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纤维和莱竹纤维织物

申请号 CN201710215134.9 申请日 2017-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6948114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4
申请人 于银强; 发明人 于银强;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咖啡 碳 纤维 和莱竹纤维织物,以咖啡 碳纤维 和莱竹纤维为原料,其中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咖啡碳纤维:莱竹纤维30%:40%,常规方法制造后经过预定型、酶退浆、 氧 漂、 染色 、定型工序。本发明的织物得 色度 和光泽度高,生产过程容易控制,产品 质量 高。
权利要求

1.咖啡纤维和莱竹纤维织物,其特征在于:以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为原料,其中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咖啡碳纤维:莱竹纤维=30%:40%。
2.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常规方法织造后经过预定型、酶退浆、漂、染色、定型工序得到成品,具体将包括以下步骤:
(1)预定型:浸轧柔软液预定型,温度为100℃,时间为13分钟;
(2)酶退浆:退浆液中含有3g/L的氢氧化钠,1g/L中性淀粉酶50℃浸轧,堆置30分钟,然后洗退浆,浸轧率为65%;
(3)氧漂:退浆后的织物放入双氧水混合溶液中氧漂,浸轧90℃汽蒸,堆置130分钟,60℃热水充分水洗;
(4)染色:采用低温型分散染料染色,染色温度45℃;
(5)定型:浸轧柔软液,将织物放入5g/L的亲水性柔软剂进行浸轧热定型,浸轧后的织物于85℃烘干,然后拉复定型。

说明书全文

咖啡纤维和莱竹纤维织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纺织物,具体涉及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混纺织物,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咖啡碳纤维(Coffee Carbon Fiber)是利用喝完咖啡后剩下的咖啡渣,经煅烧后制成晶体,再研磨纳米粉体,加入到涤纶纤维中,生产出功能性涤纶纤维——咖啡碳纤维,其主要功能是抑菌除臭、发散负离子和抗紫外线、蓄热保温、低碳环保的功能和特色,其碳排放比竹碳减少48%,比椰碳减少85%。
[0003] 莱竹纤维,采用无毒的N-甲基吗啉-N-化物(NMMO)作为溶剂,无任何化学反应,无废气排放,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残留物,是环保绿色的再生纤维素纤维。莱竹纤维性能突出,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优良性能于一身:纤维的舒适、聚酯纤维的强度、粘胶纤维的悬垂、蚕丝的柔软、光泽和高贵,同时还具有天然抑菌杀菌功能,废弃物可生物降解。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泽好、色牢度高的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混纺织物及其染整加工的工艺。
[0005] 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织物,以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为原料,其中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咖啡碳纤维:莱竹纤维=30%:40%。
[0006] 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利用常规方法织造后经过预定型、酶退浆、氧漂、染色、定型工序得到成品,具体将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预定型:浸轧柔软液预定型,温度为100℃,时间为13分钟;
[0008] (2)酶退浆:退浆液中含有3g/L的氢氧化钠,1g/L中性淀粉酶50℃浸轧,堆置30分钟,然后水洗退浆,浸轧率为65%;
[0009] (3)氧漂:退浆后的织物放入双氧水混合溶液中氧漂,浸轧90℃汽蒸,堆置130分钟,60℃热水充分水洗;
[0010] (4)染色:采用低温型分散染料染色,染色温度45℃;
[0011] (5)定型:浸轧柔软液,将织物放入5g/L的亲水性柔软剂进行浸轧热定型,浸轧后的织物于85℃烘干,然后拉复定型。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织物得色度和光泽度高,生产过程容易控制,产品质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4] 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织物,以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为原料,其中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咖啡碳纤维:莱竹纤维=30%:40%。
[0015] 咖啡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织物的加工方法,利用常规方法织造后经过预定型、酶退浆、氧漂、染色、定型工序得到成品,具体将包括以下步骤:
[0016] (1)预定型:浸轧柔软液预定型,温度为100℃,时间为13分钟;
[0017] (2)酶退浆:退浆液中含有3g/L的氢氧化钠,1g/L中性淀粉酶50℃浸轧,堆置30分钟,然后水洗退浆,浸轧率为65%;
[0018] (3)氧漂:退浆后的织物放入双氧水混合溶液中氧漂,浸轧90℃汽蒸,堆置130分钟,60℃热水充分水洗;
[0019] (4)染色:采用低温型分散染料染色,染色温度45℃;
[0020] (5)定型:浸轧柔软液,将织物放入5g/L的亲水性氨基硅柔软剂进行浸轧热定型,浸轧后的织物于85℃烘干,然后拉复定型。
[002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