向上限定所述冷却通道(42)。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通道(42)的壁(50、88、94)中形成有用于清洁液的进入开口(82、156)和用于清洁液的排出开口(8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清洁液的进入开口(82)和/或排出开口(84)在所述内套(52)中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套(52)与所述电机壳体(32)之间的中间空间(58)中布置有输送线路(76),所述输送线路经由所述进入开口(82)通到所述冷却通道(42)中,和/或在所述内套(52)与所述电机壳体(32)之间的中间空间(58)中布置有输出线路(72),所述输出线路经由所述排出开口(84)通到所述冷却通道(42)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路(76)和/或所述输出线路(72)的壁与所述内套(52)至少部分一体式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路(76)和所述输出线路(72)在面对所述泵装置(34)的侧上从所述中间空间(58)出来。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5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单元(12、
120、140)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冷却通道(42)中的隔板(118、122、156),在所述隔板的彼此背对的侧上,为穿流所述冷却通道(42)的清洁液布置有所述进入开口(82、154)和所述排出开口(8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隔板(118、122、
156)与所述内套(52、142)一体式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隔板(118)呈螺旋状地围绕所述内套(52)。
1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构造为径向的凸棱(56)。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沿轴向方向延伸地构造。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48)朝向所述电机壳体(32)方向和/或朝向所述冷却通道(42)方向逐渐加宽地构造。
2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单元(12、
120、140)包括大量间隔元件(48)。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元件(48)在所述电机(22)周向上彼此均匀地相间隔。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电机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单元(12、120、
140)包括大约10个到大约20个,优选大约14个到大约18个间隔元件(48)。
25.高压清洁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机泵单元(12、
120、140)。

说明书全文

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电机单元以及高压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清洁设备的电机泵单元,其中,由泵装置运送的清洁液用于冷却电机,该电机泵单元具有围绕该电机的电机壳体和围绕该电机且能由清洁液为了散热而穿流的冷却通道。
[0002]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电机泵单元的高压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0003] 例如在DE3115698C1中对开头提到类型的电机泵单元进行了描述。为了保护电机设置有呈套状地围绕其转子定子的电机壳体,电机的热也可以经由该电机壳体被导走。为了冷却电机壳体,位于泵装置之前的用于清洁液的抽吸线路的一部分形成冷却通道。在DE3115698C1中提出将冷却通道在电机壳体中整合地围绕电机地构造为环形间隙。替选地可以设置如下,即,冷却通道构造为嵌入电机壳体中的呈螺旋状的管。
[0004]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公知有如下电机泵单元,在该电机泵单元中冷却通道通过由被抽吸的清洁液穿流的冷却缸来实现,电机壳体沉入该冷却缸中。
[0005] 清洁液通常是,为了提高清洁效果可以将化学清洁物质掺入其中。在某些情况下,清洁液是腐蚀性的,从而使得该清洁液在传统的电机泵单元中由于对冷却通道和尤其是电机壳体的壁的侵蚀侵入电机壳体的内部中,并且由此危害到电机泵单元的电气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提到类型的电机泵单元和高压清洁设备,它们的电气安全性相对于传统的电机泵单元或传统的高压清洁设备的电气安全性提高。
[0007] 在这种类型的电机泵单元中,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冷却通道围绕电机壳体,其中,电机泵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能导热的间隔元件,冷却通道通过该间隔元件与电机壳体相间隔。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的上述设计方式允许在电机壳体与冷却通道之间设置中间空间。该中间空间通过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来跨接,该间隔元件以关于电机与电机壳体保持一定的径向间距的方式导引冷却通道。如果冷却通道在清洁液的影响下受侵蚀,那么清洁液可以进入在电机壳体与冷却通道之间的中间空间中。但是,通过没有受侵蚀的电机壳体使电机不受在中间空间中汇集的清洁液损害地保持,从而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的电气安全性相对于传统的电机泵单元的电气安全性提高。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保证电机的冷却。因为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是能导热的,所以电机的余热可以从电机壳体有针对性地送到在冷却通道中的清洁液处。
[0009] 有利的是,在电机壳体与冷却通道之间形成的、由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跨接的中间空间用气体填充。一方面,气体(尤其是空气)的较小的导热能允许将电机的余热有针对性地通过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从电机壳体导到冷却通道处。另一方面,气体的高压缩性可以实现的是,在中间空间中可以容纳相对更多的从冷却通道流出的清洁液。
[0010]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与电机壳体一体式构造,和/或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与冷却通道面对电机壳体的内壁一体式构造。这可以实现电机泵单元的结构简单的制造。“电机壳体”在这里也可以是电机壳体围绕电机的主要部分。例如,电机壳体包括围绕电机的壳体套,该壳体套与该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一体式制成。特别优选的是,电机壳体、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和至少冷却通道的内壁一体式形成。“内壁”在这里指的是冷却通道沿关于电机径向的方向面对电机壳体的壁。
[0011] 已经证明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与电机壳体一起和/或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与冷却通道内壁一起由或铝合金制成。铝或铝合金的使用为电机壳体、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和/或冷却通道的内壁带来了特别高的导热能力。这可以实现将热可靠且有针对性地导到清洁液处。
[0012] 对于电机泵单元成本低廉且在制造技术上简单的生产,已经证明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与电机壳一起和/或与冷却通道内壁一起制造为压铸件,尤其是铝压铸件。特别优选的是,电机壳体、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和内壁是一体式的铝压铸件。
[0013]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与电机壳一起和/或与冷却通道内壁一起制造为挤压成型件,尤其是铝挤压成型件。即使至少一个间隔元件的复杂结构也可以通过挤压成型(Strangpressen)经济地批量生产。
[0014] 也可以设置如下,即,冷却通道面对电机壳体的内壁热装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上。作为例如用铝或铝合金构成的热装件,以结构简单且同时稳固的方式将内壁与至少一个间隔元件联接。
[0015]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冷却通道可以设置为管状线路(Rohrleitung),该冷却通道通过至少一个间隔元件相对于电机壳体以一定程度“支起”。
[0016] 在电机泵单元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有利的是,冷却通道面对电机壳体的内壁设计为围绕该电机壳体的内套,在该内套的外侧被清洁液绕流。这不仅可以实现电机泵单元结构简单的设计方式,而且也可以实现将热可靠地导到清洁液处。为了这个目的,清洁液可以面式地绕流内套的外侧的周侧面。例如,内套可以与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一体式形成,或者热装到该间隔元件上。
[0017] 优选地,冷却通道在背对电机壳体的一侧上包括围绕内套的、外套形式的外壁。外套在外侧限定冷却通道,从而在它与内套之间形成能由清洁液穿流的间隙。外套的使用允许电机泵单元成本低廉且简单的制造。例如,外套可以套到内套上并且与其例如通过螺栓来联接。由此尤其是结合内套、电机壳体和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彼此之间一体式的设计方式,可以实现结构上特别简单的设计方式。
[0018] 有利的是,外套、内套和电机壳体关于电机的电机轴彼此同轴地取向。
[0019] 可以设置如下,即,两个轴向彼此相间隔、布置在内套外侧的壁,在关于电机轴的轴向方向上限定冷却通道。这些壁轴向地,也就是说端侧地限定冷却通道并且优选构造为呈环形地围绕内套的凸棱。壁可以优选与内套一体式形成。也可以设置为与外套一体式构造。此外,设置如下,即,在内套与外套之间用于密封的密封件整合到壁中。
[0020] 有利的是,在冷却通道的壁中形成用于清洁液的进入开口和用于清洁液的排出开口,穿过这两个开口,清洁液可以进入冷却通道中,或从冷却通道流出。在此不一定是“正好一个壁”,从而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也可以在冷却通道的不同的壁中形成。
[0021] 附加于排出开口,可以在冷却通道的壁中形成排空开口,经由该排空开口,冷却通道通入输出线路中,借助该输出线路冷却通道连接到泵装置的抽吸侧,其中,排空开口的横截面优选明显小于排出开口的横截面。如果电机泵单元例如在冬天停机,那么应该能够用接好的泵装置将存在于冷却通道中的剩余的清洁液尽可能地从冷却通道吸走,而电机泵单元无需与供应软管连接,以便避免由在冷却通道中冻结的清洁液引起的损害。在此,借助排空开口,从而在冷却通道中仅剩余如下这么多清洁液,即,即使在冻结的情况下也不会对电机泵单元产生伤害。有利的是,为了这个目的,排空开口关于电机泵单元的使用位置布置在排出开口下方。相对地,在电机泵单元正常工作时,流动的清洁液几乎完全穿过排出开口离开冷却通道,该排出开口的横截面明显大于排空开口的横截面,清洁液经由该排出开口流走。
[0022] 已经证明有利的是,用于清洁液的进入开口和/或排出开口是在内套中形成。由此可以得到电机泵单元紧凑的结构形式。特别是在借助前面提到的压力铸造方法制成内套中,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可以结构简单地构造。排空开口也可以在内套中形成。
[0023] 在电机泵单元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如下,即,进入开口和/或排出开口在冷却通道的前面提到的端侧的壁上,例如在外侧围绕内套的凸棱中形成。相应地适用于排空开口。
[0024] 有利的是,在内套与电机壳体之间的中间空间中布置有输送线路,其经由进入开口通到冷却通道中,和/或在内套与电机壳体之间布置有输出线路,其经由排出开口通到冷却通道中。抽吸线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至少三个部段,即输送线路、冷却通道和输出线路,其中,输送线路和输出线路优选在电机壳体与内套之间分布。这可以实现电机泵单元的特别紧凑的结构形式,在该电机泵单元中,在外套的外部不需要用于输送线路和/或输出线路的空间。
[0025] 有利的是,输送线路和/或输出线路的壁与内套至少部分一体式形成,以便可以实现电机泵单元的结构简单的设计方式。例如,输送线路和/或输出线路通过前面提到的压力铸造方法或挤压成型方法与内套一起制成。
[0026] 此外,通过如下方法可以实现电机泵单元的尽可能紧凑的结构形式,即,输送线路和输出线路在面对泵装置的侧上从中间空间伸出来。以这种方式,仅使用很短的联接线路就可以实现输出线路与泵装置的抽吸侧的连接。输送线路同样朝向泵装置方向从中间空间伸出来,这可以在电机泵单元具有泵装置的端部处实现输送通道与供水网的连接。当压力出口布置在电机泵单元具有泵装置的端部上时,使用者可以连接与供水网连接的供应软管,可以在某个工序中连接高压软管,以及可以与高压清洁设备的相同位置连接。实践证明这对于手操作高压清洁设备而言是有利的。
[0027] 电机泵单元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冷却通道中,尤其是在内套外侧上的隔板,在其彼此背对的侧上,为穿流冷却通道的清洁液布置有进入开口和排出开口。沿着至少一个隔板可以将清洁液的流动例如以限定的方式从进入开口引导到排出开口。尤其地,隔板可以环绕内套,从而在穿过进入开口进入冷却通道中的清洁液穿过排出开口流出冷却通道之前,该清洁液可以绕流内套。至少一个隔板可以保证清洁液尽可能长时间地接触内套,而不是直接从进入开口流到排出开口,以便有效地导走电机的余热。
[0028] 在结构简单的设计方式中,至少一个隔板有利地与内套,例如借助前面提到的压力铸造方法或挤压成型方法一体式形成。
[0029]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隔板呈螺旋状地围绕内套并且有利地环绕该内套至少一次。由此,清洁液呈螺旋状地围绕内套地引导至少两次,并且可以实现可靠的散热。
[0030] 在清洁液从排空开口到排出开口的流动方向上,可以布置有在冷却通道中,尤其是在内套外侧上布置的流动转向元件,以便实现清洁液呈蛇形线状地或者呈回纹状地流动,并且由此实现有效的散热。有利地,流动转向元件是与内套一体式形成的凸棱。流动转向元件例如分别交替地从冷却通道的第一壁朝向与其对置的第二壁方向分布,但不与该第二壁联接,从而清洁液可以呈蛇形线状地在冷却通道中流动。尤其地,凸棱轴向、交替地从冷却通道的前面提到的边界壁之一开始延伸,并且优选地在周向上彼此大致均匀地相间隔。
[0031]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构造为径向凸棱,也就是说,构造为布置在电机壳体外侧上的凸棱,该凸棱关于电机轴沿径向从电机壳体延伸出去。实践表明,通过至少一个凸棱以结构简单的设计方式可以实现电机泵单元稳固的结构形式。同时可以实现从电机壳体到冷却通道的可靠的散热。
[0032] 优选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沿关于电机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地构造,也就是说,它在电机壳体外侧上平行于电机轴分布。这可以实现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尤其是以压力铸造方法或挤压成型方法的结构简单的制造。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在电机的整个长度上或基本上在电机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从而电机泵单元可以得到稳固的结构形式。此外,改善了从电机壳体到冷却通道的散热。
[0033] 在实践中证明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朝向电机壳体方向和/或朝向冷却通道方向逐渐加宽地构造。以从中间空间出发的度观察,至少一个间隔元件面对电机壳体在一定程度上构造出的“柱脚”,以便保证沿间隔元件方向有针对性的散热。以相应的方式,至少一个间隔元件可以从中间空间出发,在冷却通道的侧上以柱顶形式加宽,从而热可以尽可能面式地送到冷却通道上并且尤其是内套上。实践证明如下对于散热而言是足够的,即,在电机壳体与冷却通道之间大致中部位置处存在至少一个间隔元件横截面变窄形式的收缩部,以便尽可能节省材料且减少重量地构建电机泵单元。
[0034] 已经证明特别优选的是,电机泵单元具有大量间隔元件。实践证明,由此尽管在电机泵单元结构简单的制造的情况下,还是实现了更好的散热。
[0035] 有利地,大量间隔元件相同的或基本相同地设计。
[0036] 对于电机泵单元稳固的结构形式和电机壳体均匀的散热而言有利的是,间隔元件在电机周向上均匀地彼此相间隔,也就是说,每两个相邻的间隔元件彼此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间隔元件特别优选地设计为彼此平行地轴向分布且径向延伸的凸棱。
[0037] 在电机泵单元有利的改装方式中,实践证明有利的是,电机泵单元具有大约10到大约20个,优选大约14到大约18个间隔元件,其中,电机泵单元尤其可以具有16个间隔元件。如果间隔元件在电机周向上彼此均匀地相间隔,那么因此相邻的间隔元件具有大约18至大约36的角距,优选大约20至大约26的角距,并且尤其是大约22.5°的角距。实践证明,这非常适用于电机泵单元稳固的结构形式,以及同时到冷却通道的高效的散热。
[0038] 如开头提到的那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压清洁设备。根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通过如下方法来解决开头提出的任务,即,它包括至少一个前面描述类型的电机泵单元。
[0039]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同样可以实现能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以及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优选的设计方式已经实现的优点。对于这些优点参阅前文的描述。附图说明
[0040] 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用于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
[0041]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该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在图2至图4中示出的优选实施方式;
[0042] 图2示出图1中的高压清洁设备的电机泵单元的局部剖切的立体图;
[0043] 图3示出图2中的电机泵单元的局部剖切的纵向侧视图;
[0044] 图4示出电机泵单元沿图3中线4-4的的简化的横截面图;
[0045] 图5示出图2中的电机泵单元的冷却通道的切开且展平的周面的示意性俯视图;
[0046] 图6示出在图2中的电机泵单元的变型方式的情况下,相应于图4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0047] 图7示出图2中的电机泵单元的另一个变型方式的冷却通道的切开且展平的周面的示意性俯视图;并且
[0048]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的另一个变型方式的简化的横截面图(局部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图1在立体图中示出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0标注的高压清洁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高压清洁设备10具有在图2至图4中示出的并且整体上用附图标记12标注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的优选实施方式。
[0050] 在图中未示出的、能与供水网连接的供应软管可以通过接口14与高压清洁设备10连接,以便将清洁液(如尤其是水)输送到该高压清洁设备中。清洁液可以通过使用电机泵单元12被置于压力下,并且可以通过与另一个接口16连接的高压软管18被高压清洁设备10送出。喷洒枪20与高压软管18连接,以便将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液喷出。
[0051] 电机泵单元12包括电机22,其被设计为电动机,并且在附图中仅示意性示出。电机22是本身公知的,并且包括呈环形的定子24,该定子围绕带有电机轴28的转子26。电机轴28限定出电机轴线30。
[0052] 电机22容纳在与电机轴线30同轴取向的电机壳体32中,电机泵单元12的泵装置34在端侧通过法兰来连接到该电机壳体上。泵装置34是本身公知的由电机轴28驱动的轴向柱塞泵,其具有通过法兰来连接在电机壳体32上的泵座。泵装置34在背对电机22的侧上具有泵头38。
[0053] 在泵头38的抽吸侧连接有抽吸线路40,其在端部侧具有用于供应软管的接口14。此外,抽吸线路40包括冷却通道42,其围绕电机壳体32并且在下文中还会详细讨论。待置于压力下的清洁液可以穿过抽吸线路40被吸入到泵头38中,在其中被置于压力下且通过与接口16流体流通连接 的压力出口44由泵装置34送出(未示
出)。
[0054] 电机壳体32具有在电机轴线30的周向上包围电机的壳体套46作为用于封装并且用于保护电机22的主要构件,该壳体套46基本上在电机22的整个纵向上延伸。沿关于电机轴线30的径向,大量的间隔元件48从壳体套46上立起,这些间隔元件以相对于壳体套46保持一定间隔的方式引导冷却通道42。冷却通道42相对于壳体套46在一定程度上被间隔元件48“支起”。为了这个目的,间隔元件48作用在冷却通道42面对电机壳体32的内壁50中。
[0055] 壁50同样呈套状地设计,并且与壳体套46关于电机轴线30同轴地取向,从而该壁构造为冷却通道42的呈环形地围绕壳体套46的内套52。间隔元件48以这种方式形成了接片54,其将壳体套46与内套52沿径向方向彼此连接。
[0056] 接片54分别设计为在壳体套46外侧沿轴向分布的且从壳体套46沿径向凸出的凸棱56。该接片在电机轴线30的周向上均匀地彼此相间隔。因此,在相邻的凸棱56之间分别有相等的角距。因为设置有总共16个凸棱56,所以相邻凸棱56的角距是22.5°。
[0057] 凸棱56将在壳体套46与内套52之间的(否则呈环形的)中间空间58划分成十六个中间空间区域,其中,在每两个凸棱56之间形成中间空间区域60。一些中间空间区域60仅在靠近泵装置34与电机壳体32的接口处彼此合并在一起,其中,限定了中间空间区域的凸棱56没有完全延伸到泵装置34(图2)。中间空间58和进而还有中间空间区域60用气体填充,尤其是用空气填充。
[0058] 在垂直于电机轴线30分布的横截面中,凸棱56具有大致呈哑铃形状的轮廓。凸棱56分别在柱脚区域62处或柱顶区域64上(图4)朝向壳体套46的方向和朝向内套52的方向加宽。在壳体套46与内套52之间大约中部的位置,凸棱56的横截面分别是最小的。
[0059] 在图4中最右侧示出的凸棱66对于凸棱56的上面描述的特征而言是个例外。凸棱66在壳体套46与内套52之间大约中部的位置,在岔口68处过渡成用于来自冷却通道42的清洁液的输出线路72的壁70。因此,输出线路72在内套52内部径向直接成型到该内套上,其中,内套52形成输出线路72的外壁。
[0060] 此外,凸棱56的上面描述的特征仅有限地适用于图4中在上方直紧邻凸棱66的凸棱74。凸棱74在图中未示出的岔口处过渡成用于到冷却通道42中的清洁液的输送线路76的壁75。输送线路76在图4中由于剖面图的轴向位置是不可见的,但是该输送线路在图2中示出。因此,输送线路76也径向直接在内套52内部分布,该内套形成输送线路76的外壁。
[0061] 输出线路72和输送线路76两者都在面对泵装置34的侧上从中间空间58出来。抽吸线路40的呈L形的输入线路78以端部侧连接到输送线路76上,该抽吸线路40在其自由端部具有用于供应软管的接口14。抽吸线路40的联接线路80以端部侧连接到输出线路72上,该联接线路将输出线路72与泵头38的抽吸侧联接。
[0062] 经由在内套52中形成的进入开口82,输送线路76通到冷却通道42中。以相应的方式,输出线路72经由在内套52中形成的排出开口84通到冷却通道42中。进入开口82与排出开口84在电机轴线30的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间隔,其中,与排出开口84相比,进入开口82离泵装置34更近。在电机轴线30的周向上,进入开口82和排出开口84同样彼此相间隔。它们的角距大约是过渡成输出线路72和输送线路76的壁70或75的凸棱66与凸棱74彼此之间的角距。
[0063] 此外,输出线路72经由在图2中在一定程度上可见的排空开口86通到冷却通道42中。排空开口86的横截面明显小于排出开口84的横截面,并且例如大约是排出开口的横截面的十分之一到五十分之一,尤其是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在电机泵单元12正常工作时,几乎没有清洁液穿过排空开口86从冷却通道42出来进入输出线路72中。这归因于与相较于排出开口84的横截面积而言比较小的排空开口86的横截面积相结合的清洁液的流动速度。
[0064] 相对地,当电机泵单元12例如在冬天不工作的情况下应该排空在冷却通道42中的清洁液时,排空开口86起作用。为了这个目的通常可以短时间地在供应软管没有连接到接口14上的情况下操作电机泵单元12,从而清洁液可以从冷却通道42被吸走。在清洁液基本上都停留在冷却通道42中的情况下,排空开口86的横截面积被足够大地确定,使得穿过该排空开口可以清除冷却通道42中的清洁液。这尤其能很好地实施,当如在高压清洁设备10的情况下那样,排空开口86布置在内套52面对泵装置34的一侧上,也就是说,在高压清洁设备10中,关于在图1中示出的使用位置,布置在面对该高压清洁设备底侧的一侧上时。由此,即使当在冷却通道42中的液位下降到排出开口84的边沿以下时,清洁液还是可以穿过排空开口86从冷却通道42被吸走。由此,在实践中冷却通道42中清洁液的排空达到了大约90%。这足以保护电机泵单元12免受由在冷却通道42中冻结的清洁液引起的损害。
[0065] 除了以内套52形式的壁50之外,冷却通道42在外侧包括外套90形式的壁88。外套90呈环形地围绕内套52并且与其保持一定间距,从而在外套90与内套52之间形成环形间隙92。外套90相对于内套52和壳体套46同轴地取向,并且该外套沿轴向在比电机
22的长度稍短的长度上延伸。
[0066] 外套90借助螺栓形式的联接元件固定在凸棱56上。为了这个目的,四个凸棱56在端部侧在其面对泵装置34的一侧上具有用于容纳螺栓的径向凸起部(在图2中仅示出两个凸起部93)。螺栓与在外套90外侧上的螺栓圆顶95(在图2中示出2个)形式的联接元件协同作用。
[0067] 在轴向方向上冷却通道42在其面对泵装置34的一侧上由布置在内套52与外套90之间呈凸棱96形式的环绕的壁94限定。冷却通道42以相对于壁94一定的轴向间距在其背对泵装置34的一侧上由布置在内套52与外套90之间呈另一个凸棱100形式的环绕的壁98限定。在凸棱96和100中分别开出用于容纳呈环形的密封元件106或108的环形槽102或104。密封元件106和108相对于内套52密封外套90。当外套90紧固在凸起部
93上时,借助呈凸缘状的配合止挡部109,外套90可以例如支撑在凸棱100上。
[0068] 凸棱96和100与内套52一体式构造,该内套此外与凸棱56和壳体套46一体式构造。输出线路72和输送线路76的壁50或75也与内套52、凸棱56、壳体套46和凸棱96、100整合地构造。制造通过尤其是铝或铝合金的压力铸造来进行。上述构件一体式的制造方式可以实现电机泵单元12结构简单且同时低成本的生产。也可以想到的是,借助例如铝或铝合金的挤压成型来生产壳体套46、凸棱56和内套52。
[0069] 此外,在外侧环绕内套的凸棱110与内套52一体式构造。如尤其从图2和图5中得出的那样,凸棱110从环绕的凸棱96出发,首先以轴向部段112沿轴向延伸,其中,凸棱110经过进入开口82。接着,凸棱110以绕电机轴线30环绕的方式呈螺旋状地围绕内套
52。在此,凸棱110经过排出开口84,以便重新过渡成轴向部段114,该部段在凸棱100处终止。在轴向部段112与部段114之间形成中间空间116,这两个部段大致分布在彼此的延长部中。
[0070] 进入开口82和排出开口84位于凸棱110关于清洁液在冷却通道42中的流动方向彼此背对的侧上。由此,凸棱110形成用于在冷却通道42中导引清洁液流动的隔板118。如在图5中示意性地通过箭头象征性示出那样,清洁液穿过进入开口82流入环形间隙92中,并且在凸棱110左侧环绕内套52一次并穿过中间空间116,并且接着在凸棱110右侧再环绕内套52一次,以便穿过排出开口84离开冷却通道42。
[0071]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12并且进而也借助根据本发明的高压清洁设备10得到下述优点:
[0072] 如所描述的那样,冷却通道42通过凸棱56与电机壳体32相间隔,这些凸棱56跨接壳体套46与内套52之间的中间空间58。对于内套52不密封的情况,清洁液可以侵入中间空间58中。内套52的不密封性可能是由于偶尔进入的腐蚀性的清洁液的侵蚀,例如以化学清洁试剂掺入在接口14处进入的水中的方式造成的。中间空间58对于从冷却通道42排出的清洁液起到了保护空间的作用,该清洁液可以在这个保护空间中汇集,而不会侵入电机壳体32的内部中。那么,即使在不密封的受侵蚀的冷却通道42的情况下,电机22还能通过壳体套46被隔离。
[0073] 因此,即使在冷却通道42泄漏的情况下,也能电机22免受清洁液影响,从而根据本发明的电机泵单元12相对于传统的电机泵单元具有更高的电气安全性。由于中间空间58用高压缩性气体填充,因此可以有大量清洁液侵入中间空间58中。即使在冷却通道42较大泄漏的情况下,电机泵单元12的电气安全性也能由其得以保证。
[0074] 尽管如此,电机22的余热还是可以高效地由冷却通道42中的清洁液导走。对此需要的是,一方面,壳体套46、凸棱56和内套52由具有高导热能力的铝或铝合金一体式构造。电机22的余热可以有效地被壳体套46吸收并且经由凸棱56释放到内套52上。另一方面,凸棱56设计有柱脚区域42和柱顶区域64的设计方式可以实现穿过凸棱56将余热从壳体套46传导到内套52。
[0075] 由于内套52的大的周侧面,产生与冷却通道42中的清洁液良好的热接触,从而清洁液可以可靠地导走热。此外,对此需要的是,清洁液在穿过进入开口82进入冷却通道42中以后,在其穿过排出开口84从冷却通道42排出之前,绕流内套52两次。
[0076] 此外,对于从壳体套46散热有利的是,在中间空间58中容纳有仅具有很小的导热能力的气体,尤其是空气。因为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凸棱56的导热能力远大于在中间空间58中的空气的导热能力,所以热有针对地被送到内套52上。
[0077] 此外,电机泵单元12的优点是,输出线路72和输送线路76也布置在中间空间58中并且进而布置在内套52背对外套90的一侧上。由此,可以得到电机泵单元12的非常紧凑的结构形式。因为输出线路72和输送线路76的壁50或壁75也与内套52一体式构成,所以进一步简化了电机泵单元12的制造。
[0078] 接下来对在图6至图8中示出的电机泵单元12的变型方式以及特征进行讨论,其中,电机泵单元12的变型方式的相同的和作用相同的特征或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
[0079] 在图6中以相应于图4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且用附图标记120标注的电机泵单元12的变型方式与电机泵单元12的不同在于,凸棱96具有比在电机泵单元12情况下更大的径向尺寸。这可以实现使进入开口82和排出开口84构造在凸棱96中,从而输入线路78和联接线路80可以直接轴向连接到冷却通道42上。在其余方面,电机泵单元120与电机泵单元12相同地设计,并且电机泵单元12能实现的优点用电机泵单元120同样可以实现,从而关于这方面参阅之前的描述。
[0080] 在图7中以相应于图5的方式,在另一个电机泵单元中仅示出内套52。在电机泵单元12的这种变型方式中,代替隔板118存在有另一种类型的隔板122,该隔板122沿轴向从面对泵装置34的凸棱96直至背对泵装置34的凸棱100分布,该凸棱96和凸棱100分别轴向限定冷却通道42。例如,隔板122设计为与内套52一体式形成的凸棱124。此外,隔板122布置在进入开口82与排出开口84之间,从而进入开口82和排出开口84关于清洁液在冷却通道42中的流动方向位于隔板122的彼此对置的侧上。
[0081] 此外,在内套52外侧上布置有多个流动转向元件126,其例如设计为与内套52一体式构造的凸棱128。总共存在有六个凸棱128,它们连同隔板122在内套52的周向上均匀地分布在内套的外侧上。
[0082] 凸棱128交替地分别从壁94朝向壁98方向以及从壁98朝向壁94方向出发,但不与各自另一壁联接。以这种方式,在各凸棱128与各壁94或壁98之间形成轴向的中间空间130。由此,内套52在外侧通过凸棱128得到一种回纹状的结构。这产生的结果是,穿过进入开口128进入冷却通道142中的清洁液,如在图7中用箭头象征性示出的那样,呈蛇形线状地经过凸棱128,并且穿过中间空间130朝向排出开口84方向流动。通过清洁液在冷却通道42中由此延长的滞留时间,电机22的余热可以特别有效地被导走。
[0083] 在其余方面,电机泵单元12的具有图7中示出的内套52的变型方式与电机泵单元12相同地设计,并且能借助电机泵单元12实现的优点,在该变型方式中同样可以实现,从而关于这方面参阅之前的描述。电机泵单元120也可以包括依照在图7中示出的设计方式的内套52。
[0084] 电机泵单元12的另一个变型方式以与图4相应的方式,在图8中部分地示出,并且在图8中用附图标记140标注。电机泵单元140与电机泵单元12的不同在于,代替内套52使用冷气通道42的壁50形成的另一种类型的内套142。
[0085] 内套142柱体形地设计,并且与壳体套46同轴地取向。与内套52不同,该内套142与凸棱56不是一体式构成的,而是取而代之地热装到凸棱56上的。例如,内套142由铝或铝合金制成,从而即使在电机泵单元140中也可以将电机22的余热特别有效地导到清洁液处。内套142的热装可以实现电机泵单元140稳固且同时在制造技术上简单的生产。
[0086] 在该电机泵单元中,在外侧同轴围绕内套142的壁88由外套144形成。用于输送线路148的接口146以及用于输出线路152的接口150整合到外套144中。输送线路148和输出线路152在图8中仅以一定程度示出。穿过输送线路148和带有进入开口154的接口146,清洁液可以流入环形间隙92中,而穿过带有未示出的排出开口的接口150和输出线路152,清洁液可以从环形间隙92流出。接口146和150关于电机轴线30从外套144处径向向外凸出。
[0087] 此外在电机泵单元140中,在进入开口154和未示出的排出开口之间在内套142的外侧上也布置有呈凸棱状的轴向分布的隔板156,从而清洁液可以不在从进入开口154到排出开口的直接路径上流动。
[0088] 在其余方面,电机泵单元140与电机泵单元12相同地设计,并且能借助电机泵单元12实现的优点利用电机泵单元140同样可以实现,从而关于这方面参阅之前的描述。此外可以设置如下,即,内套142如根据图7的内套52那样包括凸棱128,从而清洁液可以呈蛇形线状流动穿过冷却通道42。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