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157429.0 申请日 2016-03-21 公开(公告)号 CN105781556A 公开(公告)日 2016-07-20
申请人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永茂; 陶家顺; 李展峰;
摘要 一种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方法,包括膜袋围堰,在待开挖区域进行构造膜袋围堰,先根据预先打下的 定位 桩进行膜袋铺设;注浆加固,在已筑膜袋围堰内进行措施注浆加固;抛填碎石,在膜袋围堰区域内进行抛填碎石并夯实保证湖底日后不易被破坏,抛填顺序由岸边到湖中央;盾构掘进,是盾构下穿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流程,顺序拆除膜袋围堰,进行盾构由竖井始发掘进并穿越加固区域,根据实时勘测数据调整掘进参数完成隧道开挖。解决了传统土石围堰和软弱土层加固方法污染大、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膜袋围堰,在待开挖区域进行构造膜袋围堰(1),先根据预先打下的定位桩(5)进行膜袋铺设,以加压吹填砂料填充膜袋围筑堰体,并采取铺设土工布和止带保证围堰的抗渗效果,为后续作业提供环境,所述膜袋围堰(1)为金字塔结构布置,底宽L1顶宽L2坡度为i,所述膜袋围堰(1)一侧设有砂袋压脚(7);
(2)注浆加固,在已筑膜袋围堰(1)内进行措施注浆加固,在膜袋围堰(1)内按照设计要求,由岸边到湖中,遵循横向间距d1,纵向间距离d2依次进行注浆加固,注浆浆液采用水泥加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液,根据勘察结果和实验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确定注浆参数和工艺,注浆加固采取全断面加固,避免人为造成了开挖断面软硬不均;
(3)抛填碎石,在膜袋围堰(1)区域内进行抛填碎石并夯实保证湖底日后不易被破坏,抛填顺序由岸边到湖中央,湖底加固采用片石、
石及碎石组成,分三层抛填片石(15)、块石(14)及碎石(13),采用小型机械分层压实,加固后地层应保证原有湖床底面标高;
(4)盾构掘进,是盾构下穿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流程,顺序拆除膜袋围堰(1),进行盾构由竖井始发掘进并穿越加固区域,根据实时勘测数据调整掘进参数完成隧道开挖。

说明书全文

一种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盾构技术在城市地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盾构在穿越浅覆土城市景观湖时产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也在增多,引起了施工单位及业主单位的极大关注。同时,对此问题投入的人物力成本也在逐年增长,企业在改善施工环境的同时经济负担也在加重。目前,公知的盾构下穿湖泊所采用以土石围堰辅助注浆加固的施工方法,影响周围环境,污染河道,且效率低下,施工周期长,注浆成本高,加固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方法,解决了传统土石围堰和软弱土层加固方法污染大、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问题,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0004]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1)膜袋围堰,在待开挖区域进行构造膜袋围堰,先根据预先打下的定位桩进行膜袋铺设,以加压吹填砂料填充膜袋围筑堰体,并采取铺设土工布和止带保证围堰的抗渗效果,为后续作业提供环境,所述膜袋围堰为金字塔结构布置,底宽L1顶宽L2坡度为i,所述膜袋围堰一侧设有砂袋压脚;
(2)注浆加固,在已筑膜袋围堰内进行措施注浆加固,在膜袋围堰内按照设计要求,由岸边到湖中,遵循横向间距d1,纵向间距离d2依次进行注浆加固,注浆浆液采用水泥加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液,根据勘察结果和实验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确定注浆参数和工艺,注浆加固采取全断面加固,避免人为造成了开挖断面软硬不均;
(3)抛填碎石,在膜袋围堰区域内进行抛填碎石并夯实保证湖底日后不易被破坏,抛填顺序由岸边到湖中央,湖底加固采用片石、
石及碎石组成,分三层抛填片石、块石及碎石,采用小型机械分层压实,加固后地层应保证原有湖床底面标高;
(4)盾构掘进,是盾构下穿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流程,顺序拆除膜袋围堰,进行盾构由竖井始发掘进并穿越加固区域,根据实时勘测数据调整掘进参数完成隧道开挖。
[0005]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06] 本施工方法采用膜袋围堰,减少了人力投入,对环境影响小,综合加固措施显著提高加固效果,从而保证盾构掘进的稳定和安全,以动态反馈和参数优化为前提的盾构掘进施工效率提高明显,为企业带来了诸多有形或无形效益。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08] 图1 为总体施工示意图;图2 为总体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3 为膜袋围堰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 为膜袋围堰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 为膜袋围堰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6 为注浆加固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 为抛填碎石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 为抛填碎石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9 为抛填碎石施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本方法包括: (1)膜袋围堰,在待开挖区域进行构造膜袋围堰1,先根据预先打下的定位桩5进行膜袋铺设,以加压吹填砂料填充膜袋围筑堰体,并采取铺设土工布和止水带保证围堰的抗渗效果,为后续作业提供环境,所述膜袋围堰1为金字塔结构布置,底宽L1顶宽L2坡度为i,所述膜袋围堰1一侧设有砂袋压脚7;
(2)注浆加固,在已筑膜袋围堰1内进行措施注浆加固,在膜袋围堰1内按照设计要求,由岸边到湖中,遵循横向间距d1,纵向间距离d2依次进行注浆加固,注浆浆液采用水泥加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液,根据勘察结果和实验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确定注浆参数和工艺,注浆加固采取全断面加固,避免人为造成了开挖断面软硬不均;
(3)抛填碎石,在膜袋围堰1区域内进行抛填碎石并夯实保证湖底日后不易被破坏,抛填顺序由岸边到湖中央,湖底加固采用片石、
块石及碎石组成,分三层抛填片石15、块石14及碎石13,采用小型机械分层压实,加固后地层应保证原有湖床底面标高;
(4)盾构掘进,是盾构下穿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流程,顺序拆除膜袋围堰1,进行盾构由竖井始发掘进并穿越加固区域,根据实时勘测数据调整掘进参数完成隧道开挖。
实施例
[0010] 本施工方法,采用了膜袋围堰、注浆加固、抛填碎石和掘进参数优化等措施。
[0011] 膜袋围堰是以膜袋代替土石进行围堰,具有成型快速、防渗功能更佳、污染小等优点。
[0012] 注浆加固是采用不断优化参数后的注浆加固,加固参数根据具体穿越土层和进度来确定。
[0013] 抛填碎石是在完成注浆加固后对湖底二次加固,保证日后清淤不会削减盾构隧道顶层覆土。
[0014] 掘进参数优化是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反馈对掘进参数不断优化,从而完成盾构隧道开挖。
[0015] 如图1所示,完成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主要分四步: 膜袋围堰1;注浆加固2;抛填碎石3;盾构掘进4。如图2所示,是完成盾构下穿浅覆土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流程。
[0016] 如图3所示,是在待开挖区域进行构造膜袋围堰1,先根据预先打下的定位桩5沿河堤6进行膜袋铺设,以加压吹填砂料填充膜袋围筑堰体,并采取铺设土工布和止水带保证围堰的抗渗效果,为后续作业提供环境。如图4所示,是膜袋围堰1的断面结构,包括止水土工布8、砂袋压脚7,按照金字塔结构布置,底宽L1顶宽L2坡度为i。如图5所示,是构筑膜袋围堰的施工流程。
[0017] 如图6所示,是在已筑围堰内进行注浆加固2,在围堰内按照设计要求,由河堤6到湖中,遵循注浆孔10横向间距d1,纵向间距离d2依次进行注浆加固2。注浆浆液采用水泥加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液,根据勘察结果和实验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确定注浆参数和工艺。如图1所示,注浆加固采取全断面加固,避免人为造成了开挖断面软硬不均。
[0018] 如图7所示,是在围堰区域内进行抛填碎石3并夯实保证湖底日后不易被破坏,抛填顺序由岸边到湖中央,湖底加固采用片石、块石及碎石组成,如图8所示,分三层抛填片石15、块石14及碎石13,采用小型机械分层压实,加固后地层应保证原有湖床底面标高,如图9所示,是抛填碎石主要施工流程。
[0019] 如图2所示,是盾构下穿城市景观湖的施工流程,顺序拆除围堰,进行盾构掘进4,盾构由竖井始发掘进并穿越加固区域,根据实时勘测数据调整掘进参数完成隧道开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