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油管集散架底座的装置

申请号 CN201710663808.1 申请日 2017-08-06 公开(公告)号 CN107201881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6
申请人 东营胜兴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军; 王天正; 李汝强; 于法珍; 刘子斌; 柴凯凯; 陈复超; 任旭明;
摘要 一种折叠油管集散架底座的装置,包括前横梁、固定底座、前立架、前活页、折叠底座、后横梁、后活页、后立架、固定滚轮、卷绳、动 力 机、卷绳筒、前滚轮架、前随动轮、前变向轮、前底变向轮、后固定滚轮、后底变向轮、后变向轮、后随动轮、后滚轮架,动力机带动卷绳筒旋转时卷收卷绳,使卷绳在卷绳筒外的长度变短,将折叠底座折叠成竖直状态,卷绳从卷绳筒上引出后按顺序绕向前固定滚轮、前随动轮、前固定滚轮、前变向轮、前底变向轮、后底变向轮、后变向轮、后固定滚轮、后随动轮、后固定滚轮,可以单动力机将折叠底座折叠成竖直状态,能顺利折叠油管集散架底座,折叠简单,工作效率高,工作可靠,不影响修井作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油管集散架底座的装置,包括前横梁(1)、固定底座(4)、前立架(6)、前活页(8-1)、折叠底座(9)、后横梁(15)、后活页(8-2)、后立架(20),固定底座(4)、折叠底座(9)由前活页(8-1)、后活页(8-2)铰链式连接,使折叠底座(9)可以绕前活页(8-1)、后活页(8-2)上的销轴旋转,在固定底座(4)的前侧安装前立架(6),前立架(6)上安装前横梁(1),在固定底座(4)的后侧安装后立架(20),后立架(20)上安装后横梁(15),其特征是:还包括前固定滚轮(2)、卷绳(3)、动机(5)、卷绳筒(7)、前滚轮架(10)、前随动轮(11)、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后固定滚轮(14)、后底变向轮(16)、后变向轮(17)、后随动轮(18)、后滚轮架(19),前固定滚轮(2)安装在前横梁(1)的右侧,后固定滚轮(14)安装在后横梁(15)上,动力机(5)安装在前立架(6)上,卷绳筒(7)与动力机(5)连接,动力机(5)的输出轴旋转时能带动卷绳筒(7)旋转,前滚轮架(10)安装在折叠底座(9)的前右侧上,前滚轮架(10)上安装前随动轮(11)、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安装在折叠底座(9)的右侧边的前端,前变向轮(12)与前底变向轮(13)相对,后滚轮架(19)安装在折叠底座(9)的后右侧角上,后滚轮架(19)上安装后变向轮(17)、后随动轮(18),后底变向轮(16)安装在折叠底座(9)的右侧边的后端,后变向轮(17)与后底变向轮(16)相对,前滚轮架(10)、前随动轮(11)、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与后滚轮架(19)、后随动轮(18)、后变向轮(17)、后底变向轮(16)在折叠底座(9)上对称安装,卷绳(3)从卷绳筒(7)上引出后按顺序绕向前固定滚轮(2)、前随动轮(11)、前固定滚轮(2)、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后底变向轮(16)、后变向轮(17)、后固定滚轮(14)、后随动轮(18)、后固定滚轮(14),再从后固定滚轮(14)引出后尾端固定在后立架(20)上,动力机(5)带动卷绳筒(7)旋转时卷收卷绳(3),使卷绳(3)在卷绳筒(7)外的长度变短,将折叠底座(9)折叠成竖直状态。

说明书全文

一种折叠油管集散架底座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油井修井作业用的地面设备,是油水井自动化作业用的油管集散架上的配套装置,具体是一种折叠油管集散架底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油田的油水井里需要下入数千米油管,这数千米油管是由约9.5m长的数百根油管连接而成,这数百根油管由作业机一根一根下入油水井里。因此,要在井场堆放数百根油管。为了减轻修井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油田研制了自动化作业系统,这种自动化作业系统里有油管集散架底座,在井场上,数百根油管就堆放在油管集散架底座上,为了能容纳数百根油管,油管集散架底座就得有一定的宽度,这个宽度超过了运输车辆允许的宽度,所以,技术人员又研制了可折叠的油管集散架底座。使用时可折叠的油管集散架底座打开,满足堆放数百根油管的要求,搬运时将可折叠的油管集散架底座折叠起来,宽度变窄,可以吊装到运输车辆上经公路搬运到另外井场上。由于可折叠的油管集散架底座被折叠部分的外形大,重量大,必需用机械设备才能实现折叠。现有的机械折叠设备由两套组成,一套安装在可折叠的油管集散架的一端,一套安装在可折叠的油管集散架的另一端,在折叠可折叠的油管集散架底座时,同时开动两套设备进行折叠,但由于两套设备的差异性,使其折叠时不能保证一致性,造成折叠困难,故障多,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修井作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折叠油管集散架底座的装置,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顺利折叠油管集散架的底座,保证修井作业顺利进行。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前横梁、固定底座、前立架、前活页、折叠底座、后横梁、后活页、后立架,固定底座、折叠底座由前活页、后活页铰链式连接,使折叠底座可以绕前活页、后活页上的销轴旋转,在固定底座的前侧安装前立架,前立架上安装前横梁,在固定底座的后侧安装后立架,后立架上安装后横梁,还包括前固定滚轮、卷绳、动机、卷绳筒、前滚轮架、前随动轮、前变向轮、前底变向轮、后固定滚轮、后底变向轮、后变向轮、后随动轮、后滚轮架,前固定滚轮安装在前横梁的右侧,后固定滚轮安装在后横梁上,动力机安装在前立架上,卷绳筒与动力机连接,动力机的输出轴旋转时能带动卷绳筒旋转,前滚轮架安装在折叠底座的前右侧上,前滚轮架上安装前随动轮、前变向轮,前底变向轮安装在折叠底座的右侧边的前端,前变向轮与前底变向轮相对,后滚轮架安装在折叠底座的后右侧角上,后滚轮架上安装后变向轮、后随动轮,后底变向轮安装在折叠底座的右侧边的后端,后变向轮与后底变向轮相对,前滚轮架、前随动轮、前变向轮、前底变向轮与后滚轮架、后随动轮、后变向轮、后底变向轮在折叠底座上对称安装,卷绳从卷绳筒上引出后按顺序绕向前固定滚轮、前随动轮、前固定滚轮、前变向轮、前底变向轮、后底变向轮、后变向轮、后固定滚轮、后随动轮、后固定滚轮,再从后固定滚轮引出后尾端固定在后立架上,动力机带动卷绳筒旋转时卷收卷绳,使卷绳在卷绳筒外的长度变短,将折叠底座折叠成竖直状态。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动力机带动卷绳筒旋转时卷收卷绳,使卷绳在卷绳筒外的长度变短,将折叠底座折叠成竖直状态,因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可以单动力机将折叠底座折叠成竖直状态,不存在现有技术由两套设备同时工作产生的不同步的问题,能顺利折叠油管集散架底座,折叠简单,工作效率高,工作可靠,不影响修井作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07]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0008] 图3是图1、2中件4、8-1、9、8-2组装成一体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0] 由图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前横梁1、固定底座4、前立架6、前活页8-1、折叠底座9、后横梁15、后活页8-2、后立架20,固定底座4、折叠底座9由前活页8-1、后活页8-2铰链式连接,使折叠底座9可以绕前活页8-1、后活页8-2上的销轴旋转,在固定底座4的前侧安装前立架6,前立架6上安装前横梁1,在固定底座4的后侧安装后立架20,后立架20上安装后横梁15,还包括前固定滚轮2、卷绳3、动力机5、卷绳筒7、前滚轮架10、前随动轮11、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后固定滚轮14、后底变向轮16、后变向轮17、后随动轮18、后滚轮架19,前固定滚轮2安装在前横梁1的右侧,后固定滚轮14安装在后横梁15上,动力机5安装在前立架
6上,卷绳筒7与动力机5连接,动力机5的输出轴旋转时能带动卷绳筒7旋转,前滚轮架10安装在折叠底座9的前右侧角上,前滚轮架10上安装前随动轮11、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安装在折叠底座9的右侧边的前端,前变向轮12与前底变向轮13相对,后滚轮架19安装在折叠底座9的后右侧角上,后滚轮架19上安装后变向轮17、后随动轮18,后底变向轮16安装在折叠底座9的右侧边的后端,后变向轮17与后底变向轮16相对,前滚轮架10、前随动轮11、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与后滚轮架19、后随动轮18、后变向轮17、后底变向轮16在折叠底座9上对称安装,卷绳3从卷绳筒7上引出后按顺序绕向前固定滚轮2、前随动轮11、前固定滚轮2、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后底变向轮16、后变向轮17、后固定滚轮14、后随动轮18、后固定滚轮14,再从后固定滚轮14引出后尾端固定在后立架20上(也可固定在后横梁15上),动力机5带动卷绳筒7旋转时卷收卷绳3,使卷绳3在卷绳筒7外的长度变短,将折叠底座
9折叠成竖直状态。
[0011] 固定滚轮2、后固定滚轮14各有两段滚筒,卷绳3在其上绕制两次不会干涉,本发明设计的前随动轮11、后随动轮18如支滑轮一样省力。如省略前随动轮11、后随动轮18也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但动力机5的功率要增加。
[0012] 图3中,A侧为固定底座4的前侧,B侧为固定底座4的后侧,C处为前右侧角,D处为右侧边的前端,E处为后右侧角,F处为右侧边的后端。
[0013] 图2与图1的方向相反,是投影关系的问题,实际上前滚轮架10、前随动轮11、前变向轮12、前底变向轮13和后底变向轮16、后变向轮17、后随动轮18、后滚轮架19在同一侧。
[0014] 在实施例中,固定底座4与折叠底座铰链式连接的活页不只是前活页8-1、后活页8-2,中间还有数个活页,以使连接更可靠,如图3所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