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

申请号 CN03800197.7 申请日 2003-02-27 公开(公告)号 CN1274960C 公开(公告)日 2006-09-13
申请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古庄和宏; 加藤胜三; 山路洋行;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涡旋 压缩机 ,利用将油供向定涡旋(21)和动涡旋(22)之间的压接面的供油路(50)作压 力 差高时的高压导入经路,在压力差低状态下切断高压导入经路时,将冷冻机油从供油路(50)经由 外壳 内的低压空间(S1)供向上述压接面。于是,通过控 制动 涡旋(22)对定涡旋(21)的推压力而防止效率下降的构造就被简单化了,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防止了动作不良。
权利要求

1、一种涡旋压缩机,在其外壳(10)内,拥有:有互相啮合的涡旋状 的涡卷体和在轴向上压接的压接面的定涡旋(21)和动涡旋(22)的压缩 机构(20)、经由驱动轴(34)与动涡旋(22)连接的驱动机构(30),其 特征在于:
拥有:在从形成在驱动轴(34)上的主供油路(36)通到上述压接面 的状态下形成在动涡旋(22)上的压接面供油路(50);
压接面供油路(50),拥有:从动涡旋(22)的内部通到上述压接面的 第一经路(50a)、经由外壳(10)的低压空间(S1)通到上述压接面的第 二经路(50b)、以及当外壳(10)内的高低压的压差超过规定值时使第 一经路(50a)打开且使第二经路(50b)关闭,而当该高低压的压力差在 规定值以下时使第一经路(50a)关闭且使第二经路(50b)打开的供油控 制机构(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压接面供油路(50),拥有:在主供油路(36)一侧和低压空间(S1) 一侧开着口的状态下形成在动涡旋(22)内部的主体通路(51)、从该主体 通路(51)通到两涡旋卷体(21、22)的压接面的第一分支通路(52)、以 及从该主体通路(51)通到低压空间(S1)的第二分支通路(53);
供油控制机构(60),拥有:可动地设在主体通路(51)内的体(61);
这样构成阀体(61),若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它就朝着使第一 分支通路(52)打开且使第二分支通路(53)关闭的第一位置移动,而当 高低压的压力差在规定值以下时,它则朝着使第一分支通路(52)关闭且 使第二分支通路(53)打开的第二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供油控制机构(60),拥有:在主体通路(51)内将阀体(61)朝着第 二位置弹压的弹压机构(62);
这样设定弹压机构(62)的弹压力,即当高低压的压力差在规定值以 下时将阀体(61)保持在第二位置,而当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时, 便允许阀体(61)往第一位置移动。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特别涉及防止运转效率下降的技术。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涡旋压缩机被作为在进行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中压缩 制冷剂的压缩机使用(参考例如日本特开平5-312156号公报)。如图6、 图7所示,该涡旋压缩机,在它的外壳内拥有:有互相啮合的涡旋状涡卷 体部分(wrap)的定涡旋FS和动涡旋OS。定涡旋FS固定在外壳上,而动 涡旋OS则与驱动轴连结。而且,在该涡旋压缩机中,动涡旋OS借助驱动 轴的旋转相对定涡旋FS公转,在两涡卷体部分之间所形成的压缩室的容积 发生变动,而反复地进行制冷剂的吸入、压缩和喷出。
但是,如图6所示,由于压缩制冷剂,故轴向亦即推力负载PS和径 向力亦即径向负载PT便作用在动涡旋OS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涡旋压 缩机中,例如采用如下结构,即设置使高压的制冷剂压力作用在动涡旋OS 的背面(底面)的高压部P,用该高压压力所产生的推压力去对抗轴向力 PS,来将动涡旋OS推向定涡旋FS。
在这种结构下,当动涡旋OS的推压力PA较小,作用在动涡旋OS上的 力的合力的向量通过推力轴承的外周的外侧时,动涡旋OS就会由于所谓的 歪斜力矩的作用而倾斜歪斜,造成制冷剂泄漏效率下降。与此相对,当使 动涡旋OS的推压力较大,而让作用在动涡旋OS上的力的合力的向量通过 比推力轴承的外周还往内的内侧的话,就能防止动涡旋OS歪斜。
另一方面,若使用上述涡旋压缩机的冷冻装置的运转条件有了变化, 高压压力或低压压力等发生变动,则高低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也发生变动。 因此,由动涡旋OS背面的制冷剂压力所决定的推压力PA,特别会随着高 压压力的变化而大幅度地变化,而产生上述推压力PA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也就是说,若将高压压力作用在动涡旋OS上的上述高压部P的面积设 定为可保证动涡旋OS在压力差较高的条件下不歪斜那么大,那么,在压力 差较低这一条件下推压力就会例如由于高压压力下降而变得不够了,动涡 旋OS就容易歪斜。相反,若配合压力差较低这一条件来设定前述高压部P 的面积,例如高压压力上升压力差增大时,与最低限度的推压力相比,动 涡旋OS对定涡旋FS的推压力就过剩了。结果是,朝上的推力作用在动涡 旋OS上,机械损失增大,效率下降。
-要解决的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案申请人在日本特愿(专利申请)2000-088041号 特开2001-214872号中提出了以下的涡旋压缩机。如图7所示,这一涡旋 压缩机是这样的:当压力差较高的时候,在定涡旋FS和动涡旋OS之间导 入高压的冷冻机油,利用对抗上述推压力PA的力PR将动涡旋OS推回去。 另一方面,在压力差较低的时候,切断向定涡旋FS和动涡旋OS之间的高 压机油的导入而停止推回动作。根据该申请案中所述的结构,如图中所示 的概略结构所示,通过设置包括可以根据高低压的压力差的大小进行切换 的控制V的高压导入经路P,来控制冷冻机油的流动,由此来避免发生 压力差较高时动涡旋OS的推压力过剩及压力差较低时动涡旋OS的推压力 不足。
然而,虽然能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与动涡旋OS的推压力有关的问题,但 由于要设置将冷冻机油导入到定涡旋FS和动涡旋OS之间的专用高压导入 经路P,结构就变得复杂起来,成本也会变高。另一方面,虽然通过例如 让高压导入经路也作将油供给到两涡旋卷体的压接面的供油路用,可以避 免这种问题,但是在压力差较低时切断高压导入经路的情况下,供油路也 被切断,这时就有可能产生由于供向绕行部分的油不够而引起动作不良。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在所制成的 动涡旋推压定涡旋的推压力可控制的涡旋压缩机中,使其结构简单以降低 成本,并且防止出现动作不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的一种涡旋压缩机,用向定涡旋和动涡旋之间的压接面 供油的供油路作压力差较高时的高压导入经路。另一方面,在压力差较低 的状态下遮断高压导入经路时,将冷冻机油从供油路经由外壳内的低压空 间供给到上述压接面。
具体而言,本发明以下述涡旋压缩机为前提,该涡旋压缩机,在它的 外壳10内,拥有有互相啮合的涡旋状的涡卷体部分和在轴向上压接的压接 面的定涡旋21和动涡旋22的压缩机构20、经由驱动轴34与动涡旋22连 接的驱动机构30。
第一方面的发明,还包括:以能够让形成在驱动轴34中的主供油路 36通到上述压接面这样的状态而形成在动涡旋22中的压接面供油路50; 该压接面供油路50,具有:从动涡旋22的内部通到上述压接面的第一经 路50a、经由外壳10的低压空间S1通到上述压接面的第二经路50b以及 供油控制机构60;若外壳10内的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该供油控 制机构60让第一经路50a打开且让第二经路50b关闭,当压力差在规定值 以下时,该供油控制机构60则让第一经路50a关闭且让第二经路50b打开。
在该结构下,当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而变大时,冷冻机油通过 压接面供油路50的第一经路50a而被供到上述压接面。也就是说,高压的 冷冻机油从动涡旋22的内部供给到压接面,保持高压不变。因此,能够对 抗动涡旋22对定涡旋21的推压力,让将动涡旋22从定涡旋21推回去的 力起作用。
另一方面,当高低压的压力差在规定值以下时,相反第二经路50b被 打开。于是,冷冻机油一度从压接面供油路50流到外壳10的低压空间S1 中,之后再从该低压空间S1供到定涡旋21和动涡旋22之间。因为在这种 情况下能够使冷冻机油为低压并进行供给,所以不会产生将动涡旋22从定 涡旋21推回的作用。从以上说明可知,不但在压力差高的时候不会发生推 压力过剩的情况,而且在压力差较低的时候,也不会发生推压力不足的情 况。
还有,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所述的涡旋压缩 机中,压接面供油路50,拥有:以在主供油路36一侧和低压空间S1一侧 开着口的状态形成在动涡旋22内部的主体通路51、从该主体通路51通到 两涡旋卷体21、22的压接面的第一分支通路52、以及从该主体通路51通 到低压空间S1的第二分支通路53。供油控制机构60,拥有设在主体通路 51内且可动的阀体61,若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该阀体61朝着使 第一分支通路52打开且使第二分支通路53关闭的第一位置移动;另一方 面,当高低压的压力差在规定值以下时,该阀体61就朝着使第一分支通路 52关闭且使第二分支通路53打开的第二位置移动。
也就是说,在该结构中,由主体通路51和第一分支通路52构成上述 第一经路50a,而由主体通路51和第二分支通路53构成上述第二经路50b, 且两条经路50a、50b可借助阀体61的移动来切换。
制成这样的结构以后,当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增大的时候,供 油控制机构60的阀体61往第一位置移动,压接面供油路50经由第一经路 50a与上述压接面导通。因此,高压的冷冻机油被导入到压接面,推回力 对将动涡旋22推向定涡旋21推压力起作用。还有,当高低压的压力差在 规定值以下时,供油控制机构60的阀体61向第二位置移动,供油路50 就经由第二经路50b而与低压空间S1导通。于是,因为成为低压的冷冻机 油从低压空间S1供到定涡旋21和动涡旋22之间,故对于将动涡旋22推 向定涡旋21推压力而言,将动涡旋22推回的力实质上不作用。
还有,第3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发明所述的涡旋压缩 机中,供油控制机构60,拥有:在主体通路51内将阀体61往第二位置弹 压的弹压机构62,弹压机构62的弹压力是这样设定的:在高低压的压力 差在规定值以下时将阀体61保持在第二位置,而当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 定值时,便允许阀体61往第一位置移动。
制成这样的结构以后,便可利用高低压的压力差和弹压机构62的弹压 力,将供油控制机构60的阀体61控制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也就是说, 若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而胜过弹压力时,阀体61就往第一位置移 动,产生将动涡旋22推回的推回力。还有,当高低压的压力差在规定值以 下而比弹压力弱时,阀体61则往第二位置移动,此时不会产生将动涡旋 22推回的推回力。
-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当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而变大时, 将动涡旋22推回的力作用于将动涡旋22往定涡旋21推压的力上而抑制推 压力过剩。另一方面,当高低压的压力差在规定值以下时,将动涡旋22 从定涡旋21推回的力不作用,所以不会发生推压不足的情况。这样通过控 制动涡旋22对定涡旋21的推压力,就能够防止效率下降。
并且,由于利用供油路50来控制动涡旋22对定涡旋21的推压力,所 以不需要另外设置供油路50以外的专用的高压导入经路。因此,由于能够 抑制构造的复杂化,所以可以降低成本。
还有,在压力差较低时,由于可以从低压空间S1将冷冻机油供给到两 涡旋卷体21、22的压接面,所以不会发生由于润滑不良所造成的动作不佳 的情况。
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动涡旋22的压接面供油路50内设 置了由可动的阀体61构成的供油控制机构60,并对应于该阀体61的位置, 将供油路50在第一经路50a和第二经路50b之间进行切换,所以可以利用 极为简单的构造来调整动涡旋22对定涡旋21的推压力。
还有,根据第3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利用压缩螺旋弹簧62等的弹压 机构,将阀体61往第二位置弹压,且仅在压力差胜过弹压力之时,阀体 61往第一位置移动,所以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控制阀体61的位置,以调 整动涡旋22对定涡旋21的推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的剖面构造图。
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
图3为阀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4为表示供油控制机构的第一状态的剖面图。
图5为表示供油控制机构的第二状态的剖面图。
图6为表示在现有的涡旋压缩机中,作用于动涡旋的力的第一剖面图。
图7为表示在现有的涡旋压缩机中,作用于动涡旋的力的第二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为表示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涡旋压缩机1的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图1的部分放大图。该涡旋压缩机1,被用在例如在空调装置等进 行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压缩从蒸发器吸入的 低压制冷剂开将它喷向冷凝器。如图1所示,该涡旋压缩机1,在外壳10 的内部,拥有:压缩机构20、及驱动该压缩机构20的驱动机构30。而且, 压缩机构20布置在外壳10内部的上方,驱动机构30则布置在外壳10内 部的下方。
外壳10,由形成为圆筒状的躯干部11及固定在该躯干部11上下两端 的碟形端板12、13构成。上侧的端板12固定在后述的被固定在躯干部11 上端的框体23上;下侧的端板13则以嵌合在躯干部11的下端部中的状态 固定好。
驱动机构30,由:由固定在外壳10的躯干部11中的定子31及布置 在该定子31内侧的转子32构成的达33、以及固定在该马达33的转子 32上的驱动轴34构成。该驱动轴34的上端部34a与上述压缩机构20连 结。此外,驱动轴34的下端部由固定在外壳10的躯干部11下端部的轴承 构件35支承,且可旋转。
上述压缩机构20,拥有:定涡旋21、动涡旋22及框体23。如上所述, 框体23固定在外壳10的躯干部11。而且,该框体23将外壳10的内部空 间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述定涡旋21,由端板21a及形成在该端板21a的底面的涡旋状渐开 线状的涡卷体部分21b构成。该定涡旋21的端板21a固定在上述框体23 上,与该框体23成为一体。上述动涡旋22由:端板22a、及形成在该端 板22a的顶面上的涡旋状(渐开线状)的涡卷体部分22b构成。
定涡旋21的涡卷体部分21b和动涡旋22的涡卷体部分22b互相啮合。 而且,在定涡旋21的端板21a和动涡旋22的端板22a之间,该两涡卷体 部分21b、22b的接触部之间构成为压缩室24。在随着动涡旋22以驱动轴 34为中心进行公转,两涡卷体部分21b、22b间的容积朝着中心收缩之际, 该压缩室24压缩制冷剂。
为上述定涡旋21的端板21a,在上述压缩室24的周边部形成低压制 冷剂的吸入口21c;在压缩室24的中央部形成了高压制冷剂的喷出口21d。 固定在上述外壳10的上侧的端板12上的吸入配管14,固定在制冷剂的吸 入口21c;该吸入配管14与未图示的制冷剂回路中的蒸发器相连。另一方 面,将高压制冷剂引向框体23的下方的流通路25沿上下方向形成在定涡 旋21的端板21a和上述框体23中。而且,在外壳10的躯干部11的中央 部分固定着喷出高压制冷剂的喷出配管15,该喷出配管15与未图示的制 冷剂回路中的冷凝器相连。
在上述动涡旋22的端板22a的底面,形成与上述驱动轴34的上端部 34a连结的凸缘22c。为了使动涡旋22相对于定涡旋21公转,驱动轴34 的上端部成为偏离了该驱动轴34的旋转中心的偏心轴34a。此外,为了使 动涡旋22不自转而仅进行公转,在上述动涡旋22的端板22a和框体23 之间设置十字联轴节等自转阻止构件未图示。
在上述驱动轴34上形成沿其轴向延伸的主供油路36。还有,在驱动 轴34的下端设置未图示的离心,随着该驱动轴34的旋转,将贮留在外 壳10下部的冷冻机油汲起。而且,主供油路36在驱动轴34的内部沿上下 方向延伸,同时为了将离心泵所汲起的冷冻机油供给到各滑动部分,主供 油路36还与设在各部位的供油口相通。
在本实施形态中,利用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和冷冻机油的压力将动涡旋 22往定涡旋21推压,使各自的端板21a、22a在轴方向压接,同时配合随 着空调装置等的运转条件的变化(高压的上升等)而产生的高低压的压力 差的变动控制该推压力。因此,以下说明用来将动涡旋22往定涡旋21推 压的构造以及用来调整该推压力的构造。
首先,在上述框体23的顶面一侧,形成比上述动涡旋22的动作范围 稍大的第一凹部23a;在框体23的底面一侧的中央,形成上述驱动轴34 可以旋转地嵌合的轴承孔23b;在第一凹部23a和轴承孔23b之间,形成 其直径尺寸在第一凹部23a和轴承孔23b之间的第二凹部23c。通过弹簧 41而压接到动涡旋22的端板22a的背面底面的环状的密封构件42嵌合在 第二凹部23c中。
动涡旋22的背面一侧底面一侧通过该密封构件42被分成该密封构件 42的外径一侧的第一空间S1和内径一侧的第二空间S2。第二空间S2与外 壳10的内部的高压空间连通未图示,充满了高压制冷剂。另一方面,在使 压缩室24的吸入一侧和第一空间S1相通的状态下在定涡旋21的端板21a 的底面沿径向设置了微细沟;借助该微细沟,可以将该第一空间S1保持在 低压上。因此,第二空间S2构成使制冷剂的高压压力作用在动涡旋22的 端板22a的背面(底面)上的高压空间;另一方面,第一空间S1则构成低 压空间。
接着,说明在本实施形态的涡旋压缩机1中,当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 规定值时抑制动涡旋22施加在定涡旋21上的推压力的构造。
如图2所示,在从上述主供油路36连通到定涡旋21和动涡旋22的压 接面的状态下在上述动涡旋22上形成有压接面供油路50。该压接面供油 路50,拥有:在动涡旋22的端板22a的内部,从该中心一侧沿着半径方 向形成到外周一侧的主体通路51;构成从该主体通路51连通到两涡旋卷 体21、22的压接面的第一分支通路52的第一小孔54;以及构成从主体通 路51连通到低压空间的第二分支通路53的第二小孔55。第一小孔54以 使压接面供油路50和上述压接面连通的状态形成在动涡旋22的顶面;第 二小孔55以使压接面供油路50和第一空间S1连通的状态形成在动涡旋 22的底面。
需提一下,虽然没有图示出来,例如在动涡旋22的顶面形成环状的沟, 而使该沟的一部分与主体通路51连通地形成第一小孔54即可。还有,环 状沟也可以形成在定涡旋21一侧。但是,这种环状沟,不一定要形成沟的 形态,只要作成压力作用在动涡旋22和定涡旋21之间什么形态都可以。
所形成的主体通路51将主供油路36一侧和第一空间S1一侧连通起 来。也就是说,其一端在上述凸缘22c的内径一侧,口开在动涡旋22的底 面;另一端则借助设在动涡旋22的外周缘的柱塞56的第3小孔57,口朝 着第一空间S1开。
而且,如图4所示,由主体通路51和第一分支通路52构成从主供油 路36经由动涡旋22的内部连通到上述压接面的第一经路50a;如图5所 示,由主体通路51和第二分支通路53构成从主供油路36经由外壳10的 低压空间连通到上述压接面的第二经路50b。
还有,在上述压接面供油路50设有供油控制机构60,若外壳10内的 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该供油控制机构60让第一经路50a打开且让 第二经路50b关闭;当高低压的压力差在规定值以下时,该供油控制机构 60则让第一经路50a关闭且让第二经路50b打开。借助切换该供油控制机 构60,能够将冷冻机油直接或是经由第一空间S1供给到上述压接面。
供油控制机构60由可移动地设在主体通路51内的阀体构成。若高低 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该阀体61朝着使第一分支通路52打开且使第二 分支通路53关闭的第一位置参考图4移动;另一方面,当高低压的压力差 在规定值以下时,该阀体61就朝着使第一分支通路52关闭且使第二分支 通路53打开的第二位置参考图5移动。
因此,在供油控制机构60中设置了压缩螺旋弹簧62作为使阀体61 在主体通路51内往第二位置弹压的弹压机构,这样来设定该压缩螺旋弹簧 62的弹压力,当高低压的压力差在规定值以下时,将阀体61保持在第二 位置;一旦高低压的压力差超过规定值时,便容许阀体61往第一位置移动。
还有,如图3所示,也就是立体图所示,阀体61的形状,整体大致为 圆柱状,其外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沿周向连续的周沟67,且形成位于第一大 径部63和第二大径部64之间的小径部65。而且,在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 由该阀体61的第一大径部63将第一小孔54堵起来;其周沟67则与第二 小孔55连通。而在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阀体61的第一大径部63使第一 小孔54开放且使第二小孔55关闭。在上述阀体61的第一大径部63,形 成从与第二大径部64的相反一侧的端面连通到周沟67为止的小孔66。
-运转情况-
其次,说明该涡旋压缩机1的运转情况。
首先,马达33一起动,转子32就相对定子31旋转,通过该旋转,驱 动轴34也就开始旋转。若驱动轴34旋转,则偏心轴34a绕着驱动轴34 的旋转中心公转,随着该公转,动涡旋22相对于定涡旋21不自转而仅进 行公转。通过该动作,低压制冷剂就被从吸入配管14吸到压缩室24的周 缘部,然后该制冷剂随着压缩室24的容积变化而被压缩。该制冷剂由于压 缩作用而成为高压,再从该压缩室24的中央部的喷出口21d朝着定涡旋 21的上方喷去。
该制冷剂,通过所形成的使定涡旋21和框体23贯通的流通路25而流 入框体23的下方,在外壳10内充满高压制冷剂,并且该制冷剂同时从喷 出配管15喷出。而且,该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经过冷凝、膨胀、蒸发等 各行程后,再次从吸入配管14吸入并被压缩。
另一方面,运转时,贮留在外壳10内的冷冻机油也成为高压。该冷冻 机油,借助未图示的离心泵,通过驱动轴34内的供油路,被供给到各滑动 部。在第二空间S2内,充满上述外壳10内的高压制冷剂。于是,因为动 涡旋22借助从其背面(底面)来的高压压力被推向定涡旋21,故可防止 动涡旋22发生倾斜(歪斜)。需提一下,将动涡旋22中高压制冷剂所作用 的面积设定为能够保证在高低压的压力差比较小的运转条件下该动涡旋 22不歪斜那么大就行了。
另一方面,若运转条件发生变化,例如高压压力上升,高低压的压力 差变大,则动涡旋22对定涡旋21的推压力也随着变大。还有,该高低压 的压力差若达到规定值,则作用在供油控制机构60的阀体61上的力,有 由低压空间S1的压力和弹簧62的弹压力所得到的力和由高压压力带来的 力,而且后者比前者大。因此,该阀体61在主体通路51内朝径向外侧移 动,位移到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
结果,到此为止,如图2、图5所示的一直被堵起来的第一小孔54打 开了,第一经路50a开通。因此,通过驱动轴34内的主供油路36的冷冻 机油的一部分,经过上述第一小孔54被供给到两涡旋卷体21、22的压接 面55上。于是,将动涡旋22推回的力对抗施加在定涡旋21上的推压力, 而抑制了推压力过剩的情况发生。还有,若预先在动涡旋22的顶面形成环 状沟,就确实能够让推回力作用。若在进一步调整该环状沟的面积,就很 容易进行调整推回力的设计。
相反地,由于运转条件的变化,例如若高压压力降低,使得该高低压 的压力差变小,则在上述压接面的冷冻机油的压力也变弱,则推回力变弱。 还有,若高低压的压力差成为规定值以下,则根据作用在上述阀体61上的 力的关系,该阀体61会位移到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因而上述第一小孔 54被堵起来。此时,第二小孔55开着口,使得第二经路50b开通。因此, 当压力差在规定值以下时,由于冷冻机油经由低压空间S1被供给到上述压 接面,所以推回力不作用,能够防止动涡旋22对定涡旋21的推压力不足 的情况发生。
还有,当上述阀体61位于第一位置时,冷冻机油从主体通路51直接 地被供给到定涡旋21和动涡旋22的压接面,使得该压接面被润滑。还有, 当上述阀体61位于第二位置时,冷冻机油经由第一空间被供给到上述压接 面,使得该压接面被润滑。因此,不管压力差如何变化,动涡旋22总是能 够稳定地运转,且没有润滑不良。
-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上所述,若根据本实施形态,在压力差较低的状态下,使动涡旋22 以适当的推压力推压定涡旋21,以防止该动涡旋22歪斜;另一方面,若 压力差较高,则借助供油控制机构60的动作,将高压的冷冻机油导入到定 涡旋21和动涡旋22之间的压接面上,以防止推压力过剩的情况发生。
于是,因为在压力差较低时,不会由于推压力的不足而发生动涡旋22 歪斜的情况,所以可以防止由于制冷剂泄漏而导致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还有,在压力差较高时,可以防止推压力过剩所导致的机械损失的情况发 生。因此,从压力差较低到压力差较高这整个范围,皆能够进行效率良好 的运转。
还有,利用第二空间S2的高压压力将动涡旋22推压到定涡旋21上来 防止该动涡旋22歪斜;另一方面,随着高低压的压力差的变动,将压缩机 1内的高压油导入到上述压接面来抑制推压力,所以能够边有效地利用压 缩机1内的压力,边防止机械损失。
还有,要由利用外壳10内的低压空间S1和高压空间S2之间的压力差 来工作的供油控制机构60对为与驱动轴34内的主供油路36连通而形成在 动涡旋22中的压接面供油路50的2个经路50a、50b进行切换。而且,将 供油控制机构60作成活塞式的简单构造,可以防止整个机构的结构复杂 化。
还有,与将专用的高压油导入经路和控制阀等设置在框体23中的情况 相比,通过这样地利用供油路50向上述压接面导入高压,可以使构造简单 化,也就可抑制成本的上升。
再者,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几乎没有提及有关低压压力变化的情况, 但是本实施例,即使是考虑到低压压力变化的情况,也能够达成同样的效 果。
本发明还可将上述实施形态做成以下的构造。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使用由活塞状的阀体61构成的供油控制 机构60来切换从主供油路36将油供到压接面或第一空间的供给经路的, 但可适当地改变供油控制机构60的具体构造。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涡旋压缩机很有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