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纺织;造纸 / 造纸;纤维素的生产 / 造纸机;用以生产纸浆的方法 / 制造连续纸幅的造纸机的压榨部 / .湿压榨 / ..湿压榨的配置 / 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和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的压榨装置以及造纸方法

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和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的压榨装置以及造纸方法

申请号 CN200480013126.7 申请日 2004-05-12 公开(公告)号 CN1788120A 公开(公告)日 2006-06-14
申请人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发明人 饭岛秀昌; 坂东贵司; 岩田弘; 后藤大辅; 筱田耕太郎;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造纸机的平滑 压榨 装置,一种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压榨装置,以及一种造纸方法。在处于造纸机的压榨部分(2)的最后一级中,其一个表面被弹性构件(13,14)保持着的湿纸幅(1)被一对压辊(12a,12b)的夹压部分压住,所述压辊具有由刚性材料形成的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该平滑压榨装置设置为位于造纸 机的压榨部分(2)的最后一级的压榨装置并用来使行进中的湿纸幅(1) 光滑,所述平滑压榨装置(12)包括:
弹性构件(13、14),该构件用来在保持湿纸幅(1)的一个表面 的同时引导湿纸幅(1)前进;
第一压辊(12b),该压辊与湿纸幅(1)的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并 具有由刚性材料形成的表面;和
第二压辊(12a),该压辊具有由刚性材料形成的表面以便与所述 第一压辊(12b)合作通过所述弹性构件(13、14)以产生夹压压来 压榨湿纸幅(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构件(13)是不透气的进纸带(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构件(14)是透气的、表面性能改善的弹性构件(14)。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平滑压榨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压辊(12b)和所述第二压辊(12a)的表面硬度在JIS 99° 至JIS 100°的范围内。
5.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滑压榨装置(12)的造纸机压 榨装置,其包括:
设置在所述平滑压榨装置(12)的上游侧的运送带(A),用于将 湿纸幅(1)从所述压榨装置部分(2)的最后的脱压榨装置(12) 运送到所述平滑压榨装置(12)和设置在所述平滑压榨装置(12)的 上游侧的一对夹压传输辊(11a、11b),以便在湿纸幅(1)被保持在 所述运送带(A)和所述进纸带(13)之间的情况下在湿纸幅(1)上 产生夹压压力;
所述进纸带(13)的硬度被设为高于运送带(A)的硬度。
6.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压榨装 置,其包括:
设置在所述平滑压榨装置(12)的上游侧的运送带(6b),该运 送带用于将湿纸幅(1)从所述压榨装置部分(2)的最后的脱水压榨 装置(12)运送通过所述的表面特性改善的毡(14)而到达所述平滑 压榨装置(12)和设置在所述平滑压榨装置(12)的上游侧的吸辊(5c), 该吸辊用来将湿纸幅(1)吸在所述运送带(6b)上。
7.一种造纸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处在造纸机压榨部分(2) 的最后一级的压榨下的行进中的湿纸幅(1)的表面光滑,该湿纸幅(1) 以其一个表面被弹性构件(13、14)保持着的状态被一对压辊(12a、 12b)的夹压部分压榨,所述压辊具有由刚性材料制成的表面。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和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 纸机的压榨装置以及造纸方法。

背景技术

图9和10是举例说明普通造纸机的现有压榨装置。图9是表示压 榨装置中的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压 榨装置中的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可以注意到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是这样的压榨机构造,其中 湿纸幅1以湿纸幅1的两面或一面总是被毡、带等保持着的状态在造 纸机的压榨部分2内行进,如图9所示。同时,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 置是这样的压榨装置构造,其中湿纸幅1以湿纸幅1的两面都不被毡、 带等保持的状态在造纸机的压榨部分2上行进,如图10所示。
如图9所示,在普通的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通过位于造 纸机的最后的脱压榨装置4上游侧的压榨装置或成形装置进给的湿 纸幅1被吸辊5a吸住并保持在毡6a上。然后,湿纸幅1以被毡6a和 另一毡6b夹住的状态被运送到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
在本例中,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包括压辊(或靴形压)4a和 另一压辊4b,且利用了压辊4a和4b的夹压压将包含在湿纸幅1内 的水分转移到毡6a和6b中以便实现脱水。
通过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脱水的湿纸幅1在其被吸辊5a吸住并 由毡6b支撑着的同时行进直到它被吸辊5c吸住并被帆布7a支撑着, 然后被传送到干燥部分3。应注意到,在以不透气且根本不吸收水分的 进纸带(引纸带)代替毡6b的地方,不需要设置吸辊5b。
然后,湿纸幅1依次经过干燥机部分的第一干燥机3a,第二干燥 机3b和第三干燥机3c,在其上实现湿纸幅1的干燥过程。应注意到, 图9中的附图标记7a表示帆布,图9中的附图标记20a和20b中的每 一个表示真空辊。
在美国专利No.5611892(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公开已 审申请No.HEI 3-45156(美国专利No.4493351: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 中披露了如上所述的这种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同样在专利文献1 和2中披露的技术中,脱水是通过压榨部分在湿纸幅被毡或带保持着 (即,非敞开式牵引)的情况下进行的,此后,湿纸幅被运送到干燥 部分3。
同时,如图10所示,在普通的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湿纸幅 1在湿纸幅1被毡6c和6d夹住的情况下由压辊9a和9b的夹压部分脱 水。然后,湿纸幅1在湿纸幅1的一面被毡6c保持着的情况下由压辊 (中心辊)9c和另一压辊9d的夹压部分脱水。然后,湿纸幅1在湿纸 幅1的一面被毡6e支撑着的情况下由压辊9c和又一压辊(或靴形压块) 9e的夹压部分脱水。
然后,湿纸幅1被吸辊5d吸住以敞开式牵引方式经过纸辊18, 然后在湿纸幅1的一面被毡6f保持着的情况下由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 4的压辊4c和另一压辊(或靴形压块)4d的夹压部分脱水。然后,湿 纸幅1以敞开式牵引方式经过纸辊8运送到平滑压榨装置10。
平滑压榨装置10设置在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的下游侧,包括在 其表面上安装有软覆层(例如,橡胶皮)的压辊10a,和在其表面上安 装有硬覆层(比软覆层更硬的外皮)的压辊10b。
平滑压榨装置10产生的夹压压力低于正常压榨装置的压力。此 外,如果它的一个压辊形成有软表面[JIS标准(JIS K 6253)的类型A 中的大约85°至95°],那么可以确保夹压宽度,且在平滑压榨装置10 的夹压部分,湿纸幅1的表面光滑度能够在保持湿纸幅1的量(厚度 或体积)的情况下得到提高。
这种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在例如目录[Mitsubishi-Beloit压榨装 置](1980年9月:以下将称为非专利文献1)中有所披露。同样在非 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平滑压榨装置设置在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的下 游侧,平滑压榨装置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湿纸幅通过敞开式牵引方式 运送。
顺便提及,如上所述,在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由于湿纸 幅1由毡或带保持着,因此能够稳定且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进给湿纸 幅1。此外,能够防止损坏湿纸幅1,提高进纸性能。
然而,在这种如上所述的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存在这样 的可能性,即接触到毡6a和6b的湿纸幅1的表面光滑度可能会降低。
特别是最近以来,有减少压榨段中压榨装置数量的倾向。不过, 如果压榨装置的数量减少了,那么夹压部分的数量也会减少,从而压 榨段的脱水效率下降。因此,尽管可能想到使用其表面具有纤维直径 (粗端直径)增大的纤维的毡来提高排水能力,但湿纸幅1的表面光 滑度仍然降到更低。特别地,在正常的多级型压榨装置中,在排水能 力较重要的前一级压榨中使用这样的毡,其表面具有增大的纤维直径 (粗端直径)(14-18d)的纤维,而在表面特性较重要的后一级压榨中 使用这样的毡,其表面具有较小的纤维直径(粗端直径)(6-10d)。 不过,同样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有这样的趋势,即毡这一侧上的纸 的光滑度低于辊这一侧上的纸的光滑度(即,毡一侧的纸较为粗糙)。 特别地,在压榨级数量减少的情况下,需要向毡提供排水能力和光滑 度的功能,而这两者是彼此相反的,且仅仅通过在毡一侧的对策来满 足这些功能是很困难的。
因此,为了在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提高湿纸幅1的光滑度, 可能想到在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的下游侧上提供如上所述的平滑压榨 装置10。不过,由于传统的平滑压榨装置10最初构造成仅适用于敞开 式牵引型压榨装置,因此很难将平滑压榨装置10结合到非敞开式牵引 型压榨装置中。
同时,在如上所述的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由于设置了平滑 压榨装置10,因此能够提高湿纸幅1的光滑度。不过,如图11所示, 如果进行高速运转,那么通常会增大装置的振动。因此,问题在于, 即由于增大的装置振动使得平滑压榨装置10的软覆层压辊10a的表面 起皱且导致发生进一步的猛烈振动,所以很难实现高速运转。
此外,在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湿纸幅1的敞开式牵引部分 在平滑压榨装置1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较长。从而,在进行高速运转的 情况下,湿纸幅1可能在敞开式牵引部分发生断裂,且很难提高进纸 性能。
如此,传统的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和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 各自具有优点和缺点,且尤其是在试图使造纸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 很难在稳定地运送湿纸幅1的同时提高湿纸幅1的光滑度。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进行的,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 种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和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的压榨装置以 及造纸方法,能够在造纸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提高湿纸幅的进纸性能 和光滑度。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种设置为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最后一级并用来使 行进中的湿纸幅变得光滑的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包括:弹性构件, 用来在保持湿纸幅的一个表面的同时引导湿纸幅前进;第一压辊,该 第一压辊与湿纸幅的另一个表面相接触并具有由刚性材料形成的表 面;和第二压辊,该第二压辊具有由刚性材料形成的表面以便与第一 压辊合作通过弹性构件以产生夹压压力来压榨湿纸幅。
对于本发明的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由于其表面由刚性材料形 成的第二压辊通过弹性构件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产生夹压压力 来压榨湿纸幅,因此压辊不会起皱且能防止发生振动。从而,在造纸 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能提高湿纸幅的进纸性能和光滑度。
此外,靴形压块经常应用在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而由于 靴形压块的高脱水性能会使湿纸幅的光滑度降低。不过,在本发明中, 平滑压榨装置能与靴形压块一起使用,并在应用靴形压块的情况下也 能提高湿纸幅的光滑度。
优选地,弹性构件是不透气的进纸带。或者,优选地,弹性构件 是透气的表面性能改善的毡。
优选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表面硬度在JIS 99°至JIS 100° 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包括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的第一种压榨装置结构, 包括设置在平滑压榨装置的上游侧的运送带,用于将湿纸幅从压榨装 置部分的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运送到平滑压榨装置和设置在平滑压榨 装置的上游侧的一对夹压传输辊,以便在湿纸幅被保持在运送带与进 纸带之间的情况下在湿纸幅上产生夹压压力;进纸带的硬度设定为高 于运送带的硬度。
对于具有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的第一种压榨装置结 构,由于进纸带的硬度设定为高于运送带的硬度,因此,如果由夹压 传输辊将夹压压力施加到湿纸幅上,那么能将湿纸幅从运送带转移到 具有更高硬度的进纸带上。
根据本发明,包括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的第二种压榨装置的结 构,包括:设置在平滑压榨装置的上游侧的运送带,该运送带用于将 湿纸幅从压榨装置部分的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开始运送通过表面特性 改善的毡而到达平滑压榨装置和设置在平滑压榨装置的上游侧的吸 辊,该吸辊用来将湿纸幅吸在运送带上通过表面特性改善的毡。
对于具有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的第二种压榨装置结 构,湿纸幅被透气的表面性能改善的毡吸住。因此,能将湿纸幅从运 送带转移到表面性能改善的毡上。
根据本发明,一种造纸方法这样构成,为了使处在造纸机压榨部 分的最后一级的压榨下的行进中的湿纸幅的表面光滑,该湿纸幅以其 一个表面被弹性构件保持着的状态被一对其表面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压 辊的夹压部分压住。
对于本发明的造纸方法,湿纸幅以其一个表面被保持在弹性构件 上的状态被其表面由刚性材料形成的一对压辊压住。因此,压辊不会 起皱,并能防止发生振动。从而,在造纸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也能提 高湿纸幅的进纸性能和光滑度。
注意到本发明中的平滑压榨装置是设置为处于造纸机压榨部分的 最后一级的一对辊子,且为了提高湿纸幅表面光滑度而实施。此外, 由于通过本发明提高了湿纸幅的光滑度,因此本发明尤其适于用来造 对光滑度有要求的纸,比如高质量的纸,版纸,纸板等等。不过, 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 压榨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形1的示意图;
图3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形2的示意图;
图4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变形3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 压榨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6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形1的示意图;
图7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形2的示意图;
图8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变形3的示意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普通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的构造 的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的普通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的构造 的视图;以及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现有平滑压榨装置的构造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A)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 压榨设备(压榨装置)的示意图。注意到,在图1中,与上面所述的 现有例子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1所示,设置在本发明的造纸机压榨装置中的平滑压榨装置 12是作为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最后一级的压榨装置而设置的。这里, 平滑压榨装置12设置在压榨部分2的最后的压榨装置(以下称为最后 的脱水压榨装置)4的下游侧,以便使湿纸幅1脱水。
注意到这里的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包括压辊(或靴形压块)4a 和另一压辊4b,并利用压辊4a和4b的夹压压力来将包含在湿纸幅1 内的水分转移到毡6a和6b以便实现脱水。
本平滑压榨装置12包括成对地设置在湿纸幅1的行进路径的上侧 和下侧的压辊(第二压辊)12a和另一压辊(第一压辊)12b,每一个 都具有由刚性材料(其上安装有由硬橡胶等构成的硬覆层的材料,或 者以石辊为代表的天然石、人造石等等)形成的表面,以及作为弹性 构件的进纸带13。注意到优选的是如上所述的硬覆层(即,压辊12a 和12b中的每一个的表面)具有JIS标准(JIS K 6253)的类型A中从 99°至100°范围内的硬度。
压辊12a和12b对通过进纸带13的湿纸幅1产生夹压压力。注意 到进纸带13是例如橡胶带,与正常的毡相比具有非常光滑的表面并且 不透气(完全不吸收水分)。
如果具有如上所述的这种结构的进纸带13被压辊12a和12b夹在 中间从而压辊12a和12b产生夹压压力,那么在夹压部分进纸带13发 生弹性变形。因此,可以确保夹压宽度。
此外,进纸带13被进给到设置在压辊12a和12b的上游侧的一对 夹压传输辊11a和11b的夹压部分,且由毡6b保持着并从最后的脱水 压榨装置4运送的湿纸幅1被传送到夹压传输辊11a和11b的夹压部 分中的进纸带13。
通常,在施加夹压压力的情况下,湿纸幅1粘到更光滑的表面上 并随着更光滑的表面一起运动。因此,如果在湿纸幅1被夹在进纸带 13与毡6b之间的情况下将夹压压力施加到夹压传输辊11a和11b之间, 那么湿纸幅1就粘到其表面比毡6b的表面更光滑的进纸带13上。因 此,湿纸幅1的传输路径就从毡6b的表面变为进纸带13的表面。
由于本实施例的造纸机平滑压榨装置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因 此传输通过位于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的上游侧的平滑压榨装置或成 形装置的湿纸幅1被吸辊5a吸住并且其一面被毡6a保持着,如图1 所示。如图1所示。然后,湿纸幅1以它被毡6a和6b夹在中间的状 态被运送到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从而它的脱水通过最后的脱水压榨 装置4来实现。
此后,湿纸幅1被吸辊5b吸住并且其一面被毡6b保持着。然后, 在湿纸幅1被毡6b和进纸带13夹在中间的情况下将夹压压力施加到 夹压传输辊11a和11b的夹压部分。然后,湿纸幅1从毡6b传输到进 纸带13。
注意到进纸带A可以用来代替毡6b。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地进纸 带A由橡胶带等形成,它们的表面比正常的毡的表面光滑得多且不透 气(完全不吸收水分)。如果应用如上所述的这种构造,那么,在最 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的夹压部分,湿纸幅1粘到其表面比毡6a的表面 更光滑的进纸带A上并与其一起运动。因此,不需要提供吸辊5b(即, 在这种情况下,湿纸幅在图1中附图标记L表示的由交替的一长两短 划线组成的线上行进)。不过,当与运送目的湿纸幅的进纸带13的表 面光滑度相比较时,必须降低代替如上所述的毡6b使用的进纸带A的 表面光滑度,或者必须使进纸带A的硬度低于进纸带13的硬度。
特别地,如上所述,湿纸幅1具有这样的特性,当施加夹压压力 时,它粘到更光滑的表面上,并具有另一个特性,它会粘到硬度更高 的元件上。因此,例如,在进纸带A的表面与进纸带13的表面具有基 本上相等的光滑度的情况下,如果进纸带A形成为其硬度低于进纸带 13的硬度的带,那么当夹压传输辊11a和11b之间的夹压压力施加到 其上时,湿纸幅1就粘到其硬度高于上述带的进纸带13上并与其一起 运动。
在压辊12a和12b的夹压部分内,夹压压力作用于已被传送通过 夹压传输辊11a和11b的湿纸幅1,此时该湿纸幅1的一个表面(在图 1中为湿纸幅的上表面)被进纸带13保持着。然后对湿纸幅1的两个 表面都进行平滑处理。
然后,湿纸幅1被传输经过帆布7c到达干燥部分3,并从第一干 燥机3a依次通过未示出的第二干燥机和第三干燥机以执行湿纸幅1的 干燥处理。注意到图1中的附图标记20a和20b中的每一个都表示真 空辊。
如此,在本平滑压榨装置12中,插入压辊12a和12b之间的进纸 带13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确保夹压宽度。因此,不需要使用传统例子 中的这种软覆层压辊。特别地,由于压辊并没有发生像在传统例子中 的这种平滑压榨装置中一样起皱的情形,因此能够防止振动的发生。
此外,传统上仅能设置在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的平滑压榨装 置可以设置在非敞开式牵引型平滑压榨装置中。由于有非敞开式牵引 部分,因此进纸性能高,能够稳定同时也高速运转地运送湿纸幅1。换 句话说,造纸机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运转,且同时在造纸机高速运转的 情况下能提高湿纸幅1的进纸性能和光滑度。
因此,还有这样的优点,即能够减小施加于干燥部分3的下游侧、 用于执行湿纸幅1的表面处理的压光机设备(未示出)上的载荷,尤 其是易于生产松厚纸。
此外,在传统的非敞开式牵引型压榨装置中,经常使用靴形压块, 并且由于靴形压块的高脱水性能,湿纸幅1的光滑度会降低。不过, 根据本发明,平滑压榨装置能和靴形压块一起使用,且在使用靴形压 块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湿纸幅1的光滑度。
(A-1)变形1
图2是图解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1的示意图。下面说明变形1 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
如图2所示,在变形1中,导辊19设置在夹压传输辊11a和11b 的上游侧,而进纸带13越过导辊19后插入夹压传输辊11a和11b之 间的夹压部分内。
特别地,变形1这样构造,即紧接在夹压传输辊11a和11b之间 的夹压部分前面的进纸带13的运行线被导辊19改变。从而,由于能 够缓和沿着夹压传输辊11a和11b行进的进纸带13的锐弯,因此能够 防止紧接在夹压部分前后的进纸带13的膨胀和收缩。
从而,能够防止湿纸幅1发皱。此外,由于湿纸幅1能够确定地 保持在进纸带13上,因此在湿纸幅1通过了夹压部分以后也能够稳定 地执行运送操作。
(A-2)变形2
图3是图解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2的结构的示意图。下面说明 变形2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
如图3所示,在变形2中,提供用于改善表面性能的毡14来代替 进纸带13,且提供吸辊5c来代替夹压传输辊11a和11b。
虽然表面性能改善的毡14具有透气性,但毡14所形成的表面比 正常的脱水毡光滑得多,且毡14行使类似于进纸带13的使湿纸幅1 的表面光滑的功能。正常的脱水毡具有大约20cc/(sec·cm2)的透气性, 而本发明中表面性能改善的毡14则设为10cc/(sec·cm2)或更低。
因此,由毡6b运送且保持着的湿纸幅1被吸辊5c吸住并被传输 到表面性能改善的毡14,然后,在压辊12a和12b的夹压部分执行湿 纸幅1的表面光滑化处理。同时,由于表面性能改善的毡14具有低于 如上所述地使用的正常脱水毡的透气性,因此不仅能提高压辊12b一 侧上的湿纸幅1的表面光滑度,还能提高表面性能改善的毡14一侧上 的湿纸幅1的表面光滑度。
此外,由于不需要设置图1所示的夹压传输辊11a和11b,因此能 节省空间。
(A-3)变形3
图4是图解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3的视图,表示在第一实施例 的平滑压榨装置应用到图10所示的传统造纸机压榨装置的情况下的示 意性结构。
如图4所示,在变形3中,其光滑度或硬度低于进纸带13的进纸 带15在压辊9c上延伸,保持在进纸带15上的湿纸幅1由夹压传输辊 11a和11b传输到进纸带13。
因此,湿纸幅1在被夹在毡6c和6d之间的情况下在压辊9a和9b 的夹压部分脱水,然后湿纸幅1在压辊9c和9b的夹压部分以及压辊 9c和另一压辊9e(或靴形压块)的夹压部分内脱水。
此后,来自夹压传输辊11a和11b的夹压压力对湿纸幅1起作用, 此时湿纸幅1被保持在进纸带15(非敞开式牵引)上并被传输到进纸 带13。然后,由压辊12a和12b执行湿纸幅1的表面光滑化处理。
如此,在应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即进纸带15在压辊9c上延 伸且由夹压传输辊11a和11b传送湿纸幅1,变形3也能够应用到如图 10所示的这种造纸机压榨装置(集束压榨装置)上。同时能够利用表 面性能改善的毡代替进纸带13并利用吸辊代替夹压传输辊11a和11b。
(B)第二实施例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平滑压榨装置的造纸机 压榨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下面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
如图5所示,在设置在造纸机压榨装置中的平滑压榨装置12中, 进纸带13不仅在压辊12a上而且在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的夹压部分 上延伸。
此外,夹压传输辊11a和11b设置在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的上 游侧,通过夹压传输辊11a和11b,被传送经过位于最后的脱水压榨装 置4的上游侧的压榨装置或成形装置的湿纸幅1被运送到进纸带13。
由于本实施例的造纸机的平滑压榨装置如上所述地构造,如图5 所示,因此被运送通过位于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的上游侧的压榨装 置或成形装置的湿纸幅1由夹压传输辊11a和11b从毡运输到进纸带 13。然后,在湿纸幅1被毡6b和进纸带13夹在中间的情况下,由最 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的夹压部分对湿纸幅1执行脱水处理
然后,在湿纸幅1被保持在进纸带13上的状态下,湿纸幅1被运 送到平滑压榨装置的压辊12a和12b之间的夹压部分以内,并且在夹 压部分内执行湿纸幅1的表面光滑化处理。此后,湿纸幅1被传输到 干燥部分3进行干燥。
如此,对于本发明的造纸机压榨装置,由于不需要第一实施例中 的吸辊5a和5b、毡6a等等(参见图1),因此除了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以外,还能够降低成本并能使装置紧凑。
(B-1)变形1
图6是图解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1的结构的示意图。下面说明 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
如图6所示,变形1包括吸辊5d,用于吸住从位于最后的脱水压 榨装置4的上游侧的前一级压榨装置16运送过来的湿纸幅1;毡17, 其用于保持并运送被吸辊5d吸住的湿纸幅1;以及吸辊5e,其用于吸 住保持在毡17上的湿纸幅1并将其传输至替代夹压传输辊11a和11b 的毡6b。
(B-2)变形2
图7是图解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2的视图,其表示在第二实施 例的平滑压榨装置应用到图10所示的传统的造纸机压榨装置上的情况 下的示意性结构。
如图7所示,在变形2中,湿纸幅1经过压辊9c和压辊9e之间 的夹压部分并以敞开式牵引方式运送通过纸辊18到达毡6f。然后,湿 纸幅1由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在湿纸幅被保持在毡6f和进纸带13 上的情况下进行脱水,此后,由平滑压榨装置12在湿纸幅1的一个表 面被保持在进纸带13上的情况下对湿纸幅1进行表面光滑化处理。
在变形2以上述方式构造的情况下,可充分减少敞开式牵引部分, 并提高湿纸幅1的进纸性能。
(B-3)变形3
图8图解表示了第二实施例的变形3,它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的 平滑压榨装置应用到图10所示的传统的造纸机压榨装置上的情况下的 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在变形3中,其硬度低于进纸带13的硬度的进纸带 15在压辊9c上延伸。
从而,在湿纸幅1通过压辊9c和压辊(或靴形压块)9e之间的夹 压部分之后,由来自夹压传输辊11a和11b之间的夹压压力在湿纸幅 被保持在进纸带15(闭式领纸)上的情况下对湿纸幅1起作用,且湿 纸幅1被传输到进纸带13。此后,由最后的脱水压榨装置4对湿纸幅 1进行脱水处理,且由平滑压榨装置12在湿纸幅1的一面被保持在进 纸带13上的情况下对湿纸幅1的表面进行光滑化处理。
如此,如果应用了这样的结构,其中进纸带15在压辊9c上延伸 且湿纸幅1由夹压传输辊11a和11b传输,那么变形3也能够应用到 图10所示的传统的造纸机压榨装置上。
(C)其它
尽管阐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具体说明的实 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平滑压榨装置的压辊12a和12b中的 每一个的表面上都安装了硬覆层。不过,压辊表面本身可以这样形成 为具有高的硬度,从而湿纸幅1的表面可以直接由压辊进行光滑化处 理而不需要覆层。
工业应用
如上所述,对于本发明的平滑压榨装置,压辊在造纸机高速运转 的情况下也不会起皱,且能防止发生振动。因此,能提高湿纸幅的进 纸性能和光滑度,从而本发明的实用性很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