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双开

申请号 CN201610161238.1 申请日 2016-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5822187A 公开(公告)日 2016-08-03
申请人 佛山市业鹏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家悦;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特大型双开 钢 门 ,包括 门扇 和 门框 ,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与门框之间设置有上、下主铰轴组件以及驱动门扇回转的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下主铰轴组件负责径向 定心 和承担单门的全部负载,上主铰轴组件承担单门的径向作用 力 ;在门扇的下方设置有连接 支撑 下主铰轴组件的支撑墩;在上、下主铰轴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三组辅铰轴组件;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组同步工作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和同步控制装置,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与门扇之间连接有十字滑 块 联轴器 ,每个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均连接有一旋转 编码器 进行 采样 , 旋转编码器 的输出端连接同步控制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美观、大方、单门转动自如,工作平稳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特大型双开,包括门扇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与门框之间设置有上、下主铰轴组件以及驱动门扇回转的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下主铰轴组件负责径向定心和承担单门的全部负载,上主铰轴组件承担单门的径向作用,上主铰轴组件的铰轴与下主铰轴组件的铰轴的连线构成单门直回转轴线;
上主铰轴组件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一、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一、连接于铰轴一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一;下主铰轴组件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二、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二、连接于铰轴二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二;在门扇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支撑下主铰轴组件的铰轴座二的支撑墩;
在上、下主铰轴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三组辅铰轴组件;辅铰轴组件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三、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三、连接于铰轴三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三;
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组同步工作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和同步控制装置,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与门扇之间连接有十字滑联轴器,每个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均连接有一旋转编码器进行采样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端连接同步控制装置,通过同步控制装置将各个旋转编码器采样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使各个相应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同步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双开钢门,其特征在于,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与旋转编码器之间通过挠性联轴器连接,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回转轴到旋转编码器的回转轴之间设置有4:1的增速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双开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铰轴组件中的铰轴一与轴承之间,下主铰轴组件中的铰轴二与轴承之间分别采用球面自定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特大型双开钢门,其特征在于,轴承的外圈设置有套设弹性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双开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侧面设置有与铰轴连接座对应配合的定位键槽一;门框的侧面设置有与铰轴座对应配合的定位键槽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双开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侧面设置有安装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连接垫板,旋转编码器设置在连接垫板的下方,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上下端侧分别设置有固件将将其固定于垫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大型双开钢门,其特征在于,门扇安装上、下主铰轴组件以及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为箱形抗弯焊接结构,门扇的下方设置有与箱形抗弯焊接结构构成L型结构的底樑,在门扇的对位设置有拉索,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

说明书全文

特大型双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门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门重量可达到50吨的特大型双开钢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大型的双开钢门在现有技术中并不常见,因此,对于其开闭结构和门铰结构一直都是沿用传统的设计,即在门体与门框之间设定上下两个门铰,为了提高上、下门铰的同轴度,一般还会设置一根贯穿上、下门铰的转轴,通过电机牵引钢丝绳拉动门扇。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20115977.X,一种门扇的铰页及支撑装置,它包括铰页和锁定支撑两部分;锁定支撑部分安装于大型门扇的非固定端下,包括由立式矩式电动机组成的力矩驱动装置、与力矩式电动机输出轴相联接的螺杆、螺杆下端且与其螺纹配合上下运动的锁头、锁头外侧与之设有定位键导向配合的导向套、位于大型门扇开/关位置处锁头下方地面上设置的锁库组成的电动锁定支撑部分;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带动螺杆和摇动手柄之间的机械传动付组成的手动锁定支撑传动部分。该专利结构的改进点在于缩短大门的启闭时间,但它的缺点是只能用于重量在相对较轻的大门上,对于单门重量可达50吨的特大型双开钢门,无论是门体铰页的设计上还是驱动门体开闭的动力装置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为,它对门体铰页的同轴度要求非常高,稍有偏差便会使门体无法开启或关闭,甚至损坏。而且,重达50吨的大门如采用所述专利结构,仅仅凭借手动或电机驱动的方式驱动开启或关闭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这类型的特大双开钢门世界上并不多见(即使有也是打不开的),因此,如何实现顺畅、稳定的开启和关闭特大型双开钢门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值得探讨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运转稳定可靠的特大型双开钢门。
[0004]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特大型双开钢门,包括门扇和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与门框之间设置有上、下主铰轴组件以及驱动门扇回转的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下主铰轴组件负责径向定心和承担单门的全部负载,上主铰轴组件承担单门的径向作用力,上主铰轴组件的铰轴与下主铰轴组件的铰轴的连线构成单门直回转轴线;
[0005] 上主铰轴组件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一、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一、连接于铰轴一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一;下主铰轴组件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二、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二、连接于铰轴二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二;在门扇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支撑下主铰轴组件的铰轴座二的支撑墩;
[0006] 在上、下主铰轴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三组辅助铰轴组件;辅助铰轴组件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三、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三、连接于铰轴三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三;
[0007] 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三组同步工作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和同步控制装置,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与门扇之间连接有十字滑联轴器,每个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均连接有一旋转编码器进行采样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端连接同步控制装置,通过同步控制装置将各个旋转编码器采样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使各个相应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同步运行。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与旋转编码器之间通过挠性联轴器连接,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回转轴到旋转编码器的回转轴之间设置有4:1的增速装置,以提高旋转编码器的采样精度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上主铰轴组件中的铰轴一与轴承之间,下主铰轴组件中的铰轴二与轴承之间分别采用球面自定位结构,可补偿一定的相对角位移
[0010] 进一步地,辅助铰轴组件的轴承外圈套装弹性圈,既能增强单门的抗弯曲强度,又能补偿一定的轴线相对位移,使铰轴一、铰轴二以及辅铰轴组件的铰轴三始终保证单门回转轴线的正确性,保证单门始终绕着门的侧面设置的一根直轴线正确回转。
[0011] 所述门扇的侧面设置有与铰轴连接座对应配合的定位键槽一,各铰轴连接座与门扇对应的定位键槽一均经过精加工,保证其平行度的要求;门框的侧面设置有与铰轴座对应配合的定位键槽二,各铰轴座与门框对应的定位键槽二均经过精加工,保证其平行度的要求。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门框的侧面设置有安装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连接垫板,旋转编码器设置在连接垫板的下方,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上下端侧分别设置有固件将将其固定于垫板上。
[0013] 进一步地,门扇安装上、下主铰轴组件以及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为箱形抗弯焊接结构,门扇的下方设置有与箱形抗弯焊接结构构成L型结构的底樑,在门扇的对角位设置有拉索,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消除结构的蠕变。
[0014]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发明将单门的安装铰轴座上、下主铰轴组件以及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为箱形抗弯焊接结构,并与底樑构成L型结构,两对角位设置拉索,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消除结构的蠕变;单门的全部负重由下主铰轴组件承担,而且上、中、下的铰轴构成自定位系统,使门的回转不存在干涉现象,重达50吨的单门可以由一个人推动,土建基础对单门的支承仅由支撑墩负担,地板不承担任何负载,巨大的单门运转自如,工作稳定可靠。
[0016] 2、本发明在辅助铰轴组件的轴承外圈套装弹性圈,既能增强单门的抗弯曲强度,又能补偿一定的轴线相对位移,保证单门始终绕着门的侧面设置的一根直轴线正确回转。
[0017] 3、本发明为使门扇在13级飓定向吹袭下仍能正常转动开闭,每扇单门由多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驱动,这些油缸有一定的背压,通过在每个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装置一个旋转编码器进行采样,将采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很好的实现了各个驱动缸同步工作。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1、门扇 2、门框 3、上主铰轴组件 3-1、铰轴座一 3-2、铰轴一 3-3、铰轴连接座一 4、下主铰轴组件 4-1、铰轴座二 4-2、铰轴二 4-3、铰轴连接座二 5、支撑墩 6、辅铰轴组件 6-1、铰轴座二 6-2、铰轴二 6-3、铰轴连接座二 7、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 
8、十字滑块联轴器 9、旋转编码器 10、拉索 11、挠性联轴器 12、连接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0023]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特大型双开钢门,包括门扇1和门框2,门扇1由不锈钢型材和板材焊接而成。单门高23m,宽5.4m,厚0.6m,重50t,单门开闭回转范围157.5°。门的工作条件是在开、闭和回转中,都能承受13级飓风的吹袭。
[0024] 所述门扇1与门框2之间设置有上、下主铰轴组件3、4以及驱动门扇回转的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下主铰轴组件4负责径向定心和承担单门的全部负载,上主铰轴组件3承担单门的径向作用力,上主铰轴组件3的铰轴与下主铰轴组件4的铰轴的连线构成单门直回转轴线;上主铰轴组件3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一3-1、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一3-2、连接于铰轴一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一3-3;下主铰轴组件4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二4-1、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二4-2、连接于铰轴二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二4-3;在门扇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支撑下主铰轴组件的铰轴座二的支撑墩5;
[0025] 在上、下主铰轴组件之间设置有三组辅铰轴组件6;辅铰轴组件包括设置有轴承的铰轴座三6-1、活动安装于轴承上的铰轴三6-2、连接于铰轴三与门扇之间的铰轴连接座三6-3;
[0026] 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包括三组同步工作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7和同步控制装置,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7与门扇1之间连接有十字滑块联轴器8,每个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均连接有一旋转编码器9进行采样,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端连接同步控制装置,通过同步控制装置将各个旋转编码器采样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使各个相应的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同步运行。
[0027] 门扇安装上、下主铰轴组件以及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为箱形抗弯焊接结构,门扇的下方设置有与箱形抗弯焊接结构构成L型结构的底樑,在门扇的对角位设置有拉索10,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消除结构的蠕变。
[0028] 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7与旋转编码器9之间通过挠性联轴器11连接,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回转轴到旋转编码器的回转轴之间设置有4:1的增速装置,以提高旋转编码器的采样精度。所述门框的侧面设置有安装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连接垫板12,旋转编码器设置在连接垫板12的下方,螺旋液压回转驱动缸的上下端侧分别设置有紧固件将将其固定于垫板上。
[0029] 进一步地,所述上主铰轴组件中的铰轴一与轴承之间,下主铰轴组件中的铰轴二与轴承之间分别采用球面自定位结构,可补偿一定的相对角位移。轴承的外圈设置有套设弹性圈,既能增强单门的抗弯曲强度,又能补偿一定的轴线相对位移,使铰轴一、铰轴二以及辅铰轴组件的铰轴三始终保证单门回转轴线的正确性,保证单门始终绕着门的侧面设置的一根直轴线正确回转。门扇的侧面设置有与铰轴连接座对应配合的定位键槽一,各铰轴连接座与门扇对应的定位键槽一均经过精加工,保证其平行度的要求;门框的侧面设置有与铰轴座对应配合的定位键槽二,各铰轴座与门框对应的定位键槽二均经过精加工,保证其平行度的要求。
[0030] 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1、将单门的安装铰轴座上、下主铰轴组件以及多点联动同步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为箱形抗弯焊接结构,并与底樑构成L型结构,两对角位设置拉索,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消除结构的蠕变;单门的全部负重由下主铰轴组件承担,而且上、中、下的铰轴构成自定位系统,使门的回转不存在干涉现象,重达50吨的单门可以由一个人推动,土建基础对单门的支承仅由支撑墩负担,地板不承担任何负载,巨大的单门运转自如,工作稳定可靠。
[0031] 2、关键部位的整体机械加工,单门的外侧面是安装铰轴连接座的基准面,它由大型数控龙门铣床整体精加工,保证了整个侧面的平整度。每个铰轴连接座、铰轴座的安装面及配轴内孔均经过精加工,以保证其尺寸及形位精度的要求。
[0032] 3、精确的安装工艺,单门安装的准确与否也是保证回转轴线的直线度和对平面的直度要求的关键。因安装件尺寸巨大,需要精密经纬仪作为监测工具,精细调整各个铰轴座的安装定位,最终使轴线达到设计要求,实现重达50吨的单门可以由一个人推动。
[003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