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调整机油压转子式机油总成

申请号 CN201611068061.7 申请日 2016-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6764371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申请人 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发明人 伞贵权; 杜勇; 李志强; 穆柏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一种可自动调整机油压 力 的 转子 式机油 泵 总成,其结构是:在机油泵盖上围绕着 传动轴 孔设有进出油口和进出油道,在机油 泵壳 体上围绕着传动轴设有内转子,外转子置于内转子的外侧,内转子旋转时,带动外转子旋转,内、外转子齿间形成 工作腔 ,调压 阀 设在机油泵壳体的一端。当油压在规定值以下时,调压 弹簧 下面的 钢 球将泄油通道封堵,调压阀处于关闭状态,机油直接进入滤清器及 发动机 主油道。当油压超过规定值时,油压将泄油通道上面的钢球顶起,泄油通道与泄压孔形成通道,高压机油通过泄压孔流回发动机 机体 内,从而使压力降低。当油压减低到规定数值以下时,调压弹簧压动钢球将泄油通道重新关闭,由此实现机油压力的自动调整。
权利要求

1.可自动调整机油压转子式机油总成,包括:机油泵盖、机油泵壳体、外转子、内转子、传动轴、驱动齿轮、以及调压,调压阀由阀体、阀盖、调压弹簧球及开口销组成,其特征是:在机油泵盖(1)上围绕着传动轴孔的一侧设有进油口(1-1)和进油道(1-2);在传动轴孔的另一侧设有出油口(1-3)和出油道(1-4),在机油泵壳体(2)上围绕着传动轴设有内转子(4),外转子(3)置于外转子的外侧,内转子旋转时,带动外转子旋转,内、外转子齿间形成工作腔,内转子和驱动齿轮(7)采用过盈配合固定在传动轴(5)上,调压阀(6)设在机油泵壳体的一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调整机油压力的机油泵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调压阀在阀体(6-2)内依次设有调压弹簧(6-3)和钢球(6-4),阀盖(6-1)通过开口销(6-5)与阀体装配为一体,在阀体内的弹簧通道上设有泄压孔(6-6)。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调整机油压力的机油泵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进油孔与传动轴平距离为38mm;竖直距离为37.5mm;进油孔直径为24-25mm;出油孔与传动轴水平距离为15.5mm;竖直距离为53mm;出油孔直径为16-17mm;所述传动轴孔与调压阀中心水平距离为10.5mm;竖直距离为44mm。

说明书全文

可自动调整机油压转子式机油总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油泵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机油泵是发动机必不可少的部件,机油泵的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机油,机油对发动机具有冷却润滑的作用,机油不断地供给各零部件的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供油压力一般是恒定的,这就带来一些问题,如发动机转速提高,泵入的机油量也随之增大,机油压力也随之增高,会出现因机油压力过高而造成机油渗漏,甚至管路及滤清器爆裂等问题。此时需要机油泵进行调压,不能让机油压力过大,否则对发动机造成损坏。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机油泵不具有油压调整的功能,往往因为油压过高润滑油窜入燃烧室,除了因燃烧质量而影响发动机性能外,也使润滑油耗油量增加。一般机油泵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转子式机油泵总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调整机油压力的机油泵总成,通过调整发动机润滑油路的供油压力,防止机油渗漏等故障发生。
[0004] 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结构是:可自动调整机油压力的转子式机油泵总成,包括:机油泵盖、机油泵壳体、外转子、内转子、传动轴、驱动齿轮、以及调压等,调压阀由阀体、阀盖、调压弹簧球及开口销组成。在机油泵盖上围绕着传动轴孔的一侧设有进油口和进油道;在传动轴孔的另一侧设有出油口和出油道。在机油泵壳体上围绕着传动轴设有内转子,外转子置于外转子的外侧,内转子旋转时,带动外转子旋转,内、外转子齿间形成工作腔。内转子和驱动齿轮采用过盈配合固定在传动轴上。调压阀设在机油泵壳体的一端。
[0005] 外转子在油泵体内可以自由转动,二者设有4.5mm偏心距,因为没有偏心距内转子不能带动外转子,也不能形成油腔。当内转子旋转时,带动外转子旋转,内、外转子之间形成4个工作腔(如图3)。这四个工作油腔是内转子转动过程中形成,是动态的(有四个凹陷与外转子形成,不是同时存在)。一个工作腔从进油口转过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机油经进油口吸入。转子继续旋转,当该工作腔与出油孔相通时,腔内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经出油口压出。本发明在机油泵体上设有调压阀及泄压孔,当压力超过规定值时调压阀打开,机油通过泄油孔返回发动机曲轴箱,使机油压力降低,实现调整机油压力的作用。
[0006] 本发明的特点及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机油泵在保证提供足够润滑机油的同时,可调整发动机润滑油路的机油压力,限制油路的油压过高,防止出现机油压力过高而造成机油渗漏甚至管路及滤清器爆裂;同时,也防止润滑油过多而窜入燃烧室,使润滑油耗油量增加,影响发动机性能。该机油泵结构紧凑、不增加机油泵壳体的外部体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发动机装配。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机油泵盖内部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本发明机油泵盖外部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是本发明机油泵工作原理图。
[0010] 图4是机油泵总成结构图。
[0011] 图5是调压阀关闭状态示意图。
[0012] 图6是调压阀开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可自动调整机油压力的转子式机油泵总成,其结构组成是:在机油泵盖1上围绕着传动轴孔的一侧设有进油口1-1和进油道1-2;在传动轴孔的另一侧设有出油口1-3和出油道1-4。在机油泵壳体2上围绕着传动轴设有内转子4,外转子3置于外转子的外侧,内转子旋转时,带动外转子旋转,内、外转子齿间形成工作腔。内转子和驱动齿轮7采用过盈配合固定在传动轴5上,调压阀6设在机油泵壳体的一端。
[0015] 调压阀在阀体6-2内依次设有调压弹簧6-3和钢球6-4,阀盖6-1通过开口销6-5与阀体装配为一体,在阀体内的弹簧通道上设有泄压孔6-6。
[0016] 进油孔与传动轴平距离L1=38mm;竖直距离H1=37.5mm;进油孔直径D1=25mm;出油孔与传动轴水平距离L2=15.5mm;竖直距离H2=53mm;出油孔直径D2=17mm;传动轴孔与调压阀中心水平距离L3=10.5mm;竖直距离H3=44mm。
[0017] 发动机运行时,通过驱动齿轮由传动轴带动内转子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内外转子齿间形成工作腔。当某一工作腔从进油口转过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机油经进油口吸入。转子继续旋转使工作腔与出油孔相通时,腔内容积减小、提升油压,高压机油经出油孔进入发动机润滑油道内,维持发动机的润滑与冷却。如果发动机转速提升,泵油量也随之增大,机油压力进一步升高,但压力超过规定数值时,将通过调压阀使其降低到正常值。
[0018] 调压阀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机油压力在规定值以下时,调压弹簧下面的钢球所受压力小于调压弹簧弹力,钢球将泄油通道封堵,调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如图4),机油直接通过滤清器进入发动机的主油道。当机油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油压大于调压弹簧的弹力,油压将泄油通道上面的钢球顶起,泄油通道与泄压孔形成通道,高压机油通过泄压孔流回发动机机体内,从而使压力降低(如图5)。当油压减低到规定数值以下时,调压弹簧压动钢球将泄油通道重新关闭,由此实现压力调节。
[0019] 本发明在CY4102系列柴油机上实施,效果较为理想,杜绝了因为机油压力过高而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的隐患,提高了发动机燃烧质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