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滑动及枢转系统的闭系统

申请号 CN201280074653.3 申请日 2012-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4471169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申请人 奥格拉斯舒适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弗朗西斯科·奥纳冈萨雷斯; 泽维尔·罗扎诺埃斯库德罗; 乔治路易斯·佩雷斯法尔孔;
摘要 用于滑动-枢转 门 /面板(18及19)的 锁 闭系统由以下各者组成:被放置于所述滑动顶部轨道(21)中且由罩盖(8)、槽阵列(9)及可由顶部枢转部分(24)的突起(25)替换的与所述槽阵列(9)互补的导向反转“T”组成的所述面板(18及19)的导向机构。所述面板(18及19)的锁闭及解锁机构由以下各者组成:固定到 墙壁 的“U”形状 型材 (1)、“U”形状移动型材(4)、一对弯管形状部分(2)、把手(3)、两个 块 (5)及两个板(6),型材(1)的基底(23)的宽度略微大于所述移动型材(4)的基底(22),且使所述“U”移动型材(4)与所述型材(1)相配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其间独立的滑动-枢转/面板(18及19)系统的闭系统,其中存在基于所述第一面板或门(18)的滑动操作的锁闭及解锁机构及被放置于滑动顶部轨道(21)中的所述面板(18及19)且由以下各者组成的导向机构:
放置在所述滑动顶部轨道(21)的出口孔处的罩盖(8),所述滑动顶部轨道具有矩形形状,借助于螺钉将所述滑动顶部轨道的基底固定到型材(6)的内部,且所述罩盖为所述门(18)的部分,
被放置在所述顶部轨道(21)的底部上的槽阵列(9),所述槽从所述顶部轨道(21)的所述底部突出,且槽壁具有梯形形状,所述槽的内壁(33)并不平行,
固定于所述面板(18及19)中的导向反转“T”形状部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其间独立的滑动-枢转面板(18及19)系统的锁闭系统,其中所述导向部分具有从顶部型材(16)突出的反转“T”(10)的形状,所述T的基底(30)具有比相反端部(31)更大的剖面及厚度,将所述反转“T”形状(10)的所述基底(30)插入到每一面板(18及19)的顶部铝型材(16)中,且与顶部枢转元件(15)刚好并排地定位,且其中从所述顶部型材(16)突出的所述“T”的垂直部分的端部部分(31)具有梯形形状,其中两侧(32)与所述槽阵列(9)中的所述槽的所述内壁(33)互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具有机构的两个集合的其间独立的滑动-枢转面板(18及19)系统的锁闭系统,其中面板(18及19)的导向部分具有突起(25),其突出于顶部枢转部分(24)的顶层(34)之上,其中其外壁形成楔形,且突出于每一面板(18及19)中的所述顶部铝型材(16)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及3所述的用于其间独立的滑动-枢转面板(18及19)系统的锁闭系统,其中基于所述第一面板或门(18)的滑动操作的所述锁闭及解锁机构是由以下各者组成:
固定到所述墙壁的“U”形状型材(1),
与所述“U”形状型材(1)相配合的变成独特体的“U”形状移动型材(4),所述锁闭系统的机构(7)的集合,其由一对弯管形状部分(2)、把手(3)、两个(5)及两个板(6)制成,其中所述把手(3)的内部部分连接到两个扁平板(6),一个扁平板是在顶部,且另一个扁平板是在底部,且其中所述扁平板(6)是沿着所述“U”形状型材(1)的基底(23)放置的,且被放置到所述基底上,直到所述“U”形状型材(1)的所述顶部及底部,其中其连接到具有各自成90°的两个不同长度
臂,所述弯管(2)形成为一块,且在内部具有从最长臂突出且借助于所述扁平板(6)中的突起(28)及孔(27)连接到所述扁平板(6)的移动连接器,及从所述弯管(2)的最短臂突出且借助于另一突起(28)连接到具有近似立方形的受钉块(5)的另一连接器,且其中将所述受钉块(5)固定到所述“U”形状移动型材(4)的所述基底(22),
所述型材(1)的所述基底(23)的宽度略微大于所述移动型材(4)的所述基底(22),且使所述“U”移动型材(4)与所述型材(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2及3所述的用于其间独立的滑动-枢转面板(18及19)系统的锁闭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面板(18)的所述锁闭及解锁是用连接到具有弹簧(12)的杠杆(11)的杆(13)进行的,且借助于螺钉及轴(14)固定到所述第一面板(18)的所述铝型材(16)。

说明书全文

用于滑动及枢转系统的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描述用于其间独立的滑动-枢转门/面板系统的锁闭系统。这些系统通常由及玻璃制成,且用于家中(阳台、天井、门廊……)或工作中(餐馆、办公室……)的空间的定界、密围或隔离。
[0002] 本发明可包含于建筑系统或材料的技术部门中,确切地说,在其间独立的滑动-枢转门/面板系统中。

背景技术

[0003] 文档PCT/ES2010/000187及PCT/ES/2011/00210描述其间独立的滑动-枢转门/面板系统。所有这些系统的共同之处在于在一侧处进行枢转移动,其中面板充当正常门。文档WO2004/011752Al及ES2241534T3展示不同锁闭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在封闭通常被称作门的第一面板时,也封闭整个系统,因为其余的面板在此第一面板/门的位置处折叠或枢转。另外,可通过两个杠杆点来进行枢转移动,其中的一者为顶部枢转轴,且另一者通常被放置于前的相反上隅角处。使用垂直于滑动系统平面的部分进行此第二杠杆动作。文档DE 10333612 (Al)及ES 2262013T3展示包含垂直臂作为杠杆点的系统。
[0004] 每一系统具有其自身的锁闭系统,其具有移动打开部分及另一个固定的部分。打开部分总是被放置于第一面板或门中。固定部分总是定位于顶部滑轨上。存在如文件ES2241534T3中所描述的解决方案,其中打开部分是基于缆线,所述缆线使得顶部及底部锁闭器能够被放置在第一面板或门中的轴一的相反侧上。固定杠杆部分垂直于滑动系统平面,且可完成不同形状及大小。
[0005] 本发明将其中门锁闭点接近于枢转轴的锁闭系统描述为不同于点在枢转轴的相反侧中的当前锁闭系统。另外,此锁闭系统使放置于与顶部轴相反的每一面板的顶角中的上部杠杆点移位到邻接顶部轴的点,且此外,消除垂直于滑动系统平面的顶部部分,所述顶部部分充当实现每一面板的枢转移动的杠杆部分。
[0006] 本文档中描述的锁闭系统提供目前先进技术中的改进,因为其使得系统的所有面板看起来一样,且消除第一面板或门中的所有垂直打开元件。此外,此锁闭系统对冲撞、破坏及极端天气条件(如强)具有更多的抵抗性。最后,将这些锁闭系统的密封性大大改进为以纵向方式一起推动所有面板,因此面板之间不存在间隙,阻止及空气进入。用于所有面板的枢转操作的杠杆系统具有相较目前先进技术的一些改进。首先,消除垂直于滑动系统平面的杠杆部分,且其通常由塑料制成,如文件PTC/ES2010/000187中所示。其次,允许将遮阳系统安装于系统的室内侧中,其被放置在第一面板或门的顶部上,其中发生折叠或枢转移动。如此的原因是这些遮阳系统进行滚动操作或刚好可折叠,固定到天花板上,其打开移动平行于系统平面。之前提到的固定垂直部分的存在阻碍了此滚动或可折叠系统的操作,因为此滚动或可折叠系统撞击了所述固定垂直部分。

发明内容

[0007] 锁闭系统由如下描述的两套机构制成。第一锁闭系统集合以使得将“U”形状铝型材插入到另一“U”形状铝型材中的方式工作,且具有对其进行操作的内部机构。有可能借助于外部把手修改“U”形状型材的两个基底之间的距离。将“U”形状型材中的一者固定到墙壁,且另一者可以从另一者移动。借助于此移动,有可能基于独立的滑动及枢转面板锁闭或解锁系统。
[0008] 将两个“U”形状型材(都相配合,且其中的一者可在另一者内部移动)放置在相同面板/门侧处,其中枢转部分定位于每一面板/门中,且其从顶部轨道行进到底部轨道。所有面板具有由被放置于顶部轨道内部且皆对准的具有半月形的部分提供及定义的唯一枢转轴。因此,每一枢转面板在其顶角上具有枢转部分,其具有圆形头部,所述圆形头部实现枢转移动,因为此头部匹配其预定义的之前提到的半月形部分。每一面板具有进行其枢转移动的定义位置。存在达成此枢转移动的许多可能实施方案或解决方案,但其基本机制如之前所描述。文档PCT/ES2010/000187及PCT/ES/2011/000210展示用于枢转移动的两个技术解决方案。
[0009] 由第一面板或门的轻微纵向移动达成系统的锁闭及解锁,其方式为面板的顶部枢转部分不匹配其对应半月形,其略微移位,导致顶部圆形头部部分的封闭位置,因为其无法在其半月形部分内部旋转或枢转。因为一个“U”形状铝型材在另一者内部移动了等于之前提到的移位的距离,所以允许面板的枢转移动,因为顶部枢转部分极佳地匹配其对应半月形部分。因此,系统具有打开位置及闭合位置。闭合位置暗示“U”形状型材的基底在其最远可能距离处,相反,打开位置暗示其在最近可能距离处。在闭合位置中的系统使得第一面板或门紧密地接近于下一面板,且对于其余的面板也是如此。在打开位置中的系统产生距墙壁最远的“U”形状型材的基底与第一面板或门的玻璃边缘之间的间隙。此间隙在之前提到的移位距离右边,其允许具有圆形头部且固定于顶部铝型材内部的顶部枢转部分与固定于顶部轨道内部的半月形部分的完美匹配。通过以使得此间隙消失的方式略微滑动第一面板或门,允许枢转移动,且因此可折叠面板。接下来的面板将以完全相同方式工作,因为每一面板的轴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且等于之前提到的间隙距离。在被放置在其玻璃的表面上的小旋钮的帮助下进行第一面板/门滑动移动。
[0010] 借助于绕其轴转动的把手实现两个“U”形状型材之间的接近及远离移动,在其转动时,发生两个内部长扁平板的垂直移动,此垂直移动平行于两个“U”形状型材的基底。那些内部长扁平板是沿着由两个“U”形状型材定义的内部矩形孔的内部放置,且其端部中的一者各自皆连接到小板,其为把手的内面的部分。使用弯管形状的90度零件将此垂直移动转换成水平移动,所述90度零件被放置在锁闭系统的内部矩形孔的顶部及底部上。此弯管形状零件为具有内部板的一组件,所述内部板具有皆出自弯管形状结构的两个端部。随着内部板向内移动,一个端部上下移动,且同时另一端部左右移动。弯管形状零件的垂直端部借助于连接器连接到之前提到的内部板,且水平端部也借助于连接器连接到两个立方形零件。
[0011] 将立方形零件固定到移动“U”型材的基底的内面,因此在立方形零件移动时,其推动或拉动移动“U”型材。这样,将把手的转动移动转换成“U”形状型材的水平移动,且接着第一面板或门滑动。
[0012] 闭合位置强制使第一面板或门与下一面板并排极佳地匹配,诸如此类,这样,不存在面板之间的间隙,且因此系统对水及风更为密封。此种类的滑动系统随着时间的过去以及使用具有一些失调是频繁的,因此面板之间的间隙在一些面板接合处可能更大,通过此锁闭系统避免此非吾人所乐见的情形。此锁闭系统的组件的第二集合由与每一顶部枢转部分并排地放置于每一面板的顶部型材内部的一些矩形形状部分制成。另外,在其内侧存在平行于顶部轨道附接的槽阵列,其方式为之前提到的每一矩形形状部分穿过槽(实际上其对应槽),因为每一面板具有在所述槽阵列中的定义位置。这些槽允许在矩形部分穿过面板时所述面板的横向移动,但不允许纵向移动,且因此,在进行枢转移动时,其它面板可仅以横向方式移动,而非以纵向方式移动。因此,不需要使用与之前提到的滑动系统平面垂直的部分来提供在枢转时每一面板的杠杆点。
[0013] 以与顶部枢转部分并排地放置的矩形形状部分是以使得其从面板的顶部型材突出的方式设计的。槽阵列部分从顶部轨道的做法是相同的。以使得面板的顶部突起在进行枢转移动时穿过定义槽的方式放置两个组件,且通过这样做,其避免了面板相对于由顶部及底部轴定义的垂直线的任何可能纵向移动仅相对于垂直线的横向/转动移动是可能的。实际上,在面板枢转时,一个部分使另一部分固定,因为两个组件的侧的形状是互补的。通过避免纵向移动,面板可在枢转操作期间不会掉落。目前在这些系统中使用垂直于滑动系统平面的突出部分达成此杠杆动作。此改进的结果为可移除此垂直部分。
[0014] 每一面板的枢转轴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同的,因此面板中的每一突出部分及顶部轨道中的每一槽是预定义的,且面板不可以通过错误槽进行折叠。
[0015] 可使用由平行于滑动系统平面的杆及添加到组件的第二集合的阻挡销制成的替代阻挡机构来移除组件的第一集合。杆驱动杠杆的端部中的一者中的阻挡销,所述阻挡销被放置于第一面板或门的顶部型材内部,在系统封闭时,阻挡销在顶部轨道内部,阻挡面板的打开移动,因为其会撞击具有“U”形状的顶部轨道的内壁。为了打开门,必须将杆拉下,因此阻挡销向下,且在顶部轨道底层下方。附图说明
[0016] 图1到3展示附接到墙壁的组件的第一集合的横截面、侧面图及侧视图。
[0017] 图4:组件的第一集合的弯管形状部分。
[0018] 图5:组件的第一集合的把手。
[0019] 图6:组件的第一集合的扁平板。
[0020] 图7:组件的第一集合的受钉块。
[0021] 图8及9:组件的第一集合的“U”形状型材。
[0022] 图10:组件的第二集合的槽部分。
[0023] 图11:组件的第二集合的反转“T”形状部分。
[0024] 图12:组件的第二集合的罩盖。
[0025] 图13:第一面板或门。
[0026] 图14:具有在打开位置中的第一面板或门的典型滑动及枢转系统。
[0027] 图15:具有在闭合位置中的第一面板或门的典型滑动及枢转系统。
[0028] 图16:插入到顶部枢转部分上的反转“T”形状部分的替代配置。
[0029] 图17:在无组件的第一集合及具有组件的第二集合的情况下工作的替代锁闭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用于滑动及枢转面板(18及19)的锁闭系统由两个不同机构组成:
[0031] a.用于面板(18及19)的滑动的锁闭及解锁机构(7)。此机构(7)由被放置成接近于墙壁的组件的集合组成:
[0032] ·固定到所述墙壁的“U”形状型材(1)
[0033] ·与“U”形状型材(1)相配合的变成独特体的“U”形状移动型材(4),且其并未附接到第一面板(18)
[0034] ·由一对弯管形状部分(2)、把手(3)、两个受钉块(5)及两个板(6)制成的锁闭系统的机构(7)的集合
[0035] b.放置于滑动顶部轨道(21)中且由以下各者组成的面板(18及19)的导向机构:
[0036] ·到滑动顶部轨道(21)的出口孔的罩盖(8)
[0037] ·与反转“T”形状部分(10)互补的槽阵列(9)
[0038] c.从顶部型材(16)突出的反转“T”形状部分(10)。
[0039] 在图1到9中展示用于面板(18及19)的滑动的锁闭及解锁机构(7)。系统的锁闭及解锁开始于把手(3)的操作,所述把手附接到固定“U”形状型材(1)。如图1到3中所描绘,借助于内部机构将把手(3)的转动移动转换成垂直上下移动,所述内部机构连接到扁平板(6),所述扁平板沿着“U”形状固定型材(1)纵向地上下移动。图6的扁平板(6)具有笔直的剖面,其中间具有小凹坑(26),所述凹坑的端部具有两个孔(27),所述孔将用以将其连接到把手(3)及弯管形状部分(2)中的销。图4的每一弯管(2)具有两个臂,所述臂具有矩形剖面及合适于“U”形状固定型材(1)的剖面的尺寸。最长臂使用小突起(28)或销连接到扁平板(6),所述小突起或销与扁平板(6)的孔(27)相配合。最短臂借助于另一突起(28)连接到受钉块(5)。因此,每一弯管具有在每一臂端部处的移动连接器。在单个块中产生弯管(2)的外部部分,在其内部存在终止于两个移动连接器中的移动板,其方式为如果一个移动连接器上下移动,那么另一个移动连接器左右移动。这些连接器以相同方式但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这样,弯管(2)将扁平板(6)的垂直移动转换成平行于地板的另一纵向-水平移动。
[0040] 借助于两个受钉块(5)将此纵向-水平移动传送到移动“U”形状型材(4)。图7的每一块(5)具有近似立方形,其具有经切割的拐角及边缘以及小凹口(29),其中插入弯管(2)连接器。将此块(5)的弯管(2)的相反侧固定到移动“U”形状型材(4)的基底(22),其方式为在把手(3)以反向方式转动时,移动“U”形状型材(4)以由弯管(2)的最小臂连接器驱动的反向方式移动。如图8中所示,“U”形状型材(1)的基底(23)宽度略微大于移动“U”形状型材(4)的基底(22)。这样,基底(22)及移动“U”形状型材(4)可在借助于之前描述的内部机构进行滑动水平移动时与基底(23)及型材(1)相配合。因此,“U”形状型材(1及4)使得一个与另一个相配合,其方式为:
[0041] ·在打开位置中,其基底(22及23)在最近可能距离处。
[0042] ·在闭合位置中,其基底(22及23)在最远可能距离处。
[0043] 距离差为“U”型材(4)的基底(22)与由第一面板或门(18)的枢转轴定义的垂直线之间的间隙的大小。此间隙等于第一面板(18)的顶部枢转部分到其枢转轴的距离,且因为轴之间的距离恒定,所以其与其余的面板(19)相对于其对应枢转轴的距离相同。
[0044] 因此,在扁平板(6)、弯管(2)及受钉块(5)的帮助下,把手(3)可使门或第一面板(18)在顶部轨道(20)与底部轨道(21)之间纵向滑动,且通过这样做,锁闭及解锁滑动及枢转面板(18及19)的系统。
[0045] 如图11到13中所示,在系统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面板(18)必须在放置在玻璃面板上的旋钮(17)的帮助下纵向移动,直到顶部枢转部分(15)触摸移动“U”形状型材的基底(22)且可接着枢转为止。其余的面板(19)以相同方式枢转,其纵向滑动直到其触摸先前面板(18或19)且接着到达其枢转位置为止。
[0046] 借助于图中未图示的半月形部分达成面板(18及19)的枢转移动,将所述半月形部分放置于顶部轨道(21)的内部中在部分(9)的位置处。
[0047] 在图10到12中描绘面板(18及19)的导向机构。此机构为本发明的锁闭系统的组件的第二集合,且由以下各者组成:
[0048] ·反转“T”形状部分(10)。T的基底(30)具有比垂直部分更大的剖面及厚度。反转“T”形状(10)的基底(30)被插入到每一面板(18及19)的顶部铝型材(16)中,且刚好与顶部枢转元件(15)并排地定位,其方式为将基底(30)全部引入到铝型材(16)中。T的垂直部分的端部部分(31)突出于顶部型材(16)之上,且具有梯形形状,其中两侧(32)穿过槽阵列(9)中的其对应槽。在顶部处,存在用于将反转“T”部分(10)固定到铝型材(16)的孔。
[0049] ·与反转“T”部分(10)互补的槽阵列(9)。随着面板(18及19)开始枢转,组件(10)的上部部分(31)穿过被放置于顶部轨道(21)的底部的内侧中的槽阵列(9)的其对应槽。通过这样做,仅允许反转“T”部分(10)的横向移动,所述反转“T”部分突出于铝型材(16)之上。面板(18及19)相对于由枢转轴定义的垂直线的纵向移动是不可能的,且其可仅以圆形方式绕所述轴及以相对于槽阵列(9)的横向方式移动。槽阵列(9)的内侧中的一者变为每一面板(18及19)的杠杆点,且替换例如在PCT/ES2010/000187及PCT/ES/2011/000210中所示的其它目前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其中将垂直于滑动系统平面的突出部分放置在与顶部轨道(21)的面板(18及19)的出口中的罩盖(8)相同的位置处。阵列(9)的每一槽的内壁(33)以及反转“T”(10)的垂直部分的端部的外壁(32)并不平行,这样,可与门(18)向右或向左打开的方向独立地使用相同部分(9及10)
[0050] 用于覆盖顶部轨道(21)的出口孔的罩盖(8)经由此孔穿过面板(18及19)的所有顶部导向元件。图中并未展示那些导向元件。导向元件触摸之前提到的垂直杠杆部分,从而避免面板在枢转时掉落。图13描绘由玻璃及顶部型材(16)及底部型材制成的第一面板或门(18)。在接近于枢转轴的顶角处放置枢转元件(15)。罩盖(8)经定位成接近于相反顶角。图14及15展示基于滑动面板(18及19)的密围系统,其为独立的且在其封闭及打开位置中枢转。第一面板或门(18)在其位置垂直于滑动系统平面时允许接下来的面板(19)枢转及折叠。刚好由枢转轴放置锁闭系统(7)的组件的第一集合,且组件的第二集合的槽阵列(9)位于系统的室内部分中,且接近于顶部枢转轴。所有面板(18及19)沿着轨道(21及22)滑动。
[0051] 图16中展示了用于顶部枢转元件(15)的替代配置,其中由在顶部枢转元件(24)的臂上的顶层(34)的端部处形成的突起替换反转“T”部分(10)。通过这样做,顶部枢转元件(15)与反转“T”部分(10)合并,变成新顶部枢转部分(24),其中突出顶部区域(25)等效于反转“T”部分(10)。因此,锁闭系统的机构的第二集合的性能在新部分(24)的情况下与其在先前部分(10及15)的情况下的性能相同。如图17中所示的锁闭系统的替代方式仅使用用于面板(18及19)的导向机构,其具有罩盖(8)、槽阵列(9)及反转“T”形状部分(10)或具有突起(25)的新顶部枢转部分(24)。在此状况下,用于通过使面板(18y 19)滑动来打开及封闭系统的锁闭机构(其由两个“U”形状型材(1及4)及为以下各者的锁闭集合的机构(7)部分制成:两个弯管(2)、把手(3)、两个受钉块(5)及两个扁平板(6))可用替代锁闭机构替换。此替代锁闭机构由杆(13)及下部具有弹簧的杠杆的阻挡销部分组成。具有此替代机构的锁闭操作由驱动杠杆(11)的杆(13)组成,所述杠杆(1)在弹簧(12)的帮助下平行于滑动系统平面上下移动,且借助于螺钉及轴(14)被固定到铝型材(16)。之前提到的部分的操作允许在从顶部轨道(21)的内部“U”形状孔释放杠杆(11)的销时第一面板或门(18)的锁闭及解锁,如通过将杆(13)拉下而向下移动。在释放杆(13)时,销回到其原始位置,如果门封闭,那么销将锁闭系统,如果门开放,那么销将不锁闭系统。在通过此替代机构解锁门时,其可枢转而不滑动,如对于基于之前描述的两个“U”形状型材的移动的锁闭系统所发生的情况一样。因为门(18)顶部转动部分总是被放置于其轴中,所以此情形是可能的。接下来面板(19)将以与之前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枢转移动,因为所有面板(19)的轴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0052] 元件符号说明
[0053] 1.固定“U”形状型材(1)。
[0054] 2.弯管(2)。
[0055] 3.把手(3)。
[0056] 4.移动“U”形状型材(4)。
[0057] 5.锁闭系统的机构(7)的第一集合的受钉块(5)部分。
[0058] 6.锁闭系统的机构(7)的第一集合的扁平板(6)。
[0059] 7.由两个弯管(2)、把手(3)、两个扁平板(6)及两个受钉块(5)制成的锁闭系统的机构(7)的第一集合。
[0060] 8.罩盖(8)。
[0061] 9.用于使面板(18及19)移动的导向机构的槽阵列(9)。
[0062] 10.用于使面板(18及19)移动的导向机构的反转“T”部分(10)。
[0063] 11.替代锁闭系统的杠杆(11)。
[0064] 12.替代锁闭系统的弹簧(12)。
[0065] 13.替代锁闭系统的杆(13)。
[0066] 14.替代锁闭系统的轴(14)。
[0067] 15.门及面板(18及19)的顶部枢转部分(15)。
[0068] 16.门及面板(18及19)的铝型材(16)。
[0069] 17.门(18)的旋钮(17)。
[0070] 18.门(18)。
[0071] 19.面板(19)。
[0072] 20.顶部轨道(20)。
[0073] 21.底部轨道(21)。
[0074] 22.“U”形状移动型材(4)的基底(22)。
[0075] 23.“U”形状固定型材(1)的基底(23)。
[0076] 24.用于顶部枢转部分(15)的替代顶部枢转部分(24)。
[0077] 25.替代顶部枢转部分(24)的突起(25)。
[0078] 26.扁平板(6)凹坑。
[0079] 27.扁平板(6)孔。
[0080] 28.弯管(2)连接器/销。
[0081] 29.受钉块(5)凹口。
[0082] 30.反转“T”部分(10)的基底(30)。
[0083] 31.反转“T”部分(10)的基底(30)的相反端部(31)。
[0084] 32.反转“T”部分(10)的相反端部(31)的侧。
[0085] 33.槽阵列(9)中的内壁(33)。
[0086] 34.替代顶部枢转部分(24)的顶层(34)。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