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申请号 CN201310380308.9 申请日 2013-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4343814B 公开(公告)日 2017-06-16
申请人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广文; 赖俊强; 黄有信; 陈福建;
摘要 一种转动机构及其相关 电子 装置,该转动机构包含 支撑 件以及 支架 。支撑件包含有本体、 枢接 部以及支撑部。本体设置于底座,且枢接部设置在本体。支撑部包含有杆体以及导引结构。杆体的底端连接于本体,导引结构则设置在杆体的顶端。支架包含有架体、限位部、枢槽结构以及抵接部。限位部设置于架体相邻支撑件的一侧。枢槽结构设置于架体,枢接部以旋转移动方式设置在枢槽结构内。抵接部设置于架体的底端,用来抵靠并相对支撑部滑动。抵接部是于支架相对支撑件旋转时沿着导引结构滑动,使得枢接部由枢槽结构的一端移往另一相对端,且限位部抵靠本体以限制支架的转动。本 发明 可大幅节省承托电子元件载具的零件数量,并具有自动固定支架的限位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动机构,用来调整一电子元件相对一底座的位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机构包含有:一支撑件及一支架,其中:
支撑件,包含有:一本体、一枢接部及一支撑部;
本体,设置于该底座;
枢接部,设置在该本体;以及
支撑部,其包含有:一杆体、一导引结构及突出结构;
杆体,该杆体的一底端连接于该本体;
导引结构,设置在该杆体的一顶端;以及
突出结构,设置在杆体顶端的旁侧,且邻接导引结构;以及
支架,枢接于该支撑件而能相对于该支撑件转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该支架包含有:一架体、一限位部、一枢槽结构及一抵接部,其中:
架体,用来承载该电子元件;
限位部,设置于该架体相邻该支撑件的一侧;
枢槽结构,设置于该架体并与该枢接部枢转结合而使该支架转动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且该枢槽结构具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区段与一第二区段;以及抵接部,设置于该架体的一端,用来于该支撑件转动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时抵靠并相对该支撑部的该导引结构滑动;
据此,当该支架相对于该支撑件转动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枢接部位于该枢槽结构的该第一区段,而当该支架相对于该支撑件转动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枢接部移动至该枢槽结构的该第二区段,且该限位部抵靠该本体以限制该支架相对于该支撑件在一第一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另包含有与抵接部呈一预定度的一止挡部,当该支架相对于该支撑件转动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止挡部将抵靠该支撑件的该本体,以限制该支架相对该支撑件在该第一方向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枢槽结构的该第一区段以非位于同一直线方式连通该第二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枢槽结构另具有与该第一区段及该第二区段连通的一缓冲区段,且该缓冲区段位于该第一区段和该第二区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突出结构用于当该支架从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过程中能适时提供该支架的该抵接部抵靠与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另具有一第一卡槽形成在该抵接部上,该突出结构能于该支架从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过程中适时地嵌合该第一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另具有一第二卡槽,形成在该抵接部上且位于该第一卡槽的一延伸方向上,该突出结构能在该支架从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过程中适时嵌合该第一卡槽或该第二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与该突出结构分别为一弧形结构,且该导引结构的一曲率实质相异于该突出结构的一曲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抵接部在该支架从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过程中由该导引结构滑向该突出结构,以改变该枢接部相对该枢槽结构的一旋转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相对该支撑件自一第一角度旋转到一第二角度时,该枢接部于该枢槽结构的该第一区段内转动但不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相对该支撑件自该第二角度旋转到一第三角度时,该枢接部于该第一区段保持转动并移动至该第二区段。
1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含有:
一底座;以及
一转动机构,以能旋转方式设置在该底座上,该转动机构包含有:一支撑件及一支架,其中:
支撑件,包含有:一本体、一枢接部及一支撑部;
本体,安装于该底座;
枢接部,设置在该本体;以及
支撑部,其包含有:一杆体、一导引结构及一突出结构;
杆体,该杆体的一底端连接于该本体;
导引结构,设置在该杆体的一顶端;以及
突出结构,设置在杆体顶端的旁侧,且邻接导引结构;以及
支架,枢接于该支撑件而能相对于该支撑件转动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该支架包含有:一架体、一限位部、一枢槽结构及一抵接部,其中:
架体,用来承载一电子元件;
限位部,设置于该架体相邻该支撑件的一侧;
枢槽结构,设置于该架体并与枢接部枢转结合而使该支架转动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且该枢槽结构具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区段与一第二区段;以及抵接部,设置于该架体的一端,用来于该支撑件转动于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时抵靠并相对该支撑部的该导引结构滑动;
据此,当该支架相对于该支撑件转动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枢接部位于该枢槽结构的该第一区段,而当该支架相对于该支撑件转动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枢接部移动至该枢槽结构的该第二区段,且该限位部抵靠该本体以限制该支架相对于该支撑件在一第一方向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另包含有与抵接部呈一预定角度的一止挡部,当该支架相对于该支撑件转动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止挡部将抵靠该支撑件的该本体,以限制该支架相对该支撑件在该第一方向的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槽结构的该第一区段以非位于同一直线方式连通该第二区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槽结构另具有与该第一区段及该第二区段连通的一缓冲区段,且该缓冲区段位于该第一区段和该第二区段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结构用以于当该支架从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过程中能适时提供该支架的该抵接部抵靠与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另具有一第一卡槽形成在该抵接部上,该突出结构能于该支架从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过程中适时地嵌合该第一卡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另具有一第二卡槽,形成在该抵接部上且位于该第一卡槽的一延伸方向上,该突出结构能在该支架从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过程中适时嵌合该第一卡槽或该第二卡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结构与该突出结构分别为一弧形结构,且该导引结构的一曲率实质相异于该突出结构的一曲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接部在该支架从该第一位置转动至该第二位置过程中由该导引结构滑向该突出结构,以改变该枢接部相对该枢槽结构的一旋转中心。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相对该支撑件自一第一角度旋转到一第二角度时,该枢接部于该枢槽结构的该第一区段内转动但不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相对该支撑件自该第二角度旋转到一第三角度时,该枢接部于该第一区段保持转动并移动至该第二区段。

说明书全文

转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本身重量达到旋转固定功能的转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电脑主机常由金属支架来固定各种体积与重量较大的电子元件,例如硬盘驱动器光驱等存储装置。而为便利于拆装电子元件,其中一种电脑主机的电子元件是通过一旋转式开合机构安装及收纳于主机的壳体内,使用者可简易地将旋转式开合机构自壳体内旋出以拆装电子元件。然而,传统的旋转式开合机构没有限制转动的功能,当使用者将旋转式开合机构旋出壳体准备进行电子元件的拆装时,旋转式开合机构可能会突然倒下落回壳体内,如此易造成电子元件或使用者损伤。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固定旋转度的转动机构,以改善拆装电子元件的安全性,便为相关电脑机构产业的重要发展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本身重量达到旋转固定功能的转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以改善拆装电子元件的安全性。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动机构,用来调整电子元件相对底座的位置。转动机构包含有支撑件以及支架,支架枢接于支撑件而可相对于支撑件转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支撑件包含有本体、枢接部以及支撑部。本体设置于底座,且枢接部设置在本体。支撑部包含有杆体以及导引结构。杆体的一底端连接于本体,导引结构则设置在杆体的顶端。支架包含有架体、限位部、枢槽结构以及抵接部。架体用来承载电子元件。限位部设置于架体相邻支撑件的一侧。枢槽结构设置于架体,并与枢接部枢转结合而使支架得转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槽结构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抵接部设置于架体的底端,用来于支撑件转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抵靠并相对支撑部的导引结构滑动。据此,当支架相对于支撑件转动于第一位置时,枢接部位于枢槽结构的第一区段。而当支架相对于支撑件转动于第二位置时,枢接部移动至枢槽结构的第二区段,且限位部抵靠本体以限制支架相对于支撑件在第一方向转动。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有底座以及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底座上。转动机构包含有支撑件以及支架,支架枢接于支撑件而可相对于支撑件转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支撑件包含有本体、枢接部以及支撑部。本体设置于底座,且枢接部设置在本体。支撑部包含有杆体以及导引结构。该杆体的底端连接于本体,导引结构则设置在杆体的顶端。支架包含有架体、限位部、枢槽结构以及抵接部。架体用来承载电子元件。限位部设置于架体相邻支撑件的一侧。枢槽结构设置于架体,并与枢接部枢转结合而使支架得转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枢槽结构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抵接部设置于架体的底端,用来于支撑件转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抵靠并相对支撑部的导引结构滑动。据此,当支架相对于支撑件转动于第一位置时,枢接部位于枢槽结构的第一区段。而当支架相对于支撑件转动于第二位置时,枢接部移动至枢槽结构的第二区段,且限位部抵靠本体以限制支架相对于支撑件在第一方向转动。
[0006] 本发明可大幅节省承托电子元件载具的零件数量,并具有自动固定支架的限位功能。本发明的转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在旋转开合到预设角度后能够自动固定来防止翻转,藉此可有效提高操作安全及改善拆装效率,以节省工厂的作业时程。附图说明
[0007] 图1与图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
[000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示意图。
[0009]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的示意图。
[0010] 图5至图8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机构于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
[0011] 图9为图8所示的转动机构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12]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13] 10  电子装置  12  底座
[0014] 121 侧壁      14  转动机构
[0015] 16  电子元件  18  支撑件
[0016] 20  支架      22  本体
[0017] 24  枢接部    241 枢孔
[0018] 243 枢接元件  25  连接部
[0019] 26  支撑部    28  杆体
[0020] 281 底端      283 顶端
[0021] 30  导引结构  32  突出结构
[0022] 34  架体      36  限位部
[0023] 38  枢槽结构  381 第一区段
[0024] 382 第二区段  383 缓冲区段
[0025] 40  抵接部    42  止挡部
[0026] 44  第一卡槽  46  第二卡槽
[0027] A1  第一角度  A2  第二角度
[0028] A3  第三角度  D1  延伸方向
[0029] D2  第一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与图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包含有底座12以及转动机构14。底座12可用来放置电源供应器和主机板等电子单元。转动机构14可承载一个或多个拆卸式电子元件16,例如硬盘驱动器及/或光驱。转动机构14以旋转方式设置在底座12邻近一侧壁121处。如图1所示,转动机构14收入底座12,电子装置10此时为一般的使用模式。若欲拆换电子元件16,如图2所示,转动机构14可相对于该侧壁121翻出底座12,以方便使用者更换电子元件16。
[0031] 转动机构14包含有支撑件18与支架20,且支架20枢接于支撑件18上。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撑件18的示意图。支撑件18包含本体22、枢接部24以及多个支撑部26。支撑件18是通过本体22铆接固定在前述底座12的侧壁121上。枢接部24可由枢孔241和枢接元件243组成,其中枢孔241至少形成于本体22的一侧,且枢接元件243为穿设枢孔241的螺丝。支撑件18另可包含一连接部25,枢接部24和连接部25分设在本体22的两侧。连接部
25可选择性为圆形孔或槽状孔。多个支撑部26分别设置在本体22上相异枢接部24与连接部
25的另一侧,且位于枢接部24和连接部25之间。各支撑部26包含有杆体28、导引结构30以及突出结构32。杆体28的底端281连接本体22,杆体28的顶端283则设置具预设曲率及延伸长度的导引结构30。突出结构32设置在杆体28的顶端283的旁侧,且邻接导引结构30。其中导引结构30与突出结构32分别为一弧形结构,且导引结构30的曲率实质相异于突出结构32的曲率。
[0032]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20的示意图。支架20包含有架体34、限位部36、枢槽结构38、抵接部40以及止挡部42。电子元件16可安装在架体34内或侧边。限位部36设置在架体34相邻支撑件18的一侧。枢槽结构38设置在架体34靠近枢接部24的位置,且枢接部24可通过枢接元件243插入枢槽结构38内而与枢槽结构38可枢转地结合。支架20在相对枢槽结构38的位置另选择性设置轴杆(未示于图中),用以枢设在支撑件18的枢接部24,使支架20可以通过枢槽结构38及轴杆分别枢接于支撑件18的枢接部24而能相对于支撑件
18转动。抵接部40和止挡部42设置在架体34的底端并分别指向不同方向,意即抵接部40与止挡部42之间呈一预定角度,例如抵接部40与止挡部42的夹角较佳地实质可为九十度。当转动机构14相对底座12翻转到闭合模式时,如图1所示,止挡部42是抵靠支撑件18的本体
22,以限制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在第一方向D2(参阅图8)的转动。当转动机构14相对底座12翻转到开启模式时,如图2所示,抵接部40可沿着导引结构30滑动,支架20因重下落,枢接部24由枢槽结构38的其中一端移往另一相对端,意即支架20可移近支撑件18,使得限位部
36抵靠本体22以限制支架20的转动。
[0033] 详细而言,枢槽结构38可选择性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区段381、第二区段382及缓冲区段383。第一区段381以非位于同一直线方式连接第二区段382,且缓冲区段383位于第一区段381和第二区段382之间,例如第一区段381、第二区段382及缓冲区段383相连形成一L形空间,于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不用设置有缓冲区段383而使第一区段381及第二区段382相连形成一弧形空间。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翻转打开时,枢接部24的枢接元件243由第一区段381移动到第二区段382,第一区段381与第二区段382之间的高度差便实质相等于支架20因重力下落的位移量。为了提高操作转动机构14的流畅性,枢槽结构38另设计缓冲区段383来提供容许误差。如图4所示,枢槽结构38可为L型结构,因此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翻转时,会同时产生左右偏移和上下偏移的位置变动量。
[0034] 如图3与图4所示,支架20另可具有多个第一卡槽44,形成在限位部36上邻近支撑部26的位置。第一卡槽44的数量对应于支撑部26的数量。当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翻转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支撑部26的突出结构32可嵌合第一卡槽44,提供自限制来防止支架20的回转倾倒。再者,支架20还可具有多个第二卡槽46,形成在抵接部40上,且沿着第一卡槽44的延伸方向D1分别纵向排列在相应第一卡槽44的下方。支架20翻转到最大角度时,突出结构32可根据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的高度变化选择性嵌合第一卡槽44或第二卡槽46。如此一来,于支架20翻转到开启模式时,转动机构14可利用卡合动作生成而提供支架20已定位在开启模式的提示手感。
[0035] 请参阅图3、图4、及图5至图8,图5至图8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机构14于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图5对应于图1的状态,止挡部42抵靠支撑件18的本体22,使得支架20可稳定静置在闭合模式,支架20相对底座12(未示于图5中)的第一角度A1较佳可为零度,表示支架20实质平行于底座12,此时,枢接部24的枢接元件243将落入于第一区段381中,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转动而位于一第一位置。
[0036] 如图6所示,支架20自第一角度A1旋转到第二角度A2,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转动而离开第一位置;此时枢接部24的枢接元件243于枢槽结构38的第一区段381内自转但不相对枢槽结构38移动,意即枢接部24的旋转中心不变。由于突出结构32设置在杆体28的旁侧,支架20的抵接部40依序由导引结构30滑向突出结构32时,让突出结构32可顺势卡入支撑件18的第二卡槽46(参考图3及图4);且支架20的位置会因突出结构32产生偏移(即前述的位置变动量),使得枢接部24相对枢槽结构38的旋转中心可在第一区段381和第二区段382间移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角度A2较佳可设计为四十五度。
[0037] 如图7所示,支架20由第二角度A2旋转到第三角度A3,一般来说第三角度A3可设计为九十度。当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翻转到最大角度(第三角度A3)时,因为抵接部40沿着突出结构32移动,故支架20可依据突出结构32的弧形曲线产生位置变化,例如具有上下偏移或左右偏移。此时,突出结构32卡合于第二卡槽46,枢接部24的枢接元件243可在枢槽结构38内同步旋转及移动,以从第一区段381移动到缓冲区段383。最后,请参阅图8与图9,图9为图8所示的转动机构14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使用者将驱动支架20旋转的外力移动,支架20会因其自身重力下落,枢接部24的枢接元件243在枢槽结构38内的位置由缓冲区段383移动到第二区段382,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转动于一第二位置;此时限位部36因结构干涉而抵靠支撑件18的本体22,且突出结构32由第二卡槽46切换到第一卡槽44(参考图3及图4),达到限制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在第一方向D2转动的功能。
[0038] 另一方面,若要将转动机构14由开启模式切换到闭合模式,使用者可施加外力将支架20提高,解除限位部36和本体22的结构干涉限制,此时枢接部24的枢接元件243在枢槽结构38内的位置可由第二区段382移动到缓冲区段383,如图8至图7所示。接着再翻转支架20使其收入底座12内,枢接部24的枢接元件243在枢槽结构内的位置会从缓冲区段383移动到第一区段381,且止挡部42抵靠在支撑件18,如图7至图5所示,支架20相对支撑件18从图8所示的第二位置转回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转动机构14即切换回闭合模式。
[0039]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转动机构利用支撑部顶端的弧形结构来控制支架相对支撑件转动时的旋转轨迹,确保支撑件的枢接部在支架未下落时可位于枢槽结构的第一区段或缓冲区段,因此限位部不会与本体产生结构干涉使得支架可自由转动。随着抵接部由支撑部的导引结构移往突出结构,支撑部不再提供向上支撑力予支架,支架会在提取外力移除后下落,使得枢槽结构以第二区段抵靠枢接部,而限位部亦会随着支架的下落而与本体错位,让转动机构可透过限位部和本体的结构干涉来防止支架相对支撑件转动。支撑部的突出结构可在支架落下前、后分别卡合第二卡槽及第一卡槽,突出结构在两个卡槽之间移动所产生的震动可作为提示性的操作手感。本发明的转动机构的闭合方式为前述开启方式的反向操作,故此不再详加叙明。
[0040]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大幅节省承托电子元件载具的零件数量,并具有自动固定支架的限位功能。本发明的转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在旋转开合到预设角度后能够自动固定来防止翻转,藉此可有效提高操作安全及改善拆装效率,以节省工厂的作业时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