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暗挖隧道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195926.X 申请日 2016-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5863646A 公开(公告)日 2016-08-17
申请人 中煤特殊凿井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曹化春; 魏延平; 王宗金; 魏红兵; 郭圣旵; 张景钰; 荣怀宇; 郝雷; 王明思; 亓燕秋; 李公生; 高梅; 牛磊; 张绍峰; 王先锋; 辛青连;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大断面暗挖隧道 钢 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待挖设隧道两端的地面开设工作井,工作井的深度与隧道的深度平齐;利用顶管机在待挖设隧道轮廓周边布设多个顶管,多个顶管的截面围合构成待钻设的隧道截面轮廓,顶管的长度方向与隧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在顶管内布设冻结管,将冻结管沿着顶管的长度方向通入,冻结管的两端分别与 制冷设备 的冷媒出口及冷媒入口连通,在顶管内注入 混凝土 ,待混凝土 凝固 后,启动制冷设备,实施对顶管的冻结操作,开挖隧道;冻结管与制冷设备连通后,能够快速实施对顶管外侧的岩土体进行冻结操作。冻结不仅能够加强顶管的 支撑 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对顶管之间的岩土体进行封 水 ,从而确保长度较长、截面较大的暗挖隧道施工的绝对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断面暗挖隧道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0)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待挖设隧道(10)两端的地面开设工作井(11),工作井(11)的深度与隧道(10)的深度平齐;
b)、利用顶管机在待挖设隧道轮廓周边布设多个顶管(12),多个顶管(12)的截面围合构成待钻设的隧道(10)截面轮廓,顶管(12)的长度方向与隧道(10)的长度方向平行;
c)、在顶管(12)内布设冻结管(20),将冻结管(20)沿着顶管(12)的长度方向通入,冻结管(20)的两端分别与制冷设备的冷媒出口及冷媒入口连通;
d)、在顶管(12)内注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启动制冷设备,实施对顶管(12)的冻结操作;
e)、开挖隧道(10),设备由隧道(10)一端所在的工作井(11)放下,利用设备实施对冻结管(20)冻结的区域进行挖掘操作,设备并由隧道(10)另一端所在工作井(11)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冻结管(20)沿着顶管(12)的长度方向布设有多段,每一段的冻结管(20)的两端分别与制冷设备的冷媒出口及冷媒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在向顶管(12)内通入冻结管(20)的同时,还通入限位管(30),所述限位管(30)的长度方向沿着顶管(12)的长度方向布设,限位管(30)与换热单元的媒介出口及媒介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相邻的顶管(12)内布设的冻结管(20)形状各异,位于其中一个顶管(12)内布设的冻结管(2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另一个顶管(12)内布设的冻结管(20)的截面形状为三形,该三角形的冻结管(20)的一侧面与顶管(12)内壁贴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在对顶管(12)实施注浆操作时,对所在冻结管(20)截面为圆形所在的顶管(12)进行注浆操作,对冻结管(20)截面为三角形所在的顶管(12)不进行注浆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向隧道(10)开挖时,隧道(10)的洞口由上至下分为A区、B区、C区、D区、E区5个台阶,该5个区域由上至下分区挖设,并利用支护架对洞口进行支护,利用运输设备运出隧道(10)洞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管(30)位于A区外轮廓所在的顶管(12)内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三角形的冻结管(20)为折板状钢板构成,折板状钢板的长度方向沿着顶管(12)的长度方向布置,折板状的钢板的两侧变与顶管(12)内壁焊接固定,折板状钢板与顶管(12)内壁围合的管状区域构成冻结管(20)管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3段冻结管(20),所述3段冻结管(20)两端分别与冷媒进液主管(40)的管口及冷媒出液主管(50)的管口连通,冷媒进液主管(40)及冷媒出液主管(50)与冻结管(20)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隧道(10)施工完成并停止冻结后,在制冷设备连接的盐箱内设盐水加热器,对低温盐水进行加热,并利用热盐水循环对冻结管(20)进行解冻,盐水温度宜控制在50~70℃。

说明书全文

大断面暗挖隧道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暗挖隧道由于在地面以下进行,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为避免隧道塌陷,确保施工的安全,一般使用顶管施工法,所谓的顶管施工法为:在隧道的两端的地面上开设两工作井,利用顶管机沿着待挖设隧道轮廓周边设置顶管,所述顶管为无缝钢管具有较高的强度,顶管的长度方向与隧道的长度方向平行,多个顶管就形成了钢管幕,顶管与顶管之间间距设置,因此能够实施对待挖设隧道的周边岩土体形成有效的支撑,确保隧道的施工的安全。然而当面临断面尺寸较大且长度较长的隧道施工时,仅仅采用顶管施工,地下很容易从顶管之间的间隙进入隧道内,无法确保隧道施工的绝对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针对长度较长、截面较大暗挖隧道的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确保隧道挖掘施工的绝对安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所述隧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 a)、在待挖设隧道两端的地面开设工作井,工作井的深度与隧道的深度平齐;
[0006] b)、利用顶管机在待挖设隧道轮廓周边布设多个顶管,多个顶管的截面围合构成待钻设的隧道截面轮廓,顶管的长度方向与隧道的长度方向平行;
[0007] c)、在顶管内布设冻结管,将冻结管沿着顶管的长度方向通入,冻结管的两端分别与制冷设备的冷媒出口及冷媒入口连通;
[0008] d)、在顶管内注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启动制冷设备,实施对顶管的冻结操作;
[0009] e)、开挖隧道,设备由隧道一端所在的工作井放下,利用设备实施对冻结管冻结的区域进行挖掘操作,设备并由隧道另一端所在工作井钻出。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冻结管与制冷设备连通后,能够快速实施对顶管外侧的岩土层及地下水实施快速的冻结操作,进而避免地下水由顶管之间的间隙进入隧道之内,辅助顶管的支撑及对顶管之间的岩土层的冻结,从而防止大断面隧道暗挖时,顶管之间有水进入,造成事故,从而确保长度较长、截面较大的暗挖隧道施工的绝对安全。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隧道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隧道的截面示意图;
[0013] 图3是顶管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是顶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是三形冻结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结合图1至图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7] 一种大断面暗挖隧道钢管幕内冻结施工方法,所述隧道10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 a)、在待挖设隧道10两端的地面开设工作井11,工作井11的深度与隧道10的深度平齐;
[0019] b)、利用顶管机在待挖设隧道轮廓周边布设多个顶管12,多个顶管12的截面围合构成待钻设的隧道10截面轮廓,顶管12的长度方向与隧道10的长度方向平行;
[0020] c)、在顶管12内布设冻结管20,将冻结管20沿着顶管12的长度方向通入,冻结管(20)的两端分别与制冷设备的冷媒出口及冷媒入口连通;
[0021] d)、在顶管12内注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启动制冷设备,实施对顶管12的冻结操作;
[0022] e)、开挖隧道10,设备由隧道10一端所在的工作井11放下,利用设备实施对冻结管20冻结的区域进行挖掘操作,设备并由隧道10另一端所在工作井11钻出。
[0023] 根据待挖隧道10的地质勘探情况,在待挖隧道10的两端的地面挖设工作井11,便于设备由工作井11进入地下,利用顶管机将顶管12布置在待挖设隧道的轮廓周边,在顶管12内通入冻结管20,冻结管20沿着顶管12长度方向布设,冻结管20与制冷设备连通后,能够快速实施对顶管12外侧的岩土层及地下水实施快速的冻结操作,进而避免地下水由顶管12之间的间隙进入隧道10之内,辅助顶管12的支撑及对顶管12之间的岩土层的冻结,从而防止大断面隧道暗挖时,顶管之间有水进入,造成事故,从而确保长度较长、截面较大的暗挖隧道施工的绝对安全。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c中,冻结管20沿着顶管12的长度方向布设有多段,每一段的冻结管20的两端分别与制冷设备的冷媒出口及冷媒入口连通分段布设,每一段冻结管20分别与制冷设备的冷媒出口及入口连通,从而可实施隧道土层的分段冻结,确保长度尺寸、截面积较大的隧道的冻结操作,而且在实施对隧道挖掘操作时,可分别开启待挖设区域所在的冻结管连接的制冷设备,从而可实施对待挖设区域所在的隧道冻结,形成冻结帷幕,减少制冷设备的能耗。
[002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在向顶管12内通入冻结管20的同时,还通入限位管30,所述限位管30的长度方向沿着顶管12的长度方向布设,限位管30与换热单元的媒介出口及媒介入口连通。由于冻结管20在实施冻结操作时,岩土体内的水冻结后,会使得岩土体的体积膨胀,岩土体膨胀后,会使得地表升高,而出先开裂现象,对地表上的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利用限位管30,通入的热水或者是热盐水,能够实施对顶管12外侧的岩土体的解冻,控制岩土体的冻结程度,进而控制岩土体的体积膨胀,确保地表建筑物的安全。
[0026] 所述步骤c中,相邻的顶管12内布设的冻结管20形状各异,位于其中一个顶管12内布设的冻结管2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另一个顶管12内布设的冻结管20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冻结管20的一侧面与顶管12内壁贴合固定;
[0027] 所述步骤d中,在对顶管12实施注浆操作时,对所在冻结管20截面为圆形所在的顶管12进行注浆操作,对冻结管20截面为三角形所在的顶管12不进行注浆操作。由于隧道10的长度较长,为方便顶管20内的检修、维护,因此采用挨个注浆的方式,保留一部分不注浆的顶管12,因此,能够方便顶管12内的检修。
[0028] 顶管12内注入混凝土后,冻结管20与制冷设备连通后,能够极为快速的实施对顶管12外侧的岩土体的冻结,因此注有混凝土的顶管12主要起到对岩土体的冻结,不注入混凝土的顶管12只是起到辅助冻结的作用,利用截面为三角形的冻结管20与顶管12的内壁贴合,从而增大与顶管12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确保冻结效果,可作为对冻结主管的辅助。
[0029] 所述步骤d中,向隧道10开挖时,隧道10的洞口由上至下分为A区、B区、C区、D区、E区5个台阶,该5个区域由上至下分区挖设,并利用支护架对洞口进行支护,利用运输设备运出隧道10洞口。在未开挖前,开启填顶管12内的圆形冻结管20所在的回路,冻结70天后,再开启三角形冻结管20冻结20天,通过检测冻结帷幕厚度到达设计要求之后开始开挖,开挖断面分5台阶10步方式(前期采用5台阶15步,后期根据监测视情况调整为5台阶10步),每台阶开挖循环为80cm加工字钢支护架支撑,紧跟施工初衬,二次衬砌距离初期支护面为5m,开挖导洞顺序为1至10步,每个导洞在上一个导洞完成10m后施工。待二次衬砌完成后进行施工中板及三次衬砌。待东西各开挖84m后,B、D区二衬施工完成满足封水条件后停止B区、D区冻结。在冻结过程中,当冻土帷幕厚度超过设计限值或地表冻胀监测超出允许范围时,启用限位管30限制冻土帷幕的发展。
[0030] 结合图2,A区所在的冻结岩土体对外界的影响较大,因此所述的限位管30位于A区外轮廓所在的顶管12内布设,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上实施对岩土体的体积膨胀的控制。
[0031] 进一步地,三角形的冻结管20为折板状钢板构成,折板状钢板的长度方向沿着顶管12的长度方向布置,折板状的钢板的两侧变与顶管12内壁焊接固定,折板状钢板与顶管12内壁围合的管状区域构成冻结管20管腔。采用三角形截面的冻结管20可最大程度上增大与顶管12内壁的换热面积,而且利用角钢板直接与顶管12内壁进行焊接即可制成冻结管20结构,施工成本较低。
[0032] 所述顶管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3段冻结管20,所述3段冻结管20两端分别与冷媒进液主管40的管口及冷媒出液主管50的管口连通,冷媒进液主管40及冷媒出液主管50与冻结管20连通的管路上均设置有21。在隧道10开挖之前,利用冷媒进液主管40及冷媒出液主管50分别与冻结管20连接,当无需冻结的区域所在的冻结管20的阀门21处在关闭的状态,则该出无需冻结,只需要在开挖前20天开启冻结操作即可,该方式能够针对长度较长且截面较大的隧道的开凿工作,
[0033] 当隧道10施工完成并停止冻结后,在制冷设备连接的盐水箱内设盐水加热器,对低温盐水进行加热,并利用热盐水循环对冻结管20进行强制解冻,盐水温度宜控制在50~70℃。考虑融沉主要为顶管12外冻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三角形冻结管20管循环热盐水和顶管12内通热水或温水进行解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