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

申请号 CN201310455684.X 申请日 2013-09-30 公开(公告)号 CN104514497A 公开(公告)日 2015-04-15
申请人 扬州市油田金达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顾业成; 仲冠宇;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自动防斜纠斜 钻铤 。包括钻铤体,所述钻铤体下端内 焊接 有 支撑 座,支撑座内设有轴向通孔,支撑座上方设有纠斜重 力 棒位于钻铤体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在钻铤体的内部增设纠斜重力棒,能够有效对 钻头 进行防斜纠斜。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其特征在于,包括钻铤体,所述钻铤体下端内焊接支撑座,支撑座内设有轴向通孔,支撑座上方设有纠斜重棒位于钻铤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斜重力棒下端面为球面,所述球面直径大于支撑座的通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端圆周面与钻铤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支撑座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侧孔与通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斜重力棒的外表面为竹节结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属于钻井井下钻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钻铤处在钻柱的最下部,是下部钻具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重刚度。钻铤在钻井过程中主要起以下方面,一是给钻头施加钻压;二是保证压缩条件下的必要强度;三是减轻钻头的振动、摆动和跳动,使钻头工作平稳;四是控制井斜。钻井过程中影响井斜的因素很多,且井斜给钻井、完井等作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并造成巨大损失。防斜打直技术是石油钻井一项关键技术。针对钻井中多次出现井斜问题,国内使用较多的除钟摆钻具和满眼钻具防斜纠斜技术外,发展了偏轴钻具、螺杆钻具配合PDC钻头防斜纠斜技术等,近年来又扩大了VDS、SDD、VertiTrak、PowerV等具有主动防斜能力的自动化井斜闭环控制系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于高陡构造、断层等情况下钻进时都有防斜纠斜的作用。但是以上钻头防斜纠斜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有效对钻头进行防斜纠斜的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
[0004]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钻铤体,所述钻铤体下端内焊接支撑座,支撑座内设有轴向通孔,支撑座上方设有纠斜重力棒位于钻铤体内。
[0005] 所述纠斜重力棒下端面为球面,所述球面直径大于支撑座的通孔直径。
[0006] 所述支撑座上端圆周面与钻铤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支撑座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侧孔与通孔相通。
[0007] 所述纠斜重力棒的外表面为竹节结构。
[0008]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在钻铤体的内部增设纠斜重力棒,能够有效对钻头进行防斜纠斜。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中1是钻铤体、2是支撑座、3是通孔、4是纠斜重力棒、5是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一种自动防斜纠斜钻铤,包括钻铤体1,所述钻铤体1下端内焊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内设有轴向通孔3,支撑座2上方设有纠斜重力棒4位于钻铤体1内。
[0012] 本发明所述的纠斜重力棒4下端面为球面,所述的球面直径大于支撑座2的通孔3直径。
[0013] 本发明所述的支撑座2上端圆周面与钻铤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支撑座2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侧孔5与通孔3相通。
[0014] 本发明所述的纠斜重力棒4的外表面为竹节结构。
[0015] 本发明利用纠斜重力棒4的相对于钻铤体1处于偏心状态,工作时使钻铤体1的旋转产生离心力,起到了类似于钟摆钻具的防斜作用;在已经存在一定斜度的井眼段钻进时,钻铤体1的旋转过程中纠斜重力棒4必然始终靠在钻铤体1眼较低一侧,这就给钻头施加一个指向井壁下盘的侧向力,使钻头逐渐纠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