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盐缓释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申请号 CN201310603365.9 申请日 2013-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4642216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7
申请人 山东大学(威海); 发明人 葛长字; 王海青; 曲春风; 刘旭; 梁振林;
摘要 本 发明 所属增、养殖生态学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人工鱼礁体中缓慢释放营养盐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采用 混凝土 预制柱状人工鱼礁礁体,并在其上预留圆柱状洞穴,洞穴呈网格状均匀分布;在礁体干透后,将营养盐置于洞穴中,并以 棉 花塞紧,以 水 泥封口;待封口的 水泥 干透后,择机将人工鱼礁礁体投放到人工鱼礁区。本发明能够提高人工鱼礁区营养盐的浓度水平,显著促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藻类的附着与增殖,从而有利于形成人工鱼礁区的海底森林,满足底播增殖海珍品的生态需求,有利于海珍品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权利要求

1.一种营养盐缓释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营养盐缓释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用混凝土预制柱状人工鱼礁礁体,其规格为1.4m ×0.5m×0.4m;
(2)在预制(1)中人工鱼礁礁体的过程中,在其0.5m×0.4m的面上预留40个圆柱状洞穴,洞穴呈网格状均匀分布,每个洞穴的开口直径4-5cm,深15-20cm;
(3)在(1)和(2)中的人工鱼礁礁体干透后,将10-20g的营养盐置于(2)中的洞穴中,并以花塞紧,棉花团离礁体表面的距离为0.5-1.0cm;
(4)用泥将(3)中的装有营养盐和棉花的洞穴封口;
(5)待(4)中的用于封口的水泥干透后,择机将人工鱼礁投放到人工鱼礁区。

说明书全文

一种营养盐缓释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所属增、养殖生态学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人工鱼礁礁体中缓慢释放营养盐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人工鱼礁区营养盐浓度平,显著促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藻类的附着与增殖,从而有利于形成人工鱼礁区的海底森林,满足底播增殖海珍品的生态需求,有利于海珍品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背景技术

[0002] 1、底栖大型藻类对营养盐的需求营养盐是底栖大型藻类生长所必需的,通常必需元素(氮和磷等)在大型海藻内的浓度大于海水中的浓度,海藻对这些必需元素的吸收甚至超过海藻本身的需要量;如果营养盐的浓度很低或是营养盐的供应速度低于海藻的吸收速度,藻类将处于营养盐限制。
[0003] 2、大型藻类养殖中的施肥技术大型藻类的养殖过程中的施肥特点是需要速效肥料且不断投给肥料。常用的施肥方法包括泼肥、大型藻类浸肥、苗绳浸肥、陶罐施肥和挂袋施肥等,施用的肥料以氮肥和磷肥为主。
[0004] 3、海藻床海藻群落的制约因子自然海域中,营养盐浓度及其构成是海藻床中海藻群落的重要制约因子之一。
[0005] 4、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规律分子扩散是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迁移扩散的重要动之一,营养盐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可以用Fick定律描述。
[0006] 本发明能够提高人工鱼礁区营养盐的浓度水平,显著促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藻类的附着与增殖,从而有利于形成人工鱼礁区的海底森林,满足底播增殖海珍品的生态需求,有利于海珍品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属增、养殖生态学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人工鱼礁礁体中缓慢释放营养盐的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人工鱼礁区营养盐浓度水平,显著促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藻类的附着与增殖,从而有利于形成人工鱼礁区的海底森林,满足底播增殖海珍品的生态需求,有利于海珍品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0008] 1、一种营养盐缓释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特征在于营养盐缓释人工鱼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用混凝土预制柱状人工鱼礁礁体,其规格为1.4m ×0.5m×0.4m;
(2)在预制(1)中人工鱼礁礁体的过程中,在其0.5m×0.4m的面上预留40个圆柱状洞穴,洞穴呈网格状均匀分布,每个洞穴的开口直径4-5cm,深15-20cm;
(3)在(1)和(2)中的人工鱼礁礁体干透后,将10-20g的营养盐置于(2)中的洞穴中,并以花塞紧,棉花团离礁体表面的距离为0.5-1.0cm;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