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量检测器、制冷设备空调

申请号 CN01800289.7 申请日 2001-01-18 公开(公告)号 CN1363026A 公开(公告)日 2002-08-07
申请人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上野圣隆;
摘要 一个储油箱(40)与 压缩机 (10)的 箱体 (10c)连通。从压缩机(10)排出的部分 润滑油 被引入储油箱(40),使润滑油从储油箱(40)流出,流出的润滑油返回到该箱体(10c)内。通过比较从压缩机(10)引入储油箱(40)的制冷剂的 温度 和从储油箱(40)流出的润滑油的温度来检测润滑油的存在。根据该检测结果,判断箱体(10c)内的润滑油量是否适当。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的油量检测器,该压缩机具有一个充满润滑油箱体, 该压缩机吸入和压缩制冷剂并从该箱体排出制冷剂;该检测器包括:
一个与该箱体连通的储油箱;
一个将从压缩机排出的部分制冷剂引入该储油箱,用来加压使油从 该储油箱流出的加压管;
一个使流出该储油箱的油返回到压缩机箱体的返回管;
一个用于检测引入该储油箱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一个用于检测从该储油箱流出的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及
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 的对比,检测箱体内油量的检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的检测器,进一步包括:
一个连接在箱体内预定适当油表面位置和该储油箱之间的输油管; 及
一个连接在箱体内适当油表面位置的上部和该储油箱之间的压平 衡管。
3.如权利要求1的检测器,进一步包括:
一个连接在箱体内预定适当油表面位置和该储油箱之间的输油管;
一个连接在箱体适当油表面位置之上和该储油箱之间的压力平衡 管;
一个设置在该输油管上,用于防止油从储油箱流回该箱体的止回; 及
一个设置在该压力平衡管上,用于防止制冷剂从该储油箱流入该箱 体的止回阀;
一个从加压管中部连接到返回管的旁通管;
一个设置在自返回管内旁通管连接部分上游侧的减压装置;及
一个设置在该旁通管上的减压装置。
4.如权利要求3的检测器,其中返回管一端与该储油箱连通,同时其 另一端通过压力平衡管部分与该箱体连通,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流 过该旁通管的制冷剂的温度,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流过该返回管的 油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1的检测器,进一步包括一个设置在该加压管上的开闭 阀。
6.如权利要求5的检测器,其中检测装置有规律地开启该开闭阀,并 且在开启时进行检测。
7.如权利要求1的检测器,其中检测装置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之差检测该储油箱内油的存在,以检 测箱体内油量是否适当。
8.如权利要求1的检测器,其中该检测装置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 测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之差随时间的变化,检测油量是否 适当。
9.如权利要求1的检测器,其中检测装置检测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 测温度上升直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上升的时间,根据检测时间 与预定设定值的对比检测油量是否适当。
10.如权利要求1的检测器,其中检测装置在连续获取第一温度传感 器检测的温度变化量ΔTK1且该变化量ΔTK1等于或者大于预定值β 时,或者在检测温度TK1比检测温度的初始值TK1(0)高出预定值α或更 大时,该检测装置开始tn的计时,之后,在连续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检 测的温度变化量ΔTK2和该变化量ΔTK2等于或者大于预定值ΔT时, 或者当计时时间tn达到预定设定值ts,检测温度TK1被存储为TK1max, 使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TK2从初始值TK2(0)开始的变化量等于 该初始值TK1(0)与该TK1max之差时,如果计时时间tn等于或大于 预定设定值tns,检测装置判断箱体内油量适当;反之,如果该值小于该 设定值tns,那么检测装置就判断箱体内的油量不足。
11.如权利要求10的检测器,其中设定值ts,预定值ΔT和设定值tns 是用做压缩机制冷剂压缩比的一个参数,也是用做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 压力和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压力差的一个参数可变设定。
12.如权利要求1的检测器,进一步包括:
一个连接在储油箱和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侧管路之间的油再循 环管;及
通过导通和控制该油再循环管,使储油箱内的油充入压缩机的控制 装置。
13.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多个压缩机,每一个压缩机具有一个充满润滑油的箱体,这些压缩 机吸入和压缩制冷剂并从该箱体排出制冷剂;
分别与这些压缩机的箱体连通的数个储油箱;
将压缩机排出的部分制冷剂引入这些储油箱的数个加压管,用于加 压,使油从该储油箱流出;
使从储油箱流出的油流回到这些压缩机的箱体内的返回管;
数个分别用于检测引入该储油箱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数个分别用于检测从该储油箱流出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 器;
分别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温度的对比,检测这些压缩机箱体内油量的检测装置;
数个连接在这些储油箱和制冷剂吸入侧管路之间的油再循环管,这 些再循环管允许将要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通过;
一个相互连接在这些油在循环管之间的油平衡管;及
通过导通和控制这些油再循环管使储油箱内的油充入这些压缩机内 的控制装置。
14.一种空调器,包括:
多个压缩机,每一个压缩机具有一个充满润滑油的箱体,这些压缩 机吸入和压缩制冷剂并从该箱体排出制冷剂;
多个设置有这些压缩机的室外单元;
多个室内单元;
一个通过这些室外单元和这些室内单元的管路连接构成的制冷循 环;
分别这些压缩机的箱体连通的数个储油箱;
分别将这些压缩机排出的部分制冷剂引入的数个加压管,用于加压, 使油从这些储油箱流出;
分别连接在这些储油箱的出油口和制冷剂吸入侧管路之间的油再循 环管,这些再循环管允许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通过;及
相互连接在这些油再循环管之间的油平衡管。
15.如权利要求14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连接在压缩机箱体预定适当油表面位置和储油箱之间的输油管;及
连接在比压缩机箱体适当油表面位置高的上部和该储油箱之间的压 力平衡管。
16.如权利要求14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分别检测压缩机箱体内的油量是否适当或者不足的检测装置;及
控制该加压管和油再循环管的导通,以便使储油箱内的油流到检测 装置检测到油量短缺的压缩机内的控制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4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控制加压管和油再循环管的导通,以便使室外单元之间的油量相互 平衡的控制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的空调器,其中控制装置控制加压管和油再循环管 的导通,以便根据常规使低运行比侧的室外单元内保留的油临时收集在 高运行比侧的室外单元内,并使收集的油返回到低运行比侧的室外单元 内。
19.如权利要求14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
用于控制加压管和油再循环管的导通,以便使保留在室外单元中中 止的室外单元内的油流到正在运行的室外单元内的控制装置。
20.一种空调器,包括:
多个室外单元,每一个室外单元具有一个充满润滑油的箱体、吸入 和压缩制冷剂并从该箱体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一个转换制冷模式的制 冷剂流和加热模式的制冷剂流的转换阀,以及一个室外热交换器
多个都具有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单元;
一个由压缩机、转换阀、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的管路连 接构成的型制冷循环,液体侧的管路共用一个管路,气体侧的管路 共用一个管路;
分别连接压缩机箱体的数个输油管;
从该输油管连接到制冷剂吸入侧管路的数个油再循环管,该管路允 许将要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过;
一个互相连接在油再循环管之间的油平衡管;及
控制装置,它将至少一个室外单元设定为加热模式,同时将其余室 外单元设定为制冷模式,同时运行设定为加热模式的室外单元,而中止 设定为制冷模式的室外单元。
21.如权利要求20的空调器,其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油量是否适当或 者不足。
22.如权利要求21的空调器,其中在检测到油量短缺的情况下,控制 装置将具有箱体内油量不足的压缩机的室外单元设定为加热模式。
23.如权利要求管路20的空调器,其中控制装置有规律地进行控制。
24.如权利要求管路20的空调器,其中输油管连接到箱体的适当油表 面位置。
25.如权利要求管路20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在输油管和由 再循环管之间的连接部分之间的储油箱。
26.一种空调器,包括:
多个室外单元,每一个室外单元具有一个充满润滑油的箱体、吸入 和压缩制冷剂并从该箱体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一个转换制冷模式的制 冷剂流、加热模式的制冷剂流和除霜模式的制冷剂流的转换阀,以及一 个室外热交换器;
多个都具有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单元;
一个由压缩机、转换阀、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的管路连 接构成的热泵型制冷循环,液体侧的管路共用一个管路,气体侧的管路 共用一个管路;
分别连接压缩机箱体的输油管;
从该输油管连接到制冷剂吸入侧管路的数个油再循环管,这些管路 允许将要被吸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过;
一个互相连接在油再循环管之间的油平衡管;
根据常规或者在室外单元设定为加热模式的情况下需要将室外热交 换器变换为除霜模式时将室外单元转换为除霜模式的控制装置;以及,
在除霜运行开始时,使从至少一个室外单元中加热模式延迟除霜模 式的控制装置,以及在中止处于除霜模式的其余室外单元的运行时运行 将要被延迟的室外单元。
27.如权利要求压力传感器26的空调器,其中输油管连接到箱体的适 当油表面位置。
28.如权利要求压力传感器26的空调器,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在输油 管和油再循环管之间的连接部分之间的储油箱。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压缩机箱体润滑油油量的油量检测器、安装 有该油量检测器的制冷设备空调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例如连接在制冷设备上的的空调器由一个箱体覆盖,以便使 制冷剂吸入该箱体,吸入的制冷剂受到压缩并向外排出。润滑油充满在 该箱体内。在压缩机排出制冷剂时,部分润滑油与制冷剂一起流入制冷 循环中。因此,有时会出现压缩机中润滑油供应不足。当润滑油供应不 足时,滑动部分缺油,给压缩机寿命带来不利的影响。
作为一种解决这种缺陷的装置,已经知道一种如公开号为5-164417 的日本专利申请所述的浮控开关式油表面调节器。该油表面调节器通过 均油管将箱体内的润滑油吸入一个容器,利用一种在容器表面内浮动的 浮子的垂直运动来检测油表面(油量)。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使与制冷剂一起从压缩机排出的润滑油回到压 缩机箱体内的装置,已经知道一种油分离器。例如,在公开号为4-184048 的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中,该油分离器设置在压缩机制冷剂排出侧的管 路上,以便在压缩机内润滑油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使与制冷剂一起排出 的润滑油被该油分离器捕获,使保留在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返回到压缩 机制冷剂吸入侧管路。
象该浮控开关式油表面调节器一样,当该油分离器用一个机械浮控 开关检测油表面时,很可能有一个缺陷。此外,当压缩机中止时,制冷 剂液化,并将被保留在压缩机的箱体内以及制冷循环管路内。这种情况 下,液态制冷剂与润滑油混合,使得润滑油溶解,导致箱体内的油表面 上升到比实际量高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油表面调节器中,检 测到一个包括液态制冷剂在内的不真实油表面,从而不能够准确检测油 表面。实际上,即使在润滑油供应不足时,压缩机照样继续运行。最终, 有时候会对压缩机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一个油分离器的实例中,在油分离器内保留的润滑油 被引回压缩机之后,使预定量(保持压缩机油表面所要求的回油量)的 润滑油保留在油分离器内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不能够很快解决压缩 机内的润滑油短缺问题,最终对压缩机的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有一 个问题是为了保证保持压缩机油表面的足够补充油量,油分离器的容量 变大,结果分离器本身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考虑到了上述情况,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不使用机 械开关就能够可靠和精确地检测压缩机箱体内的油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油量检测器,该压缩机具有一个充满润滑 油的箱体,该压缩机吸入并压缩该制冷剂,并从该箱体排出制冷剂,该 检测器包括:
一个与该箱体连通的储油箱;
一个将压缩机排出的部分制冷剂引入一个用于加压的储油箱以使油 从该储油箱流出的加压管;
一个使流出该储油箱的油返回该箱体的返回管;
一个检测引入该储油箱的制冷剂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一个检测从该储油箱流出的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及
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对 比检测箱体内油量的检测装置。
附图简述
图1表示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
图2表示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油量检测器的结构图。
图3表示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油量检测器管路结构的一个具体实例 图。
图4表示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框图
图5表示每一个室内单元需求容量与室外单元的运行容量之间的关 系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油量检测控制的流程图
图7A和7B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油量检测控制的流程图。
图8表示第二实施例中检测温度TK1和TK2变化的一个实例图。
图9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0表示第三实施例中制冷剂和润滑油流动实例图。
图11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2表示第四实施例中制冷剂和润滑油流动的一个实例图。
图13是说明第五实施例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4表示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1〕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在图1中,中央室外单元1设置有一个低压型压缩机10。该压缩机 10由一个封闭型的箱体10c覆盖,以便制冷剂被吸入和受到压缩,并从 该箱体10c排出。该箱体10c装有变速电机MO和额定转速电机M1。同 时,箱体10c内充满了用于润滑由这些电机驱动的滑动部分的油(以下 称为润滑油)。
当四通15(处于附图所示状态)关闭时,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 剂(气体)通过制冷剂排出侧的两个管路11,止回阀12,高压侧管路13, 油分离器14和转换阀如四通阀15,流到室外热交换器16。流入室外热 交换器16的制冷剂向室外空气散热而液化。已经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6 的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17,液体接收器18,填料阀(packed valve)19,液体侧管路20,和每一个流动控制阀21流入室内单元3内。 已经流入每一个室内单元3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蒸发。结果, 空调房间内得到冷却。已经通过每一个室内单元3的制冷剂(气体)通 过气体侧的管路22,填料阀23,四通阀15,液体分离器24和制冷剂吸 入侧的管路25被吸入压缩机10内。
当四通阀15开启时,从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每一 个管路11,止回阀12,管路13,油分离器14,四通阀15,填料阀23和 管路22,流入每一个室内单元3内。已经流入每一个室内单元3的制冷 剂向室内空气散发热量而液化。因此,空调房间得以加热。已经通过每 一个室内单元3的制冷剂(液态制冷剂)经每一个流动控制阀21,管路 20,填料阀19,液体接收器18,和膨胀阀17,流到室外热交换器16内。 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6的制冷剂吸收室外空气的热量而蒸发。已经通过室 外热交换器16的制冷剂(气体)经四通阀15,液体分离器24和管路25 被吸入压缩机10内。
传感器(高压传感器)26设置在油分离器14和四通阀15之间 的高压侧管路上,用于检测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Pd。 室外热交换器16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热交换器的温度传感器)27。 室外扇28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6附近。检测低压制冷剂温度的温度 传感器29连接在四通阀15和液体分离器24之间的低压侧管路上。检测 低压制冷剂压力Ps的压力传感器(低压传感器)30连接在管路25上。
保留在油分离器14内的润滑油经毛细管31流到管路25内。释放旁 通管经开闭阀32从油分离器14和四通阀15之间的高压侧管路连接到四 通阀15和液体分离器24之间的低压侧管路。一个制冷旁通管经流动控 制阀33从膨胀阀17和液体接收器18之间的液体侧管路连接到四通阀15 和液体分离器24之间的低压侧管路。
另一方面,多个末端室外单元2与该中央室外单元1一起安装。每 一个室外单元2设置有一个低压型压缩机10。该压缩机10由一个封闭型 的箱体10c覆盖,该压缩机10吸入和压缩制冷剂并从该箱体10c排出制 冷剂。该箱体10c容纳有两个额定转速电机M1和M2,同时该箱体10c 内充满用于润滑滑动部分的润滑油。
除了室外单元2具有额定转速电机M1和M2,每一个管路11设置 有止回阀12,一个气体平衡旁通管通过34和35从每一个管路11连接到 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上外,每一个室外单元2与中央室外单元1相同。 这些室外单元2通过液体侧的管路20和气体侧的管路22分别与中央室 外单元1并联连接。液体侧的管路20共用一个管路,气体侧的管路22 共用一个管路。
采用这些管路连接,构成了一种型制冷循环。
在中央室外单元1和每一个室外单元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填料阀51。 一个油平衡管50相互连接在各个填料阀51之间。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多室型(multiple-type)空调器中,一个油量检测器 分别设置在中央室外单元1和每一个室外单元2上。该油量检测器检测 压缩机10箱体10c内的润滑油量。该油量检测器的具体构成在图2中所 示。
润滑油L保留在箱体10c内。储油箱40分别通过输油管41和压力 平衡管43与箱体10c连通。该输油管41连接至箱体的预定适当油表面 位置,同时压力平衡管43连至适当油表面位置以上的位置。
箱体10c内的压力(低压)和储油箱40内的压力由于压力平衡管43 而变得相同,因此箱体10c内润滑油L的过量部分通过输油管41很快和 顺利地流动到储油箱40内。此外,由于输油管41与适当油表面位置连 接,因此在箱体内油表面不高于适当油表面时,预防润滑油L过多地从 箱体10c流到储油箱40内。
在输油管41中,设置有一个防止油从储油箱40逆流回箱体10c的 止回阀42。在压力平衡管43内,设置有一个防止制冷剂从储油箱40回 流到箱体10c的止回阀44。
油再循环管45的一端与储油箱40的出油口连接,油再循环管45的 另一端与管路25连接。在该油再循环管45上,设置有一个开闭阀Va, 一个防止来自箱体10c的逆向压力的止回阀46(油再循环管45侧施加给 储油箱40的压力),和一个毛细管47。顺便说说,一个开闭阀Vb和一 个止回阀48分别与毛细管47并联连接。
在止回阀46和油再循环管45内的毛细管47之间,经填料阀51连 接有油平衡管50。
加压管52连接在管路13和储油箱40的制冷剂入口之间。加压管52 用来把从压缩机10排出的部分制冷剂引入储油箱40内,进行加压,使 润滑油L从储油箱40流出。开闭阀Vc设置在加压管52上。
返回管53一端与储油箱40的出油口(油再循环管45的一端)连通。 返回管53的另一端通过部分压力平衡管43与箱体10c连通。返回管53 用于使润滑油L从储油箱40流出,返回箱体10c。在该返回管53上设置 有一个减压装置即一个毛细管54。
一个旁通管55从加压管52中部(开闭阀Vc下游侧)连接到中部(毛 细管54下游侧),并设置有一个减压装置例如一个毛细管56。即使在从 加压管52流入储油箱40的制冷剂量减少时,加压管52内的制冷剂也总 是流经旁通管55。在该旁通管55上,连接有一个温度传感器61(第一 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61检测加压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
在返回管53一端,连接有一个温度传感器62(第二温度传感器)。 该温度传感器62检测从储油箱40流出的润滑油L的温度TK2。温度传 感器63连接在输油管41上。温度传感器63检测从箱体10c流到储油箱 40的润滑油L的温度TK3。
顺便说说,该油量检测器的管路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表示在图3 中。在图3中,与图2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此外,包括油量检测器在内的整个空调器的控制电路表示在图4中。
在图4中,附图标记70表示连接在该中央室外单元1上的室外控制 器。附图标记80表示安装在末端室外单元2上的室外控制器。附图标记 90表示连接在每一个室内单元3上的室内控制器。这些室外控制器70和 80以及这些室内控制器90通过数据传输母线66相互连接。
室外控制器70通常根据每一个室内控制器90发出的指令,控制中 央室外单元1和每一个室外单元2。室外控制器70设置有一个CPU71, 一个存储控制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72,以及一个计算时间等的计时器73。
具体而言,在压缩机10的运行期间油再循环管45的阀Va关闭的状 态下,其一个主要功能是检测油量的CPU71规则地开启加压管52的阀 Vc。CPU71设置有根据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温度TK1和温度传感器62 的检测温度TK2的对比,检测箱体10c内润滑油L的量的检测装置。尤 其是根据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温度TK1和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温度TK2 之差,CPU71可以检测储油箱40内润滑油L的存在,根据该检测结果 确定箱体10c内润滑油L的量是否适当。
转换器74、开闭阀75、阀Va、Vb和Vc以及温度传感器61、62和 63与该室外控制器70连接。转换器74将商用交流电源65的电压转换为 直流电压,根据室外控制器70的指令,通过转换将该直流电压转换为具 有预定频率和电平的交流电压,并输出该交流电压。该输出作为变速电 机MO的驱动功率。随着转换器74输出频率的变化,变速电机MO的 转数也变化。开关75连接在电源65和额定转速电机M1之间的电路中。 当开关75接通时,额定转速电机M1以确定的速度转动。当开关75断 开时,额定转速电机M1的运行中止。即,随着变速电机MO转数的变 化,启动或者中止额定转速电机M1的运行,中央室外单元1内压缩机10 的容量变化。
每一个室外控制器80根据中央室外单元1发出的指令控制末端室外 单元2,并设置有一个CPU81和一个存储控制程序和数据等的存储器82。
具体而言,在压缩机10运行期间油再循环管45的阀Va关闭的状态 下,其一个主要功能是检测油量的CPU81规则地开启加压管52的阀Vc。 CPU81设置有根据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温度TK1和温度传感器62的检 测温度TK2的对比,检测箱体10c内润滑油L量的检测装置。尤其是, CPU81规则地开启加压管52的阀Vc,根据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温度TK1 和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温度TK2之差检测储油箱40内润滑油L的存在, 并根据检测结果检测箱体10c内润滑油L的量是否适当。
开关84和85,阀Va、Vb和Vc以及温度传感器61、62和63与这 些室外控制器80连接。开关84连接在电源65和额定转速电机M1之间 的电路中。当开关84接通时,额定转速电机M1以确定的转数运行。当 开关84断开时,额定转速电机M1的运行中止。开关85连接在电源65 和额定转速电机M2之间的电路中。当开关85接通时,额定转速电机M2 以确定的转数运行。当开关85断开时,额定转速电机M2的运行中止。 即,末端室外单元2内压缩机10的容量随额定转速电机M1和M2的启 动和中止而变化。
每一个室内控制器90控制室内单元3,并有一个CPU91,一个存储 控制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92。流动控制阀21、光接收器94和检测空调 室内温度Ta的室内温度传感器93连接至这些室内控制器90。光接收器 94接收由遥控型操纵单元95发出用于设定运行状态的红外光,并将接收 的数据输入到室内控制器90。操纵单元95根据用户的操作发出用于设定 各种运行状态的红外光,如运行的ON和OFF,运行模式(制冷、除湿、 加热和通风等)。
下面将参照图5中的流程图说明该油量检测器的总体运行。
每一个室内单元3确定操纵单元95设定的室内温度设定值Ts和室 内温度传感器93检测的室内温度Ta的差值,将其作为需求容量(也称 为空调负荷),并根据该需求容量控制流动控制阀21的开度,同时向中 央室外单元1通告需求容量和运行模式。
中央室外单元1根据由每一个室内单元3通告的运行模式,分别控 制中央室外单元1和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内的四通阀15,同时确定每 一个室内单元3通告的需求容量总和。该中央室外单元1控制中央室外 单元1和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的运行容量(每一个压缩机10的容量) 总和。即,中央室外单元1内压缩机10的变速电机MO的转数被作为一 个基础。此外,每一个压缩机10内额定转速电机M1和M2(已经运行 的电机数)运行的ON和OFF得到控制。例如,当需求容量总和增加时, 运行容量(每一个压缩机的10容量)总和增加。当需求容量总和下降时, 室外单元1和2的需求容量(每一个压缩机10的容量)总和也减少。
下面将参照图6中的流程图描述该油量检测器的运行。
当压缩机10箱体10c内的油表面比输油管41的连接位置高时,高 于连接位置部分的多余润滑油L通过输油管41流到储油箱40内。
在根据每一个室外控制器70和80的计时器73和83的计时开始检 测油量时,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温度TK1被存储作为初始值TK1(0) (步骤101)。当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温度TK2不小于温度传感器63的 检测温度TK3时(在步骤102中为“是”),那时的检测温度TK2被存 储作为初始值TK2(0)(步骤103)。当检测温度TK2小于检测温度TK3 时(在步骤102中为“否”),那时的检测温度TK3被存储作为初始值TK2 (0),替代检测温度TK2(步骤104)。
因此,油再循环管45的阀Va开启(步骤105),同时开始t1的计时 (步骤106)。当阀Va开启时,储油箱40的出油口通过油再循环管45 与管路25连通。
当计时时间t1达到3秒时(在步骤107中为“是”),加压管52的 阀Vc开启(步骤108)。同时,开始t2的计时(步骤109)。接着,当计 时时间t2达到一秒时(在步骤110中为“是”),阀Va关闭(步骤111)。 顺便说说,阀Va的开启,三秒之后阀Vc的开启,和一秒之后阀Va的 关闭是用于防止油箱受压时对止回阀42和44的冲击波的延迟运行。
通过阀Vc的开启,从压缩机10排出的部分制冷剂充入储油箱40内。 当润滑油L保留在储油箱40内时,由于制冷剂的充入,润滑油L受到压 缩,导致润滑油L从储油箱40的出口流出。当润滑油L没有保留在储油 箱40内时,充入的制冷剂也从储油箱40的出口流出。流出的润滑油L (和制冷剂)通过油再循环管45、返回管53和油平衡管43流入箱体10c 内。
此时,充入储油箱40内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61 检测,从储油箱40流出的流体的温度TK2(润滑油L和制冷剂)由温度 传感器62检测。接着,两个检测温度TK1和TK2之间的差值ΔTK被 确定(步骤112)。
在润滑油L保留在储油箱40内的情况下,检测温度TK2的上升相 对于检测温度TK1上升被延迟。当温度差ΔTK等于或者大于设定值Δ TKs时(在步骤113中为“是”),就判断润滑油L保留在储油箱40内(步 骤114)。据此,判断箱体10c内润滑油L的量是适当的(步骤115)。
在润滑油L没有保留在储油箱40内的情况下,检测温度TK2随检 测温度TK1的上升而上升。该温度差ΔTK小于设定值ΔTKs(在步骤113 中为“否”),判断没有润滑油L保留在储油箱40内(步骤116)。根据 该判断,判断箱体10c内的润滑油L量不足(步骤117)。
当判断结果是油量适当或不足,或者当压缩机10的运行中止时,或 者在中央室外单元1给出末端室外单元2箱体内均油控制启动指令时, 执行检测终止操作。
即,在检测终止操作中,阀Va开启,同时阀Vc开启。随着阀Va 的开启,储油箱40内的压力经过油再循环管45进入管路25。在阀Va 开启5秒之后,阀Vc关闭。三十秒之后,阀Va关闭。
当得到中央室外单元1内油量不足的判断结果时,由中央室外单元1 给所有末端室外单元2发出均油控制启动指令。在每一个收到均油控制 指令的末端室外单元2中,阀Va开启。随每一个阀Va的开启,每一个 油再循环管45导通,以便保留在储油箱40内的润滑油L(其过量部分) 流入油平衡管50内。
在中央室外单元1内,阀Vb开启,已经从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流 到油平衡管50内的润滑油L通过油再循环管45和阀Vb流入制冷剂吸 入侧的管路25内。因此,中央室外单元1内润滑油L的短缺得到解决。
在判断结果是任何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内油量不足的情况下,油量 短缺由该末端室外单元2通告中央室外单元1。基于该通告,中央室外单 元1给除发生油量短缺的末端室外单元2之外的所有其它末端室外单元2 发出均油控制启动指令。在中央室外单元1和接到均油控制开始指令的 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上,阀Va开启。随着每一个阀Va的开启,每一 个油再循环管45导通,使保留在中央室外单元1和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 2储油箱40内的润滑油L(其过量部分)流到油平衡管50。
在发生油量短缺的末端室外单元2内,阀Vb开启,已经从中央室外 单元1和其它末端室外单元2流到油平衡管50内的润滑油L通过油再循 环管45和阀Vb进入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内。因此,该末端室外单元 2内压缩机10的润滑油L的短缺得到解决。
如上所述,储油箱40与压缩机10的箱体10c连通,从压缩机10排 出的部分制冷剂通过加压管52被引入储油箱40内,因此保留在储油箱40 内的润滑油L流动,结果引入储油箱40内的制冷剂的温度TK1由温度 传感器61检测,同时使流出的润滑油L从返回管53返回到箱体10c内。 同时,从储油箱40流出的润滑油L的温度TK2由温度传感器62检测。 因此,将两个检测温度TK1、TK2进行相互比较。结果,不使用机械浮 控开关如传统浮控开关式油表面调节器就可以很可靠地准确测量箱体10c 内的油量,不会有任何麻烦,也不会影响储油箱40的容量和结构。
由于从储油箱40流出的润滑油L在检测期间通过返回管53返回箱 体10c,因此即使反复进行多少次油量检测也不会有问题。
由于储油箱40和箱体10c与输油管41、压力平衡管43彼此连通, 因此箱体10c内的润滑油L很快和顺利地流入每一个储油箱40内,作为 过量部分。接着,存储在检测到润滑油短缺的压缩机10内的润滑油L的 过量部分在需要时或按正常方式充入。即,每一个压缩机10内的润滑油 短缺以一种相互补偿的方式快速得到解决,因此极大提高了压缩机10的 寿命和可靠性。
由于润滑油L过量部分总是存储在不同于油分离器14的储油箱40 内,因此可以减少油分离器14的容量,最终减少整个制冷设备的尺寸。
〔2〕下面将说明第二实施例
室外控制器70的CPU71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检测油量,在压缩机10 运行期间在油再循环管45的阀Va关闭状态下,规则地开启加压管52的 阀Va,CPU71设置有根据在开启时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温度TK1和温 度传感器62的检测温度TK2的对比,检测箱体10c内润滑油L量的检 测装置。尤其是,CPU71根据温度传感器61检测温度TK1和温度传感 器62检测温度TK2之间的差值随时间的变化,检测储油箱40内润滑油 L的基本量,而不管它是与液态制冷剂的混合物,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箱 体10c内的润滑油L是否适当。简言之,CPU71检测从检测温度TK1 上升到检测温度TK2上升的时间tn,以便CPU71检测储油箱40内润滑 油L的基本量,不管它是与液态制冷剂的混合物,根据该检测结果检测 箱体10c内的润滑油量是否适当。
每一个室外控制器80的CPU81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检测油量,在压 缩机10运行期间油再循环管45的阀Va关闭的状态下,规则地开启加压 管52的阀Vc,CPU81设置有根据开启时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温度TK1 和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温度TK2的对比,检测润滑油L量的检测装置。 尤其是,CPU81规则地开启加压管52的阀Vc,根据温度传感器61的检 测温度TK1与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温度TK2之间的差值随时间的变化, 检测储油箱40内润滑油L的基本量,检测润滑油L的量是否适当。简言 之,该检测装置检测从检测温度TK1上升到检测温度TK2上升的时间 tn,根据检测时间tn和设定时间tns的对比,检测储油箱40内润滑油L 的基本量,并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箱体10C内的润滑油L的量是否适当。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有关的说明在此将被省略。
现在将参照图7A、7B和8的流程图描述油量检测器的运行。
在进行常规油量检测时,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温度TK1存储为初 始值TK2(0)(步骤201)。当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温度TK2不低于温 度传感器63的检测温度TK3时(在步骤202中为“是”),此时的检测 温度存储为初始值TK2(0)(步骤203)。当检测温度TK2低于检测温 度TK3(在步骤202中为“否”)时,此时的检测温度TK3存储为初始 值TK2(0),代替检测温度TK2(步骤204)。
因此,油再循环管45的阀Va开启(步骤205),同时,开始t1的计 时(步骤206)。当阀Va开启时,储油箱40的出油口通过油再循环管45 与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连通。
当计时时间t1达到三秒时(在步骤207中为“是”),加压管52的 阀Vc开启(步骤208),同时,开始t2的计时(步骤209)。那么,当计 时时间t2达到一秒时(在步骤210中为“是”),阀Va关闭(步骤211)。 顺便说说,阀Va的开启,三秒之后阀Vc的开启,和一秒之后阀Va的 关闭是一个防止压缩该储油箱时冲击波冲击止回阀42和44的延迟操作。
随着阀Vc的开启,压缩机10排出的部分制冷剂被充入储油箱40内。 当润滑油L保留在储油箱40内时,润滑油L受到制冷剂充入的压缩作用, 从储油箱40的出油口流出。当润滑油L保留在储油箱40内时,该润滑 油L受到制冷剂充入的压缩作用,从储油箱40的出口流出。当润滑油L 没有保留在储油箱40内时,充入的制冷剂也从储油箱40的出口流出。 流出的润滑油L(和制冷剂)通过油再循环管45、返回管53和油平衡管 43流入箱体10c。
同时,充入储油箱40的制冷剂(气体)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61检 测,从储油箱40流出的流体(润滑油L和制冷剂)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 62检测。
在润滑油L保留在储油箱40内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检测温度TK1 上升并在开始增加。接着,当检测温度TK1稳定时,检测温度TK2上 升并增加,不久检测温度TK2也稳定。即,检测温度TK1和检测温度TK2 之间的差值变为上升的趋势,不久就开始逐渐下降。
这里,从检测温度TK1上升到检测温度TK2上升所需要的时间相 当于储油箱40内的润滑油L基本量,而不管液态制冷剂是否与润滑油L 混合。
在步骤212中阀Va开启之后,开始t3的计时(步骤212)。当计时 时间t3达到一秒时,此时的检测温度TK1和检测温度TK2存储为TK1(1) 和TK1(2)。当计时时间t3达到另一个一秒时,检测温度TK1和TK2 分别存储为TK1(1)和TK2(2)。这样,当计时时间t3每达到一秒时, 检测温度TK1依次存储为TK1(1),TK1(2),...TK1(n)。同时检测温 度TK2依次存储为TK2(1),TK2(2),...TK2(n)(步骤213)。顺便说 说,当检测温度TK2低于该初始值TK2(0)时,采用该初始值TK2(0) 作为检测温度TK2。
当计时时间t3达到十秒时(在步骤214中为“是”),到那时的十秒 内检测温度TK1变化量ΔTK1〔=TK1(10)-TK1(0)〕被确定(步 骤215),同时,以相同的方式确定10秒内检测温度TK2变化量ΔTK2 〔=TK2(10)-TK2(0)〕被确定(步骤216)。
判断确定的变化量ΔTK1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β(例如3·C)(步 骤217)。该判断用于检测检测温度TK1的上升。此外,判断检测温度TK1 是否比初始值TK1(0)高预定值α(例如10·C)。(换句话说,检测温 度TK1从初始值TK1(0)的变化量是否等于或者大于预定值α(步骤 218)。)该判断用于检测检测温度TK1的上升。
在步骤217和218的判断都是否定(“否”)的情况下,进行处理, 根据到计时时间t3的一秒,确定在直到当前的新的十秒内的最新变化量 ΔTK1。即,根据到计时时间t3的一秒,更新存储的TK1(1),TK1 (2),...TK1(10),并将它们存储为TK1(0),TK1(1),...TK1(9), 以便当前的检测温度TK1被更新并被存储为TK1(10)(步骤219)。接 着,根据更新后的TK1(0),TK1(1),TK1(2)...TK1(10),确定 直到当前的另一个十秒内的检测温度TK1的变化量ΔTK1〔=TK1(10) -TK1(0)〕(步骤220)。
这是每一秒更新十秒内变化量ΔTK1的处理。在步骤217和218都 是否定(“否”)的情况下,该处理重复进行。
在步骤217和218之一为肯定(“是”)(检测温度TK1的上升检测 计时)的情况下,开始tn的计时(步骤221)。
因此,判断确定的变化量ΔT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步骤222)。 该判断用于检测检测温度TK2的上升。
在步骤222的判断为否定(“否”)的情况下,当计时时间tn达到设 定值ts时(在步骤223中为“是”),那时的检测温度TK1存储为TK1max (步骤224)。
在计时时间tn达到设定值ts之前(在步骤223中为“否”),进行处 理,在判断TL1max没有被存储的条件下(步骤225中为“否”),根据 到计时时间t3的一秒,确定直到当前的新的十秒内的最新变化量ΔTK。 即,根据到计时时间t3的第二个一秒,更新存储的TK2(1),TK2(2),...TK2 (10),并存储为TK2(0),TK2(1),...TK2(9),以便当前存储的检 测温度TK2被更新并被存储为TK2(10)(步骤227)。接着,根据更新 的TK2(0),TK2(1),...TK2(10),确定直到当前的另一个十秒内的 检测温度变化量ΔTK2〔=TK2(10)-TK2(0)〕(步骤228)。
这是一个每一秒更新十秒内变化量ΔTK2的处理。在步骤222的判 断为否定(“否”)的情况下,重复执行该处理。
由于在计时时间tn超过设定值ts(在步骤223中为“否”)之后TK1max 已经被存储(在步骤225中为“是”),因此判断从检测温度TK2初始值 TK2(0)开始的变化量〔=TK2-TK2(0)〕是否等于检测温度TK1 初始值TK1(0)和TK1max之间的差值〔=TK1-TK1(0)〕(步骤226)。 该判断用于检测检测温度TK2的上升。
当在步骤226的判断是否定时(“否”),重复执行步骤227和228中 的处理(每一秒更新十秒内的变化量ΔTK2的处理)。
在检测检测温度上升的步骤227和228的判断之一是肯定的情况下 (“是”)(检测温度TK2的上升检测计时),计时时间tn结束(步骤229)。 直到该时刻的计时时间tn是从检测温度TK1上升直到检测温度TK2上 升的时间,该计时时间tn与储油箱40内润滑油L的基本量成比例。将 计时时间tn和设定值tns相比较(步骤230)。
当计时时间tn等于或大于设定值tns(步骤230中为“是”)时,判 断箱体10c内的润滑油L的量适当(步骤231)。当计时时间tn小于设定 值tns(在步骤230中为“否”)时,就判断箱体10c内的润滑油L的量 不足(步骤232)。
顺便说说,设定值ts、预定值ΔT和设定值tns是用作压缩机10内 制冷剂压缩比Px(=高压侧压力Pd/低压侧压力Ps)或者高压侧压力Pd 和低压侧压力Ps之差的一个参数的变量,并用作一个运行模式不同的参 数(制冷运行或者采暖运行)。该变量设定表存储在每一个室外控制器70 和80的存储器73和83内。例如,关于预定值ΔT,当压缩比Px变大或 者当高压侧压力Pd与低压侧压力Ps之差变大时,它设定为一个高的值。
获得油量是否适当或者不足的判断结果之后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相 同,有关的说明在此被省略了。
如上所述,储油箱40与压缩机10的箱体10c连通,从压缩机10排 出的部分制冷剂从加压管52引入储油箱40内,导致保留在储油箱40内 的润滑油L流出,引入储油箱40内的制冷剂的温度TK1由温度传感器61 检测,同时从储油箱40流出的润滑油L的温度TK2由温度传感器62检 测,通过相对于计时时间tn适当地确定设定值tns,同时使流出返回管53 的润滑油L流回到箱体10c内,通过对比检测温度TK1和TK2,不使用 机械浮控开关如传统的浮控开关式表面调节器就可以很可靠地准确检测 箱体10c内的润滑油量,不会有任何麻烦,也不会影响储油箱40的容量 和结构。具体而言,甚至当液态制冷剂与在箱体10c内的润滑油L混合 时,也可以准确地确定箱体10c内的润滑油的基本量,而不会受到液态 制冷剂混合物的影响。
由于检测期间从储油箱40流出的润滑油L通过返回管53返回到箱 体10c内,因此即使重复进行任何次油量检测也不会出现问题。
由于储油箱40和箱体10c与输油管41和压力平衡管43彼此连通, 因此箱体10c内的润滑油L可以很快和顺利地流到储油箱40内,作为过 量部分。这样,存储在储油箱40内的润滑油L过量部分在需要时和根据 常规可以被充注到检测出缺油的压缩机10内。即,每一个压缩机10内 的润滑油L短缺以一种相互补偿的方式得到快速解决,这能够大大提高 压缩机10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可靠性。
由于润滑油L的过量部分总是存储在不同于油分离器14的储油箱40 内,因此可以尝试减少油分离器14的容量,并减少整个制冷设备的尺寸。
〔3〕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总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油量检测的作用与第二 实施例相同,有关的描述在此被省略了。
下面将参照图9的流程图描述每一个室外单元1和2的运行。
当压缩机10的箱体10c内油表面高于输油管41的连接位置时,高 于连接位置部分的润滑油L通过输油管41流到储油箱40内。
当中央室外单元1和末端室外单元2中的任何一个中止时(在步骤301 中为“是”),释放旁通的开闭阀32开启(步骤302),同时阀Vc和Va 开启(步骤303)。阀Vb保持关闭(步骤304)。
当阀32开启时,通过该释放旁通进行高压侧管路和低压侧管路之间 的压力平衡。高压侧压力通过阀Vc被施加到储油箱40上,储油箱40内 的润滑油L流到油再循环管45内。流出的润滑油L通过阀Va流到油平 衡管50内。
正在运行室外单元中的压缩机10的吸入压力通过制冷剂吸入侧的管 路25和油再循环管45被施加到油平衡管50上。因此,已经流到油平衡 管50的润滑油L流入正在运行的室外单元的油再循环管45内,润滑油 L通过毛细管47和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被吸入压缩机10内。
在任何末端室外单元2中止和其余末端室外单元2运行,同时中央 室外单元1运行的情况下,润滑油L从中止的末端室外单元2流到中央 室外单元1和正在运行的末端室外单元2的状态由图1中的箭头表示。 在图1的实例中,从右边数第三个末端室外单元2的运行中止,其余的 室外单元1和2运行。
这样,通过控制每一个加压管52和油再循环管45的导通,使保留 在该中止的室外单元内的润滑油L过量部分流到运行的室外单元内,防 止该室外单元内润滑油L短缺。
另一方面,在每一个室外单元1和2内压缩机10的油量按照与第二 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由油量检测器检测。
当检测到任何室外单元1和2内压缩机的润滑油L短缺时(在步骤 305中为“是”),发生润滑油L短缺的室外单元的阀Vb开启(步骤306)。 阀Vb保持开启(步骤307)。
润滑油L短缺的发生被报告给中央室外单元1,同时,由中央室外 单元1将油量短缺报告给其它末端室外单元2。
在收到其它室外单元油量L短缺报告的室外单元上(在步骤308中 为“是”),阀Vc和Va开启(步骤309)。阀Vb关闭(步骤310)。这样, 通过阀Vc和Va开启,储油箱40内的润滑油L流到油再循环管45内。 润滑油L通过阀Va流到油平衡管50内。
出现润滑油L不足的室外单元内压缩机10的吸入压力通过管路25 和油再循环管45被施加于油平衡管50。因此,已经流到油平衡管50的 润滑油L流入润滑油L不足的室内单元的油再循环管45内,并通过阀Vb 和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被吸入压缩机10内。
在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发生润滑油L短缺的情况下,润滑油L的流 动由图10中的箭头表示。在右端的末端室外单元2内润滑油L不足,来 自其余末端室外单元2和中央室外单元1的润滑油L过量部分被充入。
这样,通过控制每一个油加压管52和每一个油再循环管45的导通, 使储油箱40内的润滑油L流到每一个检测到润滑油L短缺的末端室外单 元2内,从而很快解决了润滑油L量的短缺问题。
此外,根据每一个控制单元70的计时器73的计时,以常规均油定 时继续各个室外单元1和2之间油量适当平衡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311 中为“是”),尤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控制每一个加压管52和每一个 油再循环管45的导通,即保留在低运行速度侧的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 的油都一次收集在运行比高侧的中央室外单元1内,并且收集的油可以 返回到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内。由于中央室外单元1是常常由转换器 驱动的那种类型的,因此其运行比高于末端室外单元2的运行比。
即,在中央室外单元1内(在步骤312中为“是”),阀Vb开启预定 时间同时阀Vc和Va关闭(步骤313)。之后,阀Vb关闭,阀Vc和Va 开启(步骤314)。在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内(在步骤312中为“否”), 阀Vb关闭预定时间,阀Vc和Va开启(步骤315)。之后,阀Vb开启, 阀Vc和Va关闭(步骤316)。
在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的阀Vc和Va开启的预定时间内,润滑油 L从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1的储油箱40流到油平衡管50内。此时,由 于中央室外单元1的阀Vb开启,中央室外单元2压缩机10的吸力施加 于油平衡管50上,油平衡管50内的润滑油L被吸入该末端室外单元2 的压缩机10内。
预定时间过去之后,通过中央室外单元1的阀Vc和Va开启,润滑 油L从中央室外单元1的储油箱40流出,以便润滑油L流到油平衡管50 内。此时,末端室外单元2内的阀Vb开启,末端室外单元2内压缩机10 的吸力施加到油平衡管50内,导致油平衡管50内的润滑油L被吸入该 末端室外单元2的压缩机10内。
这样,通过对在各个室外单元1和2相互之间流动的润滑油L过量 部分进行油量平衡控制,可以补偿运行时润滑油L返回产生的偏差。
当在步骤301、305、308和311中的判断为否定时(“否”),进行正 常运行(步骤317)。检测润滑油L适当或不足的油量检测有规律地进行 (步骤318)。
如上所述,每一个压缩机10内润滑油L的短缺可以通过相互补偿的 方式快速得到解决,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机10的寿命和提高其可靠性。
由于润滑油L的过量部分总是存储在不同于油分离器14的储油箱40 内,因此可以尝试减少油分离器14容量和减少整个制冷设备尺寸。
顺便说说,在第三个实施例中,以储油箱40作为组成元件的每一个 压缩机10的油量使用油量检测器检测。也可以使用浮控开关式油量检测 器等其它装置。
〔4〕下面将说明第四实施例
总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油量检测器的作用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有关的说明被省略了。
在室外单元1和2被设定成加热模式的情况下,霜逐渐集结在每一 个用作蒸发器的室外热交换器16表面,导致室外热交换器16的热交换 量减少,热效率降低。为了防止这种缺陷,根据常规或者根据热交换器 温度检测的要求,需要对每一个室外热交换器16进行除霜运行或者逆循 环除霜运行。
即,在除霜运行中,每一个热泵型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通过四通阀15 转换成逆向。通过形成除霜模式(与制冷模式的制冷剂流相同),从每一 个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气体制冷剂经每一个四通阀15直接供应给每一 个室外热交换器16。集结在每一个室外热交换器16表面的霜吸收高温制 冷剂的热量而融化。
接着,将参照图11的流程图说明每一个室外单元1和2的运行。
当压缩机10的箱体10c内油表面高于输油管41的连接位置时,高 出连接部分的润滑油L通过输油管41流到储油箱40内。
当任何室外单元1和2的运行中止时(在步骤401中为“是”),中 止室外单元的释放旁通开闭阀32开启(步骤402)。阀Vc和Va开启(步 骤403),阀Vb开启(步骤404)。
当阀32开启时,在高压侧管路和低压侧管路之间进行压力平衡。直 到压力平衡结束时,高压压力通过阀Vc施加给储油箱40,使储油箱40 内的润滑油L流到油再循环管45内。流出的润滑油L通过阀Va流到油 平衡管50内。
运行的室外单元内压缩机10的吸入压力通过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 和油再循环管45施加于油平衡管50。因此,已经流到油平衡管50的润 滑油L流入运行的室外单元的油再循环管45内,并通过毛细管47和制 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被吸入压缩机10内。
当中央室外单元1运行时,在任何末端室外单元2中止而其余末端 室外单元2运行的情况下,润滑油L从中止的末端室外单元2中流入运 行的中央室外单元1和运行的末端室外单元2的状态由图1中的箭头表 示。在图1的一个实例中,从右边数第三个末端室外单元2的运行中止, 其它室外单元1和2运行。
这样,通过控制每一个加压管52和每一个油再循环管45,以使保留 在中止室外单元内的润滑油L的过量部分流到运行的室外单元中,防止 了润滑油L短缺。
另一方面,每一个中止室外单元1和2的压缩机10内的油量由每一 个油量检测器按照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检测。
当检测到任何一个室外单元1和2的压缩机中存在油量L短缺时(在 步骤405中为“是”),设定加热模式(四通阀15接通),并且继续进行 加热模式的运行(步骤406)。此外,压缩机10的容量受到控制(步骤407), 以便压力传感器26检测的高压制冷剂的压力Pd不等于设定值(作为低 压规格的允许设计压力值)。接着阀Vb开启(步骤408),阀Vc和Va开 启(步骤409)。
润滑油L短缺的发生被通告给中央室外单元1,并由中央室外单元1 通告给其余末端室外单元2。
在接到其它室外单元润滑油L短缺通告的室外单元内(在步骤410 中为“是”),设定制冷模式(四通阀15关闭),运行中止(步骤411)。 接着,阀Va开启(步骤412),阀Vc和Va关闭(步骤413)。
例如,在图12中,当右端的末端室外单元2出现润滑油L短缺时, 在右端的末端室外单元2设定加热模式。接着,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 (高压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5如虚线箭头所示流到气体侧的管路22内。
流到气体侧管路22的高压制冷剂流入设定制冷模式的室外单元1和 2内,以便制冷剂分别通过四通阀15引入每一个压缩机10的箱体10c内。 这样,依靠每一个箱体10c内的加压,每一个箱体10c内润滑油L的过 量部分流到储油箱40内。由于阀Va开启,润滑油L通过阀Vb和油再 循环管45流入油平衡管50内。
设定加热模式的末端室外单元2内压缩机10的吸入压力通过制冷剂 吸入侧的管路25和油再循环管45施加于油平衡管50。因此,已经流入 油平衡管50的润滑油L流入设定加热模式的末端室外单元2的油再循环 管45内。润滑油L通过阀Va和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被吸入压缩机10 内。
这样,通过把润滑油L的过量部分从室外单元供应给检测到润滑油 L短缺的室外单元压缩机10,可以很快地解决润滑油的短缺问题。
此外,在根据室外控制单元70的计时器73的时间计时进行常规均 油时(在步骤414中为“是”),在各个室外单元1和2之间油量适当的 情况下,进行下面的控制,并继续该平衡状态。
在设定加热模式的室外单元内(在步骤415中为“是”),设定加热 模式(四通阀15开启),继续进行加热模式的运行(步骤416)。此外, 压缩机10的容量受到控制,以便压力传感器26检测的压力Pd不等于预 定设定值(具有低压规格的箱体10c的允许设计压力值)(步骤417)。接 着,阀Vb开启(步骤418),阀Vc和Va关闭(步骤419)。
加热模式的设定由中央室外单元1和至少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控制, 该设定在每一个均油定时顺序进行。
在没有设定加热模式的室外单元中(在步骤415中为“否”),设定 制冷模式(四通阀15关闭),运行中止(步骤420)。接着,阀Va开启(步 骤421),阀Vc和Vb关闭(步骤422)。
例如,在图12中,在右端的末端室外单元2设定为加热模式的情况 下,压缩机10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5如虚线箭头所示流到气体侧 管路22内。
流到气体侧管路22内的高压制冷剂流入设定制冷模式的室外单元1 和2内,并分别通过四通阀15被引入每一个压缩机10的箱体10c内。 这样,通过每一个箱体10c内的加压,使润滑油L的过量部分流到储油 箱40内。已经流到储油箱40内的润滑油L通过阀Va和油再循环管45 流到油平衡管50内。
处于加热模式的末端室外单元2内的压缩机10的吸入压力通过制冷 剂吸入侧的管路25和油再循环管45施加于油平衡管50。因此,已经流 到油平衡管50的润滑油L流入处于加热模式的末端室外单元2的油再循 环管45内,并通过阀Vb和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被吸入压缩机10内。
这样,任何一个室外单元1和2被有规律地设定,润滑油L的过量 部分从其它室外单元流到指定室外单元的压缩机10内,因此可以修正运 行时润滑油返回的偏差。
当在上述步骤401、405、410和414中的判断都是否定(“否”)时, 进行正常运行(步骤423),油量检测正常进行,检测润滑油L量是否适 当或者不足(步骤424)。
如上所述,每一个压缩机10的润滑油L短缺可以以一种相互补偿的 方式得到解决,大大提高了压缩机10的寿命并提高了其可靠性。
由于润滑油L的过量部分总是存储在不同于油分离器14的储油箱 内,因此可以尝试减少油分离器的容量,最后减少整个制冷设备的尺寸。
〔5〕下面将说明第五实施例。
代替步骤414到422的处理,采用步骤501到508的处理,如流程 图中包围该处理的双点划线所示。
即,在每一个压缩机10以加热模式运行的情况下,以常规除霜定时 (步骤501为“是”),在接到室内单元1发出的延迟指令的室外单元内 (步骤502中为“是”),继续加热运行模式(四通阀15接通)(步骤503), 以及同时阀Vb开启(步骤504)。阀Vc和Va关闭(步骤505)。
延迟指令由中央室外单元1控制,该指令被顺序地发送给中央室外 单元1和每一个末端室外单元2。
在没有接到延迟指令的室外单元(在步骤502中为“否”)内,制冷 模式(四通阀15关闭)即除霜模式运行中止(步骤506)。接着,阀Va 开启(步骤507),阀Vc和Vb关闭(步骤508)。
例如,在图8中,在末端室外单元2收到延迟指令的情况下,右端 的末端室外单元2继续进行加热运行模式。压缩机8排出的制冷剂(高 压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5如虚线箭头所示流到气体侧的管路22内。
已经流到气体侧管路22的高压制冷剂流到除霜运行模式中止的室外 单元1和2内,并分别通过四通阀15被引入每一个压缩机10的箱体10c 内。这样,每一个箱体10c内的润滑油L过量部分流到储油箱40内。由 于阀Va开启,流到储油箱40内的润滑油L通过阀Va和油再循环管45 流到油平衡管50内。
处于加热模式的末端室外单元2内压缩机10的吸入压力通过制冷剂 吸入侧的管路25和油再循环管45施加于油平衡管50。因此,已经流到 油平衡管50的润滑油L流入设定加热模式的室外单元2的油再循环管45 内,该润滑油L通过阀Vb和制冷剂吸入侧的管路25被吸入压缩机10 中。
预定时间之后延迟指令被解除。结果,继续加热运行模式的室外单 元转换成除霜模式,同时中止除霜模式的室外单元恢复运行,所有室外 单元进入除霜运行。
这样,在除霜运行开始时,润滑油L的过量部分从其余室外单元供 应给将要被延迟的室外单元的压缩机10内,该延迟是延迟至少一个室外 单元1和2的制冷剂流的转换。因此,可以修正运行时润滑油L返回出 现的偏差。
第五实施例的其它结构、运行和优点与第四实施例的相同。
〔6〕下面将说明第六实施例。
如图14所示,设置有一个浮控开关式油量检测器55,作为检测每一 个压缩机10箱体10c内油量的检测装置,替代以油箱作为组成元件的油 量检测器。此外,箱体10c和油再循环管45直接与输油管连接,没有储 油箱40的参与。接着,将阀Va设置在输油管41上。
第六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相同,也能够获得与第 四和第五实施例相同的运行和优点。
工业实用性
除空调器外,本发明同样也可以使用于设置有一个压缩机的设备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