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申请号 CN201710799342.8 申请日 2017-09-07 公开(公告)号 CN107503204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2
申请人 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雪雷; 朱陈彪;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色 染色 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包括:A)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 水 溶性的保护 薄膜 ,得到附着有非 水溶性 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B)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一次染色,得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C)将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除膜处理,得到染色半成品;D)将所述染色半成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本发明在服饰工艺品表面形成保护薄膜,在第一次染色中,这层保护薄膜形成保护性区域,并与染色区域形成双色表观效果;而经过除膜处理,并进行第二次染色后,服饰工艺品形成明显的双色表观效果,染色品质较优。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包括:
A)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溶性的保护薄膜,得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
B)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一次染色,得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
C)将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除膜处理,得到染色半成品;
D)将所述染色半成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为油漆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形成的方式包括浸润、刷涂、滚涂、刮涂喷涂、滚印、烫印、移印或转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后,还包括:将所述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进行烘干定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染色采用的染料选自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次染色采用的染料选自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膜处理用到的除膜试剂包括醇类溶剂、醇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和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膜处理的时间为5~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膜处理后,还包括:将所述除膜处理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清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染色后还包括固色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色处理后还包括烘干。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服饰工艺品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服饰工艺品是指涉及到服装的服饰配件、装饰物、配饰物等的工艺品,是指与服装服饰相关的附加的装饰品。服饰工艺品按其材质可以分为天然材质类、化工合成材料类以及其他无机材料类,而天然材质类主要有木材、果实、贝壳、、牛骨、玉石等,化工合成材料类主要有各种塑料、纤维树脂等,其他无机材料类主要有各种陶瓷、玻璃、单晶材料等等。服饰工艺品的材质、图案、造型、色彩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受时代、地域、民族情及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融入了高贵时尚的元素,现已逐渐发展为更具艺术性、装饰性和多功能性的个性化产品。
[0003] 正是由于服饰工艺品具有高贵、时尚等诸多特点,使得服饰工艺品一直是服饰行业尤其是高端服饰的首选搭配。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的日益提高,催生了服饰商品的多元化发展,服饰工艺品行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而,不仅需要高品质的服饰工艺品,更需要具有特殊效果的多元化服饰工艺品。
[0004]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以及提高服饰工艺品的装饰性和美观价值,对服饰工艺品进行染色就显得非常必要。服饰工艺品染色既可以提高自身材料的表面效果,又可以改善材质的视觉特性,提高其附加值;既能够彰显服饰工艺品原有的特色,又能衬托服饰的高端品质,使得服饰从里到外都散发出高贵诱人的气息。因此,染色类的服饰工艺品更受大众喜爱。然而,传统的服饰工艺品染色均为单一颜色的染色,无法很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染色品质较优。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包括:
[0007] A)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溶性的保护薄膜,得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
[0008] B)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一次染色,得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
[0009] C)将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除膜处理,得到染色半成品;
[0010] D)将所述染色半成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
[0011] 优选的,所述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为油漆膜。
[0012]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形成的方式包括浸润、刷涂、滚涂、刮涂喷涂、滚印、烫印、移印或转印。
[0013] 优选的,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后,还包括:将所述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进行烘干定型。
[0014] 优选的,所述第一次染色采用的染料选自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次染色采用的染料选自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中的一种。
[0015] 优选的,所述除膜处理用到的除膜试剂包括醇类溶剂、醇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和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 优选的,所述除膜处理的时间为5~30min。
[0017] 优选的,所述除膜处理后,还包括:将所述除膜处理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清洗。
[0018] 优选的,所述第二次染色后还包括固色处理。
[0019] 优选的,所述固色处理后还包括烘干。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包括:
[0021] A)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得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
[0022] B)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一次染色,得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
[0023] C)将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除膜处理,得到染色半成品;
[0024] D)将所述染色半成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
[0025] 本发明通过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使得在第一次染色过程中,这层保护薄膜可以充分有效地阻止染料渗透进服饰工艺品内部,形成了保护性区域,进而与染色区域形成双色表观效果;而经过除膜处理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后,之前的保护性区域与染色区域形成非常明显的双色表观效果,染色品质较优。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包括:
[0028] A)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得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
[0029] B)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一次染色,得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
[0030] C)将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除膜处理,得到染色半成品;
[0031] D)将所述染色半成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
[0032] 本发明先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得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所述形成的方式优选包括浸润、刷涂、滚涂、刮涂、喷涂、滚印、烫印、移印或转印。所述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优选为油漆膜;更优选为油脂油漆膜,烯树脂漆膜,天然树脂漆膜,丙烯酸油漆膜,树脂油漆膜,聚酯油漆膜,沥青油漆膜,环树脂油漆膜,醇酸树脂油漆膜,聚酯油漆膜,氨基树脂油漆膜,有机油漆膜,硝基漆膜,橡胶漆膜,纤维素油漆膜,过氯乙烯油漆膜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3] 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将所述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进行烘干定型。本发明对所述烘干定型的设备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烘干定型设备即可,本发明优选为烘箱。所述烘干定型的温度优选为50~150℃;更优选为60~120℃;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定型的温度为60℃、90℃或120℃。所述烘干定型的时间优选为10~120min;更优选为30~90min;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定型的时间为30min、60min或90min。
[0034] 得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后,本发明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一次染色,得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
[0035] 具体的,所述第一次染色优选为: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放入染缸内,加入染料和染色助剂进行染色。所述第一次染色采用的染料优选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中的一种;更优选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发明对所述染色助剂的选择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染色助剂即可,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染色助剂为醋酸甲酸草酸、氢氧化钠、酸钠、氢氧化铵、三乙醇胺、硫化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氯化钠、偏磷酸钠、氯化铵、焦硫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发明对所述染料和染色助剂的用量比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比即可。本发明对所述第一次染色的时间并无特殊的限制,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认定的染好的程度来决定第一次染色的时间。
[0036] 得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后,将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除膜处理,得到染色半成品。所述除膜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表面附着的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
[0037] 具体的,所述除膜处理优选为:将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浸润到除膜试剂中。在本发明中,所述除膜试剂优选包括醇类溶剂、醇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和酮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醇类溶剂优选为一元醇类、二元醇类和具有疏水性基团的醇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一元醇类优选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和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元醇类优选为丙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辛二醇,1,3-己二醇、2,4-戊二醇、二丙二醇和三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具有疏水性基团的醇类优选为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异戊醇、仲戊醇、叔戊醇、3-戊醇、3-甲基-2-丁醇、3-甲基丁醇、4-甲基己醇、2-甲基-丁醇、2-乙基丁醇和4-甲基-2-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醇醚类溶剂优选为乙二醇单异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二丙二醇单丁基醚、二丙二醇单丙基醚、二丙二醇单乙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和二乙二醇单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酯类溶剂优选为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和醋酸戊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酮类溶剂优选为丙酮、丁酮、环戊酮和甲基异丁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除膜处理的时间优选为5~30min。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除膜处理的时间为10min、20min或30min。
[0038] 所述除膜处理后,优选还包括:将所述除膜处理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清洗。所述清洗优选为用清水清洗。本发明对所述清水清洗的方法并无特殊的限制,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清洗方法即可,能够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认可的干净程度即可。
[0039] 得到染色半成品后,本发明将所述染色半成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
[0040] 具体的,所述第二次染色优选为:将所述染色半成品放入染缸内,加入染料和染色助剂进行染色。所述第二次染色采用的染料优选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阳离子染料、碱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中的一种;更优选为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发明对所述染色助剂的选择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染色助剂即可,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染色助剂为醋酸、甲酸、草酸、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铵、三乙醇胺、硫化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氯化钠、偏磷酸钠、氯化铵、焦硫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发明对所述染料和染色助剂的用量比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比即可。本发明对所述第二次染色的时间并无特殊的限制,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认定的染好的程度来决定第二次染色的时间。
[0041] 所述第二次染色完成后,本发明优选还包括将经过第二次染色的染色半成品进行固色处理。本发明对所述固色处理的方法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固色处理的方法即可。本发明对所述固色处理选用的固色剂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固色剂即可,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色剂为乙烯多胺类树脂固色剂、含醛树脂型固色剂、阳离子聚合物型固色剂、聚羧酸类反应型固色剂、季铵化的高聚物无醛固色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042] 所述固色处理后优选还包括烘干。所述烘干前,还包括清洗。本发明对所述烘干的方法及设备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烘干的方法及设备即可。本发明对所述清洗的步骤并无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清洗步骤即可,能够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认可的干净程度即可。
[0043] 本发明对上述所采用的原料组份及试剂的来源并无特殊的限制,可以为一般市售。
[004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包括:
[0045] A)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得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
[0046] B)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一次染色,得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
[0047] C)将所述第一次染色后的服饰工艺品进行除膜处理,得到染色半成品;
[0048] D)将所述染色半成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
[0049] 本发明通过在服饰工艺品的表面形成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使得在第一次染色过程中,这层保护薄膜可以充分有效地阻止染料渗透进服饰工艺品内部,形成了保护性区域,进而与染色区域形成双色表观效果;而经过除膜处理的服饰工艺品进行第二次染色后,之前的保护性区域与染色区域形成非常明显的双色表观效果,染色品质较优。
[0050] 观察制作得到的服饰工艺品的染色情况,可以看出,所述服饰工艺品具有漂亮的双色效果;以GB/T3921.1为检测标准,对得到的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色牢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水洗色牢度、干洗色牢度、机洗色牢度以及耐蒸汽烫色牢度均不低于4.0级。
[0051]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制作工艺进行详细描述,但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52]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组份及试剂均为市售。
[0053] 实施例1
[0054] 将服饰工艺品采用浸润或者喷涂的方式,在服饰工艺品表面形成聚酯油漆膜;然后,将附着有聚酯油漆膜的服饰工艺品放入120℃烘箱中,烘干60min定型;接着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放入染缸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比加入分散染料和醋酸、碳酸钠、氯化钠进行第一次染色。将上述染色好的服饰工艺品,浸润到异丁醇中,处理20min,然后,将处理过的服饰工艺品用清水清洗干净。接着将清水清洗干净的服饰工艺品放入染缸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比加入分散染料和醋酸、碳酸钠、氯化钠进行第二次染色。然后,在乙烯多胺类树脂固色剂的条件下进行固色处理,清洗干净后烘干即可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装服饰工艺品。
[0055] 观察制作得到的服饰工艺品的染色情况,可以看出,所述服饰工艺品具有漂亮的双色效果;以GB/T3921.1为检测标准,对得到的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色牢度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水洗色牢度≥4.0级,干洗色牢度≥4.0级,机洗色牢度≥4.0级,耐蒸汽烫色牢度≥4.0级。
[0056] 实施例2
[0057] 将服饰工艺品采用浸润或者喷涂的方式,在服饰工艺品表面形成硝基漆膜;然后,将附着有硝基漆膜的服饰工艺品放入90℃烘箱中,烘干90min定型;接着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放入染缸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比加入直接染料和甲酸、氯化钠、硫化钠进行第一次染色。将上述染色好的服饰工艺品,浸润到丙酮中,处理30min,然后,将处理过的服饰工艺品用清水清洗干净。接着将清水清洗干净的服饰工艺品放入染缸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比加入直接染料和甲酸、氯化钠、硫化钠进行第二次染色。然后,在聚羧酸类反应型固色剂的条件下进行固色处理,清洗干净后烘干即可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装服饰工艺品。
[0058] 观察制作得到的服饰工艺品的染色情况,可以看出,所述服饰工艺品具有漂亮的双色效果;以GB/T3921.1为检测标准,对得到的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色牢度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水洗色牢度≥4.0级,干洗色牢度≥4.0级,机洗色牢度≥4.0级,耐蒸汽烫色牢度≥4.0级。
[0059] 实施例3
[0060] 将服饰工艺品采用浸润或者喷涂的方式,在服饰工艺品表面形成天然树脂油漆膜;然后,将附着有硝基漆膜的服饰工艺品放入60℃烘箱中,烘干30min定型;接着将所述附着有非水溶性的保护薄膜的服饰工艺品放入染缸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比加入活性染料和草酸、硫酸钠、氯化钠进行第一次染色。将上述染色好的服饰工艺品,浸润到甲醇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处理10min,然后,将处理过的服饰工艺品用清水清洗干净。接着将清水清洗干净的服饰工艺品放入染缸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量比加入活性染料和草酸、硫酸钠、氯化钠进行第二次染色。最后,在季铵化的高聚物无醛固色剂的条件下进行固色处理,清洗干净后烘干即可得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装服饰工艺品。
[0061] 观察制作得到的服饰工艺品的染色情况,可以看出,所述服饰工艺品具有漂亮的双色效果;以GB/T3921.1为检测标准,对得到的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色牢度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述具有双色染色效果的服饰工艺品的水洗色牢度≥4.0级,干洗色牢度≥4.0级,机洗色牢度≥4.0级,耐蒸汽烫色牢度≥4.0级。
[0062]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