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环保提

申请号 CN201510905173.2 申请日 2015-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6870251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申请人 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韦战;
摘要 本 发明 高效节能环保提 水 车,涉及一种网 阀 ,其由主体、附件中的左水车、右水车、上驱圈、下驱圈、上发 电机 、下发电机、上水车、左 支架 、右支架、上 转轴 、下转轴、上支架、下支架、倒水槽等有机组成,其中左水车、右水车设于下转轴两端外侧,上驱圈分别设于上水车左右两侧,下驱圈设于左右水车两侧,上发电机、下发电机设于上下支架上侧,上水车设于上转轴外侧上,左支架设于水车左侧,右支架设于水车右侧,上转轴设于上水车 轴承 中,下转轴设于左右水车轴承中,上支架、下支架分别与右支架连接,倒水槽设于左支架上端。本发明设计性能先进、简单易行广用、自动斗水发电、高效节能环保、安用便捷耐用、低成本高回报、综合效益极高。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包括主体、附体两个部分,
所述主体包括左水车(3)、下驱圈(4)、右水车(5)、下发电机(8)、上发电机(10)、上驱圈(12)、上水车(13);所述左水车(3)设置于远离右水车(5)左侧的下转轴外侧上,所述下驱圈(4)分别设置于左水车(3)右侧和右水车(5)左侧且下驱圈(4)侧边驱动齿与上水车(12)左右两侧上驱圈(12)侧边驱动齿分别相扣,所述右水车(5)设置于远离左水车(5)右侧的下转轴外侧上,所述下发电机(8)设置于下支架(7)上侧且定子转轴穿过右支架(6)下端与下转轴(2)连接,所述上发电机(10)设置于上支架(9)上侧且定子转轴穿过右支架(6)上端与上转轴(11)连接,所述上驱圈(12)分别设置于上水车(12)左右两侧且侧边驱动齿分别与左水车(3)右侧、右水车(5)左侧下驱圈(4)侧边驱动齿相扣,所述上水车(13)设置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6)之间的上转轴(11)外侧上;
所述附体包括左支架(1)、下转轴(2)、右支架(6)、下支架(7)、上支架(9)、上转轴(11)、倒水槽(14);所述左支架(1)设置于左水车(3)、上水车(13)左侧和上端与倒水槽(14)下侧连接,以及右侧分别与上转轴(11)、下转轴(2)左端连接,所述下转轴(2)设置于左水车(3)、右水车(5)之间和左、右端分别穿过左水车(3)、右水车(5)轴承中心并分别与左支架(1)、右支架(6)下端一侧连接,所述右支架6设置于右水车(5)、上水车(13)右侧和右侧上下端分别与上支架(9)、下支架(7)左端连接,所述下支架(7)左侧与右支架(6)下端右侧连接和上侧与下发电机(8)底座连接,所述上支架(9)左侧与右支架(6)上端右侧连接和上侧与上发电机(10)底座连接,所述上转轴(11)设置于上水车(13)轴承中和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支架(1)上端右侧连接及右支架(6)上端左侧连接,所述倒水槽(14)设置于左支架(1)上端和上水车(13)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驱圈(4)包括设置于右水车(5)左侧(图中未示出)的下驱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水车(3)右侧、右水车(5)左侧所设下驱圈(4)和上水车(13)两侧所设上驱圈(12)外侧均设有驱动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轴(2)、上转轴(11)与左支架(1)下端和右支架(6)上端连接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水车(3)、右水车(5)、上水车均由一个以上外圈和外圈内侧与上下转轴外侧之间均连接有若干辐条支撑杆,以及左水车(3)、右水车(5)外圈内侧分别设有斗水槽和上水车(13)外圈内侧设有积水槽,且左水车(3)、右水车(5)外圈内侧斗水槽分别具有将水倒向上水车(13)外圈内侧积水槽的斜口,而上水车(13)外圈内侧积水槽则有将水倒向倒水槽(14)的斜口。

说明书全文

高效节能环保提

[0001]【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车,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
[0002] 【背景技术】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应与节能环保同步进行,并大倡导综合节能、降耗增效,而对被喻为生命之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利用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且随着城乡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不断发展,资源与能源水电日趋紧缺,而广布于城乡的河沟地表水流及其水能却大都白白浪费掉,人们亟待有一种切实易行的提水与发电并举的技术装置进行长期有效开发与利用小型水力资源,以加大全社会的综合能源开发面与节能力度,并长期造福人类社会。为此,本发明人经过深入观察、分析与研究,发明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
[0003]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能源紧缺和能源开发技术不足等实际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性能先进、简单易行广用、自动斗水发电、高效节能环保、安用便捷耐用、低成本高回报、综合性价比高和长远效益极为明显的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
[0004]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其特征在于,该水车包括主体、附体两个部分。
[0005] 所述主体包括左水车、下驱圈、右水车、下发电机、上发电机、上驱圈、上水车,所述左水车设置于远离右水车左侧的下转轴外侧上,所述下驱圈分别设置于左水车右侧和右水车左侧且下驱圈侧边驱动齿与上水车左右两侧上驱圈侧边驱动齿分别相扣,所述右水车设置于远离左水车右侧的下转轴外侧上,所述下发电机设置于下支架上侧且定子转轴穿过右支架下端与下转轴连接,所述上发电机设置于上支架上侧且定子转轴穿过右支架上端与上转轴连接,所述上驱圈分别设置于上水车左右两侧且侧边驱动齿分别与左水车右侧、右水车左侧下驱圈侧边驱动齿相扣,所述上水车设置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上转轴外侧上。
[0006] 所述附体包括左支架、下转轴、右支架、下支架、上支架、上转轴、倒水槽,所述左支架设置于左水车、上水车左侧和上端与倒水槽下侧连接,以及右侧分别与上转轴、下转轴左端连接,所述下转轴设置于左水车、右水车之间和左、右端分别穿过左水车、右水车轴承中心并分别与左支架、右支架下端一侧连接,所述右支架设置于右水车、上水车右侧和右侧上下端分别与上支架、下支架左端连接,所述下支架左侧与右支架下端右侧连接和上侧与下发电机底座连接,所述上支架左侧与右支架上端右侧连接和上侧与上发电机底座连接,所述上转轴设置于上水车轴承中和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支架上端右侧连接及右支架上端左侧连接,所述倒水槽设置于左支架上端和上水车左侧。
[0007] 其中所述下驱圈包括设置于右水车左侧的下驱圈(图中未示出)。
[0008] 其中所述左水车右侧、右水车左侧所设下驱圈和上水车两侧所设上驱圈外侧均设有驱动齿。
[0009] 其中所述下转轴、上转轴与左支架下端和右支架上端连接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承。
[0010] 其中所述左水车、右水车、上水车均由一个以上外圈和外圈内侧与上下转轴外侧之间均连接有若干辐条支撑杆,以及左水车、右水车外圈内侧分别设有斗水槽和上水车外圈内侧设有积水槽,且左水车、右水车外圈内侧斗水槽分别具有将水倒向上水车外圈内侧积水槽的斜口,而上水车外圈内侧积水槽则有将水倒向倒水槽的斜口。
[0011]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结构,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将现有传统与现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剔除、揉和、优化、提高与创新,设计成由主体、附体两个部分中的左水车、下驱圈、右水车、下发电机、上发电机、上驱圈、上水车、左支架、下转轴、右支架、下支架、上支架、上转轴、倒水槽等所构成的新式水车,其中左水车可与右水车同步接受水力推动并驱动上水车和驱动下发电机发电,下驱圈可与上水车左右两侧的上驱圈驱动齿相扣并推动上水车转动,右水车可与与左水车同步接受水力推动并驱动上水车和驱动下发电机发电,下发电机可接受左水车和右水车驱动进行发电,上发电机可接受上水车驱动进行发电,上驱圈可接受左水车右侧、右水车左侧下驱圈侧边驱动齿相扣与驱动,上水车可接受左水车和右水车驱转给倒水槽倒水并驱动上发电机发电,左支架可支持倒水槽和下转轴及上转轴,下转轴可支持左水车和右水车,右支架可支持下转轴和上转轴及上支架、下支架,下支架可固定下发电机,上支架可固定下发电机,上转轴可支持上水车,倒水槽可接受上水车倒水和导水。促使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城乡中小河沟的水力进行自动提水和发电,尤其对溪流水能较丰富和缺电的边远山区解决农业生产灌溉及人畜饮水困难与加工用电等问题,以及节能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加快发展与长效发展更具有深远意义、其推广使用可节能增效60%以上。因此,本发明具有设计性能先进、简单易行广用、自动斗水发电、高效节能环保、安用便捷耐用、低成本高回报、综合性价比极高等优点,其综合节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为明显。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作进一步说明。
[0013]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4]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左支架,2-下转轴,3-左水车,4-下驱圈,5-右水车,6-右支架,7-下支架,8-下发电机,9-上支架,10-上发电机,11-上转轴,12-上驱圈,13-上水车,14-倒水槽。
[0015] 【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发明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包括主体、附体两个部分。
[0016] 所述主体包括左水车3、下驱圈4、右水车5、下发电机8、上发电机10、上驱圈12、上水车13,所述左水车3设置于远离右水车5左侧的下转轴外侧上,其作用是与右水车5同步接受水力推动并驱动上水车13和驱动下发电机8发电,所述下驱圈4分别设置于左水车3右侧和右水车5左侧且下驱圈4侧边驱动齿与上水车12左右两侧上驱圈12侧边驱动齿分别相扣,其作用是与上水车13左右两侧的上驱圈12驱动齿相扣并推动上水车5转动,所述右水车5设置于远离左水车5右侧的下转轴外侧上,其作用是与左水车3同步接受水力推动并驱动上水车13和驱动下发电机8发电,所述下发电机8设置于下支架7上侧且定子转轴穿过右支架6下端与下转轴2连接,其作用是接受左水车3和右水车5驱动进行发电,所述上发电机10设置于上支架9上侧且定子转轴穿过右支架6上端与上转轴11连接,其作用是接受上水车13驱动进行发电,所述上驱圈12分别设置于上水车12左右两侧且侧边驱动齿分别与左水车3右侧、右水车5左侧下驱圈4侧边驱动齿相扣,其作用是接受左水车3右侧、右水车5左侧下驱圈4侧边驱动齿相扣与驱动,所述上水车13设置于左支架1和右支架6之间的上转轴11外侧上,其作用是接受左水车3和右水车5驱转给倒水槽14倒水并驱动上发电机10发电。
[0017] 所述附体包括左支架1、下转轴2、右支架6、下支架7、上支架9、上转轴11、倒水槽14,所述左支架1设置于左水车3、上水车13左侧和上端与倒水槽14下侧连接,以及右侧分别与上转轴11、下转轴2左端连接,其作用是支持倒水槽14和下转轴2及上转轴11,所述下转轴
2设置于左水车3、右水车5之间和左、右端分别穿过左水车3、右水车5轴承中心并分别与左支架1、右支架6下端一侧连接,其作用是支持左水车3和右水车5,所述右支架6设置于右水车5、上水车13右侧和右侧上下端分别与上支架9、下支架7左端连接,其作用是支持下转轴2和上转轴11及上支架9、下支架7,所述下支架7左侧与右支架6下端右侧连接和上侧与下发电机8底座连接,其作用是固定下发电机8,所述上支架9左侧与右支架6上端右侧连接和上侧与上发电机10底座连接,其作用是固定下发电机10,所述上转轴11设置于上水车13轴承中和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支架1上端右侧连接及右支架6上端左侧连接,其作用是支持上水车
13,所述倒水槽14设置于左支架1上端和上水车13左侧,其作用是接受上水车13倒水和导水。
[0018] 其中所述下驱圈4包括设置于右水车5左侧的下驱圈(图中未示出)。
[0019] 其中所述左水车3右侧、右水车5左侧所设下驱圈4和上水车13两侧所设上驱圈12外侧均设有驱动齿。
[0020] 其中所述下转轴2、上转轴11与左支架1下端和右支架6上端连接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承。
[0021] 其中所述左水车3、右水车5、上水车均由一个以上外圈和外圈内侧与上下转轴外侧之间均连接有若干辐条支撑杆,以及左水车3、右水车5外圈内侧分别设有斗水槽和上水车13外圈内侧设有积水槽,且左水车3、右水车5外圈内侧斗水槽分别具有将水倒向上水车13外圈内侧积水槽的斜口,而上水车13外圈内侧积水槽则有将水倒向倒水槽14的斜口。
[0022] 工作实例:将本发明高效节能环保提水车设置于河沟流水的适当位置,流水即推动左水车3、右水车5转动并通过下转轴2同步驱动下发电机8做功发电,左水车3、右水车5在转动过程中位于左水车3右侧和位于右水车5左侧的下驱圈4即驱转位于上水车13两侧的上驱圈12并带动上水车13和上转轴11驱动上发电机10做功发电。同时,左水车3、右水车5在受水力推转时不断通过自身上的斗水槽将水不断倒入上水车13上的积水槽中,而倒水槽14则将水接住并将水导流到渠道、田地、园林、水池、厂矿、家里等用水的地方,从而达到斗水灌用与发电同步进行和进一步普及利用水利水能实现节能环保与长效发展的良好目的。
[0023]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简要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结构性能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与原则和技术范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及相似与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技术范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