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343489.6 申请日 2017-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7409796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1
申请人 张阳康; 发明人 张阳康;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1)平地浇灌法的步骤为:①选择坡度小于12度的地面;②在花木树根四周地面上挖一个圆形沟槽,深度为2.2cm;③将VKN酸粉、腐叶土、青灰、园土及 水 各一份的比例混匀;④将步骤③的混合物浇灌在被火烧伤的树根旁;⑤将树根上盖上一层薄薄的混有细沙的细土;(2)弧形浇灌法的步骤为:①选择坡度大于或等于12度的地面;②在花木树根四周的地面的上挖一个弧形沟槽,深度小于或等于2.4cm;③将VKN酸粉、腐叶土、青灰、园土及水各一份的比例混匀;④将步骤③的混合物浇灌在弧形沟槽内;⑤在树根上盖上一层薄薄混有细沙的细土。本发明实现对着伤花木的专项修复,促进VKN酸粉对 植物 细胞的激活作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平地浇灌法和弧形浇灌法,(1)平地浇灌法的步骤为:
①选择坡度小于12度的地面;
②在花木树根四周的地面上挖一个圆形沟槽,沟槽的深度为2.2cm;
③将VKN酸粉、腐叶土、青灰、园土及各一份的比例混匀;
④将步骤③混合后的混合物浇灌在被火烧伤的树根旁;
⑤将步骤④的树根上盖上一层薄薄的混有细沙的细土;
(2)弧形浇灌法的步骤为:
①选择坡度大于或者等于12度的地面;
②在花木树根四周的地面的上挖一个弧形沟槽,沟槽的深度为小于或者等于2.4cm;
③将VKN酸粉、腐叶土、青灰、园土及水各一份的比例混匀;
④将步骤③混合后的混合物从上向下浇灌在被火烧伤的树根旁的弧形沟槽内;
⑤在树根上盖上一层薄薄混有细沙的细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树木底部直径小于5cm需VKN酸粉为20棵树木/200克;树木底部直径6-10cm需用VKN酸粉为10棵树木/200克;
树木底部直径11-15cm需VKN酸粉为5-6棵树木/200克;树木底部直径16-20cm需VKN酸粉为
3-4棵树木/200克;依次类比可以得出树木底部直径多少需VKN酸粉的量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VKN酸粉与水的量比为每200克VKN酸粉需用水为30-60公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灰为稻壳粉碎后的粉末。

说明书全文

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属于花木烧伤后的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花木在中国分布广泛,北方的花木主要是温度落叶阔叶植物,而南方的花木主要是亚热带常绿植物;花木生产基地的分布在中国亦有相对集中性,主要分布在国家林业局发布的59个中国花木之乡。据有关资料及新闻报道获悉,全国每年有数万亩的花木及其他林木被火烧伤和烧死,其中被烧伤的花木(含林木)竟有数千亩,如不及时地采取救护的措施,会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重大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实践证明,凡是烧伤的花木(含林木),一般两至三年内不仅不会生长,而且要枯死50%以上。
[0003] 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大量的实践研究,发明了一种专救护烧伤花木(含所有树木)的VKN酸粉及使用VKN酸粉的救护方法,该酸粉有神奇的救护功能,它可以激活花木(含树木)的植物细胞的活性,促使其根系发育,以最快的时间使花木(含树木)根枝叶迅速地得到“激活”,只要细心管理2-3年,在正常年景下,完全能赶上或超过原有的(未受火灾的)花木(含树木);同时,为国家发展林业、绿化城镇、环境保护及交通安全等诸多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该救护方法通过VKN酸粉的配合实现了对着伤花木的专项修复,促进VKN酸粉对植物细胞的激活作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包括有平地浇灌法和弧形浇灌法,
(1)平地浇灌法的步骤为:
① 选择坡度小于12度的地面;
② 在花木树根四周的地面上挖一个圆形沟槽,沟槽的深度为2.2cm;
③ 将VKN酸粉、腐叶土、青灰、园土及各一份的比例混匀;
④ 将步骤③混合后的混合物浇灌在被火烧伤的树根旁;
⑤ 将步骤④的树根上盖上一层薄薄的混有细沙的细土;
(2)弧形浇灌法的步骤为:
① 选择坡度大于或者等于12度的地面;
② 在花木树根四周的地面的上挖一个弧形沟槽,沟槽的深度为小于或者等于2.4cm;
③将VKN酸粉、腐叶土、青灰、园土及水各一份的比例混匀;
④ 将步骤③混合后的混合物从上向下浇灌在被火烧伤的树根旁的弧形沟槽内;
⑤ 在树根上盖上一层薄薄混有细沙的细土。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树木底部直径小于5cm需VKN酸粉为20棵树木/200克;树木底部直径6-10cm需用VKN酸粉为10棵树木/200克;树木底部直径11-15cm需VKN酸粉为
5-6棵树木/200克;树木底部直径16-20cm需VKN酸粉为3-4棵树木/200克;依次类比可以得出树木底部直径多少需VKN酸粉的量比。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VKN酸粉与水的量比为每200克VKN酸粉需用水为30-60公斤。
[0008] 附注:所述青灰为稻壳粉碎后的粉末。
[000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本发明是集合多种激活分子及促进生命强度的微量元素于一体,从而可以激活植物的细胞活性,强力生根生枝、生叶,以促使花木(含树木)的根、枝、叶得到提速发育。使得即将快要烧死的花木含树木能得到起死回生、恢复生机和健壮生长的现象。
[0010] 此外,本发明中VKN酸粉原料的取得比较容易,成本较低,可以将原料进行废物利用,同时能够将坏死的花木的细胞能够激活,比一般树木的发育更加茁壮和生长恢复能力强;二是方便将油料作物榨油后的废弃物进行再生性利用,不仅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培植资源,也解决了目前广大农村的农林废弃物处理难的问题,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具体实施例
[0012] 一种花木被火着伤后的救护方法,包括有平地浇灌法和弧形浇灌法,(1)平地浇灌法的步骤为:① 选择坡度小于12度的地面;
② 在花木树根四周的地面上挖一个圆形沟槽,沟槽的深度为2.2cm;
③ 将VKN酸粉、腐叶土、青灰、园土及水各一份的比例混匀;
④ 将步骤③混合后的混合物浇灌在被火烧伤的树根旁;
⑤ 将步骤④的树根上盖上一层薄薄的混有细沙的细土;
(2)弧形浇灌法的步骤为:
① 选择坡度大于或者等于12度的地面;
② 在花木树根四周的地面的上挖一个弧形沟槽,沟槽的深度为小于或者等于2.4cm;
③将VKN酸粉、腐叶土、青灰、园土及水各一份的比例混匀;
④ 将步骤③混合后的混合物从上向下浇灌在被火烧伤的树根旁的弧形沟槽内;
⑤ 在树根上盖上一层薄薄混有细沙的细土。
[0013] 具体地,树木底部直径小于5cm需VKN酸粉为20棵树木/200克;树木底部直径6-10cm需用VKN酸粉为10棵树木/200克;树木底部直径11-15cm需VKN酸粉为5-6棵树木/200克;树木底部直径16-20cm需VKN酸粉为3-4棵树木/200克;依次类比可以得出树木底部直径多少需VKN酸粉的量比。
[0014] 其中,VKN酸粉与水的量比为每200克VKN酸粉需用水为30-60公斤。
[0015] 本发明是集合多种激活分子及促进生命力强度的微量元素于一体,从而可以激活植物的细胞活性,强力生根生枝、生叶,以促使花木(含树木)的根、枝、叶得到提速发育。使得即将快要烧死的花木含树木能得到起死回生、恢复生机和健壮生长的现象。
[0016] 此外,本发明中VKN酸粉原料的取得比较容易,成本较低,可以将原料进行废物利用,同时能够将坏死的花木的细胞能够激活,比一般树木的发育更加茁壮和生长恢复能力强;二是方便将油料作物榨油后的废弃物进行再生性利用,不仅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培植资源,也解决了目前广大农村的农林废弃物处理难的问题,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
[0017] 附注:所述青灰为稻壳粉碎后的粉末。
[0018]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