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涂料染色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510756102.0 申请日 2015-11-09 公开(公告)号 CN105442216A 公开(公告)日 2016-03-30
申请人 武汉纺织大学; 发明人 徐卫林; 鲁雪峰; 江珊; 曹根阳; 夏治刚;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改善涂料 染色 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对织物浸轧染液后未预烘干前进行物理预处理从而增强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属纺织加工领域。在织物C涂料染色整个工艺中,在织物C浸轧染液和预烘工序之间,设置 负压 抽吸 风 装置,采用负压抽吸的方式清除织物缝隙孔洞中的涂料,再将处理后织物C预烘,预烘 温度 80℃-100℃,预烘时间5min-10min。经该技术方法处理后的涂料染色织物C可吸出影响织物C透气性能的涂料染液,织物C的透气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涂料染色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包括织物(C)的涂料染色工艺中的涂料工作液配制→织物(C)浸轧染液→预烘→焙烘→成品,其特征在于:在织物(C)浸轧染液和预烘工序之间,设置负压抽吸装置,负压抽吸风装置由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组成,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之间呈对称布置,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的平面平行相对,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宽度相等,且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同侧侧壁在同一平面上,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与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的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2cm-0.6cm,织物(C)经浸轧染液后运行在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的平面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区域中心线上,在上抽吸风装置(A)和下抽吸风装置(B)的负压分别为1MPa-
5MPa的作用下,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上表面经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吸出,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下表面经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吸出后,进入预烘工序,其中预烘温度80℃-100℃,预烘时间5min-1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涂料染色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

说明书全文

一种改善涂料染色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涂料染色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对织物浸轧涂料染液后未预烘干前进行物理预处理从而改善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属纺织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涂料染色中,涂料包括颜料和粘合剂,颜料包括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两种颜料均为微米级颗粒,对所有的着色对象均无亲和,粘合剂是具有粘性的物质,借助其粘性能将两种分离的材料连接在一起,颜料必须依靠粘合剂才能附着在纤维表面。粘合剂烘干后,大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颜料以分子状态分布在粘合剂中,在织物上形成一层坚韧的膜状材料。织物中的孔隙包括直通孔隙和不定形孔隙,直通孔隙是指从织物的一面贯通到另一面的孔隙,直接影响气体穿透织物的能力,也就是影响织物的透气性能;不定形孔隙指纤维内部、纤维间和纱线间存在的无规律的非直通形状的孔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织物的透气性能有影响。织物涂料染色后,织物孔隙特别是直通孔隙中会留存涂料,烘干后涂料在粘合剂的作用下形成膜,堵塞织物的孔隙,影响织物的透气性能。另一方面,膜状材料将纱线之间粘连在一起,纱线的粘连则导致织物受外力作用时,纱线难于相互位移,从而使得织物手感偏硬,影响了织物的舒适性。
[0003]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041698A,申请公布日期2011年5月4日,发明的名称为“一种夜光印花织物的制备方法”,该申请案公布了一种解决织物柔软度的方法,利用拉幅机的机械外力作用将堵塞孔隙的涂料膜破坏,有利于纱线的相互位移以及增强织物透气性能,其不足在于:扩幅对织物的强力及弹性有一定损害,并且扩幅时,膜受到破坏,会造成部分孔隙中的膜易脱落,影响织物服用性能。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织物浸轧涂料染液后未预烘干前进行物理预处理从而改善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改善涂料染色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包括织物C的涂料染色工艺中的涂料工作液配制→织物C浸轧染液→预烘→焙烘→成品,在织物C浸轧染液和预烘工序之间,设置负压抽吸装置,负压抽吸风装置由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组成,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之间呈对称布置,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的平面平行相对,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宽度相等,且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同侧侧壁在同一平面上,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与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的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2cm-0.6cm,织物C经浸轧染液后运行在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的平面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区域中心线上,在上抽吸风装置A和下抽吸风装置B的负压分别为1MPa-5MPa的作用下,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上表面经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吸出,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下表面经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吸出后,进入预烘工序,其中预烘温度80℃-100℃,预烘时间5min-10min。
[0005] 所述的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
[0006]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经本工艺方法处理的织物透气性能显著提高。涂料染色中,涂料包括颜料和粘合剂,颜料包括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两种颜料均为微米级颗粒,对所有的着色对象均无亲和力,颜料必须依靠粘合剂才能附着在纤维表面。而粘合剂不仅使得颜料与纤维间有了作用力,而且也会以膜的形式将纱线与纱线间的孔隙堵住。织物中孔隙的大小决定了织物的透气性能,粘合剂将缝隙孔洞粘连后,气体不易穿透织物,则织物的透气性能降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善涂料染色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在织物浸轧了染液之后,当染液还是液态的时候采用负压抽吸风的方式一方面能将织物孔隙中多余的染液吸出,祛除了影响织物透气以及柔软的涂料后,织物的孔隙率提高,织物的透气性能增强,由于该工艺是在烘干前进行的,烘干后的膜不易脱落,对织物的舒适性不会产生影响;孔隙率的提高也将使得纱线与纱线间的位移空间变大,织物弹性得到改善。另一方面采用负压抽吸风的方式也能将部分未与纤维紧密结合的染液吸出,则织物上总的上染量减少,织物变得轻薄,也更柔软。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09] 见附图,一种改善涂料染色织物透气性能的方法,包括织物C的涂料染色工艺中的涂料工作液配制→织物C浸轧染液→预烘→焙烘→成品,在织物C浸轧染液和预烘工序之间,设置负压抽吸风装置,负压抽吸风装置由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组成,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之间呈对称布置,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的平面平行相对,上抽吸风装置A、下抽吸风装置B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宽度相等,且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与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同侧侧壁在同一平面上,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与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的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2cm-0.6cm,织物C经浸轧染液后运行在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的平面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平面之间形成的区域中心线上,在上抽吸风装置A和下抽吸风装置B的负压分别为1MPa-5MPa的作用下,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上表面经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吸出,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下表面经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吸出后,进入预烘工序,其中预烘温度80℃-100℃,预烘时间5min-10min。
[0010] 所述的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形状相同,面积相等。
[0011] 按上述方法。
[0012] 实施例1  在织物C涂料染色整个工艺中,在织物C浸轧染液和预烘工序之间,设置负压抽吸风装置,当织物C浸轧涂料后,未烘干前的织物C通过设有负压抽吸风装置区域,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负压均为1MPa,织物C上表面距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平面距离0.1cm,织物C下表面距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平面距离0.1cm,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上表面经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吸出,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下表面经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吸出后,进入预烘工序,其中预烘温度80℃,预烘时间5min。测试经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吸出涂料染液后的织物C重量,其重量相对于浸轧涂料后的织物C下降了20%,经织物柔软测试后发现预烘处理后的织物C透气性能有明显改善。
[0013] 实施例2  在织物C涂料染色整个工艺中,在织物C浸轧染液和预烘工序之间,设置负压抽吸风装置,当织物C浸轧涂料后,未烘干前的织物C通过设有负压抽吸风装置区域,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负压均为5MPa,织物C上表面距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平面距离0.3cm,织物C下表面距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平面距离0.3cm,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上表面经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吸出,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下表面经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吸出后,进入预烘工序,其中预烘温度100℃,预烘时间10min。测试经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吸出涂料染液后的织物C重量,其重量相对于浸轧涂料后的织物C下降了28%,经织物柔软测试后发现预烘处理后的织物C透气性能有明显改善。
[0014] 实施例3  在织物C涂料染色整个工艺中,在织物C浸轧染液和预烘工序之间,设置负压抽吸风装置,当织物C浸轧涂料后,未烘干前的织物C通过设有负压抽吸风装置区域,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的负压均为3MPa,织物C上表面距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平面距离0.2cm,织物C下表面距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平面距离0.2cm,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上表面经上抽吸风装置A的抽风口吸出,织物C中的部分涂料染液由织物C下表面经下抽吸风装置B的抽风口吸出后,进入预烘工序,其中预烘温度90℃,预烘时间7min。测试经上抽吸风装置A抽风口和下抽吸风装置B抽风口吸出涂料染液后的织物C重量,其重量相对于浸轧涂料后的织物C下降了24%,经织物柔软测试后发现预烘处理后的织物C透气性能有明显改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