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

申请号 CN201610095618.X 申请日 2016-02-22 公开(公告)号 CN105696231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申请人 福建龙岩喜鹊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蒋丽萍; 龚奎锋; 李兆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纱的预处理,使纱的含 水 率一致;二、摆纱,根据相邻两色段的距离在托盘内配置多个隔盘,使纱贴合各隔盘的表面;三、浸染液,按配色方案,不同隔盘倒入不同 颜色 的染料,然后静置;四、汽蒸,将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纱连同托盘一起汽蒸,完成固色;五、依次采用挂式淋冲水洗和皂煮汽蒸后的纱去除浮色,挂式淋冲水洗采用水温依次升高的多次冲洗;六、烘干。本发明提高了段染纱的颜 色牢度 和纯度。
权利要求

1.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纱的预处理,使纱的含率一致;
二、摆纱,根据相邻两色段的间距在托盘内配置多个隔盘,将纱贴合各隔盘的表面;
三、浸染液,按配色方案,不同隔盘倒入不同颜色的染料,然后静置;
四、汽蒸,将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纱连同托盘一起汽蒸,完成固色;
五、依次采用挂式淋冲水洗和皂煮汽蒸后的纱去除浮色,挂式淋冲水洗采用水温依次升高的多次冲洗;
六、烘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采用板压的方式将纱压至和各隔盘表面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染料液面低于隔盘顶面,染料液面和隔盘顶面具有的高度差作为段染纱相邻色段的颜色渐变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静置的时间为3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五步采用三次挂式淋冲水洗,按冲洗顺序水温分别为30度、60度和80度,皂煮采用沸点温度的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包括颜料、固色剂和渗透剂。

说明书全文

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段染是指在一绞纱线或织物上染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同颜色。段染工艺一般为,经过煮练后的纱线喷射染液,直接洗和皂煮、烘干后完成,然现有的工艺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对活性染料染缺少高温固色工序,对棉纱的段染其色牢度无法保证;现有技术靠隔板压阻隔染液,但棉纤维移染性好,易发生混色,导致颜色不纯。
[0003] 鉴于此,本发明人为此研制出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的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提高了段染纱的颜色和纯度。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纱的预处理,使纱的含水率一致;
二、摆纱,根据相邻两色段的间距在托盘内配置多个隔盘,使纱贴合各隔盘的表面;
三、浸染液,按配色方案,不同隔盘倒入不同颜色的染料,然后静置;
四、汽蒸,将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纱连同托盘一起汽蒸,完成固色;
五、依次采用挂式淋冲水洗和皂煮汽蒸后的纱去除浮色,挂式淋冲水洗采用水温依次升高的多次冲洗;
六、烘干。
[0006] 第二步中,采用板压的方式将纱压置至和各隔盘表面贴合。
[0007] 第三步中,染料液面低于隔盘顶面,染料液面和隔盘顶面具有的高度差作为段染纱相邻色段的颜色渐变区。
[0008] 第三步中,静置的时间为3分钟。
[0009] 第五步采用三次挂式淋冲水洗,按冲洗顺序水温分别为30度、60度和80度,皂煮采用沸点温度的水。
[0010] 所述染料包括颜料、固色剂和渗透剂。
[0011]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通过纱的预处理,使纱的含水率一致,保证后续染色均匀。采用直接在纱上浇淋染料,使染料充分渗透进纱的组织内。采用温度依次升高的水逐级洗去纱上的浮色,相比于传统的直接采用高温水一次冲洗浮色,本发明基本克服了挂淋冲洗时染料不正常渗化的问题,因此大大提高了段染纱的颜色和纯度,然后皂煮将未反应的所有浮色和水解吸附在纤维面上的浮色全部去除,最后烘干。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施例浸染液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标号说明托盘1,隔盘2,染料3,纱4,高度差h。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15] 本发明揭示的短色距段染纱的段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纱的预处理,使得纱的含水率一致,使得接下来染色比较均匀。
[0016] 二、摆纱,如图1所示,根据相邻两色段的间距在托盘1内配置多个隔盘2。采用板压的方式,将纱4压置至和各隔盘2表面贴合,贴合可保证染色区域的准确性。
[0017] 三、浸染液,按配色方案,在不同隔盘2内倒入不同颜色的染料3,通过直接浸没的方式使纱被充分染色,染色均匀。无需使用印染机械设备,成本更低。染料3包括颜料、固色剂和渗透剂。
[0018] 其中染料3液面略低于隔盘2的高度,染料3液面和隔盘2顶面具有的高度差h作为颜色渐变区,通过自然渗透的方式连接相邻的两色段。设置颜色渐变区可避免浸染时发生混色。
[0019] 然后静置3分钟,使染料完全渗透进纱的组织内,同时颜料亦完全渗透进颜色渐变区。
[0020] 四、汽蒸,将静置后的纱连同托盘一起进行汽蒸,由于此时纱依然浸没于染料中,保证了染料与纤维的充分固色反应,因此固色效果非常好,非常均匀,色牢度特别好。
[0021] 五、采用挂式淋冲水洗和皂煮。首先采用温度为30度的常温水冲洗,首先去除大部分的表面浮色和剂,由于水温较低,因此染料在冲洗过程中几乎不发生再次反应沾色。然后采用温度为60度和80度的温水和热水继续进行冲洗,再次去除纤维内部的浮色和碱剂,最后采用沸点温度的水对纱进行皂煮,将未反应的所有浮色和水解吸附在纤维面上的浮色全部去除。大大减少了在高温冲洗时的浮色量,特别是多次挂式淋冲水洗大大降低了混色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段染纱颜色的纯度和色牢度。
[0022] 六、烘干。
[002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