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型压缩机

申请号 CN200480037361.8 申请日 2004-12-16 公开(公告)号 CN1894507A 公开(公告)日 2007-01-10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增田正典;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涡旋型 压缩机 。如果高压气体从将可动涡旋盘(22)和固定涡旋盘(21)相互压接在一起的反压空间(高压空间)(S3)漏出的话,则两涡旋盘(21、22)不为气密状态,不能进行压缩动作,基于此现象,设置用以将上述反压空间(S3)形成在可动涡旋盘(22)背面的密封环(18),相对于可动涡旋盘(22)的镜板(25)在密封 位置 和 泄漏 位置之间调整密封环(18)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涡旋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20),具有在镜板(23)设置了 涡旋状涡卷(24)的第1涡旋盘(21)、和在镜板(25)设置了涡旋状涡卷(26)且 同时与第1涡旋盘(21)啮合的第2涡旋盘(22),
支撑部件(16),支撑上述第2涡旋盘(22),
密封部件(18),布置在上述支撑部件(16)和第2涡旋盘(22)之间,以及
位置调整器(40),使上述第2涡旋盘(22)的位置沿着压缩机构(20)的轴 方向变化,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18)通过以气密状态接触到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5), 来在该密封部件(18)的内侧形成用以在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 啮合的状态下,让两涡旋盘(21、22)压接在一起的反压空间(S3);
上述位置调整器(40)构成为使密封部件(18)在以气密状态接触到第2 涡旋盘(22)的镜板(25)的密封位置、和离开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5)的泄 漏位置之间发生位置变化。
2、一种涡旋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20),具有在镜板(23)设置了 涡旋状涡卷(24)的第1涡旋盘(21)、和在镜板(25)设置了涡旋状涡卷(26)且 同时与第1涡旋盘(21)啮合的第2涡旋盘(22),
支撑部件(17),支撑上述第1涡旋盘(21),
密封部件(18),布置在上述支撑部件(17)和第1涡旋盘(21)之间,以及
位置调整器(40),使上述第1涡旋盘(21)的位置沿着压缩机构(20)的轴 方向变化,其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件(18)以气密状态接触到第1涡旋盘(21)的镜板(23),来在 该密封部件(18)的内侧形成用以在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啮合的 状态下,让两涡旋盘(21、22)压接在一起的反压空间(S3);
上述位置调整器(40)构成为使密封部件(18)在以气密状态接触到第1 涡旋盘(21)的镜板(23)的密封位置、和离开第1涡旋盘(21)的镜板(23)的泄 漏位置之间发生位置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涡旋盘(21)是被禁止旋转的固定涡旋盘;
上述第2涡旋盘(22)是相对于第1涡旋盘(21)可动的可动涡旋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涡旋盘(21)或上述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3、25)形成有 反压导入路(23a、25a),该反压导入路(23a、25a)将在第1涡旋盘(21)和 第2涡旋盘(22)之间形成的压缩室(27)的比周缘部靠内侧的部分、和反压 空间(S3)连通起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件(16、17)包括保持凹部(16a、17a),该保持凹部(16a、 17a)将密封部件(18)保持为相对于该支撑部件(16、17)可进退自由;
上述位置调整器(40)包括高压侧连通路(41)、低压侧连通路(42)和切换 机构(43),该高压侧连通路(41)将保持凹部(16a、17a)的后端部和高压部 (S2)连通起来,该低压侧连通路(42)将该保持凹部(16a、17a)的后端部和 低压部(14)连通起来,该切换机构(43)切换该保持凹部(16a、17a)和低压 侧连通路(42)的连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高压侧连通路(41)设置有节流机构(44);
在上述低压侧连通路(42)设置有开关(43)作为切换机构。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型压缩机,特别涉及构成为能够将第1涡旋盘 和第2涡旋盘的一方沿着轴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的涡旋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涡旋型压缩机一般在机壳内具备压缩机构,该压缩机构 具有在镜板设置了涡旋状涡卷的第一涡旋盘、和在镜板设置了涡旋状涡 卷且同时与第1涡旋盘啮合的第二涡旋盘。并且,一般来说,上述第1 涡旋盘是在机壳内被禁止了旋转的固定涡旋盘,上述第2涡旋盘是由驱 动轴驱动而使该驱动轴的中心周围以规定的旋转半径公转的可动涡旋 盘。并且,上述涡旋型压缩机,通过可动涡旋盘公转驱动轴的中心周围, 而使形成在固定涡旋盘和可动涡旋盘之间的压缩室的容积变化,来压缩 制冷剂等气体。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了位置调整器的压缩机作为上述涡旋 型压缩机,该位置调整器能够将固定涡旋盘和可动涡旋盘的一方沿着压 缩机构的轴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在该涡旋型压缩机中,上述位置调整器 构成为两涡旋盘的涡卷(wrap)以气密状态接触,来让两涡旋盘在压缩位 置和非压缩位置之间进行相对位置变化,该压缩位置为在两涡卷之间形 成压缩室的位置,该非压缩位置为两涡卷成为非气密状态的位置。一方 面,通过总使两涡旋盘处于压缩位置,驱动上述涡旋型压缩机,来在100% 的容量下进行运转,另一方面,通过使两涡旋盘断续地处于非压缩位置, 驱动上述涡旋型压缩机,来在不满100%的容量下也能够进行运转。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涡旋型压缩机中,利用形成在固定涡旋 盘或可动涡旋盘的表面侧的室、和仅让连接到该室的高压侧通路和低压 侧通路的一方连通到该室的电磁,来让高压或低压作用在该固定涡旋 盘或可动涡旋盘上,作为位置调整器。并且,当施加了高压时,让两涡 旋盘压接在一起,而当施加了低压时,让两涡旋盘分开。另外,例如, 设置压接在可动涡旋盘下面的密封环,利用该密封环内侧的空间(反压空 间)来作为上述室。
【专利文献1】特开平8-334094号公报
但是,如果上述位置调整器为用电磁阀切换高压和低压的制冷剂压 ,来让其作用在固定涡旋盘和可动涡旋盘的方式的话,则在将电磁阀 从高压侧通路连通到上述室的状态切换成低压侧通路连通到上述室的状 态时,随着室内大量的高压气体急剧地流向低压侧通路,而产生很大的 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的发明,目的在于:在构成为能够将第1涡 旋盘和第2涡旋盘的一方沿着轴方向进行位置调整的涡旋型压缩机中, 防止进行上述位置调整时的噪音的产生。
本发明是,如果高压气体从将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压接 在一起的反压空间(高压空间)S3漏出的话,则在两涡旋盘21、22之间产 生间隙,因此不能进行压缩动作,基于此现象,设置用以将上述反压空 间S3形成在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的背面的密封部件18,且可 相对于这些涡旋盘21、22的镜板23、25在密封位置和泄漏位置之间对 其进行位置调整。
具体地说,第1发明是以这样的涡旋型压缩机为前提的,包括:压 缩机构20,具有在镜板23设置了涡旋状涡卷24的第1涡旋盘21、和在 镜板25设置了涡旋状涡卷26且同时与第1涡旋盘21啮合的第2涡旋盘 22;支撑部件16,支撑上述第2涡旋盘22;密封部件18,布置在上述支 撑部件16和第2涡旋盘22之间;以及位置调整器40,使上述第2涡旋 盘22的位置沿着压缩机构20的轴方向发生变化。上述密封部件18以气 密状态接触到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5,来在该密封部件18的内侧形成 用以在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啮合的状态下,让两涡旋盘21、 22压接在一起的反压空间S3。
并且,该涡旋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上述位置调整器40构成为使密 封部件18在以气密状态接触到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5的密封位置、和 离开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5的泄漏位置之间发生位置变化。
并且,第2发明是以这样的涡旋型压缩机为前提的,包括:压缩机 构20,具有在镜板23设置了涡旋状涡卷24的第1涡旋盘21、和在镜板 25设置了涡旋状涡卷26且同时与第1涡旋盘21啮合的第2涡旋盘22; 支撑部件17,支撑上述第1涡旋盘21;密封部件18,布置在上述支撑部 件17和第1涡旋盘21之间;以及位置调整器40,使上述第1涡旋盘21 的位置沿着压缩机构20的轴方向发生变化。上述密封部件18以气密状 态接触到第1涡旋盘21的镜板23,来在该密封部件18的内侧形成用以 在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啮合的状态下,让两涡旋盘21、22压 接在一起的反压空间S3。
并且,该涡旋型压缩机的特征在于,上述位置调整器40构成为使密 封部件18在以气密状态接触到第1涡旋盘21的镜板23的密封位置、和 离开第1涡旋盘21的镜板23的泄漏位置之间发生位置变化。
并且,第3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发明的涡旋型压缩机中, 上述第1涡旋盘21是被禁止旋转的固定涡旋盘,上述第2涡旋盘22是 相对于第1涡旋盘21可动的可动涡旋盘。
在上述第1~第3发明中,当使密封部件18处于密封位置时,由于 反压空间S3的压力,两涡卷24、26以气密状态压接在一起,在两涡卷 24、26之间形成压缩室27(称该状态为压缩位置)。而当使密封部件18 处于泄漏位置时,两涡卷24、26分开,成为非气密状态(称该状态为非 压缩位置)。
在此第1发明中,能够通过使两涡旋盘21、22总处于压缩位置,驱 动上述涡旋型压缩机,来进行100%的容量的运转,能够通过断续地使两 涡旋盘21、22处于非压缩位置,驱动上述涡旋型压缩机,来进行即使不 满100%的容量的运转。并且,在这些发明中,使两涡旋盘21、22为压缩 位置的控制和非压缩位置的控制,能够通过位置调整器40在密封位置和 泄漏位置之间调整密封部件18的位置简单进行。
即,在第1发明中,当使上述密封部件18处于密封位置时,由于该 密封部件18以气密状态接触到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5来形成反压空间 S3,因此能够通过该反压空间S3的压力使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 22保持为相互压接在一起的状态。所以,此时,能够进行压缩动作。并 且,当使上述密封部件18处于泄漏位置时,由于在第2涡旋盘22的镜 板25和该密封部件18之间产生泄漏间隙,因此为第2涡旋盘22不压接 在第1涡旋盘21上的状态。所以,此时,不能进行压缩动作。
并且,在第2发明中,当使上述密封部件18处于密封位置时,由于 该密封部件18以气密状态接触到第1涡旋盘21的镜板23来形成反压空 间S3,因此能够通过该反压空间S3的压力使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 盘22保持为相互压接在一起的状态。所以,此时,能够进行压缩动作。 并且,当使上述密封部件18处于泄漏位置时,由于在第2涡旋盘22的 镜板25和该密封部件18之间产生泄漏间隙,因此成为第2涡旋盘22不 压接在第1涡旋盘21上的状态。所以,此时,不能进行压缩动作。
而且,在上述第1~第3发明中,当是液体制冷剂和油被吸入压缩机 构20中的运转条件时,通过使两涡旋盘21、22的涡卷24、26成为非压 缩位置,也能够回避液体压缩。
第4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2或第3发明的涡旋型压缩机中, 在上述第1涡旋盘21或上述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3、25形成有反压导 入路23a、25a,该反压导入路23a、25a将形成在第1涡旋盘21和第2 涡旋盘22之间的压缩室27的比周缘部靠内侧的部分、和反压空间S3连 通起来。
在此第4发明中,当使密封部件18处于压接在第2涡旋盘22的镜 板25上的密封位置时,由于能够使反压空间S3的压力、与压缩室27的 比周缘部靠内侧的中间压MP部分或高压HP部分的压力相同,因此能够 通过该气压使第2涡旋盘22保持为压接在第1涡旋盘21的状态。而当 使密封部件18处于离开上述镜板25的泄漏位置时,由于反压空间S3与 密封部件18周围的空间连通,因此反压空间S3的压力成为低压LP。所 以,第2涡旋盘22离开第1涡旋盘21,变得不能进行压缩动作。此时, 由于两涡旋盘21、22之间的空间(压缩室27的空间)从周缘部连通到中 心部,因此压缩功能变得不起作用。
第5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1、第2、第3或第4发明的涡旋型压缩 机中,上述支撑部件16、17包括保持凹部16a、17a,该保持凹部16a、 17a将密封部件18保持为相对于该支撑部件16、17可进退自由。上述位 置调整器40包括高压侧连通路41、低压侧连通路42和切换机构43,该 高压侧连通路41将保持凹部16a、17a的后端部和高压部S2连通起来, 该低压侧连通路42将该保持凹部16a、17a的后端部和低压部14连通起 来,该切换机构43切换该保持凹部16a、17a和低压侧连通路42的连接 状态。
在此第5发明中,当使保持凹部16a、17a的后端部和高压部S2为 用高压侧连通路41连通起来的状态时,密封部件18因受到高压压力, 而被压接在第1涡旋盘21或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3、25上,在该密封 部件18的内侧形成反压空间S3。因此,能够通过将高压气体导入该反压 空间S3,使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压接在一起,来进行压缩动 作。而当使保持凹部16a、17a的后端部和低压部14为用低压侧连通路 42连通起来的状态时,导入到该保持凹部16a、17a的后端部的高压气体 流入低压部14,保持凹部16a、17a成为低压。因此,将密封部件18压 接在第1涡旋盘21或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3、25上的力变得不起作用, 为在该镜板23、25和密封部件18之间产生泄漏间隙的状态。所以,处 于不能进行压缩动作的状态。
第6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5发明的涡旋型压缩机中,在上述高压 侧连通路41设置有节流机构44。在上述低压侧连通路42设置有开关阀 43作为切换机构。
在此第6发明中,若关闭低压侧连通路42的开关阀43的话,则高 压部S2的高压气体通过节流机构44导入保持凹部16a、17a的后端部, 该保持凹部16a、17a内成为高压。因此,密封部件18压接在第1涡旋 盘21或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3、25上。
而若打开低压侧连通路42的开关阀43的话,则保持凹部16a、17a 内的高压气体朝低压部14流出,保持凹部16a、17a内成为低压。因此, 密封部件18离开上述镜板23、25。另外,此时,由于在高压侧连通路 41设置有节流机构44,因此该节流机构44作为电阻作用,高压部的高 压气体通过高压侧连通路41流入保持凹部16a、17a的量很少。并且, 该少量的高压气体也通过低压侧连通路42朝低压部14流出。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第1发明,位置调整器40能够通过对密封部件18在以气 密状态接触到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5的密封位置、和离开第2涡旋盘 22的镜板25的泄漏位置之间进行位置调整,来使第2涡旋盘22相对于 第1涡旋盘21沿着轴方向移动。因此,若使两涡旋盘21、22总在压缩 位置来进行驱动的话,则能够进行100%的容量的运转,若使两涡旋盘21、 22断续地在非压缩位置来进行驱动的话,则能够进行即使不满100%的容 量的运转。
并且,能够仅通过调整密封部件18的位置来进行让第2涡旋盘22 在压缩位置和非压缩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因此,与在高压和低压之间 切换让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相互压接在一起的室(反压空间) 的整个压力的以往结构不同,仅用较少的气体流量就可调整为较小的部 品的密封部件18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
根据上述第2发明,位置调整器40能够通过使密封部件18在以气 密状态接触到第1涡旋盘21的镜板23的密封位置、和离开第1涡旋盘 21的镜板23的泄漏位置之间进行位置调整,来让第1涡旋盘21相对于 第2涡旋盘22沿着轴方向移动。因此,若使两涡旋盘21、22总在压缩 位置来进行驱动的话,则能够进行100%的容量的运转,若使两涡旋盘21、 22断续地在非压缩位置来进行驱动的话,则能够进行即使不满100%的容 量的运转。
并且,能够仅通过调整密封部件18的位置来让第1涡旋盘21的位 置在压缩位置和非压缩位置之间变化。所以,与在高压和低压之间切换 让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相互压接在一起的室(反压空间)的整 个压力的以往结构不同,仅用较少的气体流量就可调整为较小的部品的 密封部件18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
在上述第1、第2发明中,当为液体制冷剂和油被吸入压缩机构20 的运转条件时,由于通过使两涡旋盘21、22的涡卷24、26处于非压缩 位置,来使其为非气密状态,也能够回避液体压缩,因此能够提高压缩 机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第3发明,能够通过调整固定涡旋盘21或可动涡旋盘22 的位置简单地进行压缩机的容量控制,同时,还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
根据上述第4发明,由于将压缩室27内的高压压力或中间压力从反 压导入路23a、25a导入反压空间S3,因此能够通过气体压力确实地使第 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保持为相互压接在一起的状态。并且,由于 仅在第1涡旋盘21的镜板23或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5形成反压导入 路25a即可,因此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根据上述第5发明,能够通过在支撑部件16、17设置保持凹部16a、 17a,在高压和低压之间切换该保持凹部16a、17a内的压力,来让密封 部件18压接在第1涡旋盘21或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3、25上或离开 第1涡旋盘21或第2涡旋盘22的镜板23、25,使密封部件18为两涡旋 盘21、22压接在一起的压缩位置、和两涡旋盘21、22分开的非压缩位置。 此时,在以往的压缩机中,由于能够使保持凹部16a、17a的容积小于在 控制第1涡旋盘21和第2涡旋盘22的位置时所用的室(反压空间)的整 个容积,因此当切换了高压和低压时,流入低压侧的高压气体的量很少。 所以,能够确实地抑制噪音的产生。
根据上述第6发明,能够通过仅在高压侧连通路41设置节流机构44, 在低压侧连通路42设置开关阀43,来在高压和低压之间切换保持凹部 16a、17a。因此,能够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涡旋型压缩机的压缩位置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涡旋型压缩机的非压缩位置的剖面结构 图。
图3A到图3D为示出了压缩机构的动作的横向剖面图。
图4A及图4B为示出了密封环的动作的剖面图。
图5为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涡旋型压缩机的压缩位置的部分剖面结 构图。
图6为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涡旋型压缩机的非压缩位置的部分剖面 结构图。
符号的简单说明
10-涡旋型压缩机;14-吸入管(低压部);16-框架(支撑部件); 16a-保持凹部;17-隔离板(支撑部件);18-密封环(密封部件);20- 压缩机构;21-固定涡旋盘;22-可动涡旋盘;23-镜板;23a-反压导 入路;24-涡卷;25-镜板;25a-反压导入路;26-涡卷;27-压缩室; 40-位置调整器;41-高压侧连通路;42-低压侧连通路;43-开关阀(切 换机构);44-节流机构;S2-高压部;S3-反压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及图2为本第1实施例的涡旋型压缩机10的纵向剖面图,图3 为示出了压缩机构20的动作的横向剖面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第1 实施例的涡旋型压缩机10包括压缩机构20、电动机30和驱动轴11。该 涡旋型压缩机10设置在例如空气调和装置等的制冷剂回路中,用于压缩 制冷剂气体。
上述电动机30通过驱动轴11连接在压缩机构20上。上述压缩机构 20及电动机30,以气密状态收纳在圆筒状机壳12内。上述涡旋型压缩 机10为纵型,在机壳12的内部上方固定有压缩机构20,在机壳12的内 部下方固定有下部轴承13。并且,在压缩机构20和下部轴承13之间布 置有电动机30。
在上述机壳12内设置有连通到压缩机构20的制冷剂吸入管14。并 且,在压缩机构20的上方即上述机壳12的头部设置有压缩制冷剂的喷 出管15。在上述机壳12内,空间被区划为压缩机构20的上下空间,下 方空间S1和上方空间S2均为高压空间。从吸入管14导入机壳12内的 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构20后,在该压缩机构20中被压缩,然后,从 该压缩机构20喷向高压空间S2,再从喷出管15流出。
上述压缩机构20,具有第1涡旋盘即固定涡旋盘21、第2涡旋盘即 可动涡旋盘22和框架16。该框架16被固定在机壳12上,同时,构成为 从下方支撑可动涡旋盘22的支撑部件。
上述固定涡旋盘21,包括镜板23和形成在该镜板23的涡旋状涡卷 24。可动涡旋盘22,包括镜板25和形成在该镜板25的涡旋状涡卷26。 上述固定涡旋盘21和可动涡旋盘22被布置为各自的涡卷24、26啮合在 一起的样子。通过象这样使两涡旋盘21、22的涡卷24、26啮合在一起, 来由涡卷24、26和镜板23、25区划形成工作室即压缩室27。在固定涡 旋盘21的外周部形成有将低压制冷剂吸入压缩室27的吸入口(图中没有 示出),在该固定涡旋盘21的中心部形成有使在压缩室27中被压缩的制 冷剂喷出的喷出口28。在固定涡旋盘21设置有打开或关闭喷出口28的 喷出阀(簧片阀)29、和用以定出该喷出阀29的可动范围的阀挡29a。
上述固定涡旋盘21被固定在上述框架16上,可动涡旋盘22通过十 字头环(Oldham ring)(图中没有示出)装在框架16上。并且,在上述可动 涡旋盘22的背面(下面)连接有形成在上述驱动轴11的轴端的偏心部 11a。在上述结构中,在驱动轴11旋转后,可动涡旋盘22在轨道上公转, 该轨道的公转半径是相对于驱动轴11的旋转中心的偏心部11a的偏心 量。而上述十字头环构成为阻止可动涡旋盘22的自转。因此,可动涡旋 盘22在驱动轴11旋转后,不进行自转,仅进行公转,形成在两涡旋盘 21、22的涡卷24、26之间的压缩室27的容积如图3A~图3D所示,连续 地变化。
上述可动涡旋盘22连接为对于驱动轴11可上下滑动,以便能够沿 着其轴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并且,可动涡旋盘22和固定涡旋盘21的相 对位置关系构成为在压缩位置(参照图1)和非压缩位置(参照图2)之间发 生变化,该压缩位置是由两涡旋盘21、22的涡卷24、26以气密状态啮 合在一起而使上述压缩室27形成在两涡卷24、26之间的位置,该非压 缩位置是两涡卷24、26为非气密状态,没有形成上述压缩室27的位置。
在上述框架16和可动涡旋盘22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密封部件)18。 该密封部件18保持在形成在框架16的上面的保持凹部16a中。保持凹 部16a及密封环18分别形成为环状。并且,在框架16和可动涡旋盘22 之间,在密封环18的内侧形成有反压空间S3。
在上述可动涡旋盘22的镜板25形成有反压导入路25a。该反压导入 路25a将上述反压空间S3、和压缩室27的中心部(高压部分)连通起来。 因此,当压缩机10运转时,上述反压空间S3的压力与压缩室27的中心 部压力相同(高压压力(HP))。所以,在上述反压空间S3中,制冷剂的高 压压力作用在可动涡旋盘22的下面,产生将该可动涡旋盘22相对于固 定涡旋盘21向上方推压的力。这样一来,两涡旋盘21、22就以可动涡 旋盘22和固定涡旋盘21啮合在一起的状态相互压接在一起。
上述支撑部件16,在保持凹部16a内,将密封环18保持为相对于可 动涡旋盘22可进退自由(朝上下方向)。并且,在该第1实施例中,设置 有利用上述密封环18让上述可动涡旋盘22的位置沿着压缩机构20的轴 方向变化的位置调整器40。该位置调整器40由高压侧连通路41、低压 侧连通路42和切换机构43构成,该高压侧连通路41将保持凹部16a的 后端部(下端部)、和高压空间(高压部)S2连通起来,该低压侧连通路42 将该保持凹部16a的后端部(下端部)、和吸入管(低压部)14连通起来, 该切换机构43用高低压来切换该保持凹部16a内的气体压力。
在上述高压侧连通路41设置有节流机构44。并且,在上述低压侧连 通路42设置有在「开」状态和「关」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电磁阀(开关 阀)43作为切换机构。
如果在压缩机10的运转中关闭电磁阀43的话,则低压侧连通路42 被切断,保持凹部16a与高压空间S2连通起来。因此,密封环18从框 架16的保持凹部16a被压向上方,与可动涡旋盘22的镜板25压接在一 起。这样一来,压缩室27的高压气体被导入密封环18的内侧,反压空 间S3成为高压状态。所以,该高压压力作用在上述镜板25的下表面, 可动涡旋盘22被压在固定涡旋盘21上,成为图1的压缩位置。
而如果打开电磁阀43的话,则由于保持凹部16a与吸入管14连通 起来,因此保持凹部16a内的高压气体流入吸入管14中。这样一来,就 成为密封环18不被压接在可动涡旋盘22的镜板25上的状态,在该镜板 25和密封环18之间产生制冷剂的泄漏间隙。并且,在固定涡旋盘21和 可动涡旋盘22的镜板23、25和涡卷24、26之间也产生制冷剂的泄漏间 隙。所以,在此状态下,两涡旋盘21、22成为制冷剂不被压缩的非压缩 位置,可动涡旋盘下降到图2的位置。另外,为了让可动涡旋盘22确实 地朝着非压缩位置下降,也可以设置弹簧偏压机构(biasing means)。
-运转动作-
其次,对此涡旋型压缩机10的运转动作加以说明。
首先,当在100%的容量下进行运转时,关闭电磁阀43,使保持凹部 16a为不与吸入管14连通的状态。于是,保持凹部16a内成为高压,密 封环18压接在可动涡旋盘22的镜板25上。这样一来,由于密封环18 内侧的反压空间S3成为高压,可动涡旋盘22被保持为压接在固定涡旋 盘21上的状态,因此固定涡旋盘21和可动涡旋盘22的涡卷24、26之 间为实际上制冷剂的泄漏间隙不存在的状态,可动涡旋盘22不进行自转, 而是相对于固定涡旋盘21进行公转运动。并且,从吸入管14流入的制 冷剂随着其容积的增大而被吸入压缩机构20的压缩室27中。压缩室27 的容积因可动涡旋盘22的公转的进行而向中心部缩小,吸入的制冷剂被 压缩(参照图3)。
上述制冷剂在随着压缩室27的容积变化而被压缩后,成为高压,从 形成在上述固定涡旋盘21的大致中央位置的喷出口28喷出到机壳12内 部的高压空间S2。被喷出的制冷剂从喷出管15送向制冷剂回路,在制冷 剂回路中经过凝缩、膨胀、蒸发各过程后,再次被吸入管14吸入,被压 缩。
上述压缩室27的中心部分通过反压导入路25a与反压空间S3连通 起来。因此,在运转中,密封环18内侧的反压空间S3成为高压HP,其 高压压力从下方作用在可动涡旋盘22的镜板25上。这样一来,在100% 的容量的运转时,可动涡旋盘22被保持为压接在固定涡旋盘21上的状 态(图4A)。
而当在不满100%的容量下进行运转时,在电动机30的驱动中将电磁 阀43切换为开状态,进行让密封环18朝着保持凹部16a内下降的控制。 在密封环18下降后,反压空间S3的高压制冷剂从密封环18和镜板25 之间的间隙流入其周围的低压侧空间,使反压空间S3的压力下降。并且, 此时,由于压缩室27的周边部分(低压部分)和中心部分(高压部分)连通 在一起,同时,该中心部分和反压空间S3连通在一起,因此这些空间的 压力相同,均为低压LP。于是,将可动涡旋盘22压接在固定涡旋盘21 上的力变得不起作用,可动涡旋盘22因自身的重量(或者,弹簧的偏压 (biasing)力)而下降。因此,成为制冷剂不被压缩的状态(图4B)。
所以,如果在不满100%的容量下进行运转时,用例如8∶2的比例反 复高分子调节器40的伸长和收缩的话,则能够控制在80%的容量。并且, 如果适当改变上述比例的话,还能够适当改变运转容量。
而且,在该第1实施例中,当为液体制冷剂和油被吸入压缩机构20 中的运转条件时,通过使两涡旋盘21、22的涡卷24、26成为非气密状 态,也能够回避液体压缩。这样一来,能够抑制由液体压缩而产生的剧 烈冲击声和振动,还能够防止压缩机10的损伤。
-第1实施例的效果-
象这样,根据本第1实施例,由于通常将高压气体导入收纳密封环 18的保持凹部16a中,另一方面,在控制容量时使该高压气体流入低压 侧来让密封环18不起作用,因此能够用简单的控制调整压缩机10的运 转容量。并且,由于在进行可动涡旋盘22的位置调整时不采用复杂的机 构,因此还能够防止压缩机10的结构变得复杂。
并且,在使用以往的电磁阀的方式中,在进行使反压空间等较大的 室的高压气体全部流入低压侧的操作时产生了巨大的噪音,而在本第1 实施例中,由于仅通过切换让密封环18升降的压力即可,因此几乎没有 产生切换时的噪音。
而且,由于除了能够利用高分子调节器40的压接力以外,还能够利 用反压空间S3的压力,作为将两涡旋盘21、22保持在压缩位置的力, 因此也没有两涡旋盘21、22的压接力不足的现象。
(发明的第2实施例)
其次,参照图5及图6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加以说明。
该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相反,为将固定涡旋盘21的位置沿着轴方向 调整的例子。
在图中,在固定涡旋盘21的周边部形成有与固定在机壳12的框架 16的销钉(pin)16b嵌合在一起的结合孔21a。并且,固定涡旋盘21构成 为通过上述销钉16b和结合孔21a嵌合在一起而沿着驱动轴11的轴方向 可上下移动。另外,在上述销钉16b的周围设置有对固定涡旋盘21提供 向上的偏压力(biasing force)的弹簧等偏压机构(图中没有示出)。
在上述固定涡旋盘21的中心部形成有喷出口28,在其内部设置有喷 出阀(球形阀)29。
在上述机壳12中,将隔离板17固定在压缩机构20的上方。高压空 间S2区划在该隔离板17的上方,低压空间S4区划在隔离板17的下方。 并且,从吸入管14吸入机壳12内的制冷剂,从低压空间S4通过压缩机 构20中的没有图示的吸入口,被导入压缩室27中,随着该压缩室27的 容积变化而被压缩后,通过高压空间S2从喷出管15流出。
上述隔离板17构成从上方支撑固定涡旋盘21的支撑部件。在该隔 离板17形成有环状保持凹部17a,在该保持凹部17a装有环状密封环18。 在固定涡旋盘21的镜板23形成有反压导入路23a,该反压导入路23a将 形成在密封环18的内侧的反压空间S3和压缩室27的中心部连通起来。
保持凹部17a的后端部(上端部),通过高压侧连通路41及节流机构 44连通到高压部(高压空间S2),同时,该高压侧连通路41又通过具有 电磁阀(开关机构)的低压侧连通路42连通到低压部(吸入管14)。这样就 与第1实施例一样,构成了位置调整器40。
在此第2实施例中,在进行100%的容量的运转时,关闭电磁阀43, 将高压气体导入保持凹部17a中。于是,密封环18压接在固定涡旋盘21 的镜板23上,压缩室27的高压气体被导入反压空间S3中。因此,固定 涡旋盘21和可动涡旋盘22之间成为没有制冷剂的泄漏间隙的状态(压缩 位置),可动涡旋盘22旋转,进行制冷剂的压缩。
当控制容量时,进行断续地打开电磁阀43的操作。这样做后,由于 保持凹部17a的高压气体通过低压侧连通路42流入吸入管14,因此在固 定涡旋盘21的镜板23和密封环18之间产生制冷剂的泄漏间隙。所以, 固定涡旋盘21因设置在上述销钉16b周围的偏压机构的偏压力而成为不 能压接在可动涡旋盘22上的状态,两涡旋盘21、22之间的空间与周围 的空间连通,成为低压。因此,成为不能进行制冷剂的压缩动作的状态。
因此,与第1实施例一样,能够仅通过进行断续地打开或关闭电磁 阀43的操作,来进行压缩机10的容量控制。并且,由于通过仅将高压 气体导入保持凹部17a中,或使该高压气体流入吸入管14使密封环18 上下的简单控制来调整压缩机10的运转容量、和不对进行可动涡旋盘22 的位置调整采用复杂的机构,因此在能够防止压缩机10的结构变得复杂 的方面也与第1实施例一样。
而且,在因不必进行使反压空间S3等较大的室的高压气体在一瞬间 全部流入低压侧的操作,因此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方面;和不仅能够将 由位置调整器40产生的压接力用作使两涡旋盘21、22处于压缩位置的 力之外,而且能够将反压空间S3的压力用作使两涡旋盘21、22处于压 缩位置的力,因此在不会产生两涡旋盘21、22的压接力不足的方面也与
第1实施例一样。
并且,在此第2实施例中,由于让密封环18压接在不旋转的固定涡 旋盘21的镜板23上,因此与将该密封环18压接在可动涡旋盘22的镜 板25上时相比,还具有能够抑制密封环18的磨损的优点。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例也可以是下述结构。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虽然形成为用反压导入路25a将压缩室27中 心部的高压HP部分、和反压空间S3连通起来,但是也可以形成为该反 压导入路25a将压缩室27的中心部与周缘部之间的中间压MP部分、和 反压空间S3连通起来,也就是说只要用反压空间S3的压力将可动涡旋 盘22和固定涡旋盘21保持为气密状态(压缩位置)即可。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在可动涡旋盘22的镜板25或固定 涡旋盘21的镜板23形成有反压导入路23a、25a,将高压HP(或中间压 MP)的制冷剂导入反压空间S3中,但是也可以不设置反压导入路23a、25a, 用其它机构将高压导入反压空间S3中。例如,当为整个机壳12内为高 压的高压圆顶型压缩机时等,由于在将存积在机壳12内的高压润滑油提 供给可动涡旋盘22和驱动轴11的轴承部等时,高压润滑油和制冷剂气 体也被导入反压空间中,因此也可以利用其压力。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采用了用电磁阀切换高压气体和低压 气体的方式作为用以上下驱动密封环18的机构,但是也可以利用例如机 械的结构来驱动密封环18。而且,作为用高压和低压切换保持凹部16a、 17a的压力的机构,除了使用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的双向切换阀 (开关阀)以外,还可以使用切换高压侧通路及低压侧通路、和保持凹部 16a、17a的连通状态的三向切换阀。
总地来说,在本发明中,只要用密封环(密封部件)来调整反压空间 S3的压力,让两涡旋盘21、22的位置在压缩位置和非压缩位置之间变化 的话,可以对具体结构进行适当改变。
(工业上的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对构成为能够将第1涡旋盘(固定涡旋盘)和第2 涡旋盘(可动涡旋盘)的一方的位置沿着轴方向进行调整的涡旋型压缩机 有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