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中应用加长压区压榨的压榨部

申请号 CN96197760.4 申请日 1996-10-16 公开(公告)号 CN1200155A 公开(公告)日 1998-11-25
申请人 韦尔梅特公司; 发明人 约尔马·拉波蒂;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造纸机的 压榨 部,该压榨部包括紧凑的 辊筒 组合,该辊筒彼此间形成许多压榨压区,该压区除去纸幅(W)中的 水 分。在上述压区中,纸幅W具有由压榨毛毯或辊面支承的闭式引纸段。该压榨部包括中心辊筒(20;20A),至少有两个压榨压区(N2,NP1;N2,NP2)与该中心辊筒连接。与上述中心辊筒(20;20A)相关联的最后一个压区是加长的压区(NP1;NP11)。中心辊筒(20;20A)具有循环的加热介质(Fin→Fout)和加热的 外壳 。中心辊筒(20;20A)的外壳(21)的外表面(21′)由循环的介质(Fin→Fout)加热到这样一个 温度 (Ts),使得可以显著增强纸幅(W)在与中心辊筒(20;20A)相关联的压区(N2,NP1;N2,NP11)中特别是在上述加长压区(NP1;NP11)中的脱水作用。本发明还可以应用在有两个或多个分立压榨部(NP12,NP22)的场合,该压区中至少最后一个压区是加长的压区。
权利要求

1.一种造纸机的压榨部,该压榨部包括紧凑的辊筒组合,该辊筒彼 此间形成许多压榨压区,该压区除去纸幅(W)中的份,在压区之前 纸幅(W)具有由压榨毛毯或辊面支承的闭式引纸段,该压榨部包括中 心辊筒(20;20A),与该中心辊筒相关联的至少有两个压榨压区 (N2,NP1;N2,NP11),其特征在于,与上述中心辊筒(20;20A) 相关联的最后一个压区是加长压区(NP1;NP11);上述中心辊筒(20; 20A)是具有循环加热流体(Fin→Fout)和加热外壳的辊筒;中心辊筒 (20;20A)的外壳(21)的外表面(21)由上述循环介质(Fin→Fout)
加热到这样一个温度Ts,使得可以显著增强纸幅(W)在与中心辊 筒(20;20A)相关联的压区(N2,NP1;N2,NP11)中,特别是 在上述加长压区(NP1;NP11)中的脱水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与上述中心辊筒(20) 相关联的有第一锐的短的辊筒压区(N2),在压榨部中的第一吸水压榨 毛毯(12)穿过该压区,该毛毯起引纸毯的作用,纸幅(W)从成形 网(10)传送到压榨部的上述引纸毯上;与中心辊筒(20)相关联的 最后一个压区是上述加长的压区(NP1;NP11),吸水的压榨毛毯(32) 穿过上述加长压区(NP1;NP11),该毛毯(32)起压榨部中第二上 部毛毯的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中心辊筒(20) 是一个辊筒,该辊筒具有产生加载和/或使中高改变的装置(26、27、 28),最好还具有在上述加长压区区域中用于调节横向压缩压力分布的 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热中心辊筒 (20)中有用于调节加载力和/或偏斜的装置(26a),该装置面向与中 心辊筒(20)相关联形成的第一辊筒压区(N2)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压榨部 包括与紧凑辊筒组合分开的压榨压区,该分开的压榨压区或者是辊筒压 区(N20)或者是加长的压区(NP2),并且在该压区中光面上部辊筒 (55;55A)最好是加热辊筒。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该压榨 部的中心辊筒是具有循环加热介质的辊筒(20;20A),上述辊筒在圆 筒外壳(21;210)具有许多流过加热介质流体的轴向管(22;220), 该轴向管通过端部管(22b;227)成对地(22′,22″;220′,220″) 相互连接在一起;上述轴向管连接于加热介质流体接头(25;250), 该接头配置在加热辊筒(20;20A)的相对端部,相对于具有上述流体 接头的加热辊筒(20;20A)的一端装有辊筒的机械驱动齿轮系(70、 71、72、73)。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与上述 中心辊筒(20;20A)相关联的还有附加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升高 辊筒外壳(21)的外表面21′的温度Ts,该加热装置例如是最好连接于 中心辊筒(20;20A)的一个或多个刮刀(18)、蒸气箱(17)和/ 或等同的红外加热器,该蒸气箱最好装在与中心辊筒(20;20A)相关 联的第一辊筒压区(N2)和随后的加长压区(NP1;NP11)之间。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中心辊 筒(20;20A)的外壳(21)的外表面温度Ts可利用上述的循环介质 (Fin→Fout)升高到大约60~95℃和/或使上述循环加热介质的温度Tf 设置在大约70~180℃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在压榨 部中与加热中心滚筒(20)连接的第一或第二辊筒压区(N2)之前, 压榨部中的第一压区是分立的压榨压区,最好是加长的压区(NP10), 该压区的上部毛毯是引纸毯(12A)(图6)。
10.一种造纸机的压榨部,该压榨部包括两个或多个分立的压榨压区 (NP12,NP22),该压区中至少最后一个压区是加长的压区(NP22), 并且在该压区之间纸幅(W)具有由辊面或压榨毛毯(12A,15B, 65)支承的闭式引纸段,其特征在于,在最后加长压区(NP22)中的压 榨辊筒是压榨辊筒(20B),该辊筒具有循环的加热介质(Fin→Fout) 和加热的外壳;上述压榨辊筒(20B)的外壳(21)的外表(21′)由 上述循环介质(Fin→Fout)加热到这样一个温度(Ts),使得在与上述 压榨辊筒(20B)相关联的加长压区(NP22)中显著增强纸幅(W) 的脱水作用(图7和7A)。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在最后加长压区 (NP22)之前,与上述加热压榨辊筒(20B)相关联的有前置压榨压区 (N02)(图7A)。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在压榨压区的 最好为加长压区(NP12)的第一压区中,上部毛毯(12A)是引纸毛毯, 该毛毯将纸幅(W)从成形网(10)带入第一压榨压区(NP12);在 上述第一压榨压区中(NP12)中,下部毛毯(15B)是压榨毛毯或等同 的传送带,该压榨毛毯(15B)在第一压区(NP12)之后将纸幅(W) 传递到加长压区(NP22)的上部毛毯(65)上,该上部毛毯(65)最 好是压榨毛毯,它在后一个加长压区(NP22)中起上部毛毯的作用,后 一个加长压区其部分由上述加热的压榨辊筒(20B)形成(图7)。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上述 加热的压榨辊筒(20B)是权利要求3、4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循 环加热介质的压榨辊筒。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上述 中心辊筒(20)或等同压榨辊筒(20B)的表面温度Ts如此选择或设 置成可以调节,以便有利于纸幅与上述中心辊筒或等同的压榨辊筒分 离。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榨部,其特征在于,配置 与上述加热中心辊筒(20)连接的或与加热压榨辊筒(20B)连接的由 传送抽吸辊筒(41,41a)形成的传送压区(Ns)。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造纸机的压榨部,该压榨部包括紧凑的辊筒系统,该辊 筒相互间形成许多压榨压区,该压区除去纸幅中的份,在压区之间纸 幅具有由压榨毛毯或由辊面支承的闭式引纸段,并且该压榨部包括中心 辊筒,在该中心辊筒上至少有两个压榨压区。

另外,本发明涉及造纸机的压榨部,该压榨部包括两个或多个分开 的压榨压区,该压榨压区中至少最后一个压区是加长的(扩展)压区, 在压区之间纸幅具有由辊面或压榨毛毯支承的闭式引纸段。

从先有技术中已知各种紧密的和紧凑的压榨部,在这些压榨部中在 压榨辊筒之间形成若干压区,在该压区之间纸幅具有闭式引纸段。在这 些压榨部中应当提到本申请人以商品名“Sym-Press II”和“Sym-Press O”在市场上出售的压榨部,在这些压榨部中在辊筒的紧凑系统中形成 三个接连的辊筒压区,如果需要,这些压榨部可以配置单独的第四压榨 压区。

随着造纸机运转速度的不断提高,压榨部便成为提高速度的瓶颈。 这首先是由于,待压榨纸幅在很短的压榨压区的停留时间不够短,另一 方面不能无限增加压榨压而不破坏纸幅的结构。已经引入所谓加长压 区的辊压,引入范围不断增加,在这种加长的压区中,压榨压区区域的 长度是辊筒压区区域长度的5-10倍。涉及使用各种加长压区及等同物 的先有技术压榨部可参考以下专利:美国专利4 561 939,4 704 192,4 915 790,5 120 399;欧洲专利申请0 401 190A3,0 608 533A1;德 国专利申请4 321 405 A1;欧洲专利0 337 973。

在类似于上述压榨部的紧密和紧凑压榨部中也已应用加长的压区, 在这一方面可参考A.Meineke和K.Steiner的论文“Zum Einsatz von Schuhpressen bei Schreib-und Druckpapieren”(Wochen-blatt für Papierfabrikation 5,1988,Abb 16,page 178)。

另外,从先有技术中已知在压榨部中应用各种加热装置例如蒸气 箱、红外或感应加热器,利用这些装置可以提高纸幅的温度,增加在辊 筒压区的脱水。众所周知,这种脱水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温度上升降低了 纸幅纤维网中水的粘性和增加了纸幅的弹性。

涉及本发明的先有技术请参考本申请人的芬兰专利申请870 308和 870 309。在上述芬兰专利申请870 308中,说明一种在无支承引纸段使 纸幅与光面压榨辊筒分开的方法和装置,在该方法中上述压榨辊筒的温 度可以调节,利用这种调节可以影响待分开的辊面和纸幅之间的附着 性,因此纸幅分开的度和/或分开的张力可以设定在最佳范围内。在上 述芬兰专利申请870 309中说明一种使纸幅作为无支承引纸段与辊筒光 面分开的方法和装置,在分开点的区域纸幅受到光面压榨辊筒外面来的 瞬时的局部的加热作用,由于这种加热作用,在纸幅和辊面之间的水份 受到加热,最好在分开点区域被蒸发,使得可以分开纸幅和辊面。

关于这点还可参考本申请人的芬兰专利92941,在该专利中说明一 种应用引纸区(传送区)的方法,压榨毛毯或特殊的引纸毛毯越过引纸 区,实现纸幅的闲式引纸,该引纸区和上述毛毯被配置成与上述辊面形 成引纸压区或引纸区,并且在上述方法中,在引纸位置可以设定或调节 上述辊面和/或纸幅的温度值。在上述芬兰专利所述的方法中新颖的是, 引纸区受到真空的作用,而且在引纸点可以设定或调节上述辊面和/或纸 幅的温度值到足够高,使得对应于上述温度与纸幅相结合的水分的饱和 蒸气压力基本等于或高于在上述引纸区形成的压力,该压力低于大气 压。

本发明的目的仍是利用在上述芬兰专利申请870308、870309和芬 兰专利92941中所述的方法、纸幅分离和引纸配置,使其协同地与本发 明联用。

关于纸幅的脱水从先有技术已知,已使用本身是热压榨的装置,在 这些装置中使用所谓脉冲干燥法,在这种干燥方式中,使纸幅输送到与 一个面,通常为辊面,相结合,该表面的温度约150~500℃。从先有 技术还知道使脉冲干燥和加长压区区域联用,对此可参考Beloit Technologies Inc公司的国际专利WO 95/21962(1995年8月17日公 开),在上述公开中,在加长的压区区域纸幅压在已经加热到约150~ 500℃的辊筒上。特别用感应加热加热辊筒,该压榨装置的目的是使绝干 固体含量增加约10~15个百分点,使绝干固体含量达到65~75%。

从先有技术还知道以各种方式加热的辊,这些辊可用在造纸机中的 压榨部和整饰设备例如压光机上,对这些辊可参考例如本申请人的芬兰 公开No.87485,88419,89087,91297,92733和芬兰专利申请No.924754, 925634和930349。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上述先有技术作出发点进一步发展造纸机的压榨 部,特别是发展紧凑闭式压榨部,使得通过显著增加压榨部的脱水量而 增大造纸机的运转速度。对此应当强调,本发明的压榨部不应当看作为 起上述固有热压榨的作用,而且在本发明中不应用脉冲干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榨部,在该压榨部中特别利用廉价的蒸 气能来增加脱水量,因而显著增强了压榨作用,并且在本发明中可以避 免使用价格贵的电能,因此也可以避免使用感应加热,按照上述公开WO 95/21962这种感应加热主要用在压榨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榨部,在该压榨部之后,纸幅的绝干固 体含量根据纸的级别、其原料及造纸机的速度可达到约50~58%。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榨部,在该压榨部可以在纵向和横 向调节纸幅的横向加压压力分布,以及调节由于这种分布而造成的纸幅 绝干固体含量的横向分布。

为达到上述目的和下面将显示的目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特 征在于,与上述中心辊筒相关联的最后压区是加长压区(扩展压区,下 同);上述中心辊筒具有循环的加热介质和受加热的外壳;该中心辊筒 外壳的外表面由上述循环介质加热到这样一个温度,使得显著增强在与 中心辊筒相关联的压区中特别是在上述加长压区中纸幅的脱水作用。

本发明压榨部第二实施例的主要特征在于,在最后加长压区中的压 榨辊筒是具有循环加热介质和受加热外壳的压榨辊筒;上述压榨辊筒外 壳的外表面由上述循环介质加热到这样一个温度,使得显著增强在与上 述压榨辊筒相关联的加长压区中纸幅的脱水作用。

在本发明中,利用加长压区的压榨和与此相关联的加热压榨辊筒的 操作,特别是利用紧凑压榨部的中心辊筒,可以获得彼此协同的效果。 这些效果是基于,在本发明的压榨部在被压榨的纸幅和加热辊面之间可 以获得良好的热导性,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湿的纸幅吸收许多能 量。因此被压榨的纸幅的温度可以上升到足够高。这种高温在加长的压 区中可以在充分长的时间和充分长的距离内起作用。这样便显著增强了 压榨的作用。然而在本发明中不涉及热压榨和脉冲干燥本身,因为加热 的辊面一般最好加热到低于100℃的温度,一般加热到60~95℃的范 围。在例外情况下,特别是当除利用热滚筒中的循环加热介质而外还利 用其它的加热纸幅的外部装置例如蒸气箱、热水喷头和/或等同装置时, 还可以使用加热到稍高于100℃温度的辊面。

在本发明的压榨部中最好应用这种加热的中心辊筒,像具有带轴向 孔的外壳的辊筒,热水、热油或水蒸气可以在该外壳中循环。这样便可 以通过例如热交换利用廉价的蒸气能而不需要应用感应加热和消费比较 贵的电能。

在本发明中,中心辊筒的表面温度或分开压区上相应光面辊筒的表 面温度可以调节或设定,从而在例如配合应用上述芬兰专利申请870 308、870 309和上述芬兰专利92941中所述的方法和配置时有利于纸幅 和上述中心辊筒的分离。

虽然在上面和下面都说的是造纸机和纸幅的压榨部,但是应当强 调,本发明的范围还包括纸板幅去水用的压榨部,本发明也很适用于这 种压榨部。

下面参照示于附图的各图中的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例示性实施例详 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决不完全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细节。

图1是用在本申请人的“Sym-Press II”TM型三压区压榨部上的 本发明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Twinver”TM型压榨部中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示出图2所示压榨部的改型,其中额外应用一个分开的第三压 榨压区;

图4示出本申请人的作为应用本发明设施的“Sym-Press O”TM型 压榨部;

图5示出图1所示压榨部的改型,其中加长的压区用作为额外的分 开的第四压区;

图6示出主要为“Sym-Press II”TM或“Twinver”TM型的这种压榨 部,其中附加的加长压区作第一压榨压区;

图7示出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应用两个接连的分立 的加长压区区域;

图7A示出图7压榨部后部的改型,在该改型中最后一个加长压区 的前面是增强纸幅加热作用的前置(预压)辊筒压区;

图8是可以应用在本发明中的可控中高热辊筒的中心轴向截面图;

图8A是沿图8的A-A线截取的垂直截面图;

图8B是沿图8的B-B线截取的垂直截面图;

图8C是沿图8的C-C线截取的水平截面图;

图9是可以应用在本发明中的管形的不变冠部的刚性热辊筒的中心 轴向截面图;

图9A是沿图9的A-A线截取的垂直截面图;

图9B是沿图9的B-B线截取的垂直截面图;

图9C是沿图9的C-C线截取的水平截面图;

示于图1的本发明的压榨部具有本申请人以商品名“Sym-Press II”在市场上出售的压榨部的几何形状,在该压榨部中有三个接连的脱 水压榨压区N1、N2和NP1。和普通的“Sym-Press II”压榨部不同, 最后一个压区明显地是一个加长压区,该加长压区的长度在纵向约为 100~300mm。该加长压区区域在纵向的长度约为辊筒压区N1和N2相 应长度的3~10倍。当然同样的比率也适用于在个别压区中的压榨时 间。另外,在较宽的造纸机(≈≥4.5m)中,在本发明的压榨部中特应用 一种可控中高的热辊筒作中心辊筒。对于其结构,在下面将参照图8、 8A、8B和8C详细说明一个优选的例示性实施例。在较窄的造纸机(宽 度≈≤4.5m)中还可以应用冠部不变的辊筒作热辊筒,该热辊筒的例子是 热辊筒20A,这一热辊筒示于图9、9A、9B和9C,并将在下面说明。

如图1所示,利用引纸辊11的抽吸区11a使纸幅W与成形网10 分离,使纸幅沿引纸毛毯12的下表面传送到第一辊筒压区N1中。该第 一辊筒压区N1是有两个毛毯的压区,除引纸毯12而外还有吸水的下毯 15通过上述压区。压榨压区N1的下辊筒是具有凹陷面(空心面)例如槽 形面14′的压榨辊筒,而上辊筒是压榨抽吸辊筒13。该辊筒包括两个接 连的抽吸区域13a和13b。在压区N1中水通过纸幅的两个表面沿两个方 向排入毯12和15。压榨抽吸辊筒13具有穿孔的外壳13′,在其第一抽 吸区域13a上引纸毯和放在其外表面上的纸幅W被弯曲而送入第二辊筒 压区区域N2,在该压区区域有第二抽吸区域13b,在该区域最好应用比 前一区域13a更高的真空。在上述压榨抽吸辊筒13和特别的可控中高的 中心辊筒20之间形成第二辊筒压区N2,该中心辊筒已按本发明进行配 置。在纸幅W的邻近有一个与抽吸辊筒13的抽吸区13a相接合的蒸气 箱34,利用该蒸气箱可以在第二辊筒压区N2之前和纸幅与热辊筒20的 外壳21的加热表面21′结合之前提高纸幅的温度。

在辊筒压区N2之后,纸幅W沿中心辊筒20的光面21′进入第三压 榨压区,按照本发明,该压区特意作成加长的(扩展的)压区NP1。吸 水的压榨毯32穿过该加长的压区区域NP1,该毯由导向辊38导向。该 加长压区区域NP1由加长压区辊筒30与加热的中心辊筒20共同形成, 该辊筒30可以例如是具有软外壳31的加长压区辊筒,在该外壳31中在 压榨区域NP1处有压榨靴33,可以沿横向改变上述压榨靴的压力作用。 作为图1所示的加长压区NP1的加长压区辊筒30最好采用本申请人的以 商标“Sym-Belt S”TM在市场上出售的那种加长压区辊筒,在该压区辊 筒上,滑移带外壳31牢固固定在装有轴颈的端环上。关于“Sym-Belt S”压辊结构的详细说明和操作,可参看本申请人的以下专利:芬兰专利 F1-70952和欧洲专利EP-0 345 500、0 527 881。

在加长的压区区域NP1处在中心辊筒20的里面有一系列的负载滑 移靴26,而且压区区域NP1的横向压力分布可以通过调节上述靴的负载 压力进行控制。另外在压区N2也可以应用相当于上述系列滑移靴26的 第二系列的滑移靴26a,利用该滑移靴26a可以调节辊筒压区N2的横向 压缩压力的分布,并且利用该滑移靴26a可以控制辊筒压区N2产生的中 心辊筒20外壳的平直和偏斜。

在压区N2和NP1之间,纸幅W附着在中心辊筒20的光滑面21′上, 使得纸幅W具有自由的外表面,安装蒸气箱或红外加热装置或感应加热 装置17,使其与该自由的外表面接合,最好应用蒸气箱或红外加热器, 其热量主要加在纸幅W的自由外表面上,而纸幅W的内表面则利用热 辊筒20的外壳21的加热作用进行加热,其加热方式下面将进行说明。

在加长压区区域NP1之后纸幅W沿着中心辊筒21的光面21′,纸 幅W最好作为一个短的自由引纸段Wf与该光面21′分开,并在抽吸区域 传送到在压榨部之后的干燥部中的第一烘缸组的干燥网40上,该干燥网 40沿着导向辊筒41或真空辊筒循环。在导向辊筒或真空辊筒41之后安 装红外加热器和/或蒸气加热器43,使其对着纸幅W的自由外表面,在 该加热器的对面有吹吸箱42,它使纸幅W保持在干燥网40的下表面上, 并在同时加强装置43的加热作用,使其渗透到纸幅W中。此后,在干 燥网40上纸幅W传送到第一干燥烘缸44上或同等的引入滚筒上,随后 作为闭式引纸段通过干燥部的第一网组。

另外,在图1中示出在加长压区NP1处的用于压榨毯32的冷却水 喷射装置37a和37b,在加长压区NP1之后有排水槽35,该排水槽与软 辊筒30的外壳31相配合,而与该排水槽相接合的有加长压区的辊筒外 壳的洗涤和/或冷却喷射装置36,该喷射装置喷洒水或空气。该加长压区 辊筒30的滑移带外壳31的外表面或者是光滑的或是凹陷的(中空的) 例如有槽的。利用上述冷却喷射装置36、37a、37b可以防止因压榨部 突然停机所造成的热辊筒20的外壳21温度增高所产生的损害危险。另 外图1中示出在中心辊筒20的空的下部扇面上的刮刀18,润滑喷射装 置19与上述刮刀18的刀片相接合,该喷射装置19喷出热水或蒸气,由 此可以协助提高辊筒20的外壳21的外表面21′的温度Ts和增加辊筒压 区的清洁。

按照本发明,中心辊筒提供内部加热,例如可以用进入中心辊外壳 21中镗孔21的循环热水和油进行循环加热,这一点将在下面参照图8~ 8C、图9~9C进行详细说明。位于第一辊筒压区N1的受到压榨的而其 绝干固体含量K1约为25~40%的纸幅W在很窄的(尖锐的)辊筒压 区N2中与中心辊筒20的外壳21的光滑外表面21′形成很好的接触。这 就是为什么在压区N2中以及在其之后,在加长的压区区域NP1中,可以 很有效地将热量从中心热辊筒20的外壳21传送到纸幅W的原因。在压 区N2和NP1之间,纸幅W通过蒸气箱或在例外情况下通过红外加热器 17在其外表面的一侧被加热。作为中心辊筒20的外壳21上的涂层例如 可以应用陶瓷涂层或化钨金属合金。由于有效的热量传输造成的热冲 击,上述涂层有破裂的危险。为避免这种破裂,最好限制从辊筒外壳21 的内部传到外表面21′上的热量,使得选择加热介质的温度Tf低到约为 110℃,如果需要可以利用刮刀18的热水/蒸气润滑喷头19和/或应于加 热器17将额外的热量输送到外壳的表面上。这样便可以充分升高中心加 热辊筒20的外壳21的外表面21′的温度Ts。一般地讲,上述温度Ts选 择在约60~95℃的范围内,最好在约70~85℃的范围内,采用此温 度可以在加长的压区NP1中特别有效地除去水份。在例外情况下,温度 Ts可以稍高于100℃,特别是在辅助加热装置例如水喷头19和/或蒸气 箱17与辊面联用时。众所周知,通过提高温度,可以降低纸幅纤维网中 水的粘度并可以改变纤维网的弹性,从而增强脱水。因为加长的压区NP1 中明显产生这种效应,所以为了增强脱水它具有充分的作用时间。通过 良好的热传递接触和在纸幅和辊面21′之间的有效的大表面热传递可使 放在热辊筒20的外表面21′上的相当湿的纸幅结合大量能量并使上述能 量传递到纸幅W上。

在图1所示的压榨部,在辊筒压区N1和N2中的线负载选择在 N1≈50~100kN/m,N2≈50~120kN/m。在加长的压区NP1中,在纵 向和横向的压力分布可以以已知的方式调节。在加长压区NP1中的平均 线负载一般选择在NP1≈300~1200kN/m。

在图1所示的压榨部中,在压区N2之前纸幅的绝干固体含量k1通 常是25~40%,而在加长压区之后绝干固体含量k2一般为50~58%。 在压榨部中的第一压区N1;NP10;NP12之前的绝干固体含量k0一般为 13~23%。

由本发明形成的增强的脱水能力可以体现为造纸机的较高速度和/ 或体现为通过压榨产生增加的脱水比例,该脱水比例与蒸发脱水相关, 从节省能量的观点看,这是最好的。通过加热的中心辊筒20和通过与该 辊筒相接合的装置传送到纸幅W的热量PH按机器的每米宽度一般选择 在100~300kW/m,使得在宽度10m的机器中涉及的总热量PHT为1~ 3MW。

图2示出作为应用本发明设施的“Twinver”型压榨部,该压榨部 不同于图1所示压榨部之处是,没有与引纸毯12和抽吸辊筒13A相关联 形成的第一辊筒压区,而在该压榨部中,在上述压榨抽吸辊筒13A和按 本发明配置的加热中心辊筒20之间形成第一压区N10。图2的第二压榨 区域是图1所示方式的加长压区NP1。与图1相比,图2增加了导向的 张力辊筒12a和引纸毯12的调节装置12b,以及导向准直的张力辊筒32a 和加长压区NP1的吸水压榨毯32的调节装置32b。另外,图2示出两个 在第一干燥缸组中的接触干燥缸44和具有承受真空的凹陷面外壳45′的 换向抽吸辊筒45。图2所示的压榨部缺少第一两毛毯压区N1,图2所 示的压榨部和图1所示的压榨部相比适合于低的机器速度和/或较薄等级 的纸张。

图3示出图2所示压榨部的变形,在此变形例中,除辊筒压区N10 和加长的压区NP1之外还有分开的辊筒压区N20。纸幅W通过传输(引 纸)辊筒51A与加热中心辊筒20的光滑表面21′分开,形成短的自由引 纸段Wf1,然后在传输辊筒51的抽吸区51a的协助下传送到下毯50上, 纸幅W在该下毯的顶表面上传送,进入第一辊筒压区N20。该压区形成 在大直径的具有光面55′的上辊筒55和具有凹陷面56′的下辊筒56之 间。下毯50由张紧准直的导向辊筒53导向和由装置54调节。在辊筒压 区N20之前有一个抽吸箱52,并且在辊筒压区N20之后,纸幅W沿着上 辊筒55的光滑面55,然后利用传送辊筒46使该纸幅形成为一段很短的 自由引纸段Wf2而与该上辊筒55分开,并传送到干燥网40上。清洁刮 刀57和损纸传送器58连接于压区N20的具有光面55′的上辊筒55。在其 它方面,图3所示压榨部的结构和操作类似于图1和2所示的压榨部。

图4示出作为应用本发明场合的“Sym-Press O”型的压榨部,该 压榨部不同于图1所示之处是,在图4中,用作两毛毯12、15压区N1 的上辊筒的压榨辊筒13B不与加热的中心辊筒20形成压区。但是在压榨 抽吸辊筒13B的抽吸区域13a的后面,纸幅W和引纸毯12几乎垂直地 自由运行到加热的中心辊筒20,并与该辊筒接合形成第二辊筒压区N2。 该压区N2由具有凹陷面60′的压榨辊筒60形成。在其它方面,图4所示 压榨部的结构和操作类似于图1所示的压榨部。

图5示出用于特别高速造纸机和/或较厚级别纸的“Sym-Press II” 型的这种压榨部,该压榨部具有特意做成加长压区NP2的第四分立压区。 因此图5所示压榨部的结构和操作类似于图3所示的压榨部,不同的是, 图3所示的分开的压榨压区N20已由加长的压区NP2代替,该加长压区的 下辊筒是加长压区辊筒56A,该辊筒具有软(软管)外壳56a并包括一 系列加载靴59。加长压区NP2的上辊筒是具有光面55a的辊筒55A,纸 幅W作为自由引纸段Wf2从该辊筒55A传送到传送辊筒46上,然后以 上述方式传送到干燥网40上。在加长压区NP2中如需要按照本发明通过 提高温度增强脱水,则可以利用具有加热外壳的辊筒代替后一个加长压 区的上辊筒,类似于第一加长压区NP1和辊筒压区N2。该辊筒在图5中 用括弧内的编号20表示。

图6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具有“Sym-Press II” 或“Twinver”型的闭式压榨部,在前面的是作为第一脱水压区的加长 压区NP10,作为上毛毯的引纸毯12A和作为下毛毯的下部毯15A通过加 长的该压区NP10,上述下部毯15A将纸幅W传送到抽吸辊筒13A上。 如果需要可以配置辊筒压区,该辊筒压区用括弧内的参考符号N1表示, 下部压榨辊筒14a用虚线表示。第一加长压区NP10由加长压区辊筒61 形成,该辊筒61位于下部毯环路15A的里面,具有光滑面或凹陷面的外 壳61′,并在该辊筒61中有一系列的滑移靴69。第一加长压区NP10的 下辊筒是具有凹陷面62′的辊筒62,如果需要该辊筒62可以配置成可控 中高辊筒。在第一加长压区NP10中可以进行显著比例的脱水,使得在随 后的压区N1、N2和NP11中即使在较高的纸幅速度下也能达到特别高的 绝干固体含量。

在上述和下面要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有利于或优化使纸 幅与中心辊筒20或与图7所示加长压区的压榨辊筒20B分开的目的,还 可以调节或设定中心辊筒20的圆筒的温度。为此可以应用本申请人的上 述芬兰专利申请No.870308、870309。另外,还可以改变图1所示的实 施例,应用引纸(传送)抽吸辊筒代替辊筒41,该引纸辊筒具有抽吸区 41a,被配置成形成引纸压区Ns,该压区受到中心辊筒20的外壳22的 低负载,在这种情况下,纸幅以全闭式引纸供到干燥网40上而没有开式 引纸段Wf。对于这种传送方法的配置请参考本申请人的上述芬兰专利 No.92941。

图7示出本发明第二特定实施例的压榨部,该压榨部基本上不同于 上述压榨部,在其中应用两个分开的加长压区区域NP12和NP22。在第一 加长压区NP12之后,纸幅W沿着下部毛毯,该毛毯最好是基本上不吸 水的光面传送带15B或吸水的压榨毛毯。利用抽吸装置15C例如抽吸靴 或抽吸辊筒有助于使纸幅W在下部毛毯上传送。利用传送抽吸滚筒64 的抽吸区域64a可以将纸幅W从传送带15B或等同装置上传送到第二加 长压区NP22的上部毯65,此后,在上部毯65下表面上的纸幅W进入 第二加长压区区域NP22。利用真空箱或吹气-抽吸箱68可保证使纸幅 W保持在上部毯65的下表面上。此加长压区区域NP22的上部辊是具有 软(软管)外壳63′的加长压区辊筒63,该辊筒63包括一系列压榨滑移 靴69。按照本发明第二特定实施例,第二加长压区区域NP22的下部辊 筒是加热辊筒20B,其外壳可以配置成像上述压榨部中的中心辊筒20, 20A那样被加热,辊筒20B一般加热到温度Ts约在65~95℃的范围内, 最好约在70~85℃范围内,这样有利于并增强在加热辊20B形成的后 一加长压区NP22中的脱水。

图7A示出图7所示压榨部后端部的改型。在第二加长压区区域NP22 之前配置一个与本发明的加热的下部光面压榨辊筒20B相关联的前置辊 筒压区N02。该前置压区形成在上述加热的压榨辊筒20B和具有凹陷面 81的压榨辊筒80之间。压榨辊筒80的直径最好约为加热的压榨辊筒20B 直径的一半。利用此前置压区N02可以增强纸幅的加热效果。另外,前置 压区可以除去上部毯65中的水份。应当强调,图7和图7A所示的本发 明的实施例明显地区别于和不同于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具 体在图7和图7A中没有在闭式和紧凑辊的辊筒几何结构中的特别的加热 中心辊筒20,在该辊筒中至少有一个加长压区域。然而,共同的特征是 内部加热的压榨辊筒20B、与该辊筒结合的加长压区区域NP22和可能有 的前置压区N02的协同联合操作,从而可以利用纸幅W停留充分长的时 间和在纸幅纤维网中充分高的水温增加脱水量,这两点均可以在加长的 压区NP22中实现。

以下参照图8、8A和8C说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加热的中心辊筒 20的优选的例示性实施例。可控中高中心辊筒20包括固定的中心芯轴 23,它通过芯轴23的轴头23a和23b由轴承24a和24b支承,该轴承 允许弯曲并装在辊筒20的轴承支承(未示出)上。圆筒形的辊筒外壳21 装成可绕固定中心芯轴23转动,该外壳具有圆筒形的光滑外表面21′和 相应的内表面21″。在中心芯轴上在加长的压区NP1有一系列负载滑移靴 26,利用该装置可以调节外壳21的负载支撑力和弯曲,从而可以控制压 区NP1中的横向压力分布。单独调节通过管子28进入缸空间27的流体 压力P1~Pn便可以加载该一系列的滑移靴26,P1~Pn≈1.5~20MPa。 辊筒20的外壳21装在端部件21a和21b上,利用该端部件安装辊筒20 使其绕芯轴23转动。机械驱动辊筒20,为此目的使齿圈73连接于一个 端部件21a,该齿圈通过齿轮72由驱动达70的轴71驱动。与辊筒20 的驱动机构70~73相对的辊筒端部装有用于循环加热介质的流入流体 Fin和流出流体Fout的固定分配接头25。该分配接头25围绕转动的轴头 21b安装,密封部25a形成其内部的环形管道22b和22c。

如图8~8C所示,在热辊筒20的外壳21内有一系列的流体管22, 该流体管通过径向导管22a与接头上的环形空间22b和22c连通。在相 对于接头25的辊筒外壳21的端部中相邻的流体管22′和22″利用端部管 22d相互连通,使得加热介质的流入流体F1in沿管子21′流过,然后于端 部管22d反向,作为返回流体F1out流过相邻管22″,随后回流到环形空 间22c,使流体流出上述空间,流到加热介质源(未示出)。如图8c所 示,端部管22d由端壁22e形成。这样便可以在辊筒外壳21的外表面21 上获得温度Ts的相当均匀的分布。流量分配接头25只装在可控中高热 辊筒20的一端,因为辊筒20上还必须安装机械驱动器70~73。在图 8B中,还示出第二系列的加载靴26a,用虚线表示,该系列的加载靴配 置在辊筒压区N1上,以便控制其直线加载的横向分布。系列的加载靴 26、26a或者是静水压的或者是动水压的,或者它们可以用同一系统操 作。循环流过流体管22的加热介质的温度Tf一般选择在70~180℃的 范围内,最好在90~140℃的范围内,该加热介质例如为油、水或水蒸 气。

在图9、9A、9B和9C中示出可应用在本发明中的热辊筒20A的 替代实施例。热辊筒20A是管形的刚性辊筒,其中高不可变。热辊筒20A 可以用在例如较窄的机器和/或压区负载不特别高的位置。辊筒20A包括 圆筒形的辊筒外壳210其外表面是光面或凹陷面211,其内表面是212。 辊筒外壳210装在端部件213和214上,该端部件包括辊筒20A的固定 芯轴轴头231和232。辊筒20A装在轴承支承241和242上,使得该辊 筒可以在轴承233和234上转动,并通过轴71由驱动齿轮70转动。在 相对于驱动齿轮70的辊筒20A的端部有加热介质的循环流出流体Fout 和流入流体Fin的接头装置。辊筒20A的外壳210具有轴向流体管220, 该入口管220′通过径向导管221与配置在轴头232上的中心流体管223 连通。在轴头232的端部有流体分配接头250,加热介质的流入流体Fin 从该接头流过管226,首先进入管子223,然后从该管分成径向管221, 进一步流到辊筒外壳210(图9c)的轴向管220′,形成流入流体F1in, 该流体流过由壁228形成的端部管227,流入到相邻的管子220″,形成 返回流体F1out。该返回流体F1out通过径向管222流入轴向管224,并再 从该管流入在分配接头250端部的环形管225,并通过管子251和252, 该管子连接于上述环形管225,以便返回加热介质的流出流体Fout。

当应用本发明时加热中心辊筒20;20A;20B还可能有许多其它 的不同实施例。对此可参考例如本申请人的芬兰专利No.89085和芬兰专 利申请No.882312。

以下是专利要求书,本发明的细节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 思想的范围内改变,并且不同于仅作为举例说明的细节。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