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点眼防护器

申请号 CN201310506524.3 申请日 2013-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4564111A 公开(公告)日 2015-04-29
申请人 王之德; 发明人 王之德;
摘要 一种有效 预防 因打 风 钻而被 水 湿透衣服的风钻点眼防护器,目前,从事风钻作业时,点眼防护尚属空白,因而时常造成眯眼、弄脏弄湿衣服,冬季作业十分痛苦,该风钻点眼防护器,采用 橡胶 或聚 氨 酯材料制成的U型凹槽握柄,前端是圆形软质喇叭口;使回溅的岩浆水直接被喇叭口挡住,喇叭口前方设有两个 支点 ,以使其稳固和便于 支撑 , 手柄 处可根据工作环境需要,可安装带有U型槽与手柄相吻合的加长杆加以固定使用,以便能够用于较高施工环境而进行灵活调节,施工人员无需再登高进行操作,因此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点眼的准确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解决了风钻点眼防护措施的空白,使赤手操作成为历史,避免了近距离手持 钻杆 作业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
权利要求

1.一种钻点眼防护器,其特征是;采用橡胶或聚酯材料制成的U型凹槽握柄,前端是圆形软质喇叭口;使回溅的岩浆直接被喇叭口挡住,喇叭口前方设有两个支点,以使其稳固和便于支撑手柄处可根据工作环境需要,可安装带有U型槽与手柄相吻合的加长杆加以固定使用,以便能够用于较高施工环境而进行灵活调节。

说明书全文

钻点眼防护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涉及矿山巷道锚固支护,为便于打眼施工,提高安全系数,降低点眼、打眼施工难度,而使用的风钻点眼专用防护用具。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从事矿井风钻作业时,点眼人员都是以手持钻杆进行施工的,防护技术尚属空白;规程规定不得戴防护手套,因为有被旋转的钻杆拧伤手的危险;为避免施工产生粉尘和确保生产安全,严禁干打眼,因此,由于施工过程中人员必须近距离作业,手持钻杆即容易打滑跑偏,还容易被坠落的矸石砸伤,或被回溅的岩浆弄湿衣服、眯伤眼睛,常因顺着手臂流下而浑身衣服被水湿透,尤其冬季施工十分痛苦,如遇施工环境较高,还需进行登高作业,施工具有一定难度和诸多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风钻点眼施工人员的诸多不利因素,能够实现更加安全、清洁的进行施工,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钻点眼防护器,使点眼工作不再用手直接接触钻杆,而是通过风钻点眼防护器进行间接操作,施工时可以佩戴防护手套进行作业,使打钻点眼作业更为容易,也更为安全高效。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橡胶或聚酯材料制成的U型凹槽握柄,前端是圆形软质喇叭口;使回溅的岩浆水直接被喇叭口挡住,喇叭口前方设有两个金属支点,以使其稳固和便于支撑手柄处可根据工作环境需要,可安装带有U型槽与手柄相吻合的加长杆加以固定使用,以便能够用于较高施工环境而进行灵活调节。施工人员无需再登高进行操作,因此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点眼的准确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风钻点眼防护措施的空白,使赤手操作成为历史,避免了近距离手持钻杆作业的一系列不安全因素,使风钻点眼施工时的岩浆水不再到处飞溅而眯眼、湿衣服、弄脏设备等,安装加长杆后可减少不必要的登高作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有效避免点眼时打偏、打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施工难度,使施工人员从此告别穿着湿衣服工作、升井的痛苦,有效提高施工人员在施工时的舒适感、安全感,为施工人员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施工方式,为企业更加安全、高效、健康的生产奠定了有益的基础附图说明
[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 图1.前视图 图2.后视图 图3.左视图 图4.右视图 图5.仰视图 图6.俯视图 图7.剖视图 图8.实施图
[0008] 图中的1是圆形软质挡板 2是金属支撑点 3是手持握柄 4是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打钻人员支好钻后,点眼人员手持风钻点眼防护器手柄3,将钻杆放入U型凹槽内4,然后托起钻杆前端将金属支点放在需要打眼的位置固定2,点眼人员将风钻点眼防护器固定好后,打钻人员即可开动风钻施工,待钻头进入岩壁后,即可将风钻点眼防护器移开,打钻人员继续打钻即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