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131862.1 申请日 2017-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6868994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申请人 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管辉; 刘冰; 董鹏飞; 张国强; 胡乃强;
摘要 一种 水 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方法,包括:S1在集料仓中加载待拌合的集料;S2将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S3将 水泥 罐设置在干料搅拌仓附近,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将水泥加入干料搅拌仓内;S4对干料搅拌仓内的集料和水泥进行初步干拌;S5将初步干拌后的混合料输送至湿料搅拌仓;S6将水加入所述湿料搅拌仓;S7对湿料搅拌仓内的加水混合料进行搅拌;S8搅拌完成后将成品料输送至成品料仓。本 发明 的方法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可有效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的均匀性问题,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 质量 。
权利要求

1.一种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集料仓(1)中加载待拌合的集料;
S2将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2);
S3将水泥罐(5)设置在干料搅拌仓(2)附近,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2)后,将水泥加入干料搅拌仓(2)内;
S4对干料搅拌仓(2)内的集料和水泥进行初步干拌;
S5将初步干拌后的混合料输送至湿料搅拌仓(3);
S6将水加入所述湿料搅拌仓(3);
S7对湿料搅拌仓(3)内的加水混合料进行搅拌;
S8搅拌完成后将成品料输送至成品料仓(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仓(1)中设置有分割挡板,将集料仓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罐(5)紧靠所述干料搅拌仓(2)放置,施工中水泥与集料在干料搅拌仓(2)中进行初步拌合;
优选地,所述干料搅拌仓(2)为公路混合料搅拌仓。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料搅拌仓(3)与蓄水池(6)连接,混合料经干拌后进入湿料搅拌仓(3),加水后进行二次拌合;
优选地,所述蓄水池(6)放置在高于所述湿料搅拌仓(3)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流体抽送装置,通过所述流体抽送装置将蓄水池(6)中的水输送入湿料搅拌仓(3)中;
优选地,所述流体抽送装置设置流量控制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料搅拌仓(3)在进行加水时采用自动计量系统;
优选地,拌合时所加水的量略大于最佳含水率,优选大于最佳含水率的0.3-3%,进一步优选大于最佳含水率的0.5-2%。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料搅拌仓(2)和湿料搅拌仓(3)中两次搅拌的合计时间不小于15秒。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2),将初步干拌后的混合料输送至湿料搅拌仓(3),将成品料输送至成品料仓(4)均采用输送带传输的方式进行输送。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料仓应及时将混合料放置运料车内,不得停留过长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罐(5)在施工时应不少于两个;
优选地,水泥备料不少于100吨。

说明书全文

一种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搅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方法,其可应用于道路施工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是路面水泥稳定土拌合施工。

背景技术

[0002] 在稳定各种土时,时常根据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以及地方材料的供应情况,同时用水泥和石灰、水泥和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综合稳定土。
[0003] 水泥稳定土是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的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它既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粒土和粗粒土。另外,仅使用少量水泥改善各种土的塑性指数或提高其强度(如CBR值)而达不到水泥稳定土规定的强度要求时,这种材料可称为水泥改善土。
[0004] 水泥稳定土常用作道路结构中的半刚性基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常规水泥稳定土拌合站中,采用单缸连续拌合的方式。在拌合过程中,水泥、碎石和水同时混合,往往因拌合时间达不到规定要求,导致集料拌合不均匀,水泥与粗细集料裹附不均匀。为应对不均匀及离析问题,人们通常采用增加水泥剂量的方式解决,但是其增加了施工成本。同时,水泥用量的增加使得路面更容易产生各种裂缝,同样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0005] 为了解决单缸拌合的缺点,有现有技术提出了使用双缸的拌合技术,如CN 203755113U公开了一种稳定土双缸两级拌合设备,包括由集料仓、主送料皮带、粉料仓、储水罐、成品搅拌缸、成品输送皮带、成品料仓和操作室构成的传统的单缸稳定土拌合设备;
将成品搅拌缸、成品输送皮带及成品料仓纵向前移,在空出的位置安装一个干料搅拌缸和半成品输送皮带,干料搅拌缸进料口与主送料皮带连接,出料口通过半成品输送皮带与成品搅拌缸的进料口连接,形成双缸两级串联搅拌模式。上述设备使用中,干料搅拌缸8不加水,只加集料与水泥进行干搅拌,原有的成品搅拌缸5加水和搅拌好的干料进行湿拌。开机时,依次打开成品输送皮带6、成品搅拌缸5、半成品输送皮带9、干料搅拌缸8,主送料皮带2,各料仓皮带。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方法,该方法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可有效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的均匀性问题,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水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方法,包括:
[0009] S1、在集料仓中加载待拌合的集料;
[0010] S2、将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
[0011] S3、将水泥罐设置在干料搅拌仓附近,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将水泥按照预定配比加入干料搅拌仓内;
[0012] S4、按照预先设定的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对干料搅拌仓内的集料和水泥进行初步干拌;
[0013] S5、将初步干拌后的混合料输送至湿料搅拌仓;
[0014] S6、根据所述水泥稳定土的湿度要求将预定量的水加入所述湿料搅拌仓;
[0015] S7、按照预先设定的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对湿料搅拌仓内的加水混合料进行搅拌;
[0016] S8、搅拌完成后将成品料输送至成品料仓。
[0017] 作为优选,所述集料仓中设置有分割挡板,将集料仓分割为几个不同的区域,用于放置不同粒径的集料;防止不同粒径集料间串料。
[0018] 作为优先,所述水泥罐紧靠所述干料搅拌仓放置,施工中水泥与集料在干料搅拌仓中进行初步拌合;所述干料搅拌仓可为常用的公路混合料搅拌仓。
[0019] 作为优选,所述湿料搅拌仓与蓄水池连接,混合料经干拌后进入湿料搅拌仓,加水后进行二次拌合。
[0020] 湿料搅拌仓与蓄水池可以采用任何能够将蓄水池中的水引入湿料搅拌仓中的方式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管道、水渠等方式连接。
[0021]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池可以放置在高于所述湿料搅拌仓的位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借助其它设备水可以通过管路或水渠自然流入所述蓄水池。
[0022] 作为优选,设置流体抽送装置,通过所述流体抽送装置将蓄水池中的水输送入湿料搅拌仓中。
[0023] 优选地,所述流体抽送装置设置流量控制,用于控制从蓄水池流入湿料搅拌仓中的水的流量和速率。
[0024] 作为优选,所述湿料搅拌仓在进行加水时采用自动计量系统,不得采用人工进行加水,避免混合料含水率的过大变化。
[0025] 为了充分考虑了稳定土在搅拌、输送、运输、施工过程中的蒸发等造成的水分损失,优选地,拌合时所加水的量略大于最佳含水率,优选大于最佳含水率的0.3-3%,进一步优选大于最佳含水率的0.5-2%。
[0026] 搅拌时间太短不利于原料的均匀混合。作为优选,在干料搅拌仓和湿料搅拌仓中两次搅拌的合计时间不小于15秒,例如为20秒、25秒、30秒、35秒、39秒、44秒等。
[0027] 作为优选,将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2),将初步干拌后的混合料输送至湿料搅拌仓(3),将成品料输送至成品料仓采用输送带传输的方式进行输送。
[0028] 作为优选,所述成品料仓应及时将混合料放置运料车内,不得停留过长时间。
[0029] 作为优选,所述水泥罐在施工时应不少于两个。施工时,安装两个以上水泥罐可有效确保水稳出料的连续性,从而可避免在大规模出料时因水泥供应不及时而出现的停料现象。
[0030] 优选地,水泥备料不少于100吨。
[0031]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
[0032] 1、混合料采用双缸串联两级拌合,可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增强混合料的拌合均匀性,提高了现场混合料的施工效率及质量。
[0033] 2、与常规单缸拌合相比,可有效降低水泥剂量,减少水稳层收缩裂缝的发生,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本发明采用的水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装置结构图;
[0035] 图2是本发明的水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工艺流程图
[0036] 图中,1、集料仓;2、干料搅拌仓;3、湿料搅拌仓;4、成品料仓;5、水泥罐;6、蓄水池;7、输水管道;8、主料输送带;9、半成品输送带;10、成品输送带;11、操作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38] 图1是本发明采用的水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装置结构图。
[0039] 图2是本发明的水泥稳定土连续拌合的工艺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0040] S1、在集料仓1中加载待拌合的集料;
[0041] S2、集料仓1中的集料通过输送带8输送至干料搅拌仓2;
[0042] S3、将水泥罐5设置在干料搅拌仓2附近,集料输送至干料搅拌仓2,将水泥按照预定配比加入干料搅拌仓内2;
[0043] S4、按照预先设定的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对干料搅拌仓内的集料和水泥进行初步干拌;
[0044] S5、将初步干拌后的混合料输送至湿料搅拌仓3;
[0045] S6、根据所述水泥稳定土的湿度要求将预定量的水加入所述湿料搅拌仓3;
[0046] S7、安装预先设定的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对湿料搅拌仓内的加水混合料进行搅拌;
[0047] S8、搅拌完成后将成品料输送至成品料仓。
[0048] 所述稳定土中的土一般要求是易于破碎,满足一定的级配,便于碾压成型。道路施工工程上用于水泥稳定层的土,通常按照土中组成颗粒(包括碎石、砾石、砂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0049] 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0050] 中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0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沙砾石、碎石土、级配沙砾、级配碎石等)。
[0051] 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小于90%(如沙砾石、碎石土、级配沙砾、级配碎石等)。
[0052] 在进行拌合施工时,集料仓1可以通过加装分割挡板的方式分割为多个仓位,仓位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集料的粒径分类需要而设置,例如:可以采用四个仓位,每个仓位用于加载不同粒径的集料;为保证拌合的及时性,应安排两台装载机进行上料,并在仓位前进行标注,表明每个仓位的具体粒径,防止上错料。
[0053] 在进行拌合施工前,先确保水泥罐5内水泥满罐,保证拌合的连续施工。
[0054] 在施工前,拌合站试验员先检测原材料含水率,根据实际情况调控拌合加水量,使含水量略高于最佳含水率,所述略高的高出程度可以根据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大小等因素而设置,例如:使得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率0.5%。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充分考虑了稳定土在搅拌、输送、运输、施工过程中的蒸发等造成的水分损失。最佳含水率是理论量,拌合用水是从储水罐中所加水的量。
[0055] 通过自动配料系统按照配合比例,先将各挡集料与水泥输送至干料搅拌仓2内进行干拌,水泥在干拌状态下均匀地裹附在集料表面。
[0056] 干拌完成后,混合料通过半成品输送带9输送至湿料搅拌仓3内,按照预定比例加水进行湿拌。干拌与湿拌两次拌合的合计时间不得小于15s。
[0057] 湿拌完成后,混合料通过成品输送带10输送至成品料仓4内,成品料仓接近满仓后,打开仓,运料车分前、中、后三段装料,避免离析。
[0058] 湿料搅拌仓3与蓄水池6可以采用任何能够将蓄水池中的水引入湿料搅拌仓中的方式连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管道、水渠等方式连接;
[0059] 所述蓄水池6可以放置在高于所述湿料搅拌仓3的位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借助其它设备水可以通过管路或水渠自然流入所述蓄水池。
[0060] 也可以设置流体抽送装置,通过所述流体抽送装置将蓄水池6中的水输送入湿料搅拌仓3中。
[0061] 设置流量、流速控制阀,用于控制从蓄水池6流入湿料搅拌仓3中的水的流量和速率。
[0062] 水泥稳定土结构层的施工:
[0063] 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冻的地区,并应在第1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0064] 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结构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勿使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
[0065] 施工规定
[0066] 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0067] (1)土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0068] (2)配料应准确。
[0069] (3)路拌法施工时水泥应摊铺均匀。
[0070] (4)洒水、拌和均匀。
[0071]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0072] (6)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气候炎热干燥时,基层混合料可大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最低要求)。
[007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