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空调机组

申请号 CN201410484160.8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4295501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侨明; 李日华; 张天翼; 夏光辉; 谭功胜; 蔺维君; 龙浩; 毕雨时; 彭延海; 许康;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 压缩机 排气结构、 螺杆压缩机 及 空调 机组,其中,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 机体 、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排气端的排气 轴承 座,以及罩设所述排气轴承座的油分桶,所述排气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所述排气轴承座与所述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 流体 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与所述油分桶的排出口流体连通。本发明使气流经排气轴承座先进入机体,后从机体流出,延长了气流的流动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排气端的排气轴承座,以及罩设所述排气轴承座的油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所述排气轴承座与所述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与所述油分桶的排出口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腔的腔内与第二排气腔的腔内相对,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部分所述第二排气腔重合,所述第二排气腔未与所述第一排气腔重合的部位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腔包括轴承排气口和轴承排出腔,所述轴承排气口沿所述排气轴承座的轴向设置,所述轴承排出腔设置在所述排气轴承座的进气侧的端面上,所述轴承排气口与所述轴承排出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阳转子轴承腔和阴转子轴承腔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滑腔的排气端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排出腔位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阳转子轴承腔的下侧,所述第二排气腔位于所述机体上的阳转子腔的下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所述轴承排出腔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挡板,通过所述挡板能够使所述轴承排出腔内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二排气腔。
7.一种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结构。
8.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杆压缩机。

说明书全文

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具有该压缩机排气结构的螺杆压缩机,以及具有该螺杆压缩机的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0002] 半封闭的螺杆压缩机,当压缩机没有内置油分芯时,用油分桶将排气轴承座包围起来,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此时,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经排气轴承座进入油分桶内部,再经油分桶的排出口排出压缩机。由于压缩机不含内置油分芯,油分桶的排出口必须处于油分桶的下部,以便排气中携带的冷冻油能顺利排出压缩机。而对于下置滑结构的螺杆压缩机,排气轴承座的排出口一般处于排气轴承座的下部。这种情况下,排气轴承座的排出口与油分桶的排出口距离过近,无法充分发挥油分桶隔绝噪声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其能有效降低气流脉动的噪声。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其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排气端的排气轴承座,以及罩设所述排气轴承座的油分桶,所述排气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所述排气轴承座与所述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与所述油分桶的排出口流体连通。
[0005]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腔的腔内与第二排气腔的腔内相对,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部分所述第二排气腔重合,所述第二排气腔未与所述第一排气腔重合的部位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
[0006]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腔包括轴承排气口和轴承排出腔,所述轴承排气口沿所述排气轴承座的轴向设置,所述轴承排出腔设置在所述排气轴承座的进气侧的端面上,所述轴承排气口与所述轴承排出腔连通。
[0007]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承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阳转子轴承腔和阴转子轴承腔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滑阀腔的排气端位置
[0008]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承排出腔位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阳转子轴承腔的下侧,所述第二排气腔位于所述机体上的阳转子腔的下侧。
[0009]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轴承座上所述轴承排出腔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挡板,通过所述挡板能够使所述轴承排出腔内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二排气腔。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螺杆压缩机,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排气结构。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螺杆压缩机。
[0012]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 本发明提供的排气轴承座上设置第一排气腔,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排气轴承座与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排气轴承座和机体的结构相配合,使排气气流经排气轴承座的第一排气腔,先流入机体的第二排气腔,再由第二排气腔进入第三排气腔,最后通过第三排气腔进入油分桶的排出口排出,增加了气流的流动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附图说明
[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排气轴承座与机体的装配轴测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排气轴承座与机体装配后排气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排气轴承座与机体装配后进气端的剖视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排气轴承座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机体的排气端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螺杆压缩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的示意性实施例,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排气轴承座1、机体2和油分桶5(如图6所示),排气轴承座1设置在机体2的排气端,油分桶5将排气轴承座1罩设在内,且油分桶5与机体
2连接。排气轴承座1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机体2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21,排气轴承座1
与油分桶5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第一排气腔与第二排气腔21流体连通,第二排气腔21与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第三排气腔与油分桶5的排出口51流体连通。气流通过第
一排气腔进入第二排气腔21,然后从第二排气腔21进入第三排气腔,最后从油分桶5的排出口51排出,增加了气流的流动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0024] 在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第一排气腔的腔内与第二排气腔21的腔内相对,且第一排气腔与部分第二排气腔21重合,第二排气腔21未与第一排气腔重合的部位形成气流通道3,气流通道3连通第三排气腔。气流通过第一排气腔进入第二排气腔21,然后从第二排气腔21经气流通道3流入第三排气腔。
[0025]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使排气轴承座1排出的气流先进入机体2,后从机体2进入油分桶5,最后流出,延长了气流的流通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0026] 下面对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气轴承座1和机体2的结构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
[0027] 如图4所示,排气轴承座1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阳转子轴承腔13、阴转子轴承腔14和滑阀腔15,其中,第一排气腔包括轴承排出腔11和轴承排气口12。轴承排气口12沿
排气轴承座1的轴向设置,轴承排气口12位于阳转子轴承腔13和阴转子轴承腔14的下
方,且位于滑阀腔15排气端的位置。轴承排出腔11设置在排气轴承座1的进气一侧的端
面上,且连通轴承排气口12。转子腔的高压气体经轴承排气口12进入排气轴承座1,再经排气轴承座1上的轴承排出腔11从排气轴承座1排出。
[0028] 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排气轴承座1的轴承排出腔11设置在排气轴承座1的进气一侧的端面上,在排气轴承座1上轴承排出腔11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挡板4(如图1所示),
通过挡板4能够使轴承排出腔11内的气流进入第二排气腔21。
[0029] 如图5所示,机体2上具有第二排气腔21、阳转子腔22、滑阀腔23和阴转子腔24。第二排气腔21设置在机体2的排气端面上,与轴承排出腔1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排气腔
21与吸气端和转子腔,以及滑阀腔23是隔开的,且可以通过隔板隔开。轴承排出腔11与第二排气腔21面对面扣在一起,轴承排出腔11与部分第二排气腔21重叠,第二排气腔21没
有与轴承排出腔11重叠的部分形成气流通道3。
[0030] 气流经过轴承排气口12进入轴承排出腔11,从轴承排出腔11与第二排气腔21的重叠部分进入第二排气腔21,然后从第二排气腔21没有与轴承排出腔11重叠的部分形成
的狭长气流通道3流入第三排气腔,最后通过油分桶5上的排出口51排出。
[0031] 在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轴承排出腔11位于阳转子轴承腔13的下侧,第二排气腔21位于阳转子腔22的下侧。这是考虑到,阴转子轴承腔14
与滑阀腔15的侧部一般用于布置滑阀腔15的供油油路,而且,在排气轴承座1与机体2的
整体布置上,排气轴承座1更靠近阴转子一侧,这是由阳转子驱动阴转子所决定的,因此,滑阀腔15和阳转子轴承腔13的侧部在轴向上的空间相对更大,有利于布置轴承排出腔11。
[003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转子腔的排气经位于排气轴承座1上的轴承排气口12进入排气轴承座1上的轴承排出腔11,经轴承排出腔11排出并进入第二排气腔21。在此之后,气流经排气轴承座1与机体
2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3流入第三排气腔。
[0033] 本发明提供的排气轴承座1和机体2二者结构相配合,可形成气流通道3,使排气气流经排气轴承座1先流入机体2,再经机体2排出至油分桶5,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0034] 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可以应用在螺杆压缩机上。
[0035] 本发明提供的螺杆压缩机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其中,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排气轴承座1、机体2和油分桶5(如图1、图6所示)。
[0036] 本发明提供的螺杆压缩机通过排气轴承座1、机体2和油分桶5构建了一条气流的流动通道,气流首先流入排气轴承座1,之后由排气轴承座1上的轴承排气口12进入轴承排出腔11,再通过轴承排出腔11进入机体2上的第二排气腔21内,再由第二排气腔21流入第三排气腔内,即进入油分桶5内,之后从油分桶5的排出口51排出螺杆压缩机。
[0037] 本发明提供的螺杆压缩机将机体2下侧的第二排气腔21没有与轴承排出腔11重叠的部分作为气流通道3,能够进一步起到隔绝噪声的作用。
[0038] 本发明提供的螺杆压缩机使排气轴承座1排出的气流先进入机体2,后从机体2进入油分桶5,最后流出,延长了气流的流通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0039] 本发明提供的螺杆压缩机可以应用在空调机组上。
[0040] 在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空调机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螺杆压缩机。
[004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