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尾藻藻场及其营建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121486.9 申请日 2015-03-19 公开(公告)号 CN104782469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2
申请人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发明人 张鹏; 王铁杆; 周朝生; 陈少波; 张华伟; 黄贤克; 张立宁;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人工 马 尾藻藻场及其营建方法,人工马尾藻藻场由硬质附着基构成,硬质附着基两端开设用于固定的孔洞,将马尾藻苗绳缠绕在该硬质附着基上,并用扎带绑牢固定;人工马尾藻场 位置 选择在硬底质潮间带的小潮低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并在该位置的岩礁上开孔,后将所述硬质附着基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开孔上,速冻 水 泥浇筑于所述膨胀螺丝上,并使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与岩礁相对面留有空隙,其间的马尾藻苗与 海水 和空气能够充分 接触 。本 发明人 工马尾藻藻场的推广范围大,成本低;人工藻场内马尾藻的固着生长状况好,培育工作,后续评估工作等劳动强度较低;马尾藻硬质附着基重量适中、操作灵活,马尾藻存活率高,固着 力 强,易于检测和管理。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尾藻藻场的营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构建矩形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所述马尾藻硬质附着基由泥、石子、筋浇筑而成;所述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两端开设用于固定的孔洞;将新浇筑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放置于加入3ppm浓度盐酸海水中浸泡,每3天跟换一次海水,中和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中的性物质;
B)选取培养1年以上假根发达的马尾藻人工苗种,首先将其假根处夹在聚乙烯绳上;
然后将苗绳缠绕到处理好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上,并用扎带绑牢固定;在育苗池流水条件下培育4-6个月,促进苗种假根的再生和固着牢度;
C)选取硬底质潮间带的小潮低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位置作为人工马尾藻场营建的地点,在岩礁上开孔,然后用膨胀螺丝将矩形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固定于所选的位置上,并用速冻水泥浇筑于膨胀螺丝上,并使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与岩礁相对面留有空隙,其间的马尾藻苗与海水和空气能够充分接触
D)按照步骤C)的操作,多个马尾藻硬质附着基成片的固定在硬底质潮间带的小潮低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位置上。
2.一种人工马尾藻藻场,其特征在于:
包括矩形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所述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两端开设用于固定的孔洞,马尾藻苗绳缠绕在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上,并被扎带绑牢;
硬底质潮间带的小潮低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位置的岩礁上开孔,所述马尾藻硬质附着基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开孔上,速冻水泥浇筑于所述膨胀螺丝上,并使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与岩礁相对面留有空隙,其间的马尾藻苗与海水和空气能够充分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尾藻藻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直径为6.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尾藻藻场,其特征在于:岩礁上的开孔的孔径为12mm,深度
160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人工尾藻藻场及其营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马尾藻藻场及其营建方法,属于马尾藻人工增殖和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马尾藻是褐藻的一属。藻多大型,多年生,可区分为固着器、主干、分枝和藻叶几部分。固着器有盘状、圆锥状、假根状等。植株高大,枝叶繁茂,多生长在潮间带低潮位,成片分布。形成的海藻场中栖息生活着多种类的海洋生物,为之提供避敌、索饵、产卵的理想场所。马尾藻快速生长和巨大的生物量引起海洋工作者的关注与兴趣,被海洋生态学家列为重建藻场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的重要物种之一。而且在产养殖、食品、医药及化学工业等行业中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0003] 近年来,马尾藻做为海参、鲍鱼的天然饵料需求量巨大,由于马尾藻人工育苗养殖的相对滞后,野生马尾藻资源采集开发过度,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因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进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亟需开发一种马尾藻藻场的生态营建方法。
[0004] 现有的人工藻场的营建方式主要是采用人工藻礁(例如子母礁),这种人工藻礁一般结构规整,体积重量较大,一般设置在浅海海底,上面附着藻类,但这种人工藻场的营建方式受海底环境的影响较大,局限性较强,成本偏高,不适合大范围的人工马尾藻藻场的培育,而且,这种埋入浅海海底的藻礁不符合大多数马尾藻的生存环境。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天然马尾藻资源开发过度,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亟需开发一种人工马尾藻藻场的生态营建方法。
[0006]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人工马尾藻藻场的营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A)构建矩形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所述马尾藻硬质附着基由水泥、石子、筋浇筑而成;所述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两端开设用于固定的孔洞;将新浇筑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放置于加入3ppm浓度盐酸海水中浸泡,每3天跟换一次海水,中和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中的性物质;
[0009] B)选取培养1年以上假根发达的马尾藻人工苗种,首先将其假根处夹在聚乙烯绳上;然后将苗绳缠绕到处理好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上,并用扎带绑牢;在育苗池流水条件下培育4-6个月,促进苗种假根的再生和固着牢度;
[0010] C)选取硬底质潮间带的小潮低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位置作为人工马尾藻场营建的地点,在岩礁上开孔,然后用膨胀螺丝将矩形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固定于所选的位置上,并用速冻水泥浇筑于膨胀螺丝上,并使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与岩礁相对面留有空隙,其间的马尾藻苗与海水和空气能够充分接触
[0011] D)按照步骤C)的操作,多个马尾藻硬质附着基成片的固定在硬底质潮间带的小潮低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位置上。
[0012] 一种人工马尾藻藻场,包括矩形的马尾藻硬质附着基,所述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两端开设用于固定的孔洞,马尾藻苗绳缠绕在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上,并被扎带绑牢;硬底质潮间带的小潮低潮线与大潮低潮线之间的位置的岩礁上开孔,所述马尾藻硬质附着基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开孔上,速冻水泥浇筑于所述膨胀螺丝上,并使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与岩礁相对面留有空隙,其间的马尾藻苗与海水和空气能够充分接触。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直径为6.5mm。
[0014] 进一步的,岩礁上的开孔的孔径为12mm,深度160mm。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1)马尾藻培育范围大,成本低。
[0017] 2)马尾藻培育效果好,培育工作,后续监测工作等劳动强度较低。
[0018] 3)马尾藻生长环境佳,繁殖迅速。
[0019] 4)马尾藻硬质附着基重量适中、操作灵活、方便操作,马尾藻存活率高,固着强,易于检测和管理。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长条形马尾藻硬质附着基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正方形马尾藻硬质附着基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马尾藻附着基固定在硬底质潮间带上具体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针对马尾藻资源和藻场的不断破坏和衰退,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马尾藻藻场的生态营建方法,利用速冻水泥、膨胀螺丝为固着手段,将人工马尾藻附着基固着在自然马尾藻生长的潮间带低潮位,构建潮间带人工马尾藻藻场。用于构建藻场的附着基重量适中、操作灵活、方便操作,用硬质附着基营建的人工马尾藻场,马尾藻存活率高,固着力强,易于检测和管理。
[0025]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6] 1、人工藻礁的设计与处理
[0027] 为了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马尾藻礁的固定和移植,将人工藻礁做如下设计:
[0028] (1)长条形马尾藻硬质附着基,如图1所示。
[0029] 长条形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主要由水泥、石子、(水:水泥:石子=1:2:2)和钢筋(直径6.5mm螺纹钢)等浇筑而成。硬质附着基外形为长条形,尺寸为长60cm、宽15cm、厚5cm,两端开直径12mm的孔洞。
[0030] (2)正方形马尾藻硬质附着基外观,如图2所示。
[0031] 正方形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主要由水泥、石子、(水:水泥:石子=1:2:2)和钢筋(直径6.5mm螺纹钢)等浇筑而成。硬质附着基外形为正方形,尺寸为边长20cm、厚5cm,两端开直径12mm的孔洞。
[0032] 2、人工藻礁的处理。
[0033] 将新浇筑的藻礁放置于加入盐酸(3ppm)的海水中浸泡,每3天跟换一次海水,中和藻礁中的碱性物质。
[0034] 3、马尾藻的选择与固着。
[0035] 选取色泽鲜活、假根发达、培养1年以上的马尾藻人工苗种,首先将其夹在直径5mm的聚乙烯绳上;然后将苗绳缠绕到处理好的水泥固着基上,并用扎带、细绳等绑牢;在育苗池流水条件下培育4个月以上,促进苗种假根的再生和固着牢度。
[0036] 4、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位置的的选择,如图3所示。
[0037] 选取适合马尾藻自然生长的硬质潮间带的低潮位作为附着基的位置,选取适合操作的位置,利用直径12mm冲击钻在岩礁上开孔,开孔深度160mm,然后用膨胀螺丝将长条形或正方形固着基固定于所选的位置上,并用速冻水泥浇筑于膨胀螺丝上,增加固着强度和牢度,并使马尾藻硬质附着基与岩礁相对面留有空隙,其间的马尾藻苗与海水和空气能够充分接触。
[0038] 5、效果评估与管理
[0039] 马尾藻人工藻礁固着基固定后,应当随机抽样记录马尾藻的数量、大小等基本数据,每隔15天观测一次,对藻场营建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对固着不牢、松动的藻礁进行修护和补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