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

申请号 CN201680000962.4 申请日 2016-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6133323A 公开(公告)日 2016-11-16
申请人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仁国; 林权洙; 郑秀哲;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涡旋 压缩机 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使回 旋涡 旋盘与驱动 马 达的旋 转轴 进行偏心结合,上述 涡旋压缩机 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包括:衬套本体,一边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回旋涡旋盘相结合,一边借助偏 心轴 与驱动马达的 旋转轴 进行销结合;在衬套本体中的与旋转轴的前端面相向的面形成有防摩擦槽,使衬套本体不与前端面进行摩擦 接触 ,从而在进行机床加工时,可防止表面粗糙度低的衬套面因摩擦接触而发生 污泥 导致压缩机被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回旋涡旋盘(600)与驱动达(400)的旋转轴(40)进行偏心结合,上述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
衬套本体(10),一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回旋涡旋盘(600)相结合,一边借助偏心轴(45)与上述驱动马达(400)的旋转轴(40)进行销结合,并具有与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相向的衬套面(12);
防摩擦槽(30),形成于上述衬套本体(10)的衬套面(12)或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形成上述衬套本体(10)与上述旋转轴(40)的非接触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摩擦槽(30)形成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摩擦槽(30)的圆的中心形成于上述旋转轴(40)的旋转中心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衬套本体(10)形成有用于上述偏心轴(45)所插入的销孔(15),上述防摩擦槽(30)形成于上述衬套本体(10)的衬套面(12),且与上述衬套本体(10)的销孔(15)部分地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轴(40)形成有上述偏心轴(45)所插入的销孔(42),上述防摩擦槽(30)形成于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且不与上述旋转轴(40)的销孔(42)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衬套本体(10)包括旋转轴收容槽(11),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以能够回旋的方式收容上述驱动马达(400)的旋转轴(40)的前端部,并形成有上述衬套面(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摩擦槽(30)的面积(S1)相对于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的衬套面(12)的面积(S0)满足如下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摩擦槽(30)的深度为1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机床加工时,机床的旋转速度为3000rpm至4000rpm,工具的切削速度为125m/分钟时,上述防摩擦槽(30)的直径为9mm至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防摩擦槽(30)与上述衬套本体(10)一起通过锻造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平衡重(20)一体形成于上述衬套本体(10)。

说明书全文

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更具体地涉及如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在电动式涡旋压缩机中,使回旋涡旋盘与驱动达的旋转轴进行偏心结合,从而使旋转轴回旋驱动。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汽车设有用于室内制冷供暖的空调装置。这种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上述压缩机具有制冷系统的结构,将从蒸发器引入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输送至冷凝机。
[0003] 在车辆用制冷系统中起到压缩制冷剂的作用的压缩机包括往复式压缩机及旋转式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的用于压缩制冷剂的结构通过进行往复运动来执行压缩,旋转式压缩机则通过进行旋转运动来执行压缩。往复式压缩机包括:使用曲轴将驱动源的驱动向多个活塞传递的曲轴式压缩机;向设有斜盘的旋转轴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的斜盘式压缩机;使用摇摆板的摇板式压缩机;而旋转式压缩机包括:使用旋转的旋转轴和旋叶的旋叶式压缩机以及使用回旋涡旋盘及固定卷轴的卷轴式压缩机。
[0004] 参考图1至图3,涡旋压缩机100包括:机壳200;固定卷轴300,设于机壳200的内部;驱动马达400,驱动回旋涡旋盘600;偏心衬套500,与驱动马达400的旋转轴410相结合;回旋涡旋盘600,与偏心衬套500相结合,并且与固定卷轴300相啮合并共转而形成压缩腔。
[0005] 回旋涡旋盘600借助偏心衬套500与旋转轴410的偏心轴411进行偏心结合,偏心衬套500接收从旋转轴410传递的旋转力,使回旋涡旋盘600进行回旋运动。平衡重550一体形成于偏心衬套500,用于维持根据偏心旋转的均衡。
[0006] 如图3所示,在旋转轴410和偏心衬套500旋转时,旋转轴410的前端面412和偏心衬套500的衬套面510相互进行摩擦接触,由于该衬套面510,即,滑动面的表面粗糙度低,因此压缩机驱动时因摩擦而产生污泥,由此存在导致污染压缩空间的问题。
[0007] 即,偏心衬套500通过锻造来形成整体形状,对于需要尺寸精度的部分,利用机床进行追加加工,在这种利用机床的切削工序中,由于位于机床的旋转中心的中心部的切削速度慢,因此使表面变得粗糙,若在具有此类粗糙的滑动面的状态下,完成偏心衬套500的加工,则在与驱动马达400的旋转轴410摩擦时,表面将被削剪。

发明内容

[0008] 技术问题
[0009]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现有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在进行机床加工时,防止表面粗糙度低的衬套面与驱动马达的旋转轴前端部摩擦接触而产生污泥。
[0010] 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包括:衬套本体,一边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上述回旋涡旋盘相结合,一边借助偏心轴与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轴进行销结合,并具有与上述旋转轴的前端面相向的衬套面,防摩擦槽,形成于上述衬套本体的衬套面或上述旋转轴的前端面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形成上述衬套本体与上述旋转轴的非接触部分。
[0012]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上述防摩擦槽可形成为圆形。
[0013] 优选地,上述防摩擦槽的圆的中心形成于上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线上。
[0014]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在上述衬套本体形成有用于上述偏心轴所插入的销孔,上述防摩擦槽形可成于上述衬套本体的衬套面,且与上述衬套本体的销孔部分地重叠。
[001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在上述旋转轴形成有用于上述偏心轴所插入的销孔,上述防摩擦槽可形成于上述旋转轴的前端面,且不与上述旋转轴的销孔重叠。
[0016]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上述衬套本体可包括旋转轴收容槽,上述旋转轴收容槽以可回旋的方式收容上述驱动马达的旋转轴的前端部,并形成有上述衬套面。
[0017]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优选地,上述防摩擦槽的面积为上述旋转轴收容槽的衬套面的面积的20%至70%。
[0018] 更优选地,上述防摩擦槽具有1mm以下的深度。
[0019] 优选地,在进行机床加工时,机床的旋转速度为3000至4000rpm,工具的切削速度为125m/分钟时,上述防摩擦槽的直径为9mm至12mm。
[002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上述防摩擦槽与上述衬套本体可以一起通过锻造形成。
[002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平衡重可以一体形成于上述衬套本体。
[0022] 发明的效果
[0023]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在进行机床加工时,表面粗糙度低的衬套面与驱动马达的旋转轴的前端部未发生摩擦接触,从而可防止因摩擦接触产生污泥而导致污染压缩机。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示出通常的涡旋压缩机的简要剖视图。
[0025]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的立体图。
[0026] 图3为图2示出的偏心衬套的结合状态的侧向剖视图。
[0027]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的立体图。
[0028] 图5为图4示出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的结合状态的侧向剖视图。
[0029]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结合结构的侧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1] 参考图1、图4至图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偏心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0,上述衬套本体10使回旋涡旋盘600与驱动马达400的旋转轴40进行偏心结合。
[0032] 在上述衬套本体10中,一侧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回旋涡旋盘600相结合的同时,另一侧借助偏心轴45与驱动马达400的旋转轴40进行销结合。
[0033] 在上述衬套本体10的一侧形成有旋转轴收容槽11,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以可回旋的方式收容上述驱动马达400的旋转轴40的前端部,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形成有与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摩擦接触的衬套面12。上述衬套面12是在上述旋转轴40插入于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的状态下以相向的方式与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摩擦接触的面。
[0034] 在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的衬套面12一侧形成有使上述旋转轴40的偏心轴45插入的销孔15。上述销孔15形成于从上述旋转轴40的旋转中心线C以规定距离隔离而偏心的位置。因此,偏心衬套能够以上述销孔15为中心,以规定宽度相对于上述旋转轴40进行回旋。在涡旋压缩机中,偏心衬套的回旋动作属于公知技术,因此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
[0035] 与销孔15相邻的位置,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的衬套面12形成有防摩擦槽30。
[0036] 上述防摩擦槽30形成于上述旋转轴40的旋转中心线C上。即,上述防摩擦槽30形成为圆形,圆的中心位于旋转中心线C上。因此,当偏心衬套相对于上述旋转轴40进行回旋时,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的一部分不与衬套面12进行摩擦接触。在偏心衬套的进行机床加工过程中,形成有上述防摩擦槽30的衬套面12位于旋转中心,且在表面粗糙度低的部分凹陷形成有防摩擦槽30,从而可防止因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与衬套本体10的衬套面12摩擦接触而产生污泥。
[0037] 即,在上述防摩擦槽30中,使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不与衬套本体10的衬套面12进行摩擦接触,即使上述旋转轴40与偏心衬套进行旋转,也可以预先防止因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与衬套本体10的衬套面12摩擦接触而产生污泥的现象。
[0038] 上述防摩擦槽30形成于上述衬套面12的中央部,未形成有防摩擦槽30的衬套面12的边缘部分在经过机床加工后其表面粗糙度也不低,即使与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进行摩擦接触,也几乎不产生污泥。
[0039] 上述防摩擦槽30通过机床加工可形成为圆形。此时,上述防摩擦槽30的直径可根据进行机床加工时的加工条件有所变化。若机床的旋转速度为3000rpm至4000rpm,工具的移送速度,即,切削速度为125m/分钟,则优选地,上述防摩擦槽30的直径约为10mm。在此情况下,在10mm内的范围内,机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较低。
[0040] 另一方面,上述防摩擦槽30可通过锻造加工形成。即,在进行上述衬套本体10的锻造加工时,无需额外的机床加工,通过锻造与防摩擦槽30一起加工。
[0041] 在此情况下,优选地,上述防摩擦槽30的面积形成为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的衬套面12的面积的20%至70%。即,上述防摩擦槽30的面积为S1,上述旋转轴收容槽11的衬套面12的面积为S0时,优选地满足以下条件。
[0042]
[0043] 上述防摩擦槽30的面积S1相比于上述衬套面12的面积S0小20%,在其面积过小的情况下,产生污泥的可能性大;上述防摩擦槽30的面积S1相比于上述衬套面12的面积S0大70%,在其面积过大的情况下,由于接触面的上翘现象而发生噪音的可能性变大。
[0044] 并且,优选地,防摩擦槽30的深度为1mm以下,在深度大于1mm时,因接触面的上翘现象而发生噪音的可能性变大。
[0045] 如图4所示,当上述防摩擦槽30与上述销孔15共同形成于旋转轴收容槽11的衬套面12时,上述防摩擦槽30与销孔15可以部分地重叠。上述防摩擦槽30与销孔15分别加工成圆形,上述防摩擦槽30的直径与销孔15的直径之和大于连接上述防摩擦槽30的中心线和销孔15的中心点的直线长度。
[0046] 上述防摩擦槽30在上述旋转轴40的旋转中心线上,形成为圆形的同时,在进行机床加工时,应该形成为大于表面粗糙度低的部分,上述销孔15的直径或位置也是根据设计而特定的,因此上述防摩擦槽30以与上述销孔15部分地重叠的方式形成。
[0047]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上述防摩擦槽30可形成于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上述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形成有使上述偏心轴45插入的销孔42。上述偏心轴45与形成于上述衬套本体10的销孔15和形成于上述旋转轴40的销孔42一起插入。
[0048] 上述防摩擦槽30形成为圆形,且不与上述旋转轴40的销孔42重叠。即,构成如图4所示的防摩擦槽30的外径的圆与形成于衬套面12的销孔15部分地重叠,而与此相反,在另一实施例中,形成防摩擦槽30的外径的圆不与形成于旋转轴40的销孔42重叠。上述防摩擦槽30与上述销孔42重叠时,销孔42的外壁被削剪则受到磨损,从而可降低偏心轴45的销支撑力。
[0049] 如图6所示,上述防摩擦槽30与销孔42以规定间隔隔开且互不重叠,从而以销孔42的外壁高度全部相同的方式形成。由此,销支撑力均匀地分布于销孔42的外壁整体,从而不降低销支撑力。
[0050] 在此情况下,上述防摩擦槽30的面积应大于衬套面12面积的20%以上。其中,如图5所示,旋转轴40加工为在公差允许范围内插入上述衬套本体10的旋转轴收容槽11,因此也可视为,上述衬套本体10的衬套面12的面积与旋转轴40的前端面41的面积相同。
[0051] 平衡重20一体形成于上述衬套本体10。上述平衡重20用于维持偏心衬套的偏心旋转的均衡,以圆弧形状突出形成于衬套本体10的一侧。
[0052]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说明仅为对本发明的具体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进行变形或改良,这是显而易见的。
[0053] 本发明的单纯变形以及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则由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明确规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